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9746B -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9746B
CN104019746B CN201410275773.0A CN201410275773A CN104019746B CN 104019746 B CN104019746 B CN 104019746B CN 201410275773 A CN201410275773 A CN 201410275773A CN 104019746 B CN104019746 B CN 104019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ressure break
guide rail
fracture
fractur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57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9746A (zh
Inventor
侯冰
陈勉
金衍
张保卫
张亚坤
卢运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4102757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19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19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9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9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9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试验架(1),试验架(1)上装有定位卡条(2),定位卡条(2)上安装有直线定位导轨(3),直线定位导轨(3)上连接着定位滑块(4),定位滑块(4)与定位盒子(5)固定在一起,定位盒子(5)中装有激光测距仪,定位滑块(4)可以带动定位盒子(5)在直线定位导轨(3)上进行横向移动,直线定位导轨(3)可以在定位卡(2)条上进行纵向移动。该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精度较高,利用该装置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室内的水力压裂物理实验模拟,对多裂缝识别准确。

Description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力裂缝的几何形态是影响压裂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压裂裂缝形态的监测和识别是压裂设计的难点,尤其是页岩气藏需要通过水平井钻井和多级压裂技术实现增产,压裂后的水力裂缝沟通储层的天然裂缝会形成复杂的网状裂缝,给裂缝扩展形态的监测带来更多挑战。而室内的水力压裂物理实验模拟则是认识压裂过程中裂缝形态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直观观察和间接监测两方面。直观观察方面,示踪剂的标示能观察到示踪剂的分布范围,但无法表征裂缝形态;采用透明材料加工试样,局限于透明材料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性较大;基于固化型流体材料作为压裂液,在裂缝中固化后实现裂缝可视化,受到温度及固化后难以分离的影响。间接监测方面,声发射监测方法可以实时检测裂缝扩展,可是声发射信号点的有效识别难度很大,模拟结果不够直观;超声波检测、CT扫描及红外线热成像等技术,优点是设备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但存在多裂缝识别困难,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21028701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动电耦合的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该装置由前端调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三部分组成,该装置是解决监测结果超过实际裂缝尺寸的问题,其成本高、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对多裂缝识别困难,并不适用于室内的水力压裂物理实验模拟。申请号为201310019575.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心测量的地层裂缝空间重构方法,该方法对多裂缝识别困难,操作复杂,也不适用于室内的水力压裂物理实验模拟。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对压裂裂缝监测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目前需要一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且能够比较直观地测量压裂裂缝形态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操作简单,且能够比较直观地测量压裂裂缝形态。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包括试验架,所述试验架上装有定位卡条,所述定位卡条上安装有直线定位导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连接着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定位盒子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盒子中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定位滑块可以带动所述定位盒子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定位导轨可以在所述定位卡条上进行纵向移动。
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卡条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所述试验架上,所述直线定位导轨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定位卡条上,并能在定位卡条上进行纵向移动。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滑块可以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自由滑动,通过滚珠进行定位,实现所述定位盒子的横向移动。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盒子包括左面板、右面板、后面板、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所述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后面板高于左面板,所述左面板与右面板高度相等。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试验架是长方体结构。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300mm-1500mm。测量物模试样时,可以把整个物模试样放置在架子下面,以便于对试样进行测量。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卡条安装在试验架上方相互对称的两侧。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卡条上设有定位孔。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孔之间间隔5-20mm。
更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孔之间间隔10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孔为定位圆孔,所述定位圆孔直径为2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直线定位导轨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圆孔固定在定位卡条上。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直径为1.9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设有定位圆孔。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圆孔之间间隔5-20mm。定位盒固定在定位滑块上,直线定位导轨上的定位圆孔可以实现定位滑块的横向定位。即是,定位盒与定位滑块为一体固定在直线定位导轨上,并可以在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每间隔一定距离的移动。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试验架、定位卡条和直线定位导轨为不锈钢或合金或铝材质。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岩心试样进行压裂试验,所述岩心试样被压裂产生裂缝后,停止注入压裂液;
B、将步骤A中的岩心试样沿着每个压开的裂缝面打开,放置在上述任一项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试验架下面;
C、在试验架上,沿着直线定位导轨横向移动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带动定位盒子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
D、沿着定位卡条纵向移动直线定位导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带动定位滑块移动,所述定位滑块带动定位盒子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纵向移动;
E、通过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所述激光测距仪可以在每间隔一定距离的裂缝面上记录一个坐标;根据激光测距仪记录的坐标点进行空间还原,进而观测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网的形态。
上述方案中,步骤C和步骤D的顺序进行调换。当激光测距仪在试验架上纵、横向移动时,便记录下底部物模试样裂缝面的坐标位置,将所有裂缝面的坐标点输入到计算机中可以对物模试样内部的裂缝面进行空间还原,通过观察裂缝面的扩展形态以重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缝网形态。
上述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物模试样是岩心试样。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岩心试样是露头岩心或者混凝土浇铸的岩心。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岩心试样为正方体形状。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正方体形状尺寸为400mm×400mm×400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岩心试样由顶面向下设有一模拟裸眼井孔,该模拟裸眼井孔的孔径为10mm,模拟裸眼井孔长度为220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拟裸眼井孔内设置有模拟井筒,所述模拟井筒的内径为7mm,模拟井筒的长度为170mm。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岩心试样是经过在真三轴模拟压裂试验装置中进行施压处理。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施压处理是通过液压稳压源向岩心试样外侧的空间三个方向施加压力,将压裂液置入一油水分离器中,将油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模拟井筒上端的井口部密封连接,通过MTS伺服增压器控制所述油水分离器将压裂液注入所述模拟井筒中。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压裂液为硅油和/或液态硅胶。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E中,所述坐标间的距离为10mm。
本发明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设计装有定位卡条和直线定位导轨的测量试验架,并将激光测距仪放置在定位盒子里,定位盒子固定在直线定位导轨上。在实验室内对岩心试样进行压裂实验,将压裂后的岩心试样沿着裂缝面打开放置到试验架下面,在试验架上移动激光测距仪测量每个裂缝面的坐标点,将所有坐标点输入到计算机中对裂缝面进行空间还原,通过观察裂缝面的扩展形态以重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缝网形态。该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精度较高且能够比较直观地测量压裂裂缝形态,利用该装置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室内的水力压裂物理实验模拟,对多裂缝识别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整体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试验架的主视图a1、左视图b1、俯视图c1。
图3:为按照本发明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卡条的主视图a2、左视图b2、俯视图c2。
图4:为按照本发明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直线定位导轨的主视图a3、左视图b3、俯视图c3。
图5:为按照本发明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盒子的主视图a4、左视图b4、俯视图c4。
图中,
1-试验架,2-定位卡条,3-直线定位导轨,4-定位滑块,5-定位盒子,6-定位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为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只对本发明具有示例性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作用;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作出的非实质性修改,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试验架1,所述试验架1上装有定位卡条2,所述定位卡条2上安装有直线定位导轨3,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上连接着定位滑块4,所述定位滑块4与定位盒子5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盒子5中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定位滑块4可以带动所述定位盒子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定位导轨可以在所述定位卡条上进行纵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条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试验架上1,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定位卡条2上,并能在定位卡条2上进行纵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滑块4可以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进行自由滑动,通过滚珠进行定位,实现所述定位盒子5的横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盒子5包括左面板、右面板、后面板、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所述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后面板高于左面板,所述左面板与右面板高度相等,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架是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长宽高分别为500mm、500mm、700mm,其结构如图2所示。测量物模试样时,可以把整个物模试样放置在架子下面,以便于对试样进行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条安装在试验架上方相互对称的两侧,所述定位卡条上设有定位圆孔6,所述定位圆孔6之间间隔10mm,所述定位卡条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圆孔6的直径为2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能够在定位卡条2上移动,并可以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圆孔6固定在定位卡条上,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设有定位圆孔6,所述直线定位导轨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直径为1.9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圆孔6之间间隔10mm。定位盒固定在定位滑块上,直线定位导轨上的定位圆孔可以实现定位滑块的横向定位。即是,定位盒与定位滑块为一体固定在直线定位导轨上,并可以在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每间隔一定距离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架1、定位卡条2和直线定位导轨为不锈钢材质。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岩心试样进行压裂试验,所述岩心试样被压裂产生裂缝后,停止注入压裂液;
B、将步骤A中的岩心试样沿着每个压开的裂缝面打开,放置在上述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试验架1下面;
C、在试验架1上,沿着直线定位导轨3横向移动定位滑块4,所述定位滑块4带动定位盒子5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
D、沿着定位卡条2纵向移动直线定位导轨3,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带动定位滑块4移动,所述定位滑块4带动定位盒子5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纵向移动;
E、通过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所述激光测距仪可以在每间隔一定距离的裂缝面上记录一个坐标;根据激光测距仪记录的坐标点进行空间还原,进行观测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网的形态。
当激光测距仪在试验架上纵、横向移动时,便记录下底部物模试样裂缝面的坐标位置,将所有裂缝面的坐标点输入到计算机中可以对物模试样内部的裂缝面进行空间还原,通过观察裂缝面的扩展形态以重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缝网形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模试样是岩心试样,所述岩心试样是露头岩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心试样为正方体形状,所述正方体形状尺寸为400mm×400mm×40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心试样由顶面向下设有一模拟裸眼井孔,该模拟裸眼井孔的孔径为10mm,模拟裸眼井孔长度为22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拟裸眼井孔内设置有模拟井筒,所述模拟井筒的内径为7mm,模拟井筒的长度为17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心试样是经过在真三轴模拟压裂试验装置中进行施压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压处理是通过液压稳压源向岩心试样外侧的空间三个方向施加压力,将压裂液置入一油水分离器中,将油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模拟井筒上端的井口部密封连接,通过MTS伺服增压器控制所述油水分离器将压裂液注入所述模拟井筒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裂液为硅油。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所述坐标间的距离为10mm。
实施例2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其包括试验架1,所述试验架1上装有定位卡条2,所述定位卡条2上安装有直线定位导轨3,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上连接着定位滑块4,所述定位滑块4与定位盒子5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盒子5中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定位滑块4可以带动所述定位盒子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定位导轨可以在所述定位卡条上进行纵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条2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试验架上1,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定位卡条2上,并能在定位卡条2上进行纵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滑块4可以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进行自由滑动,通过滚珠进行定位,实现所述定位盒子5的横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盒子5包括左面板、右面板、后面板、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所述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后面板高于左面板,所述左面板与右面板高度相等,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架是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长宽高分别为300mm、1000mm、1500mm。测量物模试样时,可以把整个物模试样放置在架子下面,以便于对试样进行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条安装在试验架上方相互对称的两侧,所述定位卡条上设有定位圆孔6,所述定位圆孔6之间间隔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圆孔6的直径为2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能够在定位卡条2上移动,并可以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圆孔6固定在定位卡条上,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设有定位圆孔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直径为1.9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圆孔6之间间隔5mm。定位盒固定在定位滑块上,直线定位导轨上的定位圆孔可以实现定位滑块的横向定位。即是,定位盒与定位滑块为一体固定在直线定位导轨上,并可以在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每间隔一定距离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架1、定位卡条2和直线定位导轨为合金材质。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岩心试样进行压裂试验,所述岩心试样被压裂产生裂缝后,停止注入压裂液;
B、将步骤A中的岩心试样沿着每个压开的裂缝面打开,放置在上述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试验架1下面;
C、在试验架1上,沿着直线定位导轨3横向移动定位滑块4,所述定位滑块4带动定位盒子5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
D、沿着定位卡条2纵向移动直线定位导轨3,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带动定位滑块4移动,所述定位滑块4带动定位盒子5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纵向移动;
E、通过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所述激光测距仪可以在每间隔一定距离的裂缝面上记录一个坐标;根据激光测距仪记录的坐标点进行空间还原,进行观测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网的形态。
当激光测距仪在试验架上纵、横向移动时,便记录下底部物模试样裂缝面的坐标位置,将所有裂缝面的坐标点输入到计算机中可以对物模试样内部的裂缝面进行空间还原,通过观察裂缝面的扩展形态以重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缝网形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模试样是岩心试样,所述岩心试样是混凝土浇铸的岩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心试样为正方体形状,所述正方体形状尺寸为400mm×400mm×40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心试样由顶面向下设有一模拟裸眼井孔,该模拟裸眼井孔的孔径为10mm,模拟裸眼井孔长度为22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拟裸眼井孔内设置有模拟井筒,所述模拟井筒的内径为7mm,模拟井筒的长度为17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心试样是经过在真三轴模拟压裂试验装置中进行施压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压处理是通过液压稳压源向岩心试样外侧的空间三个方向施加压力,将压裂液置入一油水分离器中,将油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模拟井筒上端的井口部密封连接,通过MTS伺服增压器控制所述油水分离器将压裂液注入所述模拟井筒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裂液为液态硅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所述坐标间的距离为10mm。
实施例3
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所使用的装置为实施例1中的测量装置,该方法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点为包括如下步骤:
A、对岩心试样进行压裂试验,所述岩心试样被压裂产生裂缝后,停止注入压裂液;
B、将步骤A中的岩心试样沿着每个压开的裂缝面打开,放置在上述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试验架1下面;
C、沿着定位卡条2纵向移动直线定位导轨3,所述直线定位导轨3带动定位滑块4移动,所述定位滑块4带动定位盒子5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纵向移动;
D、在试验架1上,沿着直线定位导轨3横向移动定位滑块4,所述定位滑块4带动定位盒子5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
E、通过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所述激光测距仪可以在每间隔一定距离的裂缝面上记录一个坐标;根据激光测距仪记录的坐标点进行空间还原,进行观测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网的形态。
当激光测距仪在试验架上纵、横向移动时,便记录下底部物模试样裂缝面的坐标位置,将所有裂缝面的坐标点输入到计算机中可以对物模试样内部的裂缝面进行空间还原,通过观察裂缝面的扩展形态以重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缝网形态。

Claims (21)

1.一种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岩心试样进行压裂试验,所述岩心试样被压裂产生裂缝后,停止注入压裂液;
B、将步骤A中的岩心试样沿着每个压开的裂缝面打开,放置在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的试验架下面;所述岩心试样为真实岩心;
C、在试验架上,沿着直线定位导轨横向移动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带动定位盒子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
D、沿着定位卡条纵向移动直线定位导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带动定位滑块移动,所述定位滑块带动定位盒子一起移动,进而实现激光测距仪的纵向移动;
E、通过激光测距仪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所述激光测距仪可以在每间隔一定距离的裂缝面上记录一个坐标;将所有坐标点输入到计算机中对裂缝面进行空间还原,通过观察裂缝面的扩展形态以重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缝网形态;
所述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包括试验架,所述试验架上装有定位卡条,所述定位卡条上安装有直线定位导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连接着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定位盒子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盒子中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定位滑块可以带动所述定位盒子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定位导轨可以在所述定位卡条上进行纵向移动;所述定位卡条和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均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定位圆孔之间的间隔为5-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和步骤D的顺序进行调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试样是混凝土浇铸的岩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试样为正方体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形状尺寸为400mm×400mm×4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试样由顶面向下设有一模拟裸眼井孔,该模拟裸眼井孔的孔径为10mm,模拟裸眼井孔的长度为22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裸眼井孔内设置有模拟井筒,所述模拟井筒的内径为7mm,模拟井筒的长度为17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试样经过真三轴模拟压裂试验装置施压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处理是通过液压稳压源向岩心试样外侧的空间三个方向施加压力,将压裂液置入一油水分离器中,将油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模拟井筒上端的井口部密封连接,通过MTS伺服增压器控制所述油水分离器将压裂液注入所述模拟井筒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液为硅油和/或液态硅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坐标间的距离为10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条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所述试验架上,所述直线定位导轨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定位卡条上,并能在定位卡条上进行纵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块可以在所述直线定位导轨上进行自由滑动,通过滚珠进行定位,实现所述定位盒子的横向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盒子包括左面板、右面板、后面板、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所述前面板Ⅰ和前面板Ⅱ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后面板高于左面板,所述左面板与右面板高度相等。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架是长方体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300mm-1500mm。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条安装在试验架上方相互对称的两侧。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圆孔的直径为2mm。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定位导轨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圆孔固定在定位卡条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为1.9mm。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架、定位卡条和直线定位导轨均为不锈钢或合金或铝材质。
CN201410275773.0A 2014-06-20 2014-06-20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4019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5773.0A CN104019746B (zh) 2014-06-20 2014-06-20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5773.0A CN104019746B (zh) 2014-06-20 2014-06-20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9746A CN104019746A (zh) 2014-09-03
CN104019746B true CN104019746B (zh) 2017-01-25

Family

ID=5143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5773.0A Active CN104019746B (zh) 2014-06-20 2014-06-20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19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3757B (zh) * 2016-05-31 2017-11-03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批量测量的测量机夹具
CN107420096B (zh) * 2017-08-15 2020-06-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水平井多级水力逐层压裂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9507206A (zh) * 2018-11-20 2019-03-22 常州工学院 一种波纹管表面裂缝激光传感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432616A (zh) * 2020-10-14 2021-03-02 长江大学 一种压裂壁面不规则性测试系统
CN113063347A (zh) * 2021-03-04 2021-07-02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复杂弯管三维坐标测量装置
CN114165204B (zh) * 2021-11-12 2023-08-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储层条件下水力压裂缝网演化过程的实时可视化监测实验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9279A2 (de) * 2004-04-23 2005-10-26 Sick Ag Verfahren zur Sich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und optoelektronischer Sensor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CN101968348A (zh) * 2010-09-07 201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对压裂裂缝进行可视化监测的方法
CN103114848A (zh) * 2013-01-18 2013-05-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岩心测量的地层裂缝空间重构方法
CN203325845U (zh) * 2013-07-05 2013-12-04 天津浩洋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晶片表面平整度测量的工装
CN204043609U (zh) * 2014-06-20 2014-12-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9015B2 (ja) * 1998-06-24 2008-05-21 株式会社Ihi ボイラ火炉壁の溶射被膜亀裂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9279A2 (de) * 2004-04-23 2005-10-26 Sick Ag Verfahren zur Sich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und optoelektronischer Sensor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CN101968348A (zh) * 2010-09-07 201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对压裂裂缝进行可视化监测的方法
CN103114848A (zh) * 2013-01-18 2013-05-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岩心测量的地层裂缝空间重构方法
CN203325845U (zh) * 2013-07-05 2013-12-04 天津浩洋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晶片表面平整度测量的工装
CN204043609U (zh) * 2014-06-20 2014-12-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9746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9746B (zh)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Li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eterogeneity and geostress difference on the 3D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hydrofracturing cracks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rocks
Naoi et al. Monitoring hydraulically-induced fractures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acoustic emissions and the fluorescent method
CN107247128B (zh) 实时量测降雨条件下牵引式滑坡滑动过程的模型试验装置
CN105300812B (zh) 生物软组织力学特性测试仪及生物软组织的力学测试方法
CN109030182A (zh) 一种基于全流触探的饱和黏土试样强度及应变软化参数测量装置
CN115356223B (zh) 基于高温高压划痕测量页岩脆性指数连续剖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8204916B (zh) 一种贯通裂隙的剪切-低温耦合实验装置和方法
Liu et al.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hydrofracturing cracks within heterogeneous rock through 3D printing and transparent models
CN105204088B (zh) 构造应力场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905775B (zh) 基于邻井压力监测的压裂裂缝参数实时解释方法
CN105352811A (zh) 一种小型水力压裂三轴评价测试加压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62466B (zh) 一种圆柱形岩样多角度劈裂装置及其方法
Lu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hear slippage behavior in naturally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s using X-ray CT
CN204043609U (zh) 对物模试样压裂后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
Zhang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racture surface roughness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2 and water fracturing
CN202974813U (zh)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室内试验装置
CN208888043U (zh) 一种基于全流触探的饱和黏土试样强度及应变软化参数测量装置
CN105842067B (zh) 应力变化与裂缝扩展方向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6223938A (zh) 数字化岩心流动模拟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7060714B (zh) 研究薄互层压裂裂缝延伸规律的大型真三轴物模试验方法
CN108152155A (zh) 一种页岩冲击致裂模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02061A (zh) 三维移动变形测量系统及其在三维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CN202903627U (zh) 一种矿山岩石硬度测量装置
CN116242973A (zh)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诱发断层失稳评价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