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2524A - 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2524A
CN103972524A CN201410043833.6A CN201410043833A CN103972524A CN 103972524 A CN103972524 A CN 103972524A CN 201410043833 A CN201410043833 A CN 201410043833A CN 103972524 A CN103972524 A CN 103972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flow path
cooling
cooling agent
bipol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38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2524B (zh
Inventor
M.A.朗
S.R.法尔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972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2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2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25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6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having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ers or coolant flow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4104Regulation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01M8/04358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417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64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86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of auxiliary devices, e.g. batteries,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68Pressure; Flow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83Pressure differences, e.g. between anode and cath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57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both reactants being gaseous or vapori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双极板组件,每个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一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二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所述多个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其中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外部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冷却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由氢供给燃料的交通工具的设备。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由氢供给燃料的交通工具,其在冷却剂泵失效的情况下,采用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的膨胀和收缩,来泵送冷却剂贯穿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电化学转化电池,其一般被称为燃料电池,是例如通过用空气中的氧使氢氧化来处理反应物,从而产生电能量。电动力被提供至电动机,用于推进交通工具。由这种系统产生的仅有副产物是纯水和余热(off-heat)。余热一般通过液体冷却剂环和典型的汽车散热器被废弃到环境。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燃料,因为它是清洁的,并且它可被使用来在燃料电池中有效地产生电力。汽车工业已花费了显著的资源来开发氢燃料电池作为用于交通工具的动力源。由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将是更有效的,并且比目前的采用内燃发动机的交通工具产生更少的排放。
在典型的燃料电池系统中,氢或富氢气体被供应作为反应物穿过流动路径至燃料电池的阳极侧,而氧(比如呈大气氧的形式)被供应作为反应物穿过分离的流动路径至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通常呈比如铂等贵金属形式的催化剂被放置在阳极和阴极处,用以促进反应物向电子以及带正电离子(对于氢)和带负电离子(对于氧)的电化学转化。在一个众所周知的燃料电池形式中,阳极和阴极可以由一层导电性气态扩散介质(GDM)材料制成,在其上沉积有催化剂用以形成催化剂涂覆扩散介质(CCDM)。电解质层使阳极与阴极分离,用以允许离子的选择性通过,来从阳极传至阴极,而同时阻止所生成的电子的通过,其相反被迫使流动穿过外部导电性电路(比如负载),用以在阴极处与带电离子重新结合之前执行有用的工作。带正电和带负电的离子在阴极处的结合导致作为反应的副产品的无污染水的生成。在另一众所周知的燃料电池形式中,阳极和阴极可以直接地形成在电解质层上,用以形成被称作膜片电极组件(MEA)的分层结构。
一个类型的燃料电池,其被称为质子交换膜片(PEM)燃料电池,已对于交通工具和相关的移动应用显示了特别是前景。PEM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层呈固体质子透过性膜片(比如全氟磺酸膜片,其一个商用示例为Nafion™)的形式。不管是采用了以上的基于MEA的途径还是基于CCDM的途径,通过电解质层与阴极分离的阳极的存在形成单个PEM燃料电池;许多这种单个电池可被组合以形成燃料电池堆,从而增加其动力输出。多个电池堆可被联接在一起,用以进一步增加动力输出。
在燃料电池堆中,多个燃料电池以电串联方式堆叠在一起,同时被气体不可透过的导电性双极板分离。在一些情况下,双极板是通过紧固一对薄金属片而形成的组件,所述一对薄金属片在它们的外面表面上形成有反应物流动路径。通常,在双极板组件的金属板之间提供有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在PEM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类型的双极板组件的各种示例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 5,776,624中有示出和描述,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通常,与燃料电池堆相关联的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使液体冷却剂循环穿过燃料电池堆,至费热能量(即,热)被传递至环境之处的热交换器。典型液体冷却剂的热性质要求:相对较大的体积被循环穿过系统,用以去除足够的废弃能量,以便将电池堆的温度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特别是在最大功率条件的状态下。然而,冷却剂泵的失效提出了显著的操作挑战。当前,当冷却剂泵失效被检测到时,燃料电池系统一般在降低的功率条件下操作,用以限制热的产生,直到最大温度阈值被超过。一旦系统温度已达到最大许容水平后,系统被关闭。系统关闭可能使交通工具操作者处于困境,导致走路回家的情况。
对于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一个实际挑战是在冷却剂泵失效的情况下维持交通工具动力。对于燃料电池系统存在这样一种需求,其允许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在冷却剂泵失效的情况下继续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系统和技术的以上问题和其它问题,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其利用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体积的膨胀和收缩来泵送冷却剂贯穿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冷却系统,特别是在冷却剂泵失效的情况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一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二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其中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冷却系统。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燃料电池系统中泵送冷却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检测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泵失效;将由所述燃料电池堆生成的最大允许功率降低至预先确定的极限;以及在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得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发挥作用,来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一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二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主系统,由此使冷却剂泵将冷却剂循环贯穿所述冷却系统;和后备系统,由此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
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
其中,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散热器,其用于冷却冷却剂;
冷却剂环,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散热器处于流体连通;
冷却剂贮存器,其与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冷却剂环处于流体连通;和
多个止回阀,其沿着所述冷却剂环流体地设置。
3.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其用于传感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温度,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温度的增加与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压力的增加相关。
4.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调节器,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进行操作用以基于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温度来安排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循环。
5.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其用于传感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压力,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作为反馈控制器进行操作,用于安排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循环。
6.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止回阀被流体地设置成使得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至所述散热器用于冷却。
7.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却剂泵,其与所述冷却剂环处于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冷却剂泵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燃料电池堆之间。
8. 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止回阀包括:第一止回阀,其被流体地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堆与所述冷却剂泵之间,使得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所述冷却剂泵。
9. 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止回阀包括:第二止回阀,其被流体地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堆与所述散热器之间,使得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所述燃料电池堆。
10. 如技术方案9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止回阀包括:第三止回阀,其被流体地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堆与所述冷却剂贮存器之间,使得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冷却剂贮存器。
11. 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12. 一种用于在燃料电池系统中泵送冷却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
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
检测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泵失效;
将由所述燃料电池堆生成的最大允许功率降低至预先确定的极限;以及
在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得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发挥作用,来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13. 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监测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温度,用以确保冷却剂流速足以防止所述燃料电池堆的过热。
14. 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监测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压力。
15. 如技术方案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压力来安排压力差循环。
16. 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循环压力差包括以下步骤:
(a) 降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相对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的压力,由此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向外膨胀,并增加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
(b) 增加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相对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的压力,由此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向内收缩,并减小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以及
(c) 顺次地重复步骤(a)和(b),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剂系统。
17. 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循环压力差包括:循环地降低和增加进入所述燃料电池堆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致动喷射器的频率。
18. 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循环压力差包括:循环地降低和增加进入所述燃料电池堆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喷射器的占空比。
19.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
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主系统,由此使冷却剂泵将冷却剂循环穿过所述冷却系统;和
后备系统,由此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20. 如技术方案19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散热器,其用于冷却冷却剂;
冷却剂泵,其用于循环冷却剂;
冷却剂环,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冷却剂泵和所述散热器处于流体连通;
冷却剂贮存器,其与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冷却剂环处于流体连通;和
多个止回阀,其沿着所述冷却剂环流体地设置。
从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实施例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区域的图示,其中图2A是在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的压力高于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压力的条件下发生收缩的冷却剂区域,而图2B是在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的压力低于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压力的条件下发生膨胀的冷却剂区域。
图3绘出了当冷却剂泵不操作时在绝对冷却剂压力(kpa)、由于热膨胀(虚线,210)而产生的系统温度(℃)与板收缩/膨胀(实线,220)之间的代表关系。
图4绘出了基于实现50kpa压力循环而相对于电流密度(A/cm2)和喷射器频率(Hz)产生的潜在冷却剂流速(lpm)。冷却剂流由实线(310)表示,而喷射器频率由虚线(320)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涉及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方法和系统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论述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其应用和用途。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燃料电池”通常被使用来指单个电池或多个电池(电池堆),取决于具体情境。多个个体电池通常被捆在一起用以形成燃料电池堆,并且一般以电串联方式布置成堆叠构造。电池堆内的每个电池包括前面描述的MEA,并且每个这种MEA提供其电压增量。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反应气体”是指向燃料电池提供还原或氧化材料的气体。在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可包括第一反应气体和第二反应气体,其对应于被输送至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的反应气体。在某些实施例中,阳极反应气体选自由氢或富氢气体组成的组,而阴极反应气体选自由氧或富氧气体比如空气组成的组。当第一反应气体是阳极反应气体时,第二反应气体是阴极反应气体。当第一反应气体是阴极反应气体时,第二反应气体是阳极反应气体。
当前实施例利用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由于内部冷却剂与外部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之间的压力差而发生的膨胀和收缩,以便在冷却剂泵失效的情况下泵送冷却剂贯穿(throughout)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冷却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100的示意图。燃料电池堆110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105。每个燃料电池105包括双极板组件(未示出)。燃料电池堆110经由冷却剂环170与散热器130处于流体连通,所述冷却剂环170将来自燃料电池堆110的冷却剂大体引导至散热器130、并返回燃料电池堆110。冷却剂泵120设置成沿着冷却剂环170处于散热器130与燃料电池堆11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剂环170包括子环170A,由此使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的一部分绕过散热器130,并被引导至三路混合阀160,所述三路混合阀160设置成沿着冷却剂环170处于散热器130与冷却剂泵120之间。冷却剂贮存器140经由冷却剂贮存器线180与燃料电池堆110和冷却剂环170处于流体连通。冷却剂贮存器子线180A流体地连接燃料电池堆110与冷却剂贮存器140。冷却剂贮存器子线180B流体地连接冷却剂贮存器140与冷却剂环170,其中子线180B在散热器130与冷却剂泵120之间连接至冷却剂环170。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剂贮存器子线180B在混合阀160与冷却剂泵120之间连接至冷却剂环170,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冷却剂贮存器子线180B可在冷却剂泵120上游的任何位置处连接至冷却剂环170。
在冷却剂填充之后,或者每当空气变得被俘获到系统中时,冷却剂贮存器线180允许被俘获的空气泄放至冷却剂贮存器140。线180连接至燃料电池堆110的最高点,以便相应地发挥功能。与所有其它冷却剂流线相比,冷却剂贮存器线180的相对直径小。操作期间,很少的(如果有的话)冷却剂行进穿过冷却剂贮存器线180,但是该线允许空气逸出返回冷却剂贮存器140。
系统100进一步包括多个止回阀150,其流体地设置成沿着冷却剂环170和冷却剂贮存器线18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止回阀150流体地设置成沿着冷却剂环170处于燃料电池堆110与散热器130之间并提供阻力,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到燃料电池堆110中;第二止回阀150流体地设置成沿着冷却剂环170处于冷却剂泵120与燃料电池堆110之间并提供阻力,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到冷却剂泵120中;并且第三止回阀150流体地设置成沿着冷却剂贮存器线180A处于燃料电池堆110与冷却剂贮存器140之间并提供阻力,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穿过冷却剂贮存器线180A返回到冷却剂贮存器140中或返回到燃料电池堆110中。因此,所述多个止回阀150促进来自燃料电池堆110的冷却剂的泵送,主要是向散热器130的方向。在冷却剂泵120失效的情况下,被供应至燃料电池堆110的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氢或富氢气体和空气或氧)的压力被安排(scheduled)为相对于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压力进行循环。在一个形式中,该安排可以基于基于处理器的控制器(未示出),其在接收到来自传感器(未示出)的信号时,可将适当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压缩器、压力调节器(或其它适当的泵送机构),以便控制反应气体向MEA的相应侧的输送。在双极板组件外侧的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与设置于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之间的压力差使双极板组件的板膨胀和收缩(见下面的图2),由此泵送冷却剂贯穿系统100。当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的压力高于燃料电池堆110内的冷却剂的压力时,双极板组件收缩,并且冷却剂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主要是向散热器130的方向。止回阀150引导冷却剂流穿过冷却剂环170和燃料电池堆110。在一个实施例中,止回阀是受弹簧加载的。可选地,止回阀可以被整合到现有部件比如冷却剂泵120或燃料电池堆110中。
图2是双极板组件的由于反应气体压力循环而经受膨胀和收缩的区域的图示。在图2A中,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RAN、RCAT)的流动路径被绘出在双极板组件125的外侧,并且冷却剂115设置在双极板组件125内。当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中的每个的压力(PAN、PCAT)高于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115的压力(PCOOL)时,双极板组件125的板向内收缩,并且冷却剂115从双极板组件排出。在图2B中,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RAN、RCAT)的流动路径被绘出在双极板组件125的外侧,并且冷却剂115设置在双极板组件125内。当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中的每个的压力(PAN、PCAT)低于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115的压力(PCOOL)时,双极板组件125的板向外膨胀,并且冷却剂115被吸到双极板组件125中。在冷却剂泵120失效的情况下,阳极和阴极反应气体的压力(PAN、PCAT)被安排成顺次地循环,使得相对于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115的压力来说的反应气体的较高和较低压力使双极板组件125循环地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115穿过冷却系统。这样,燃料电池堆110在冷却剂泵120失效的情况下作为冷却剂排代泵(displacement pump)发挥功能。
冷却系统与环境压力隔离,并且由于冷却剂在操作温度处的热膨胀,而通常在环境压力以上操作。图3绘出了绝对冷却剂压力(kpa)、由于热膨胀(虚线)210而产生的系统温度(℃)与电池堆压缩(实线)220之间的代表关系。随着系统温度增加,冷却剂压力增加。压力上升由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的体积和冷却剂贮存器罐中的气体体积来确定。反应气体压力循环基于所测量的系统温度而被安排成用以实现燃料电池堆和冷却系统内的泵送。例如,最大反应气体压力可以被设定在线220以上,而最小反应气体压力可以被设定在线210之处或以下。在某些实施例中,冷却剂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提供反馈控制来限定反应气体压力循环。
可使用在本文中提供的方法和系统来实现的冷却剂流速(flow rate)由反应气体压力被调节的速率和冷却剂可流动进出燃料电池堆的速率来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操作条件将确定压力循环的速率。例如,图4绘出了冷却剂流速(lpm)和喷射器频率(Hz),其基于实现50kpa压力循环相对于电流密度(A/cm2)生成。冷却剂流速(实线)由线310绘出。喷射器频率(虚线)由线320绘出。冷却剂流速足以以降低的性能水平来防止燃料电池堆过热。在某些实施例中,可监测冷却剂温度,来防止燃料电池堆过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110,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105,每个燃料电池105包括双极板组件125,所述双极板组件125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一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二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双极板组件125处于热连通;其中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冷却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130,其用于冷却冷却剂;冷却剂环170,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燃料电池堆110和散热器130处于流体连通;冷却剂贮存器140,其与燃料电池堆110和冷却剂环170处于流体连通;和多个止回阀150,其沿着冷却剂环170流体地设置。在一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却剂泵120,其与冷却剂环170处于流体连通,其中冷却剂泵120设置在散热器130与燃料电池堆110之间。
在再一实施例中,止回阀150被流体地设置成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至散热器130用于冷却。多个止回阀150被定位成使得:当双极板组件125在燃料电池堆110内循环地膨胀和收缩时,冷却剂被泵送贯穿冷却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第一止回阀150,其被流体地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10与冷却剂泵120之间,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到冷却剂泵120中。在再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止回阀150,其被流体地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10与散热器130之间,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燃料电池堆110。在再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第三止回阀150,其被流体地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10与冷却剂贮存器140之间,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燃料电池堆110。多个止回阀150发挥功能用以总体沿散热器130的方向引导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
在另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三路混合阀160,其被构造成用以控制冷却剂在冷却系统中在子环170A、散热器130和燃料电池堆110之间的流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其用于传感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温度,其中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温度的增加与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压力的增加相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传感器可贯穿冷却系统定位在各个位置处,以便监测冷却剂在其中的温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定位在燃料电池堆110的入口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调节器(未示出),其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其中压力调节器进行操作用以基于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温度来安排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循环。压力调节器本质上可为被动的或主动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调节器是被动弹簧或作用力平衡膜片控制器。在另一实施例中,压力调节器是主动的基于处理器的控制器,其在从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时,可将适当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压缩器、喷射器或其它适当的泵送机构,以便控制反应气体向燃料电池110的输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压力调节器可贯穿燃料电池系统定位在各个位置处,以便调节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的压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调节器定位在反应气体流动路径进入燃料电池堆110中的入口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未示出),其用于传感冷却剂在冷却系统内的压力,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作为反馈控制器进行操作,用于安排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循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传感器可贯穿冷却系统定位在各个位置处,以便监测冷却剂在其中的压力。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定位在燃料电池堆110的入口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在本文中描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施例中的任一个。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燃料电池系统中泵送冷却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燃料电池堆110,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105,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125,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检测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泵120的失效;将由所述燃料电池堆110生成的最大允许功率降低至预先确定的极限;以及在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得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的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发挥作用,来泵送冷却剂115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监测冷却系统的内冷却剂温度,用以确保冷却剂流速足以防止燃料电池堆110的过热。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监测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压力。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冷却系统内检测到的冷却剂压力来安排压力差循环。
在一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循环压力差包括以下步骤:(a) 降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相对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的压力,由此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向外膨胀,并增加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115的体积;(b) 增加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相对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的压力,由此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向内收缩,并减小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115的体积;以及(c) 顺次地重复步骤(a)和(b),由此泵送冷却剂115穿过所述冷却剂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压力差包括:循环地降低和增加进入所述燃料电池堆110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致动喷射器的频率。在另一实施例中,循环压力差包括:循环地降低和增加进入所述燃料电池堆110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喷射器的占空比(duty cycle)。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110,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105,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125,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一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处于第二板的与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115置于与至少一个双极板组件125处于热连通,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主系统,由此使冷却剂泵120将冷却剂115循环贯穿所述冷却系统;和后备系统,由此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125内的冷却剂115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115穿过所述冷却系统。在一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130,其用于冷却冷却剂115;冷却剂泵120,其用于循环冷却剂115;冷却剂环170,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所述燃料电池堆110、所述冷却剂泵120和所述散热器130处于流体连通;冷却剂贮存器140,其经由冷却剂贮存器线180与燃料电池堆110和冷却剂环170处于流体连通;和多个止回阀150,其沿着冷却剂环170和冷却剂贮存器线180流体地设置。
如在以上公开的实施例中那样,止回阀150被流体地设置成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至散热器130用于冷却。多个止回阀150被定位成使得:当双极板组件125在燃料电池堆110内循环地膨胀和收缩时,冷却剂115被泵送贯穿冷却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第一止回阀150,其被流体地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10与冷却剂泵120之间,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115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到冷却剂泵120中。在再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止回阀150,其被流体地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10与散热器130之间,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燃料电池堆110。在再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第三止回阀150,其被流体地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10与冷却剂贮存器140之间,使得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基本上被禁止流动返回燃料电池堆110。多个止回阀150发挥功能用以总体沿散热器130的方向引导从燃料电池堆110排出的冷却剂115。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其它变化和修改。因此意图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覆盖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这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
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
其中,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散热器,其用于冷却冷却剂;
冷却剂环,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散热器处于流体连通;
冷却剂贮存器,其与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冷却剂环处于流体连通;和
多个止回阀,其沿着所述冷却剂环流体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其用于传感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温度,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温度的增加与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压力的增加相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调节器,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进行操作用以基于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温度来安排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循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其用于传感所述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的压力,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作为反馈控制器进行操作,用于安排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的压力循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止回阀被流体地设置成使得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的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导至所述散热器用于冷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却剂泵,其与所述冷却剂环处于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冷却剂泵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燃料电池堆之间。
8.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9.一种用于在燃料电池系统中泵送冷却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
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
检测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泵失效;
将由所述燃料电池堆生成的最大允许功率降低至预先确定的极限;以及
在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得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发挥作用,来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10.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燃料电池,每个燃料电池包括双极板组件,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
第一板和第二板,其具有设置于其间的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
用于第一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一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用于第二反应气体的流动路径,其位于第二板的与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相对的一侧;和
冷却系统,其被构造成用以将冷却剂置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双极板组件处于热连通,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主系统,由此使冷却剂泵将冷却剂循环穿过所述冷却系统;和
后备系统,由此所述内部冷却剂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气体流动路径之间的循环压力差使设置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内的冷却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由此泵送冷却剂穿过所述冷却系统。
CN201410043833.6A 2013-02-01 2014-01-30 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2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57071 2013-02-01
US13/757,071 US9054351B2 (en) 2013-02-01 2013-02-01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fuel cell-powered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2524A true CN103972524A (zh) 2014-08-06
CN103972524B CN103972524B (zh) 2016-12-07

Family

ID=5120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383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2524B (zh) 2013-02-01 2014-01-30 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54351B2 (zh)
CN (1) CN103972524B (zh)
DE (1) DE10201410095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6240B2 (en) * 2014-04-07 2018-01-23 Intelligent Energy Limited Multi-functional fuel cable
KR101724476B1 (ko) * 2015-10-12 2017-04-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이온 필터 관리 방법
US10109873B2 (en) 2016-01-18 2018-10-2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DE102020102718A1 (de) 2020-02-04 2021-08-05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stoffzellenvorrichtung mit einer dem Kühlmittelkreislauf zugeordneten und verstellbaren Lamellenstruktur,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stoffzellenvorrichtung sowie Brennstoffzellenfahrzeu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944A (en) * 1995-06-30 1996-04-02 International Fuel Cells Corp.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power plants
US20040142217A1 (en) * 2002-04-05 2004-07-22 Couch Harold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peartion of a cell stack assembly during subfreezing temperatures
US20050067012A1 (en) * 2003-09-26 2005-03-31 Gridley Brian J. Pressure-differential liquid raising system
US20090035616A1 (en) * 2004-12-29 2009-02-05 Utc Power Corporation Full cells evaporative cooling and combined evaporative and sensible cooling
JP2009522723A (ja) * 2005-12-30 2009-06-11 ユーティーシー パワ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燃料セルの冷媒へのガスの取込に対する対応
US20090317678A1 (en) * 2006-07-26 2009-12-24 Tetsuya Bono Fuel cel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6624A (en) 1996-12-23 1998-07-0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razed bipolar plates for PEM fuel cel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944A (en) * 1995-06-30 1996-04-02 International Fuel Cells Corp.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power plants
US20040142217A1 (en) * 2002-04-05 2004-07-22 Couch Harold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peartion of a cell stack assembly during subfreezing temperatures
US20050067012A1 (en) * 2003-09-26 2005-03-31 Gridley Brian J. Pressure-differential liquid raising system
US20090035616A1 (en) * 2004-12-29 2009-02-05 Utc Power Corporation Full cells evaporative cooling and combined evaporative and sensible cooling
JP2009522723A (ja) * 2005-12-30 2009-06-11 ユーティーシー パワ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燃料セルの冷媒へのガスの取込に対する対応
US20090317678A1 (en) * 2006-07-26 2009-12-24 Tetsuya Bono Fuel cel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00953B4 (de) 2017-10-12
CN103972524B (zh) 2016-12-07
US9054351B2 (en) 2015-06-09
US20140220468A1 (en) 2014-08-07
DE102014100953A1 (de) 201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7461B (zh) 氢浸没式燃料电池堆及相关操作
EP3087634B1 (en) Hydrogen-redox flow battery assembly
EP2226879A1 (en) A method for starting up a back-up fuel cell electric generator comprising a compact manifold body
CN103972524A (zh) 用于冷却燃料电池动力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KR102608784B1 (ko) 실시간 위험상태 감지 수전해시스템
CN201238067Y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活化系统
US20190341644A1 (en) Fuel cell stack
CN110212221B (zh) 燃料电池、其湿度控制方法
WO2022241371A9 (en) Systems for converting and storing energy
US9190678B2 (en) Alkaline fuel cell and alkaline fuel cell system
CN215070070U (zh) 一种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
CN102668214A (zh) 燃料电池组
US20160308237A1 (en) Hydrogen/Bromine Flow Battery in which Hydrogen is Freely Exchanged between Two Cell Compartments
CN102487143A (zh) 燃料电池系统和控制该系统的方法
US20140057190A1 (en) Direct oxidation type fuel cell system
US7846603B2 (en) Coolant reservoir purge system for fuel cell systems and vehicles
KR101601377B1 (ko) 연료전지 공기극 공급 공기의 열교환기 장치 및 열 교환 방법
JP2008243572A (ja) 集電体及び燃料電池
US10381658B2 (en) Fuel cell stack
JP2020087637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216671698U (zh) 一种新型氢氧燃料电池产物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4628746B (zh) 燃料电池系统
US20230287578A1 (en) Fuel cell system
CN112993323B (zh) 一种具有自排水功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EP4068437A1 (en) Coolant system for a fuel cel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