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8182A -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8182A
CN105028182A CN201510354433.1A CN201510354433A CN105028182A CN 105028182 A CN105028182 A CN 105028182A CN 201510354433 A CN201510354433 A CN 201510354433A CN 105028182 A CN105028182 A CN 105028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maternal
male parent
inbred line
c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44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禾平
王桂跃
赵福成
包斐
苏婷
韩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YANG INSTITUTE OF MAIZ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YANG INSTITUTE OF MAIZ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YANG INSTITUTE OF MAIZ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YANG INSTITUTE OF MAIZE
Priority to CN2015103544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81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8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属于农作物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领域。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包括自交系选育,安全隔离,播期调节,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利用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配制糯玉米杂交种。本发明制种获得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有益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培育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玉米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糯玉米籽粒中的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比例较高,而营养价值不高的醇溶性蛋白较低,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6~74%,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6%。糯玉米蒸煮后具有黏软清香、皮薄无渣、内容物多、适口性佳、冷却后不易返生变硬等特点,另外糯玉米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锌、铁、硒含量也大大高于普通玉米,经常食用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肠道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可以说糯玉米是优良的保健食品。
1908年由美国传教士法南通过上海领事从云南征集几个糯玉米品种,寄交美国农业部国外引种处。同年5月植物学家柯林斯把中国寄去的糯玉米种子种植在华盛顿附近,通过种植观察,他把起源于中国的糯玉米隐性突变基因定名为“wx”,并给它定名为“中国蜡质玉米”。由于柯林斯的研究成果,糯玉米引起了西方各国的注意,并作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加以利用。1937年,在依阿华农业试验站开始了一项规模宏大的糯玉米杂交育种计划,试图把糯质特性引到常规高产的玉米杂交种中。大约在1942年,金肯斯(E.H.Jenkins)育成了第一个糯玉米杂交种。1946年美国首次糯玉米杂交种试种成功,并有少数几个地区种植;同时糯玉米的淀粉特性被发现后,不仅大量开始种植糯玉米而且还生产淀粉。
中国是糯玉米食用最早的国家,糯玉米资源十分丰富,但多年来各地只零星种植一些品种,且主要是各农户农家品种自留、自用、自销。中国糯玉米研究利用工作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开发利用的进展也非常缓慢,主要用作鲜食,加工量不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加工技术或方法都有一定差距。近10年来,糯玉米己成为广大民众消费的重要果蔬品种,大型超市己经有糯玉米保鲜加工产品供应,鲜食糯玉米己表现出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杂种优势理论,选用配合力高、品质优、抗性好、基因型纯合、双亲亲缘关系远的自交系杂交,选育出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性好的糯玉米杂交种,提供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包括自交系选育,安全隔离,播期调节,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利用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配制糯玉米杂交种。
其中,所述的自选系W321为东阳玉米所自选组合白甜糯1号选育的二环系,经8代自交而成;
所述的自选系兰158-6是以甜玉米自交系兰158(澳大利亚甜玉米与华珍杂交)为母本,以糯玉米自交系特早A(中糯1号二环系)为父本杂交后,经后代分离,选择双隐纯合体,再经9代连续自交而成的双隐纯合体自交系。
本发明涉及的品种浙糯玉7号已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亲本材料W321、兰158-6均未在专利文献中公开,并且上述生物材料在申请人处均有保存,申请人保证自本专利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发放。
所述的安全隔离,采用时间隔离或空间隔离,采用时间隔离要求制种区内的播种期要与其它玉米错期30天以上;采用空间隔离要求制种区周围500米以上不种植其它玉米。
所述的适宜行比为父、母本行比采用1:4,周围种植父本。
所述的去杂去劣采用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期把不符合亲本典型特征特性的杂株、异形株、旺长株、病株、畸形株和弱株全部拔除,留整齐一致的典型苗。
所述的母本去雄,采用提前扒苞叶去雄方法,彻底摘除母本的雄穗。
所述的铲除父本,当制种田的母本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铲除。
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保证安全隔离:制种田周围500米以内不能种植其它任何玉米作物;
(2)同期播种: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同期播种;在播种第1期父本后3-5天加播第2期父本;注意父本要避免高温,防治雄穗退化;
(3)适宜行比:父、母本行比采用1:4,即每4行母本间隔种1行父本,母本保留5000株/亩,父本保留1250株/亩,制种产量为1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200公斤;
(4)除杂去劣:在父、母本吐丝前,除净父、母本行中的所有杂株,异形株;
(5)母本去雄,铲除父本:母本去雄是制种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采用提前扒苞去雄方法,做到彻底、干净;当制种区的母本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铲除,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防止混杂,保证质量;
(6)病虫害防治:苗期用辛硫磷乳油每亩150毫升2000倍液浇施防治地下害虫,中后期采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或化学药剂5%锐劲特灌心防治玉米螟和蚜虫;
(7)适时收获,晾晒保管:在母本籽粒脱水干瘪后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使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获得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
本发明利用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杂交配制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其特征特性为: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2.9天,比对照美玉8号短3.4天。株高202.3cm,穗位高81.4cm,双穗率10.8%,空秆率0%,倒伏率0%,倒折率0%;穗长20.1cm,穗粗4.8cm,秃尖长2.2cm,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6.9粒,单穗重247.7g,净穗率78%,鲜千粒重261.7g,出籽率66.6%。直连淀粉含量2.6%,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4.5分,与对照相当。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中抗玉米茎腐病,感玉米大、小斑病,高感玉米螟。
母本W321的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苗势强。株型紧凑,株高120厘米,穗位50厘米,成株叶片数13片。花丝淡红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0厘米,穗粗4.2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
父本兰158-6的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40厘米,穗位45厘米,成株叶片数13片。花丝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柄长,苞叶中,穗长15.0厘米,穗粗3.8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乳白色,偏黄。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生育期短:该品种生育期两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比对照美玉8号短3.6天,生育期短有利于玉米提早上市,提高种植效益。
2.产量高:2012年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糯玉米新品种联合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在西南及南方区的9个地点综合表现为平均亩产846.7公斤,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7.5%,列所有22个参试组合第2位。2012年参加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穗亩产857.5公斤,比对照美玉8号增产12.5%。2013参加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穗亩产793.3公斤,比对照美玉8号增产23.2%。2014年参加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854.8公斤,比对照美玉8号增产24.3%。
3.品质优良:直连淀粉含量2.6%,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4.5分,与对照美玉8号相当。
4.适应性广:适合在江、浙、沪、广东、广西等省份种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糯玉米杂交制种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本发明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具体选育过程
浙糯玉7号是在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2010年春季以自选系W321为母本,以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其中所述的自选系W321为东阳玉米所自选组合白甜糯1号选育的糯质二环系,经8代自交而成。
父本兰158-6是以甜玉米自交系兰158(澳大利亚甜玉米与华珍杂交)为母本,以糯玉米自交系特早A(中糯1号二环系)为父本杂交后,经后代分离选择双隐纯合体,再经连续9代自交而成。
1)、产量
2012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857.5公斤,比对照美玉8号增产12.5%,增产点率100%;2013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793.3公斤,比对照美玉8号增产23.2%,增产点率100%。2014年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854.8公斤,比对照增产24.3%,增产点率100%。产量见表1、2、3。
表12012年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浙糯玉7号产量结果单位:公斤
表22013年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浙糯玉7号产量结果单位:公斤
表32014年浙江省糯玉米生产试验浙糯玉7号产量结果单位:公斤
2)、抗病虫性
2012年经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高感玉米螟,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小斑病。2013年经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感玉米螟,中抗茎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病虫性鉴定结果见表4、5。
表42012年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结果
表52013年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结果
实施例2:本发明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技术
(1)保证安全隔离:制种田周围500米以内不能种植其它任何玉米作物;
(2)同期播种: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同期播种;在播种第1期父本后3-5天加播第2期父本;注意父本要避免高温,防治雄穗退化;
(3)适宜行比:父、母本行比采用1:4,即每4行母本间隔种1行父本,母本保留5000株/亩,父本保留1250株/亩,制种产量为1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200公斤;
(4)除杂去劣:在父、母本吐丝前,除净父、母本行中的所有杂株,异形株;
(5)母本去雄,铲除父本:母本去雄是制种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采用提前扒苞去雄方法,做到彻底、干净;当制种区的母本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铲除,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防止混杂,保证质量;
(6)病虫害防治:苗期用辛硫磷乳油每亩150毫升2000倍液浇施防治地下害虫,中后期采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或化学药剂5%锐劲特灌心防治玉米螟和蚜虫;
(7)适时收获,晾晒保管:在母本籽粒脱水干瘪后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使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登记入库保管。
实施例3:本发明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栽培技术
1)浙江春播区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秋玉米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宜采用营养钵育苗,一般在2-3叶期移栽定植,强调带土移植,以利于根系的生长。
2)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为宜,注意密度控制,同时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
3)肥水管理:该品种喜肥水,苗期健壮,应加强前期的肥水管理,早定苗、早定植;施肥方式一般采用“分期追肥”方法:亩用纯N:16公斤左右,氧化钾(K2O)14kg,五氧化二磷(P2O5)6kg。一般在玉米7~8片叶前施入总肥量的40~50%,在玉米大喇叭期施入总肥量的50~60%。
4)适时采收:在乳熟末期采收,春播在吐丝后18d~22d,秋播在吐丝后20d~25d,应结合外观做到分批采收。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交系选育,安全隔离,播期调节,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利用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配制糯玉米杂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选系W321为东阳玉米所自选组合白甜糯1号选育的二环系,经8代自交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选系兰158-6是以甜玉米自交系兰158为母本,以糯玉米自交系特早A为父本杂交后,经后代分离,选择双隐纯合体,再经9代连续自交而成的双隐纯合体自交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隔离,采用时间隔离或空间隔离,采用时间隔离要求制种区内的播种期要与其它玉米错期30天以上;采用空间隔离要求制种区周围500米以上不种植其它玉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宜行比为父、母本行比采用1:4,周围种植父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杂去劣采用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期把不符合亲本典型特征特性的杂株、异形株、旺长株、病株、畸形株和弱株全部拔除,留整齐一致的典型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本去雄,采用提前扒苞叶去雄方法,彻底摘除母本的雄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除父本,当制种田的母本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铲除。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保证安全隔离:制种田周围500米以内不能种植其它任何玉米作物;
(2)同期播种:自选系W321为母本,自选系兰158-6为父本,同期播种;在播种第1期父本后3-5天加播第2期父本;注意父本要避免高温,防治雄穗退化;
(3)适宜行比:父、母本行比采用1:4,即每4行母本间隔种1行父本,母本保留5000株/亩,父本保留1250株/亩,制种产量为1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200公斤;
(4)除杂去劣:在父、母本吐丝前,除净父、母本行中的所有杂株,异形株;
(5)母本去雄,铲除父本:母本去雄是制种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采用提前扒苞去雄方法,做到彻底、干净;当制种区的母本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铲除,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防止混杂,保证质量;
(6)病虫害防治:苗期用辛硫磷乳油每亩150毫升2000倍液浇施防治地下害虫,中后期采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或化学药剂5%锐劲特灌心防治玉米螟和蚜虫;
(7)适时收获,晾晒保管:在母本籽粒脱水干瘪后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使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获得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
CN201510354433.1A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Pending CN105028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4433.1A CN105028182A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4433.1A CN105028182A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8182A true CN105028182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35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4433.1A Pending CN105028182A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81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5210A (zh) * 2016-03-24 2016-08-03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玉米自交系高低代的选育方法
CN107637515A (zh) * 2017-11-07 2018-01-30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一种红甜1718甜玉米杂交育种方法
CN113508749A (zh) * 2021-08-24 2021-10-19 云南珍禾丰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油糯玉米杂交选育方法
CN115918518A (zh) * 2022-11-25 2023-04-0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甜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省品审会办公室: "拟推荐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公示", 《浙江种业网WWW.ZJSEED.CN/HTML/MAIN/WJGGNVIEW/9406.HTML》 *
高登军等: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农业科技与信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5210A (zh) * 2016-03-24 2016-08-03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玉米自交系高低代的选育方法
CN107637515A (zh) * 2017-11-07 2018-01-30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一种红甜1718甜玉米杂交育种方法
CN113508749A (zh) * 2021-08-24 2021-10-19 云南珍禾丰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油糯玉米杂交选育方法
CN115918518A (zh) * 2022-11-25 2023-04-0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甜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nwueme et al. Tropical root and tuber crops: production,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prospects
Prasad et al.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sorghum and millets
CN1926962A (zh) 一种饲草玉米的生产方法
CN104160949B (zh) 一种杂交稻开优18号的选育方法
CN107912295A (zh) 一种优质、高产南瓜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CN104255441B (zh) 一种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4170724A (zh) 一种香型杂交稻广香优36号的选育方法
CN105028182A (zh) 一种糯玉米杂交种浙糯玉7号的制种方法
CN103461101B (zh) 一种无蔓西洋南瓜选育方法
CN107155866A (zh) 利用非整倍玉米异源多倍体培育多年生饲草玉米的方法
CN106416995A (zh) 利用两个dh系选育一个甘蓝新品种的方法
CN113508749A (zh) 一种高油糯玉米杂交选育方法
CN109302962A (zh) 一种高产白糯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4106463A (zh) 一种全株青贮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5961186A (zh) 一种优良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CN105746337B (zh) 一种青贮饲料旱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1116421A (zh) 一种红糯鲜食杂交玉米的育种方法
CN1692711A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04996293A (zh) 一种甜玉米杂交种浙甜11的制种方法
CN101485287B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方法
CN103461097A (zh) 一种三系杂交油菜组合制种方法
CN107124977A (zh) 一种甘蓝高产栽培方法
CN103636491B (zh) 一种长花梗矮生豇豆品种的育种方法
CN106613292A (zh) 一年生产三熟鲜六谷的栽培方法
CN1284442C (zh) 一种三棱柱蜜果品种培育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