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7833A - 三元基码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三元基码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7833A
CN104007833A CN201310254539.5A CN201310254539A CN104007833A CN 104007833 A CN104007833 A CN 104007833A CN 201310254539 A CN201310254539 A CN 201310254539A CN 104007833 A CN104007833 A CN 104007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llable
input
basic
key
compound vow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545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545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7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三元基码输入法,主要应用于汉字信息搜索及输入,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申请为发明专利,主要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本输入法主要解决的是汉字输入的效率问题,本输入法在主键盘的主要基本输入键位设计为36个,通过两笔即可实现绝大部分有调音节及其对应汉字的输入,通过三笔即可实现常用汉字及字词的输入。由于优化了声母和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选择和排列,实现了中文、中文音节及英文的同时输入,可实现所有音节的二码输入。同时实现了中文简体和繁体共享,大幅减少了简繁不同码的现象,便于简繁体输入的共同使用,重码率低。本输入法拆字和构词结构简单,无词根记忆负担,可实现基本输入键位及其组合的高效率利用。

Description

三元基码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申请为发明专利,名称为三元基码输入法,主要解决的是汉字输入的效率问题。广泛应用于汉字信息搜索及输入领域,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应用范畴。具体可应用于搜索引擎,信息检索,文字输入,编码排序、名称输入与检索等领域,比如词典排序与检索、姓名等各种名称的检索与排列等。
背景技术
汉字编码输入法主要包括四种:①音码;②形码;③形音码;④音形码。传统的音码输入易学易记,但输入繁琐,重码字太多,检字比较麻烦;形码输入效率较高,但由于字根较多,记忆负担较重,由于把形码放在首位,使得多字词语的输入码与该词语的拼音缩写完全不一致;音形码输入,音形码是把音码放在首位,而使得多字词语的输入码与该词语的拼音缩写完全一致。本输入法属于音形码输入法,由于简化了音节输入方式,拼音输入更为为简单高效,也无需繁琐的记忆。同时以简单的二维基本音节的形式实现了汉字输入法字词输入的三码化,有效解决了各个声母键位对应音节的平衡问题,使得多字词语的输入效率更高。
发明内容
三元基码输入法顾名思义,三类键位基码共同构造了本输入法。分别是声韵母键位基码、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其中声韵母键位基码,由于优化了声母和韵母在键位上的选择和排列,实现了中文、中文音节及英文的同时输入,可实现所有音节的二码输入。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二维三码基本音节虚拟键位基码共同实现了中文简体和繁体共享,大幅减少了简繁不同码的现象,便于简繁体输入共同使用,重码率低。本输入法拆字和构词结构简单,无词根记忆负担,可实现基本输入键位及其组合的高效率利用。本输入法主键盘主要基准输入键位设计为36个,通过两笔即可实现绝大部分有调音节及其对应汉字的输入,通过三笔即可实现常用汉字及字词的输入。
以下是具体的输入法说明,包含六个具体的组成部分,构成有机的整体。
①三元基码输入法在音节输入上的特点;②音节输入方式及其对应键位构成;③二维三码输入法;④字词语句输入的五个有机组成部分及字词语句输入演示;⑤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⑥声韵母键位基码的实体化对传统数字加字母键位的替代思考及键位排列优化。
第一部分:三元基码输入法在音节输入上的特点
①声母的完整性:添加zh、ch、sh、四个声母,其中声母为英文独有声母音标,大写形式对应英语中“th”发音的一部分,对应英文单词“the”中的“th”的发音,与作为声母“r”的发音相对应。同时实现zh、ch、sh等双字母声母的一次输入。
②韵母的代表性:12个基本韵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基本韵母a/e/an/en/ang/eng,i/u/ai/ei/ao/ou相当于韵母,与声母直接构成音节,又大于传统韵母的意义。以简化形式输入音节或作为基本韵母的时候,代表“i/u/v+a/e/an/en/ang/eng”和“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介音韵母。
以下是介音韵母的构造与传统韵母、独立韵母音节的对应关系:
i/u/v+a=ia/ua(韵母)=ya/wa(独立韵母音节)=a,
i/u/v+an=ian/uan/van(韵母)=yan/wan/yuan(独立韵母音节)=an,
i/u/v+ang=iang/uang/iang(韵母)=yang/wang/yang(独立韵母音节)=ang,
i/u/v+e=ie/uo/ve(韵母)=ye/wo/yue(独立韵母音节)=e,
i/u/v+en=in/un/vn(韵母)=yin/wen/yun(独立韵母音节)=en,
i/u/v+eng=ing/ong/iong(韵母)=ying/weng/yong(独立韵母音节)=eng,
i/u/v+ai=uai(韵母)=wai(独立韵母音节)=ai,
i/u/v+ei=ui(韵母)=wei(独立韵母音节)=ei,
i/u/v+ao=iao(韵母)=yao(独立韵母音节)=ao,
i/u/v+ou=iu(韵母)=you(独立韵母音节)=ou。
③声母和韵母的短码输入:声母可实现完全一码输入,韵母最短可实现一码输入,因此可实现所有音节的二码输入。
④一维有调音节的二码输入,大幅减少了简繁不同码的现象,便于简繁体输入的共同使用。
⑤二维结构三码输入:二维基本音节三码输入,重码率低,无词根记忆负担。
第二部分:音节输入方式及其对应键位构成
三种主要音节输入方式,对应三种音节输入键位,对应两种主要子输入法。
三种音节输入键位,即三元键位基码:声韵母键位基码、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
三元键位基码的构成:声韵母键位基码,主要由24基本声母和12基本韵母构成;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是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构成;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是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构成。
三元键位基码数量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声韵母键位基码数量×36=一维二码有调音节键位基码数量,
一维二码有调音节键位基码数量×36=二维三码虚拟键位基码数量
声韵母键位基码数量×36×36=二维三码双音节虚拟键位基码数量
1、音节输入方式一:声韵母键位基码,对应子输入法为声韵母键位基码输入法,具体输入方式主要分两种:①构造音节,主要以“声母+韵母”组合形式进行输入;②以音节的简化形式,即以单独的“声母或韵母”存在形式代表音节进行输入。
声韵母键位基码包含24个基本声母基码,12个基本韵母基码,4个汉语拼音辅助声调。以下是声韵母键位基码在基准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注:①基本韵母基码同时代表i、u、v与其构成的韵母音节。a、e、an、en、ang、eng为AE类基本韵母,i、u、ai、ei、ao、ou为IU类基本韵母;鉴于平衡音节的需要,亦将a、an、ang、i、ai、ao定义为A+类基本韵母,e、en、eng、u、ei、ou定义为E+类基本韵母;
②24个基本声母基码和12个基本韵母基码,既可以被认为是汉语或英语拼音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认为是英文字母或英文字母的组合,因此也存在大小写之分,为方便起见,只表示了大写形式;英文字母“o”在键位中对应“ou”;“eng”组合作为独立韵母音节不存在,其近似的表现形式为“er”;
③声母可视为音节的简化形式,韵母既可以视为韵母音节的简化形式,也可以视为声韵母音节的简化形式,但其在键位上通常表现为最基本的最原始的形态。基于书写的需要,构造后的音节需要进行简化和隔音处理。本输入法对于组字及单字的读音采用最原始的构造形态,便于读者能看到最基本的音节构造单位。
④“y/v”中的“y”如果作为基本声母的话,则无需独立列出,如果作为隔音符号或英文字母的话,需要独立列出,与“v”相互独立;
⑤“□/w”如果作为基本声母的话,按键后不会产生字符输入,如果作为隔音符号或英文字母的话,按键后则会产生字符输入,输入“w”,其中“□”作为无声母音节的声母表现形式。
为英文独有声母音标,大写形式对应英语中“th”发音的一部分,对应英文单词“the”中的“th”的发音,与作为声母“r”的发音相对应。由于与作为隔音符号或英文字母“y”,共用一个键位,只能输入y,无法单独输出“th”,只有在输入单词时才能表现为“th”。
⑦声韵母输入键位包含24个声母基码与12个韵母基码,在键盘上的对称和上下对应关系,表现为相对应汉字音形义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性。其中ao为汉语韵母“a”与“u”的合成音,ou为韵母“e”与“u”的合成音。
基本韵母a/e/an/en/ang/eng,i/u/ai/ei/ao/ou相当于韵母,与声母直接构成音节,又大于传统韵母的意义。以简化形式输入音节或作为基本韵母的时候,代表“i/u/v+a/e/an/en/ang/eng”和“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介音韵母。因此,基本韵母可以替代介音韵母,与声母直接构造音节,实现音节完全二码输入。以下是介音韵母的构造与传统韵母、独立韵母音节的对应关系:
i/u/v+a=ia/ua(韵母)=ya/wa(独立韵母音节)=a,
i/u/v+an=ian/uan/van(韵母)=yan/wan/yuan(独立韵母音节)=an,
i/u/v+ang=iang/uang/iang(韵母)=yang/wang/yang(独立韵母音节)=ang,
i/u/v+e=ie/uo/ve(韵母)=ye/wo/yue(独立韵母音节)=e,
i/u/v+en=in/un/vn(韵母)=yin/wen/yun(独立韵母音节)=en,
i/u/v+eng=ing/ong/iong(韵母)=ying/weng/yong(独立韵母音节)=eng,
i/u/v+ai=uai(韵母)=wai(独立韵母音节)=ai,i/u/v+ei=ui(韵母)=wei(独立韵母音节)=ei,
i/u/v+ao=iao(韵母)=yao(独立韵母音节)=ao,i/u/v+ou=iu(韵母)=you(独立韵母音节)=ou。
2、音节输入方式二和三: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和二维三码基本音节虚拟键位基码,对应子输入法为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两类键位主要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和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组合而成,其构造与字词音节的输入如出一辙: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的形式输入有调音节或其对应汉字,同时构造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2-4结构的汉字或词语,同时构造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也可称之为二分声母键位或简称为双声母键位,因其是将声韵母键位中的基本声母进行二分整合后所构成的。其中声韵母基本键位中的z/zh、c/ch、s/sh、r/经过合并与分拆,形成了Z1、Z2、C1、、C2、S1、S2、R等七个键位。一码输入为双声母分类键位所代表的音节或其对应的汉字,二码输入为有调音节或其对应汉字,三码输入主要为2-4分结构的单字和2-4个字的词语短语,或其音节形式。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基本构造原理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是由声韵母基本键位根据声母和韵母数量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拆和整合而成。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数量等于韵母数量,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有调韵母形成了36*36的关系,构造了绝大部分有调音节,基本实现了一维有调音节与二码键位的一一对应,便于以有调音节的形式输入音节和汉字,同时使二码键位组合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基本韵母构造的基本音节声韵母形成了36*6的关系,二维的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二维的韵母复合键位则形成了36*36*36的关系,基本实现了二维基本音节与三码键位的一一对应,便于以二维构造要素输入音节与字词,同时亦可通过简化基本音节实现三维或四维构造要素输入字词、短语及其拼音形式。
二维结构三码构造原理:“n2*n”个信息表达方式要素数量,输入和搜索目标以二维的信息表达方式要素结构构成,即形成“n2*n2*n2”个构造单位。当n=6时,便形成了36*6的声母与韵母的选择对应关系,其表达了所有的信息表达方式要素——基本音节,其二维形式形成了“36*36*36”个构造单位——双结构字/双字词,汉字输入的二维结构下的最优声母与韵母的对应关系便由此而生。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一次输入与有调音节韵母键位组合,形成36*36的声韵母对应关系,对应为一维二码有调音节键位虚拟键位基码,主要适用于有调音节以及对应单字的输入,对应为二码输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二次输入与基本韵母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形成36*36*36的对应关系,对应为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的输入,主要适用于两个分类基本音节及其对应汉字的输入,亦适用于两个分类基本声母与两个分类基本韵母所代表的音节的输入,最多可代表四个音节,即最多可实现四个音节对应汉字及其偏旁的三码输入,对应为三码输入。双声母分类键位实现了绝大部分基本声母二分结构,二分后,分类声母分别只能对应或代表一类基本韵母和有调韵母,而不能对应或代表所有的基本韵母和有调韵母。基于基本韵母分类方式不同,同时形成两类方案,分别是AE/IU方案和A+/E+方案。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所追求的是音节平衡,音节平衡包括声母对应的基本韵母和有调韵母在数量上的平衡,也包括声母与有调韵母和基本韵母二维组合的在数量上的平衡和对应关系。因为只有音节平衡才能最终实现输入效率的最大化,因此要求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对应韵母存在一定的数量对应关系。
其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
①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基本韵母构造的基本音节数为6或6的倍数;
②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的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数量为36或36的倍数,声母J1、Q1、X1、Y1、JQ2、XY2例外;、
此外,其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
①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对应的基本韵母数目相同,F、R,JQ2、XY2例外
②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的基本韵母构造的基本音节数量相同;
③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对应的有调韵母数量相同;
④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的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数量相同;
⑤声母数量等同于有调韵母数量;
⑥基本韵母二维组合数量等于声母数量。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是由完全双声母分类键位经过分拆和整合后而形成的。
完全双声母分类键位在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如下:
完全的双声母分类键位包含40个基本输入键位,由于基于AE/IU分类的声母键位J2Q2X2Y2对应的基本韵母只有3个有效韵母,所以被两两整合,变为JQ2和XY2两个键位,而F1F2R1R2对应的有调韵母数量有限,声母F和R不适合被分拆为两个声母键位,所以声母F和R得以以单声母的形式存在。经过分拆与合并后的双声母分类键位,即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具体表现形式:①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②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具体表现为两种方案的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方案一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注:①下标为1(或无下标)后缀为A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AE类基本韵母,包括a、e、an、en、ang、eng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下标为2后缀为IU的声母,对应韵母为IU类基本韵母,包括i、i、ai、ei、ao、ou,泛含“i/u/v+i/u/ai/ei/ao/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无下标后缀为U的声母,对应韵母为“U”类基本韵母或“特IU”类基本韵母,包括u、ao、ou,泛含“i/u/v+u/ao/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无下标后缀为A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特AE”类基本韵母,a、e、an、en、ang、eng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
②尽管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决定了双声母与其有调韵母的对应关系,但由于AE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多于IU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造成了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两类声母所对应有调音节的不平衡。同时由于A+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与E+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数量上基本一致,所以AE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与A+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一致,而非与AE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保持一致。U类声母所对应的基本韵母与E+类基本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一致,而非与IU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保持一致。
方案二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注:下标为1后缀为A+的声母,对应韵母为A+类基本韵母,包括a、an、ang、i、ai、ao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an/ang/i/ai/ei”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下标为2后缀为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E+类基本韵母,包括e、en、eng、u、ei、ou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e/en/eng/u/ei/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
有调韵母键位基本主要是由二分的基本韵母和介音韵母的四个声调构成的。以下八种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包含了两种方案绝大部分有调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亦为二码输入对应主要键位。
AE类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注:AE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与A+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一致,而非与AE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保持一致。
IU类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位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注:IU类声母所对应的基本韵母与E+类基本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一致,而非与IU类声母所对应的介音韵母保持一致。
A+类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E+类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特AE”类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特IU”类有调韵母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声母F对应有调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声母R对应有调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注:声母R对应的韵母只有一个声调,默认为无声调,对应位置为“-”声调对应的位置。
汉语拼音有四声,所以韵母也有四声。6个基本韵母,加上3个介音韵母,分别乘以4,构成了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对应的36个有调韵母键位。按声调排列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基本韵母和介音韵母,即为一维二码有调音节中的相对应声调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基本对应位置。具体如下:
二维基本音节三码输入,第三码其实为基本韵母的复合虚拟键位,主要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上的任意两个键位组合所对应的韵母以6*6的形式复合而成。因此需要对AE/IU类基本韵母和A+/E+类基本韵母等两类基本韵母进行虚拟编码,然后再以虚拟编码的形式进行二维组合,构造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其中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的合并编码,单声母键位包括声韵母键位对应的24个基本声母键位,在这里主要为F和R。这里的基本音节主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其对应的基本韵母所构造的音节,不包括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其对应的介音韵母和有调韵母构造的介音音节和有调音节。具体如下:
①AE/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IU类基本韵母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
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特例——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组合JQ2对应有效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组合XY2对应有效基本韵母虚拟码
②A+/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类基本韵母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
基本韵母虚拟编码二维组合构造的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与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的对应关系
在以二维基本音节形式输入两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首音韵母×次音韵母”的形式;在以二维基本音节形式代表三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首音韵母×尾音韵母”的形式;在以二维基本音节的形式代表四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第三音韵母×尾音韵母”的形式。
第三部分:二维三码输入法
二维三码输入法是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复合韵母虚拟键位为基础的输入法,类属于三元基码输入法的子输入法——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一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对应的音节,二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二次输入,三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二次输入与复合韵母虚拟键位构成的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由于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包含了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及其二次输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及其二次输入即可视为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的简化形式,故称之为二维三码输入法。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分别如下:
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具体表现形式:①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②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具体表现为两种方案的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方案一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注:①下标为1(或无下标)后缀为A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AE类基本韵母,包括a、e、an、en、ang、eng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下标为2后缀为IU的声母,对应韵母为IU类基本韵母,包括i、i、ai、ei、ao、ou,泛含“i/u/v+i/u/ai/ei/ao/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无下标后缀为U的声母,对应韵母为“U”类基本韵母或“特IU”类基本韵母,包括u、ao、ou,泛含“i/u/v+u/ao/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无下标后缀为A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特AE”类基本韵母,a、e、an、en、ang、eng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
方案二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注:下标为1后缀为A+的声母,对应韵母为A+类基本韵母,包括a、an、ang、i、ai、ao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an/ang/i/ai/ei”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下标为2后缀为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E+类基本韵母,包括e、en、eng、u、ei、ou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e/en/eng/u/ei/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
二、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
三码输入,在这里具体表现为二维基本音节三码输入,第三码其实为基本韵母的复合虚拟键位,主要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上的任意两个键位组合所对应的韵母以6*6的形式复合而成。因此需要对AE/IU类基本韵母和A+/E+类基本韵母等两类基本韵母进行虚拟编码,然后再以虚拟编码的形式进行二维组合,构造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其中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的合并编码,单声母键位包括声韵母键位对应的24个基本声母键位,在这里主要为F和R。这里的基本音节主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其对应的基本韵母所构造的音节,不包括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其对应的介音韵母和有调韵母构造的介音音节和有调音节。具体如下:
①AE/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IU类基本韵母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
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特例——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组合JQ2对应有效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组合XY2对应有效基本韵母虚拟码
②A+/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类基本韵母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
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
基本韵母虚拟编码二维组合构造的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与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的对应关系
在以二维基本音节形式输入两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首音韵母×次音韵母”的三码形式;在以二维基本音节形式代表三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首音韵母×尾音韵母”的三码形式;在以二维基本音节的形式代表四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第三音韵母×尾音韵母”的三码形式。以上输入主要针对的是三码输入,输入的是包含2-4个构造要素的单字或词语。其简化输入即为“首音声母+次音声母”的二码形式。
一码、二码、三码输入的词汇结构类型:一码输入为单音结构声母,即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声母对应的最常用汉字;二码输入为双音结构声母,通常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二次输入所对应的包含2个构造要素的单字或二字词语;三码输入为双音结构基本音节,即为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对应的2-4构造要素的单字、词语或同音外文词汇。
第四部分:字词语句输入的五个有机组成部分及字词语句输入演示
一、字词语句输入包含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1、字词语句构造要素。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是含形码输入法字词语句的基本构造单位。字词语句构造要素主要包括组字与成字两种,同时在本输入法中还要求必须具有相对应的汉语读音。组字是指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包括偏旁、部首、笔画,成字则是指可以独立使用的汉字。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按照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排列依次为:成字、偏旁、部首和笔画。
2、字词语句构造要素表达方式,即音节表达方式。字词语句构造要素表达方式反映的是输入法的类型,本输入法属于音形码,“音形码”是把“音码”放在首位,而使得“多字词语”的输入码与该词语的“拼音缩写”完全一样。在本输入法中,字词语句表达方式与声韵母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密切相关。
在本输入法中,音节具体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拼音式输入,一维二码有调音节有调音节输入,二维三码基本音节虚拟输入。具体表现为:
①声韵母键位中的基本声母与基本韵母,可组成音节,与辅助声调键位结合构成有调音节,亦可独立代表音节。②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亦可独立代表音节,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既可作为音节的一部分,亦可独立代表音节,表现为2个音节韵母的复合;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有调韵母键位构成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二次输入与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构成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
3、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构造方式。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构造方式反映的是含形码输入法字词语句构造要素的选取序列。除一码字以外,词汇输入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为解决重码问题,各类词汇的输入均有替代选择方案。具体如下:
单字词汇=组字一+组字二+(组字三/组字四/组字五/本字);
双字词汇=首字+尾字+(首字偏旁或首笔/尾字偏旁或首笔)
        =首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三字词汇=首字+次字+(首字偏旁或首笔/次字偏旁或首笔/尾字)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四字词汇=首字+次字+(首字偏旁或首笔/次字偏旁或首笔/第三字/尾字)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四字以上词汇=首字+次字+(第三字/尾字)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除单字词汇外,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构造方式,以前置构造方式为主,后置构造方式为辅。其中后置构造方式中的单字构造要素包括:成字(即字本身)、组字、偏旁、部首和笔画。
语句输入,主要是指四码及四码以上的短语或句子的输入,主要表现为“首字拼音或声母+次字拼音或声母+……+第n字拼音或声母”的形式。
4、语句输入的字音表达方式:
语句输入的字音表达方式,既可以使用完全拼音或完全声母的方式输入,也可以分别使用音节和声母,以有选择性的方式输入,具体表现为:完全音节式、完全声母式和音节声母选择式等三种音节输入方式,但在不同的键位输入法中表现亦有所区别。
首先是声韵母键位输入法的语句输入。完全音节式输入的是24个基本声母和12个基本韵母,可以表现为无调音节或有调音节;完全声母式输入的是24个基本声母,以单独声母代替音节,表现为单独的基本声母;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的是“基本声母+基本韵母(+声调)”或单独的基本声母,表现为无调音节(或有调音节)和单独的基本声母混合输入的形式;
其次是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的语句输入,分别对应方案一和方案二。完全音节式输入的是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表现为有调音节;完全声母式输入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主要表现为单独的二分声母,通过加入末位识别码,使其末位字词的输入,可以采用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单字,或采用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词语,以便于末位单字和词语的重码识别;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的是有调音节或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表现为有调音节和单独的二分声母混合输入的形式。
5、字词语句输入中辅助功能键位的应用及其原理。
字词语句输入中辅助功能键位,可有效配合音节输入键位的使用。其应用可有效提高字词语句输入中重码词汇的检索输入效率,并减少对于重码词汇编码的压力。主要包括“+=”、“-=”两个“自动匹配构造键”,以及“×=”、“÷=”两个“自动复合构造键”。其功能发挥必须配合字词输入和检索,主要流程为:字词输入+功能键+(数字或字母)检索。
其基本原理是:自动匹配构造键,正构造为增加字数,表现为拆分和增加后缀,符号为“+=”;逆构造为减少字数,表现为合并和减少后缀,符号为“-=”。自动复合构造键,正构造单字复合,为符号“×=”;逆构造多字删减,符号为“÷=”。可实现含字词无字码,含词字无字码,规避单音和多音构造重码,可有效扩大非编码词汇容量。字词互变:输入时,以字代词→自动添加→增字成词,以词代字→自动删减→删词成字,字和词的基本编码存在一个即可,便可实现自动互生。
二、字词语句输入演示
字词语句输入主要以声韵母键位输入法和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三笔输入法为主,其中字词输入取三码以内字词输入进行对比演示。其中一码输入,无需组合,直接输入即可。声韵母输入法一码输入,对应输入基本声母和韵母,或其对应的常用汉字;双声母输入法一码输入,对应输入相关声母对应的常用汉字,两种分类方案略有不同。
二码三码词汇输入具体如下:
①二码输入:等式一:吃=chī=ch+i;等式二:吃=chī=C2·IU+ī=C1·A++ī。
等式一应用的是声韵母键位输入法,等式二应用的是双声母分类键位输入法。其中“C2·IU+ī”应用的是应用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三笔输入法方案一,对应的是有调韵母键位上的“ī”;“C1·A++ī”应用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三笔输入法方案二,同样对应的是有调韵母键位上的“ī”。以下是以声母“C1·A+”对应的有调韵母及声母“C1·A+”与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和有调音节对应汉字在键位上的排列为例,来说明一维二码有调音节及其对应汉字在键位上的编码与输入。
声母“C1·A+”对应的有调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排列
声母“C1·A+”与其对应的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排列
声母“C1·A+”与其对应的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对应汉字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排列
注:“吃”即对应的是声母“C1·A+”对应的有调韵母“ī”在键位上的排列。
②三码输入:等式一:美丽=mei+li=m+ei+1;
等式二:美丽=mei+li=M2·IU+L2·IU+ei*i(4*1)=M2·E++L1·A++ei*i(4*2)。
等式一应用的是声韵母键位输入法,等式二应用的是双声母分类键位输入法。其中“M2·IU+L2·IU+ei*i(4*1)”应用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三笔输入法方案一,其中“ei*i”在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的位置是“4*1”;“M2·E++L1·A++ei*i(4*2)”应用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三笔输入法方案二,其中“ei*i”在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的位置是“4*2”。
以下是以声母组合“M2·E++L2·A+”对应的音节组合及其对应汉字在键位上的排列为例来说明二维基本音节的三码输入对应汉字在键位上的编码与输入。
“M2·E+”与“L2·A+”对应的是E+/A+类编码,其对应基本韵母虚拟编码如下:
E+类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M2·E+”与“L2·A+”对应基本韵母虚拟编码组合在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声母“M2·E+”与“L2·A+”对应基本韵母组合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声母“M2·E+”与“L2·A+”对应基本韵母组合对应的汉字编码与输入
注:“美丽”即对应为声母“M2·E+”与“L2·A+”对应基本韵母组合“ei/i”的键位排列。
语句输入——四码及四码以上短语或句子的输入:
等式一:美丽的早晨=m+ei+l+i+d+e+z+ao+ch+en------------完全音节式输入
                  =m+l+d+z+c-----------------------完全声母式输入
                  =m(+ei)+l(+i)+d+e+z(+ao)+ch(+en);------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
等式二:美丽的早晨
=M2·IU+ěi+L2·IU+ì+D1·AE+ē+Z2·IU+ǎo+C1·AE+én-------完全音节式输入
=M2·IU+L2·IU+D1·AE+Z2·IU+C1·AE[+ao/en(5*4)]/én-------完全声母式输入
=M2·IU(+ěi)+L2·IU(+ì)+D1·AE+ē+Z2·IU(+ǎo)+C1·AE(+én)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
等式三:美丽的早晨
=M2·E++ěi+L2·A++ì+D1·E++ē+Z2·A++ǎo+C1·E++én-----------完全音节式输入
=M2·E++L2·A++D1·E++Z2·A++C1·E+[+ao/en(5*4)]/én--------完全声母式输入
=M2·E+(+ěi)+L2·A+(+ì)+D1·E++ē+Z2·A+(+ǎo)+C1·E+(+én)---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
以上短语输入采用的字音表达方式,分别使用的是完全音节式、完全声母式和音节声母选择式等三种音节输入方式。
等式一应用的是声韵母键位输入法。完全音节式输入的是24个基本声母和12个基本韵母,在这里表现为无调音节;完全声母式输入的是24个基本声母,以单独声母代替音节,表现为单独的基本声母;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的是“基本声母+基本韵母”或单独的基本声母,表现为无调音节和单独的基本声母混合输入的形式;
等式二和等式三应用的是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分别对应方案一和方案二。完全音节式输入的是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表现为有调音节;完全声母式输入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主要表现为单独的二分声母,通过加入末位识别码,使其末位字词的输入,可以采用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单字,或采用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词语,以便于末位单字和词语的重码识别;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的是有调音节或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表现为有调音节和单独的二分声母混合输入的形式。
字词短语输入,亦有赖于辅助功能键位的充分发挥。具体演示如下:
单字输入应用举例:美+=美丽,彬×=彬彬有礼,行+=彳亍,中心-=忠;
词语短语应用举例:计算+=计算机,计算×=计算计算,赤裸×=赤裸裸,傫傫÷=傫马虎×=马马虎虎马虎+=马虎大意,踌躇+=踌躇不前/满志。
第五部分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分别对应10键位数字输入法和12键位数字输入法。汉字音节及声韵母的数字化,有利于汉字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进行编码、检索和输入,提高单手操作效率,相对应的信息可通过数字键盘输入。以下是数字键盘的具体排列方式和数字对应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注:其中“(1)0”常规输入时表现为“0”;而作为时间序列,来表示小时和月份的时候,输入时则表现为“10”,配合“上档键”使用,输入时则表现为“22”。
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数字化,对应10键位数字输入法。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数字化,同时客观上要求数字发音与相对应音节及声韵母的严格对应关系。通过拟声处理,方案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声母列与数字形成了较为严格的对应关系。除“7”纵列以外,方案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每一纵列基本上可以对应一个数字,因此每一纵列声韵母构成音节对应的汉字亦可用数字来表示。具体如下:
方案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声母列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注:F、R在此分立成两个键位,以适应读音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数字化编码的意义:便于少量信息的识别和输入,比如地名输入,职位编码机构代码的搜索与识别,同时可以拟合电话号码简化记忆,便于联想。
以地名的输入检索为例,说明汉字读音竖列与其相对应数字的对应关系:
辽宁=60,吉林=70,黑龙江=509,内蒙=68,河北=27,河南=20,山东=30
山西=35,陕西=35,宁夏=01,甘肃=24,新疆=19,西藏=53,四川=43,云南=10,
重庆=39,湖南=50,湖北=57,广东=20,广西=25,福建=79,海南=50,浙江=39。
二、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对应12键位输入法,对应两类数字输入键位。
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是通过自然有序排列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主要是为了方便单手输入,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双界面数字化键位和单界面数字化键位,分别对应12个基本输入键位。具体如下:
双界面数字化键位                        单界面数字化键位
声母对应键位排列        韵母对应键位排列
注:①声韵母键位双界面数字化键位输入字词不能超过五笔。
②声韵母键位单界面数字化键位输入,声母和韵母按顺序进行1、2、3编码,因此可计算出在三码内该输入法可容纳音节的数量为8*4*3*3=288个,可容纳基本声母组合为8*8*3*3=576个。字词的输入不能超过五笔,不支持输入介音韵母和有调音节。
12键位数字输入法字词输入举例:
①声韵母双界面数字化键位输入举例:
吧=bd+a+数字检索;
爸爸=ba+ba=bd+a+bd+a+数字检索
爸爸妈妈=bd+bd+bd+bd+数字检索
②声韵母单界面数字化键位输入举例:
爸=ba=bgzh+a an ang+b*a;
爸爸=b+b=bgzh+bgzh+b*b;
爸爸=ba+ba=bgzh+a an ang+bgzh+a an ang+b*a。
第六部分:基于三元基码输入法的新式键盘的应用和输入法键位的实体化
基于三元基码输入法输入的需要,设计了新式键盘,主要包括主键盘区40个基本输入键位区和数字键盘去12个基本输入键位,不考虑功能键位的排列。其中主键盘区包括36个主要基本输入键位,4个辅助声调基本输入键位,采用左右对称、两边键位数量相同的优化结构,配合声韵母键位输入法和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的使用;数字键盘区主要包括12个数字基本输入键位,配合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
此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主键盘区基本输入键位的实体化对传统数字加字母键位的替代效应,以及大量数字的连续快速输入的需要。由于三元基码输入法主键盘区设计的基本输入键位较多,占用了主键盘区数字键,少量的、非连续性的数字尚可通过输入法可以实现,大量数字的连续快速输入,则有赖于数字键盘的应用。同时为配合数字输入法的使用,数字键盘被设计为12个基本输入键位。另外,此设计通过完全双声母分类键位与数字键盘键位的配合使用,同时实现了在无切换状态下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完全输入。
以下是新式键盘的主键盘区和附属键位区的对应关系:
注:其中“(1)0”常规输入时表现为“0”;而作为时间序列,来表示小时和月份的时候,输入时则表现为“10”,配合“shift”使用,输入时则表现为“22”。
主键盘区输入法键位的实体化,主要为声韵母键位基码的电子化和实体化。实现声韵母输入法键位基码变为电子设备现实的通用的实体键盘和可切换的、触摸式的虚拟键盘,对传统键盘上数字加字母的基准打字键位产生有效替代。
主键盘区输入法键位的实体化,必然对主键盘区传统数字加字母式的基本输入键位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这里主要考虑声韵母键位基码的实体化,对传统数字加字母键位的替代效应。最终实现声韵母输入法键位基码由虚拟的键位变为现实的通用键盘,是本输入法的一个具体目标。实体化的声韵母键位基码与数字键盘键位对应关系如下:
声韵母键位基码与传统数字加字母键位相比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从声母对应音节数量均衡程度来看,前者优于后者;从中文拼音的输入效率来看,前者远远高于后者。与传统基本输入键位相比,取消了数字键。
数字键的取消对于数字、字母、拼音输入的影响与替代选择:
主键盘中数字键位的存在价值:对于传统输入键盘来说,可便于数字、字母和拼音的输入,因此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于汉字输入来说,却是效率的极大浪费。
首先,36个声韵母键位基码的存在客观上决定了主键盘阿拉伯数字键取消的必然性;
从键位的兼容性来讲,声韵母键位基码在实现汉字的高效输入的同时,也有效实现了与英文字母输入的兼容,同时又便于英文字母的输入;从数字输入的替代性来讲,对于少量数字的输入可以通过构造拼音拼出,大量数字则可以通过数字键盘输入,主键盘数字键的取消对于数字的输入效率影响有限。这是数字主键盘中数字键位可以取消的根本原因。
从输入效率上来讲,由于汉字及其构成部分均可以以拼音的形式表现,同时鉴于声韵母键位基码构造音节的高效性——最少只需要两笔就可构造一个音节,主键盘中数字键位的存在对于声韵母键位基码来说意义不大。由于设置了4个辅助声调键位,减少了同音字对数字键盘检索的依赖。
具体实施方式
三元基码输入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编写程序和应用新的优化的键位排列方式的键盘来实现。

Claims (17)

1.三元键位基码、构成及其三者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①三种音节输入键位,即三元键位基码:声韵母键位基码、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 
②三元键位基码的构成:声韵母键位基码,主要由24基本声母和12基本韵母构成;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是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构成;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是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构成。 
③三元键位基码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声韵母键位基码数量×36=一维二码有调音节键位基码数量, 
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数量×36=二维三码虚拟键位基码数量 
声韵母键位基码数量×36×36=二维三码双音节虚拟键位基码数量 。
2.声韵母键位基码与声韵母键位基码输入法。声韵母键位基码,包含24个基本声母键位基码,12个基本韵母键位基码,4个汉语拼音辅助声调键位,对应子输入法为声韵母键位基码输入法。 
声韵母键位基码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如下 
具体输入方式主要分两种:①构造音节,主要以“声母+韵母”组合形式进行输入;②以音节的简化形式,即以单独的“声母或韵母”存在形式代表音节进行输入。基本韵母a/e/an/en/ang/eng,i/u/ai/ei/ao/ou相当于韵母,与声母直接构成音节。又大于传统韵母的意义。以简化形式输入音节或作为基本韵母的时候,代表“i/u/v+a/e/an/en/ang/eng”和“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介音韵母。 
3.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基本原理、构成和具体表现形式。 
其基本原理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是由声韵母基本键位根据声母和韵母数量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拆和整合而成。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数量等于韵母数量,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有调韵母形成了36*36的关系,构造了绝大部分有调音节,基本实现了一维有调音节与二码键位的一一对应,便于以有调音节的形式输入音节和汉字,同时使二码键位组合 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基本韵母构造的基本音节的声韵母形成了36*6的关系,二维的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二维的韵母复合键位则形成了36*36*36的关系,基本实现了二维基本音节与三码键位的一一对应,便于以二维的构造要素输入音节与字词,同时亦可通过简化基本音节实现三维或四维构造要素输入字词、短语及其拼音形式。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是由完全双声母分类键位经过分拆和整合后而形成的。 
完全双声母分类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如下: 
完全的双声母分类键位包含40个基本输入键位,由于基于AE/IU分类的声母键位J2Q2X2Y2对应的基本韵母只有3个有效韵母,所以被两两整合,变为JQ2和XY2两个键位,而F1F2R1R2对应的有调韵母数量有限,声母F和R不适合被分拆为两个声母键位,所以声母F和R得以以单声母的形式存在。经过分拆与合并后的双声母分类键位,即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具体表现形式:①在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②两种方案的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具体表现形式。 
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在主键盘基准输入键位上的对应关系 
方案一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注:下标为1后缀为A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AE类韵母,包括a、e、an、en、ang、eng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下标为2后缀为IU的声母,对应韵母为IU类韵母,包括i、i、ai、ei、ao、ou,泛含“i/u/v+i/u/ai/ei/ao/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无下标后缀为U的声母,对应韵母为“U”类韵母或“特IU”类韵母,包括u、ao、ou,泛含“i/u/v+u/ao/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无下标后缀为A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特AE”类基本韵母,a、e、an、en、ang、eng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e/an/en/ang/eng”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 
方案二等值音节分类声母与基本韵母的对应关系 
注:下标为1后缀为A+的声母,对应韵母为A+类韵母,包括a、an、ang、i、ai、ao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a/an/ang/i/ai/ei”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下标为2后缀为E+的声母,对应韵母为E+类韵母,包括e、en、eng、u、ei、ou等6个基本韵母,泛含“i/u/v+e/en/eng/u/ei/ou”所构造的其他介音韵母。 
4.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与对应韵母数量对应关系。 
其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 
①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基本韵母构造的基本音节数为6或6的倍数; 
②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的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数量为36或36的倍数,J1Q1X1Y1JQ2XY2例外; 
此外,其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 
①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对应的基本韵母数目相同,F、R,JQ2、XY2例外 
②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的基本韵母构造的基本音节数量相同; 
③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对应的有调韵母数量相同; 
④各个声母或声母组合与对应的有调韵母构造的有调音节数量相同; 
⑤声母数量等同于有调韵母数量; 
⑥基本韵母二维组合数量等于声母数量。 
5.有调韵母基本键位:主要是由二分的基本韵母和介音韵母的四个声调构成的。汉语拼音有四声,所以韵母也有四声。6个基本韵母,加上3个介音韵母,分别乘以4,构成了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对应的36个有调韵母键位。按声调排列在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基本韵母和介音韵母,即为一维二码有调音节中的相对应声调韵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对应位置。 
6.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上的任意两个键位组合所对应的韵母以6*6的形式复合而成,服务于二维基本音节的三码输入。因此需要对AE/IU类基本韵母和A+/E+类基本韵母等两类基本韵母进行虚拟编码,然后再以虚拟编码的形式进行二维组合,构造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其中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的合并编码,单声母键位包括声韵母键位对应的24个基本声母键位,在这里主要为F和R。具体如下: 
①AE/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IU类基本韵母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 
I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特例——U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组合JQ2对应有效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声母组合XY2对应有效基本韵母虚拟码 
②A+/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E+类基本韵母虚拟编码 
A+、E+类基本韵母合并虚拟编码——适用于单声母键位对应的12个基本韵母 
基本韵母虚拟编码二维组合构造的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在主键盘基本输入键位上的排列: 
在以二维基本音节形式输入两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首音韵母×次音韵母”的形式;在以二维基本音节形式代表三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首音韵母×尾音韵母”的形式;在以二维基本音节的形式代表四个基本音节输入的时候,输入的是“首音声母+次音声母+第三音韵母×尾音韵母”的形式。 
7.一维二码有调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一次输入与有调韵母键位组合,形成36*36的声韵母对应关系,对应为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主要适用于有调音节以及对应单字的输入,对应为二码输入。 
8.二维结构三码构造原理与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 
①二维结构三码构造原理:“n2*n”个信息表达方式要素数量,输入和搜索目标以二维的信息表达方式要素结构构成,即形成“n2*n2*n2”个构造单位。当n=6时,便形成了36*6的声母与韵母的选择对应关系,其表达了所有的信息表达方式要素——基本音节,其二维形式形成了“36*36*36”个构造单位——双结构字/双字词,汉字输入在二维结构下的最优声母与韵母的对应关系便由此而生。 
②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二次输入与基本韵母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形成36*36*36的对应关系,对应为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的输入,主要适用于两个分类基本音节及其对应汉字的输入,亦适用于两个分类基本声母与两个分类基本韵母所代表的音节的输入,最多可代表四个音节,即最多可实现四个音节对应汉字及其偏旁的三码输入,对应为三码输入。 
9.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 
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和二维三码基本音节虚拟键位基码,对应子输入法为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两类键位主要由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和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组合而成,其构造与字词音节的输入如出一辙: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有调韵母键位”的形式输入有调音节或其对应汉字,同时构造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基码;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基本韵母复合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2-4结构的汉字或词语,同时构造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基码。 
10.二维三码输入法及其一码、二码、三码输入的词汇结构类型。 
二维三码输入法是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复合韵母虚拟键位为基础的输入法,类属于三元基码输入法的子输入法——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一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对应的音节,二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二次输入,三码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二次输入与复合韵母虚拟键位构成的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由于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包含了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及其二次输入,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及其二次输入即可视为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的简化形式,故称之为二维三码输入法。 
二维三码输入法的一码、二码、三码输入的词汇结构类型:一码输入为单音结构声母,即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声母对应的最常用汉字;二码输入为双音结构声母,通常为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二次输入所对应的包含2个构造要素的单字或二字词语;三码输入为双音结构基本音节,即为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对应的2-4构造要素的单字、词语或同音外文词汇。 
11.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构造方式。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构造方式反映的是含形码输入法字词语句构造要素的选取序列。除一码字以外,词汇输入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为解决重码问题,各类词汇的输入均有替代选择方案。具体如下: 
单字词汇=组字一+组字二+(组字三/组字四/组字五/本字); 
双字词汇=首字+尾字+(首字偏旁或首笔/尾字偏旁或首笔) 
        =首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三字词汇=首字+次字+(首字偏旁或首笔/次字偏旁或首笔/尾字)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四字词汇=首字+次字+(首字偏旁或首笔/次字偏旁或首笔/第三字/尾字)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四字以上词汇=首字+次字+(第三字/尾字)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首字构造要素+次字构造要素+第三字构造要素+尾字构造要素。 
除单字词汇外,字词语句构造要素构造方式,以前置构造方式为主,后置构造方式为辅。其中后置构造方式中的单字构造要素包括:成字(即字本身)、组字、偏旁、部首和笔画。 
语句输入,主要是指四码及四码以上的短语或句子的输入,主要表现为“首字拼音或声母+次字拼音或声母+……+第n字拼音或声母”的形式。 
12.语句输入的字音表达方式: 
语句输入的字音表达方式,既可以使用完全拼音或完全声母的方式输入,也可以分别使用音节和声母,以有选择性的方式输入,具体表现为:完全音节式、完全声母式和音节声母选择式等三种音节输入方式,但在不同的键位输入法中表现亦有所区别。 
首先是声韵母键位输入法的语句输入。完全音节式输入的是24个基本声母和12个基本韵母,可以表现为无调音节或有调音节;完全声母式输入的是24个基本声母,以单独声母代替音节,表现为单独的基本声母;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的是“基本声母+基本韵母(+声调)”或单独的基本声母,表现为无调音节(或有调音节)和单独的基本声母混合输入的形式; 
其次是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的语句输入,分别对应方案一和方案二。完全音节式输入的是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表现为有调音节;完全声母式输入的是等值音节双声母分 类键位,主要表现为单独的二分声母,通过加入末位识别码,使其末位字词的输入,可以采用一维二码有调音节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单字,或采用二维三码基本音节复合虚拟键位的形式输入词语,以便于末位单字和词语的重码识别;音节声母选择式输入的是有调音节或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表现为有调音节和单独的二分声母混合输入的形式。 
13.字词语句输入中辅助功能键位的应用及其原理。 
字词语句输入中辅助功能键位,可有效配合音节输入键位的使用。其应用可有效提高字词语句输入中重码词汇的检索输入效率,并减少对于重码词汇编码的压力。主要包括“+=”、“-=”两个“自动匹配构造键”,以及“×=”、“÷=”两个“自动复合构造键”。其功能发挥必须配合字词输入和检索,主要流程为:字词输入+功能键+(数字或字母)检索。 
其基本原理是:自动匹配构造键,正构造为增加字数,表现为拆分和增加后缀,符号为“+=”;逆构造为减少字数,表现为合并和减少后缀,符号为“-=”。自动复合构造键,正构造单字复合,为符号“×=”;逆构造多字删减,符号为“÷=”。可实现含字词无字码,含词字无字码,规避单音和多音构造重码,可有效扩大非编码词汇容量。字词互变:输入时,以字代词→自动添加→增字成词,以词代字→自动删减→删词成字,字和词的基本编码存在一个即可,便可实现自动互生。 
14.三元基码输入法在搜索引擎,信息检索,文字输入,编码排序、名称输入与检索领域的应用,比如词典排序与检索、姓名等各种名称的检索与排列等。 
15.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数字化和声韵母键位的单手化处理。 
①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数字化。通过拟声处理,方案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的声母列与数字形成了较为严格的对应关系。除“7”纵列以外,方案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每一纵列基本上可以对应一个数字,因此每一纵列声韵母构成音节对应的汉字亦可用数字来表示。具体如下: 
方案一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声母列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数字化编码的意义:便于少量信息的识别和输入,比如地名输入,职位编码机构代码的搜索与识别,同时可以拟合电话号码简化记忆,便于联想。 
②声韵母键位的单手化。声韵母键位的单手化是通过自然有序排列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主要是为了方便单手输入,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双界面单手化键位和单界面单手化键位,分别对应12个基本输入键位。具体如下: 
双界面单手化键位                             单界面单手化键位 
声母对应键位排列            韵母对应键位排列 
16.对传统键盘上数字加字母的基准打字键位的替代选择——声韵母键位基码的电子化和实体化,实现声韵母输入法键位基码变为电子设备现实的通用的实体键盘和可切换的、触摸式的虚拟键盘。 
17.基于三元基码输入法的新式键盘。 
基于三元基码输入法输入的需要,设计了新式键盘,主要包括主键盘区40个基本输入键位区和数字键盘区12个基本输入键位,不考虑功能键位的排列。其中主键盘区包括36个主要基本输入键位,4个辅助声调基本输入键位,采用左右对称、两边键位数量相同的优化结构,配合声韵母键位输入法和双声母键位三笔输入法的使用;数字键盘区主要包括12个数字基本输入键位,配合等值音节双声母分类键位和声韵母键位的数字化。 
此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主键盘区基本输入键位的实体化对传统数字加字母键位的替代效应,以及大量数字的连续快速输入的需要。 
以下是新式键盘的主键盘区和附属键位区的对应关系: 
注:其中“(1)0”常规输入时表现为“0”;而作为时间序列,来表示小时和月份的时候,输入时则表现为“10”,配合“shift”使用,输入时则表现为“22”。 
主键盘区输入法键位的实体化,主要为声韵母键位基码的实体化。 
实体化的声韵母键位基码与数字键盘键位对应关系如下: 
CN201310254539.5A 2013-06-14 2013-06-14 三元基码输入法 Pending CN104007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4539.5A CN104007833A (zh) 2013-06-14 2013-06-14 三元基码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4539.5A CN104007833A (zh) 2013-06-14 2013-06-14 三元基码输入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7833A true CN104007833A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6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54539.5A Pending CN104007833A (zh) 2013-06-14 2013-06-14 三元基码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78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094A (zh) * 2014-11-19 2015-09-30 李得道 一种汉字音形五模式高效输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452A (zh) * 1999-08-16 2000-06-14 陈光铭 三元声形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347024A (zh) * 2001-11-04 2002-05-01 余泽栋 拼音简化字繁体字通用的自然读成码输入法
CN101788853A (zh) * 2010-02-09 2010-07-28 王晓琴 计算机标准键盘对称虚拟键位多指并击汉语拼音输入法
CN102109955A (zh) * 2011-03-03 2011-06-29 杜建 数字触摸屏汉字盘生成汉字输入法
CN102184034A (zh) * 2011-05-31 2011-09-14 丁恩明 一种基于检索元素的汉字输入法
CN102722260A (zh) * 2012-05-16 2012-10-10 深圳市新方码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十四键新方码输入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452A (zh) * 1999-08-16 2000-06-14 陈光铭 三元声形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347024A (zh) * 2001-11-04 2002-05-01 余泽栋 拼音简化字繁体字通用的自然读成码输入法
CN101788853A (zh) * 2010-02-09 2010-07-28 王晓琴 计算机标准键盘对称虚拟键位多指并击汉语拼音输入法
CN102109955A (zh) * 2011-03-03 2011-06-29 杜建 数字触摸屏汉字盘生成汉字输入法
CN102184034A (zh) * 2011-05-31 2011-09-14 丁恩明 一种基于检索元素的汉字输入法
CN102722260A (zh) * 2012-05-16 2012-10-10 深圳市新方码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十四键新方码输入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天光: "汉字构成的字元分析法", 《语言文字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094A (zh) * 2014-11-19 2015-09-30 李得道 一种汉字音形五模式高效输入方法
CN104951094B (zh) * 2014-11-19 2018-04-20 李得道 一种汉字音形五模式输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3615A (zh) 优化世界文字信息数字化运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信息处理系统
WO2007104262A1 (fr) Procede de saisie d'informations au moyen de lettres phonetiques chinoises
CN101694601A (zh) 零记忆汉字编码输入法
CN100403239C (zh) 基于英文键盘的藏文输入法
CN101882006A (zh) 零记忆简单子字拆分输入法
CN100498662C (zh) 一种元拼拼音汉字输入方法
CN104007833A (zh) 三元基码输入法
CN100498665C (zh) 子母韩文输入法
CN101710263A (zh) 计算机键盘及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CN100458668C (zh) 首音汉字输入法
CN106227363A (zh) 拼音基础上的精确汉字编码和键盘输入方法
CN103049096A (zh) 移置三类汉字信息字码表实现字词句的随机编码方法
CN101882004A (zh) 一种文字输入方法及输入系统
CN1045878A (zh) 计算机中文声数编码输入技术
CN103984420A (zh) 一种基于拼音的藏文智能输入法
Po et al. Six-digit stroke-based Chinese input method
CN1072785A (zh) 无理序号数字综合编码法及其键盘
CN102279653A (zh) 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
CN103729068B (zh) 汉字及字根拼音首字母编码输入法
CN1125396C (zh) 音形结合二态码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CN103279202A (zh) 一种符合教学用的规范全息汉字输入方法及输入法系统
CN1052200A (zh) 音形义字词兼容编码系列及键盘
KR20100133350A (ko) 문자 입력을 위한 12 키 만능 병음 자판
CN107066104B (zh) 电脑汉英互读互译键盘最佳键位
CN101901062B (zh) 基于音素编码的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o Jianm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