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4931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4931B
CN103984931B CN201410228145.7A CN201410228145A CN103984931B CN 103984931 B CN103984931 B CN 103984931B CN 201410228145 A CN201410228145 A CN 201410228145A CN 103984931 B CN103984931 B CN 103984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pictures
image
determined
electronic equipmen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81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4931A (zh
Inventor
高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281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4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4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4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4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4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人脸识别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其中,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其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娱乐性强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人脸识别以其自然性被广泛地应用到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中。例如,电子设备的权限识别、门禁考勤记录等。人脸识别是通过人脸图像采集、人脸识别预处理等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系统或技术。通常,在使用人脸识别对图像进行识别过程中,常需要正面的人脸图像来获得较为准确的识别结果。例如,用户在通讯录中为联系人设置头像包括正面的人脸图像,则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查找到与该人脸图像完全匹配的其它图像,从而可确定的查找到的人脸图像也与该联系人对应。但实际上,由于拍摄角度、构图效果等原因,使得一些图像中的人脸并不是完全的正面照,因此,对于人脸整体效果要求较高的人脸识别来说不容易识别图像中的非正面人脸,从而也就无法完成相应的匹配。例如,同一张图像中具有多个不同的人脸时,则人脸识别只能对其中的人脸正面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而对于侧面、背影等的识别能力较差。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的人脸识别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人脸识别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可选的,在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
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
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
所述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具体为: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的,在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G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G、H均为正整数;
确定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
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可选的,在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
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第一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G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G、H均为正整数;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中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且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对应,因此,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获得所述N帧图像且采用人脸识别将其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与其中的所述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面部图像时,可以建立所述N-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即通过所述N帧图像中第一角度值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的成功匹配,来确定其余的所述N-K帧图像也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关联,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一对象不同角度的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关联,以便此后在用户查看所述N帧图像中任一帧图像时,若存在不为人脸正面的图像,则可通过将其与所述N-K帧进行匹配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并可以根据该帧图像相关联用户标识确定对应的用户,从而可与该联系人进行联系或通话,操作简单,电子设备负担较轻,在查询时所需时间较少,查询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主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中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且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对应,因此,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获得所述N帧图像且采用人脸识别将其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与其中的所述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面部图像时,可以建立所述N-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即通过所述N帧图像中第一角度值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的成功匹配,来确定其余的所述N-K帧图像也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关联,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一对象不同角度的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关联,以便此后在用户查看所述N帧图像中任一帧图像时,若存在不为人脸正面的图像,则可通过将其与所述N-K帧进行匹配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并可以根据该帧图像相关联用户标识确定对应的用户,从而可与该联系人进行联系或通话,操作简单,电子设备负担较轻,在查询时所需时间较少,查询效率较高。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额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个面部图像可以是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人脸图像。例如,人物正面照。所述M个用户标识可以是指包含有联系人信息的标识。例如,包括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且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所述M个用户标识具有一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用户预先根据图像中人脸对应设置的用户标识。例如,用户通过对一面部图像中的人脸的识别,确定该人脸对应联系人A,则可以将联系人A相关的信息设置为与该面部图像对应的用户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通讯,例如语音通信或视频通话等。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象可以是指是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的通讯过程中,正在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或者正在使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使用者。
其中,获得的所述N帧图像可以是指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或者所述N帧图像也可以是在通讯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图像。例如,用户A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使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B进行视频通话,则用户A可以通过该视频通话获得关于用户B的多帧图像,同时,用户B也可以获得关于用户A的多帧图像,从而进行人脸识别等。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视频传输通道可以进行视频通话,从而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得所述N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具体可以为: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或者,获得的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图像。即视频通话过程中,使用双方均能通过自己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观察到对方的显示画面。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N帧图像所包括的所述K帧图像对应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所述第一角度可以是指面向所述第一对象正面人脸的角度,即所述K帧图像可以是所述第一对象的正脸图像。此外,所述所述第二角度可以是朝向所述第一对象侧脸的角度。例如,左边侧脸或右边侧脸等。由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因此,可以所述K帧图像和所述L帧图像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的不同图像,并且,所述N帧图像中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角度和/或所述第二角度不同角度值的第三角度,甚至第四角度等,从而尽量丰富所述N帧图像中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相关图像。
步骤102: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N帧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人脸正面的图像,因此,在获得所述N帧图像后可将其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例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判断所述N帧图像中是否具有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相匹配的图像,并获得所述第一比对结果。
步骤103: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可以根据面部图像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从而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则与所述第一对象对应的所述N帧图像也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相关,因此,在确定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可以建立所述N-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即为所述N-K帧图像增加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以使得通过所述N-K帧图像可以获知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从而为用户提供通信连接等。从而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可以进一步通过与所述N-K帧图像的匹配来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是否对应,从而提高了匹配过程的准确性。
例如,获得的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一个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K帧图像与该面部图像相应,例如为联系人A的正脸图像。由于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N帧图像中的其它图像帧均对应所述第一对象,故通过人脸识别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与该面部图像中的所示面部特征对应的人物为同一人,从而可将所述N-K帧图像与该面部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关联,以使得所述N帧图像具有对应的用户标识,便于用户的识别和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即在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时,由于所述N-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已建立关联关系,故通过将所述待识别图像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便可知所述待识别图像中的对象是否为所述第一对象,并根据匹配结果进行相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得所述待识别图像具有种方式,具体为:
第一种方式:所述待识别图像可以是从网盘、云端或者本地存储获得的,例如,从云端下载获得包括第一待确定对象的第一待识别图像。则在获得所述第一待识别图像时,可将所述第一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若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待识别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从而可以建立所述第一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第二种方式:所述待识别图像也可以是在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视屏通话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采集的用于进行人脸识别的视频图像。例如,所述待识别图像可以是包括视频对方人脸的图像,通过将该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可以确定其对应的用户标识,从而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用户标记进行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M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H为正整数;确定所述M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即当用户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存储单元中获得包含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的所述H个待识别图像时,可以确定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即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对象,从而可将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即所述H个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具有关联性,可以建立关联关系。
其中,在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M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时,可以获得所述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可以是包括除所述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图像。例如,所述第一分别待确定图像为非正面照,例如侧面照、背影照等。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之后,当用户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任一一张图像进行查看操作时,该图像可以显示对应的用户标识,或者,在该部分的同一张图像中包含有多个对象时,可以分别显示各个对象关联的用户表中。
例如,当用户从笔记本电脑中查看一张图像,该图像中包含有不同对象的多张侧面图像,其中第一个侧脸对象与联系人A关联,第二个侧脸对象与联系人B关联,则当用户查看该图像时,可以显示图像中的所述第一侧脸对象与所述第二侧脸对象及其分别关联的用户标识,例如第三用户标识和第四用户标识,其中,通过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可以获知与联系人A相关的联系信息,同理,通过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也可以获知与联系人B相关的联系信息,从而可以便于用户即时获知当前查看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相关信息,无需再进行多余的查询,节省了查找时间,也为电子设备减轻了负担。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输入操作可以是指用户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任一图像及其中所包含的对象进行的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响应所述输入操作,并根据与所述第一确定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所述控制指令可以是用于建立通话连接的指令,从而可以与其它电子设备建立通信,或者所述控制指令也可以是用于图像检索的指令,以检索获得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相关的对象图像,从而建立关联关系。
请参见图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1、第一比对模块202和第一处理模块203。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1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比对模块202可以用于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03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比对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可以用于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所述第二比对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可以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G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G、H均为正整数;
所述确定模块可以用于确定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模块和响应模块。其中,所述输入模块可以用于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所述响应模块可以用于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中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且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对应,因此,当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获得所述N帧图像且采用人脸识别将其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与其中的所述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面部图像时,可以建立所述N-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即通过所述N帧图像中第一角度值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的成功匹配,来确定其余的所述N-K帧图像也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关联,从而实现将所述第一对象不同角度的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关联,以便此后在用户查看所述N帧图像中任一帧图像时,若存在不为人脸正面的图像,则可通过将其与所述N-K帧进行匹配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并可以根据该帧图像相关联用户标识确定对应的用户,从而可与该联系人进行联系或通话,操作简单,电子设备负担较轻,在查询时所需时间较少,查询效率较高。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可选的,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于步骤: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于步骤: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G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G、H均为正整数;
确定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
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可选的,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于步骤: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
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
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
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
所述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具体为: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G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G、H均为正整数;
确定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
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
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6.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M个面部图像,所述M个面部图像与M个用户标识一一对应,所述M个面部图像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传输通道时,获得针对第一对象的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中至少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一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K帧图像及具有所述第一对象的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L帧图像,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角度值不同;其中,K+L≤N,K、L、N均为正整数;
第一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N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示所述N帧图像中的所述K帧图像与所述M个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且建立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N-K帧图像的关联关系,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的具有待确定对象的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匹配失败时,通过所述N-K帧图像确定所述待确定对象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具有所述待确定对象的所述待识别图像;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所述待识别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视频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针对所述第一对象的所述N帧图像,所述N帧图像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获得包括G个待确定对象的H个待识别图像;其中,G、H均为正整数;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G个待确定对象中具有所述第二角度的面部特征信息的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待确定对象中每个待确定对象对应的帧图像与所述N-K帧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帧图像对应的待确定对象所在的第一部分确定图像,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建立关联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获得针对所述第一部分确定图像中包含的第一确定对象的输入操作;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对象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CN201410228145.7A 2014-05-27 2014-05-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984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8145.7A CN103984931B (zh) 2014-05-27 2014-05-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8145.7A CN103984931B (zh) 2014-05-27 2014-05-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4931A CN103984931A (zh) 2014-08-13
CN103984931B true CN103984931B (zh) 2017-11-07

Family

ID=5127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8145.7A Active CN103984931B (zh) 2014-05-27 2014-05-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49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583A (zh) * 2018-05-25 2018-11-13 武汉市华太培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阅读兴趣进行文献推送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4408A (zh) * 2015-01-12 2015-04-08 吴建忠 一种人脸识别比对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05654033B (zh) * 2015-12-21 2020-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人脸图像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018225B (zh) * 2017-02-15 2019-06-04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信息绑定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540760B (zh) * 2017-03-01 2021-02-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59183B (zh) * 2020-02-21 2023-08-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识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7730A (zh) * 2002-11-13 2003-05-14 广州超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监控智能人像识别户籍管理系统
WO2006025272A1 (ja) * 2004-09-01 2006-03-09 Nec Corporation 映像分類装置、映像分類プログラム、映像検索装置、および映像検索プログラム
CN101055592A (zh) * 2007-05-20 2007-10-17 宁尚国 图像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281540A (zh) * 2007-04-04 2008-10-08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信息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140894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生成用于人脸检测的训练集的方法
CN101859371A (zh) * 2009-04-10 2010-10-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其物体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7730A (zh) * 2002-11-13 2003-05-14 广州超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监控智能人像识别户籍管理系统
WO2006025272A1 (ja) * 2004-09-01 2006-03-09 Nec Corporation 映像分類装置、映像分類プログラム、映像検索装置、および映像検索プログラム
CN101281540A (zh) * 2007-04-04 2008-10-08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信息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1055592A (zh) * 2007-05-20 2007-10-17 宁尚国 图像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40894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生成用于人脸检测的训练集的方法
CN101859371A (zh) * 2009-04-10 2010-10-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其物体识别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583A (zh) * 2018-05-25 2018-11-13 武汉市华太培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阅读兴趣进行文献推送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4931A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493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5069075B (zh) 照片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2890776B (zh) 通过面部表情调取表情图释的方法
CN111083364A (zh)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芯片
CN105302315A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54543A (zh)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44826B (zh) 视频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6529339A (zh) 图片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704386B (zh)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CN106331504A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407261A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2890777B (zh) 可识别面部表情的电脑系统
CN105404878A (zh) 一种照片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03136321A (zh) 多媒体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66820A (zh) 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6096519A (zh) 活体鉴别方法及装置
US20200394395A1 (en)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otential associates of at least one target person, and an identification device
CN108154466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JP7380812B2 (ja) 識別方法、識別装置、識別システム及び識別プログラム
CN102306313A (zh) 校园学生接送管理装置
CN110502961B (zh) 一种面部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2177421A1 (en) Enrollment in a telepresence system using a face-recognition-bas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7851129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0895602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977B (zh) 一种目标对象查找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