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8362A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8362A
CN104008362A CN201310062147.9A CN201310062147A CN104008362A CN 104008362 A CN104008362 A CN 104008362A CN 201310062147 A CN201310062147 A CN 201310062147A CN 104008362 A CN104008362 A CN 104008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ubimag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projection
dimensional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21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8362B (zh
Inventor
李凡智
刘旭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21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8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8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8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8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8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识别的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其中,通过包含摄像头的电子设备人们可以采集各种图像,在采集图像之后,可以对图像进行识别,比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等,进而对该图像所对应的用户进行识别。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在采集图像时存在光线条件、摄像头的采集参数等多种影响因素,故而导致对应同一用户可能采集的图像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导致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身份识别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身份识别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
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二图像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可选的,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
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子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建立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子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具体包括:
获取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标识图像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匹配第一标识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投影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二图像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子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子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投影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标识图像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匹配第一标识图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
第一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第二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通过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最后通过第二图像中所包括的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与采集到的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无关,因而不会受到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而达到了对第一物体的识别更加精确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多种识别方式,例如:将所述第一子图像直接与多个标识图像进行匹配、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然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多个三维特征信息匹配、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然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等等,故而达到了对所述第一物体的识别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识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方法中基于第一子图像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身份识别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一种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其中,在电子设备或云端服务器可以预存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将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进行匹配即可,其中,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可以为多个标识图像、也可以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也可以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采用了通过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最后通过第二图像中所包括的与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与采集到的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无关,因而不会受到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而达到了对第一物体的识别更加精确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等。
请参考图1,所述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步骤S102: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
步骤S103: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步骤S101中,所述第一图像可以为任意类型图像,例如:包含不同明亮度的图案、包含不同色彩的图案等等,所述第一物体可以为任意物体,例如:动物、人体等等。
其中,步骤S102中,在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之后,由于所述第一物体都具有特定的三维特征,因而基于不同的第一物体,所述第一图像在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之后,会对应的不同的第一子图像,故而在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一图像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表面所对应的第二图像时,所述第二图像中会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子图像主要基于所述第一物体的三维特征的不同,进而不同,故而不会因为环境等原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基于光线条件、摄像头的采集参数的不同,即使第一物体相同所述第二子图像也会不同。
其中,步骤S103中,所述对应关系可以为多种对应关系,进而建立所述对应关系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
具体来讲,也就是在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获取出第一图像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之后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之后,直接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种,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
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子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将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进行比较,就能够确定出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进而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种,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建立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子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例如为:位移信息、色调变化信息、明暗度变化信息等等,其中,基于不同的第一物体的轮廓、色调等信息的不同,进而导致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也不同,故而,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也能够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基于步骤S103建立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对应关系时,可以选取多个不同的第一图像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进而获取多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多个物体,进而确定出不同的子图像,进而建立多个物体与多个第二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于电子设备或者云端服务器中,以在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对物体进行识别时调用所述对应关系。其中,如果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子关系,那么应该为多个子图像与多个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二子关系,那么应该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与多个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三子关系,那么应该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与多个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为何种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细介绍,并且不作限制。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等,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本身带有摄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或者所述电子设备外接摄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
请参考图2,所述识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步骤S202: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步骤S203: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其中,步骤S201中,所述第一图像可以为任意图像,其中,步骤S202中,由于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故而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二图像中可以分离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一图像在投影至所述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而第二部分则为第一物体本身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其中,步骤S203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302: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
其中,步骤S301中,可以预先采集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存储于所述电子设备本地或者云端服务器,在需要通过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就可以直接从电子设备内部或者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对应关系。
其中,步骤S302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多个标识图像参数的不同,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的过程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标识图像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匹配第一标识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具体来讲,也就是当所述对应关系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直接通过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时,那么通过将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子对应关系中的多个第一子图像进行匹配,就能够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第二种,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具体来讲,也就是当所述对应关系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建立的多个三维特征信息与多个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那么通过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即可确定对应的第一物体。
第三种,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具体来讲,也就是当所述对应关系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建立的多个图像变化信息与多个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那么通过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即可确定对应的第一物体。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和云端服务器中存储有不同的第一图像投影至物体时,所对应的不同的第二图像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时,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第一图像投影至物体,进而确定出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物体,然后将这多个物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物体作为所述第一物体。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多种识别方式,例如:将所述第一子图像直接与多个标识图像进行匹配、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然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多个三维特征信息匹配、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然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等等,故而达到对所述第一物体的识别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为了使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进一步的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一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二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三将站在用户侧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一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本申请实施例二所介绍的识别的方法。
在T1时刻,用户A通过第一笔记本将图像a分别投影至用户b1、用户b2、用户b3的脸部,其中,进而确定如表1所示的用户与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表1
用户ID 子图像
用户b1 a1
用户b2 a2
用户b3 a3
在T2时刻,用户A将图像b分别投影至用户b1、用户b2、用户b3的脸部,其中,进而确定如表2所示的用户与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表2
用户ID 子图像
用户b1 b1
用户b2 b2
用户b3 b3
在T3时刻,用户A将图像c分别投影至用户b1、用户b2、用户b3的脸部,其中,进而确定如表2所示的用户与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表3
用户ID 子图像
用户b1 c1
用户b2 c2
用户b3 c3
在获得上述三组用户和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用户A将上述三组对应关系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在T4时刻,用户C使用所述第二笔记本电脑,对一未知用户进行识别。
用户C首先通过所述第二笔记本电脑将图像a投影至所述未知用户脸部,进而获得与图像a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例如为:a2,然后所述第二笔记本电脑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与图像a所对应的用户与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出所述未知用户为:用户b2;
然后用户C将图像b投影至所述未知用户的脸部,进而获得与图像b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例如为:b1,然后所述第二笔记本电脑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与图像b所对应的用户与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出所述未知用户为:用户b1;
然后用户C将图像c投影至所述未知用户的脸部,进而获得与图像c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例如为:c1,然后所述第二笔记本电脑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与图像c所对应的用户与子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出所述未知用户为:用户b1;
在基于上述三次分析之后,所述第二笔记本电脑确定出所述未知用户对应用户b1两次,而对应用户b2一次,故而确定所述未知用户为用户b1,进而完成对所述未知用户的识别。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
请参考图4,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下结构:
第一投影模块401,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第一采集模块402,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
建立模块403,用于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采集模块402所采集的所述第二图像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建立模块403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所述对应关系,进而组成所述建立模块403的功能模块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建立模块403,具体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
第二种,所述建立模块403,具体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子对应关系。
第三种,所述建立模块403,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子对应关系。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四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三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四中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三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
请参考图5,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如下结构:
第二投影模块501,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第二采集模块502,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识别模块5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识别模块503,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的不同,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第一物体的方式也不同,进而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所包含的功能模块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标识图像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匹配第一标识图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第二种,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
第一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第三种,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第二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多种识别方式,例如:将所述第一子图像直接与多个标识图像进行匹配、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然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多个三维特征信息匹配、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然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等等,故而达到对所述第一物体的识别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五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二、实施三中识别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所介绍的识别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五中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二、实施三中识别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通过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最后通过第二图像中所包括的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对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与采集到的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无关,因而不会受到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而达到了对第一物体的识别更加精确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多种识别方式,例如:将所述第一子图像直接与多个标识图像进行匹配、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然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多个三维特征信息匹配、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然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等等,故而达到了对所述第一物体的识别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
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
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子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建立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子对应关系。
6.一种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具体包括:
获取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标识图像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匹配第一标识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时,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1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投影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子图像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一子对应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一三维特征;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与所述第一物体的第二子对应关系。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子对应关系。
16.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或连接有投影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投影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影装置将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投影至第一物体表面之后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一物体所对应的第二子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子图像对所述第一物体进行识别。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物体与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物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标识图像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标识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匹配第一标识图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三维特征信息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子图像中提取出第一三维特征信息;
第一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三维特征信息与所述多个三维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标识图像参数为多个图像变化信息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变化信息;
第二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图像变化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
CN201310062147.9A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008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2147.9A CN104008362B (zh)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2147.9A CN104008362B (zh)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8362A true CN104008362A (zh) 2014-08-27
CN104008362B CN104008362B (zh) 2018-03-23

Family

ID=5136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2147.9A Active CN104008362B (zh) 2013-02-27 2013-02-27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83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2797A (zh) * 2017-11-02 2018-05-04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2106A (ja) * 1991-01-16 1992-08-28 Nippondenso Co Ltd 顔の認識装置
CN1748227A (zh) * 2003-02-13 2006-03-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伪装检测装置及伪装检测方法
CN101306249A (zh) * 2008-05-30 2008-11-1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动作分析装置和方法
CN101586982A (zh) * 2009-04-21 2009-11-25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物体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3020600A (zh) * 2012-12-12 2013-04-03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系统的活体人脸鉴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2106A (ja) * 1991-01-16 1992-08-28 Nippondenso Co Ltd 顔の認識装置
CN1748227A (zh) * 2003-02-13 2006-03-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伪装检测装置及伪装检测方法
CN101306249A (zh) * 2008-05-30 2008-11-1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动作分析装置和方法
CN101586982A (zh) * 2009-04-21 2009-11-25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物体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3020600A (zh) * 2012-12-12 2013-04-03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系统的活体人脸鉴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2797A (zh) * 2017-11-02 2018-05-04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8362B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4744A (zh) 结合深度信息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12820B (zh) 多目标跟踪方法、特征提取模型的训练方法和装置
CN111368635B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多人步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68550B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05429848A (zh) 通过拍照添加好友的方法、系统和社交服务器的社交系统
CN103679147A (zh) 手机型号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04395907A (zh) 电子设备的启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253995B (zh) 一种利用位置信息实现图像搜索的方法和系统
CN108427932B (zh) 指纹图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05291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12954A (zh) 一种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动态杂志
CN105898678A (zh) 一种配对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202448A (zh) 一种解决移动终端摄像头拍照亮度不均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7832598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886238A (zh) 一种基于掌纹的账户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3011403A (zh) 手势识别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7862259A (zh) 人像采集方法及装置、终端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73807A (zh) 一种3d模型变换系统及方法
CN106056090A (zh) 一种指纹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08362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0297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97515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应用图标形状的分类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8536284A (zh) 图片显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782692A (zh) 房屋模型的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82627A (zh) 一种掌纹数据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