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836B -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1836B
CN103941836B CN201410181677.XA CN201410181677A CN103941836B CN 103941836 B CN103941836 B CN 103941836B CN 201410181677 A CN201410181677 A CN 201410181677A CN 103941836 B CN103941836 B CN 103941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server
heat exchanger
control device
evaporato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16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1836A (zh
Inventor
杨政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K ENGINEERING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K ENGINEE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K ENGINEERING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K ENGINEE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16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1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1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1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包括服务器本体,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和所述服务器本体;所述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冷凝段、连通支架段和蒸发段;所述蒸发段包括一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所述冷凝段包括2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所述箱体内部具有上部冷凝空间和下部蒸发空间;所述下部蒸发空间为密闭空间,其内设有所述服务器本体和换热器的蒸发段;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设有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本发明设计得到了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将其设计成箱体结构,配合新设计的换热器,实现了服务器的散热和空气净化处理;而该箱体结构的装置可以实现随时移动,实用性极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Server),又称伺服器,是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服务器系统的硬件构成与我们平常所接触的电脑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主要的硬件构成仍然包含如下几个主要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芯片组、I/O总线、I/O设备、电源、机箱和相关软件。
为了保证服务器稳定地运行,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与普通的PC电脑风扇散热相似,服务器需要更好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大气中含有一些化学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会慢慢腐蚀服务器,使服务器的可靠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服务器稳定地运行,现有技术都是将服务器放置在一间专门的空调房间内,并使房间内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同时为了保证空气质量,还可以设置化学过滤器。
然而,由于上述服务器的房间都是固定设置,因而无法应用于移动的场合,例如:在一些施工场合,需要将服务器随时进行移动,或者,在完成一处施工之后,再去其他地点进行施工。因此,开发一种可以随时移动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的换热器主要包括热管和与其配合的翅片。其中,热管是一种蒸发-冷凝型的换热设备,靠工质在管内的状态变化实现热量的传输。当热管一端(蒸发段)受热时管内工质汽化,汽化后蒸汽向另一端流动,遇冷凝向散热区(冷凝段)放出潜热,冷凝液集毛细力和重力的作用回流,回到蒸发段,然后继续受热汽化,这样往复循环将大量热量从加热区(蒸发段)传递到散热区(冷凝段)。热量传递是通过工质的相变过程进行的。
现有常规的换热器参见附图1所示,包括一排并列设置的热管1,热管上设有配合的翅片2,翅片一般与热管相垂直设置。这种结构的换热器一般是竖直设置,以便热管内的工质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流动。
然而,上述结构的换热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现有的热管中的冷凝段和蒸发段的长度是相同的,因此一般用于空旷的场合,如室外,而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如顶部空间比较小的箱体装置内则难以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包括服务器本体,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和所述服务器本体。
所述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冷凝段、连通支架段和蒸发段;所述蒸发段包括一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所述冷凝段包括2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各排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所述连通支架段为水平设置的U形结构,其中间连接段的下方设有所述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其2条侧边连接段的上方分别设有所述冷凝段的2排热管管道列;冷凝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与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相垂直。
所述箱体内部具有上部冷凝空间和下部蒸发空间;所述下部蒸发空间为密闭空间,其内设有所述服务器本体和换热器的蒸发段;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设有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
上文中,所述服务器本体是现有技术,可以选用Data Service Center。
上文中,所述换热器的连通支架段是用来连接冷凝段和蒸发段的。冷凝段、连通支架段和蒸发段三者构成完整的热管结构。所述蒸发段中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包括至少3根热管管道。即热管管道列包括复数根热管管道,形成管道列。所述冷凝段和蒸发段的管径均小于连通支架段的管径。
所述冷凝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与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相垂直。这是由U形结构的连通支架段形成的结构,这便使冷凝段与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相垂直,进一步的,使冷凝段与蒸发段上的翅片的散热方向相垂直,进而大大提升了其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通支架段的中间连接段为回形结构。所述连通支架段的中间连接段的回形结构的上下管路之间设有至少1条竖直的分支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部蒸发空间内还设有风机,换热器的蒸发段的两端还设有挡板,挡板与箱体侧壁构成回风通道;所述风机设于换热器蒸发段的一侧,服务器本体设于换热器蒸发段的另一侧,且位于挡板和换热器蒸发段围设的空间内,形成气流循环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还设有散热器。与该散热器配套的,应当还有相连的室外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分为前空间和后空间,前后空间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设于前空间,所述散热器设于前后空间之间,后空间内还设有风机,隔板的两端设有风门,形成气流循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部冷凝空间的前空间的两端设有风门,后空间的两端设有风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以便实现整个服务器环控装置的自由移动,当然,也可以采用移动机械,例如叉车等。
优选的,所述下部蒸发空间还设有化学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的长度是其蒸发段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设计得到了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将其设计成箱体结构,配合新设计的换热器,实现了服务器的散热和空气净化处理;而该箱体结构的装置可以实现随时移动,例如,底部装上滚轮即可实现移动;因而可以应用于移动的场合,例如在一些需要将服务器随时进行移动的施工场合,或者在完成一处施工之后,再去其他地点进行施工,实用性极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本发明的装置中采用了一种换热器,将连通支架段设计成U形结构,其中间连接段设置1排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而2条侧边连接段设置冷凝段的2排热管管道列,因而在实现热平衡的前提下,可以将冷凝段的长度缩短成蒸发段的二分之一;这种结构对于顶部空间比较小的箱体结构是非常有利的,大大缩减了箱体的体积,实现了服务器的箱体化设计;
3、本发明将箱体内的上部冷凝空间和下部蒸发空间均设计成气流循环结构,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增大了实用性;
4、本发明将换热器的连通支架段的中间连接段设计成回形结构,且在其上下管路之间设置多条分支通道,从而大大提高了连通支架段的流通条件,有利于热管内工质的流动。
5、本发明将换热器的冷凝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与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相垂直,进而使冷凝段与蒸发段上的翅片的散热方向相垂直,即使得两者的散热方向不在同一平面,从而大大提升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连通支架段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散热方向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6的散热方向图。
图9为图7的散热方向图。
图10为图7的又一散热方向图。
其中:1、热管;2、翅片;3、冷凝段;4、连通支架段;5、蒸发段;6、中间连接段;7、侧边连接段;8、分支通道;9、服务器本体;10、风机;11、挡板;12、回风通道;13、散热器;14、前空间;15、后空间;16、风门;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2~10所示,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包括服务器本体,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和所述服务器本体9;
所述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冷凝段3、连通支架段4和蒸发段5;
所述蒸发段包括一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
所述冷凝段包括2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各排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
所述连通支架段为水平设置的U形结构,其中间连接段6的下方设有所述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其2条侧边连接段7的上方分别设有所述冷凝段的2排热管管道列;
冷凝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与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相垂直。
所述冷凝段的长度是蒸发段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连通支架段的中间连接段为回形结构。所述连通支架段的中间连接段的回形结构的上下管路之间设有4条竖直的分支通道8;
所述箱体内部具有上部冷凝空间和下部蒸发空间;所述下部蒸发空间为密闭空间,其内设有所述服务器本体和换热器的蒸发段5;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设有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
所述下部蒸发空间内还设有风机10,换热器的蒸发段的两端还设有挡板11,挡板与箱体侧壁构成回风通道12;所述风机设于换热器蒸发段的一侧,服务器本体设于换热器蒸发段的另一侧,且位于挡板和换热器蒸发段围设的空间内,形成气流循环结构;
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还设有散热器13。以及与散热器配套的室外机;
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分为前空间14和后空间15,前后空间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设于前空间,所述散热器设于前后空间之间,后空间内还设有风机10,隔板的两端设有风门16,形成气流循环结构。所述上部冷凝空间的前空间的两端设有风门16,后空间的两端设有风门16;
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17。
图8为图6的散热方向图;是指箱体的下部蒸发空间的气流循环结构。图9为图7的散热方向图;是指箱体的上部冷凝空间的气流循环结构,这种形式比较适用于夏天温度较高的情况,此时,上部冷凝空间的前后空间的两端的风门均处于关闭状态,而隔板的两端的风门打开,形成气流内循环。图10为图7的又一散热方向图,也是指箱体的上部冷凝空间的气流循环结构,这种形式比较适用于冬天温度较低的情况,此时,上部冷凝空间的前后空间的两端的风门均处于打开状态,而隔板的两端的风门关闭,形成气流外部循环,充分利用外部温度较低的大气。

Claims (8)

1.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包括服务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换热器和所述服务器本体(9);
所述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冷凝段(3)、连通支架段(4)和蒸发段(5);所述蒸发段包括一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所述冷凝段包括2排并列设置的热管管道列;各排热管管道列上设有配合的翅片;所述连通支架段为水平设置的U形结构,其中间连接段(6)的下方设有所述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其2条侧边连接段(7)的上方分别设有所述冷凝段的2排热管管道列;冷凝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与蒸发段的热管管道列的排列方向相垂直;
所述箱体内部具有上部冷凝空间和下部蒸发空间;所述下部蒸发空间为密闭空间,其内设有所述服务器本体和换热器的蒸发段(5);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设有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蒸发空间内还设有风机(10),换热器的蒸发段的两端还设有挡板(11),挡板与箱体侧壁构成回风通道(12);所述风机设于换热器蒸发段的一侧,服务器本体设于换热器蒸发段的另一侧,且位于挡板和换热器蒸发段围设的空间内,形成气流循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内还设有散热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冷凝空间分为前空间(14)和后空间(15),前后空间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设于前空间,所述散热器设于前后空间之间,后空间内还设有风机(10),隔板的两端设有风门(16),形成气流循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冷凝空间的前空间的两端设有风门(16),后空间的两端设有风门(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蒸发空间还设有化学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段的长度是其蒸发段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CN201410181677.XA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Active CN103941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1677.XA CN103941836B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1677.XA CN103941836B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836A CN103941836A (zh) 2014-07-23
CN103941836B true CN103941836B (zh) 2017-02-15

Family

ID=5118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1677.XA Active CN103941836B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183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79A (zh) * 2008-10-31 2009-03-18 清华大学 一种复合冷凝器热管冷却机组
CN101556121A (zh) * 2009-05-07 2009-10-14 苏州森光换热器有限公司 扁平式热管换热器
CN103217034A (zh) * 2013-03-29 2013-07-24 瞿红 热管换热器组件
CN203825553U (zh) * 2014-04-30 2014-09-10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6553B2 (en) * 2005-03-07 2011-04-19 Asetek A/S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in particular, comput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79A (zh) * 2008-10-31 2009-03-18 清华大学 一种复合冷凝器热管冷却机组
CN101556121A (zh) * 2009-05-07 2009-10-14 苏州森光换热器有限公司 扁平式热管换热器
CN103217034A (zh) * 2013-03-29 2013-07-24 瞿红 热管换热器组件
CN203825553U (zh) * 2014-04-30 2014-09-10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836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kniz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optimal parameters of a direct evaporative pad cooling system under the climate conditions of Morocco
He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tural draft dry, pre-cooled and wet cooling towers
Xie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counter-flow heat pump driven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He et al. Influence of ambient conditions and water flow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e-cooled natural draft dry cooling towers
Papaefthimiou et al. Thermodynamic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mbient air conditions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closed wet cooling tower
Ni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iquid desiccant bas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nder variable fresh air ratios
CN108055813A (zh) 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CN202814179U (zh) 通信机房降温系统用热管热交换器
Han et al. Study on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moderate-temperatur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Ozkan et al. Modeling humid air condensation in waste natural gas-powered atmospheric 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Yu et al. Solid sorption heat pipe coupled with direct air cooling technology for thermal control of rack level in internet data centers: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Zhang et al.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counter-flow packing tower and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systems based on entransy theory
Ahmad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consisted of earth-to-air heat exchanger (EAHE) and water spray channel
Chen et al.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water cooled multi-spilit heat pipe system (MSHPS)
CN102121768A (zh) 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带有热管均热器的换热装置
Peng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novel outside evaporative cooling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er
Barabash et a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countercurrent air-water flow in a vertical tube
CN205864932U (zh) 一种基于二级热管的服务器机柜的散热结构
CN103941836B (zh)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CN205175190U (zh) 一种恒温差热管式气-液逆流换热装置及气-气逆流换热装置
CN205425913U (zh) 一种用于矿井出风热回收的分体式热管热交换装置
CN204630438U (zh) 一种外部自然对流式相变热交换器
CN201509386U (zh) 一种带制冷剂循环换热的电信机柜
CN203825553U (zh) 一种服务器环控装置
CN203216313U (zh) 带有扩展水膜板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