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0125A -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60125A CN103960125A CN201410210127.6A CN201410210127A CN103960125A CN 103960125 A CN103960125 A CN 103960125A CN 201410210127 A CN201410210127 A CN 201410210127A CN 103960125 A CN103960125 A CN 1039601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ection
- generation
- new
- grass
- p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F0代组配:以Jumbo高丹草杂交种为母本,以苏丹草品种新苏2号为父本人工组配杂交组合,获得F1代杂交种种子;F1代选择:创造限水环境,重点筛选抗旱性优异单株的单株;F2代选择:创造足水环境,重点筛选抗病性单株;F3代选择:继续在F1限水条件下加代选择,按穗行种植,每份材料后代群体数量依然不低于300株;F4-F6代选择:再分别按照F1-F3代后代材料选择顺序进行新一轮的旱、水交替定向选择;F7-F8代收获:按品系收获,完成两个世代新品系的稳定系、适应性评价调查记载,同时在隔离条件下安排小面积的繁种试验,最终获得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属于饲草品种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优质牧草,原产非洲北部苏丹高原,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具有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适口性好的特点,其茎叶品质比青贮玉米和高粱柔软,被誉为“养鱼青饲料之王”。在苏丹草选育技术的研究上,国外主要集中在苏丹草与高粱、甜高粱杂交育种研究上,多侧重于抗病性、抗寒性及饲用品质的选育。我国上世纪从90年代开始重视苏丹草选育技术研究,闵继淳等采用系统选育法,依据生育期、种子颖壳颜色、穗部性状等指标选育出新苏2号苏丹草;王桢等依据种子颜色从天然混杂苏丹草群体中选育出乌拉特1号苏丹草;于卓等利于单株选择法以前期生长发育快、植株健壮高大、分蘖多、穗型介于双亲之间为选择目标选育出蒙农青饲2号苏丹草;易津等提出苏丹草的选育应以高产、抗落粒性、耐刈割、再生性强、矮杆抗倒伏、抗寒性等多抗综合性状为主要目标,但并没有明确每个目标的选择标准;王赟文得出生育天数、主茎节数、茎粗以及单株分蘖数影响着苏丹草的营养品质。且已选育出的品种侧重于种子生产和干草加工,而能适用于青刈的、分蘖性和再生性强的、优质高产的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技术则无相关报道,严重制约了草食畜牧业以及南方养鱼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选育方法及后代材料田间表型选择标准不完备的现状,采用单株选择、系谱选育法,依据田间农艺性状表型制定选择标准,提供一种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F0代组配:以引进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的Jumbo高丹草杂交种为母本,以国内审定苏丹草品种新苏2号为父本人工组配杂交组合,获得F1代杂交种种子;
F1代选择:穗行种植,单粒点播,行距50cm,株距25cm,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创造限水环境,只在播种时灌底墒水1次,重点筛选抗旱性优异单株的单株;
F2代选择:穗行种植,单粒点播,群体数量不低于500株,行距50cm,株距25cm;创造足水环境,分别在关键生长期播种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灌溉1次,灌水量40m3/亩;重点筛选抗病性单株;
F3代选择:继续在F1限水条件下加代选择,按穗行种植,每份材料后代群体数量依然不低于300株;
F4-F6代选择:再分别按照F1-F3代后代材料选择顺序进行新一轮的旱、水交替定向选择,后代材料分离趋于稳定,群体数量不低于200株;
F7-F8代收获:按品系收获,完成两个世代新品系的稳定系、适应性评价调查记载,同时在隔离条件下安排小面积的繁种试验,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混合收种,最终获得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1代材料单株选择方法是:选择叶片腊脉,株型紧凑、节间短,单株分蘖数3个以上,抗病、抗倒性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3-5株,自交套袋收获,淘汰材料花期前刈割处理。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2代材料选择方法是:采用单株选择法在抽穗期进行选择,重点选育抗病、抗倒性选择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即叶斑病害占叶面积20%以下、植株倒伏倾斜不超过15度;同时还应满足单株分蘖数5-7个,株型紧凑,叶量丰富,每区自交套袋收获3-5个优异单株,并单独脱粒保存,淘汰材料花期前刈割处理。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3代材料单株的选择方法是:在满足抗逆性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满足株型相对紧凑,主茎叶片数不低于13片;生育期偏中晚熟,夏播100天以上;单株分蘖6个以上,成穗茎4个以上;分蘖茎与主茎长势相同、高度接近一致、花期相差不超过6-8天;穗大小中等,中散型穗型;每区选择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3-5株,分别单株收获、脱粒。
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步骤F7-F8代选育方法需要进行花粉隔离,将选育的稳定系在隔离区种植,群体300株左右,开放授粉,成熟后混收得到新的稳定系。
本发明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的技术进步效果包括:明确了青刈类苏丹草新品系后代材料的田间表型选择标准和方法,选育出S36、S74、S2006、S104-16等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与常规苏丹草相比,选育的新种质株型相对紧凑,主茎叶片数不低于13片,单株有效分蘖茎5-7个;生育期偏中晚熟;再生速度快,刈割3-5天后即可萌发再生茎7-9个;穗型中紧,花粉量大,结实率在90%以上;抗病、抗倒性突出,达到1级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F0代组配:以引进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的Jumbo高丹草杂交种为母本,以国内审定苏丹草品种新苏2号人工组配杂交组合,获得F1代杂交种种子。
F1代选择:创造限水环境,只在播种时灌底墒水1次,重点观察优异单株的抗旱性,F1代材料单粒点播种植,穗行种植,行距50cm,株距25cm,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
单株选择标准:选择叶片腊脉,株型紧凑、节间短,单株分蘖数3个以上,抗病、抗倒性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3-5株,套袋自交收获。田间管理水平同正常管理,下同。
F2代选择:创造足水环境,根据土壤墒情,即分别在关键生长期播种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灌溉1次,灌水量40m3/亩。
选择标准:穗行种植,单粒点播,群体数量不低于500株,行距50cm,株距25cm。采用单株选择法在抽穗期进行选择,重点选育抗病、抗倒性选择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即叶斑病害占叶面积10%以下;植株倒伏倾斜不超过15度;同时还应满足单株分蘖数5-7个,株型紧凑,叶量丰富,每区自交套袋收获3-5个优异单株,并单独脱粒保存。
F3代选择:继续在限水条件下加代选择,按穗行种植,每份材料后代群体数量依然不低于300株,单株的选择方法:在满足抗逆性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满足株型相对紧凑,主茎叶片数不低于13片;生育期偏中晚熟,夏播100天以上;单株分蘖6个以上,成穗茎4个以上;分蘖茎与主茎长势相同、高度接近一致、花期相差不超过7天左右;穗大小中等,中散型穗型。每区选择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3-5株,分别单株收获、脱粒。
F4-F6代选择:再分别按照F1-F3代后代材料选择顺序进行新一轮的旱、水交替定向选择,后代材料分离趋于稳定,群体数量不低于200株即可。单株择标准、方法同F3代材料的选择。
为提高选择效率,考虑到海南岛冬季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条件,上述材料水地条件下的单株选择在海南三亚加代完成。
F7-F8代收获:主要按品系收获,完成两个世代新品系的稳定系、适应性评价调查记载,同时在隔离条件下安排小面积的制种试验,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混合收种,最终获得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
本发明青刈类苏丹草后代材料田间表型选择标准和方法见表1,选育的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特征特性比较见表2。
表1青刈类苏丹草后代材料田间表型选择标准和方法
表2选育的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特征特性比较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几种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Claims (5)
1.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F0代组配:以引进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的Jumbo高丹草杂交种为母本,以国内审定苏丹草品种新苏2号为父本人工组配杂交组合,获得F1代杂交种种子;
F1代选择:穗行种植,单粒点播,行距50cm,株距25cm,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创造限水环境,只在播种时灌底墒水1次,重点筛选抗旱性优异单株的单株;
F2代选择:穗行种植,单粒点播,群体数量不低于500株,行距50cm,株距25cm;创造足水环境,根据土壤墒情分别在关键生长期播种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灌溉1次,灌水量40m3/亩;重点筛选抗病性单株;
F3代选择:继续在F1限水条件下加代选择,按穗行种植,每份材料后代群体数量依然不低于300株;
F4-F6代选择:再分别按照F1-F3代后代材料选择顺序进行新一轮的旱、水交替定向选择,后代材料分离趋于稳定,群体数量不低于200株;
F7-F8代收获:按品系收获,完成两个世代新品系的稳定系、适应性评价调查记载,同时在隔离条件下安排小面积的繁种试验,群体数量不低于300株,混合收种,最终获得一批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1代材料单株选择方法是:选择叶片蜡脉,株型紧凑、节间短,单株分蘖数3个以上,抗病、抗倒性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3-5株,套袋自交收获,淘汰材料花期前刈割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2代材料选择方法是:采用单株选择法在抽穗期进行选择,重点选育抗病、抗倒性选择应达到1级以上的单株,即叶斑病害占叶面积10%以下、植株倒伏倾斜不超过15度;同时还应满足单株分蘖数5-7个,株型紧凑,叶量丰富,每区自交套袋收获3-5个优异单株,并单独脱粒保存,淘汰材料花期前刈割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3代材料单株的选择方法是:在满足抗逆性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满足株型相对紧凑,主茎叶片数不低于13片;生育期偏中晚熟,夏播100天以上;单株分蘖6个以上,成穗茎4个以上;分蘖茎与主茎长势相同、高度接近一致、花期相差不超过6-8天;穗大小中等,中散型穗型;每区选择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3-5株,分别单株收获、脱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7-F8代进行花粉隔离,将选育的稳定系在隔离区种植,群体300株左右,开放授粉,成熟后混收得到新的稳定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10127.6A CN103960125B (zh) | 2014-05-19 | 2014-05-19 |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10127.6A CN103960125B (zh) | 2014-05-19 | 2014-05-19 |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60125A true CN103960125A (zh) | 2014-08-06 |
CN103960125B CN103960125B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123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10127.6A Active CN103960125B (zh) | 2014-05-19 | 2014-05-19 |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6012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6966A (zh) * | 2017-04-10 | 2017-06-20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一种光周期敏感型苏丹草的杂交选育方法 |
CN109122298A (zh) * | 2018-09-28 | 2019-01-04 | 西藏农牧学院 | 一种牧草的育种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3852A (zh) * | 2012-08-22 | 2013-01-30 | 李杰勤 | 一种高消化率饲用高粱的培育方法 |
CN103299898A (zh) * | 2013-07-07 | 2013-09-18 | 安徽科技学院 | 一种高消化率苏丹草新品系的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方法 |
CN103583174A (zh) * | 2013-10-15 | 2014-02-19 | 阜阳市颍泉区腾飞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苏丹草的种植方法 |
-
2014
- 2014-05-19 CN CN201410210127.6A patent/CN1039601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3852A (zh) * | 2012-08-22 | 2013-01-30 | 李杰勤 | 一种高消化率饲用高粱的培育方法 |
CN103299898A (zh) * | 2013-07-07 | 2013-09-18 | 安徽科技学院 | 一种高消化率苏丹草新品系的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方法 |
CN103583174A (zh) * | 2013-10-15 | 2014-02-19 | 阜阳市颍泉区腾飞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苏丹草的种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源等: "高产优质抗逆高丹草新品种冀草2号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6966A (zh) * | 2017-04-10 | 2017-06-20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一种光周期敏感型苏丹草的杂交选育方法 |
CN106856966B (zh) * | 2017-04-10 | 2019-11-05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一种光周期敏感型苏丹草的杂交选育方法 |
CN109122298A (zh) * | 2018-09-28 | 2019-01-04 | 西藏农牧学院 | 一种牧草的育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60125B (zh) | 2016-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56966B (zh) | 一种光周期敏感型苏丹草的杂交选育方法 | |
CN102217526B (zh) | 一种黑色大麦的选育方法 | |
CN110679478B (zh) | 一种饲草型bmr高粱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
AU2002359848B2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seedless watermelon | |
CN110679479A (zh) | 一种bmr基因型苏丹草的杂交选育方法 | |
CN110833026A (zh) | 一种青贮玉米父本的选育方法 | |
CN114793880A (zh) | 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 | |
CN102138517A (zh) | 一种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13508749A (zh) | 一种高油糯玉米杂交选育方法 | |
CN101647388A (zh) | 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杂交粮饲能源兼用作物选育方法 | |
CN105028182A (zh) |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 |
CN103960125B (zh) |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 |
CN102150612A (zh) | 一种叶用水芹新品种选育方法 | |
CN115152625B (zh) | 一种早熟夏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 | |
CN108887176B (zh) | 高制种产量的萝卜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选育方法 | |
CN107251834B (zh) |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15669530A (zh) | 稻高粱育种选育方法 | |
Gold et al. | Honeylocust (Gleditsia triacanthos), a multi-purpose tree for the temperate zone | |
CN104521739A (zh) | 一种杂交玉米种子选育方法 | |
CN105309300A (zh) | 一种选育不易落粒的高产杂交稻的方法 | |
CN1910999A (zh) | 一种抗裂粉果番茄杂交种的繁殖制种方法 | |
CN113615570A (zh) | 一种选育抗穗腐病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 |
CN113475391A (zh) | 一种高产青贮玉米杂交育种方法 | |
Bray | Evaluating hybrids between Leucaena leucocephala and L. pulverulenta as potential forage plants | |
CN115191252B (zh) | 一种大豆的多父本单母本杂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