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7496A -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7496A
CN103997496A CN201410224620.3A CN201410224620A CN103997496A CN 103997496 A CN103997496 A CN 103997496A CN 201410224620 A CN201410224620 A CN 201410224620A CN 103997496 A CN103997496 A CN 103997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ddress
terminal
invite request
switching
csc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46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全
刘牧寅
朱斌
符刚
薛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246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7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路由迂回的情况。所述方法包括:首先接收S-CSCF发送的携带有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re-INVITE请求,然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最后根据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请求,并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对终端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一号通业务,将拥有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绑定为统一的电话号码,当其他用户拨打该电话号码时,这些不同类型的终端可以实现同振或者顺振。其中,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可以包括:软终端(安装在个人电脑上的软电话)、固定电话(家庭固话或单位固话)及移动终端等。
目前,通过在IMS网络中部署一号多机服务器,并且将IMS网络中所有签约一号通业务的终端均连接到该一号多机服务器上,从而实现终端切换。具体地,首先一号多机服务器获取主叫侧绑定的除当前终端外的其他终端的地址,同时获取被叫侧绑定的各个终端地址;然后一号多机服务器将主叫侧发送的媒体流进行处理、缓存,并将媒体流转发至被叫侧;最后在通话过程中,当一号多机服务器检测到主叫侧或者被叫侧的切换终端触发信息时,对终端进行相应切换。
然而,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实现终端切换时,由于所有签约一号通业务的终端均需通过该一号多机服务器发起呼叫,并通过该一号多机服务器进行媒体缓存,因此当签约一号通业务的终端在通话过程中未进行终端切换时,仍需要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发起呼叫并进行媒体缓存,导致存在资源浪费和路由迂回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路由迂回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所述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
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的任意一个contact地址;
根据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将所述INVITE请求发送给所述S-CSCF。
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所述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的任意一个contact地址;
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INVITE请求发送给所述S-CSCF。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首先接收S-CSCF(Serving Call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的携带有当前终端的contact(联系)地址的re-INVITE(重建会话)请求,然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最后根据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会话建立)请求,并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与目前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发起呼叫并进行媒体缓存相比,本发明通过当接收到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时,向切换终端发送INVITE请求,能够将通话由当前终端切换至切换终端,无需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进行切换,从而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及路由迂回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切换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切换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应用服务器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
其中,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e-INVITE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本次会话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IMPU(IP Multimedia Public Identity,IP多媒体公共标识)及切换标识。
事例性的,某用户的一号通业务的IMPU为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该用户绑定的手机终端的IMPI为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该用户绑定的固定电话的IMPI为460011100654321bj.ims.chinaunicom.cn。当该用户向其他用户(IMPU为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发起呼叫时,发送INVITE请求建立呼叫,该INVITE请求中包括:
INVITE 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From:<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
To:<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Call-id:3355349284_2364873628192.6.21.184;
Contact:<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5060>;+g.3gpp.ims.mmtel。
当该用户希望通过固定电话继续进行通话时,通过手机终端的“切换”按键,触发终端切换,此时,该手机终端发送re-INVITE请求,由于终端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通话的连续性,即终端切换前后始终为同一次会话,因此该re-INVITE请求中的Call-id需要与INVITE请求中的Call-id保持一致,并且Contact消息头中需要携带切换标识,该re-INVITE请求中包括:
INVITE 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From:<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
To:<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Call-id:3355349284_2364873628192.6.21.184;
Contact:<sip:460011100612345192.168.21.184:5060>;+ims.switch。
其中,“ims.switch”即为re-INVITE请求中携带的切换标识事例。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当前终端在通话过程中需要进行终端切换,则该当前终端构建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并通过SBC/P-CSCF(SessionBoarder Controller/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会话边界控制器/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及S-CSCF将re-INVITE请求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当SBC/P-CSCF将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发送至S-CSCF时,S-CSCF判断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是否包含一号通业务。若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包含一号通业务,则S-CSCF触发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初始过滤)规则,并将re-INVITE请求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若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未包含一号通业务,则S-CSCF拒绝该re-INVITE请求。
事例性的,iFC规则可以如下:
102、应用服务器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其中,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的任意一个contact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的任意一个contact地址均可作为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即绑定的各个终端中除当前终端外的任意一个终端均可作为切换终端。
事例性的,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包括: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及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与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第一个contact地址相同,但与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第二个contact地址不同,因此通过步骤102,应用服务器获取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
103、应用服务器根据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携带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INVITE请求,能够触发通话由当前终端切换至切换终端,从而实现在通话过程中进行终端切换。
事例性的,应用服务器构建的INVITE请求中包括:
INVITE 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
From:<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To:<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
Call-id:3355349284_2364873628192.6.21.184。
104、应用服务器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应用服务器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以使得S-CSCF将应用服务器发送的INVITE请求通过SBC/P-CSCF发送至切换终端,从而触发进行终端切换。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对与绑定的各个终端(包括当前终端及切换终端)、S-CSCF及应用服务器均有一定的配置和流程上的要求。
第一方面,绑定的各个终端均需要具备“切换”按键,该“切换”按键可以为位于终端实体上的一个按键,可以为通话界面中的一个操作选项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同时,绑定的各个终端还需要支持通话综合功能语音业务切换行为,并且能够触发re-INVITE请求。
第二方面,S-CSCF需要能够识别re-INVITE请求中的切换标识,并触发进行IMPU的签约信息中是否包含一号通业务的判断。
第三方面,应用服务器中需要存储有用户的IMS域内contact地址列表;同时,应用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将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与contact地址列表中的各个不同地址进行比对,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并能够根据该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请求;同时,应用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在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同时,应用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在接收到成功响应消息之后,向当前终端发送释放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的方法,首先接收S-CSCF发送的携带有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re-INVITE请求,然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最后根据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请求,并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与目前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发起呼叫并进行媒体缓存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当接收到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时,向切换终端发送INVITE请求,能够将通话由当前终端切换至切换终端,无需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进行切换,从而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及路由迂回的情况。
作为对图1所示方法的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201、应用服务器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
其中,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e-INVITE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本次会话的ID、IMPU。
事例性的,某用户的一号通业务的IMPU为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该用户绑定的手机终端的IMPI为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该用户绑定的固定电话的IMPI为460011100654321bj.ims.chinaunicom.cn。当该用户向其他用户(IMPU为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发起呼叫时,发送INVITE请求建立呼叫,该INVITE请求中包括:
INVITE 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From:<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
To:<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Call-id:3355349284_2364873628192.6.21.184;
Contact:<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5060>;+g.3gpp.ims.mmtel。
当该用户希望通过固定电话继续进行通话时,通过手机终端的“切换”按键,触发终端切换,此时,该手机终端发送re-INVITE请求,由于终端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通话的连续性,即终端切换前后始终为同一次会话,因此该re-INVITE请求中的Call-id需要与INVITE请求中的Call-id保持一致,并且Contact消息头中需要携带切换标识,该re-INVITE请求中包括:
INVITE 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From:<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
To:<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Call-id:3355349284_2364873628192.6.21.184;
Contact:<sip:460011100612345192.168.21.184:5060>;+ims.switch。
其中,“ims.switch”即为re-INVITE请求中携带的切换标识。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当前终端在通话过程中需要进行终端切换,则该当前终端构建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并通过SBC/P-CSCF及S-CSCF将re-INVITE请求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re-INVITE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切换标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re-INVITE请求中携带切换标识,可以触发S-CSCF进行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是否包含一号通业务的判断。
可选地,当SBC/P-CSCF将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发送至S-CSCF时,S-CSCF判断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是否包含一号通业务。若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包含一号通业务,则S-CSCF触发iFC规则,并将re-INVITE请求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若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未包含一号通业务,则S-CSCF拒绝该re-INVITE请求。
事例性的,iFC规则可以如下:
202、应用服务器获取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contact地址列表中,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保存有当前终端的多媒体公共标识IMPU签约的各个contact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ontact地址列表中各个contact地址的优先级可以用户预先进行配置,也可以由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对绑定的各个终端的使用情况进行配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步骤202之前,还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将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与contact地址列表中的各个contact地址依次进行比对。此时,步骤202可以为:应用服务器获取第一个与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不同的contact地址,作为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应用服务器获取contact地址列表中优先级最高的contact地址,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终端切换,可以提高在通话过程中进行终端切换的用户体验。
事例性的,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保存的contact地址有: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及sip:460011100612345192.1.253.2,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与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第一个contact地址相同,但与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第二个contact地址不同,因此通过步骤202,应用服务器获取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
203、应用服务器根据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携带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INVITE请求,能够触发通话由当前终端切换至切换终端,从而实现在通话过程中进行终端切换。
事例性的,应用服务器构建的INVITE请求中包括:
INVITE 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
From:<sip:460011100611111bj.ims.chinaunicom.cn>;
To:<sip:460011100612345bj.ims.chinaunicom.cn>;
Call-id:3355349284_2364873628192.6.21.184。
204、应用服务器在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以使得应用服务器可以向该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发送释放消息。
示例性的,IMPU签约的contact地址列表中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保存的contact地址有: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及sip:460011100612345192.1.253.2,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应用服务器获取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sip:460011100612345192.0.100.2,通过步骤204,应用服务器在该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sip:460011100612345192.6.21.184”标记为“org”。
205、应用服务器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应用服务器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以使得S-CSCF将应用服务器发送的INVITE请求通过SBC/P-CSCF发送至切换终端,从而触发进行终端切换。
206、当接收到S-CSCF发送的成功响应消息时,应用服务器向contact地址列表中被标记的contact地址发送释放消息。
其中,成功响应消息可以为200OK消息,释放消息可以为BYE消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应用服务器向contact地址列表发送释放消息,能够触发当前终端释放通话,进一步以使得切换终端建立通话。
可选地,在步骤206之前,还可以包括:当切换终端通过SBC/P-CSCF及S-CSCF结合搜到接收到INVITE请求后,该切换终端振铃,并发送振铃消息给S-CSCF。其中,振铃消息可以为180Ringing消息。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对与绑定的各个终端(包括当前终端及切换终端)、S-CSCF及应用服务器均有一定的配置和流程上的要求。
第一方面,绑定的各个终端均需要具备“切换”按键,该“切换”按键可以为位于终端实体上的一个按键,可以为通话界面中的一个操作选项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同时,绑定的各个终端还需要支持通话综合功能语音业务切换行为,并且能够触发re-INVITE请求。
第二方面,S-CSCF需要能够识别re-INVITE请求中的切换标识,并触发进行IMPU的签约信息中是否包含一号通业务的判断。
第三方面,应用服务器中需要存储有用户的IMS域内contact地址列表;同时,应用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将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与contact地址列表中的各个不同地址进行比对,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并能够根据该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请求;同时,应用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在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同时,应用服务器还需要能够在接收到成功响应消息之后,向当前终端发送释放消息。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切换的方法,首先接收S-CSCF发送的携带有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re-INVITE请求,然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最后根据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请求,并将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与目前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发起呼叫并进行媒体缓存相比,本发明通过当接收到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时,向切换终端发送INVITE请求,能够将通话由当前终端切换至切换终端,无需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进行切换,从而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及路由迂回的情况。
进一步的,作为对图1及图2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位于应用服务器中,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对终端进行切换,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31、获取单元32、构建单元33、发送单元34。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
其中,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
获取单元32,用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其中,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接收单元31接收的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任意一个的contact地址。
构建单元33,用于根据获取单元32获取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发送单元34,用于将构建单元33构建的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比对单元41、标记单元42。
其中,contact地址列表中,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保存有当前终端的多媒体公共标识IMPU签约的各个contact地址。
获取单元32,具体用于获取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比对单元41,用于将接收单元31接收的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与contact地址列表中的各个contact地址依次进行比对。
获取单元32,具体用于获取比对单元41比对的第一个与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不同的contact地址,作为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标记单元42,用于在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接收单元31接收的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
发送单元34,还用于当接收到S-CSCF发送的成功响应消息时,向contact地址列表中被标记单元42标记的contact地址发送释放消息。
接收单元31接收的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切换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的装置,首先接收单元接收S-CSCF发送的携带有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re-INVITE请求,然后获取单元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re-INVITE请求,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最后构造单元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INVITE请求,发送单元将构造单元构造的INVITE请求发送给S-CSCF。与目前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发起呼叫并进行媒体缓存相比,本发明通过当接收到携带有切换标识的re-INVITE请求时,向切换终端发送INVITE请求,能够将通话由当前终端切换至切换终端,无需通过一号多机服务器进行切换,从而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及路由迂回的情况。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的装置,通过在re-INVITE请求中携带切换标识,可以触发S-CSCF进行该IMPU的签约信息中是否包含一号通业务的判断;通过应用服务器获取contact地址列表中优先级最高的contact地址,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终端切换,可以提高在通话过程中进行终端切换的用户体验;通过对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以使得应用服务器可以向该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发送释放消息;通过应用服务器向contact地址列表发送释放消息,能够触发当前终端释放通话,进一步以使得切换终端建立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的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实现请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适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对终端进行切换,但不仅限于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所述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
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的任意一个contact地址;
根据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将所述INVITE请求发送给所述S-CSC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保存有所述当前终端的多媒体公共标识IMPU签约的各个contact地址;
所述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步骤包括:
获取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与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的各个contact地址依次进行比对;
所述获取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个与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不同的contact地址,作为所述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
所述将所述INVITE请求发送给所述S-CSCF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S-CSCF发送的成功响应消息时,向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被标记的contact地址发送释放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切换标识。
6.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发送的重建会话re-INVITE请求,所述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当前终端的联系contact地址;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为contact地址列表中除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之外任意一个的contact地址;
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构造会话建立INVITE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INVITE请求发送给所述S-CSC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保存有所述当前终端的多媒体公共标识IMPU签约的各个contact地址;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比对单元;
所述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与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的各个contact地址依次进行比对;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比对单元比对的第一个与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不同的contact地址,作为所述优先级最高的切换终端的contact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标记单元;
所述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当前终端的contact地址进行标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S-CSCF发送的成功响应消息时,向所述contact地址列表中被所述标记单元标记的contact地址发送释放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re-INVITE请求中携带有切换标识。
CN201410224620.3A 2014-05-26 2014-05-26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997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4620.3A CN103997496A (zh) 2014-05-26 2014-05-26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4620.3A CN103997496A (zh) 2014-05-26 2014-05-26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7496A true CN103997496A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4620.3A Pending CN103997496A (zh) 2014-05-26 2014-05-26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74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602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01495A (zh) * 2021-12-30 2022-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号多终端业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7342A (zh) * 2007-03-27 2008-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分叉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9006942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ims recovery upon restart of a s-cscf
CN101511072A (zh) * 2009-04-10 2009-08-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p或ims网络中实现增强型一号通业务的方法
CN101986737A (zh) * 2010-11-26 2011-03-16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一号多机多终端间相互切换且不中断通话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7342A (zh) * 2007-03-27 2008-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分叉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9006942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ims recovery upon restart of a s-cscf
CN101511072A (zh) * 2009-04-10 2009-08-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p或ims网络中实现增强型一号通业务的方法
CN101986737A (zh) * 2010-11-26 2011-03-16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一号多机多终端间相互切换且不中断通话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602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01495A (zh) * 2021-12-30 2022-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号多终端业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66282B1 (en)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CN107070849B (zh) 用于使用sip协议来实现协作会话的控制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US11108838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adding media stream of multimedia session
US8402154B2 (en) Method, application server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ferring media streams of multimedia session
CN102857891B (zh) 一种被叫用户的域选择方法和系统,以及系统中的hss
CN101374356B (zh) IMS域内VoIP的切换方法、IMS系统、终端及VCC应用服务器
CN101884205B (zh) Ims集中式服务中i1-ps信令的动态发起
US2011003293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ervice
EP2254308B1 (en) Service control signaling channel replac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2215238A (zh) 融合视频会议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用户终端
CN101529883B (zh) 向匿名呼叫者提供组合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34787B (zh) 终端实现会议电话通知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55B (zh) 一种ims多媒体会议终端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168190A (zh)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3997496A (zh) 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83960A (zh) 一种询问转接业务的实现方法
US866579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CN105830412B (zh) 会话发起处理
US8799475B2 (en) Realizing method of playing multimedia information during course of session ending
GB2478211A (en) Transferring a Service Control Signalling Pa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