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4685B -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4685B
CN103944685B CN201310019407.4A CN201310019407A CN103944685B CN 103944685 B CN103944685 B CN 103944685B CN 201310019407 A CN201310019407 A CN 201310019407A CN 103944685 B CN103944685 B CN 103944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ntenna port
parameter
gen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9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4685A (zh
Inventor
武雨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194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46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9379 priority patent/WO20141108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4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4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4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46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Description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等无线通信系统中,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普遍使用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天线技术。使用MIMO技术,可以在同一个时频资源上在空间上并行发送多层数据或者把一个数据流在空间的多个层上进行发送,从而可以实现复用和分级的折中。
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MIMO技术发送的多流并行的数据,终端设备(UserEquipment,UE)中的接收机都是使用基于有参考信号的相干解调,接收机需要知道用于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来完成数据的解调,以及用于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来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实际使用多少根物理发射天线,UE就需要有多少个不同的DM-RS来支持对每根天线上进行数据解调,并且需要与物理天线数量相同数量的CSI-RS来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反馈。目前使用的LTE第10版(Release-10,Rel-10)中,使用8个天线端口作为专用导频的DM-RS,可以满足最多采用8天线的MIMO数据解调需要;同样,CSI-RS同样最多支持8天线的MIMO系统。
但对于LTE的后续版本如LTE Rel-12,eNB侧可能采用多达32或64根天线的阵列天线系统,此时采用LTE Rel-10中提供的DM-RS和CSI-RS机制,没有足够的DM-RS和CSI-RS可供使用,无法满足信道估计、数据解调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用于为LTE Rel-10的后续版本提供足够的参考信号以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UE发送承载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之前,还包括:
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
根据 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图样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向UE发送的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RE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物理资源块的频域上占用至少两个RE。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与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包括:
接收发射节点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接收所述发射节点发送的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
利用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在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包括:
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所述基序列号;
根据 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所述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发射节点,包括: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节点还包括:
序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根据 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图样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向UE发送的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RE的位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物理资源块的频域上占用至少两个RE。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UE,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节点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射节点发送的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信号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频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在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所述基序列号;根据 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所述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如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发射节点;
如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通过使用完美序列和循环移位参数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并为参考信号对应分配相应的天线端口,生成与实际物理天线数量相同的参考信号,并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生成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使终端生成所需的参考信号,从而为LTE系统配置的不同数量的天线提供与天线数量相同的参考信号,以使终端根据发射节点通过下行数据帧发送的参考信号和在终端中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LTE中采用普通循环前缀的一个子帧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2A为LTE Rel-10中一种配置的CSI-RS时频位置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CSI-RS时频配置方式下CSI-RS天线端口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6为对8个天线端口上的CSI-RS序列在频域上同时扩展为两个RE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7为对8个天线端口上的CSI-RS序列在频域上同时扩展为三个RE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节点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节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LTE系统中定义了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概念,所述PRB是定义在时域和频域两个轴上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信号的二维资源。在LTE系统中,一个PRB在时域上占用500微秒(us),频域上分为12个子载波,共占用180kHz带宽,即每个子载波占用15kHz的带宽,因此,一个PRB共占用500us×180kHz的时频资源。LTE的帧结构分为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Prefix,normal CP)和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extended CP)两种,其中普通循环前缀中一个PRB在时域上对应7个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中一个PRB在时域上对应6个OFDM符号。下述各实施例均以普通循环前缀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普通循环前缀为限。LTE系统中一个时隙(slot)在时域上占用500us,一个子帧中包括两个时隙。1个slot是指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普通循环前缀占用7个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占用6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占用系统带宽上的全占子载波数,举例来说,对于10MHZ系统,1个slot共占用50个RB。
图1为LTE中采用普通循环前缀的一个子帧的时频资源示意图,如图1所示,横轴为时域,纵轴为频域,一个子帧包括2个PRB,每一PRB包括7个OFDM符号,OFDM符号的编号l从0至6;每一PRB在频域上分为12个子载波,频域编号k分别从0至11。101为一个OFDM符号在一个子载波上占用的空间,称为资源元(Resource Element,RE)。LTE中的下行数据和下行参考信号均按照预设的时频资源图添加在PRB中,并发送至终端设备。
由于MIMO使用多根天线发送信号,每根天线均需要对应的参考信号才能完成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因此为每根天线上的参考信号分配相应的天线端口,并将参考信号放在传输时隙的预设时频位置上。LTE Rel-10中为DM-RS定义标识为port7~port14的共8个端口,为CSI-RS定义标识为port15~port22的共8个端口。终端在相应标识的端口上进行数据的解调和信道估计。
图2A为LTE Rel-10中一种配置的CSI-RS时频位置示意图,如图2A所示,LTE Rel-10的CSI-RS可以占用一个下行子帧中的第一个时隙中编号为5和6的OFDM符号所对应的频域编号为2、3、8、9的RE。根据时频资源配置的不同,LTE Rel-10的CSI-RS还可以占用一个下行子帧中的第二个时隙中编号为2和3的OFDM符号所对应的频域编号为2、3、8、9的RE,图中并未示出。LTE Rel-10的CSI-RS参考信号使用长度为2的叠加正交码(Orthogonal CoverCode,OCC)方式配置,即每个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占用两个OFDM符号,相邻两个参考信号采用叠加正交的方式占用完全相同的时频资源。图2B为图2A所示CSI-RS时频配置方式下CSI-RS天线端口配置示意图,如图2B所示,其中CSI-RS的port15和port16上的参考信号占用频域上编号为9的RE,port17和port18上的参考信号占用频域上编号为3的RE,port19和port20上的参考信号占用频域上编号为8的RE,port21和port22上的参考信号占用频域上编号为2的RE。CSI-RS的时频配置不以图2A为限,CSI-RS可以占用PRB中任意未被数据占用的RE。
LTE Rel-10中DM-RS的时频位置和CSI-RS类似,只是在下行子帧中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但同样只支持配置8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本发明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的各实施例在未说明的情况下均以CSI-RS为例进行说明,对DM-RS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扩展。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具体地,首先在发射节点中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先由完美序列生成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再通过循环移位参数将基序列扩展为所需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完美序列为具有理想周期自相关函数的序列,理想周期自相关特性是指:一个序列的周期自相关函数,除了这个序列与自己对齐的位置(即相对延时为0的位置)的相关值为1,其他周期相关值全为0。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
其中r为长为N的序列,Rr(τ)为序列r的周期自相关函数,τ为周期自相关函数中的相对移位值,其中(n+τ)modN表示(n+τ)对N取模,其中E为序列的能量,表示为即是序列中所有非零元素的功率和。
由于所需的参考信号数量与天线数量相等,因此设置循环移位参数,通过对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的循环移位生成所需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在LTE Rel-10的后续版本中,发射节点的天线数量可能达到32、64、128等数量,因此,根据实际使用的天线数量选取适合的循环移位参数将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扩展为所需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另外,LTERel-10中,最多提供与8个天线对应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在不同时频资源上使用伪随机序列生成,每个时频资源的配置上有一个伪随机序列,8个时频资源共有8个伪随机序列。为了在LTE Rel-10的基础上进行平滑升级,将参考信号扩展为更多的数量,可以使用LTERel-10中现有的伪随机序列和上述基序列通过循环移位后生成的序列共同生成所需的参考信号序列。例如,若天线数量为64根,需要的参考信号数量为64个,可以通过基序列的循环移位,对每个时频资源生成7个序列,另外加上LTE Rel-10中在每个时频资源上使用的原有伪随机序列,因此8个时频资源总共有64个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将64个序列共同作为参考信号序列。
发射节点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需要对应不同的天线传输信道和不同的数据层,终端才能对不同的信道进行估计,并且对不同层上的数据进行解调。因此,在发射节点中生成所需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后,还需要对每一参考信号序列分配相应的天线端口,不同的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天线传输信道和不同的数据层。
生成所需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后,还需要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到PRB上,生成参考信号。发射节点将参考信号和需要发送至终端的数据等信息均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在PRB上之后,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天线端口上通过下行数据帧将PRB发送至终端。终端可以根据参考信号的端口号获取相应的参考信号。
上述发射节点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中继站(Relay Node,Relay),微基站(Pico Node),射频拉远头(Remote Radio Head,RRH)等LTE中向终端发射信号的实体。
步骤S302,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具体地,发射节点通过下行数据帧发送的PRB是通过空中信道发送的,由于信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PRB中的数据会叠加上信道与干扰等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映射到PRB中的参考信号也与发射节点中生成的参考信号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为了进行数据解调或信道估计,终端侧需要按照发射节点侧生成参考信号的机制生成与发射节点侧相同的参考信号,根据PRB中的参考信号和终端生成的参考信号估计出信道的误差,从而进行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
为了在终端侧生成与发射节点中相同的参考信号,发射节点需要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生成参考信号所需的相关参数,包括:预设的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参考信号序列参数。以使终端通过预设的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参考信号。并且使终端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从接收的下行数据帧中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最后在终端中根据从PRB中获取的参考信号和终端生成的参考信号估计出信道的误差,从而进行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完美序列和循环移位参数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并为参考信号对应分配相应的天线端口,生成与实际物理天线数量相同的参考信号,并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生成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使终端生成所需的参考信号,从而为LTE系统配置的不同数量的天线提供与天线数量相同的参考信号,以使终端根据发射节点通过下行数据帧发送的参考信号和在终端中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
进一步地,由于参考信号是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在PRB上的,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即参考信号序列也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由于每一天线端口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参考信号与之对应,所以,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用于生成CSI-RS序列,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CSI-RS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
具体地,首先根据系统带宽确定LTE系统中的PRB的数量,不同系统带宽下的PRB数量可以根据下表获得。
表1LTE系统不同带宽下的PRB数量
系统带宽(MHz) PRB数量
1.4 6
3.0 15
5.0 25
10.0 50
15.0 75
20.0 100
CSI-RS序列在频域上的长度分别为系统带宽所对应的PRB的数量,系统带宽是系统的固有属性,因此,只要确定了系统带宽,就确定了CSI-RS序列的长度。
为了生成CSI-RS序列,需要先生成基序列。基序列根据完美序列生成,本实施例中的完美序列采用Zadoff-Chu序列。
Zadoff-Chu序列的生成方法如下:
其中是Zadoff-Chu序列的长度,u是Zadoff-Chu序列的根序列号,xu(m)是生成的Zadoff-Chu序列。
如果要生成多个互相关性能良好的Zadoff-Chu序列,通常要求Zadoff-Chu序列为长度为素数,当CSI-RS序列在频域上所占的RE的数量不为素数时,通常按下面的方式得到CSI-RS上使用的序列:
其中是CSI-RS序列的长度,为不大于的最大素数。
LTE系统不同带宽对应的Zadoff-Chu序列长度如表2所示。
表2LTE系统不同带宽对应的Zadoff-Chu序列长度
系统带宽(MHz) Zadoff-Chu序列长度
1.4 5
3.0 13
5.0 23
10.0 47
15.0 73
20.0 97
另外,带宽为5MHz时,还可以使用长度为25的Zadoff-Chu序列。
根据上述方法生成Zadoff-Chu序列后,根据公式 生成基序列,其中,ru(n)为基序列,xu为Zadoff-Chu序列,为Zadoff-Chu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CSI-RS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
步骤S402,根据 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具体地,根据需要使用的CSI-RS的数量,选取循环移位参数ncs,对步骤S401中生成的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循环移位参数根据实际需要的CSI-RS数量选取,以使生成的循环移位序列数量与天线数量相同。选取循环移位参数后,根据 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步骤S403,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CSI-RS序列,其中,为所述CSI-RS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伪随机序列。
具体地,LTE Rel-10中CSI-RS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Gold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一种。伪随机序列中的各个元素值的分布接近随机分布,即序列中各元素的值所占的比例相等或近似相等。典型的伪随机序列有最大长度序列(通常称作M序列),GMW(Gordon-Mills-Welch)序列,勒让德(Legendre)序列,Gold序列等。由于Gold是由2个m序列对生成的序列集,序列的构造性较好、生成方式简单,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LTE系统中使用的伪随机序列就是由Gold序列来生成的。
LTE Rel-10中使用的Gold序列c(n)使用如下方法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其中NC=1600是一个系统参数,x1(n)的初始值为全1,x2(n)的初始值为Cinit,其中Cinit对不同的参考信号会有所不同。
确定Cinit后,将得到的Gold序列c(n)转化成四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QPSK)符号后作为CSI-RS序列rps
其中,其中是CSI-RS序列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我们将通过伪随机序列(如本实施例中的Gold序列)按上述方法生成的新的序列rps也称作伪随机序列。上述生成序列rps的方法只是实施例的一种,其它的将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的伪随机序列按不同的组合方法取不同的位置上的BPSK比特生成QPSK的方法都包括在本发明中。
考虑到系统扩展的需要,可以根据 生成CSI-RS序列,其中,为所述CSI-RS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伪随机序列。或者,根据 生成CSI-RS序列。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使用完美序列循环移位生成的循环移位序列作为CSI-RS序列,也可以将完美序列循环移位生成的循环移位序列与现有的伪随机序列相乘得到CSI-RS序列。另外,还可以将现有的伪随机序列和使用上述方法生成的序列组合在一起共同作为CSI-RS序列,LTE Rel-10中,最多提供与8个天线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不同时频资源上生成的伪随机序列,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伪随机序列,使用完美序列进行循环移位生成循环移位序列时,可以只生成现有的伪随机序列数量之外的序列,并将生成的新序列和现有的伪随机序列共同作为CSI-RS序列。例如,若天线数量为64根,需要的CSI-RS序列数量为64个,可以通过完美序列的循环移位,对每个时频资源生成7个循环移位序列,另外加上LTE Rel-10中在每个时频资源上使用的原有伪随机序列,因此8个时频资源总共有64个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将64个序列共同作为CSI-RS序列;或者通过完美序列的循环移位,对每个时频资源生成7个循环移位序列,分别与相同时频资源上现有的伪随机序列相乘生成每个时频资源上的7个新的循环移位序列,另外加上LTE Rel-10中在每个时频资源上使用的原有伪随机序列,因此8个时频资源总共有64个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将64个序列共同作为CSI-RS序列。
本实施例,提供了根据完美序列生成CSI-RS序列的具体方法,通过完美序列生成基序列并经过循环移位生成CSI-RS序列,选取不同的循环移位参数可以为使用不同数量天线的LTE系统提供所需的CSI-RS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DM-RS所需的DM-RS序列也可以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生成,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时频资源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CSI-RS为例进行说明。
当LTE的系统带宽较窄时,如1.4MHz和3.0MHz,在频域上对应的PRB数量较少,分别为6个和15个,从而CSI-RS序列的长度也较短,过短的CSI-RS序列会影响终端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估计。因此,可以为同一个天线端口上的CSI-RS在PRB的频域中分配两个RE,并且让这两个RE在频域上等间隔的分布,则可以扩展CSI-RS序列的长度。
图5以1.4MHz带宽的LTE系统为例,1.4MHz带宽的LTE系统的下行子帧在频域上共包含6个PRB,在时域上包含2个PRB。将时域上的第二个PRB中编号为2和3的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上编号为2和8的RE分配给标识为15和16的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序列,其中标识为15和16的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序列使用OCC方式,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
同样,可以对标识为17~22的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序列进行同样扩展,图6为对8个天线端口上的CSI-RS序列在频域上同时扩展为两个RE的时频资源示意图,如图6所示,将每两个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序列在时域上均扩展到两个RE上。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序列在PRB中占用的时频资源不以图中为限,只要是系统允许的空余RE均可占用。
本实施例中,将CSI-RS序列在频域上扩展为占用两个RE,可以将CSI-RS序列的长度扩展为系统带宽在频域上所占PRB个数的2倍,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看出,将CSI-RS序列在频域上扩展为2个RE后,长度增加,可以改善CSI-RS的相关性,特别是改善小带宽系统上CSI-RS的相关性。
进一步地,还可以将CSI-RS序列在频域上扩展到3个或3个以上的RE中,更好地改善CSI-RS的相关性。图7为对8个天线端口上的CSI-RS序列在频域上同时扩展为三个RE的时频资源示意图。采用图7所示的时频资源图扩展CSI-RS,可以将CSI-RS序列的长度扩展为系统带宽在频域上所占PRB个数的3倍,如表4所示。
表3在频域上扩展为2个RE时LTE系统不同带宽对应的CSI-RS序列长度
系统带宽(MHz) CSI-RS序列长度
1.4 12
3.0 30
5.0 50
10.0 100
15.0 150
20.0 200
表4在频域上扩展为3个RE时LTE系统不同带宽对应的CSI-RS序列长度
系统带宽(MHz) CSI-RS序列长度
1.4 18
3.0 45
5.0 75
10.0 150
15.0 225
20.0 30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DM-RS,同样可以采用图5~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在频域上对DM-RS序列进行扩展,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提供的在频域上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将参考信号序列在频域上扩展到多个RE中,最多的,可以扩展到一个PRB中的所有的12个子载波上。此时相当于1个OFDM符号上只能分配一个端口的时频资源图样,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需要通过不同的序列来区分。。
进一步地,由于LTE Rel-10中只为CSI-RS提供标识为15~22的天线端口,但将CSI-RS序列扩展后,相应地需要为每一CSI-RS分配天线端口。考虑到系统扩展的需求,基于LTE Rel-10对LTE Rel-10为CSI-RS提供的标识为15~22的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扩展为需要数量的天线端口。采用对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时使用的循环移位参数ncs可以得到所需数量的天线端口。例如,循环移位参数为8个时,最多可以将天线端口扩展为64个,如表5所示。
表5 8个循环移位参数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号
表6 2个循环移位参数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号
当天线数大于64时,即需要的CSI-RS天线端口数大于64时,可以使用不同的Zadoff-Chu序列的根序列来扩展CSI-RS天线端口的数量。
另外,当需要扩展的CSI-RS天线端口数较小时,如16,可以使用更小的循环移位参数或者使用较大的循环移位参数中的部分值。例如,循环移位参数为2个时,最多可以将天线端口扩展为16个,如表6所示。
或者,循环移位参数为8个时,可以选择其中的2个循环移位参数将天线端口扩展为16个,如表7所示,循环移位参数仍为0~8共8个,但仅选择循环移位参数0和4对CSI-RS天线端口进行扩展。
表7 8个循环移位参数中的2个对应的CSI-RS天线端口号
另外,还可以仅使用LTE Rel-10提供的CSI-RS天线端口号中的一部分,但扩展天线端口数量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地,DM-RS天线端口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扩展,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2向UE发送携带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在向UE发送的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RE的位置,即参考信号在PRB中占用的时频资源。参考信号在PRB中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配置的不同,只有有限数量的配置方式,因此,发射节点和终端中都存储有不同配置方式的时频图样,采用时频图样的编号来表示不同的时频图样。发射节点可以只将使用的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的编号发送给终端。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也采用与表4类似的表来表示,在发射节点和终端中存储有不同天线数量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表,采用映射关系表的标号来表示不同的映射关系。发射节点可以只将使用的映射关系表的编号发送给终端。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可以包括所述循环移位参数和所述基序列号,由于终端采用和发射节点相同的机制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因此发射节点只需要发送给终端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所需的参数即可。除了循环移位参数和基序列号之外的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所需的参数可以通过系统的固有属性获取,例如参考信号长度可以通过系统带宽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发射节点向UE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时频资源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示出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同时采用频域上RE扩展和对天线端口进行码分时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8以1.4MHz带宽为例,81表示整个系统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个数,1.4MHz带宽在频域上共占用6个PRB。82为频域上每一PRB内的时频资源图,时域上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包括两个PRB,采用普通循环前缀模式时,每个PRB在时域上分别对应7个OFDM符号,编号分别为0~6。每一PRB在频域上分为12个RE,编号从0~11。图中只示出对LTE Rel10提供的端口为15和16上的参考信号的扩展,首先,现在一个PRB内将参考信号在频域上扩展到两个RE中,82中阴影部分示出。然后,使用循环移位参数ncs对标识为15和16的天线端口进行扩展,83为对标识为15的天线端口的扩展,选取循环移位参数ncs从0~7,则可以将标识为15的天线端口扩展为15-0~15-7共8个天线端口,同样,84为对标识为16的天线端口的扩展,可将标识为16的天线端口扩展为16-0~16-7共8个天线端口。由于对天线端口的扩展与对参考信号的扩展使用相同的循环移位参数ncs,因此,每一扩展后的天线端口与扩展后的参考信号均一一对应。这样,可以将LTE Rel10中提供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一个参考信号扩展为8个天线端口上的8个参考信号。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901,接收发射节点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具体地,终端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接收发射节点通过下行数据帧发送的PRB,所述PRB中承载有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发射节点通过预设的时频图样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到PRB上生成的。所述参考信号序列是在发射节点中由基序列通过循环移位生成的,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基序列通过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是由完美序列生成的。每一参考信号对应一个天线端口,以表示该参考信号对应的数据层或天线传输信道。由于终端是通过空中信道接收发射节点发送的PRB,空中信道存在干扰等导致信道不连续的因素,因此,终端接收到的PRB中的参考信号可能与发射节点中生成的参考信号之间存在误差,终端需要根据本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相比得出误差并以此进行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是在步骤S902中的信令中获取的。
步骤S902,接收所述发射节点发送的携带所述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
具体地,终端为了进行信道估计,需要在本地生成与发射节点中相同的参考信号,并从接收到的下行子帧中获取发射节点从空中信道发送的参考信号。首先需要接收发射节点发送的携带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该信令中携带的相关参数为生成与发射节点中相同的参考信号和从PRB中获取发射节点从空中信道发送的参考信号所必须的参数。
步骤S903,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具体地,终端根据从发射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的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可以在本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由于使用了相同的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在终端中生成的参考信号与在发射节点中生成的参考信号是相同的。
步骤S904,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终端根据从发射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的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可以从接收到的发射节点发送的PRB中获取发射节点通过空中信道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S905,利用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具体地,终端根据步骤S903中在终端本地生成的参考信号和在步骤S904中从发射节点发送的PRB中获取的参考信号,终端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误差,上述两者之间的误差即为空中信道中发送数据所产生的误差。终端根据上述两者间的误差可以进行信道估计、数据解调等操作。从而实现了对信道状态的检测,进一步地可以对信道误差进行补偿或对信道状态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终端通过下行数据帧中的物理资源块获取发射节点发送的与实际物理天线数量相同的参考信号,并通过发射节点发送的相关参数在本地生成参考信号,从而为LTE系统配置的不同数量的天线提供与天线数量相同的参考信号,并在终端根据发射节点通过下行数据帧发送的参考信号和在终端中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数据解调和信道估计。
进一步地,由于参考信号是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在PRB上的,每一参考信号对应一个天线端口即参考信号序列也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由于每一天线端口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参考信号与之对应,所以,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用于终端在本地生成CSI-RS序列,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1,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具体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循环移位参数和基序列号。为了在终端中生成CSI-RS序列,首先需要生成基序列,基序列根据完美序列生成,终端中所使用的完美序列与发射节点中的完美序列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完美序列采用Zadoff-Chu序列,Zadoff-Chu序列的生成方法如下:
其中是Zadoff-Chu序列的长度,u是Zadoff-Chu序列的根序列号,xu(m)是生成的Zadoff-Chu序列。
如果要生成多个互相关性能良好的Zadoff-Chu序列,通常要求Zadoff-Chu序列为长度为素数,当CSI-RS序列在频域上所占的RE的数量不为素数时,通常按下面的方式得到CSI-RS上使用的序列:
其中是CSI-RS序列的长度,为不大于的最大素数。
CSI-RS序列的长度根据LTE系统的带宽确定,参见表1,Zadoff-Chu序列的长度参见表2。
根据上述方法生成Zadoff-Chu序列后,根据公式 生成基序列,其中,ru(n)为基序列,xu为Zadoff-Chu序列,为Zadoff-Chu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CSI-RS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
根据 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CSI-RS序列,其中,为所述CSI-RS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伪随机序列。本实施例中,伪随机序列rps为Gold序列。
终端根据发射节点生成CSI-RS序列的机制,选择使用 或者 生成CSI-RS序列。另外,还可以将现有的伪随机序列和使用上述方法生成的序列组合在一起共同作为CSI-RS序列,LTE Rel-10中,最多提供与8个天线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不同时频资源上生成的伪随机序列,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伪随机序列,使用完美序列进行循环移位生成循环移位序列时,可以只生成现有的伪随机序列数量之外的序列,并将生成的新序列和现有的伪随机序列共同作为CSI-RS序列。例如,若天线数量为64根,需要的CSI-RS序列数量为64个,可以通过完美序列的循环移位,对每个时频资源生成7个循环移位序列,另外加上LTERel-10中在每个时频资源上使用的原有伪随机序列,因此8个时频资源总共有64个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将64个序列共同作为CSI-RS序列;或者通过完美序列的循环移位,对每个时频资源生成生成7个循环移位序列,分别与相同时频资源上现有的伪随机序列相乘生成每个时频资源上的7个新的循环移位序列,另外加上LTERel-10中在每个时频资源上的原有伪随机序列,因此8个时频资源总共有64个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将64个序列共同作为CSI-RS序列。
步骤S1002,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具体地,终端通过信令获取的时频图样包括:CSI-RS在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物理资源块中承载CSI-RS的RE的位置。终端根据获取的时频图样结合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就可以将在本地生成的CSI-RS序列与从接收的PRB中获取的CSI-RS序列相对应起来。从而根据本地生成的CSI-RS与从接收的PRB中获取的CSI-RS共同对相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天线传输信道进行信道估计或对相应天线端口所对应的数据层进行数据解调。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中存储有与发射节点中相同的时频图样集合和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集合,终端通过信令获取到的仅为相应时频图样和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的编号,终端通过该编号使用相应的时频图样和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本地生成CSI-RS。
本实施例,提供了终端在本地生成CSI-RS的具体方法,通过接收到的信令中携带的相关参数,在本地生成与发射节点中相同的CSI-RS。
需要说明的是,DM-RS所需的DM-RS序列也可以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生成,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UE从发射节点接收的信令可以包括:DCI信令或者RRC信令。终端从PRB中获取的参考信号和在本地生成的参考信号可以为CSI-RS或者DM-RS。
若参考信号为CSI-RS,则终端根据从PRB中获取的CSI-RS和本地生成的CSI-RS进行下行信道状态估计;若参考信号为DM-RS,则终端根据从PRB中获取的DM-RS和本地生成的DM-RS进行数据解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节点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射节点11包括:
信号发送模块111,用于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信令发送模块112,用于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本实施例的发射节点用于实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参考信号是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PRB上生成的,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以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节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图1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发射节点11还包括:
序列生成模块113,用于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根据 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本实施例的发射节点用于实现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发射节点实施例中,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包括Gold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发射节点实施例中,所述时频图样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向UE12发送的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RE的位置。
所述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物理资源块的频域上占用至少两个RE。
进一步地,上述发射节点实施例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发射节点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进一步地,上述发射节点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节点用于实现图3至图8所示的扩展参考信号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UE21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211,用于接收发射节点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信令接收模块212,用于接收所述发射节点发送的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
信号生成模块213,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信号提取模块214,用于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
信道估计模块215,用于利用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本实施例的UE用于实现图9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参考信号是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PRB上生成的,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上述UE实施例中,所述时频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在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
信号生成模块2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UE实施例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UE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模块213,具体用于根据 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所述基序列号;根据 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所述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根据 或者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UE实施例中,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包括Gold序列。
进一步地,上述UE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进一步地,上述UE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31包括:发射节点311和UE312。
其中,发射节点311可以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节点中的任一种,UE312可以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用于为LTE Rel-10的后续版本提供足够的参考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5)

1.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UE发送承载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之前,还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
根据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根据或者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图样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向UE发送的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RE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物理资源块的频域上占用至少两个RE。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10.一种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射节点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接收所述发射节点发送的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
利用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在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所述基序列号;
根据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所述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
根据或者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18.一种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向UE发送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携带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被所述UE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被所述UE用于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被所述UE用于信道估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序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基序列号;根据对基序列ru(n)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根据或者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图样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向UE发送的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RE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物理资源块的频域上占用至少两个RE。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26.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发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27.一种UE,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节点根据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承载所述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所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频图样映射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上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包括基序列号和循环移位参数,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号对应的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或者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所述基序列通过所述循环移位参数进行循环移位生成的序列和伪随机序列共同生成,所述基序列由完美序列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与天线端口一一对应;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射节点发送的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的信令;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信号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频图样、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生成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图样包括:所述参考信号在下行子帧中占据的OFDM符号和在所述物理资源块中承载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的位置;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参数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生成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生成所述基序列,其中,ru(n)为所述基序列,xu为所述完美序列,为所述完美序列的长度值,为系统允许的参考信号序列最大长度值,u为所述基序列号;根据进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循环移位序列,其中,α=2πncs/M,0≤ncs<M,为循环移位序列,ru(n)为所述基序列,ncs为所述循环移位参数,M为循环移位的阶数;根据或者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其中,为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为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ps为所述伪随机序列。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完美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由Gold序列生成。
33.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34.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
3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发射节点;
如权利要求27~34任一项所述的UE。
CN201310019407.4A 2013-01-18 2013-01-18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4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9407.4A CN103944685B (zh) 2013-01-18 2013-01-18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PCT/CN2013/079379 WO2014110894A1 (zh) 2013-01-18 2013-07-15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9407.4A CN103944685B (zh) 2013-01-18 2013-01-18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4685A CN103944685A (zh) 2014-07-23
CN103944685B true CN103944685B (zh) 2017-10-10

Family

ID=5119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940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4685B (zh) 2013-01-18 2013-01-18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4685B (zh)
WO (1) WO20141108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3304B (zh) * 2014-12-16 2019-06-2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si-rs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量的扩展方法
CN105792358A (zh) * 2014-12-25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获取信号配置、信道获取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EP3346630A4 (en) * 2015-09-03 2019-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OR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CN106559162B (zh) * 2015-09-24 2020-03-06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CN106656445B (zh) * 2015-11-04 2019-10-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5356986B (zh) * 2015-12-07 2018-11-06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基站、信道估计方法及终端
WO2017132861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MX2018010394A (es) * 2016-03-02 2018-11-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s y dispositvos que operan con señales de referencia de sincronizacion fina transmitidas ocasionalmente.
CN107241809A (zh) * 2016-03-28 2017-10-1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46B (zh) * 2016-09-29 2020-1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rs的映射及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8082394A1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获取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720B (zh) 2016-11-03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获取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698B (zh) * 2016-11-03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537B (zh) * 2017-01-04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节点
CN108282294B (zh) * 2017-01-06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69172A (zh) * 2017-01-25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47316B (zh) * 2017-01-25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rs的映射及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8137256A1 (zh) * 2017-01-26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参考信号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9510683B (zh) * 2017-04-28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462461A (zh) * 2017-09-06 2019-03-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参考信号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EP3729667B1 (en) * 2017-12-22 2024-04-10 ZTE Corporation Spreading code sequences for reference signals
CN109995487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99980B (zh) * 2018-03-23 2022-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949213A4 (en) * 2019-03-29 2022-04-20 ZTE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ING CONFIGU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082183B2 (en) * 2019-09-16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 shift design
WO202214157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15706615A (zh) * 2021-08-06 2023-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1553A1 (en) * 2009-01-15 2010-07-2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node
CN101895486A (zh) * 2010-07-16 2010-11-24 北京创毅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下行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2281086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0199B2 (en) * 2008-10-27 2012-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8-transmit antenna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1553A1 (en) * 2009-01-15 2010-07-2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node
CN102281086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895486A (zh) * 2010-07-16 2010-11-24 北京创毅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下行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4685A (zh) 2014-07-23
WO2014110894A1 (zh)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4685B (zh) 扩展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US98434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358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f cyclic shift parameter for supporting orthogonality in MIMO environment
CN107040489A (zh) 发送和接收窄带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2027B (zh) 一种导频序列的产生方法和装置
CN101574010B (zh) 二维参考信号序列
CA277338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3877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CN104158785B (zh) 用于确定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的位置的方法
EP243996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osition reference signal
CN104025485B (zh) 用于监控控制信道的方法和无线装置
CN107370588B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2437986B (zh) 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7040987A (zh) 发送和接收窄带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55275A1 (ko) 협대역 iot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조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035527A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555360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711B (zh)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69619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69531A1 (ko) 긴 시퀀스를 이용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034883A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685620A (zh) 信道状态测量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3891371B (zh) 一种配置导频信号的方法、服务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313273A (zh) 一种信道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1964706B (zh) 基于混合复用的导频复用方式确定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