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6226B -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6226B
CN103936226B CN201410136688.6A CN201410136688A CN103936226B CN 103936226 B CN103936226 B CN 103936226B CN 201410136688 A CN201410136688 A CN 201410136688A CN 103936226 B CN103936226 B CN 103936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land
artificial wet
drowned flow
horizontal drowned
vertica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66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6226A (zh
Inventor
汪龙眠
张毅敏
车昱晓
张永栋
高月香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Prov.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Priority to CN2014101366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6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6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6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6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6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人工湿地处理领域。本发明包括调节池、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磷吸附池、水泵、含自吸式虹吸管的集水池及布水管道组成的适合低温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由进水口进入调节池,经处理后进入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然后依次进入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达标排放。本发明通过高效脱氮除磷工艺、增设新型隔热材料和磷吸附池,既有效回收部分资源,降低了运行费用,又提高了处理效率,实现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冬季也可以高效稳定运行,为冬季低温地区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新型特殊保温材料并且利用其作为低温运行保温层的人工湿地以及深度处理污水的工艺,并且优化了人工湿地系统单元的配置,适于在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较长的地区使用,且净化效果良好。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其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已成功用于生活污水、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暴雨径流、以及湖泊富营养化等方面的治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工湿地根据水流方式可以分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SFW),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各国才普遍接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并大量应用在工程实践和实验室研究中。我国自“七五”期间开始人工湿地的研究,各科研院所和单位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建设了各种类型的人工湿地系统,有些运转正常,出水效果良好,也有一些不能达到设计的运行年限和处理效果,还需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关于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湿地构造、填充物、布水方式、氧气供给和植物配置上。污水中要去除的污染物成分,决定填充物的不同成分和构造。另外,人工湿地在长江以南发展较快,南方常年平均气温较高,适于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污水净化效果更好;北方冬季气温过低,湿地中的植物进入了枯萎期,微生物活性降低,造成人工湿地在北方应用效果差,冬季无法正常运行。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受环境,特别是温度的影响较大。王世和等人研究发现冬季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率比夏季低15%左右。申欢等人研究发现在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体水质的示范工程中冬季湿地对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比夏季分别降低34%和27%。华莱士等人认为温度过低不仅会影响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还可能造成填料层冻结、床体缺氧、管道破裂等多种不利后果,这些都限制了人工湿地在寒冷地区冬季的应用。目前关于湿地保温的研究比较落后,尽管研究了各种措施都没能取得特别理想的效果。
目前,众多保温材料仍无法做到节能与防火兼备。保温材料仍以有机保温材料为主,其防火性能较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路国忠等研究发现外保温工程所使用的有机保温材料 本身的材料性能不能满足现有产品标准的阻燃性指标要求,尤其是挤塑聚苯乙烯(XPS,简称“挤塑板”)保温板。
同时,人工湿地是一种净化污水的新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大规模湿地建造和运行方面的数据不足,系统设计构造、建造材料选取和效果估算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的设计基本是凭借经验,针对性较小。基质包括有天然材料和人工发明的材料。不同基质的去污效果以及有针对性材料的发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的设计在确定水流方式时,单纯地选择3种传统的水流方式(表面流、水平潜流和垂直流)或将其串、并联,对传统水流方式的改进设计还较少。人工湿地从结构上划分只是单纯地依据单一成分,如水流、植物等,以整体结构为依据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需整合分散的不同类型的要素,探讨出统一的结构划分标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工湿地结构设计。因此,对于择优最终的人工湿地工程还需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便人工湿地工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土地渗滤、人工湿地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大多存在冬季氮磷去除效果差这一关键共性问题,以及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技术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由调节池、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磷吸附池、水泵、含自吸式虹吸管的集水池及布水管道组成的适合低温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低温条件下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和景观化等特点。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调节池、水泵和集水池,还包括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所述的人工湿地工艺系统中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以及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有效反应容积相等,且自左至右各个池子依次之间的高度差是10~50cm;
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上部设置隔热保温材料;所述的隔热保温材料自上而下由废玻璃和秸秆组成,废玻璃和秸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0~90%和30~10%,废玻璃层的厚度为3cm,秸秆层的厚度2cm;所述的废玻璃为球形,粒径为1~3cm,密度0.4~0.6t/m3,废玻璃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为70%的SiO2、13%的Na2O、11%的CaO以及3%的Al2O3,余量为K2O;秸秆为玉米叶叶片、玉米穗以及麦秆秸秆组成,含水率小于10%,玉米叶叶片面积小于等于2cm2、玉米穗棒粒径小于等于1cm、 麦秆秆长小于等于2cm;这样的保温材料能做到表面水分残留少,保温效果好的特点。本处保温材料的设置,确保了本装置能在-20℃的环境下运行。
所述调节池和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之间、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之间、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都设有水泵和集水池。
所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设置污水回流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到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水的集水池上;所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设有磷吸附池。
优选地,所述的磷吸附池中放置有PhosX吸附剂,利用纳米技术将水合氧化铁颗粒固定在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其中的氧化铁颗粒对磷酸盐进行吸附。
优选地,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填充滤料,滤料自上而下分别是隔热保温材料、砂土或陶粒、碎石或鹅卵石;砂土或陶粒厚度10~50cm,粒径0.5~2cm;碎石或鹅卵石厚度30~50cm,粒径1~4cm。
优选地,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内各装有一个ORP控制器,通过ORP控制器控制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里ORP小于等于-200mV,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里ORP小于等于-400mV。通过该数据的控制,使得本发明处理废水的能力大大提高。
优选地,所述的秸秆为玉米叶叶片、玉米穗以及麦秆秸秆的质量比为1:1:1。
优选地,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底部还设有曝气装置,设置有气阀。
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方法,其步骤为:
(1)搭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调节池中污水通过水泵进入调节池和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之间的集水池,污水经过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进行前置脱氮;
(2)随后污水通过水泵依次进入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
(3)控制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10%回流至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90%分流至磷吸附池,然后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底部进行间歇曝气,一方面增强对COD的去除,另一方面提高湿地床体的污水温度。
优选地,系统水力负荷范围为4~20m3/m2d,有机负荷范围是1000~8000mg COD/m3d,温度范围是-20℃~35℃。
本发明采用的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具备导热系数低、密度小、柔韧性高、绿色环保、防水等优越性能,可取代聚氨酯泡沫、石棉保温毡、硅酸盐纤维等不环保、保温性能差的传统柔性保温材料。该系统解决了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无法正常高效运行,出水水质较差的困 难。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多级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污水的系统和方法,利用不同处理单元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了总氮总磷的高效去除。
(2)本发明的系统采用的隔热保温层具备导热系数低、密度小、柔韧性高、绿色环保、防水等优越性能,可防止水管堵塞,同时保持该保温层的干燥状态防止冬季冷冻结冰,从而实现人工湿地的低温运行。
(3)本发明所选材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尤其适合含氮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同时可以回收磷肥作为资源,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2、水泵;3、集水池;4、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6、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7、磷吸附池;8、垂直流人工湿地;9、隔热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调节池1、水泵2和集水池3,还包括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所述人工湿地工艺系统中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以及垂直流人工湿地8的有效反应容积相等,且自左至右各个池子依次之间的高度差是10~50cm;
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的上部设置隔热保温材料9;所述的隔热保温材料9自上而下由废玻璃和秸秆组成,废玻璃和秸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0~90%和30~10%,废玻璃层的厚度为3cm,秸秆层的厚度2cm;所述的废玻璃为球形,粒径为1~3cm,密度0.4~0.6t/m3,废玻璃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为70%的SiO2、13%Na2O、11%CaO以及3%的Al2O3,余量为K2O;秸秆为玉米叶叶片、玉米穗以及麦秆秸秆组成,玉米叶叶片、玉米穗以及麦秆秸秆的质量比为1:1:1。含水率小于10%,玉米叶叶片面积小于等于2cm2、玉米穗棒粒径小于等于1cm、麦秆秆长小于等于2cm;
所述调节池1和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之间、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和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之间、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之间都设有水泵2和集水池3;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 湿地8中填充滤料,滤料自上而下分别是隔热保温材料9、砂土或陶粒、碎石或鹅卵石;砂土或陶粒厚度10~50cm,粒径0.5~2cm;碎石或鹅卵石厚度30~50cm,粒径1~4cm。
所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设置污水回流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到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进水的集水池3上;所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之间设有磷吸附池7。磷吸附池7中放置有PhosX吸附剂,利用纳米技术将水合氧化铁颗粒固定在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其中的氧化铁颗粒对磷酸盐进行吸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和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内各装有一个ORP控制器,通过ORP控制器控制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里ORP小于等于-200mV,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里ORP小于等于-400mV。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底部还设有曝气装置,设置有气阀。
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方法,其步骤为:
(1)搭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调节池1中污水通过水泵2进入调节池1和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之间的集水池3,污水经过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处理,进行前置脱氮;
(2)随后污水通过水泵2依次进入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
(3)控制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出水10%回流至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中,90%分流至磷吸附池7,然后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8,对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底部进行间歇曝气,一方面增强对COD的去除,另一方面提高湿地床体的污水温度。本发明的系统水力负荷范围为4~20m3/m2d,有机负荷范围是1000~8000mg COD/m3d,处理温度范围是-20℃~35℃。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对某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如图1,采用上述的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其中需要强调和不同的是:调节池1长3米,宽2.5米,总深度1.5米,有效深度1.2米,用PVC材料制成。各人工湿地水池(包括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为了方便,以下统一简称为人工湿地水池)长1米,宽0.8米,总深度1米,有效深度0.8米,用PVC材料制成,自左至右高度差均为10cm。废玻璃和秸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90%和10%,废玻璃层的厚度为15cm,秸秆层的厚度5cm,有效容积为64L。本实施例中滤料中隔热保温材料9的下方依次为10cm厚的砂土,粒径0.5~2cm;50cm厚的碎石或鹅卵石,粒径1~4cm。
系统运行情况:在2~-7℃气温状况,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分别为4m3/m2d和2000mgCOD/m3d的条件下进行布水,首先,调节池1中污水通过水泵2进入含自吸式虹吸泵的集水 池3,污水进入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随后污水进入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出水进入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被降解;此时出水一部分回流(10%体积的处理污水),同时在磷吸附池7覆盖30~60cm脱水铝污泥(即自来水厂中混凝污泥脱水后形成的干污泥,将其在105℃下烘干,研磨,再筛网过筛选取粒径小于0.25mm作为滤料,其对磷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机理是依靠其中的OH-、Cl-、SO2 -4和腐殖酸等活性基团与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沉淀反应),去除污水中的磷,后经酸或碱处理而回收其中的磷,用作磷肥,另一部分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8,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口全部排出系统即完成一个运行周期。
此系统以及对照实验(未增设隔热保温材料的系统),连续运行2月,每隔7天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农村生活污水经该系统处理后,增设隔热保温材料的系统出水中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变化范围分别是80~86%和96~99%(如表1),未增设隔热保温材料的系统出水中总氮总磷去除变化率分别是60~67%和44~60%(如表2)。因此,该发明系统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其他水质指标也保持了较高的去除率。
表1实施例1中某农村生活污水的进水与出水水质测试指标情况
表2未增设隔热保温材料的某农村生活污水的进水与出水水质测试指标情况
实施例2:对某养殖场废水进行处理
如图1,采用上述的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其中需要强调和不同的是:调节池1:长4米,宽3米,总深度1.8米,有效深度1.5米,砖混结构。处理系统也为砖混结构呈立方体,各人工湿地水池长1.2米,宽1米,总深度1米,有效深度0.8米,自左至右高度差为20cm。隔热保温层9厚度均为0.3m,其中废玻璃层的厚度为9cm,秸秆层的厚度21cm,废玻璃和秸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0%和30%,有效容积为96L。本实施例中滤料中隔热保温材料9的下方依次为20cm厚的砂土或陶粒,粒径0.5~2cm;30cm厚的碎石或鹅卵石,粒径1~4cm。
养殖场废水通过管道流至化粪池,化粪池上清液进入调节池1进行后续处理。系统运行条件:在0~-10℃气温状况,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分别为4m3/m2d和4780mg COD/m3d的条件下进行布水。首先,调节池1中污水通过水泵2进入含自吸式虹吸泵的集水池3,污水进入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随后污水进入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出水进入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被降解;此时出水一部分回流(10%体积的处理污水),同时在磷吸附池7中回收磷肥,另一部分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8,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口全部排出系统即完成一个运行周期。
此系统以及对照系统连续运行3月,每隔一周对水质进行监测,研究结果显示,该发明系统对养殖场废水中总氮和总磷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如表3)。而对照系统中对于总氮总磷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在36~75%和62~66%之间变化(如表4)。这充分说明增设隔热保温材料对于脱氮除磷具有很好的效果。
表3实施例2中某养殖场废水的进水与出水水质测试指标情况
表4实施例2中未增设隔热保温层的对照系统的进水与出水水质测试指标情况
实施例1中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里ORP等于-200mV,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里ORP等于-400mV。实施例2中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里ORP等于-230mV,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里ORP等于-415mV。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人工湿地水池有效深度1.2米,自左至右高度差为50cm。隔热保温层9厚度均为0.4m,其中废玻璃层的厚度为30cm,秸秆层的厚度10cm,滤料中隔热保温材料9的下方依次为50cm厚的陶粒,粒径0.5~2cm;30cm厚的鹅卵石,粒径1~4cm,效果良好。
本发明在对系统水力负荷范围为4m3/m2d,有机负荷范围是8000mg COD/m3d,温度范围是-20℃~-10℃的情况进行了测试,以及对系统水力负荷范围为20m3/m2d,有机负荷范围是1000mg COD/m3d,温度范围是28℃~35℃的环境下都进行了测试,效果良好。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申请文件也完全可以对该范围的参数进行其他的测试,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调节池(1)、水泵(2)和集水池(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所述的人工湿地工艺系统中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以及垂直流人工湿地(8)的有效反应容积相等,且自左至右各个池子依次之间的高度差是10~50cm;
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的上部设置隔热保温材料(9);所述的隔热保温材料(9)自上而下由废玻璃和秸秆组成,废玻璃和秸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0~90%和30~10%;所述的废玻璃为球形,粒径为1~3cm,密度0.4~0.6t/m3,废玻璃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为70%的SiO2、13%的Na2O、11%的CaO以及3%的Al2O3,余量为K2O;秸秆为玉米叶叶片、玉米穗以及麦秆秸秆组成,含水率小于10%,玉米叶叶片面积小于等于2cm2、玉米穗棒粒径小于等于1cm、麦秆秆长小于等于2cm;
所述调节池(1)和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之间、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和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之间、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之间都设有水泵(2)和集水池(3);
所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设置污水回流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到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进水的集水池(3)上;所述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之间设有磷吸附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吸附池(7)中放置有PhosX吸附剂,利用纳米技术将水合氧化铁颗粒固定在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其中的氧化铁颗粒对磷酸盐进行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中填充滤料,滤料自上而下分别是隔热保温材料(9)、砂土或陶粒、碎石或鹅卵石;砂土或陶粒厚度10~50cm,粒径0.5~2cm;碎石或鹅卵石厚度30~50cm,粒径1~4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和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内各装有一个ORP控制器,通过ORP控制器控制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里ORP小于等于-200mV,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里ORP小于等于-400m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为玉米叶叶片、玉米穗以及麦秆秸秆的质量比为1: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底部还设有曝气装置,设置有气阀。
7.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方法,其步骤为:
(1)搭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调节池(1)中污水通过水泵(2)进入调节池(1)和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之间的集水池(3),污水经过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处理,进行前置脱氮;
(2)随后污水通过水泵(2)依次进入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
(3)控制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出水10%回流至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中,90%分流至磷吸附池(7),然后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8),对缺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厌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5)、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6)和垂直流人工湿地(8)底部进行间歇曝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水力负荷范围为4~20m3/m2d,有机负荷范围是1000~8000mg COD/m3d,温度范围是-20℃~35℃。
CN201410136688.6A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ctive CN103936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6688.6A CN103936226B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6688.6A CN103936226B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6226A CN103936226A (zh) 2014-07-23
CN103936226B true CN103936226B (zh) 2015-09-09

Family

ID=5118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6688.6A Active CN103936226B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6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704B (zh) * 2014-07-25 2016-01-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污水处理回用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0455639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东莞市蓝天创达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
CN105753166B (zh) * 2016-04-27 2018-11-23 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水平潜流-两级充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17771A (zh) * 2017-06-01 2017-09-01 杨水红 一种养殖污水联合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54300A (zh) * 2018-01-18 2019-07-26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人工保温湿地净化系统
CN108640424B (zh) * 2018-05-17 2021-06-01 河海大学 一种针对水田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控制系统
CN108585174B (zh) * 2018-05-17 2021-06-01 河海大学 一种仿生增氧微电解人工湿地
CN109592791B (zh) * 2019-02-21 2020-08-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228899A (zh) * 2019-05-13 2019-09-13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水处理系统
CN110668575A (zh) * 2019-11-01 2020-01-10 河南宜居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高效脱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湿地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15836B (zh) * 2020-02-07 2024-07-30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多级缺氧-厌氧-好氧一体化复合人工湿地
CN111410315B (zh) * 2020-04-30 2022-08-26 江苏华淼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处理装置
CN113003728A (zh) * 2021-02-07 2021-06-22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可控型高效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9572A (ja) * 2001-02-20 2002-08-27 Fujii Kiso Sekkei Jimusho:Kk 積層土壌式河川水浄化装置
CN101928095A (zh) * 2009-10-30 2010-12-29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2107984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用于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式装置
CN102139963A (zh) * 2011-04-29 2011-08-03 同济大学 一种低温高效人工苔藓湿地系统
CN102603074A (zh) * 2012-03-26 2012-07-25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一种用于寒冷地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双层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2633362A (zh) * 2012-01-09 2012-08-1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低温连续运行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9572A (ja) * 2001-02-20 2002-08-27 Fujii Kiso Sekkei Jimusho:Kk 積層土壌式河川水浄化装置
CN101928095A (zh) * 2009-10-30 2010-12-29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2107984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用于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式装置
CN102139963A (zh) * 2011-04-29 2011-08-03 同济大学 一种低温高效人工苔藓湿地系统
CN102633362A (zh) * 2012-01-09 2012-08-1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低温连续运行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02603074A (zh) * 2012-03-26 2012-07-25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一种用于寒冷地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双层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6226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6226B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3845918U (zh) 节能减排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Zhu et al. Roles of vegetation, flow type and filled depth on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through multi-level mineralized refuse-based constructed wetlands
CN104478090B (zh) 一种多通道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12497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微生物活化方法及系统
CN108558141B (zh) 低温条件下农村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1704613B (zh) 农村污水生态净化回用装置
CN101921044B (zh) 一种两级厌氧-塔式滤池畜禽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352738A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生态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879528B (zh) 农村生活污水自驱动景观生态化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4097273U (zh) 一种适于低温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3382571U (zh) 一种新型垂直流自动充氧环形人工湿地系统
CN103304029A (zh) 一种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的人工土壤渗滤系统
CN204022566U (zh) 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2060416A (zh) 一种利用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的方法
CN20539838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711157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集成设备
CN104058507B (zh) 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Song et al. Performance of a large-scale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 in treating tailwater from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N220245775U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态湿地系统
CN206705905U (zh) 一种提高低温城市污水净化效果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4649415A (zh) 添加微生物载体填料的人工湿地基质
Li et al. Overview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CN217498998U (zh) 提升精细磷化工产业园生化尾水生物安全的生态处理装置
CN218435402U (zh) 一种净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生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6

Address after: Nangang District 150000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City Road No. 52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Prov.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

Address before: Xuanwu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2 Jiang Wang Temple Street No. 8

Patentee befor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Environment Science Institut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ai Chunsh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imin

Inventor after: Wang Haomin

Inventor after: Cao Bo

Inventor after: Wang Qidong

Inventor after: He Wenbo

Inventor after: Yu Ning

Inventor after: Lu Yuhai

Inventor after: Wang Longmia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umei

Inventor before: Wang Longmi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imin

Inventor before: Che Yuxi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dong

Inventor before: Gao Yuexi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