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640A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61640A CN103961640A CN201410043283.8A CN201410043283A CN103961640A CN 103961640 A CN103961640 A CN 103961640A CN 201410043283 A CN201410043283 A CN 201410043283A CN 103961640 A CN103961640 A CN 1039616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hizoma
- semen
- radix
- chinese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9~12份,山豆根9~12份,僵蚕3~6份,儿茶9~12份,黄连3~6份,白芷3~6份,黄柏3~6份,川贝6~9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硼砂2~5份,冰片2~5份,朱砂2~5份,青黛3~6份;橘核3~6份,荔枝核3~6份,珍珠母6~9份,胖大海6~9份,海浮石6~9份,制半夏2~5份,陈皮2~5份;三棱3~6份,莪术3~6份,丹参9~12份,蛰虫2~5份,水蛭2~5份,赤芍9~12份,大黄6~9份,桃仁6~9份。用上述有效药物成分相互配伍组方,具有疏风散热,清火解毒,化痰散结,破血逐瘀之功效,达到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喉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肿胀、干痒及异物感,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及其他疾病所致咽喉部位的病变引起,中医称之为乳蛾、喉痹、梅核气等。西医多选用抗生素治疗,但有时疗效差,常遗留后遗症,成为慢性疾患,如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每遇感冒即可发作。中医治疗咽喉疾病具有一定优势,但临床须辨证论治,分型诊治,方可收效。
中医认为在喉痹的病因病机中,“风邪为患”是重要的一环,感受风邪、风邪留恋是喉痹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说明了风邪伤人以阳位为主的特点。咽喉居于机体上部,属阳位,且咽喉主司呼吸、饮食,为机体与外界交通的第一要道,因此极易受以风邪为首的外邪侵袭,邪气留恋,化热、伤津、炼痰等,从而使患者出现痒、干、咳、异物感、痰等症状,甚至有新生物形成。除风邪之外,“火毒”亦是喉科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火邪炎炽,易致水液代谢失常,引起痰的产生,因此二者多相兼致病,火可以为实火,也可以为虚火,咽喉部疾病多为实火所致,虚火引起的仅占其中少数。咽喉病日久可出现肺、脾、肾等脏器的虚损,而出现气滞、痰凝、血瘀等继发病因,形成肺肾阴虚、气滞血瘀、肺脾气虚、痰瘀互结等多种复合证型,其中痰瘀互结型临床常见。因此,辩治咽喉病除了施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这一基本治法之外,,亦要注重痰凝、血瘀等兼症而佐以化痰散结,破血逐瘀之法,进而恢复肺脾肾的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9~12份,山豆根9~12份,硼砂2~5份,冰片2~5份,朱砂2~5份,青黛3~6份;制半夏2~5份,陈皮2~5份;三棱3~6份,莪术3~6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散结,化痰除瘀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僵蚕3~6份,儿茶9~12份,黄连3~6份,白芷3~6份,黄柏3~6份,川贝6~9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橘核3~6份,荔枝核3~6份,珍珠母6~9份,胖大海6~9份,海浮石6~9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丹参9~12份,蛰虫2~5份,水蛭2~5份,赤芍9~12份,大黄6~9份,桃仁6~9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12份,山豆根12份,硼砂5份,冰片5份,朱砂5份,青黛6份,制半夏5份,陈皮5份,三棱6份,莪术6份,僵蚕3份,儿茶12份,黄连3份,白芷6份,黄柏3份,川贝6份,乳香2份,没药2份,橘核6份,荔枝核6份,珍珠母9份,胖大海9份,海浮石9份,丹参12份,蛰虫2份,水蛭2份,赤芍12份,大黄6份,桃仁6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9份,山豆根9份,硼砂5份,冰片5份,朱砂5份,青黛6份;制半夏5份,陈皮5份;三棱6份,莪术6份,僵蚕3份,儿茶9份,黄连3份,白芷6份,黄柏3份,川贝6份,乳香2份,没药2份,橘核6份,荔枝核6份,珍珠母9份,胖大海9份,海浮石9份,丹参9份,蛰虫2份,水蛭2份,赤芍9份,大黄6份,桃仁6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10份,山豆根10份,硼砂9份,冰片9份,朱砂9份,青黛9份,制半夏9份,陈皮9份;三棱9份,莪术9份,僵蚕5份,儿茶10份,黄连5份,白芷9份,黄柏5份,川贝9份,乳香3份,没药3份,橘核9份,荔枝核9份,珍珠母10份,胖大海10份,海浮石10份,丹参12份,蛰虫3份,水蛭3份,赤芍10份,大黄9份,桃仁9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进行配料,将所述药材暴晒2-3小时;
2)研磨至100目,获得干燥的中药粉剂;
3)按每粒胶囊含0.4克中药药粉分装,获得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的中成药胶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依据,采用上述有效药物成分相互配伍组方,具有疏风散热,清火解毒,化痰散结,破血逐瘀之功效,达到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的目的,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临床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从原料上分析,本发明的中药成本低,药源广。上述制备方法所得到的中药药粉可制成常见的中药制剂,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易于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四组药材混合而成,其中,第一组药材为:薄荷9~12份,山豆根9~12份,硼砂2~5份,冰片2~5份,朱砂2~5份,青黛3~6份;制半夏2~5份,陈皮2~5份;三棱3~6份,莪术3~6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作为必备成分,在咽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散结,化痰除瘀的作用。
第二组药材为:僵蚕3~6份,儿茶9~12份,黄连3~6份,白芷3~6份,黄柏3~6份,川贝6~9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根据随症增减。
第三组药材为:橘核3~6份,荔枝核3~6份,珍珠母6~9份,胖大海6~9份,海浮石6~9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也可以随症增减。
第四组药材为:丹参9~12份,蛰虫2~5份,水蛭2~5份,赤芍9~12份,大黄6~9份,桃仁6~9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也可以随症增减。
各种中药原料的药理疗效如下:
薄荷:味辛,性平;归肺、胃、心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山豆根:味苦,性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功效:息风止茎。
儿茶:味苦、涩,性凉;归肺经;功效: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效: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川贝: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味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硼砂:味甘、咸,性凉;归肺、胃经;功效: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朱砂:味甘,性寒;归心经;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橘核:味苦,性平;归肝经;功效:行气散结止痛。
荔枝核:味苦,性平;归肝经;功效:散滞祛寒,行气活血。
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胖大海:味甘,性寒;归肺、大肠经;功效: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海浮石:味咸,性寒;归肺经;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功效: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土鳖虫:味咸,性寒;归肝经,功效:破血逐瘀,续经接骨。
水蛭:味咸、苦,性平;归肝经,功效:破血逐瘀。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桃仁:味苦,性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本发明的中药对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共分为三组处方,第一组方中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黄连味苦,性寒,功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芷功擅: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川贝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乳香、没药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硼砂味甘、咸,性凉,可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冰片能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朱砂味甘,性寒,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青黛味咸,性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肿。诸药相配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治疗咽喉疾病之基本大法。第二组方中橘核功效行气散结止痛;荔枝核味苦,性平,能散滞祛寒,行气活血;珍珠母味咸,性寒;功擅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胖大海能清宣肺气;海浮石味咸,性寒,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制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陈皮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诸药相合能燥湿化痰,行气散结。第三组方中三棱、莪术功效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土鳖虫、水蛭味咸,性寒,功擅破血逐瘀,续经接骨;赤芍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大黄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桃仁功擅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诸药相配能破血逐瘀,凉血消痈。三组配方相合,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破血逐瘀,化痰散结,对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一,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12份,山豆根12份,硼砂5份,冰片5份,朱砂5份,青黛6份,制半夏5份,陈皮5 份,三棱6份,莪术6份,僵蚕3份,儿茶12份,黄连3份,白芷6份,黄柏3份,川贝6份,乳香2份,没药2份,橘核6份,荔枝核6份,珍珠母9份,胖大海9份,海浮石9份,丹参12份,蛰虫2份,水蛭2份,赤芍12份,大黄6份,桃仁6份。
按上述配比进行配料,将所述药材暴晒2-3小时;研磨至100目,获得干燥的中药粉剂;按每粒胶囊含0.4克中药药粉分装,获得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的中成药胶囊。
用于治疗咽喉疾病时,先用2~3克(小儿减半)药粉喷喉,时间1分钟,然后连同痰液吐出,嘱患者口服胶囊,每日3次,每次2~3粒胶囊(小儿减半),7天为一个疗程,外治内服1~3个疗程,病情明显好转。
以下提供4个临床治疗病症分析:
1、某男,6岁。发热2天,咳嗽,咽痛,经用青霉素及退热剂,热退,仍咳嗽,咽痛,查咽充血,扁桃体左侧Ⅱ°肿大,右侧Ⅲ°肿大,舌红苔厚腻,脉弦滑。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患者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1个疗程后治愈。
2、某女,10岁,发热,咽痛1天,左颌下肿痛,耳鸣,无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胸闷。体温:38.7℃,咽充血,左侧扁桃体Ⅱ°肿大,左颌下近耳垂处弥漫性肿,质硬,触无移动,心肺(-),饮食减少,二便正常。治以疏风清热,利咽消肿,化痰散结。患者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配合外用喷喉,1个疗程后治愈。
3、某女,43岁,咽干咽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5d。患者3年前出现咽干咽痛,有时干呕,服用金嗓子喉宝等,症状基本消失。后咽干咽痛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伴嗳气,咽中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情绪波动后加重。治以开结化痰,顺气降逆,佐以泻火利咽。患者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配合外用喷喉,3个疗程后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4、某女,32岁,患者咽干、口干已3月,口中粘腻,不欲饮,咽中不利,需频服少量水,以濡润咽喉,全身症状不明显,仅偏体胖,纳食可,二便调,小便时黄微热,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治以化痰利咽,活血化瘀。者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配合外用喷喉,2个疗程后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通过上述临床数据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咽喉疾病上,消炎去肿止痰具有明显疗效,疗程短、治愈快、中成药配方,无副作用。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二,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9份,山豆根9份,硼砂5份,冰片5份,朱砂5份,青黛6份;制半夏5份,陈皮5份;三棱6份,莪术6份,僵蚕3份,儿茶9份,黄连3份,白芷6份,黄柏3份,川贝6份,乳香2份,没药2份,橘核6份,荔枝核6份,珍珠母9份,胖大海9份,海浮石9份,丹 参9份,蛰虫2份,水蛭2份,赤芍9份,大黄6份,桃仁6份。
研制方法和用药方法与实施例一相似,故在此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三,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10份,山豆根10份,硼砂9份,冰片9份,朱砂9份,青黛9份,制半夏9份,陈皮9份;三棱9份,莪术9份,僵蚕5份,儿茶10份,黄连5份,白芷9份,黄柏5份,川贝9份,乳香3份,没药3份,橘核9份,荔枝核9份,珍珠母10份,胖大海10份,海浮石10份,丹参12份,蛰虫3份,水蛭3份,赤芍10份,大黄9份,桃仁9份。
研制方法和用药方法与实施例一相似故在此不赘述。
Claims (9)
1.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
薄荷9~12份,山豆根9~12份,硼砂2~5份,冰片2~5份,朱砂2~5份,青黛3~6份;制半夏2~5份,陈皮2~5份;三棱3~6份,莪术3~6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散结,化痰除瘀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
僵蚕3~6份,儿茶9~12份,黄连3~6份,白芷3~6份,黄柏3~6份,川贝6~9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
橘核3~6份,荔枝核3~6份,珍珠母6~9份,胖大海6~9份,海浮石6~9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
丹参9~12份,蛰虫2~5份,水蛭2~5份,赤芍9~12份,大黄6~9份,桃仁6~9份,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咽喉疾病时,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薄荷9~12份,山豆根9~12份,硼砂2~5份,冰片2~5份,朱砂2~5份,青黛3~6份;制半夏2~5份,陈皮2~5份;三棱3~6份,莪术3~6份,
僵蚕3~6份,儿茶9~12份,黄连3~6份,白芷3~6份,黄柏3~6份,川贝6~9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
橘核3~6份,荔枝核3~6份,珍珠母6~9份,胖大海6~9份,海浮石6~9份,
丹参9~12份,蛰虫2~5份,水蛭2~5份,赤芍9~12份,大黄6~9份,桃仁6~9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12份,山豆根12份,硼砂5份,冰片5份,朱砂5份,青黛6份,制半夏5份,陈皮5份,三棱6份,莪术6份,僵蚕3份,儿茶12份,黄连3份,白芷6份,黄柏3份,川贝6份,乳香2份,没药2份,橘核6份,荔枝核6份,珍珠母9份,胖大海9份,海浮石9份,丹参12份,蛰虫2份,水蛭2份,赤芍12份,大黄6份,桃仁6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9份,山豆根9份,硼砂5份,冰片5份,朱砂5份,青黛6份;制半夏5份,陈皮5份;三棱6份,莪术6份,僵蚕3份,儿茶9份,黄连3份,白芷6份,黄柏3份,川贝6份,乳香2份,没药2份,橘核6份,荔枝核6份,珍珠母9份,胖大海9份,海浮石9份,丹参9份,蛰虫2份,水蛭2份,赤芍9份,大黄6份,桃仁6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混合而成:薄荷10份,山豆根10份,硼砂9份,冰片9份,朱砂9份,青黛9份,制半夏9份,陈皮9份;三棱9份,莪术9份,僵蚕5份,儿茶10份,黄连5份,白芷9份,黄柏5份,川贝9份,乳香3份,没药3份,橘核9份,荔枝核9份,珍珠母10份,胖大海10份,海浮石10份,丹参12份,蛰虫3份,水蛭3份,赤芍10份,大黄9份,桃仁9份。
9.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进行配料,将所述药材暴晒2-3小时;
2)研磨至100目,获得干燥的中药粉剂;
3)按每粒胶囊含0.4克中药药粉分装,获得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的中成药胶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3283.8A CN103961640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3283.8A CN103961640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61640A true CN103961640A (zh) | 2014-08-06 |
CN103961640B CN103961640B (zh) | 2018-06-05 |
Family
ID=5123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43283.8A Active CN103961640B (zh) | 2014-01-29 | 2014-01-29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6164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28153A1 (zh) * | 2015-08-17 | 2017-02-23 | 济南正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1-29 CN CN201410043283.8A patent/CN103961640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瑞娟: ""消结畅声汤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82例"", 《中国临床医生》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28153A1 (zh) * | 2015-08-17 | 2017-02-23 | 济南正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61640B (zh) | 2018-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20984B (zh) |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 |
CN101829256A (zh) | 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2091191B (zh) |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药物 | |
CN104173937A (zh) | 一种疏肝利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491052A (zh) | 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83552A (zh) | 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512617A (zh)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制剂 | |
CN104784548A (zh) |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784804A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653540B (zh) | 一种治疗脓疱型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50715B (zh) |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 |
CN102764360B (zh) | 一种治疗急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961640A (zh)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19966A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 |
CN103990061A (zh) | 一种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274334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00003A (zh) |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225111B (zh) | 一种治疗鼻炎引起的头疼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173830A (zh) | 冬季感冒高烧解表和里药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979073A (zh) | 一种疏肝理气药剂 | |
CN103933211A (zh) | 一种治疗小儿扁桃体发炎的中药汤剂 | |
CN105125716A (zh) |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 |
CN103877348A (zh) | 一种治疗骨膜炎的中药药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367778A (zh) | 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3784706A (zh) | 一种治疗马属动物肠臌气的药物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