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8071A -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38071A CN103338071A CN2013102267667A CN201310226766A CN103338071A CN 103338071 A CN103338071 A CN 103338071A CN 2013102267667 A CN2013102267667 A CN 2013102267667A CN 201310226766 A CN201310226766 A CN 201310226766A CN 103338071 A CN103338071 A CN 103338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able terminal
- signal
- sent
- primary processor
- emitting d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相互通信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设置近距离通信电路,包括主处理器及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及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移动终端的主处理器输出基带信号至发送单元的编码器进行编码;2.编码器编码后发送至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处理,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发光二极管驱动发光二极管通过发送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3.另一相邻移动终端通过光电探测器检测到闪烁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低噪放大电路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解码器进行解码,经过解码后的信号发送至主处理器。本发明安全性高,避免电磁干扰,不需要天线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终端的近距离通信一般有NFC(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蓝牙等装置,这些装置都使用电磁波,所以存在方向性不强的缺点,容易被他人窃取到电磁信号,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使用电磁波,在电磁复杂的环境,容易存在电磁兼容性EMC(英文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问题,从而导致无线数据链路传输失败;另外还需要一副收发天线,对空间环境要求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可视通双工信装置及方法,能方便快捷的实现近距离双工通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相互通信的移动终端,所述的移动终端设置近距离通信电路,所述的近距离通信电路包括主处理器及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及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接收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的发送单元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编码器、功率放大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为高速发光二极管,发光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解码器、低噪放大电路及光电探测器,解码器的输出端连接主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由光电二极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二极管为高速光电二极管,光电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
进一步的,所述的同一移动终端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为双工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之间为基带传输,基于HDLC通信协议。
一种基于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移动终端的主处理器输出基带信号至发送单元的编码器进行编码;
步骤2.经过编码器编码后发送至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处理,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发光二极管驱动发光二极管通过发送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
步骤3.另一相邻移动终端通过光电探测器检测到闪烁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低噪放大电路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解码器进行解码,经过解码后的信号发送至主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移动终端通过发送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发送信号给另一移动终端,另一终端通过光电检测器检测到该信号,安全性高,且避免了电磁干扰,并且不需要天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相互通信的移动终端,所述的移动终端设置近距离通信电路,所述的近距离通信电路包括主处理器及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及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接收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的发送单元通信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假设包括两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A和移动终端B,本发明所述的近距离为5-10米范围。例如移动终端A、B都设置近距离通信电路,所述移动终端A、B的近距离通信电路包括主处理器及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及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的移动终端A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B的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移动终端A接收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B的发送单元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编码器、功率放大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为高速发光二极管,发光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发光二极管通过高速发光速率来传输基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解码器、低噪放大电路及光电探测器,解码器的输出端连接主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由光电二极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二极管为高速光电二极管,光电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光电二极管通过光电高速速率来获取基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同一移动终端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为双工通信。当所述的移动终端A的发送单元向相邻的移动终端B的接收单元进行通信时,所述的移动终端A接收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B的发送单元同时进行通信,且互不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之间为基带传输,基于HDLC通信协议。
一种基于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移动终端的主处理器输出基带信号至发送单元的编码器进行编码;所述的编码为信道编码, 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像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误码的处理技术有纠错、交织、线性内插等。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但信道编码会使有用的信息数据传输减少,信道编码的过程是在源数据码流中加插一些码元,从而达到在接收端进行判错和纠错的目的。信道编码有RS编码,卷积码,Turbo码,交织,伪随机序列扰码等,本专利中的信道编码可以采取其中任何一种方式;而信道解码刚好是信道编码的逆过程。
步骤2.经过编码器编码后发送至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处理,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发光二极管驱动发光二极管通过发送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目前的高速发光二极管和高速光电管开关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基带信号经过编码器进行信道编码后经过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通过高速发光二极管进行信号发送。
步骤3.另一相邻移动终端通过光电探测器检测到闪烁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低噪放大电路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解码器进行解码,经过解码后的信号发送至主处理器。高速光电二极管来接收高速发光二极管发送的信息,并经过降噪处理进行解码,获取传输的基带信号的信息。
基带信号是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其特点是频率较低,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具有低通形式。根据原始电信号的特征,基带信号可分为数字基带信号和模拟基带信号(相应地,信源也分为数字信源和模拟信源。)其由信源决定,本发明中的基带信号指的是数字基带信号。而关于本发明中的基带传输,我们一般见到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如目前的2G,3G都是频带传输系统,它们有基带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为频域信号,通过无线发出去,而本发明中的可见光通信不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这个过程,所以属于基带传输。发送之前的基带信号从存储器中调取或者从麦克风、摄像头等外设中获取;而接收完后,存入存储器中、显示在LCD中或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来。
发光二极管与光电二极管之间的信号传输过程如下:通过基带传输,通信协议采用目前通用的HDLC协议,HDLC——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DLC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典型代表,该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所有帧采用CRC检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相互通信的移动终端,所述的移动终端设置近距离通信电路,所述的近距离通信电路包括主处理器及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及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接收单元与相邻的移动终端的发送单元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主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发送单元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编码器、功率放大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为高速发光二极管,发光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主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的接收单元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解码器、低噪放大电路及光电探测器,解码器的输出端连接主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由光电二极管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二极管为高速光电二极管,光电速率为大于等于100M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移动终端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为双工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送单元与相邻移动终端的接收单元之间为基带传输,基于HDLC通信协议。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移动终端的主处理器输出基带信号至发送单元的编码器进行编码;
步骤2.经过编码器编码后发送至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处理,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发光二极管驱动发光二极管通过发送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
步骤3.另一相邻移动终端通过光电探测器检测到闪烁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低噪放大电路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解码器进行解码,经过解码后的信号发送至主处理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267667A CN103338071A (zh) | 2013-06-08 | 2013-06-08 |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267667A CN103338071A (zh) | 2013-06-08 | 2013-06-08 |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8071A true CN103338071A (zh) | 2013-10-02 |
Family
ID=4924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267667A Pending CN103338071A (zh) | 2013-06-08 | 2013-06-08 |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38071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2820A (zh) * | 2014-06-18 | 2014-09-03 | 王洋 |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
CN104461983A (zh) * | 2014-12-15 | 2015-03-2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一种无线互连的移动存储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104869252A (zh) * | 2015-05-19 | 2015-08-26 | 广州大学 | 一种基于LiFi的超高速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
WO2016150060A1 (zh) * | 2015-03-26 | 2016-09-29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手持式终端、计算机以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
CN107749094A (zh) * | 2017-09-13 | 2018-03-02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非接触快取记录器 |
CN104283611B (zh) * | 2014-10-31 | 2018-05-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电子设备间近场光无线高速简便交互式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12771365A (zh) * | 2018-06-28 | 2021-05-07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集成式前置放大光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56965B1 (en) * | 1999-03-24 | 2003-04-29 | Legerity, Inc. | Wired an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s with 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
CN1930806A (zh) * | 2004-03-09 | 2007-03-14 | 株式会社中川研究所 | 带有可视光收发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 |
CN201717938U (zh) * | 2010-05-26 | 2011-01-19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通信装置 |
CN102708670A (zh) * | 2012-05-17 | 2012-10-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矿井或油气田中利用光进行通信的方法及光通信系统 |
CN102750518A (zh) * | 2012-05-30 | 2012-10-24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和方法 |
-
2013
- 2013-06-08 CN CN2013102267667A patent/CN1033380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56965B1 (en) * | 1999-03-24 | 2003-04-29 | Legerity, Inc. | Wired an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s with 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
CN1930806A (zh) * | 2004-03-09 | 2007-03-14 | 株式会社中川研究所 | 带有可视光收发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 |
CN201717938U (zh) * | 2010-05-26 | 2011-01-19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通信装置 |
CN102708670A (zh) * | 2012-05-17 | 2012-10-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矿井或油气田中利用光进行通信的方法及光通信系统 |
CN102750518A (zh) * | 2012-05-30 | 2012-10-24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和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2820A (zh) * | 2014-06-18 | 2014-09-03 | 王洋 | 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 |
CN104283611B (zh) * | 2014-10-31 | 2018-05-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电子设备间近场光无线高速简便交互式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4461983A (zh) * | 2014-12-15 | 2015-03-2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一种无线互连的移动存储器及其使用方法 |
WO2016150060A1 (zh) * | 2015-03-26 | 2016-09-29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手持式终端、计算机以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
CN104869252A (zh) * | 2015-05-19 | 2015-08-26 | 广州大学 | 一种基于LiFi的超高速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
CN107749094A (zh) * | 2017-09-13 | 2018-03-02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非接触快取记录器 |
CN112771365A (zh) * | 2018-06-28 | 2021-05-07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集成式前置放大光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807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装置及方法 | |
CN203933634U (zh) |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装置 | |
CN104038284A (zh) |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4283611B (zh) | 电子设备间近场光无线高速简便交互式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03684529B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4869252A (zh) | 一种基于LiFi的超高速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 |
CN103795466B (zh) | 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989708A (zh) | 通用多媒体接口的低速信号光电转换模块 | |
CN108696339A (zh) | 带信道编码的无线蓝牙对耳语音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
CN106170934A (zh) | 无线前传无源光网络pon系统、光网络设备及方法 | |
CN105515661A (zh) |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03002118A (zh) | 一种基于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4378163A (zh) | 可见光信号接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接收设备 | |
CN202050541U (zh) | 应急救援通信系统 | |
CN103187999A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 |
CN102111172A (zh) | 一种基于白光led灯的无线通信装置、发射端和接收端 | |
CN103812561A (zh) | 基于LiFi灯光与二维码的传输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06911383A (zh) | 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202436213U (zh) | 基于无线组网技术的安全帽 | |
CN103220041A (zh) | 基于可见光的无线路由接入系统 | |
CN104079350A (zh) | 影音传输装置及其光发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 | |
CN207369040U (zh) | 一种基于dsp的mimo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 | |
CN202663409U (zh) | 基于usb接口的水下led通信系统 | |
CN105049090A (zh) | 太阳能电池式电子通信装置 | |
CN203722638U (zh) | 基于LiFi灯光与二维码的传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