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943B -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1943B
CN103941943B CN201410119450.2A CN201410119450A CN103941943B CN 103941943 B CN103941943 B CN 103941943B CN 201410119450 A CN201410119450 A CN 201410119450A CN 103941943 B CN103941943 B CN 103941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determined value
driver element
signal
feedback signal
dri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94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1943A (zh
Inventor
黄正园
叶松
王香春
丁晓源
李文静
杨旭
向倩影
马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94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1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1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1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所述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检测单元、驱动单元和比较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条检测线,用于检测所述触控面板的阻抗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第一反馈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同时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分别向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检测单元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和提供第二驱动信号;所述比较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接收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本发明提供的触控装置能够实时检测触控面板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及该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简单、方便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因此触摸显示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以及传输信息的介质,触摸屏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红外线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电阻触摸屏和表面声波触摸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表面电容式和投射电容式,其中投射电容式又可以分为自电容式和互电容式。互电容式触摸屏的原理如图1所示,互电容屏11是在玻璃表面制作扫描电极12与感应电极13,它与自电容屏的区别在于,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耦合电容CM,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耦合电容CM的两极。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11时,影响了触摸点14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CM的大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扫描电极12发出激励信号,感应电极13逐一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扫描电极12与感应电极13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11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摸屏11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现有的互容式触摸屏中,当触控面板中的触控电极在膜质不佳的情况下(所谓膜质不佳,即指由于所用刻蚀液体、成膜功率、退火温度等制程不稳定因素而引起的所形成的触控电极整体膜厚不均匀),触控电极阻抗会受接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高温、高湿、偏光片含酸或导电、使用时间等,容易出现触控电极阻抗整屏变大。一旦触控电极阻抗变大,触控装置上接收到的触控驱动和检测信号就会减弱,进而出现触控装置的触控性能下降或失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对触控装置采用实时检测、比较和调整驱动能力的方式,改善触控装置的触控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
触控面板,包括多条感测线;
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条检测线,用于检测所述触控面板的阻抗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第一反馈信号;
驱动单元,与所述触控面板连接,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第一驱动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同时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向所述检测单元提供第二驱动信号;
比较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所述比较单元接收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驱动如所述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驱动单元向触控面板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同时向检测单元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检测触控面板的阻抗变化并输出第一反馈信号;
比较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
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优势为:
一种触控装置及该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装置能够实时检测触控面板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外一种触控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外一种触控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20,所述触控装置20包括:触控面板21、检测单元22、驱动单元23和比较单元24。
所述触控面板21包括:多条感测线,所述多条感测线由多条扫描电极25和多条感应电极26组成。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分别通过扫描电极引线27和感应电极引线28与驱动单元23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条检测线22,所述检测线22为直线,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23,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检测线22与触控面板21中扫描电极25(或感应电极26)平行放置,且所述检测线22位于所述触控面板21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检测线22的材料与触控面板21中扫描电极25和感应电极26的材料相同,都是透明导电材料ITO。
本实施例中,所述比较单元24集成于所述驱动单元23之内,且所述比较单元24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所述第一预定值与所述第二预定值为电压值,且所述第二预定值为所述第一预定值的两倍。在所述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之间具有N个子预定值,相邻子预定值之间对应一个补偿系数K,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K为大于0且小于1的自然数。
当所述触控装置20正常工作时,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扫描电极25和感应电极26提供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由所述扫描电极引线27和所述感应电极引线28传输至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以后,所述扫描电极25逐行进行驱动扫描,所述感应电极26逐行进行感应比较,使用横向逐行比较和纵向逐行比较的方式确定所述触控面板21中触摸点的位置。
与此同时,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检测线22提供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恒定直流信号。所述检测线22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后,由于所述检测线22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值,根据公式U=I·R,从所述检测线22上即可获得一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一电压值。由于所述检测线22自身的材料与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的制作材料相同,即所述检测线22与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具有相等的电阻值,因此,当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受外界环境影响而阻抗值变大时,所述检测线22的阻抗值也将随之变大,即所述检测线22可以实现等效检测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的阻抗变化,并将该阻抗变化以第一反馈信号的方式反馈回所述比较单元24。
当所述比较单元24接收到从所述检测线2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保持不变,依然为所述第一预定值;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且落在第N个与第N-1个子预定值之间的范围内时,所述驱动单元24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K)倍第一预定值,即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比较单元24将会对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的大小进行判定,判定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的大小落在第一预定值与第二预定值所界定的范围内的哪两个子预定值所界定的范围。当确定了具体的范围以后,根据该范围所对应的补偿系数K,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补偿后的第一预定值。例如,所述第一预定值为5V,所述第二预定值为所述第一预定值的两倍,即10V,在所述第一预定值5V和所述第二预定值10V之间设定了4个子预定值,分别为6V、7V、8V、9V,每两个相邻子预定值共同界定的范围所对应的补偿系数K依次为0.02、0.04、0.06、0.08和0.1。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7.1V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的大小落在子预定值7V和8V共同界定的范围之内,与之相对应的补偿系数K为0.04,因此,此种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24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0.04)倍第一预定值,即5.2V。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述触控装置20,所述触控装置20能够实时检测所述触控面板21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20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20中的所述比较单元24集成于所述驱动单元23之内,且所述比较单元24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以及N个子预定值和与由所述子预定值界定出的范围所相对应的补偿系数K,所述技术方案简化了所述触控装置20,同时提高了补偿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线22的形状为直线,且数量为一条,位于所述触控面板21的中心轴线位置。除此之外,所述检测线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条。如图3所示为所述触控装置20中所述检测线22的数量为两条且所述两条检测线22以相互垂直交叉的方式位于所述触控面板21的中心轴线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两条检测线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23,另一端连接至地线。从平面上看,所述两条检测线22呈相互垂直交叉的放置方式且所述垂直交叉点位于触控面板21的中心。采用此种方式,由于检测线数量的增加,因此可以提高所述触控装置20的检测精度。
以上仅为实施例的一种,所述检测线22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弓字形、螺旋形和锯齿形等。如图4所示为所述触控装置20中所述检测线22的形状为弓字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检测线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23,从触控面板21的一侧呈弓字形弯曲延伸至触控面板21的另一侧并最终连接至地线。采用此种方式,由于检测线的布线形式尽可能的遍及整个触控面板21,因此可以提高所述触控装置20的检测精度。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装置30,所述触控装置30与实施例一中所述触控装置20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比较单元34位于所述驱动单元33外部,所述比较单元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线32,接收从所述检测线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第二反馈信号。所述比较单元34为一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
当触控装置正常工作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扫描电极35和感应电极36提供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由所述扫描电极引线37和所述感应电极引线38传输至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以后,所述扫描电极35逐行进行驱动扫描,所述感应电极36逐行进行感应比较,使用横向逐行比较和纵向逐行比较的方式确定触控面板31中触摸点的位置。
与此同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检测线32提供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恒定直流信号。所述检测线32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后,由于所述检测线32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值,根据公式U=I·R,从所述检测线32上即可获得一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一电压值。由于所述检测线32自身的材料与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的制作材料相同,即所述检测线32与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具有相等的电阻值,因此,当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受外界环境影响而阻抗值变大时,所述检测线32的阻抗值也将随之变大,即所述检测线32可以实现等效检测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的阻抗变化,并将该阻抗变化以第一反馈信号的方式反馈回所述电压比较器34。
所述电压比较器34接收从所述检测线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并向所述驱动单元33输出第二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包括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电压比较器34输出第一比较信号;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电压比较器34输出第二比较信号。当所述驱动单元33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触控面板3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保持不变,为第一预定值;当所述驱动单元33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触控面板3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5~2倍第一预定值。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述触控装置30,所述触控装置30能够实时检测所述触控面板31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30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30中的所述比较单元34位于所述驱动单元33外部,所述比较单元34为一电压比较器,且所述电压比较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触控面板3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5~2倍第一预定值。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方案的区别点在于:采用一电压比较器作为比较单元,简化了比较过程和补偿过程。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中所提出触控装置20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如图6所示,首先,驱动单元23向触控面板21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向检测单元提供第二驱动信号。
触控装置20正常工作时,驱动单元23向触控面板21中的扫描电极25和感应电极26提供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由扫描电极引线27和感应电极引线28传输至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以后,所述扫描电极25逐行进行驱动扫描,所述感应电极26逐行进行感应比较,使用横向逐行比较和纵向逐行比较的方式确定触控面板21中触摸点的位置。在同一时刻,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检测线22提供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恒定直流信号。
然后,检测单元向比较单元24传输第一反馈信号。
所述检测线22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后,由于所述检测线22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值,根据公式U=I·R,从所述检测线22上即可获得一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一电压值。由于所述检测线22自身的材料与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的制作材料相同,即所述检测线22与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具有相等的电阻值,因此,当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受外界环境影响而阻抗值变大时,所述检测线22的阻抗值也将随之变大,即所述检测线22可以实现等效检测所述扫描电极25和所述感应电极26的阻抗变化,并将该阻抗变化以第一反馈信号的方式反馈回所述比较单元24。
比较单元24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比较单元24接收到从所述检测线2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保持不变,驱动单元依然输出第一预定值。所述比较单元24内还包括第二预定值,将所述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之间划分为N个子预定值,相邻子预定值之间对应于一个特定的补偿系数K,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且落在第N个与第N-1个子预定值之间的范围内时,所述驱动单元24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K)倍第一预定值。即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比较单元24将会对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的大小进行判定,判定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的大小落在第一预定值与第二预定值所界定的范围内的哪两个子预定值所界定的范围。当确定了具体的范围以后,根据该范围所对应的补偿系数K,所述驱动单元23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补偿后的第一预定值。例如,所述第一预定值为5V,所述第二预定值为所述第一预定值的两倍,即10V,在所述第一预定值5V和所述第二预定值10V之间设定了4个子预定值,分别为6V、7V、8V、9V,每两个相邻子预定值共同界定的范围所对应的补偿系数K依次为0.02、0.04、0.06、0.08和0.1。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7.1V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的大小落在子预定值7V和8V共同界定的范围之内,所以与之相对应得补偿系数K为0.04,因此,此种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24向所述触控面板2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0.04)倍第一预定值,即5.2V。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所述触控装置20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装置20能够实时检测所述触控面板21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20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20中的所述比较单元24集成于所述驱动单元23之内,且所述比较单元24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以及N个子预定值和与由所述子预定值界定出的范围所相对应的补偿系数K,所述技术方案简化了所述触控装置20,同时提高了补偿精度。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二中所提出触控装置30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如图7所示,首先,驱动单元33向触控面板31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向检测单元提供第二驱动信号。
当触控装置正常工作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扫描电极35和感应电极36提供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由所述扫描电极引线37和所述感应电极引线38传输至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以后,所述扫描电极35逐行进行驱动扫描,所述感应电极36逐行进行感应比较,使用横向逐行比较和纵向逐行比较的方式确定触控面板31中触摸点的位置。
然后,检测单元向电压比较器34传输第一反馈信号。
与此同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检测线32提供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恒定直流信号。所述检测线32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后,由于所述检测线32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值,根据公式U=I·R,从所述检测线32上即可获得一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一电压值。由于所述检测线32自身的材料与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的制作材料相同,即所述检测线32与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具有相等的电阻值,因此,当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受外界环境影响而阻抗值变大时,所述检测线32的阻抗值也将随之变大,即所述检测线32可以实现等效检测所述扫描电极35和所述感应电极36的阻抗变化,并将该阻抗变化以第一反馈信号的方式反馈回所述电压比较器34。
电压比较器34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
所述电压比较器34接收从所述检测线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并向所述驱动单元33输出第二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包括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电压比较器34输出第一比较信号;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电压比较器34输出第二比较信号。当所述驱动单元33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触控面板3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保持不变,为第一预定值;当所述驱动单元33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触控面板3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5~2倍第一预定值。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所述触控装置30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装置30能够实时检测所述触控面板31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30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30中的所述比较单元34位于所述驱动单元33外部,所述比较单元34为一电压比较器,且所述电压比较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33向所述触控面板31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5~2倍第一预定值。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方案的区别点在于:采用一电压比较器作为比较单元,简化了比较过程和补偿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装置及基于所述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装置能够实时检测触控面板中感测线的阻抗变化,并针对所述阻抗变化实时调整所述触控装置自身的驱动能力,进而达到改善触控性能的目的。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汲取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触控面板,包括多条感测线;
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条检测线,用于检测所述触控面板的阻抗变化,并输出对应的第一反馈信号;
驱动单元,与所述触控面板连接,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第一驱动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同时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向所述检测单元提供第二驱动信号;
比较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所述比较单元接收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线的材料与所述感测线的材料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的形状为直线形、弓字形、螺旋形或锯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为一条或相互垂直交叉的两条,且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中心轴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的材料与所述触控面板中感测线的材料相同,均为透明导电材料IT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直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所述第一预定值;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内部还包括第二预定值,在所述第一预定值和所述第二预定值之间具有N个子预定值,相邻子预定值之间对应一个补偿系数K,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K为大于0且小于1的自然数;当所述检测单元输出至所述比较单元的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且落在第N个与第N-1个子预定值之间的范围内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K)倍第一预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值与所述第二预定值为电压值,且所述第二预定值为所述第一预定值的两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与所述检测线以及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并向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第二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包括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当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第一预定值;当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提供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5~2倍第一预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比较单元输出第一比较信号;当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比较单元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为一电压比较器。
12.一种驱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驱动单元向触控面板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同时向检测单元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检测触控面板的阻抗变化并输出第一反馈信号;
比较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一预定值,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
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为所述第一预定值;
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比较单元内还包括第二预定值;
将所述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之间划分为N个子预定值,相邻子预定值之间对应于一个特定的补偿系数K;
将所述检测单元输出至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子预定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落在第N个与第N-1个子预定值之间的范围内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K)倍第一预定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为一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与所述检测线以及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线的第一反馈信号,并向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第二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包括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所述检测单元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检测触控面板的阻抗变化并输出第二反馈信号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检测线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输出第一反馈信号;
所述比较单元接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第一比较信号;
当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第一驱动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为第一预定值;
当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时,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触控面板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为1.5~2倍第一预定值。
CN201410119450.2A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3941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9450.2A CN103941943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9450.2A CN103941943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943A CN103941943A (zh) 2014-07-23
CN103941943B true CN103941943B (zh) 2017-01-18

Family

ID=5118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9450.2A Active CN103941943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1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21715U (zh) * 2016-02-26 2016-11-23 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
CN108108055B (zh) * 2018-01-02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511A (zh) * 2011-01-17 2012-07-18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控制装置
CN103400564A (zh) * 2013-02-07 2013-11-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电源调整电路、驱动触控显示器的方法及驱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306B (zh) * 2011-12-02 2014-09-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感測設備以及其觸控感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511A (zh) * 2011-01-17 2012-07-18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控制装置
CN103400564A (zh) * 2013-02-07 2013-11-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电源调整电路、驱动触控显示器的方法及驱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943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4666B1 (en) Multipoint sensing method applicable to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8194047B2 (en) Multi-channel touch panel
CN102193693B (zh) 触控面板及其差动辨识方法
EP2811380A2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3823590B (zh) 驱动电路及其触控装置与触控模块和制造方法
CN104793820A (zh) 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2221951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操作方法及触控式裸眼立体显示器
CN104281328A (zh)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面板
CN104793819B (zh) 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3425317A (zh) 触摸感测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35976A (zh) 触摸屏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777828A (zh) 可重组感测点的触控面板装置及感测方法
CN104375730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2193700B (zh) 一种触摸屏
CN102479013B (zh) 触摸屏电极驱动信号的设置方法及触摸屏的驱动方法
CN102193668A (zh) 感测驱动装置、触控感测系统及感测驱动方法
CN102799322B (zh) 电容感测装置与控制方法
CN103941943B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513841B (zh) 触控感测装置及触控感测方法
CN103455195A (zh) 触控屏幕装置
CN103677458A (zh) 触控系统及其感应方法
CN104035249A (zh) 集成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触控位置的检测方法
CN102650915B (zh) 一种数字式触摸屏及其触摸定位方法
CN101770100B (zh) 触摸液晶显示装置及触摸识别方法
CN103294292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摸检测方法和电容式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