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8839B -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8839B
CN103988839B CN201410250531.6A CN201410250531A CN103988839B CN 103988839 B CN103988839 B CN 103988839B CN 201410250531 A CN201410250531 A CN 201410250531A CN 103988839 B CN103988839 B CN 103988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metrozine
spiral shell
mite
mixture
mite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05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8839A (zh
Inventor
吴慧明
张敏
梁梦琦
王双节
虞根聪
吕陈洋
尹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to CN2014102505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8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8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8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8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该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螺螨酯10%~90%和吡蚜酮90%~10%。所述吡蚜酮与螺螨酯的重量比为1:2或者为2:1。其能用于防治吸式口器害虫和/或植物害螨。特别是防治已经对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虫。

Description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项含螺螨酯和吡蚜酮的杀虫杀螨混合物。
背景技术
螺螨酯(spirodiclofen),化学名称: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2,2-二甲基丁酸酯。可用来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经研究表明,该药剂通过抑制有害螨体内的脂肪合成来阻断螨的能量代谢。螺螨酯的杀螨谱广、适应性强,可用于柑桔、葡萄等果树和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螨害治理。螺螨酯与现有杀螨剂之间无交互抗性,可与大部分农药(强碱性农药与铜制剂除外)现混现用。此外,螺螨酯对梨木虱、榆蛎盾蚧以及叶蝉类等害虫有很好的兼治效果。综上述,螺螨酯只对螨虫有很好的防效,特别是对红蜘蛛有特效;但是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防治效果。
吡蚜酮(pymetrozine),化学名称:(E)-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三嗪-3(2H)-酮,为吡啶杂环类杀虫剂,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符合当今农药发展方向。已有研究表明,该杀虫剂作用方式独特,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是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立即停止取食。该类杀虫剂触杀能力强,属独特的口针触杀性杀虫剂,并且内吸传导性强,可在植株体内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整个植株体内都含有药剂。该药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仍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可用于多种抗性品系害虫的防治。综上述,吡蚜酮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只能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对螨虫无防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螺螨酯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其能用于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害螨,特别能用于防治抗药性刺吸式口器害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该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螺螨酯(作为组分A)10%~90%和吡蚜酮(作为组分B)90%~10%。
作为本发明的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改进:吡蚜酮与螺螨酯的重量比为1:2或者为2:1。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用途:用于防治吸式口器害虫和/或植物害螨。
作为本发明的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用途的改进:防治已经对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例如为烟粉虱)。
作为本发明的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用途的另一种改进:用于防治潜叶蝇(成虫)。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制成的杀虫剂:每kg或每L杀虫剂中含有10~800g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即,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杀虫剂的改进:所述杀虫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干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备注说明:杀虫剂中,其余成分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上述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湿润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崩解剂、填料等,以及其他有利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均为农药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常规实验确定;即,如何选用辅助成分属于常规技术。
本发明所述溶剂选自二甲苯或生物柴油、甲苯、柴油、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溶剂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苯磺酸钙与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通过用螺螨酯(A)和吡蚜酮(B)进行复配筛选,来治理抗药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本发明主要防治蚜虫、粉虱、粉蚧、介壳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用于防治已经对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并能防治有害螨类。本发明符合当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
复配制剂中的吡蚜酮(B)对烟粉虱等有较高的活性但容易产生抗药性;螺螨酯(A)与吡蚜酮(B)无交互抗药性、且持效期长。吡蚜酮(B)和螺螨酯(A)二药复配后,药效显著增加,生产成本比单独使用降低10%~30%,对烟粉虱等的防治效果能稳定在70%以上。
本发明经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其结果表明,2种成分亲和互容、使用安全、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防治烟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并且对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效。本发明与其它农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配方产品属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的农药,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符合环境保护和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2、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烟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对吡蚜酮(B)的抗药性问题。
3、本发明产品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农户均能接受。
4、本发明对作物安全,防治烟粉虱等害虫的效果好,效果能稳定在70%以上,持效期长,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的杀虫剂实际田间使用时,每亩使用有效成分(即,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5~50克。使用时将含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杀虫剂用水稀释成有效成分浓度为0.1~5克/升,使用方法均为叶面喷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室内单剂毒力测定:
采用叶片浸渍法。摘取新鲜南瓜叶片,用环刀切成直径约3cm的圆片,放在准备好的药液中浸泡5s后取出并在室温下晾干,铺于预先装入1%琼脂(3cm厚)的3cm培养皿中,每皿放1片。试验设5个浓度的药剂处理(即,吡蚜酮、螺螨酯的浓度均分别为18.75、37.5、75、150、300mg/l),每个处理3个重复;另用清水浸泡叶片并晾干后铺于培养皿内作为对照。使用吸虫器从培养笼中吸取大小一致的烟粉虱成虫(烟粉虱属于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冰箱中冷冻40-60s,去除雄虫后将雌虫放置于培养皿内,每皿放置雌虫30~40头,盖上培养皿盖。将培养皿置于25±2℃、70%RH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设置12h/12h的光暗循环。72h后,检查烟粉虱成虫死亡情况(用细毛笔轻轻触动烟粉虱成虫,身体不动者为死亡)。然后计算死亡率,如对照组死亡率高于20%,则试验作废重做。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校正,再根据浓度对数——死亡率机率值分析(Bliss)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的值。
具体结果如表1所述。
表1、2种杀虫剂单剂对烟粉虱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式 LC50/(mg/L) 95%置信限 毒力指数
吡蚜酮 y=2.8948+1.3930x 32.45 15.49~48.47 269.46
螺螨酯 y=2.7725+1.1472x 87.44 50.02~202.60 100.00
实施例2、室内配方筛选:
根据单剂的毒力测定结果,按照吡蚜酮(B):螺螨酯(A)分别为1:3、1:2、1:1、2:1、3:1的重量比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毒力测定,计算LC50,并按孙云沛方法计算共毒系数(CTC),获得最佳药剂复配配方。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螺螨酯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吡蚜酮的毒力指数(TI)=A的LC50/B的LC50×100
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A的LC50/M的LC50×100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TI×PA+B的TI×PB
M的共毒系数(CTC)=M的ATI/M的TTI×100
式中:
M为A与B按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PB为B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PA为A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注:CTC>100为增效;CTC为80~100为相加;CTC<80为拮抗。
表2螺螨酯和吡蚜酮不同复配比例对烟粉虱成虫的LC50及共毒系数
注:以上“比例”指的是2种组分的质量比。
实施例3、田间药效试验
一种复配杀虫杀螨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将10%的吡蚜酮和20%的螺螨酯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即,该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由吡蚜酮和螺螨酯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得)制成有效含量为30%的悬浮剂(SC),即每L悬浮剂中含有300g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此悬浮剂以下简称30%吡·螺SC。用上述悬浮剂(SC)进行喷雾防治番茄烟粉虱的试验。本试验设在浙江农林大学官塘基地大棚。采用药剂茎叶喷雾处理,每亩用30%吡·螺SC30mL和60mL,兑水50kg喷雾。对照药剂为每亩50g的25%吡蚜酮WP。
防治效果见表3。30%吡·螺SC30mL和60mL防治番茄烟粉虱,施药后72小时检查,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4.2%和83.2%。相同有效用量的前提下,本发明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差异显著。
表3、30%吡·螺SC防治番茄烟粉虱效果
*:每叶平均成虫数量,同一列数值后面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P=0.05水平差异显著。
实施例4、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试验
试验分别采用实验室敏感品系和田间抗性品系这两种品系的烟粉虱成虫进行实验。设6个浓度的药剂处理(即,吡蚜酮的浓度为18.75、37.5、75、150、300、600mg/L),每个处理3个重复;另用清水浸泡叶片并晾干后铺于培养皿内作为对照。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毒力测定,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的值。
表4吡蚜酮对不同品系的烟粉虱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品系 毒力回归式 LC50/(mg/L) 95%置信限 抗性倍数
敏感 y=1.9006+2.1017x 29.83 13.14~44.95 20.65
抗性 y=2.5949+0.8622x 616.01 206.53~3773.14 /
采用已经对吡蚜酮产生抗性的烟粉虱成虫(即田间抗性品系)进行实验。设6个浓度的药剂处理(即,吡蚜酮、以及“复配2:1”的浓度分别为18.75、37.5、75、150、300、600mg/L),每个处理3个重复;另用清水浸泡叶片并晾干后铺于培养皿内作为对照。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毒力测定,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的值。
备注说明:“复配2:1”,即,螺螨酯:吡蚜酮=2:1的重量比。
表5吡蚜酮和复配2:1对抗性烟粉虱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式 LC50/(mg/L) 95%置信限 毒力指数(%)
吡蚜酮 y=2.5949+0.8622x 616.01 206.53~3773.14 100.00
复配2:1 y=1.7375+2.0531x 38.82 20.90~55.79 1586.84
实施例5、试验设6个浓度的药剂处理(即,吡蚜酮、螺螨酯以及“复配2:1”的浓度均分别为37.5、75、150、300、600、1200mg/L),每个处理3个重复;另用清水浸泡叶片并晾干后铺于培养皿内作为对照。对潜叶蝇成虫进行毒力测定。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毒力测定,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的值。
备注说明:“复配2:1”,即,螺螨酯:吡蚜酮=2:1的重量比。
表6吡蚜酮、螺螨酯和复配2:1对潜叶蝇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式 LC50/(mg/L) 95%置信限 毒力指数(%)
吡蚜酮 y=0.4234+1.5981x 730.84 262.33~3579.44 172.35
螺螨酯 y=0.3178+1.5103x 1259.60 305.55~7514.00 100.00
复配2:1 y=2.3902+1.3512x 85.41 51.22~156.06 1474.77
实施例6、
试验设5个浓度的药剂处理(即,螺螨酯以及“复配2:1”的浓度均分别为9.37、18.75、37.5、75、150mg/L),每个处理3个重复;另用清水作为对照。按FAO推荐方法对柑橘红蜘蛛进行毒力测定。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的值。
备注说明:“复配2:1”,即,螺螨酯:吡蚜酮=2:1的重量比。
表7螺螨酯和复配2:1对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式 LC50/(mg/L) 95%置信限 毒力指数(%)
螺螨酯 y=3.3924+1.4090x 13.83 1.34~28.88 100.00
复配2:1 y=3.5111+1.2667x 14.98 1.40~31.19 92.32
注:该“复配2:1”在基本保持杀螨效力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成本。
对比例1系列、将上述实施例中的10%的吡蚜酮和20%的螺螨酯复配杀虫杀螨剂改成如下内容;从而获得相应的对比例:
对比例1-1、5%的吡蚜酮、25%的螺螨酯(即,吡蚜酮:螺螨酯=1:5的重量比);
对比例1-2、8%的吡蚜酮、22%的螺螨酯(即,吡蚜酮:螺螨酯=4:11的重量比);
对比例1-3、12%的吡蚜酮、18%的螺螨酯(即,吡蚜酮:螺螨酯=2:3的重量比);
对比例1-4、15%的吡蚜酮、15%的螺螨酯(即,吡蚜酮:螺螨酯=1:1的重量比);
对比例1-5、20%的吡蚜酮、10%的螺螨酯(即,吡蚜酮:螺螨酯=2:1的重量比);
将上述对比例1-1~对比例1-5按照上述实施例3~实施例6所述方法进行检测,所得结果如下表8、9、10、11所示:
表8不同比例的吡蚜酮、螺螨酯防治番茄烟粉虱效果
*:每叶平均成虫数量,同一列数值后面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P=0.05水平差异显著。
表9不同比例的吡蚜酮、螺螨酯对抗性烟粉虱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10、不同比例的吡蚜酮、螺螨酯对潜叶蝇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11不同比例吡蚜酮、螺螨酯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防治已经对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虫,所述刺吸式口器害虫为烟粉虱;
该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螺螨酯10%~90%和吡蚜酮90%~10%;所述吡蚜酮与螺螨酯的重量比为1:2或者为2:1。
2.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潜叶蝇;
该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螺螨酯10%~90%和吡蚜酮90%~10%;所述吡蚜酮与螺螨酯的重量比为1:2。
CN201410250531.6A 2014-06-07 2014-06-07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Active CN103988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531.6A CN103988839B (zh) 2014-06-07 2014-06-07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531.6A CN103988839B (zh) 2014-06-07 2014-06-07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8839A CN103988839A (zh) 2014-08-20
CN103988839B true CN103988839B (zh) 2016-04-27

Family

ID=51303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0531.6A Active CN103988839B (zh) 2014-06-07 2014-06-07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883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5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609586A (zh) * 2012-05-24 2014-03-05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有螺螨酯和呋虫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1516A (ja) * 2004-11-04 2006-05-25 Nippon Nohyaku Co Ltd 有害生物防除剤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5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609586A (zh) * 2012-05-24 2014-03-05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有螺螨酯和呋虫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8839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0691A (zh) 一种含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2986700A (zh) 一种含有氟螨嗪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50716B (zh) 一种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31228A (zh) 一种含有喹螨醚的杀螨组合物
CN103918659B (zh)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300021B (zh) 一种环虫酰肼与生物源类的农药组合物
CN102308817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1653126B (zh) 一种含有喹螨醚的杀螨组合物
CN103988839B (zh)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CN104814031B (zh)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999860B (zh) 含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CN102599168A (zh)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螺螨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46779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1946795A (zh) 一种含噻虫嗪与辛硫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3988841B (zh) 含啶虫脒的复配杀虫杀螨混合物
CN102204549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唑螨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96962B (zh) 一种含噻虫胺与马拉硫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41501B (zh) 呋虫胺与乙螨唑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2239858B (zh) 一种含有嘧螨醚与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3039467A (zh) 一种含有氟螨嗪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749530B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28039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溴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1485325A (zh) 一种含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
CN106857533A (zh) 一种防治农作物灰霉病的方法
CN103734178B (zh) 一种含有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