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4974B -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4974B
CN103944974B CN201410132282.0A CN201410132282A CN103944974B CN 103944974 B CN103944974 B CN 103944974B CN 201410132282 A CN201410132282 A CN 201410132282A CN 103944974 B CN103944974 B CN 103944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quence
protocol
controller
mast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22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4974A (zh
Inventor
王苌
熊怡
闫长江
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322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4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4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4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4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4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处理方法包括: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发节点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进而使得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可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不会出现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丢失情况的出现,以使得备控制器接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sl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其核心技术Open 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优势是,SDN控制器在对网络集中控制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网络业务。用户只需要投资一个控制器,即可完成所有网络控制的功能。且基于SDN网络进行业务发放时,用户的策略集中放在控制器中,控制器识别主机接入,然后根据主机对应的策略,动态的向网络下发业务,为主机打通网络通道。
而在网络集中控制后,控制器控制了整个网络,控制器的可靠性更为重要,即网络SDN控制器需要提供控制永不中断的高可靠性。任何一台控制器发生故障,其他控制器可接管继续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SDN网络外部的Peer节点和SDN网络中的主控制器通过转发节点互相发送协议报文。以Peer节点向主控制器发送协议报文为例,在Peer节点向主控制器发送一个协议报文时,主控制器故障,该协议报文没有被主控制器接收并处理。此时备控制器升为主控制器,备控制器无法获得该协议报文,从而备控制器无法处理该协议报文,可能导致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其能够有效的实现主控制器故障的情况下,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保障协议和转发流量都不中断。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中,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且携带有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
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中,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之后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中,包括:
若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备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备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包括:
所述备控制器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包括;
所述备控制器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中,包括:
若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否,则所述备控制器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包括:
所述备控制器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不相同,则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发节点,其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且携带有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第一删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发节点,其中,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还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备控制器,其中,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转发节点接收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备控制器,其中,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将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存储,并将存储后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给主控制器,以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即实现了转发节点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的目的,进而使得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可获取该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不会出现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丢失情况的出现,以使得备控制器接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有效的实现主控制器故障的情况下,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SDN网络外部的Peer节点和SDN网络中的主控制器实现互相发送协议报文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备控制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备控制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备控制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备控制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转发节点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备控制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备控制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该协议报文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以使得该系统中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可无缝接管主控制器,从而有效的保障协议和转发流量都不中断,以下结合图2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201、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建立主控制器和Peer节点的TCP连接,以使该转发节点可将Peer节点生成的第一协议报文转发给主控制器。
转发节点可侦听到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202、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到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后,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存储,且其存储的具体方式可为该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缓存至数据库中,以使该数据库能够记录该第一协议报文。且该转发节点还可通过数据库记录该第一协议报文的类型,以使主控制器确定数据库上存储的协议报文是否是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的。
其中,该转发节点较佳的可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分布式数据库中,其中,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于计算机系统,即每台计算机中都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大型数据库。通过分布式数据库使得主控制器或备控制器只读取存储有该第一协议报文的局部数据库,而不用访问其他位置的数据库,进而降低了数据传送的代价,提升系统运行的速度,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其中,该分布式数据库的具体应用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当然,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存储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的具体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具体存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例如还可建立数据备份通道、共享存储等存储方式以使备控制器获取该第一协议报文。
且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访问数据库以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使得备控制器接替故障的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203、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转发节点将已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报文处理结果,该报文处理结果包含有路由表和流表等,且该主控制器将其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后生成的该报文处理结果持久化存储至数据库中。
其中,主控制器对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的具体方式参见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将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存储,并将存储后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给主控制器,以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且因该转发节点将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从而使得转发节点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进而使得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可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不会出现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丢失情况的出现,以使得备控制器接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实现主控制器故障的情况下,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
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无法成功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或接收到该第一协议报文但无法正常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时,如何使得备控制器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
301、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其中,所述Peer节点生成的需要发送给主控制器进行处理的第一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有所述第一报文序列号的该第一协议报文。
302、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02的具体过程请见图2所示的步骤202,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303、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转发节点将已成功存储至数据中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若主控制器运行正常,则所述主控制器将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以及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其中,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节点将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给主控制器时,该主控制发生故障,故障后的主控制器无法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或即使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但在处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的过程中故障,则备控制器接管主控制器,即该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具体的,即所述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但未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为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
其中所述备控制器具体如何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方式请见图8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该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可为:该发生故障的主控制器无法成功接收转发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或即便主控制器成功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但无法正常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以生成报文处理结果的第一协议报文。
该备控制器将已确定的该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304、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该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并进一步确定携带有该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305、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转发节点将已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给升主后的备控制器,以使备控制器接收该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并重新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无缝的接替主控制器,以使得即便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因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使得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协议和转发流量都不中断,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能够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并存储至数据库,从而对Peer节点生成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且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转发节点可将其已经存储至数据库中的且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成功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生给升主的备控制器,从而使得备控制器接替主控制器进行处理,实现了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根据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备份可实现无缝接管,且在备控制器接管过程中保障系统中协议和流量都不中断。
图3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无法成功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或接收到该第一协议报文但无法正常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时,如何使得备控制器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以下结合图4所示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在主控制器在处理完成该第一协议报文之后出现故障,本实施例是如何实现主控制器与备控制器之间的无缝切换以及转发节点如何清除无用存储的:
401、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其中,所述Peer节点生成的需要发送给主控制器进行处理的第一协议报文,且其生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有所述第一报文序列号的该第一协议报文。
402、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02的具体过程请见图2所示的步骤202,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403、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转发节点将已成功存储至数据中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报文处理结果。所述主控制器将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以及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
其中,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若主控制器运行正常,则所述主控制器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若所述主控制器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后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接管,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读取所述数据库,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转发节点存储的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为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备控制器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404、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到所述主控制器或所述备控制器所发送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协议序列号确定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其中,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协议序列号相同。
405、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
为节省所述系统的存储空间,则转发节点删除数据库中已被所述主控制器成功处理完成的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
即因所述主控制将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成功处理完成,则转发节点无需在数据库中对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避免不必要的协议报文占据系统存储空间以造成资源的浪费。
即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主控制器运行正常,则所述主控制器通过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通知所述转发节点删除已被所述主控制器成功处理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
若主控制器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后出现故障,备控制器接管时,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即可确定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则备控制器通知转发节点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则备控制器无需对主控制器已经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再次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备控制器的重复工作,进而实现了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而且因转发节点可在主控制器或备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删除,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的方法仅仅是一种较佳的举例,不作限定,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只要将主控制器已经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删除,以清除无用的数据库中的存储空间,减少数据库的负担,以使得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升主后不会重复处理即可。例如,主控制器在处理完第一协议报文后,直接将该处理后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删除。
还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或升主后的备控制器通过序列号通知转发节点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进而使得备控制器无需处理该主控制器已经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此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只是一种较佳的举例,并不做限定,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只要使得备控制器升主时,能够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为主控制器已经处理完成且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即可。例如,主控制器处理完第一协议报文后在该第一协议报文上标记该第一协议报文已处理完成,具体标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可在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上添加用以标记该第一协议报文已被处理完成的字段,以使得备控制器在读取数据库时根据该字段即可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是所述主控制器已经处理完成的。
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转发节点如何保障主控制器接收Peer节点生成的第一协议报文过程中的主控制器和备控制器之间无缝接管的,以下结合图5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在主控制器故障情况下,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的:
本实施例应用在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
501、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建立主控制器和Peer节点的TCP连接,以使该转发节点可将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Peer节点。
转发节点可侦听到主控制器生成的并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缓存至数据库中。
具体的,即主控制器将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的第二协议报文缓存至数据库中,以使该数据库能够记录主控制器已发送给Peer节点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
更具体的,该数据库可为分布式数据库,从而使得主控制器或备控制器只读取存储有该第二协议报文的局部数据库,而不用访问其他位置的数据库,进而降低了数据传送的代价,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其中,该分布式数据库的具体应用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当然,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存储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的具体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具体存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例如还可建立数据备份通道、共享存储等其他存储方式。
且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访问数据库以获取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从而使得备控制器接替故障的主控制器对该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502、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后,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生成应答报文,以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该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其中,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503、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504、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转发节点将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其中,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505、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完成后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主控制器。
若主控制器正常运行,则所述主控制器接收所述转发节点所发送的应答报文,则以使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应答报文中携带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已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即所述主控制器确定其已存储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应答报文序列号相同的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所述主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时,则所述主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删除。
若主控制器运行异常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升主,升主后的备控制器逐一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其中,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具体方式请见图9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而在本实施例中,为解决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无缝接管,则若主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之后出现故障,所述备控制器接管所述主控制器,则使得所述备控制器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主控制器存储的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转发节点已发送给已出现故障的主控制器的携带有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应答报文,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转发节点所存储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的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接收Peer节点返回的携带有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应答报文,并将该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若主控制器正常运行,则该主控制器根据应答报文所携带的已应答第二目标报文序列号删除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以释放存储空间。若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接管,则备控制器获取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以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以使得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即可确定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哪些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哪些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以使升主后的所述备控制器能够无缝的接管所述主控制器。
图5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在主控制器故障情况下,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的:以下结合图6所示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备控制器如何实现无缝接管的:
601、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602、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603、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604、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其中,图6所示的步骤601至步骤604与图5所示的步骤501至步骤504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05、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若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接管,升主后的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生成并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和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和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其具体确定过程,请见图10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若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存储的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所述备控制器删除数据库中已经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
若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使得备控制器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没有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
即所述备控制器确定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
为保障协议和转发流量都不中断,则使得备控制器将因主控制器故障没有接收到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转发节点,以使系统持续且不中断的继续工作。
606、所述转发节点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并确定该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607、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转发节点接收到备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后,为保障系统协议和流量的持续发送,使得即便主控制器故障,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顺畅无缝的接替主控制器的工作,则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Peer节点重新返回应答报文,从而使得备控制器能够重新接收应答报文,不会出现报文的丢失。
本实施例中,转发节点将Peer节点回应的应答报文所携带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即转发节点将Peer节点回应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进行备份,以使得若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转发节点发送的对应的应答报文时即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可根据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和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进而使得转发节点通知升主的备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Peer节点,以使得流量和协议转发过程中的连续,不会有中断情况的发生。且因转发节点能够存储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进而使得备控制器能够准确的获取已故障的主控制器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从而实现了备控制器对故障的主控制器的无缝接管。
图1至图4所述所示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备控制器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以下结合图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在没有处理完成第一协议报文时出现故障或将第一协议报文处理完成后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具体是如何无缝接管主控制器工作的:
本实施例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
701、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出现故障;
若要实现主控制器故障时,备控制器能够无缝接管,则需备控制器及时获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的状态。
其中,所述备控制器获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的状态的具体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只要主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备控制器能够及时获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的状态即可。
例如,可采用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由该第三方仲裁协议告知备控制器主控制器已出现故障,以使得备控制器接替所述主控制器。
702、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
其中,为使得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报文处理结果,则使得所述主控制能够接收与所述主控制器建立TCP连接的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该第一协议报文是由转发节点转发的,其具体的转发过程请见图1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备控制器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后,所述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以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该报文处理结果包含有路由表和流表等,其中,主控制器具体如何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主控制器将其处理完成的所述处理结果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处理结果能够持久化存储至数据库中。
需明确的是,所述主控制器将所述处理结果存储的具体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得主控制器故障,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通过获取到已被主控制器存储的处理结果即可,例如可采用共享存储,数据备份通道等。
703、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为使得备控制器能够无缝接管出现故障的主控制器,则所述备控制器需要通过读取数据库确定主控制器发生故障的具体情况;
备控制器需要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是主控制器处理成功并存储至数据库中的;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出经由所述主控制器处理成功,并将已成功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则备控制器无需对该已经处理成功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即可保障业务的不中断进行。
备控制器需要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是主控制器没有接收成功的,则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没有被主控制器接收成功的第一协议报文为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备控制器需要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是主控制器接收成功但没有处理完成的,则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没有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为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在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后进行步骤704。
704、所述备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因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所述主控制器没有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则为保障系统流量的不中断,且实现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则备控制器通知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重新发送。
其中,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主控制器时,会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所以所述转发节点可在所述备控制器控制下,将其已存储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备控制器,其具体的存储过程请见图1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705、所述备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接收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并对该主控制器没有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重新处理,以使得系统业务不会发生中断。
本实施例中,所述备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重新发送只是一种举例,不作限定,还可采用其他方式以使得所述备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例如所述备控制器直接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本实施例中,备控制器能够确定未经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并在所述数据库中获取该由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从而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重新进行处理,以使得主控制器没有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不会出现丢失的情况,从而实现了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无缝接管的目的,而且在接管过程中因备控制器会读取获取经由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使得接管过程中协议和转发流量都不中断,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
图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在没有处理完成第一协议报文时出现故障或将第一协议报文处理完成后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具体是如何无缝接管主控制器工作的,以下结合图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具体是如何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以及如何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的:
801、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出现故障;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801与图7所示的步骤701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02、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主控制器将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
803、所述备控制器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所述主控制器将其接收到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成功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成功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
若主控制器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后,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升主,则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读取该数据库即可获取已被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
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即可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到哪些第一协议报文,并确定所述主控制没有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为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在本实施例中,备控制器通过读取数据库并根据已处理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为一种举例,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只要使得所述备控制器在接管主控制器时能够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例如主控制器可通知转发节点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上添加“已处理”字段,以使得备控制器在接管时,能够根据该添加字段即可确定哪些第一协议报文主控制器没有处理完成。即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的具体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804、所述备控制器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备控制器将其已确定的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其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具体请见图2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805、所述备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后,接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从而对主控制器没有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继续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系统的不中断运行。
其中,所述备控制器也可直接在所述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具体获取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故障,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读取数据库以获取被所述主控制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处理第一报文序列号,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处理第一报文序列号即可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并在所述数据库中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携带有该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从而保障了若主控制器故障,则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不会丢失,备控制器可在数据库中重新获取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从而实现了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信令报文的可靠性传输。
图5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转发节点如何保障备控制器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以下结合图9所示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生成第二协议报文后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如何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
本实施例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
901、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出现故障;
若要实现主控制器故障时,备控制器能够无缝接管,则需备控制器及时获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的状态。
其中,所述备控制器获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的状态的具体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只要主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备控制器能够及时获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的状态即可。
例如,可采用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由该第三方仲裁协议告知备控制器主控制器已出现故障,以使得备控制器接替所述主控制器。
902、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第二协议报文,并将该第二协议报文发送给与其TCP连接的Peer节点。
所述主控制器将其已生成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该数据库较佳的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存储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例如还可采用共享存储或数据备份通道等。
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903、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若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升主,则该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即可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的第二协议报文。
且所述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还可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其中,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经由所述Peer节点处理后生成的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
904、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若是,则进行步骤905,若否,则进行步骤9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备控制器读取所述数据库,并根据已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905、所述备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
若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升主后的备控制器无需对已经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则为释放存储空间,所述备控制器即可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
906、所述备控制器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若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为使得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避免主控制器故障以使Peer节点遗漏第二协议报文,则所述备控制器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将其生成的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的第二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备控制器升主后通过读取数据库即可确定主控制生成了哪些第二协议报文,且因转发节点Peer节点发送的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所述备控制器能够确定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并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得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保障流量和协议转发过程中的连续,不会有中断情况的发生。
图9所示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生成第二协议报文后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如何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以下结合图10所示实施例具体说明备控制器是如何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的:
1001、备控制器确定主控制器出现故障;
1002、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1003、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001至步骤1003与图9所示的步骤901至步骤903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004、所述备控制器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若是,则进行步骤1005,若否,则进行步骤1006;
即所述备控制器逐一确定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若是,则说明携带所述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相同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否,则说明携带所述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不相同的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1005、所述备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
1006、所述备控制器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本实施例中步骤1005至步骤1006与图9所示的步骤905至步骤906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备控制器可逐一确定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若接收到则备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若没有,则所述备控制器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得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准确的掌握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应答报文的情况,并进行对应的处理,避免了若主控制器故障,则系统业务中断情况的发生,且实现了备控制器无缝接管主控制器,保障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应答报文的丢失以对系统运行所造成的影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报文侦听、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应用场景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
该系统中,建立转发节点与主控制器和Peer节点的TCP连接,以使得所述Peer节点可将其生成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使得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通过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在该转发节点上部署协议代理组件,该协议代理组件用于转发第一协议报文和第二协议报文;
转发节点可侦听到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且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到Peer节点生成的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的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缓存至分布式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将已成功存储至数据中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主控制器;
若此时主控制器出现故障,故障后的主控制器无法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则所述备控制器通过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确定所述转发节点已发送,但所述主控制器未成功接收的第一协议报文为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将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备控制器接替所述主控制器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若所述主控制器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但未成功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已生成报文处理结果,即主控制器没有将其已成功接收的第一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和该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则所述备控制器通过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确定所述转发节点已发送,但所述主控制器未成功处理以生成报文处理结果的第一协议报文为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将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备控制器接替所述主控制器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若所述主控制器成功接收并成功处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并将该第一协议报文的报文处理结果和该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
若主控制器将报文处理结果存储至数据库中后,该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则所述备控制器通过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读取所述数据库,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转发节点存储的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为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并确定携带有该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即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协议序列号相同;
为节省所述系统的存储空间,则转发节点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避免不必要的协议报文占据系统存储空间以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述主控制器生成需要通过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且其生成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主控制器将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的第二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可侦听到主控制器发送给外部邻居Peer节点的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生成应答报文,以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该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若主控制器正常运行,则所述主控制器接收所述转发节点所发送的应答报文,所述主控制器确定其已存储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应答报文序列号相同的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所述主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时,则所述主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删除;
若主控制器运行异常,备控制器接管;
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若是,则说明携带所述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相同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
若否,则说明携带所述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不相同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没有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将因主控制器故障没有接收到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并确定该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Peer节点重新返回应答报文,从而使得备控制器能够重新接收应答报文,不会出现报文的丢失。
以下结合图11所示实施例对可转发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的转发节点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转发节点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存储单元1102,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1103,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单元1102将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存储,第一发送单元1103将存储后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给主控制器,以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且因第一存储单元1102将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从而使得第一存储单元1102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进而使得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备控制器可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不会出现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丢失情况的出现,以使得备控制器接替主控制器对该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实现主控制器故障的情况下,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
以下结合图12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保障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无法成功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或接收到该第一协议报文但无法正常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时,使得备控制器无缝接管的转发节点的具体结构:
所述转发节点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存储单元1202,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1203,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第二接收单元1204,用于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第二发送单元1205,用于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单元1202能够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并存储至数据库,从而对Peer节点生成的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备份,且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第二发送单元1205可将其已经存储至数据库中的且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成功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生给升主的备控制器,从而使得备控制器接替主控制器进行处理,实现了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根据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备份可实现无缝接管,且在备控制器接管过程中保障系统中协议和流量都不中断。
以下结合图13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保障在主控制器在处理完成该第一协议报文之后出现故障时,主控制器与备控制器之间的无缝切换的转发节点的具体结构:
第一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存储单元1302,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1303,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第三接收单元1304,用于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且携带有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第一删除单元1305,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三接收单元1304接收到所述主控制器或所述备控制器所发送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三接收单元1304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协议序列号确定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第一删除单元1305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从而节省系统的存储空间,避免不必要的协议报文占据系统存储空间以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下结合图14所示实施例对可转发主控制器发送给外部邻居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的转发节点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第三发送单元1402,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五接收单元1403,用于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第二存储单元1404,用于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四发送单元1405,用于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第五接收单元1403接收Peer节点返回的携带有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应答报文,第二存储单元1404将该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若主控制器正常运行,则该主控制器根据应答报文所携带的已应答第二目标报文序列号删除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以释放存储空间。若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接管,则备控制器获取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第二存储单元1404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以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以使得备控制器读取数据库即可确定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哪些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哪些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以使升主后的所述备控制器能够无缝的接管所述主控制器。
以下结合图15所示实施例说明可保障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备控制器无缝接管的转发节点的具体结构:
第四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第三发送单元1502,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五接收单元1503,用于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第二存储单元1504,用于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四发送单元1505,用于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第六接收单元1506,用于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第五发送单元1507,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单元1504将Peer节点回应的应答报文所携带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即第二存储单元1504将Peer节点回应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进行备份,以使得若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第四发送单元1505发送的对应的应答报文时即出现故障,则备控制器可根据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第二协议报文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1504存储至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进而使得第六接收单元1506通知升主的备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Peer节点,以使得流量和协议转发过程中的连续,不会有中断情况的发生。且因第二存储单元1504能够存储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进而使得备控制器能够准确的获取已故障的主控制器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从而实现了备控制器对故障的主控制器的无缝接管。
以下结合图16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第一协议报文给主控制器的过程中,可接管故障的主控制器以实现系统流量不中断的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
第一获取单元1601,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转发节点接收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1602,用于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控制单元1603,用于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第二获取单元160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1602能够确定未经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第二获取单元1604获取由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从而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重新进行处理,以使得主控制器没有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不会出现丢失的情况,从而实现了主控制器故障,备控制器无缝接管的目的,而且在接管过程中因第二获取单元1604会读取获取经由所述转发节点数据库至数据库中的第一协议报文,从而使得接管过程中协议和转发流量都不中断,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图1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故障,可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以及如何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的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获取单元1701,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转发节点接收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1702,用于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控制单元1703,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第二获取单元170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故障,升主后的备控制器的第一获取单元1701能够读取数据库,第一确定单元1702获取被所述主控制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处理第一报文序列号,第一确定单元1702根据所述已处理第一报文序列号即可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控制单元1703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从而保障了若主控制器故障,则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不会丢失,第二获取单元1704可在数据库中重新获取第一目标协议报文,从而实现了备控制器的无缝接管,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信令报文的可靠性传输。
以下结合图1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若主控制器生成第二协议报文后出现故障,则可无缝接管主控制器的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
第三获取单元1801,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四获取单元1802,用于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1803,用于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六发送单元1804,用于若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将其生成的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的第二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备控制器升主后第三获取单元1801通过读取数据库即可确定主控制生成了哪些第二协议报文,且因转发节点Peer节点发送的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得第二确定单元1803能够确定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第六发送单元1804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得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保障流量和协议转发过程中的连续,不会有中断情况的发生。
以下结合图19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备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的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
第三获取单元1901,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四获取单元1902,用于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1903,用于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六发送单元1904,用于若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903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9031,用于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第二确定模块19032,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三确定模块19033,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1903可逐一确定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若接收到则备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若没有,则第六发送单元1904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得升主后的备控制器能够准确的掌握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应答报文的情况,并进行对应的处理,避免了若主控制器故障,则系统业务中断情况的发生,且实现了备控制器无缝接管主控制器,保障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应答报文的丢失以对系统运行所造成的影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进行报文侦听、报文处理、和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无缝接管的相关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本应用场景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
该系统中,建立转发节点与主控制器和Peer节点的TCP连接,以使得所述Peer节点可将其生成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使得所述主控制器生成的第二协议报文通过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转发节点的第一接收单元1201可侦听到外部邻居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且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一接收单元1201接收到Peer节点生成的携带有第一报文序列号的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一存储单元1202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缓存至分布式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一发送单元1203将已成功存储至数据中的该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主控制器;
若此时主控制器出现故障,故障后的主控制器无法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则所述备控制器通过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的第一获取单元1701读取数据库,确定所述转发节点已发送,但所述主控制器未成功接收的第一协议报文为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一确定单元1702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的控制单元1703将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二发送单元1205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备控制器第二获取单元1704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并接替所述主控制器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若所述主控制器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但未成功处理该第一协议报文已生成报文处理结果,即主控制器没有将其已成功接收的第一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和该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则所述备控制器通过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的第一获取单元1701读取数据库,确定所述转发节点已发送,但所述主控制器未成功处理以生成报文处理结果的第一协议报文为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一获取单元1701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的控制单元1703将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二发送单元1205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备控制器第二获取单元1704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并接替所述主控制器对该第一目标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若所述主控制器成功接收并成功处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并将该第一协议报文的报文处理结果和该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数据库中;
若主控制器将报文处理结果存储至数据库中后,该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则所述备控制器通过第三方仲裁协议决策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出现故障,备控制器升主;
升主后的备控制器的第一获取单元1701读取所述数据库;
所述备控制器第一确定单元1702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转发节点存储的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为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并将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三接收单元1304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并确定携带有该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即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协议序列号相同;
为节省所述系统的存储空间,则转发节点的第一删除单元1305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避免不必要的协议报文占据系统存储空间以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述主控制器生成需要通过所述转发节点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且其生成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主控制器将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的第二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的可侦听到主控制器发送给外部邻居Peer节点的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的处理结果生成应答报文,以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该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五接收单元1503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二存储单元1504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四发送单元1505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若主控制器正常运行,则所述主控制器接收所述转发节点的第四发送单元1505所发送的应答报文,所述主控制器确定其已存储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应答报文序列号相同的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所述主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时,则所述主控制器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删除;
若主控制器运行异常,备控制器接管;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三获取单元1901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四获取单元1902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一确定模块19031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若是,则第二确定模块19032确定携带所述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相同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二确定模块19032将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删除;
若否,则第三确定模块19033确定携带所述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不相同的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三确定模块19033确定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没有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的第六发送单元1904将因主控制器故障没有接收到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六接收单元1506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并确定该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的第五发送单元1507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Peer节点重新返回应答报文,从而使得备控制器能够重新接收应答报文,不会出现报文的丢失。
图11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从模块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发节点进行了描述,以下结合图20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发节点进行描述,请参见图2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发节点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该转发节点2000具体包括:
输入装置2001、输出装置2002、处理器2003和存储器2004(其中,图20所示的处理器2003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0中以一个处理器2003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001、输出装置2002、处理器2003和存储器20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输入装置2001接收待处理协议报文,并将该待处理协议报文发送给处理器2003;
处理器20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03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03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且携带有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
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
图14和图15所示的实施例从模块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发节点进行了描述,以下结合图21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发节点进行描述,请参见图2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发节点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该转发节点2100具体包括:
输入装置2101、输出装置2102、处理器2103和存储器2104(其中,图21所示的处理器2103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1中以一个处理器2103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101、输出装置2102、处理器2103和存储器21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输入装置2101接收待处理协议报文,并将该待处理协议报文发送给处理器2103;
处理器21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3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图16和图17所示的实施例从模块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控制器进行了描述,以下结合图22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控制器进行描述,请参见图2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控制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该备控制器2200具体包括:
输入装置2201、输出装置2202、处理器2203和存储器2204(其中,图22所示的处理器2203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2中以一个处理器2203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201、输出装置2202、处理器2203和存储器22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2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输入装置2201接收待处理协议报文,并将该待处理协议报文发送给处理器2203;
处理器22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203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图18和图19所示的实施例从模块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控制器进行了描述,以下结合图23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控制器进行描述,请参见图2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备控制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该备控制器2300具体包括:
输入装置2301、输出装置2302、处理器2303和存储器2304(其中,图23所示的处理器2303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3中以一个处理器2303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301、输出装置2302、处理器2303和存储器23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输入装置2301接收待处理协议报文,并将该待处理协议报文发送给处理器2303;
处理器23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否,则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303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该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该,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且携带有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
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
4.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之后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6.一种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转发节点接收所述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备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所述备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包括:
所述备控制器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包括;
所述备控制器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8.一种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由主控制器、备控制器、转发节点、Peer节点所组成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所述备控制器获取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否,则所述备控制器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包括:
所述备控制器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若不相同,则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10.一种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Peer节点发送给主控制器的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使备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以使所述主控制器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备控制器发来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且携带有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的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未被所述转发节点删除,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第一删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删除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述已处理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相同。
13.一种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以使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应答报文,使得所述Peer节点将携带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所述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为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以使备控制器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的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为所述备控制器确定的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且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协议报文;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转发给所述Peer节点。
15.一种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的报文处理结果,其中,所述报文处理结果为所述主控制器通过转发节点接收Peer节点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并对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报文处理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已被所述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确定未经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目标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所述处理后第一报文序列号为所述主控制器处理完成的第一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一报文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携带第一报文序列号: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发送给所述转发节点,以使所述转发节点将携带有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序列号的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报文发送至所述备控制器。
17.一种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若主控制器发生故障,则获取已被所述主控制器存储至数据库中且已发送给Peer节点的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为所述主控制器生成,且该第二协议报文携带有第二报文序列号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被转发节点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的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为应答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所述应答报文为所述Peer节点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进行处理以生成的协议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则将没有接收到对应应答报文的第二目标协议报文重新发送给所述Peer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逐一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所携带的第二报文序列号与所述已应答第二报文序列号是否相同;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已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协议报文未接收到对应的应答报文。
CN201410132282.0A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3944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2282.0A CN103944974B (zh)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2282.0A CN103944974B (zh)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4974A CN103944974A (zh) 2014-07-23
CN103944974B true CN103944974B (zh) 2017-10-17

Family

ID=5119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2282.0A Active CN103944974B (zh) 2014-04-02 2014-04-02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49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5968B (zh) * 2014-09-24 2020-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sdn及系统
CN105790825B (zh) * 2014-12-25 2020-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保护中控制器热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76108B (zh) * 2015-04-30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05591896A (zh) * 2015-08-2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059724B (zh) * 2016-05-25 2019-04-05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224942B (zh) * 2018-03-01 2023-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94451B (zh) * 2018-08-17 2020-09-1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的数据补发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13055196B (zh) * 2019-12-28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50474A (zh) * 2021-06-29 2022-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议高可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093A (zh) * 2012-06-29 2012-10-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821118A (zh) * 2011-06-10 2012-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异构节点的网络中业务备份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36928A (zh) * 2011-10-10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过载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7938B2 (en) * 2012-06-11 2017-05-09 Radware, Lt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value-added services in SDN-based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118A (zh) * 2011-06-10 2012-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异构节点的网络中业务备份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36928A (zh) * 2011-10-10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过载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52093A (zh) * 2012-06-29 2012-10-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hane Taking Control of the Enterprise》;Martin Casado et al.;《SIGCOMM》;20071031;第37卷(第4期);第2.2、3.5节,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4974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4974B (zh) 一种协议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348662B2 (en) Network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929730B (zh) 触发消息发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977252A (zh) 一种云平台业务的缩容方法、装置及云平台
CN103780679A (zh) 基于http协议的长延时远程调用方法
CN103634411B (zh) 一种具有状态一致性的市场数据实时广播系统及方法
CN104202424B (zh) 一种使用软件架构扩展缓存的方法
CN100531085C (zh)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媒体接入控制地址表空间的方法
CN103002065A (zh) 一种主用设备与备用设备共用ip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7429B (zh) 数据读取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682411A (zh) 一种大规模sdn控制器集群及网络系统
CN105765889A (zh) 端口扩展器链的冗余度
CN107295030A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84600A (zh) 在wpan中针对路由器的移动节点分配
CN102281158A (zh) 一种线路故障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99527A (zh) 一种云存储系统中的临界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2982033A (zh) 小文件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2651712B (zh) 多处理器系统的节点路由方法、控制器及多处理器系统
CN102131002A (zh) 一种手机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547605A (zh) 一种基于节点队列的消息读写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4717258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4483828A (zh) 一种分布式容错计算机成员一致性保证方法
CN108924096A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246007A (zh) 聚合接口的主备端口切换方法、存储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3532758A (zh) 适合下一代传输、数据设备融合的配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