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5725A -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5725A
CN103955725A CN201410145130.4A CN201410145130A CN103955725A CN 103955725 A CN103955725 A CN 103955725A CN 201410145130 A CN201410145130 A CN 201410145130A CN 103955725 A CN103955725 A CN 103955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electronic tag
product type
coding method
iden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5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肜云
王欣
汪刚
余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451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5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5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5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涉及ODN中的编码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智能ODN管理系统中,每个端口配置32个字节的电子标签,标识出跳纤的版本号、产品类型、厂商标识、序列号、端口序号、入端口数、出端口数、运营商标识、扩展信息、预留字段、CRC等,版本号存储电子标签编码格式;端口序号用于标识光纤所对应的端口号;入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入端口数量;出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出端口数量;CRC用于校验32字节eID的内容,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本发明能通过电子标签信息快速判断两个端口是否是一根跳纤匹配的两端,有效简化判断流程,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中的编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PON(Passive Optical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广泛应用,全球ODN市场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早期的光缆线路基本都是点对点线路,管理相对容易,在配线过程中一般采用传统的手工标签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用,但是对于复杂的系统很不适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智能ODN的光配线管理技术,它以电子标签为基础,对每个光纤活动连接器赋予一个具有全球唯一编码的ID芯片,利用电子自动采集的方式对光纤配线进行管理,以杜绝人工管理可能产生的错误,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维护进行指导,从而可以迅速地在密密麻麻的配线架适配器阵列中突出显示出需要进行操作的端口,以降低劳动强度。
在实际的光配线管理技术中,每个端口配置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实际是若干字节的数据,是一个物品的唯一标识,在以前的物联网或者智能ODN设备中,每个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是采用8个字节,字节数较少,在物联网或者智能ODN的管理对象中,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有严格的限制,采用字节数较少的数据进行编码,可以简化编码,但是编码数据包含的信息会过少,不利于物联网或者智能ODN网络的扩容和管理。
目前智能ODN电子标签的编码方法中,普遍采用8位字节的数据的进行编码,此编码方法有如下缺点:
不利于智能ODN中管理时对跳纤的识别;采用8位字节的数据进行编码时,由于采用的字节数量有限,8位字节可以标识跳纤的版本号、产品类型、厂商标识、序列号等信息,但不包括端口序号、入端口数、出端口数、标识、扩展信息、预留字段、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等在物联网或者智能ODN管理对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在电子标签中增加一种或者几种信息,可以达到简化设备,降低成本,提高设备性能等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如果缺失端口序号、入端口数、出端口数、标识、扩展信息、预留CRC等信息会造成电子标签信息的不全。
在以前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中序列号只有8个字节,不包含跳纤对端的电子标签标识信息,无法通过电子标签信息快速判断两个端口是否是一根跳纤匹配的两端,如果要辨别一根跳纤两端的eID(电子标签)为匹配的两端,流程非常复杂:在辨别之前,需要借助专用的设备(对纤器)读取跳纤两端的eID信息,读取后的eID信息存储在智能管理终端中的数据库中;需要辨别时,再读取eID信息,利用相关的算法将读取到的eID信息与智能终端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对,来判断所读取到的eID信息是否为一对。整个判断流程相当繁琐,严重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能够通过电子标签信息快速判断两个端口是否是一根跳纤匹配的两端,有效简化判断流程,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智能ODN管理系统中,每个端口配置32个字节的电子标签,标识出跳纤的版本号、产品类型、厂商标识、序列号、端口序号、入端口数、出端口数、运营商标识、扩展信息、预留字段、CRC等重要的标识信息,其中:
所述版本号用于存储电子标签编码格式;
所述产品类型用于识别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
所述厂商标识用于区分厂商,实现电子标签的配对;
所述序列号用于区分产品,实现电子标签的配对;
所述端口序号用于标识光纤所对应的端口号;
所述入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入端口数量;
所述出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出端口数量;
所述运营商标识由运营商使用,用于区分运营商;
所述扩展信息由运营商自定义,受控写入;
所述预留字段预留给厂商使用;
所述CRC用于校验32字节eID的内容,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序号与产品类型相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序号从1开始编号,依次加1递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入端口数与产品类型相关,根据产品类型的输入端口数量确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端口数与产品类型相关,根据产品类型的输出端口数量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编码时采用32字节的数据,在电子标签标识信息中增加了:端口序号(标识光纤所对应的端口号,从1开始编号,依次加1递增)、入端口数、出端口数、标识、扩展信息、预留CRC等重要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更加完善,且服务器中存储电子标签占用的内存较小,能够通过电子标签信息快速判断两个端口是否是一根跳纤匹配的两端,有效简化判断流程,提高智能ODN或者物联网的系统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ODN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智能ODN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管理终端、移动智能终端、主控管理盘和多个配线管理盘,其中智能管理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智能终端互通,并且二者均连接主控管理盘,用于对主控管理盘下发命令,例如:主控管理盘是否需要查询端口,主控管理盘是否需要灭灯闪灯,主控管理盘是否读写eID等。主控管理盘包括轮询模块,用于分别轮询每一个配线管理盘的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智能ODN管理系统中,每个端口配置32个字节的电子标签,标识出跳纤的版本号、产品类型、厂商标识、序列号、端口序号、入端口数、出端口数、运营商标识、扩展信息、预留字段、CRC等重要的标识信息,其中:
版本号用于存储电子标签编码格式;
产品类型用于识别包括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等产品;
厂商标识用于区分厂商,实现电子标签的配对;
序列号用于区分产品,实现电子标签的配对;
端口序号用于标识光纤所对应的端口号,从1开始编号,依次加1递增,端口序号与产品类型相关;
入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入端口数量;入端口数与产品类型相关,根据产品类型的输入端口数量确定;
出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出端口数量;出端口数与产品类型相关,根据产品类型的输出端口数量确定;
运营商标识由运营商使用,用于区分运营商;
扩展信息由运营商自定义,可以受控写入;
预留字段预留给厂商使用;
CRC用于校验32字节eID的内容,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
表1、eID格式定义表
下面以跳纤两端eID编码为例,详细说明编码内容。
跳纤一端的eID编码信息为:
a 41 0 16 f3 92 37 fd 3b 55 c8 43 4d c8 32ee 76 b9 a4 46 81 1 1 1 0 0 0 0 0 0 0 0
a:跳纤一端的编码格式版本号为a;
41:01000001的十六进制编码,01代表跳纤端口1,000001代表跳纤,指示该eID处于跳纤端口1;
016f3:固定的厂商标识;
92 37 fd 3b 55 c8 43 4d c8 32 ee 76 b9 a446 81:跳纤的序列号,前8个字节为端口1的序列号,后8字节为端口2的序列号;
1:端口序号:跳纤端口序号为1;
1:入端口数:跳纤为固定入端口数1;
1:出端口数:跳纤为固定出端口数1;
0:运营商标识;
0000:扩展信息;
00:预留字段;
0:CRC。
跳纤另一端的eID编码信息为:
a 81 0 16 f3 c8 32 ee 76 b9 a4 46 81 92 37fd 3b 55 c8 43 4d 1 1 1 0 0 0 0 0 0 0 0
a:跳纤一端的编码格式版本号为a;
81:10000001的十六进制编码,10代表跳纤端口2,000001代表跳纤,指示该eID处于跳纤端口2;
016f3:固定的厂商标识;
c8 32 ee 76 b9 a4 46 81 92 37 fd 3b 55 c843 4d:跳纤的序列号,前8个字节为端口2的序列号,后8字节为端口1的序列号;
1:端口序号:跳纤端口序号为1;
1:入端口数:跳纤为固定入端口数1;
1:出端口数:跳纤为固定出端口数1;
0:运营商标识;
0000:扩展信息;
00:预留字段;
0:CRC。
本发明实施例在现有的电子标签标识信息中,增加了跳纤对端8个字节的标识信息,即:跳纤两端有8个字节是相同的,如果想辨别一根跳纤两端的eID为匹配的两端,能够避免以下流程:在辨别之前:借助专用的设备(对纤器)读取跳纤两端的eID信息,读取后的eID信息存储在智能管理终端中的数据库中;需要辨别时,再读取eID信息,利用相关的算法将读取到的eID信息与智能终端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对来判断读取到的eID信息是否为一对。
优化编码方法后的简化流程是:智能终端读取跳纤eID信息、比对两端是否有8个字节的数据相同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5)

1.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智能ODN管理系统中,每个端口配置32个字节的电子标签,标识出跳纤的版本号、产品类型、厂商标识、序列号、端口序号、入端口数、出端口数、运营商标识、扩展信息、预留字段、CRC等重要的标识信息,其中:
所述版本号用于存储电子标签编码格式;
所述产品类型用于识别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
所述厂商标识用于区分厂商,实现电子标签的配对;
所述序列号用于区分产品,实现电子标签的配对;
所述端口序号用于标识光纤所对应的端口号;
所述入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入端口数量;
所述出端口数用于标识产品的输出端口数量;
所述运营商标识由运营商使用,用于区分运营商;
所述扩展信息由运营商自定义,受控写入;
所述预留字段预留给厂商使用;
所述CRC用于校验32字节eID的内容,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序号与产品类型相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序号从1开始编号,依次加1递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端口数与产品类型相关,根据产品类型的输入端口数量确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端口数与产品类型相关,根据产品类型的输出端口数量确定。
CN201410145130.4A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Pending CN103955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5130.4A CN103955725A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5130.4A CN103955725A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5725A true CN103955725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3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5130.4A Pending CN103955725A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557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4766A (zh) * 2014-10-13 2016-05-11 山西智博睿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履历系统
CN107817565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光纤配纤盘体、局向光路由设备及局向光路由连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107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无锡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的光分配网络(odn)智能管理系统
CN102340420A (zh) * 2011-09-16 2012-02-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方法
CN102346860A (zh) * 2011-09-16 2012-0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CN102611498A (zh) * 2012-03-13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标识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光纤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700056A (zh) * 2013-12-18 2014-04-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受控写入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107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无锡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的光分配网络(odn)智能管理系统
CN102340420A (zh) * 2011-09-16 2012-02-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方法
CN102346860A (zh) * 2011-09-16 2012-0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CN102611498A (zh) * 2012-03-13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标识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光纤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700056A (zh) * 2013-12-18 2014-04-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受控写入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4766A (zh) * 2014-10-13 2016-05-11 山西智博睿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履历系统
CN107817565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光纤配纤盘体、局向光路由设备及局向光路由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0420B (zh) 光纤配线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方法
CN105191338A (zh) 关联位置信息与容纳在通信组件中的通信子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16549B (zh) 用于识别计算机上的线缆端子插头和端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84784A (zh)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CN103746850A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pon系统
EP2288131A4 (en) NETWORK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4395799A (zh) 主动式光学模块的物理层管理
CN104902347A (zh) 一种基于rfid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光配线架
CN105447539B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及其网管系统
CN103563324A (zh) 用于多路连接器的标识符编码方案
CN109409445A (zh) 光分配网络中的载体管理方法、管理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5721186B (zh) 一种odn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307061A (zh) 无源智能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N103957474A (zh) 一种光分路器的端口标签管理方法
CN103955725A (zh) 一种优化的电子标签编码方法
RU2016149457A (ru) Пассивная оптическая метка, оп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читывания/записи и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ая оптическая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ая сеть
CN102761793B (zh) 一种矩阵化eID总线电路
EP29405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ber matching in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networks, and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networks
CN10528183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光纤尾纤智能配对方法
CN103634222A (zh) 报文处理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US97744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optical connector connection
US97097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rt mapping
JP4931435B2 (ja) 配線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203250055U (zh) 一种具有电子信息指示的光纤配线装置
CN102685133B (zh) 主机标识追溯方法及系统、终端、中心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