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8156A -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8156A
CN104008156A CN201410222498.6A CN201410222498A CN104008156A CN 104008156 A CN104008156 A CN 104008156A CN 201410222498 A CN201410222498 A CN 201410222498A CN 104008156 A CN104008156 A CN 104008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langu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2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224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8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8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根据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生成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并将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本发明通过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让每个用户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由于用户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来学习不同的语言,人们在学习不同语言时,可与网络进行信息交互,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相关信息,如待学习的语言的相关资料等,因此,如何选择信息交互方法是提高人们学习效率的关键。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在该方法中,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待学习语言的相关信息,其中,待学习语言的相关信息中至少包括待学习语言的名称,将获取到的待学习语言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待学习语言的相关信息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教学资源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接收到教学资源信息后可以进行显示,由用户通过显示的教学资源信息对语言进行学习。例如,用户预先购买了在线语言授课教程,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待学习语言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中包括待学习语言的名称,终端将相关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相关信息中待学习语言的名称获取相应的英语在线授课视频,并将获取到的英语在线授课视频发送至终端,用户可通过观看终端显示的在线授课视频来学习英语。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方法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交互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用户所需要的,如用户观看的在线授课视频中一些内容用户可能已经知晓,但用户还是需要等待这段视频放完。同时,在线授课是由用户从授课视频中单向获取信息,信息交互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并将所述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之前,还包括:
收集并存储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所述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包括:
从所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并根据所述关注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将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并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所述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包括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并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并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包括:
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服务器,所述信息交互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收集到的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注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将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所述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获取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包括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交互模块,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互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将生成的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互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种信息交互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二种信息交互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三种信息交互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交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服务器103、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通过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服务器103与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进行通信,且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可以通过服务器103实现信息交互。
为了便于说明,图1仅示出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其仅代表多个终端中的两个。下面实施例将以第一终端101与第二终端102通过服务器103实现信息交互为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以及上述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202:根据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之前,还包括:
收集并存储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包括:
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203:生成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并将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将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根据关注请求建立第一用户与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并根据关注关系获取第一用户及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第一用户的信息将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将生成的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互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结合上述实施例一的内容,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301: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并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302:接收服务器根据信息交互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用户筛选列表中包括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303:获取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并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使服务器根据关注请求建立第一用户与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并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包括:
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接收服务器根据信息交互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获取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并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互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内容,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401:第一终端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并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本实施例不对第一终端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方式做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在交互界面中显示提供给第一用户选择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操作接口,第一用户通过该操作接口可以选择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从而第一终端能够获取第一用户选择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例如,第一终端可将所有种类的语言的名称在交互界面中显示,由第一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种类语言的名称来对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选择,从而能够获取第一用户选择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其中,源语言为第一用户已掌握的语言,目标语言为第一用户想要学习的语言。本实施例不对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类型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汉语、英语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用户已掌握的语言以及想要学习的语言均可能有多种。对应地,即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可能有多种。此时,第一终端需要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至少一种源语言及至少一种目标语言。
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后,可生成信息交互条件,其中,信息交互条件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制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另外,由于源语言可能为第一用户的母语或者后天自我学习的外语,因此,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可能会带有相关属性。例如,第一用户的母语为汉语,后天自我学习了英语,而自我学习的英语拿到了相关级别或者认证,如专业八级等。同理,第一用户指定的目标语言可能会带有相关需求属性。例如,第一用户想要学习日语,而日语也有相关级别或者认证,而第一用户想要与拥有相关级别或者认证的用户进行交互,从而进行日语的学习。基于上述原理,信息交互条件除了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相关属性,当然,信息交互条件还可以包括其它内容,如第一用户期望的待交互用户的性别、年龄等,本实施例不对信息交互条件的内容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息交互条件的内容均可由用户进行指定或者输入,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402: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信息交互条件后,服务器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交互条件后,还可以将该信息交互条件与第一用户建立对应关系,并进行存储,以便下次第一用户需要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等其它内容时,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第一用户对应的信息交互条件中的内容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用户可以直接在之前指定的或输入的内容上进行修改,从而能够避免用户再次指定或者输入。
403:服务器根据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在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之前,还可以收集并存储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关于服务器收集并存储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的方法,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侧预先建立一个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以注册的方式注册该社交网络平台账号。其中,每个用户在注册时,除了填写个人账户信息之外,可同时指定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等相关信息,上述所有信息可一起作为注册信息。终端获取到注册信息后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收集并存储。由于注册信息中包含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从而能够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本实施例不对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例如,以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包含三个用户为例。其中,第一个用户A指定的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英语,第二个用户B指定的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汉语,第三个用户C指定的源语言为日语、目标语言为汉语,而信息交互条件中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为汉语,指定的目标语言为英语。此时,通过比较可知,由于只有用户B指定的源语言与第一用户指定的目标语言一致,且指定的目标语言与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一致,因此,选择用户B作为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B作为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用户的个数可能会有多个,此时,可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用户都作为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另外,还可以根据信息交互条件中除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之外的其它内容对第二用户做进一步地筛选,如对第二用户的年龄、性别进行筛选等,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由于信息交互条件中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分别可能有多种,因此,根据信息交互条件在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筛选时,可能会不存在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用户。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尽可能的保证第一用户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可以将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拆分并匹配,得到至少一个匹配结果,根据得到的每个匹配结果确定信息交互条件的子信息交互条件,再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每个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每个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每个子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确定每个子信息交互条件对应的第二用户。
其中,关于将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拆分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从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源语言中拆分出至少一种源语言,从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目标语言中拆分出至少一种目标语言,将本次拆分出的至少一种源语言与至少一种目标语言进行匹配,作为一个匹配结果。按照上述方式,从剩下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中继续进行拆分匹配,从而能够得到所有的匹配结果。其中,每次拆分时从源语言或者目标语言中选择的语言的种数可以为一种或者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拆分方式,都要保证信息交互条件中每种源语言及每种目标语言均存在于最后的匹配结果中。
例如,信息交互条件中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为汉语、英语,指定的目标语言为日语、德语,而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并不存在指定的目标语言为汉语、英语,指定的源语言为日语、德语的用户。此时,可将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拆分并匹配。其中,拆分时可根据信息交互条件中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中语言的种类来确定不同的拆分模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信息交互条件中源语言有4种,目标语言有3种,此时可以确定的拆分模式可以为2-3拆分模式,也可以为1-3拆分模式等。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本例中提供的信息交互条件中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中语言的种数,现以如下两种拆分模式为例:
第一种模式:1-2拆分模式,即每次从源语言中选择一种语言,从目标语言中选择两种语言,将每次选择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匹配,作为一个匹配结果;
第一次选择的源语言为汉语,选择的目标语言为日语、德语;
第二次选择的源语言为英语,选择的目标语言为日语、德语。
此时,对应的匹配结果有两个:
第一匹配结果: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日语、德语;
第二匹配结果: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日语、德语。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种拆分模式下,拆分后的匹配结果为上述固定的两种匹配结果。
第二种模式:1-1拆分模式,即每次从源语言中选择一种语言,从目标语言中选择一种语言,将每次选择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匹配,作为一个匹配结果;
第一次选择的源语言为汉语,选择的目标语言为日语;
第二次选择的源语言为英语,选择的目标语言为德语。
此时,对应的匹配结果有两个:
第三匹配结果: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日语;
第四匹配结果: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德语。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种拆分模式下,除了上述的拆分方法之外还可有其它的拆分方法及对应的其它匹配结果,如匹配结果还可为: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德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不同的拆分模式下选择不同的拆分方法,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除了上述拆分模式,还可以有其它的拆分模式,如2-1拆分模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按照上述过程得到匹配结果后,可根据得到的每个匹配结果确定信息交互条件的子信息交互条件,以匹配结果为上述例子中第二种模式的两个匹配结果为例,根据第三匹配结果可确定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日语,根据第四匹配结果可确定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德语。另外,由于信息交互条件中除了包括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内容,如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相关属性等,因此,在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信息交互条件的子信息交互条件的同时,还可由子信息交互条件对交互条件中除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之外的其他内容进行继承,即子信息交互条件中除了包括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之外,还可以包括信息交互条件中除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之外的其他内容,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确定信息交互条件的子信息交互条件后,可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确定每个子信息交互条件对应的第二用户,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上述步骤中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方法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过程,能够在信息交互条件中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种类分别有多种,且根据该信息交互条件在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筛选时,不存在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用户的情况下,确定若干满足部分信息交互条件的用户,即满足子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与满足子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进行交互。
例如,第一用户信息交互条件中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为汉语、英语,指定的目标语言为日语、德语。而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仅包含三个用户,其中,第一个用户A指定的源语言为日语、目标语言为汉语,第二个用户B指定的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汉语,第三个用户C指定的源语言为德语、目标语言为汉语。
若得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为上述例子中的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及第二子信息交互条件,即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日语,第二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德语,此时,通过比较可知,由于只有用户A指定的源语言与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指定的目标语言与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而相比其他用户均不满足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或者第二子信息交互条件,因此,选择用户A作为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A作为满足子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用户A指定的源语言为法语、目标语言为汉语,此时,则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的用户均不满足第一子信息交互条件或者第二子信息交互条件。但若在上述步骤中,采用1-1拆分模式对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拆分并匹配时,使用的是另一种拆分方法,并同时产生了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此时,上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可能会存在满足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的用户。
例如,采用1-1拆分模式对信息交互条件中多种源语言及目标语言进行拆分并匹配后,产生了如下匹配结果:
第五匹配结果: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德语;
第六匹配结果: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日语。
对应的第三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为汉语、目标语言为德语,第四子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日语,此时,通过比较可知,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的用户C能够满足新的第四子信息交互条件。
通过上述步骤可知,根据信息交互条件中源语言及目标语言中种类的个数来确定一种拆分模式后,若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没有用户能够满足在该拆分模式下采用一种拆分方法得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此时,可以重新确定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是否有用户满足在该拆分模式下采用另一种拆分方法得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从而能够尽可能的保证第一用户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同理,若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没有用户能够满足在该拆分模式下采用任意一种拆分方法得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此时,可以重新确定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是否有用户满足在另一种拆分模式下得到的子信息交互条件,从而也能够尽可能的保证第一用户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
404:服务器生成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
本实施例不对生成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以每个第二用户的信息作为一项列表内容确定一张列表,将该列表作为生成的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
其中,第二用户的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等,本实施例不对第二用户的信息中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405:服务器将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
由于第一终端后续需要对用户筛选列表进行显示,若用户筛选列表中列表项较多,此时可能会导致第一终端的显示界面一次性容纳不下这么多列表项,因此,服务器在发送之前还可以将用户筛选列表拆分成多张子用户筛选列表,从而发送多张子用户筛选列表至第一终端以便于显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406: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服务器将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后,由第一终端进行接收,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筛选列表后,可在交互界面中进行显示,由第一用户对显示的筛选列表中的第二用户的信息进行选择。
例如,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筛选列表后,可对用户筛选列表进行显示,其中,在显示时可在用户筛选列表中每项第二用户的信息前显示一个复选框,第一用户可对用户筛选列表中每项第二用户的信息前的复选框进行勾选,从而能够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用户的信息。
第一用户选择完第二用户的信息之后,第一终端可获取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并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本实施例不对第一终端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其中,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可确定被选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使用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可以根据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与第二用户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具体采用的交流方式可为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等。例如,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可确定被选第二用户的IM账号,使用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IM账号登录相应的IM客户端,第二用户也可以登录IM客户端。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通过IM客户端提供的语音功能和/或视频功能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如通过语音分享语言学习的经验,或者通过视频相互指导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等。
另外,上述联系方式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如IM账号、邮箱等,本实施例不对联系方式的类型作具体限定。对应地,根据联系方式的类型,交流方式的类型也可以有多种,如上述语音交流及视频交流。当然,还可以有文本交流或者邮件交流等,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被选第二用户可以有多个,因此,第一用户还可以与多个被选第二用户同时进行交流,如利用多人群聊的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由于第一用户在与被选第二用户进行一次交流后,可能还需要关注被选第二用户发布的社交网络内容或下次再与被选第二用户进行交流,因此,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该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由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服务器根据关注请求建立第一用户与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并根据关注关系获取第一用户及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获取到第一用户及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第一用户的信息将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由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其中,关注关系可以为建立匹配关系后的第一用户的信息以及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本实施例不对关注关系的内容作具体限定。社交网络内容可以为用户发表的状态及交流信息等,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当被选第二用户有多个时,对应地,关注关系也可有多个,服务器可根据每个关注请求建立第一用户与每个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关于根据关注关系获取第一用户及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关注关系中第一用户的信息查询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获取查询到的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根据关注关系中第二用户的信息查询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获取查询到的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后,可在交互界面中进行显示,从而能够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及时获取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同理,第二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后,也可在交互界面中进行显示,从而能够使得第二用户能够及时获取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另外,通过关注关系还能避免第一用户下次需要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时,需要重新选择第二用户的过程,从而能够方便第一用户与被选第二用户之间下次进行交流。
通过上述方法,能让每个用户在学习语言时,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者和内容提供者。例如,用户A可以提供用户B想要学的语言的学习资料,并且可提供给用户B免费教学,作为回报,用户B可以提供给用户A想要学的语言的学习资料,并且可提供给用户A免费教学。这样能够使得每个用户能够免费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语言,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另外,通过建立社交网络平台,能够使用户在获得高互动性学习体验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网络社交,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将生成的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互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服务器,该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参见图5,该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选择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生成模块503,用于生成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
第一发送模块504,用于将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参见图6,该服务器还包括:
收集模块505,用于收集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存储模块506,用于存储收集到的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选择模块502,用于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参见图7,该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507,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建立模块508,用于根据关注请求建立第一用户与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获取模块509,用于根据关注关系获取第一用户及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二发送模块510,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第一用户的信息将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将生成的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互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终端,该终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参见图8,该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发送模块60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信息获取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用户筛选列表中包括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604,用于获取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交互模块605,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参见图9,交互模块605,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605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使服务器根据关注请求建立第一用户与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接收单元6052,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二发送单元6053,用于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交互模块605,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接收服务器根据信息交互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获取第一用户从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并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互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双向选择需要获取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交互形式较丰富。因此,信息交互的效率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交互服务器在交互信息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信息交互服务器、信息交互终端与信息交互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并将所述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之前,还包括:
收集并存储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所述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包括:
从所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并根据所述关注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将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
4.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并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所述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包括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并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并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包括:
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7.一种信息交互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从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筛选列表;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筛选列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收集到的各个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得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预设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源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目标语言一致,且目标语言与所述信息交互条件中的源语言一致的第二用户,并将选择的第二用户作为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信息及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注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将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
10.一种信息交互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至少包括所述指定的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信息交互条件;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获取条件发送的用户筛选列表,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包括满足所述信息交互条件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用户筛选列表中选择的第二用户的信息;
交互模块,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语言学习配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关注请求,所述关注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及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关注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关注关系;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发送的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发送给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根据被选第二用户的信息通过语音交流和/或视频交流的方式与所述被选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在线的语言学习配对。
CN201410222498.6A 2014-05-23 2014-05-23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Pending CN104008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2498.6A CN104008156A (zh) 2014-05-23 2014-05-23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2498.6A CN104008156A (zh) 2014-05-23 2014-05-23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8156A true CN104008156A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6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2498.6A Pending CN104008156A (zh) 2014-05-23 2014-05-23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815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4618A (zh) * 2015-06-30 2016-11-09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交互关系的方法以及交互装置
WO2017000177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交互关系的方法以及交互装置
WO2017000197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星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7000160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交互关系的方法及交互终端
CN106658041A (zh) * 2016-12-20 2017-05-10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469A (zh) * 2013-08-26 2013-11-27 苏州跨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式语言学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469A (zh) * 2013-08-26 2013-11-27 苏州跨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式语言学习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崇旭: "学外语必备!邂逅全球的语言使者–HelloTalk#iOS#Android", 《WWW.IFANR.COM/APP/411472》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4618A (zh) * 2015-06-30 2016-11-09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交互关系的方法以及交互装置
WO2017000177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交互关系的方法以及交互装置
WO2017000197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星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7000160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交互关系的方法及交互终端
CN106658041A (zh) * 2016-12-20 2017-05-10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mirall et al. Living Labs: arbiters of mid-and ground-level innovation
Haywood et al. Education, outreach, and inclusive engagement: Towards integrated indicators of successful program outcomes in participatory science
Carr et al. Social media: Defining, developing, and divining
Sam Activity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igital domains
Uggerhøj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Collaboration processes in practice research
CN104008156A (zh) 信息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Luo Reference librarians’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Han et al.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services in the digital library
North et al. Tension space analysis: Exploring community requirements for networked urban screens
Smeaton et al. Using social media to create a participatory library service: an Australian study
Burke et al. Improving mobile learning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istening to students
Watt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an integrated career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system
Gregson et al. The future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a digital age: Exploring impac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Grant et al. Mak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mobile: Blending mobile devices, social media, social networks, and mobile apps to support PLEs, PLNs, & ProLNs
Hedditch et al. Design Justice in Practice: Community-led Design of an Online Maker Space for Refugee and Migrant Women
García et al. Rethinking remote laboratories: Widgets and smart devices
Kuntsman et al. Paradoxes of Digital dis/engagement: a follow up study (businesses and services)
US20150325141A1 (en) Touch-centric Learning and Research System
Almirall et al. Living labs: Arbiters of mid-and ground-level innovation
Murphy A new student learning focus for the academic library: From geographical proximity of the learning commons to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within the library
KR101677805B1 (ko) 소셜 러닝을 통한 러닝 콘텐츠 수집 및 제공 방법, 이를 위한 사용자 단말 및 소셜 러닝 서버
Girven Special academic libraries and the millennial patron
Unw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development practices
Yatin et al. Reference sources: the future and implication of reference services in academic library
Xiao et al. Seamless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1446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nyu District, South Village, Huambo Business District Wanda Plaza, block B1, floor 28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55, Guangzhou, Whampoa Avenue, No. 2,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3-08,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