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3913A -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3913A
CN103973913A CN201310028783.XA CN201310028783A CN103973913A CN 103973913 A CN103973913 A CN 103973913A CN 201310028783 A CN201310028783 A CN 201310028783A CN 103973913 A CN103973913 A CN 103973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
sippxy
message
request message
logi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87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3913B (zh
Inventor
沈世元
骆毅
黄鑫娟
王一峰
李锴
刘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287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391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3071 priority patent/WO20141140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3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3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3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3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5Proxies,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实现方法及业务平台,所述方法包括:初始会话协议代理服务器(SIPPXY)接收智能网宽带用户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若未保存,则申请数据区进行保存处理;所述SIPPXY向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所述SIP-AP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回复给所述SIPPXY;所述SIPPXY发送注册应答消息给所述智能网宽带用户。本发明无需额外的硬件设备来支持,在智能网宽带业务的应用中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和使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通信网络)网络下的智能网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实现方法及业务平台。
背景技术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简称NGN),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在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为FMC(Fixed MobileConvergence,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业务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重点。为了强调IP技术的重要性,业界的主要公司之一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主张称其为IP-NGN。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
作为NGN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Softswitch)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软交换为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用于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目前,我国已完成并颁布了《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YDC003-2001),明确规范了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位置、功能要求、业务要求、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协议和接口要求,计费要求和性能指标,并规定了与IP电话及智能网的互通要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固网如此,移动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和设备规范的送审稿也于近日完成,主要针对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和鉴权等方面特征进行了相应的扩展。不难看出,在分组交换日益普遍的情况下,软交换技术无论是在固网还是在移动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当中,作为网络的核心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粘合作用。
Softswitch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Softswitch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Intelligent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智能网应用协议)与IN(Intelligent Network,智能网)中已有的SCP(Service Control Point,业务控制点)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Softswitch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了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Softswitch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现阶段NGN环境下,软交换(Softswitch)提供API接口给业务应用服务器,对用户进行开户、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的鉴权数据、用户的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初始过滤规则)触发规则等功能,有了触发规则才能触发到智能网业务平台,才能实现智能网业务的各种功能。
业界的软交换基本上都是由硬件设备来实现的。在实际的智能网商用过程中,硬件的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及维护成本均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的方法及业务平台,以克服现有通过硬件设备来实现软交换功能所带来的成本高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NGN下实现宽带业务的方法,包括:
初始会话协议代理服务器(SIPPXY)接收智能网宽带用户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若未保存,则申请数据区进行保存处理;
所述SIPPXY向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所述SIP-AP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回复给所述SIPPXY;
所述SIPPXY发送注册应答消息给所述智能网宽带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IPPXY收到主叫用户所在终端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AP转发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SIP-AP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向SIP路由服务器(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并将请求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SIPPXY转发;
所述SIPPXY向业务应用服务器(AS)发送呼叫请求,其中携带所述SIPROUTE查询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
所述AS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触发业务流程;在所有业务的流程触发完毕后,所述SIP-AP再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被叫用户。
进一步地,
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鉴权结果;
若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则所述SIPPXY还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到对应的业务平台去。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IPPXY对向所述SIP-AP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保存;
所述SIPPXY在向所述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后,启动一定时器;
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SIPPXY仍未收到所述SIP-AP回复的注册应答消息,则释放保存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
所述SIP-AP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所述SIP-AP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的标识信息查找对应的注册信息;若判断出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注册CALLID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相同,则向所述SIPPXY发送未授权应答消息,其中携带计算出的认证头域;
所述SIPPXY向所述主叫用户转发所述未授权应答消息;
所述SIP-AP根据所述主叫用户发来的携带所述认证头域及Contact头域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重新计算认证头域;若计算出的认证头域与接收到的所述认证头域相同,则鉴权通过。
进一步地,
所述SIP-AP利用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所述主叫用户的密码信息计算生成认证头域。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IPPXY在收到所述注册应答消息后,构造新的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业务应用服务器;
在接收到所述业务应用服务器返回的注册成功响应后,所述SIPPXY将所述注册成功响应发送给所述SIP-AP。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平台,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网络中,包括:
初始会话协议代理服务器(SIPPXY),用于接收智能网宽带用户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若未保存,则申请数据区进行保存处理;还用于向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注册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网宽带用户;
所述SIP-AP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回复给所述SIPPXY。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平台还包括:业务应用服务器(AS)和SIP路由服务器(SIPROUTE);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收到主叫用户所在终端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AP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还用于向所述AS发送呼叫请求,其中携带所述SIPROUTE查询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
所述SIP-AP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并将请求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SIPPXY转发;还用于在所有业务的流程触发完毕后,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被叫用户;
所述AS还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触发业务流程。
进一步地,
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鉴权结果;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到对应的业务平台。
进一步地,
所述SIPPXY还用于对向所述SIP-AP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保存;还用于在向所述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后,启动一定时器;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仍未收到所述SIP-AP回复的注册应答消息,则释放保存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
所述SIPPXY还用于向所述主叫用户转发所述SIP-AP发来的未授权应答消息;
所述SIP-AP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所述SIP-AP用于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的标识信息查找对应的注册信息;还用于若判断出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注册CALLID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相同,则向所述SIPPXY发送未授权应答消息,其中携带计算出的认证头域;还用于根据所述主叫用户发来的携带所述认证头域及Contact头域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重新计算认证头域;若计算出的认证头域与接收到的所述认证头域相同,则鉴权通过。
进一步地,
所述SIP-AP用于利用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所述主叫用户的密码信息计算生成认证头域。
进一步地,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注册应答消息后,构造新的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业务应用服务器(AS);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AS返回的注册成功响应后,将所述注册成功响应发送给所述SIP-AP。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和智能网业务平台融合的新SIP-AP,无需额外的硬件设备来支持,在智能网宽带业务的应用中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和使用空间,尤其在面向政企网、中小型企业的宽带业务应用中更加有优势、更能节约成本。在流程上,硬件软交换要单独设备,而而SIP-AP是融合在业务平台中的;在后续调试上,硬件软交换要配置业务侧的许多数据,如增加业务节点、业务签约等数据,而SIP-AP和业务平台间是内部消息,签约也是脚本实现,无需后续再配置数据,大大缩短了联调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平台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NGN下实现用户注册的逻辑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NGN下实现用户呼叫流程的逻辑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网业务平台中包括:SIP代理服务器(SIP Proxy,简称为SIPPXY)、业务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简称为AS)、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 Application Proxy,简称SIP-AP)及SIP路由服务器(SIP Route,简称SIPROUTE)。其中:
SIPPXY提供和SIP-AP之间的接口、第三方注册的分发等功能;
AS用于提供底层业务能力,如:呼叫控制等功能;
SIP-AP用于完成登录管理、订阅管理、业务注册及SIP消息路由等功能。其用于实现NGN环境下软交换所要实现的功能并进行SIP消息处理及转发,需要完成接收客户端注册、注销等登陆管理以及订阅注册管理及通知、注册成功后向用户签约的AS进行第三方注册等功能,另外还需要对SIP消息进行路由处理,通过用户的签约业务类型转发到对应的AS,从而实现业务的各种功能;
SIPROUTE用于完成对注册在SIP-AP上的用户的签约信息的查询,并通过查询到的用户的签约业务类型将SIP消息转发到对应的AS。
上述各网元间使用的协议如下:
SIPPXY与UE之间使用信令和通话的媒体协商,信令使用SIP协议互通,相互间媒体遵循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协议;
SIPPXY与SIP-AP之间使用R01内部通信,二者交互的消息中包含源发送方的IP地址、源发送方的端口、接收注册请求消息的链路号、软交换序号、SIPPXY接收注册请求消息的链路地址与端口、SIPPXY申请注册数据区的索引以及必要的SIP头域信息;
SIP-AP与SIPROUTE之间使用R01内部通信,SIP-AP接收到需要转发的SIP消息后,向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路由信息;SIPROUTE接收到消息请求后返回路由结果,SIP-AP根据返回的结果通知SIPPXY转发该消息。
如图2所示,智能网用户的注册流程如下:
步骤1:智能网宽带用户A向SIPPXY发送注册请求消息(Register);
步骤2:SIPPXY以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与Via的Branch字段为HashKey(哈希键值)来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在没有保存的情况下,SIPPXY会根据上述HashKey来申请数据区,之后将上述信息更新到该数据区,并向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3:SIP-AP收到注册请求消息后进行鉴权判断,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给SIPPXY,其中携带鉴权结果;
步骤4:SIPPXY发送注册应答消息给用户A,如果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则还需要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到对应的业务平台去,这样用户A注册成功。
如图3所示,智能网宽带用户间的呼叫流程如下:
步骤1:用户A向用户B发起呼叫,发送呼叫请求到SIPPXY,SIPPXY向SIP-AP转发该呼叫请求;
步骤2:SIP-AP接收到上述呼叫请求后,向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用户A的ROUTE信息及签约信息;SIPROUTE根据其中携带的用户A的标识信息查询ROUTE信息及用户A的签约信息,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SIP-AP;
步骤3:SIP-AP根据SIPROUTE返回的查询结果,通知SIPPXY转发上述呼叫请求;SIPPXY将上述呼叫请求消息转给AS,由AS根据此消息中的签约信息来触发业务流程。所有业务的流程触发完毕后,SIP-AP再将此呼叫转发至用户B,从而实现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通话。
如图4所示,假设UE A和UEB是智能网宽带用户,一种NGN下实现智能网业务呼叫功能的方法,具体注册和呼叫信令流程如下:
步骤1:UE A向SIPPXY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2:SIPPXY根据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与Via的Branch字段为HashKey来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UE A的信息。在没有保存的情况下,SIPPXY会根据HashKey来申请数据区,之后进行更新处理(如保存源链路号、源SS索引、源地址与端口、FromTag、顶部Via头域的Host部分);然后向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源发送方(即UE A)的IP地址、源发送方的端口、接收注册请求消息的链路号、软交换序号、SIPPXY接收注册请求消息的链路地址与端口、SIPPXY申请注册数据区的SelfIndex、以及必要的SIP头域信息,然后申请共享内存保存该注册请求消息,并设置超时定时器Timer1;若在该超时定时器超时时,仍未收到SIP-AP回复的注册应答消息,则将该注册请求消息从共享内存中删除;
步骤3:SIP-AP接收到SIPPXY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首先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UE A的标识信息从内存中查找用户个人信息,如果内存中不存在用户个人信息,则去相应数据库中去查询用户的注册信息和个人信息;
步骤4:待数据库返回查询的信息后,保存个人信息至内存,判断接收到的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和查询到的注册信息中的注册CALLID是否相同,不相同返回401应答;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5~6:SIP-AP构造注册应答信息向SIPPXY发送,返回401未授权应答消息,应答消息中包含WWW-Authenticate(认证)头域;SIPPXY将该401未授权应答消息转发给UE A;其中,该Authenticate头域是由SIP-AP根据nonce和password计算出来的;nonce是SIP-AP随机生成并保存的字符串,password是查询到的用户的密码信息;
步骤7~8:UE A根据接收到的未授权应答消息中携带的WWW认证信息,再次向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其中,Authorization头域包含了上述未授权应答消息中携带的WWW认证信息;
步骤9~10:SIP-AP收到包含Authorization头域的注册请求消息后,执行鉴权认证,发现缺少Contact头域,因此向UE A发送403应答;
步骤11~16:UE A收到403应答后,重新构造注册请求消息,在步骤1的注册请求消息的基础上添加Contact头域,然后发送到SIP-AP;SIP-AP向UE A返回401Unauthorized应答,应答消息中包含上述WWW-Authenticate头域;终端再次向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携带Authorization头域;SIP-AP收到后,使用保存的nonce与查询到的password计算出Authorization头域,如果和UE A发来的Authorization头域不一致,返回403错误,如果一致且该注册请求消息中又带了Contact头域,则SIP-AP鉴权成功,向终端发送200OK的注册应答消息;
步骤17~20:SIP-AP使用R01消息Query_Register_Info到SIPROUTE查询注册请求消息的转发地址(即路由信息),SIPROUTE通过该R01消息中携带的用户的注册账号到数据库中查询出要转发的目的地址及端口;在查询完成后,将查询结果发送给SIP-AP;
步骤21~24:SIP-AP在对UE_A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鉴权通过后,向SIPPXY下发SIP-AP_RES_FROM_DAS_EVENT消息;SIPPXY对此消息进行判断,进行必要的头域处理构造成新的注册消息:增加Via头域、Record-Route头域、Route头域、更新Contact头域、更新Request-Uri的Host部分。根据SIP-AP_RES_FROM_DAS_EVENT消息中携带的SIP-AP指示向AS发送注册请求消息,然后设置超时定时器Timer2,AS返回注册成功后,SIPPXY通过发送SIP-AP_REGISTER_RES_TO_DAS_EVENT消息将注册应答消息上报给SIP-AP,同时记录收到的注册应答消息数目;在收到所有的注册应答的场合,取消超时定时器Timer2,并释放数据区;
步骤25:SIP-AP保存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到内存和SYBASE数据库中,从而完成用户的注册流程;
步骤26~27:当用户A向SIPPXY发起呼叫请求(INVITE)消息,SIPPXY向SIP-AP上报此呼叫请求;
步骤28~29:SIP-AP接收到需要转发的INVITE消息,向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主叫用户UE A的ROUTE信息,消息结构为SAP_Query_Routenfo;SIPROUTE将从数据库中查询到的此用户的签约信息发送给SIP-AP,其中包括Mode参数mo(主叫签约)及SC参数等;
步骤30~31:SIP-AP向SIPPXY发送“转发请求”此INVITE指示,其中头域中RouteMode为mode=mo;SIPPXY将INVITE消息分发到AS,由AS上的智能网业务根据INVITE消息头域中的Mode及SC来触发业务的主叫流程;
步骤32~37:主叫流程触发完成后,AS再将INVITE下发给SIPPXY,SIPPXY向SIP-AP上报此呼叫请求,SIP-AP接收到需要转发的INVITE消息,向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被叫用户UE B的ROUTE信息,再向SIPPXY发送“转发请求”转发至AS,触发智能网业务的被叫流程。
步骤38~42:智能网业务的被叫流程触发完成后,AS将INVITE消息发送给SIPPXY,SIPPXY转发至SIP-AP,SIP-AP再去SIPROUTE中查询用户B的下一个签约信息,如果返回用户B有业务嵌套功能,那么同上步骤32~37,则继续触发下一个智能网业务,如果用户B在SIPROUTE中查询出已经是最后一个签约的智能网业务,那么SIPROUTE给SIP-AP返回用户B终端所在的地址和端口,那么SIP-AP直接将此INVITE下呼至UE B,后续的100trying、180、PRACK、200PRACK、200INVITE、ACK等信令均能正常交互,则UEA和UEB能正常通话。
相应地,一种业务平台,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网络中,包括:
初始会话协议代理服务器(SIPPXY),用于接收智能网宽带用户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若未保存,则申请数据区进行保存处理;还用于向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注册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网宽带用户;
所述SIP-AP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回复给所述SIPPXY。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平台还包括:业务应用服务器(AS)和SIP路由服务器(SIPROUTE);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收到主叫用户所在终端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AP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还用于向所述AS发送呼叫请求,其中携带所述SIPROUTE查询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
所述SIP-AP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并将请求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SIPPXY转发;还用于在所有业务的流程触发完毕后,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被叫用户;
所述AS还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触发业务流程。
较佳地,
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鉴权结果;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到对应的业务平台。
较佳地,
所述SIPPXY还用于对向所述SIP-AP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保存;还用于在向所述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后,启动一定时器;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仍未收到所述SIP-AP回复的注册应答消息,则释放保存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
较佳地,
所述SIPPXY还用于向所述主叫用户转发所述SIP-AP发来的未授权应答消息;
所述SIP-AP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所述SIP-AP用于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的标识信息查找对应的注册信息;还用于若判断出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注册CALLID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相同,则向所述SIPPXY发送未授权应答消息,其中携带计算出的认证头域;还用于根据所述主叫用户发来的携带所述认证头域及Contact头域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重新计算认证头域;若计算出的认证头域与接收到的所述认证头域相同,则鉴权通过。
较佳地,
所述SIP-AP用于利用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所述主叫用户的密码信息计算生成认证头域。
较佳地,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注册应答消息后,构造新的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业务应用服务器(AS);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AS返回的注册成功响应后,将所述注册成功响应发送给所述SIP-AP。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内容,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在NGN下实现宽带业务的方法,包括:
初始会话协议代理服务器(SIPPXY)接收智能网宽带用户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若未保存,则申请数据区进行保存处理;
所述SIPPXY向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所述SIP-AP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回复给所述SIPPXY;
所述SIPPXY发送注册应答消息给所述智能网宽带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SIPPXY收到主叫用户所在终端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AP转发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SIP-AP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向SIP路由服务器(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并将请求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SIPPXY转发;
所述SIPPXY向业务应用服务器(AS)发送呼叫请求,其中携带所述SIPROUTE查询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
所述AS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触发业务流程;在所有业务的流程触发完毕后,所述SIP-AP再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被叫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鉴权结果;
若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则所述SIPPXY还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到对应的业务平台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SIPPXY对向所述SIP-AP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保存;
所述SIPPXY在向所述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后,启动一定时器;
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SIPPXY仍未收到所述SIP-AP回复的注册应答消息,则释放保存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AP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所述SIP-AP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的标识信息查找对应的注册信息;若判断出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注册CALLID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相同,则向所述SIPPXY发送未授权应答消息,其中携带计算出的认证头域;
所述SIPPXY向所述主叫用户转发所述未授权应答消息;
所述SIP-AP根据所述主叫用户发来的携带所述认证头域及Contact头域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重新计算认证头域;若计算出的认证头域与接收到的所述认证头域相同,则鉴权通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AP利用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所述主叫用户的密码信息计算生成认证头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SIPPXY在收到所述注册应答消息后,构造新的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业务应用服务器;
在接收到所述业务应用服务器返回的注册成功响应后,所述SIPPXY将所述注册成功响应发送给所述SIP-AP。
8.一种业务平台,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网络中,包括:
初始会话协议代理服务器(SIPPXY),用于接收智能网宽带用户发来的注册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检索当前是否保存了该用户的信息,若未保存,则申请数据区进行保存处理;还用于向SIP业务代理服务器(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注册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网宽带用户;
所述SIP-AP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构造注册应答消息回复给所述SIPPXY。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业务应用服务器(AS)和SIP路由服务器(SIPROUTE);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收到主叫用户所在终端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AP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还用于向所述AS发送呼叫请求,其中携带所述SIPROUTE查询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
所述SIP-AP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向所述SIPROUTE发送消息请求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并将请求到的所述主叫用户的路由信息及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SIPPXY转发;还用于在所有业务的流程触发完毕后,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被叫用户;
所述AS还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触发业务流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鉴权结果;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所述注册应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到对应的业务平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PXY还用于对向所述SIP-AP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进行保存;还用于在向所述SIP-AP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后,启动一定时器;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仍未收到所述SIP-AP回复的注册应答消息,则释放保存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PXY还用于向所述主叫用户转发所述SIP-AP发来的未授权应答消息;
所述SIP-AP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所述SIP-AP用于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的标识信息查找对应的注册信息;还用于若判断出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注册CALLID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CALLID相同,则向所述SIPPXY发送未授权应答消息,其中携带计算出的认证头域;还用于根据所述主叫用户发来的携带所述认证头域及Contact头域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重新计算认证头域;若计算出的认证头域与接收到的所述认证头域相同,则鉴权通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AP用于利用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所述主叫用户的密码信息计算生成认证头域。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PXY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注册应答消息后,构造新的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业务应用服务器(AS);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AS返回的注册成功响应后,将所述注册成功响应发送给所述SIP-AP。
CN201310028783.XA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Active CN103973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8783.XA CN103973913B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PCT/CN2013/083071 WO2014114088A1 (zh) 2013-01-25 2013-09-06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8783.XA CN103973913B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3913A true CN103973913A (zh) 2014-08-06
CN103973913B CN103973913B (zh) 2017-03-29

Family

ID=5122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8783.XA Active CN103973913B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3913B (zh)
WO (1) WO201411408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0831A (zh) * 2015-06-26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政企网用户管理方法及系统、业务服务器及通信核心网
CN109274583A (zh) * 2018-09-25 2019-01-25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N110730027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卫星宽带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010374A (zh) * 2019-11-22 2020-04-14 睿云联(厦门)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p离线呼叫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546B (zh) * 2020-11-24 2022-08-1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交换的呼叫路由选择方法
CN113709730B (zh) * 2021-07-12 2023-12-01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终端安全合法性校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109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虚拟媒体网关实现呼叫处理的方法
CN1747468A (zh) * 2004-09-06 2006-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Ngn网络传送层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US20070104182A1 (en) * 2005-11-04 2007-05-10 Gorti Sreenivasa R Enabling multiple service profiles on a single device
CN101047832A (zh) * 2007-04-30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因特网网络电视业务鉴权及其触发的实现方法
CN101227474A (zh) * 2008-02-01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软交换网络中的会话初始化协议用户鉴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5976C (zh) * 2005-07-05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鉴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109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虚拟媒体网关实现呼叫处理的方法
CN1747468A (zh) * 2004-09-06 2006-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Ngn网络传送层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US20070104182A1 (en) * 2005-11-04 2007-05-10 Gorti Sreenivasa R Enabling multiple service profiles on a single device
CN101047832A (zh) * 2007-04-30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因特网网络电视业务鉴权及其触发的实现方法
CN101227474A (zh) * 2008-02-01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软交换网络中的会话初始化协议用户鉴权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0831A (zh) * 2015-06-26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政企网用户管理方法及系统、业务服务器及通信核心网
CN110730027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卫星宽带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730027B (zh) * 2018-07-16 2021-11-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卫星宽带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274583A (zh) * 2018-09-25 2019-01-25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N109274583B (zh) * 2018-09-25 202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N111010374A (zh) * 2019-11-22 2020-04-14 睿云联(厦门)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p离线呼叫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010374B (zh) * 2019-11-22 2022-04-19 睿云联(厦门)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p离线呼叫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14088A1 (zh) 2014-07-31
CN103973913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6685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upporting database access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EP1461965B1 (en) Communication node architecture
US20070291733A1 (en) Integration of Packet and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s
CN101795244B (zh) Ip通信网络或子网络之间的网络互操作性
CN100484141C (zh) 实现ims和cs业务并发时的终端能力交互和路由控制的方法
CN101156395B (zh) 一种跨域路由控制方法
CN102025723B (zh) 在服务供应网络中提供企业服务
CN106911664B (zh) 会话发起协议(sip)路由器
US971234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E.164 number mapping (ENUM) translation at a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 and/or session intiation protocol (SIP) router
CN103973913B (zh) 一种ngn下实现宽带业务功能的方法及业务平台
CN104704795A (zh) 通过使用具有webRTC功能的网络浏览器创建虚拟SIP用户代理的方法和系统
US20110149750A1 (en) Subscriber fallback/migration mechanisms in ims geographic redundant networks
CN101971592A (zh) 接入地会话控制器、ip多媒体子系统及其注册会话方法
CN101931923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用户注册方法及业务实现系统
CN104767709B (zh) 一种封堵ims业务异常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JP5330540B2 (ja) 企業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判定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132555B (zh) 非ims集中业务用户获取漫游号码的方法
WO2011153785A1 (zh) 前转呼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884858B (zh) 用于使能来自ims中未登记ue的连接的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Bates et al. Converged multimedia networks
CN102595372B (zh) 用户漫游方法及ics增强网络
WO2017185943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方法中使用的网元
JP2023540063A (ja) 合法的傍受のためのパケットのル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媒体
Boucadair et al. IP Telephony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Challenges, Models, and Engineering
CN110191516A (zh) 一种通话建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