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9866A -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9866A
CN103959866A CN201280058048.7A CN201280058048A CN103959866A CN 103959866 A CN103959866 A CN 103959866A CN 201280058048 A CN201280058048 A CN 201280058048A CN 103959866 A CN103959866 A CN 103959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paging
base station
condi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80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9866B (zh
Inventor
吉泽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vida Wireless LLC
InterDigital VC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6539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1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9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9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9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22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networks, e.g. wide area paging
    • H04W84/027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networks, e.g. wide area paging providing paging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终端,包括: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LTE无线电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标准化正在通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进行。根据LTE,通过利用像中继站和载波聚合这样的技术可以实现小区边缘中最大通信速度的改善和质量的改善。此外,对于通过引入除eNodeB(宏小区基站)之外的基站,例如HeNodeB(家庭eNodeB)、毫微微小区基站、用于蜂窝电话的紧凑型基站以及RHH(远程无线电无线电头)来改善覆盖范围给予了考虑。
此外,在3GPP中还在进行关于MTC(机器式通信)的讨论。通常,MTC与M2M(机器对机器)同义,其表示机器之间的通信,而不是直接由人使用的通信。MTC主要在服务器与不是直接由人使用的MTC终端之间进行,并且被认为是用于有效耦接(例如传感器网络中的)分散装置的重要元件技术。
在将LTE应用于上述MTC时,希望尽可能少地更换MTC终端的电池,因为更换电池很费人力,并且MTC终端有可能被安装在更换电池有困难的地方。
顺便提及,认为通过将LTE空闲模式中的寻呼周期延长为长于连接模式中,可以降低终端的功耗。此外,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寻呼方案的改进。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0-288278A
专利文献2:JP2010-050969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因为LTE中定义的寻呼周期最长为2.56s(256个系统帧),所以很难充分降低功耗。
因此,本公开提出一种新颖和改进的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由此可以使得用于寻呼的处理间隔更长。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包括: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通信终端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向所述通信终端的传输。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确定是否满足与通信终端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所述向通信终端的传输。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通信终端。该基站包括:第一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第一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共享条件;以及第一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第一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传输。该通信终端包括:第二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所述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第二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所述基站共享的所述共享条件;以及第二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第二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可以使得用于寻呼的处理间隔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LTE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寻呼概念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整体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寻呼定时的特定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UE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和结构基本上相同的元件,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通过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面添加不同的字母来区别功能和结构基本上相同的多个元件。例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像UE20A、UE20B和UE20C这样来区别功能和配置基本上相同的多个配置。但是,如果不需要特别区分功能和配置基本上相同的多个元件的每个元件,那么只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如果不需要具体区别UE20A、UE20B和UE20C,就可以将配置简称为UE20。
此外,按照以下条目顺序描述本公开。
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
1-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
1-2.帧配置
1-3.寻呼
1-4.DRX周期
1-5.寻呼定时
1-6.实施例的背景
2.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整体流程
3.基站的配置
4.UE的配置
5.基站和UE的操作
6.结论
<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
当前,在3GPP中进行LTE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标准化。通过示例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合于上述LTE无线电通信系统,并且,首先将描述LTE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
(1-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1是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核心网络、UE(用户设备)20和外部服务器30,核心网络包括MME(移动性管理实体)12、S-GW(服务网关)14和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1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合于诸如图1所示的基站10和UE20这样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注意,基站10例如可以是eNodeB、中继节点或者家庭eNodeB(其为家用的紧凑型基站)。此外,UE20可以是诸如移动电话和PC(个人计算机)这样的非MTC终端,也可以是专用于MTC的MTC终端,MTC指的是3GPP中讨论的机器之间的并且不由人直接使用的通信。
基站10是配置为与UE20通信的无线电基站。图1仅示出一个基站,但是实际上有多个基站10连接到核心网络。
MME12是配置为对数据通信会话的设置、开启和移交进行控制的装置。MME12经由称为S1的接口连接到基站10。
S-GW14是配置为进行用户数据的路由、传递等等的装置。P-GW16充当与IP服务网络的连接节点,并且向IP服务网络传递数据以及从IP服务网络传递数据。
UE20是配置为进行与基站10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终端。UE20根据应用进行与基站10的无线电通信。此外,UE20经由核心网络进行与外部服务器30的双向通信。注意,外部服务器30可以是通过LTE载波安装的服务器装置,也可以是从外部连接到LTE网络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载波的服务器装置。
通过示例的方式操作为MTC终端的UE20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但是并非所有MTC终端20都需要具有以下全部特征,而是根据应用来分配特征。
–很少需要移动(低移动性)
–小数据的传输(在线小数据传输)
–极低的功耗(超低的功耗)
–通过将各个MTC分组来处理(基于群组的MTC特征)
(1-2.帧配置)
上述基站10和UE20根据通用的帧格式进行通信。下面,参照图2描述帧格式的特定示例。
图2是示出LTE帧格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10ms的无线电帧由10个1ms的子帧#0到#9构成。称为系统帧号(SFN)的号码标识符被分配给每个10ms的无线电帧,并且系统帧号从0增加到1023。此外,每个1ms的子帧由两个0.5ms的时隙构成。此外,每个0.5ms的时隙由7个ofdm符号构成。
注意,Ofdm符号是在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系统的通信方案中使用的单位,并且是在一次FFT(快速傅里叶变换)中处理的数据输出的单位。
此外,在图2所示每个1ms的子帧的头部,添加称为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子帧头部的一个Ofdm符号至三个Ofdm符号用于PDCCH的传输。也就是说,存在将一个Ofdm符号用于PDCCH的传输的情况,或者还存在将三个Ofdm符号用于PDCCH的传输的情况。
注意,无线电帧中用于PDCCH传输的区域称为控制区域,而无线电帧中用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或者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区域称为数据区域。
(1-3.寻呼)
实施例涉及上述基站10与UE20之间的通信,尤其涉及从基站10到UE20的寻呼。因此,下面描述LTE中的寻呼,然后是实施例的具体描述。
基站在根据用于每个UE的恒定期间(例如称为DRX(不连续接收)周期的不连续接收期间)的寻呼定时中向处于空闲模式的每个UE传输用于呼叫每个UE的寻呼消息。也就是说,基站在与用于每个UE的DRX周期相对应的寻呼周期中传输寻呼消息。如上所述,通过寻呼消息的传输来呼叫UE的呼叫程序就是寻呼。同时,处于空闲模式的UE确认是否在根据DRX周期的寻呼定时中传输寻呼消息,并通过关闭用于主电路的电源来进行节能,以在除了寻呼定时之外的周期中将电池功耗降低到尽可能少的程度。
图3是示出寻呼的概念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UE确认是否在根据DRX周期的寻呼定时82、84和86中传输寻呼消息。因为在寻呼定时82、84中未传输寻呼消息,所以在此UE不接收寻呼消息。
另一方面,紧接着从MME接收S1AP寻呼消息,基站根据DRX周期在寻呼定时86中传输寻呼消息(RRC寻呼消息)(S92和S94)。因此,UE可以在寻呼定时86中接收寻呼消息。
更详细而言,UE利用固定值(FFFE)作为用于寻呼的P-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在寻呼定时中监测是否有指示寻呼消息在PDCCH中的存在的信息。然后,在寻呼定时中将固定值(FFFE)检测为P-RNTI时,UE将PDSCH中随后传输的寻呼消息解码。寻呼消息包括目标UE的终端ID(S-TMSI: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符)、网络域信息(电路/分组)、SI变化信息、ETWS信息等等。当UE识别出寻呼消息是给它自己时,它以随机访问方式启动与基站的连接。
(1-4.DRX周期)
如上所述,描述了寻呼的概述。下面更具体地描述上述DRX周期和寻呼定时。注意,下面将10-ms的无线电帧称为系统帧。
DRX周期包括小区固有DRX周期(小区中通用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和用户固有DRX周期(用于终端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小区固有DRX周期被分配给所有UE并且为小区中所有UE共用,用户固有DRX周期被分别分配给UE。
小区固有DRX周期取4个系统帧数量32、64、128和256的任意值,并通过系统信息SIB2被报告为2位信息。注意,因为1个系统帧长度为10ms,所以32个系统帧、64个系统帧、128个系统帧和256个系统帧分别对应于320ms、640ms、1.28s和2.56s。
类似地,用户固有DRX周期是指示4个系统帧数量32、64、128和256的任一个的2位信息。用户固有DRX周期通过S1AP寻呼消息从MME报告给基站和UE。另外,用户固有DRX周期按照来自UE的连接请求或者通过跟踪区域的更新消息,报告给网络侧。
(1-5.寻呼定时)
寻呼定时根据上述DRX周期来确定。例如,3GPP TS36.304描述了用于确定LTE寻呼定时的以下公式。
[数学函数1]
SFN mod T = T N { UE _ ID mod N }
(公式1)
[数学函数2]
iS=Floor{UE_ID/N}mod NS
(公式2)
[数学函数3]
T=min{Tc,TUE}
(公式3)
[数学函数4]
N=min{T,nB}
(公式4)
[数学函数5]
NS=max{1,nB/T}
(公式5)
在上述公式中,SFN表示系统帧号,取0到1023的任意值,T表示DRX周期,UE_ID表示UE的USIM卡中存储的IMIS的较低的10位,nB表示从网络报告的参数,并且取4T、2T、T、T/2、T/4、T/8、T/16和T/32中的任意值。
上述公式1指示在LTE中用于确定经历寻呼的系统帧号的算法。当通过将SFN除以DRX周期T获得的余数等于通过右侧获得的值时,基站根据上述公式1,通过该SFN进行寻呼。注意,如公式3所示,将小区固有DRX周期(TC)和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中较小的一个用作DRX周期T。在没有分配用户固有DRX周期TUE时,将小区固有DRX周期TC用作DRX周期T。
这里,因为公式1右侧包括使用UE的IMIS的操作,所以用于每个UE的寻呼定时是具有均匀分布的随机定时。注意,公式2指示用于确定在根据公式1确定的系统帧中为其进行寻呼的子帧的算法。类似地,在公式2中,因为它包括使用IMIS的操作,所以为其进行寻呼的子帧也被随机化。
(1-6.实施例的背景)
顺便提及,在将LTE应用于上述MTC时,希望尽可能少地更换MTC终端的电池,因为更换电池很费人力,并且MTC终端有可能安装在更换电池有困难的地方。虽然认为处于空闲模式的DRX周期变得更长,但是难以获得具有超过系统帧的周期(1024个系统帧)的更长期间的DRX周期。下面描述原因。
如上所述,处于空闲模式的DRX周期为32、64、128或256个系统帧。因此,DRX周期最长为2.56s。参照公式1所述用于确定寻呼定时的算法将DRX周期限制为小于与系统帧周期相对应的1024个系统帧(10.24s),即使有任何对更长DRX周期的替代。但是,假定对于来临的MTC而言,希望DRX周期是更长的周期。例如,认为希望DRX周期是30秒、1分钟或更长的周期,用于给予电池寿命第一优先权的应用。
此时,认为通过使得系统帧的周期大于1024个系统帧,使得DRX周期为更长的周期。但是,考虑到与现有终端的兼容性,这种措施并非最佳方案,因为这样影响整个系统。
此外,指定DRX周期的系统参数采用上述的小区固有DRX周期TC和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但是,如公式3所示,用于确定寻呼定时的算法采用小区固有DRX周期和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中较小的一个作为DRX周期TC。因此,即使使得用户固有DRX周期TUE长于小区固有DRX周期TC,也难以将DRX周期实现为更长的周期。
另一方面,如果使得小区固有DRX周期TC和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两者都更长,可以使得DRX周期更长。但是,这会影响小区中所有UE的DRX周期。例如,因为要将ETWS(地震/海啸警报系统)的通知包括在寻呼消息中,所以如果使得小区固有DRX周期TC和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两者都更长,那么ETWS就不会正确地操作。
此外,根据参照公式1所述确定寻呼定时的算法,因为用于每个UE的寻呼定时是具有均匀分布的随机定时,所以可以防止用于寻呼的无线电资源的集中。当DRX周期最长为2.56s时,这被认为是优选的。但是,如果使得DRX周期更长,那么寻呼定时受到更长周期中的分布。结果,有在远远偏离期望定时的定时中进行寻呼的危险。
从其他观点来看,在UE启动时的连接请求(添加请求)中的任何定时中,以及在更新跟踪区域(跟踪区域更新)时,从UE报告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但是,存在作为MTC终端操作的UE具有低移动性的情况。此外,用户固有DRX周期TUE的报告并非被认为是要在任意定时进行的处理。因此,认为是在低频率下向网络报告用户固有DRX周期TUE
因此,在上述环境的引导下,设计实施例。根据实施例,对于每个UE可以分别使得用于寻呼的处理间隔更长,以超过系统帧的周期。下面,详细地依次描述根据这种实施例的整体流程、基站10的配置、UE20的配置等等。
<2.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整体流程>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整体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首先,外部服务器30经由P-GW16、S-GW14以及基站10,向UE20传输寻呼指令信息,同时UE20在连接模式下操作(S310,S312,S314和S316)。
寻呼指令信息包括关于寻呼定时的确定方法的信息。例如,寻呼指令信息包括用户固有DRX周期TUE、指示是否进行根据实施例的寻呼定时的确定方法的标志信息、扩展参数K以及关于在寻呼失败的情况下使用的重新寻呼的信息。注意,可以将关于寻呼定时的确定方法的上述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存储在诸如UE20的SIM卡这样的存储介质中。在这种情况下,寻呼指令信息可包括指令将UE20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信息用于确定寻呼定时的信息。
此外,上述标志信息可以是FGI(特征组指示符)信息。FGI信息一般用作位信息链,UE20通过其向网络指示肯定或否定地使用UE20的特定功能。扩展参数K是使得用于寻呼的处理间隔更长的参数,如同根据<3.基站的配置>详细所述。注意,上述寻呼指令信息的报告可以多次独立进行。
随后,UE20将从外部服务器30接收的寻呼指令信息报告给基站10以及MME12(S320和S322)。由此,可以与UE20以及包括基站10和MME12的网络侧共享寻呼指令信息。注意,将关于寻呼定时的确定方法的信息存储在UE20的存储介质中时,UE20可以正确地比较从外部服务器30接收的寻呼指令信息与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信息,以更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信息。
然后,在UE20变为空闲模式以后,利用连接模式中共享的寻呼指令信息,以相比于系统帧的周期更长的周期进行寻呼(S330、S332、S334、S336和S338)。
<3.基站的配置>
如上所述,描述了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整体流程。随后,参照图5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的配置。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5所示,包括天线116、天线共享装置118、接收器电路120、传输器电路122、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2、接口133、传输数据处理单元138、上层140、控制器150和存储器160。
天线116接收来自UE20的无线电信号,并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接收信号。因为在接收信号时,天线116经由天线共享装置118连接到接收器电路120,所以通过天线116获得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接收器电路120。
此外,因为在传输信号时,天线116经由天线共享装置118连接到传输器电路122,所以传输信号从传输器电路122提供给天线116。天线116将传输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传输给UE20。
注意,为了便于说明,在图5中仅示出一个天线,但是基站10可包括多个天线。在包括多个天线时,基站10可进行MIMO(多输入多输出)通信、分集通信等等。
接收器电路120对于从天线116提供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解码处理等等,并将经过处理的接收数据提供给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2。如上所述,接收器电路120与天线116合作充当接收单元。
传输器电路122对于从控制器150提供的控制信号(PDCCH、BCH等等)以及从传输数据处理单元138提供的数据信号(PDSCH)进行调制处理等等,并将经过处理的传输信号提供给天线116。如上所述,传输器电路122与天线116合作充当传输单元。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2分析从接收器电路120提供的接收数据。然后,将用于上层140的接收数据提供给接口133。另一方面,将从UE20接收的寻呼指令信息提供给控制器150,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
接口133是与上层140往来的接口。接收数据从接口133输出到上层140,且传输数据从上层140输入到接口133。
传输数据处理单元138基于从接口133提供的数据,产生数据信号,以将其提供给传输器电路122。
控制器150包括通信控制器152、定时检测单元154、计数器156以及条件确定单元158。存储器160存储寻呼指令信息。控制器150利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寻呼指令信息,控制基站10的全部操作。
(定时检测单元)
定时检测单元154关于目标UE20,检测根据寻呼指令信息中包括的用户固有DRX周期TUE到达的寻呼候选定时。例如,定时检测单元154可以根据以下公式6检测寻呼候选定时。
[数学函数6]
SFN mod T UE = T UE N { UE _ ID mod N }
(公式6)
当通过将SFN除以用户固有DRX周期TUE获得的余数等于在右侧获得的值时,定时检测单元154根据上述公式6,将相关SFN检测为寻呼候选定时。注意,通过示例的方式,公式6指示将SFN除以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但是寻呼定时的检测方法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定时检测单元154可以使用小区固有DRX周期TC代替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也可以使用小区固有DRX周期TC和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中较小的一个,如公式3所示。
(计数器)
计数器156对预定周期的消逝进行计数。例如,计数器156从“0”开始计数,每次用户固有DRX周期TUE消逝的时候将计数值i增加,当计数值i到达寻呼指令信息中包括的扩展参数K的时候,将计数值i复位为“0”。注意,以上对例如将用户固有DRX周期TUE用作上述预定期间进行了说明,但是预定期间也可以是小区固有DRX周期TC,或者可以是既无关于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也无关于小区固有DRX周期TC的期间。
(条件确定单元)
条件确定单元158确定是否满足关于寻呼与UE20共享的共享条件。例如,条件确定单元158确定:当通过计数器156获得的计数值i等于与UE20共享的设定值x的时候,满足共享条件。这里,通过示例的方式将设定值x表示为以下的公式7中。注意,设定值x不限于通过公式7指示的值。例如,设定值x可以是直接从外部服务器30指定的值。
[数学函数7]
x=UE_ID mod K
(公式7)
(通信控制器)
当定时检测单元154检测到寻呼候选定时并且条件确定单元158确定通过计数器156获得的计数值等于设定值x时,通信控制器控制寻呼向UE20的传输。根据这种配置,例如可将寻呼定时的期间扩展为固有DRX周期TUE与扩展参数K的乘积值。下面参照图6更具体地描述这一点。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寻呼定时的特定示例的示意图。注意,图6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为128(系统帧),扩展参数K为47,且设定值x为1。
当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为128时,寻呼候选定时在SFN为“1”、“129”和“257”时到达128个系统帧的间隔,如图6所示。注意,虽然寻呼候选定时对应于正常的寻呼定时,但是在实施例中,并非在寻呼候选定时的所有片段处总是进行寻呼。
也就是说,在寻呼候选定时中,当通过计数器156获得的计数值i等于设定值x时,通信控制器152进行寻呼。例如,如图6所示,对于SFN为“1”(其为寻呼候选定时),计数值i为“0”,但是不同于为“1”的设定值x。因此,通信控制器152不进行寻呼。同时,因为对于SFN为“129”(为寻呼候选定时),计数值i为“1”,并且等于为“1”的设定值x,所以通信控制器152进行寻呼。之后,通信控制器152不进行寻呼,直到计数值i达到“46”,并且复位为“0”,以重新变为“1”,并且在计数值i变为“1”的时候,在寻呼候选定时中进行寻呼。
也就是说,当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为128(系统帧)并且扩展参数K为47的时候,可将寻呼定时的间隔扩展为6016个系统帧(大约1分钟),其为是TUE与K的乘积值。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可以使得寻呼定时的间隔更长。结果,可以降低UE20的功耗。
注意,通信控制器152可以根据公式2确定用于子帧的寻呼定时,也可以根据从外部服务器30单独指令的方法确定用于子帧的寻呼定时。此外,当对于UE20的寻呼导致了故障时,可以基于关于寻呼指令信息中包括的重新寻呼的信息,再次进行寻呼。
<4.UE的配置>
如上所述,描述了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的配置。随后,参照图7描述根据实施例的UE20的配置。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UE20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7所示,根据实施例的UE20包括天线216、天线共享装置218、接收器电路220、传输器电路222、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32、接口233、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38、上层240、控制器250和存储器260。
天线216接收来自基站10的无线电信号并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接收信号。因为在接收信号时,天线216经由天线共享装置218连接到接收器电路220,所以通过天线216获得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接收器电路220。
此外,因为在传输信号时,天线216经由天线共享装置218连接到传输器电路222,所以传输信号从传输器电路222提供给天线216。天线216将传输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传输给基站10。
注意,为了便于说明,在图7中仅示出一个天线,但是UE20可包括多个天线。在包括多个天线时,UE20可进行MIMO通信、分集通信等等。
接收器电路220对于从天线216提供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解码处理等等,并将经过处理的接收数据提供给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32。如上所述,接收器电路220与天线216合作充当接收单元。
传输器电路222对于从控制器250提供的控制信号以及从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38提供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处理等等,并将经过处理的传输信号提供给天线216。如上所述,传输器电路222与天线216合作充当传输单元。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32分析从接收器电路220提供的接收数据。然后,将用于上层的接收数据提供给接口233。另一方面,将从外部服务器30接收的寻呼指令信息提供给控制器250,以存储在存储器260中。
接口233是与上层240往来的接口。接收数据从接口233输出到上层240,且传输数据从上层240输入到接口233。
上层240是用于执行根据UE20的应用的功能单元。注意,应用的示例包括“计量”、“健康”等等。当应用为“计量”时,认为传输数据是指示供水和电力的消耗量的数据。此外,当应用为“健康”时,认为传输数据是指示目标的当前生理状态的数据。
传输数据处理单元238基于从接口133提供的数据,产生数据信号,以将其提供给传输器电路222。
控制器250包括通信控制器252、定时检测单元254、计数器256以及条件确定单元258。存储器260存储寻呼指令信息。控制器250利用存储器260中存储的寻呼指令信息,控制基站10的全部操作。
(定时检测单元)
定时检测单元254检测根据寻呼指令信息中包括的用户固有DRX周期TUE到达的寻呼候选定时。例如,根据上述公式6,当通过将SFN除以用户固有DRX周期TUE获得的余数等于在右侧获得的值时,定时检测单元254将相关SFN检测为寻呼候选定时。
(计数器)
计数器256计数预定周期的消逝。例如,计数器256从“0”开始计数,每次用户固有DRX周期TUE消逝时将计数值i增加,当计数值i到达寻呼指令信息中包括的扩展参数K的时候,将计数值i复位为“0”。注意,以上对例如将用户固有DRX周期TUE用作上述预定期间进行了说明,但是预定期间也可以是小区固有DRX周期TC,或者可以是既无关于用户固有DRX周期TUE,也无关于小区固有DRX周期TC的期间。
(条件确定单元)
条件确定单元258确定是否满足关于寻呼与基站10共享的共享条件。例如,条件确定单元258确定:当通过计数器256获得的计数值i等于与基站10共享的设定值x的时候,满足共享条件。这里,通过示例的方式将设定值x表示在上述公式7中。
(通信控制器)
当定时检测单元254检测到寻呼候选定时并且条件确定单元258确定通过计数器256获得的计数值等于设定值x时,通信控制器252控制寻呼的接收。根据这种配置,例如可将寻呼定时的期间扩展为固有DRX周期TUE与扩展参数K的乘积值。结果,可以降低UE20中的功耗。注意,因为通信控制器252的功能大部分与基站10的通信控制器152的功能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它们的描述。
<5.基站和UE的操作>
如上所述,描述了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和UE20。随后,参照图8和图9组织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和UE20的操作。
(UE20的操作)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UE20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连接模式下,UE20将从外部服务器30接收的寻呼指令信息传输给基站10(S404)。之后,当UE20变为空闲模式时(S408),计数器256将计数值i初始化(S412)。注意,关于用于计数值i的初始化定时的信息可以包括在寻呼指令信息中,或者,可以单独进行通过基站10调节初始化定时的处理。
随后,条件确定单元258识别计数器256的计数值i(S416)并确定计数值i是否等于公式7中指示的设定值x(S420)。当计数值i等于设定值x的时候,处理进行到S424,而当计数值i不同于设定值x的时候,处理进行到S428。
然后,当确定计数值i等于设定值x的时候,通信控制器252在通过定时检测单元254检测到且满足公式6的SFN的预定子帧进行寻呼的接收处理(S424)。
之后,当在计数值i的初始化之后或者其先前更新之后用户固有DRX周期TUE已经消逝(S428)并且计数值i不是“K-1”(S432)时,计数器256将计数值i增加。另一方面,当在计数值i的初始化之后或者其先前更新之后用户固有DRX周期TUE已经消逝(S428)并且计数值i为“K-1”(S432)时,计数器256将计数值i初始化为“0”(S440)。然后,在S436或S440中的处理之后,重复S416中的处理和S416之后的处理。
(基站的操作)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10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当UE20处于连接模式时,基站10从UE20接收寻呼指令信息(S504)。之后,当UE20变为空闲模式时(S508),计数器156将计数值i初始化(S512)。注意,关于用于计数值i的初始化定时的信息可以包括在寻呼指令信息中,或者,可以单独进行通过UE20调节初始化定时的处理。
随后,条件确定单元158识别通过计数器156获得的计数值i(S516)并确定计数值i是否等于公式7中指示的设定值x(S520)。当计数值i等于设定值x时,处理进行到S524,而当计数值i不同于设定值x时,处理进行到S528。
然后,当确定计数值i等于设定值x时,通信控制器152在通过定时检测单元154检测到的且满足公式6的SFN的预定子帧,进行寻呼的接收处理(S524)。
之后,当在计数值i的初始化之后或者其先前更新之后用户固有DRX周期TUE已经消逝(S528)并且计数值i不是“K-1”(S532)时,计数器156将计数值i增加。另一方面,当在计数值i的初始化之后或者其先前更新之后用户固有DRX周期TUE已经消逝(S528)并且计数值i为“K-1”(S532)时,计数器156将计数值i初始化为“0”(S540)。然后,在S536或S540中的处理之后,重复S516中的处理和S516之后的处理。
<6.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可以使得寻呼定时的间隔更长,同时保持与现有终端的兼容性。结果,可以降低UE20中的功耗。
上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找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并且应当理解,它们自然涵盖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这里基站10和UE20中的每个处理步骤不一定要按照序列图或流程图所述顺序按时间进行。例如,可以按照不同于流程图所述顺序的顺序或者并行进行基站10和UE20中的每个处理步骤。
此外,使得诸如CPU、ROM、RAM等等硬件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包含在基站10或UE20中,以使得基站或者UE等同于上述基站10或UE20的每个配置。此外,提供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配置如下。
(1)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2)根据(1)的通信终端,还包括:
计数器,用于对预定周期的消逝进行计数,
其中,所述条件确定单元在通过所述计数器获得的计数值等于与所述基站共享的设定值时,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
(3)根据(2)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预定周期为所述配置周期。
(4)根据(2)或(3)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计数器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设定值时将所述计数值初始化。
(5)根据(2)至(4)任一项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设定值经由所述基站从外部服务器被报告给所述通信终端。
(6)根据(1)至(5)任一项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配置周期是用于终端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周期被单独分配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所述配置周期是小区中共用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周期被共同分配给所述基站的小区中的通信终端。
(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8)一种基站,包括:
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通信终端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向所述通信终端的传输。
(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确定是否满足与通信终端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所述向通信终端的传输。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包括:
第一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第一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共享条件;以及
第一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第一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传输;以及
通信终端,包括:
第二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所述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第二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所述基站共享的所述共享条件;以及
第二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第二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附图标记列表
10     基站
12     MME
14     S-GW
16     P-GW
20     UE
30     外部服务器
150    控制器
152    通信控制器
154    定时检测单元
156    计数器
158    条件确定单元
160    存储器
250    控制器
252    通信控制器
254    定时检测单元
256    计数器
258    条件确定单元
260    存储器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还包括:
计数器,用于对预定周期的消逝进行计数,
其中,所述条件确定单元在通过所述计数器获得的计数值等于与所述基站共享的设定值时,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预定周期为所述配置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计数器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设定值时将所述计数值初始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设定值经由所述基站从外部服务器被报告给所述通信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配置周期是用于终端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周期被单独分配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所述配置周期是小区中共用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周期被共同分配给所述基站的小区中的通信终端。
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确定是否满足与基站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8.一种基站,包括:
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通信终端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向所述通信终端的传输。
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确定是否满足与通信终端共享的共享条件;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所述向通信终端的传输。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包括:
第一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第一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共享条件;以及
第一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第一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传输;以及
通信终端,包括:
第二定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根据所述配置周期的定时的到达;
第二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满足与所述基站共享的所述共享条件;以及
第二通信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定时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定时的到达并且所述第二条件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共享条件时,控制寻呼的接收。
CN201280058048.7A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03959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3984.1A CN108811186B (zh)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4437 2011-12-02
JP2011-264437 2011-12-02
PCT/JP2012/078912 WO2013080764A1 (ja)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基地局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3984.1A Division CN108811186B (zh)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9866A true CN103959866A (zh) 2014-07-30
CN103959866B CN103959866B (zh) 2018-07-24

Family

ID=485352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3984.1A Active CN108811186B (zh)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201280058048.7A Active CN103959866B (zh)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3984.1A Active CN108811186B (zh) 2011-12-02 2012-11-08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9706597B2 (zh)
EP (2) EP3125617B1 (zh)
JP (1) JP5967102B2 (zh)
CN (2) CN108811186B (zh)
AU (1) AU2012345070B2 (zh)
BR (1) BR112014012684A8 (zh)
CA (1) CA2851075A1 (zh)
MX (1) MX2014006327A (zh)
RU (1) RU2014121225A (zh)
WO (1) WO2013080764A1 (zh)
ZA (1) ZA2014035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3538A (zh) * 2016-03-31 2016-08-24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内存映射文件的lte基站大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503B (zh) * 2013-01-18 2018-02-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网络侧、终端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035674A (ja) * 2013-08-08 2015-0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5101044B (zh) * 2014-05-08 2020-03-10 夏普株式会社 寻呼消息接收/发送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EP3657866A1 (en) 2014-09-29 2020-05-27 Convida Wireless, LLC Service capability server / epc coordination for power savings mode and paging
CN106304129B (zh) 2015-05-19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及发送下行调度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6859590B2 (ja) 2015-11-06 2021-04-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7077758A1 (ja) 2015-11-06 2017-05-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3455062A (zh) * 2019-02-27 2021-09-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和通信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1673A1 (en) * 2006-06-20 2007-12-20 Mustafa Demirhan Adaptive DRX Cycle Length Based on Available Battery Power
US20080189360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5O9,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O2008155739A2 (en) * 2007-06-19 2008-12-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idle mod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N101453788A (zh) * 2007-12-03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寻呼时刻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90348A (zh) * 2007-05-23 2010-03-3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用户设备电池功率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10965A1 (en) * 2007-07-18 2010-05-06 Fujitsu Limite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US20100331019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Supratik Bhattacharjee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in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roces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CN102098783A (zh) * 2007-12-03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寻呼时刻的设备
WO2011087233A2 (en) * 2010-01-12 2011-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95709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Anders Christen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5473B2 (ja) * 1999-12-07 2004-12-0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KR101042163B1 (ko) 2004-07-30 2011-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페이징 주기 할당방법
JP4664772B2 (ja) * 2005-08-18 2011-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間欠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間欠送受信管理方法
CN101137078B (zh) * 2006-08-30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寻呼系统及相关设备
US8619685B2 (en) 2006-10-02 2013-12-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72963B2 (en) * 2007-02-14 2011-12-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vering from DRX timing de-synchronization in LTE—ACTIVE
US20080225772A1 (en) * 2007-03-12 2008-09-18 Shugong Xu Explicit layer two signal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ES2412260T3 (es) * 2007-09-27 2013-07-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calización en una red de acceso por radio, tal como una E-UTRAN
CN101656978B (zh) 2008-08-22 2014-01-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动态指示用户设备改变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US9839001B2 (en) * 2009-03-23 2017-12-05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paging mechanisms and publication of dynamic paging mechanisms
JP5212213B2 (ja) * 2009-03-25 2013-06-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925161B (zh) 2009-06-11 2014-11-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调整非连续接收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94699A1 (en) * 2009-06-22 2012-04-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83732B2 (en) 2009-10-27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stamping uplink messages
JPWO2011102280A1 (ja) 2010-02-22 2013-06-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端末、網側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動作周期変更方法
CN102387492B (zh) * 2010-08-27 2014-01-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型通信的特性激活及机器设备
KR101276860B1 (ko) * 2010-10-20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891424B2 (en) * 2011-10-16 2014-11-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paging messag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1673A1 (en) * 2006-06-20 2007-12-20 Mustafa Demirhan Adaptive DRX Cycle Length Based on Available Battery Power
US20080189360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5O9,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CN101690348A (zh) * 2007-05-23 2010-03-3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用户设备电池功率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155739A2 (en) * 2007-06-19 2008-12-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idle mod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20100110965A1 (en) * 2007-07-18 2010-05-06 Fujitsu Limite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CN101453788A (zh) * 2007-12-03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寻呼时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98783A (zh) * 2007-12-03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寻呼时刻的设备
US20100331019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Supratik Bhattacharjee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in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roces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WO2011087233A2 (en) * 2010-01-12 2011-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95709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Anders Christen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等: "S2-113391 Extended Paging Cycles", 《S2-11339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3538A (zh) * 2016-03-31 2016-08-24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内存映射文件的lte基站大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CN105893538B (zh) * 2016-03-31 2019-06-1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内存映射文件的lte基站大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5617B1 (en) 2019-07-03
CN103959866B (zh) 2018-07-24
EP3125617A1 (en) 2017-02-01
RU2014121225A (ru) 2015-12-10
US20140314037A1 (en) 2014-10-23
US11109439B2 (en) 2021-08-31
US20180343700A1 (en) 2018-11-29
US10123363B2 (en) 2018-11-06
US9706597B2 (en) 2017-07-11
JPWO2013080764A1 (ja) 2015-04-27
EP2787773B1 (en) 2020-01-22
AU2012345070A1 (en) 2014-05-01
CN108811186A (zh) 2018-11-13
MX2014006327A (es) 2014-06-23
CN108811186B (zh) 2022-07-05
EP2787773A1 (en) 2014-10-08
JP5967102B2 (ja) 2016-08-10
EP2787773A4 (en) 2015-08-05
ZA201403504B (en) 2014-11-26
AU2012345070B2 (en) 2017-04-13
US20170265249A1 (en) 2017-09-14
WO2013080764A1 (ja) 2013-06-06
BR112014012684A2 (pt) 2017-06-13
BR112014012684A8 (pt) 2017-06-20
CA2851075A1 (en) 201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9866A (zh) 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3857037B (zh) 移动无线设备和操作方法
CN111869273B (zh) 用于监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US95103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entry/reent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002434A (ko) Nb-iot 디바이스의 페이징을 위한 공통 서치 공간(css)
CN103155635A (zh) 基站、无线通信方法、程序、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终端
CN103583069A (zh) 无线通信设备,基站,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3155680A (zh) 无线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EP3400677A1 (en) Broadcas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819814B (zh) 通信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3081378A (zh) 发送和接收空闲状态下的非移动性移动站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48792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CN103517416A (zh) 寻呼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02664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处于空闲状态的非移动性移动站的标识符的方法和设备
CN11165682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传输唤醒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08479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21951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resource for wake-up signal transmissions
US926497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3536236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システム情報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および伝送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220400466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a paging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468910A (zh) 一种中继节点rn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ONVIDA WIRELESS, LL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