CN104022820A -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2820A
CN104022820A CN201410272653.5A CN201410272653A CN104022820A CN 104022820 A CN104022820 A CN 104022820A CN 201410272653 A CN201410272653 A CN 201410272653A CN 104022820 A CN104022820 A CN 104022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erminal
transmitting
mobile devi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26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726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2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2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及方法,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包括:发送端,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以及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门禁系统,包括:移动设备,具有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门禁设备,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的感光器。本发明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基于移动终端,不需要额外增配硬件便可实现彼此之间的识别通信;兼容性好,通过多个参数配合实现两个设备的识别;抗干扰强,防止由于光线杂乱/室外强光对设备形成的通讯干扰;安全性高,利用服务器和客户端配合,生成动态的光信号,用于两个设备的识别。

Description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以及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近距离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项以手机为载体,把非接触式IC卡应用结合于手机中,以卡、阅读器、点对点三种应用模式,实现手机支付、行业应用、积分兑换、电子票务、身份识别、防伪、广告等多种应用服务。其中卡模拟业务是指手机终端可以模拟成为一张普通的非接触卡;阅读器业务是指手机终端可以读取非接触标签中的内容,例如虚拟书签、广告等;点对点业务指两个NFC设备可以近距离内互相直接传递数据,例如图片、音乐、铃音、日程表、通讯录、游戏等。NFC的显著缺点是:第一,通用性差,移动设备必须是带有NFC模块的,普通手机不可用;第二,兼容性差,由于近场通讯需要天线供电,而每款设备配备的天线材质/防干扰膜材质不同,从而带来兼容性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近距离通信手段也有声波和二维码通信,其中,声波通信是指通过声波传输来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但缺点是:由于采用声音进行设别,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下会有影响。而二维码通信,是用特定的集合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黑白相间的图形来传输信息数据,该技术由于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进行复制,因此复制成本低,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方面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其具备通用、兼容、安全和防干扰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以及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参数,闪光频率参数,闪光次数参数,或光谱。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送端为可发出光的屏幕或闪光灯;所述的接收端为可接受光的摄像头或感光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服务器,其与终端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服务器为云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或PAD。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第一终端设备发起通信请求;步骤二,服务器处理通信请求,生成唯一光信号数据,并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密文光信号编码;步骤三,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光信号;步骤四,第二终端设备解析并到服务器查询光信号;步骤五,服务器认证并向第二移动设备下发命令,从而实现两个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和信息通讯。
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为移动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还提供了一种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备,具有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门禁设备,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的感光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门禁服务器,其与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通用性强,结构上包括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的接收端,不需要额外增配硬件便可实现彼此之间的识别通信;第二,兼容性好,通过多个参数配合实现两个设备的识别,改善兼容性不好的近场通讯方式;第三,抗干扰强,利用多个参数,防止由于光线杂乱/室外强光对设备形成的通讯干扰;第四,安全性高,利用服务器和客户端配合,生成动态的光信号,用于两个设备的识别,即使录像也没有办法进行复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所述的设备为终端设备,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包括:发送端,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以及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本发明的感光原理是:光传感器时刻监测环境亮度,把光信号转化为不同的电信号,进而识别光线的强弱。优选地,所述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或PAD。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发送端即具备发出光的终端,优选地,为手机屏幕或手机闪光灯等;所述的接收端即具备感受光的终端,优选地,为手机摄像头或手机感光元件等。光照度的可用范围是0~1537lux,以手机为例,可被光感器识别到的手机闪光灯的光照度大小为:800lux~1000lux。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参数,闪光频率参数,闪光次数参数,或光谱。以手机屏幕为例,一般,手机屏幕的光照度小于800lux,在800lux,1μs时,发射一次为0,10μs时,发射一次为1。通过光的明暗,明暗一次为0,时间间隔固定为1μs;明暗二次为1,时间间隔固定为10μs,这样就可以传输数据0010,将数据转换成十进制或者十六进制。因此,通过选取不同的固定参数,例如:光照强度与时间,闪光次数与时间,或者不同的光谱,都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唯一值。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服务器,其与终端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为手机时,主要利用服务器与手机客户端配合生成每次的光信号,使得每次进行数据通信室的光信号都是动态的,优选地,所述的服务器为云服务器,通信数据内容可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加密生成密文。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之一为移动设备,以移动设备与服务器建立的通信为例,移动设备A(简称A)需要向移动设备B(简称B)发送内容:″你好请开门″,首先,A向服务器发送内容″你好请开门″及加密标示;然后,服务器将″你好请开门″通过加密方式生成的密文数据光信号编码发给A;接着,A将密文编码发送给B;其次,B将收到密文编码及解密标示发送到服务器;进而,服务器收到B发来的密文编码进行解析,解析出内容″你好请开门″,发送给B;最后,B收到″你好请开门″明文内容,并给予执行。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终端设备101发起通信请求,云服务器105处理通信请求,生成唯一光信号数据,并向终端设备101返回密文光信号编码;终端设备101向终端设备109传输光信号,终端设备109解析并到云服务器105查询光信号,云服务器105认证并向终端设备109下发命令,从而实现两个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和信息通讯。优选地,所述的终端设备101和/或终端设备109为手机或PAD。服务器105用于生成光信号,并将其加密,发送到手机;手机负责解密,并将光信号发送至其他设备。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门禁系统,包括:移动设备,具有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门禁设备,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的感光器。优选地,还包括门禁服务器,其与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门禁设备可以包括:身份识别单元,传感与报警单元,处理与控制单元,电锁与执行单元,线路及通讯单元,以及管理与设置单元部分。通过改造门禁设备,增加感光器,来实现门禁,同时,也可实现两个设备间信息的快速分享。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以及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参数,闪光频率参数,闪光次数参数,或光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送端为可发出光的屏幕或闪光灯;
所述的接收端为可接受光的摄像头或感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其与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为云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或PAD。
7.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第一终端设备发起通信请求;
步骤二,服务器处理通信请求,生成唯一光信号数据,并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密文光信号编码;
步骤三,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光信号;
步骤四,第二终端设备解析并到服务器查询光信号;
步骤五,服务器认证并向第二终端设备下发命令,从而实现两个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和信息通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为移动设备。
9.一种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设备,具有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
门禁设备,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的感光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禁服务器,其与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CN201410272653.5A 2014-06-18 2014-06-18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Pending CN104022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2653.5A CN104022820A (zh) 2014-06-18 2014-06-18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2653.5A CN104022820A (zh) 2014-06-18 2014-06-18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2820A true CN104022820A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39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2653.5A Pending CN104022820A (zh) 2014-06-18 2014-06-18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28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453A (zh) * 2017-10-31 2018-04-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利用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00804U (zh) * 2012-03-31 2012-12-12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系统
CN103338071A (zh) * 2013-06-08 2013-10-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CN203366415U (zh) * 2013-07-29 2013-12-25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认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00804U (zh) * 2012-03-31 2012-12-12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系统
CN103338071A (zh) * 2013-06-08 2013-10-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CN203366415U (zh) * 2013-07-29 2013-12-25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认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453A (zh) * 2017-10-31 2018-04-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利用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60255A1 (en) Nfc tag-based web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nti-simulation function
KR101365313B1 (ko) 터치 패널 디바이스들 사이에서의 통신
KR101797643B1 (ko) 지령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341387A (zh) 用于安全增强的电子图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43520B (zh) 用于移动设备和读取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GB2516686A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arrara et al. Out-of-band covert channels—A survey
CN102222368A (zh) 一种应用近距离通信技术的电子票证系统和检验方法
CN203386262U (zh) 移动终端、认证确认装置及认证系统
CN103456062B (zh) 一种带双向认证的光控门禁装置
GB2533675A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5429960A (zh) 一种对智能家居终端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1615247A (zh) 一种防伪标签的识别方法、系统及其移动终端
WO2016182397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flash of smart mobile
US10469493B2 (en)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s thereof
Gurulian et al. Preventing relay attacks in mobile transactions using infrared light
US20160063274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Light Indicator Unit
CN103824182A (zh) 基于pos机进行信息交互的相关方法和设备
GB2532192A (en) Secure pairing of personal device with host device
KR20160146753A (ko) 단거리 통신을 사용한 네트워크 노드 보안
US9544066B2 (en) Fibre-optic enclosure having transceiving means operable to generate and receive optical signals
CN104022820A (zh)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KR20140082949A (ko) 엔에프씨 통신을 이용한 출입통제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KR101451967B1 (ko) 단말 장치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3824393A (zh) 支付终端、基于pos机进行信息交互的系统和相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