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9353B - 万用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万用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9353B
CN104009353B CN201310057012.3A CN201310057012A CN104009353B CN 104009353 B CN104009353 B CN 104009353B CN 201310057012 A CN201310057012 A CN 201310057012A CN 104009353 B CN104009353 B CN 104009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body
header
supporting member
plu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70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9353A (zh
Inventor
蔡映峰
李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570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9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9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9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9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9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万用转换器,其插座部份为国标组合孔或万用孔,插头部份为内藏的多种常用插头;转换器侧壁设有多个手柄,只需通过“压、拉、放”即可拔出一种相互互锁的插头到有效位置,并通过内部连接,实现从插销到插座插套的电气连接;转换器侧壁还布置一个USB插座口。其中第三插头本体的支承件呈C形,支承件将并列设置的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包围于其中,第三插头本体的L极插销和N极插销位于支承件的同一侧,而地极插销位于支承件的相对的另一侧;第四插头本体位于支承件的外侧邻近地极插销,第四插头本体为欧式插头的本体,配置有插入体,插入体上有凹槽,第三插头本体的地极插销嵌入在凹槽中,插入体可沿凹槽滑动。

Description

万用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及其内部的插头本体组件。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插座有各种标准,有使用两脚插头的,有使用三脚插头的,常用的有澳式、欧式、英式、中式等,这给往返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变换插头的转换器,即万用转换器,其包含多种插头,使用时,可使正确的插头伸出并锁定后插入相应标准的插座,从而完成不同标准插座间的转换。
已有的万用转换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插头弹出式,其在公告号为CN201440551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有记载,由于体积等因素的限制,这种万用转换器可选择的插头有限,并且采用弹出方式,不能保证插头的稳定、可靠。另一种是插头伸出式,其在公告号为CN201153181Y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有记载,其设置多个可沿滑槽伸出的插头,通过滑钮使相应插头伸出,实现不同插头间的转换,但其采用横向设置的切换槽实现插头的选择和互锁,结构相对复杂并且不易操作。
公开号为“CN10236120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万用转换器用插头错位互锁机构。
公开号为“CN153918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头,其在一个侧面上具有用于一个或多个标准插头的插座。在对面一侧上的多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接点可以移出到有效位置中。这些插头接点可以通过滑移缝隙里的操作杆移出来。没有移出的插头接点的滑移缝隙被制动体遮盖,因此只能使单个的插头接点移出来。
发明内容
后述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用转换器,在使用时,仅能伸出一种标准的插头本体,并且其结构紧凑。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万用转换器,包括在一侧设置的插座,以及在相对的另一侧设置的符合多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本体,各插头本体可以借助于其操作手柄从滑槽里移出到有效位置,没有移出到有效位置的插头本体的滑槽被遮挡,因此只有单个的插头本体移出到有效位置,各插头本体具有支承件以及附着在支承件上的L极插销和N极插销。其特点是,所述多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本体为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第三插头本体和第四插头本体;第三插头本体还具有地极插销,第三插头本体的支承件呈C形,该C形将并列设置的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包围于其中,第三插头本体的L极插销和N极插销位于该C形的同一侧,而地极插销位于该C形的相对的另一侧,该第四插头本体位于该C形的外侧邻近该地极插销,该第四插头本体为欧式插头的本体,配置有插入体,该插入体上有凹槽,该第三插头本体的地极插销嵌入在该凹槽中,插入体可沿该凹槽滑动;
所述万用转换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操作侧的第一互锁机构和设置在相对侧即第二操作侧的第二互锁机构,第一插头本体和第二插头本体的支承件上设置有可被弹性按压的操作手柄,其位于第一操作侧;第三插头本体和第四插头本体的支承件上设置有可被弹性按压的操作手柄,其位于第二操作侧;第一互锁机构包括互锁滑板和第一定位支架,互锁滑板可滑动地叠置在第一定位支架上,第一定位支架上有并列的四条直线滑道,互锁滑板上有并列的四条折线滑道;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分别穿过不同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对应的两条直线滑道的上、下端分别有阻挡结构,对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进行阻挡定位,当第一、第二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被向内按压后能绕开对应的阻挡结构从而能沿对应的直线滑道进行滑动;第三插头本体和第四插头本体有柱销分别穿过其余的不同的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四种插头本体的其中一个插头本体的柱销沿其穿设的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滑动时,导致其余插头本体的柱销对应的直线滑道被互锁滑板遮挡从而不能下滑;第二互锁机构包括封槽板和第二定位支架,第二定位支架上有两条直线滑道,封槽板上有两条折线滑道,第三、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分别穿过不同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可在第二定位支架上的不同直线滑道上滑动,第三、四插头本体对应的直线滑道的上、下端分别有阻挡结构对第三、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进行阻挡,当第三、第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被向内按压后能绕开所述阻挡结构从而能沿对应的直线滑道进行滑动。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第三插头本体分别为中式插头本体、澳式插头本体以及英式插头本体。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定位支架上的四条直线滑道由不同的直线滑槽分别提供,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对应的两条直线滑道的阻挡结构为连通对应的直线滑槽的定位孔,互锁滑板的四条折线滑道由不同的折线滑槽分别提供;第二定位支架上的一条直线滑道由直线滑槽提供,而另一条直线滑道由第二定位支架一侧的直线边缘提供,第三插头本体对应的直线滑道的阻挡结构为该直线边缘上的台阶平面,而第四插头本体对应的直线滑道的阻挡结构为连通对应的直线滑槽的定位孔。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二定位支架上还配置有可滑动的封槽板,封槽板上有两条折线滑道,第三、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分别穿过第二定位支架上的不同直线滑道以及封槽板上的不同的直线滑道,第三、四插头本体的其中之一的柱销沿其穿设的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滑动时,导致另一插头本体的柱销对应的直线滑道被封槽板遮挡。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包括导向架,导向架有支承件以及支承件上有三根导向柱,三个导向柱分别穿过第一、第二、第三插头本体上的导向孔,以使第一、第二、第三插头本体可沿对应的导向柱进行滑动,导向架的支撑件的底侧设置有插头侧插套架,该插头侧插头架包括用于供所述插头本体的各插片插入以形成电气连接的插套,各插套分别附着在两根连接导体片上,该两导体片由导向架的支承件的底侧的两边的上、下钩子固定。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两导体片的一端还作为一对插销,插入到转换器的电路板一端的连接插套,与电路板形成电气连接,该电路板的另一端的连接插套与所述附着有多个插套的插座侧插套架的导体片形成电气连接。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三插头体的支承件的C形底部外侧安装所述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连接可在支承件的滑槽中滑动的滑块,滑块连接操作杠杆,操作杠杆上有凸块,该凸块由第三插头体对应的导向柱的台阶平面阻挡,该凸块能由操作手柄借由滑块和操作杠杆驱动而避开该导向柱的台阶平面的阻挡。
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包括金属导柱,金属导柱固定于万用转换器的上下盖之间,第四插头本体的导向孔穿过金属导柱,起到导向作用。
本发明的万用转换器适用于旅行,其插座部份可配设成万用孔,可以插入多国插头,插头侧部份有四种标准插头本体,可以插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插座系统。插头本体内藏于转换器,且相互互锁,使用时仅能拔出一种插头本体。转换器侧壁设有四个操作手柄,分别用于操作四种插头本体。各插头本体的伸出方式通过滑动来实现,因此操作稳定。并且四种插头本体集成在一起,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万用转换器的分解视图。
图2A是附带保护门和隔离支架的上盖的立体图。
图2B是上盖的仰视图。
图2C是上盖的俯视图。
图3A是保护门的立体图。
图3B是保护门的侧视图。
图3C是保护门的俯视图。
图4A是L/N极插座侧插套架的立体图。
图4B是L/N极插座侧插套架的侧视图。
图4C是L/N极插座侧插套架的俯视图。
图5A是隔离支架的立体图。
图5B是隔离支架的侧视图。
图5C是隔离支架的俯视图。
图6A是中式插头本体的立体图。
图6B是中式插头本体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6C是中式插头本体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图7A是澳式插头本体的立体图。
图7B是澳式插头本体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8A是欧式插头本体的立体图。
图8B是欧式插头本体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8C是欧式插头本体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9A是英式插头本体的立体图。
图9B是英式插头本体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图9C是英式插头本体的局部视图,显示了手柄和控制滑块在支承件上的止退结构。
图10A是定位板的主视图。
图10B是互锁滑板的主视图。
图10C是万用转换器省略了壳体后的立体图,显示了定位板和互锁滑板构成的互锁机构于万用转换器的位置。
图10D是定位板和互锁滑板构成的互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11A是封槽板的主视图。
图11B是封槽板支架的主视图。
图11C是万用转换器省略了壳体后的立体图,显示了封槽板和封槽板支架构成的互锁机构于万用转换器的位置。
图11D是定位板和互锁滑板构成的互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12A是装配在一起的导向架和插头侧插套架的立体图。
图12B是插头侧插套架的俯视图。
图13A是电路板的主视图。
图13B是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14A是底座的立体图。
图14B是底座的俯视图。
图15是万用转换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6是万用转换器的横向截面图,主要显示插头本体的活动销与互锁机构的定位板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情况。
图17A是万用转换器的欧式插头本体的插销露出后的立体图。
图17B是万用转换器的英式插头本体的插销露出后的立体图。
图17C是万用转换器的中式插头本体露出后的立体图。
图17D是万用转换器的澳式插头本体露出后的立体图。
图18A是四种插头本体组合在一起的立体图。
图18B是四种插头本体组合在一起的俯视图。
图19是万用转换器的立体图。
图20是万用转换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后述实施例中,欧式、英式、澳式、中式插头本体均是指符合欧洲、英国、澳大利亚国、中国等相关标准的插头,但均是指无接地插销的插头。
如图1所示,万用转换器包括上盖1,保护门2,插座侧插套架3,隔离支架4,中式插头本体5,澳式插头本体6,欧式插头本体7,英式插头本体8,欧式插头插入体9,定位板10和互锁滑板11(构成第一互锁机构),封槽板12和封槽板支架13(构成第二互锁机构),插头侧插套架14,导向架15,电子组件16和螺钉17以及底座18。
L、N极指:L极就是火线,N极就是零线。
如图6A至图6C所示,中式插头本体5包括支承件(基部)55,两插销53以及两插片52,其中插销53和插片52铆接或包塑时压接,形成电气连接。在支承件55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装配腔体51,其内部安装有弹簧21和活动销20。手柄19插入到活动销20的孔201内,并用一凸台202定位,因此手柄19和活动销20成为一体,可在装配腔体51内活动,并由弹簧21复位。手柄19、活动销20、弹簧21可参照公开号为“CN10236120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图1所示的结构来设置,弹簧21、活动销20和手柄19构成一弹性手柄,以使手柄19可轴向活动并被弹性复位。支承件55为包塑件,可以起到支撑和绝缘作用。
如图7A至7B和图6C所示,澳式插头本体6包括支承件(基部)65,两插销63(L/N极插销),以及两插片62,其中插销63和插片62铆接或包塑时压接,形成电气连接。在支承件65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装配腔体61,其内部安装有活动销20和弹簧21。如同图6C所示的结构,手柄19插入到活动销20的孔201内,并用一凸台202定位,因此手柄19和活动销20成为一体,可在装配腔61内活动,并由弹簧21复位。支承件65为包塑件,可以起到支撑和绝缘作用。
如图8A至图8C和6C所示,欧式插头本体7由支承件(基部)75、两插销73(L/N极插销),以及两插片72组成,其中插销73和插片72铆接或包塑时压接,形成电气连接。在支承件75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装配腔体78,其内部安装有活动销20和弹簧21。如同图6C所示的结构,手柄19插入到活动销20的孔201内,并用一凸台202定位,因此手柄19和活动销20成为一体,可在装配腔78内活动,并由弹簧21复位。支承件75为包塑件,可以起到支撑和绝缘作用。
欧式插头插入体9是活动块,在插销73的导向下相对于欧式插头本体7活动。欧式插头本体7在支承件75的手柄19侧的另一侧有锁销74,锁销74和手柄19可在同一轴线上,锁销74用于和后述的互锁滑板的槽相配合,以实现不同插头本体之间的互锁。在支承件75的中部即两插销73之间的支承件75上形成有圆柱形的导向孔76,用于与所述的导向柱配合,以实现欧式插头本体7移动时的导向。支承件75还在两插销73之间设置有横梁77,对应横梁77,欧式插头插入体9内部设置有凸棱92,凸棱92可阻挡横梁77,以使欧式插头本体7不能从欧式插头插入体9中脱出,从而,当欧式插头本体7被上拉时横梁77通过凸棱92带着插头插入体9上升,当插头本体下拉时,支承件75压插头插入体9下降。插头插入体9的大致中部位置有纵向或竖向的凹槽91,凹槽91用于插入英式插头本体8的地极插销。
如图9A至图9C所示,英式插头本体8包括支承件81、三个插销83(含L极插销、N极插销以及地极插销)以及两插片82,其中插片82和插销83铆接或包塑时压接,形成电气连接。支承件81呈C形,具有横向支承臂811、短纵向支承臂812以及长纵向支承臂813,地极插销自短纵向支承臂812向下伸出,但没有电气连接,用于驱动保护门。在横向支承臂811凸出有两导向柱85、89,控制滑块84通过孔与导向柱85、89滑动配合,以使控制滑块84能相对于支承臂811活动,如图9C所示,控制滑块84上的限位凸台8110插入在横向支承臂811上对应的限位孔或槽内,以允许控制滑块84能相对横向支承臂811有移动的活动量,但又不能脱离横向支承臂811。操作手柄19和控制滑块84上的孔紧配在一起,二者通过凸块88或紧配等方式定位。控制滑块84和横向支承臂811之间设置有弹簧21,在弹簧21和操作压力下控制滑块84和操作手柄19可相对于横向支承臂811活动。操作杠杆87设置在长纵向支承臂813上,并与控制滑块84连接,二者例如为搭接,以使操作杠杆87可在控制滑块84的控制下沿长纵向支承臂813往复移动。英式插头本体在手柄19侧的相反一侧即长纵向支承臂813的末端有锁销8120,锁销8120用于与后述的互锁滑板的滑槽相配合,以使不同的插头本体之间相互锁定。长纵向支承臂813上有导向孔86,操作杠杆87有对应该导向孔86的凸块,如图9B所示,在自然状态下(即无外力施加到手柄19上),操作杠杆87上的凸块伸入到导向孔86内,该凸块用于与后述的导向柱架15上的导向柱153配合以使英式插头本体8的上下定位。
虽然多个插头本体的手柄、弹簧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但在不同插头本体的同一组成部分其尺寸和外型可以略有不同。
如图10A、图10B、图10C以及图10D所示,由定位板10和互锁滑板11构成互锁机构,其可以按照公开号为“CN10236120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记载的“万用转换器用插头本体错位互锁机构”来构造。定位板10上有四条平行的直线槽102,中间的两直线槽102的上端连通上定位孔101,下端连通下定位孔103。互锁滑板11上对应有四条折线槽111,各折线槽111的上端连通限位槽112,限位槽112至折线槽111的入口为V形状,限位槽112具有横向上的长度足以使在折线槽111中活动的销或柱在折线槽111的上端横向活动(折线槽的延伸方向为纵向)而与进入到折线槽111的入口错开。互锁滑板11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定位板10上(例如嵌入在其滑槽中),当一直线槽102的下端和其对应的折线槽111的下端对齐时,其余折线槽111的上端和其对应的直线槽102的上端错开。在初始位置,即各插头体均处于最高位置时,互锁滑板11滑动量很小以至于每一个折线槽111的上端V形入口和其对应的插头体的柱或销相对,并且均可供柱或销穿过。
如图10C和图10D所示,各插头本体上均有柱销对应穿过互锁机构的直线槽102和折线槽111。在中式插头本体5上有活动销20穿过对应的直线槽102上端的定位孔101和折线槽111(图10C、图10D中右侧第2)上端的限位槽112,澳式插头本体6有活动销20穿过对应的直线槽102上端的定位孔101和折线槽111(图10C、图10D中左侧第2)上端的限位槽112,欧式插头本体7有锁销74穿过对应的直线槽102和折线槽111(图10C、图10D中右侧第1)上端的限位槽112,英式插头本体8有锁销812穿过对应的直线槽102和折线槽111(图10C、图10D中左侧第1)上端的限位槽112。当其中一个插头本体下滑时,将导致互锁滑板11在定位扳10上横向滑动,以至于其他柱销和对应的折线槽的入口错开而被相应的限位槽限位,其他插头本体因此不能下滑。只有一条折线槽的下端和直线槽重合,而其他直滑槽和折线槽错位,以至于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插头本体可以上下运动。
中式插头本体5和澳式插头本体6的上下二个位置的定位靠定位板10中间二条直滑槽的上下定位孔101和103来定位,见图10A。
如后所述,英式插头本体8上下定位有两处,一处在封槽板支架13的二个台阶134和135,见图11B。另一处在导向架15的二个台阶154和157,见图12A。
欧式插头本体7的定位在封槽板支架13的上下定位孔131和133,见图11B。
结合图11A、11B、11C、11D,封槽板12和封槽板支架13叠装在一起构成另一互锁机构(但该互锁机构主要起到封住滑槽的作用,因此该互锁机构可以直接以滑槽来替换),封槽板12设置在封槽板支架13的外侧。封槽板支架13上开有一直滑槽132,并在直滑槽132上下两端处开有上、下定位孔131、133,封槽板12上开有二条折线槽121。欧式插头本体7的活动销20和英式插头本体8的操作按钮19的杆部分别穿过封槽板12二条折线槽121。当欧式插头本体或英式插头本体上下滑动时封槽板12水平移动,起封闭槽作用,封槽板支架13的上、下定位孔131、133在上、下极限位置起定位欧式插头本体7的作用。相应地,封槽板支架13的一侧边(图11B的左侧)形成有上台阶134和下台阶135,上台阶134、下台阶135分别对英式插头本体的上、下极限位置起定位作用。
如图2A至图2C所示,上盖1的盖体设置一个国标标准的三极插座孔1910和一个标准的二极插座孔1911,(二者合在一起称为“国标组合孔”),或设置一个“万用孔”;上盖1的盖体还具有四周侧壁,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直沟槽194、195,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分别用于供插头本体6、5的手柄上下活动,并起到导向作用;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直沟槽197、198,如图17C和图17D所示,分别用于供插头本体8、7的手柄上下活动,并起导向作用。
上盖1的盖体沿其中轴线的一端设置一个圆柱孔199,供金属导柱22定位(如图15所示);内部两侧设置一对钩子193,用于把上盖1固定到隔离支架4上;一侧还设置一个开口196,供USB插头本体插入;上盖侧壁四周设置数个凹槽191和凸台192,和底座18周围侧壁对应的凸台和凹槽配合,提高整个壳体(上盖1和底座18构成)的侧向刚度。
如图14A、14B所示,底座18外壁上设置有四道直滑槽182、183、184、185,供插头本体手柄导向和活动,其中一侧设有矩形通孔181(在图17A、图17B中也可见),用来放置USB插口。底座18底部依次开孔186、187、188,189,用于对应的欧式插头本体7、中式插头本体5、澳式插头本体6和英式插头本体8的插销伸出;底座中部设有圆孔1810,放置螺钉17。底座18的底部中央位置还设置有定位凸台1812,用于定位后述导向架。底座18的底部中央位置1813用于放置导向架15和插头侧插套架14。在底座18的底部的开孔186的一侧,也是底座18的边缘的内侧设置一凸台,凸台上有孔1814,用于插入金属导柱。
如图3A至图3C所示,保护门2为一体件,其前端中间设置一斜面22,用于三极插头的地极插入导向;前端两侧设置二个斜面24,用于二极插头插入导向;前端还设置二个台阶26,装配时插入隔离支架的凸台45下面,用于定位;后端是一个弹性体25,和保护门连成一体,提供保护门回复时的弹力;下表面二侧设置二个缺口27,用于保护门不平衡时的止位。
如图4A、4B、4C所示,插座侧插套架3包括导体片35、36,在导体片35、36上连接前部插套31和32用于二极插头插合,还连接中部插套33和34用于三极插头插合;导体片35、36的尾部插片35和36用于和电路板16的连接插套插合。
如图5A、5B、5C所示。隔离支架4主要用于保护门2和插座侧插套架3的支承,并将插座侧插套架3和其下方的各插头本体隔离开来。隔离支架4具有腔体46,腔体46内放置插座侧插套架3。在腔体46的周边相应地设置倒钩410,用于插套架3定位。隔离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圆柱孔41、42,其分别用于插入导向柱架15的两根导向柱。支架4的底部还设置一个圆柱孔43,用于拧紧螺钉17,螺钉17将隔离支架4固定在底座18上。支架4的腔体46的前端设置有凸台45,凸台45用于保护门3的定位;支架4的腔体46的尾部侧设置梁47,梁47会与保护门3的后端的弹性体抵触,用于增加保护门2后移时的变形量。腔体46的两侧外壁上设置凸台48,用于隔离支架4和上盖1连接;在腔体46的上方中间设置一条凸筋44,用于保护门2的导向。
如图12A所示,导向架15上有三根导向柱151、152和153,分别用于中式插头本体5,澳式插头本体6和英式插头本体8上下运动时的导向(这些插头本体上有对应的导向孔与圆柱配合),其中导向柱153中间为空心,用于穿过螺钉17,固定隔离支架4和底座18。导向架15的支承件两侧分别布置有上下钩子155、156,用来固定插头侧插套架14。装配时导向架15和插头侧插套架14一起放入底座18。底座18的底部中央位置的定位凸台1812与支承件底部的凹槽配合,起到定位导向架15的作用。导向柱153上设置有定位台阶154和157,用于英式插头的上下定位。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插头侧插套架14包括一对插套142,一对插套143、一对插套144以及一对插套145,前述插套也可称为触点,用于和各插头本体的插销形成电气连接。其中插套142用于电气连接英式插头本体8的插销。插套143用于电气连接澳式插头本体5的插销。插套144用于电气连接中式插头本体6的插销。插套145用于电气连接欧式插头本体7的插销。各插套142、143、144、145分别附着在两根连接导体141上(其中一根作为L极导体,另一个作为N极导体),两导体141的一端还作为一对插销,用于插入电路板16的如后所述的连接插套。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电路板16用于布置电子元器件外还布置了二对连接插套161和162,插套161和插头侧插套架14的插销141相连;插套162和插座侧插套架3相连,这样通过电路板的内线实现插座侧插套架3和插头侧插套架14的电气连接。如图1所示,电路板16为设置在插座侧插套架3和插头侧插套架14之间,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为在竖直方向设置。
如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万用转换器的安装步骤如下:
如图1、图15、图16所示,将插头侧插套架14的导体片141插入到导向架15的支承件的两侧的上、下钩子155、156之间,以使插头侧插套架14固定于导向架15上,然后将二者一起放入底座18。将互锁滑板11插入到定位板10的一侧的上下凸棱限定的滑槽中,以使定位板10和互锁滑板11叠放,然后置于底座18的一侧。在导向架15的对应三根导向柱151、152、153位置放入装配好活动销20和弹簧21但没有插入手柄的中式插头本体5、澳式插头本体6和、英式插头本体8。将金属导柱22插入底座18的孔1814内。将欧式插头本体7和及其上的欧式插入体装在一起,并利用其上的圆柱孔76插入到金属导柱22,并放置于底座18中。将封槽板12和封槽板支架13叠放并置于底座18的另一侧(与定位板10和互锁滑板11所在一侧相对)。将电路板16插入底座的一侧并和插头侧插套架14的插销141插合。将隔离支架4的底部下侧的孔41、42插入导向柱151、152,放置于四个插头本体5、6、7、8的上面,用螺丝17固定于底座18上。在隔离支架4的内腔位置装入插座侧插套架3,并将插座侧插套架3和电路板16上的插套162插合。四个手柄19依次插入各插头体的活动销20,最后盖上装有保护门(如图2A所示)的上盖1,上盖1和底座18通过其四周侧壁的凸块和相应的凹槽嵌入结合,同时也压住导柱22。
如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万用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原始状态:
四种插头本体5、6、7、8藏于转换器的壳体内。
插头本体5、6、7的活动销在弹簧的作用下外顶,相应的活动销20的圆柱面插入定位板10和封槽板支架13的上定位孔101、131,各插头本体处于最高位,成收纳状态。如图1、6B、7B、8C、10A、11B、16、18A、18B所示。
英式插头本体的活动块84在弹簧21的力作用下外顶,有两个定位,1)活动块84的端面810搁置在封槽板支架13的凸台134;活动块84带动操作杠杆87外拉,搁置在导向柱153的台阶154上,见图9B、11B、12A。
2.工作状态:
按压三种插头本体5、6、7的任意一个操作手柄19,活动销20压缩弹簧21,活动销20的圆柱面脱离相应的上定位孔。此时下拉插头本体,互锁滑板(或封槽板)左右滑动,当插头本体滑至最低位置时,松开手柄,活动销20在弹簧21作用外顶,插入下定位孔,插头本体不能向上移动,插头本体处于工作状态,见图6B、7B、8C、10A、11B、16、17A、17B、17C、17D。
按压插头本体8的操作手柄19,活动块84压缩弹簧21向内移动,此时活动块的台阶810脱离封槽板支架13的台阶134。活动块84带动操作杠杆87运动,使操作杠杆87的凸台脱离导向柱153的台阶154;此时插头本体8可沿导向柱153下移。
当插头本体8移动到最低位置时,松开操作手柄,活动块84在弹簧21作用下外顶,活动块84的台阶810插入封槽板支架13的台阶135的下侧;活动块84带动操作杠杆87运动,其凸台支撑在定位柱153的台阶157下侧,此时插头本体8不能向上移动,插头本体处于工作状态。
当插头本体5、6、7或8处于下定位处时,其插头本体的插片插入相应的插头侧插套架14上对应的插套143、144、145或142中,以使各插头本体的插销和转换器的插座侧插套架3之间通过电路板16形成电气连接,同时互锁滑板11遮住定位板10的三条槽缝,见图16。
3.收纳过程:
按压伸出的插头本体上的手柄,活动销或活动块压缩弹簧,插头本体脱离下定位位置,此时上提插头本体,当插头本体滑至最高位置时,松开手柄,活动销或活动块在弹簧作用下外顶,插入上定位位置,插头本体处于收纳状态。此时插头本体的插片脱离插头侧插套架14上对应的插套,插头本体插销和转换器侧插套断开电气连接。

Claims (8)

1.一种万用转换器,包括在一侧设置的插座,以及在相对的另一侧设置的符合多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本体,各插头本体可以借助于其操作手柄从滑槽里移出到有效位置,没有移出的插头本体的滑槽被遮挡,因此只有单个的插头本体移出到有效位置,各插头本体具有支承件以及附着在支承件上的L极插销和N极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本体为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第三插头本体以及第四插头本体;第三插头本体的支承件呈C形,该支承件将并列设置的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包围于其中,第三插头本体的L极插销和N极插销位于该支承件的同一侧,而第三插头本体的地极插销位于该支承件的相对的另一侧;该第四插头本体位于该支承件的外侧邻近该地极插销,该第四插头本体为欧式插头的本体,配置有插入体,该插入体上有凹槽,该第三插头本体的地极插销嵌入在该凹槽中,插入体可沿该凹槽滑动;
所述万用转换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操作侧的第一互锁机构和设置在相对侧即第二操作侧的第二互锁机构,第一插头本体和第二插头本体的支承件上设置有可被弹性按压的操作手柄,其位于第一操作侧;第三插头本体和第四插头本体的支承件上设置有可被弹性按压的操作手柄,其位于第二操作侧;第一互锁机构包括互锁滑板和第一定位支架,互锁滑板可滑动地叠置在第一定位支架上,第一定位支架上有并列的四条直线滑道,互锁滑板上有并列的四条折线滑道;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分别穿过不同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对应的两条直线滑道的上、下端分别有阻挡结构,对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进行阻挡定位,当第一、第二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被向内按压后能绕开对应的阻挡结构从而能沿对应的直线滑道进行滑动;第三插头本体和第四插头本体有柱销分别穿过其余的不同的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四种插头本体的其中一个插头本体的柱销沿其穿设的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滑动时,导致其余插头本体的柱销对应的直线滑道被互锁滑板遮挡从而不能下滑;第二互锁机构包括封槽板和第二定位支架,第二定位支架上有两条直线滑道,封槽板上有两条折线滑道,第三、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分别穿过不同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可在第二定位支架上的不同直线滑道上滑动,第三、四插头本体对应的直线滑道的上、下端分别有阻挡结构对第三、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进行阻挡,当第三、第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被向内按压后能绕开所述阻挡结构从而能沿对应的直线滑道进行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第三插头本体分别为中式插头本体、澳式插头本体以及英式插头本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支架上的四条直线滑道由不同的直线滑槽分别提供,第一插头本体、第二插头本体对应的两条直线滑道的阻挡结构为连通对应的直线滑槽的定位孔,互锁滑板的四条折线滑道由不同的折线滑槽分别提供;第二定位支架上的一条直线滑道由直线滑槽提供,而另一条直线滑道由第二定位支架的一侧的直线边缘提供,第三插头本体对应的直线滑道的阻挡结构为该直线边缘上的台阶平面,而第四插头本体对应的直线滑道的阻挡结构为连通对应的直线滑槽的上下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支架上还配置有可滑动的封槽板,封槽板上有两条折线滑道,第三、四插头本体的操作手柄的柱销分别穿过第二定位支架上的不同直线滑道以及封槽板上的不同的直线滑道,第三、四插头本体的其中之一的柱销沿其穿设的直线滑道和折线滑道滑动时,导致另一插头本体的柱销对应的直线滑道被封槽板遮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架,导向架有支承件以及支承件上有三根导向柱,三个导向柱分别穿过第一、第二、第三插头本体上的导向孔,以使第一、第二、第三插头本体可沿对应的导向柱进行滑动,导向架的支撑件的底侧设置有插头侧插套架,该插头侧插套架包括用于供所述插头本体的各插片插入以形成电气连接的插套,各插套分别附着在两根连接导体片上,该两导体片由导向架的支承件底侧两边的上、下钩子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两导体片的一端还作为一对插销,插入到转换器电路板一端的连接插套与电路板形成电气连接,该电路板的另一端的插套与所述附着有多个插套的插座侧插套架的导体片插合形成电气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三插头体的支承件的C形底部外侧安装所述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连接可在支承件的滑槽中滑动的滑块,滑块连接操作杠杆,操作杠杆上有凸块,该凸块由第三插头体对应的导向柱的台阶平面阻挡,该凸块能由操作手柄借由滑块和操作杠杆驱动而避开该导向柱的台阶平面的阻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万用转换器还包括金属导柱,金属导柱固定于万用转换器的上下盖之间,第四插头本体的导向孔穿过金属导柱,起到导向作用。
CN201310057012.3A 2013-02-22 2013-02-22 万用转换器 Active CN104009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7012.3A CN104009353B (zh) 2013-02-22 2013-02-22 万用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7012.3A CN104009353B (zh) 2013-02-22 2013-02-22 万用转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9353A CN104009353A (zh) 2014-08-27
CN104009353B true CN104009353B (zh) 2017-12-12

Family

ID=5136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7012.3A Active CN104009353B (zh) 2013-02-22 2013-02-22 万用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9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539A (zh) * 2015-04-17 2016-11-23 江苏健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英式转换插头
CN104852237B (zh) * 2015-05-27 2017-10-31 广州雷神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旅行电源转换插座
CN106450998B (zh) * 2016-11-11 2019-04-05 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结构及包括该插头结构的多国转换器
CN207664291U (zh) * 2017-12-05 2018-07-27 东莞市佳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器
CN111903015A (zh) * 2018-03-28 2020-11-06 江苏树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转换装置
CN110190454A (zh) * 2019-05-30 2019-08-30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国转换器
CN110289532B (zh) * 2019-07-31 2024-04-19 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接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548A (zh) * 2006-05-10 2006-10-18 张锡帆 一种多国通用的电转接头
CN101071914A (zh) * 2001-06-05 2007-11-14 沃尔特·拉夫纳 电源插头
CN200983450Y (zh) * 2006-11-07 2007-11-28 东莞欧陆电子有限公司 多国型转接器
CN201490529U (zh) * 2009-04-23 2010-05-26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多国电转接插头的推移式插脚结构
WO2010057399A1 (zh) * 2008-11-21 2010-05-27 Yang Genlin 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
CN203119249U (zh) * 2013-02-22 2013-08-07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万用转换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914A (zh) * 2001-06-05 2007-11-14 沃尔特·拉夫纳 电源插头
CN1848548A (zh) * 2006-05-10 2006-10-18 张锡帆 一种多国通用的电转接头
CN200983450Y (zh) * 2006-11-07 2007-11-28 东莞欧陆电子有限公司 多国型转接器
WO2010057399A1 (zh) * 2008-11-21 2010-05-27 Yang Genlin 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
CN201490529U (zh) * 2009-04-23 2010-05-26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多国电转接插头的推移式插脚结构
CN203119249U (zh) * 2013-02-22 2013-08-07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万用转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9353A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9353B (zh) 万用转换器
US7857639B1 (en) Safety electric connector
CN201234043Y (zh) 便携式电源转换插座
CN202474374U (zh) 排插
CN2917009Y (zh) 可锁扣插头的插座
CN203119249U (zh) 万用转换器
CN203312518U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
CN206542009U (zh) 电连接装置
CN202817387U (zh) 二极插座和三极插座连体的防脱插座系统
CN204516961U (zh) 电连接器
CN206302012U (zh) 一种易插拔插头
CN203674476U (zh) 一种防止脱落的延长线
CN208352636U (zh) 一种换电连接器
CN203119163U (zh) 插座保护门系统及插座保护门
CN202178446U (zh) 具有双保护门的组合插座
CN202183488U (zh) 具有单保护门的组合插座
CN104242000B (zh) 墙壁插座转换器
CN202678570U (zh) 防水型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7368273U (zh) 一种防松脱灯具连接器
CN203423323U (zh) 插座插套导电片连接结构
CN205004481U (zh) 电源连接器导电片结构
CN201038360Y (zh) 一种软排线数字接口
CN205488908U (zh) 多功能双面连接器
CN202363686U (zh) 新型插头
CN204179358U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314 East District of Industrial Park, Cixi,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Bulls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314 East District of Industrial Park, Cixi,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Gongniu Group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