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8556A -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8556A
CN103988556A CN201280060558.8A CN201280060558A CN103988556A CN 103988556 A CN103988556 A CN 103988556A CN 201280060558 A CN201280060558 A CN 201280060558A CN 103988556 A CN103988556 A CN 103988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ireless system
wireless
wireless base
mens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05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手岛邦彦
增田昌史
赤井佑司
金高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988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8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能够进行第1无线系统以及第2无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无线基站具有:测定部,按照所述第1无线系统测定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设定部,基于所述测定部中的测定结果,设定在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以及判定部,在被请求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设定部中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出被称为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在进行标准化。此外,提出扩展了W-CDMA系统的被称为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在进行标准化。
在W-CDMA系统以及LTE系统中,都构成蜂窝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体地说,通过无线基站送出的电波,形成成为被称为小区(Cell)的蜂窝方式的控制单位的区域。
作为无线基站的类别,与用于广泛覆盖室外空间的无线基站不同,主要用于覆盖室内等狭小的空间的小型无线基站(以下,称为毫微微基站)的导入正在开展。这里,将室外无线基站形成的小区称为宏小区,另一方面,将毫微微基站形成的小区称为毫微微小区。在毫微微基站中,测定宏小区的接收状况,并根据测定结果决定发送功率。毫微微基站被配置在一般家庭或小规模办公室等,为了将覆盖区域最小化或者在与无线基站的连接中应用廉价的面向家庭的IP线路而使用。正在研究用户限定服务,即通过单一或者多个毫微微小区,形成特定用户固有的私人的(private)区域,对特定用户区分毫微微小区中的收费体系,或者提供毫微微小区限定的附加功能。
此外,不仅是只与W-CDMA/LTE系统的一方对应的毫微微基站,当前正在研究与两个系统对应的毫微微基站(以后,称为双重(dual)毫微微基站)。当与W-CDMA/LTE系统的双方对应的移动台位于双重毫微微基站的小区的情况下,移动台能够动态地利用两个系统。例如,在LTE系统中不提供语音通信所代表的线路交换服务的情况下,移动台位于LTE系统时为了进行语音通信,需要转移到W-CDMA系统。将该转移动作称为CSFB(CircuitSwitched Fallback,电路交换回退)(参照田中威津馬,“LTEと3G回線交換サービスの連携を実現するCS Fall back機能(实现LTE与3G线路交换服务的合作的回退功能)”,NTT DOCOMO技术期刊,Vol.17,No.3,2009年10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实施CSFB时,有不测定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而实施CSFB的方法,将该方法称为基于盲HO(Blind Handover,盲切换)的CSFB。另一方面,也有在测定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之后实施CSFB的方法,将该方法称为伴随Measurement Procedure(测量过程)的CSFB。关于在CSFB实施中采用哪种方法,考虑通过局数据对每个小区同样地设定。
在通过局数据对每个小区同样地设定在CSFB实施中实施基于盲HO的CSFB还是实施伴随测量过程的CSFB的情况下,位于小区的所有移动台按照对该小区的无线基站设定的局数据,实施基于盲HO的CSFB或者伴随测量过程的CSFB的其中一个。此外,在实施基于盲HO的CSFB的情况下,位于小区的所有移动台转移到该小区的无线基站的局数据所设定的小区。
一般语音通信要求低延迟,因此正在研究实施不需要测定的基于盲HO的CSFB。
基于盲HO的CSFB中不存在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测定所花费的时间,相应地在延迟方面优异,但以在与LTE系统的小区相同的范围内存在W-CDMA系统的小区为前提。相对于此,在双重毫微微基站中根据宏小区的接收状况而决定发送功率,因此W-CDMA系统的小区和LTE系统的小区不一定要一致。例如,双重毫微微基站的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接收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双重毫微微基站中的W-CDMA系统的发送功率减小,其结果,双重毫微微基站的W-CDMA小区减小。因此,在LTE系统的小区端部附近存在移动台的情况下,就算实施了基于盲HO的CSFB,也有可能W-CDMA系统的小区不存在,CSFB失败。
此外,CSFB的实施方法能够通过局数据对每个小区进行设定,但毫微微基站与宏小区的基站相比数量庞大,因此对每个毫微微基站测定宏小区的电波并设定CSFB的实施方法无论是在运行方面还是人工费方面都并非有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自主地判定在实施CSFB那样的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线基站是,
能够进行第1无线系统以及第2无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测定部,测定按照所述第1无线系统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
设定部,基于所述测定部中的测定结果,设定在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以及
判定部,在被请求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设定部中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
此外,本发明的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是,
能够进行第1无线系统以及第2无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无线基站中的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测定步骤,测定按照所述第1无线系统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
设定步骤,基于所述测定步骤中的测定结果,设定在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以及
判定步骤,在被请求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线基站能够自主地判定在实施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W-CDMA系统的结构例。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系统的结构例。
图3是表示CSFB实施步骤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双重毫微微基站下属的W-CDMA小区以及LTE小区的大小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SFB实施时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SFB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SFB实施时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周期性地测定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能够进行多个无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可以是与W-CDMA系统以及LTE系统的双方对应的双重毫微微基站。
与这样的无线基站通信的移动台有时在无线系统间进行转移。例如,位于LTE系统的移动台有时为了进行语音通信而转移到W-CDMA系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这样的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使用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即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还是应该不测定电波而实施转移。
无线基站按照多个无线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测定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例如,双重毫微微基站测定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电波。无线基站基于电波的测定结果,设定在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例如,当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测定结果超过阈值时,作为在从LTE系统转移到W-CDMA系统时需要测定电波而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
在实际被请求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无线基站基于所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例如,在设定有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判定为在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W-CDMA系统的结构例。在W-CDMA系统中包含移动台(UE:User Equipment)、无线基站(NodeB)、无线控制站(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以及交换站(MSC/SGSN:MobileSwitching Center/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移动交换中心/服务GPRS支持节点)。在W-CDMA系统中,对移动台提供线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ing)服务以及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服务。在W-CDMA系统中,构成蜂窝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体地说,通过无线基站送出的电波而形成小区(例如,图1的W-CDMA小区1、W-CDMA小区2、W-CDMA小区3)。无线基站可以是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也可以是形成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基站。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系统的结构例。LTE系统中包含移动台(UE)、无线基站(eNodeB)以及交换站(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W-CDMA系统的无线控制站承担的功能在LTE系统中被包含在无线基站或者交换站中。在LTE系统中,对移动台提供分组交换服务。在LTE系统中也构成蜂窝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体地说,通过无线基站送出的电波而形成小区(例如,图2的LTE小区1、LTE小区2、LTE小区3)。无线基站可以是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也可以是形成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基站。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应用于图1那样无线控制站作为不同于无线基站以及交换站的装置而存在的情况、以及图2那样无线控制站不存在的情况的双方的情况。
例如,在LTE系统中不提供语音通信所代表的线路交换服务的情况下,移动台位于LTE系统时为了进行语音通信需要转移到W-CDMA系统。即,需要实施CSFB。
图3示出表示CSFB实施步骤的时序图。对于位于LTE系统的移动台存在CS服务的收发信息请求时(步骤S101),移动台的状态为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在移动台与交换站之间无线区间被确立,认证和安全被确立。然后,交换站请求无线基站实施CSFB(步骤S103)。
无线基站的局数据中,设定有不测定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而实施CSFB(实施基于盲HO的CSFB)还是在测定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之后实施CSFB(实施伴随测量过程的CSFB)。无线基站取得该局数据,判定是否要实施基于盲HO的CSFB(步骤S105)。
在不实施基于盲HO的CSFB时、即实施伴随测量过程的CSFB时(步骤S105:“否”),无线基站开始测量过程(步骤S107),在移动台与无线基站之间实施测量过程(步骤S109),测定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然后,实施CSFB,移动台转移到W-CDMA系统(步骤S111)。
在实施基于盲HO的CSFB时(步骤S105:“是”),不实施测量过程而实施CSFB,移动台转移到W-CDMA系统(步骤S111)。
根据图3可知,基于盲HO的CSFB中不存在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测定所花费的时间(步骤S107以及S109),因此适合要求低延迟的语音通信。但是,在与LTE系统的小区相同的范围内不存在W-CDMA系统的小区的情况下,基于盲HO的CSFB可能会失败。图4表示这样的情况。
图4表示双重毫微微基站下属的W-CDMA小区以及LTE小区的大小。双重毫微微基站为了减少对宏小区的电波带来的影响,根据宏小区的接收状况而决定发送功率。例如,周边不存在W-CDMA宏小区以及LTE宏小区的情况或者周边的W-CDMA宏小区以及LTE宏小区的接收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那样,双重毫微微基站下属的W-CDMA小区和LTE小区的大小为相同程度。从而,满足在与LTE系统的小区相同的范围内存在W-CDMA系统的小区的前提,因此基于盲HO的CSFB成功的可能性高。例如,在图4(A)的情况下,从LTE毫微微小区向W-CDMA毫微微小区的基于盲HO的CSFB成功的可能性高。
另一方面,尽管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接收状况良好,但在周边不存在LTE宏小区或者周边的LTE宏小区的接收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那样,双重毫微微基站下属的W-CDMA小区小于LTE小区。从而,当LTE系统的小区端部附近存在移动台的情况下,基于盲HO的CSFB可能会失败。例如,在图4(B)的情况下,从LTE毫微微小区向W-CDMA毫微微小区的基于盲HO的CSFB可能会失败。
在图4中,举例说明了双重毫微微基站,但不限于双重毫微微基站,在与LTE系统的小区相同的范围内不存在W-CDMA系统的小区的情况下,基于盲HO的CSFB可能会失败。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无线基站中测定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电波,设定是实施伴随测量过程的CSFB还是实施基于盲HO的CSFB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以下,具体说明无线基站的结构以及方法。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基站10的功能方框图。无线基站10是能够进行多个无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可以是与W-CDMA系统以及LTE系统的双方对应的双重毫微微基站。无线基站10具有测定部101、设定部103、判定部105、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功能部107。无线基站10也可以还具有指示部109。
测定部101按照多个无线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测定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测定部101也可以接收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并测定电波强度或者接收质量。例如,测定部101测定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电波强度或者接收质量。电波强度可以表示接收电力,接收质量可以表示信号与干扰以及干扰功率比(SINR: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测定部101将测定结果通知给设定部103。此外,测定部101为了比较无线基站10下属的W-CDMA宏小区以及LTE宏小区的大小而测定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电波强度或者接收质量、和周边的LTE宏小区的电波强度或者接收质量的双方。
设定部103基于电波的测定结果,设定在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例如,在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测定结果超过阈值时,作为在实施从LTE系统到W-CDMA系统的CSFB时需要测定电波而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另一方面,在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测定结果低于阈值时,作为在实施从LTE系统到W-CDMA系统的CSFB时不需要测定电波而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假设在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中所使用的阈值作为局数据在无线基站10内预先设定。所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也可以作为表示测定需要与否的测定需要与否标志(flag)被存储在无线基站10内的存储部。此外,在测定了周边的W-CDMA宏小区以及周边的LTE宏小区的双方的电波的情况下,设定部103也可以比较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测定结果和周边的LTE宏小区的测定结果,从而设定在实施从LTE系统到W-CDMA系统的CSFB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
判定部105在实际被请求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基于所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例如,在设定有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情况下,判定部105判定为在CSFB实施时应实施伴随测量过程的CSFB。另一方面,在设定有不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情况下,判定部105判定为在CSFB实施时应实施基于盲HO的CSFB。
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功能部107通过在移动台和无线基站10之间使无线系统转移,并且,在无线基站10和交换站之间使无线系统转移,从而实施CSFB。
指示部109为了周期性地重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使测定部101周期性地测定电波,使设定部103周期性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具体地说,指示部109保持用于周期性地重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定时器,当定时器期满时,使测定部101周期性地测定电波,使设定部103周期性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另外,指示部109也可以包含在测定部101以及设定部103中。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该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大体上分为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方法、和利用了所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CSFB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SFB实施时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该设定方法在如双重毫微微基站那样的无线基站的电源接通时实施。
在如双重毫微微基站那样的无线基站的电源接通时(步骤S601),无线基站通过局数据读入在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中使用的阈值(步骤S603)。接着,无线基站测定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电波(步骤S605)。当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接收强度或者接收质量超过阈值时(步骤S607:“是”),无线基站将作为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测定需要与否标志设定为ON(步骤S609)。当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接收强度或者接收质量不超过阈值时(步骤S607:“否”),无线基站将测定需要与否标志设定为OFF(步骤S611)。
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605中,测定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电波和周边的LTE宏小区的电波的双方,在步骤S607中,比较周边的W-CDMA宏小区的测定结果和周边的LTE宏小区的测定结果。
图7示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SFB实施方法的时序图。该CSFB实施方法在每当产生CSFB实施请求时实施。
在对位于LTE系统的移动台有CS服务的发信请求时(步骤S701),当移动台的状态为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在移动台与交换站之间无线区间被确立,认证和安全被确立。然后,交换站请求无线基站实施CSFB(步骤S703)。
无线基站判定通过图6的设定方法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标志是ON还是OFF(步骤S705)。当测定需要与否标志为ON时(步骤S705:“ON”),无线基站开始测量过程(步骤S707),在移动台与无线基站之间实施测量过程(步骤S709),测定W-CDMA系统的小区的质量。然后,实施CSFB,移动台转移到W-CDMA系统(步骤S711)。
当测定需要与否标志为OFF时(步骤S705:“OFF”),不实施测量过程而实施CSFB,移动台转移到W-CDMA系统(步骤S711)。
图8示出表示在周期性地重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SFB实施时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图8的步骤S801~S811与图6的步骤S601~S611相同。在图8中,在步骤S809或者S811中设定了测定需要与否标志之后,无线基站启动用于周期性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标志的定时器(步骤S813)。当定时器已经启动时进行重新启动。即,将定时器值还原而启动定时器。当定时器期满时(步骤S815),无线基站再次测定周边的宏小区的电波(步骤S805),设定测定需要与否标志(步骤S807~S811)。
<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电波的测定结果,设定在无线系统间的转移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从而能够减少作为无线系统间的转移动作的CSFB的失败。
此外,通过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编入双重毫微微基站,能够削减庞大的双重毫微微基站的设定相关的运行以及人工费。
进而,通过定时器重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从而能够适应宏小区的环境的变化。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采用功能性的方框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部也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采用表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以及时序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以与实施例所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实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和应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1年12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270714号的优先权,将2011-270714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
标号说明
10    无线基站
101   测定部
103   设定部
105   判定部
107   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功能部
109   指示部

Claims (5)

1.一种无线基站,能够进行第1无线系统以及第2无线系统中的通信,该无线基站具有:
测定部,按照所述第1无线系统测定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
设定部,基于所述测定部中的测定结果,设定在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以及
判定部,在被请求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设定部中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设定部在所述测定部中的测定结果超过阈值时,作为在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时需要测定电波而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还具有:
指示部,使所述测定部周期性地测定电波,使所述设定部周期性地设定测定需要与否基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第1无线系统是提供线路交换服务以及分组交换服务的系统,
所述第2无线系统是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系统。
5.一种无线基站中的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该无线基站能够进行第1无线系统以及第2无线系统中的通信,所述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具有:
测定步骤,按照所述第1无线系统测定从周边的无线基站发送的电波;
设定步骤,基于所述测定步骤中的测定结果,设定在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时是否需要测定电波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以及
判定步骤,在被请求从所述第2无线系统转移到所述第1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测定需要与否基准,判定是否应实施伴随电波的测定的转移。
CN201280060558.8A 2011-12-09 2012-11-29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9885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0714A JP5726717B2 (ja) 2011-12-09 2011-12-09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システム間遷移制御方法
JP2011-270714 2011-12-09
PCT/JP2012/080989 WO2013084798A1 (ja) 2011-12-09 2012-11-29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システム間遷移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8556A true CN103988556A (zh) 2014-08-13

Family

ID=48574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0558.8A Pending CN103988556A (zh) 2011-12-09 2012-11-29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28324A1 (zh)
JP (1) JP5726717B2 (zh)
CN (1) CN103988556A (zh)
WO (1) WO20130847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2404B2 (en) * 2013-03-06 201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alibration for matching the coverage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on a common radio node
US9386534B2 (en) * 2013-10-29 2016-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e selection and transmit power management for multimode small cell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5937A (zh) * 2007-11-13 2010-10-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控制站以及无线基站
WO2011039976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指示方法
CN102017718A (zh) * 2008-04-28 2011-04-13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WO2011065567A1 (ja) * 2009-11-30 2011-06-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WO2011162189A1 (ja) * 2010-06-21 2011-12-29 株式会社 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及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4981A (en) * 1995-08-08 1998-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daptive neighbor cell list
US5915221A (en) * 1995-08-08 1999-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Neighbor cell list creation and verif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42741B (zh) * 1997-04-24 2011-04-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EP1081977A1 (en) * 1999-08-31 2001-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ubscriber station, network control means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214010T2 (de) * 2002-11-05 2007-02-0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Verfahren und Telekommunikationssteuerung zur Bereitstellung von Messberichtkriterien an eine Mobilstation
JP4812479B2 (ja) * 2006-03-20 2011-1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周辺セル測定方法
KR20080053684A (ko) * 2006-12-11 2008-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데이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JP5112820B2 (ja) * 2007-11-02 2013-0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20090291686A1 (en) * 2008-05-21 2009-11-26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Autonomous connectivity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multiple network elements for minimizing service discontinuities during handov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62137B2 (en) * 2008-11-05 2014-10-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ssociating a premier femtocell with user equipment
US8036675B2 (en) * 2009-03-31 2011-10-11 Alvarion Ltd.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98267B2 (en) * 2009-05-01 2013-07-30 At&T Mobility Ii Llc Access control for macrocell to femtocell handover
US8554212B1 (en) * 2010-02-16 2013-10-08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neighboring sector scanning frequencies
BR112013011154B1 (pt) * 2010-11-05 2022-02-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Inc. Medições de camada 2 relacionadas à interface de nó de retransmissão e manipulação do nó de retransmissão em equilíbrio de carga de rede, método para realizar medições de uso de rádio, nó b e sistema para mudança automática de um nó de retransmissã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5937A (zh) * 2007-11-13 2010-10-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控制站以及无线基站
CN102017718A (zh) * 2008-04-28 2011-04-13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WO2011039976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指示方法
WO2011065567A1 (ja) * 2009-11-30 2011-06-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WO2011162189A1 (ja) * 2010-06-21 2011-12-29 株式会社 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6717B2 (ja) 2015-06-03
US20140328324A1 (en) 2014-11-06
JP2013123134A (ja) 2013-06-20
WO2013084798A1 (ja)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7814B2 (en) Seamless mobility for 5G and LTE systems and devices
EP3477996B1 (en) Network with d2d terminals
EP256306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et
JP520552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キャリア周波数を管理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102084024B1 (ko) 시그널링 최적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2846583B1 (en) Data-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770824B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US9357398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127998B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终端进行邻小区测量的方法及终端
EP3490292B1 (en) Access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CN109417780B (zh) 覆盖增强ce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04349379A (zh) 测量配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50065874A (ko)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 통신, 기지국 및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KR20200038294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96252B (zh) 一种移动参数自动调整的方法
JP202053391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セキュリティコンテキスト
WO2014166246A1 (zh) 一种无线网络间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17110A (zh) 一种基于nsa的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JP2024505137A (ja) 通信方法
CN103581998A (zh) 切换或承载分离的判决及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3929828A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增强的方法
US20110075634A1 (en) Handover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3988556A (zh)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系统间转移控制方法
WO2012024962A1 (zh) 一种实现自动邻区关系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13692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