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8217B - 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确定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确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8217B
CN103918217B CN201280054503.6A CN201280054503A CN103918217B CN 103918217 B CN103918217 B CN 103918217B CN 201280054503 A CN201280054503 A CN 201280054503A CN 103918217 B CN103918217 B CN 103918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pacing
ability
carrier wave
carrier
networ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4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8217A (zh
Inventor
M·卡兹米
M·拉森
O·奎塞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918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8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用于获得在用于用户设备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在网络节点中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在UE和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还提出了对应的网络节点和UE。

Description

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蜂窝网络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与信道间隔有关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长期演进(LTE)的蜂窝网络中,正在利用载波聚合(CA)的概念。CA暗示了若干(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CC)可以被用于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通信。该CC在频域中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
CC的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被称为CC的信道间隔。在LTE资源块中的所有子载波与单个15kHz的网格对齐。此外,中心子载波与一个100kHz的网格对齐。这是为了简化UE载波搜索和附接过程而进行的。为了容纳这些要求,CC的信道间隔需要与300kHz的倍数的网格对齐。
为CC分配的小的频率块,例如5MHz,利用5MHz信道带宽LTE载波,没有太多(如果有的话)频率空间可被用于移位到与300kHz的网格对齐。当频带边缘符合甚至100kHz(通常是这种情况)时,与300kHz的网格对齐可能意味着高达200kHz的调整。这意味着,在一些情况下,当考虑频率块的边缘处的保护频带时,运营商将根本不能使用不连续的带内载波聚合。
如果只要在可能时,即使小的频率块也可以用于载波聚合中的分量载波,而同时仍然支持传统UE,这将是非常有利的。
发明内容
目的在于,当使用载波聚合时改善放置分量载波的能力。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获得在用于用户设备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在网络节点中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在UE和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通过获得在特定UE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在至少一些情况下,分量载波可以被更好地放置在频谱中。例如,当小的频率块被分配时,当特定UE的、在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方面的能力已知时,这些小的频率块可以更好地被利用。
在确定步骤之前,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来自UE的信令,该信令指示信道间隔的能力,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从而UE将其能力报告给网络节点。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UE传输对于信道间隔的能力的请求。换句话说,响应于来自网络节点的请求来从UE报告信道间隔能力。
根据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获得在用于用户设备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在网络节点中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将信道间隔与载波聚合的类型相关的预定义的规则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使用该预定义的规则,UE被免除了关于明确指示其在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任何信令。
在确定步骤之前,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UE被连接到不同的小区时,通过比较带内载波聚合的性能来检测信道间隔的能力,其中一些小区中的分量载波用300kHz信道间隔来发送,其他小区中的分量载波用15kHz或任何其他信道间隔来发送。
检测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将带内载波聚合的性能与预定的载波聚合性能作比较。
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UE所支持的载波聚合的类型来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
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UE接收机和/或UE发射机所支持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FFT的数目来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当UE对于载波聚合支持多于一个IFFT/FFT时,确定该UE支持任何信道间隔。
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当UE支持非连续载波聚合时,将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确定为任何信道间隔。
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当UE支持带间载波聚合时,将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确定为任何信道间隔。
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用于载波聚合的频带来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存储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以用于网络管理或配置任务。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决定在用于UE的载波聚合中的分量载波之间要使用什么信道间隔。
决定使用什么信道间隔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并且基于可用分量载波的信道间隔来决定在用于UE的载波聚合中要使用可用分量载波中的哪一个可用分量载波,其中在网络节点的网络中有若干分量载波配置可用,该若干分量载波配置具有300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和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将UE配置为在具有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载波聚合中进行操作。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网络节点不支持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时,在不利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来操作UE。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其他网络节点转发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根据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被布置用于获得要在用于用户设备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该网络节点:基于在UE和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根据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被布置用于获得要在用于用户设备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该网络节点:基于将信道间隔与载波聚合的类型相关的预定义的规则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根据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被布置用于提供要在用于用户设备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该方法由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向网络节点传输信令,该信令指示在用于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传输步骤可以包括分别传输针对每个支持的频带的能力。
传输步骤可以包括传输针对所支持的一组频带的能力。
传输步骤可以包括分别传输针对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能力。
传输步骤可以包括联合传输针对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的载波聚合二者的能力。
传输步骤可以主动地执行。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从网络节点接收对信道间隔的能力的请求。在该情况下,响应于接收请求的步骤而执行传输步骤。
根据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被布置用于提供要在用于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该指令使得UE:向网络节点传输信令,该信令指示在用于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该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应当注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或第六方面中的任何特征可以在适当时应用于任何其他这些方面。
通常,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将根据其在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的含义来进行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另外定义。对“一/该元件、装置、组件、部件步骤等”的所有引用都被开放地指代该元件、装置、组件、部件、步骤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这里另外明确说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以所公开的确切顺序来执行,除非明确说明。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其中可以应用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的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用于LTE(长期演进)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LTE时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载波聚合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聚合带宽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图1的网络的5MHz LTE载波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信令的示意性序列图;
图9A-C是图示在图1的网络节点中执行的用于获得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A-B是图示在图1的用户设备中执行的用于提供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图1的网络节点的一些组件的框图;以及
图12是图1的UE的一些组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是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的,以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且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说明书中,相同的编号指代相同的元素。
图1是图示其中可以应用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的蜂窝网络9的示意图。蜂窝网络9包括核心网络3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1,该网络节点1在这里具有演进的节点B的形式,也称为的eNode B或eNB。网络节点1也可以具有节点B、BTS(基站收发信台)、BS(基站)和/或BSS(基站子系统)等的形式。网络节点1提供对多个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电连接。术语用户设备还被称为移动通信终端、无线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机器对机器设备等,并且可以是例如如今通常称为移动电话或具有无线连接的平板/笔记本电脑、或固定安装的终端。此外,UE2可以但不需要与特定终端用户相关联。
只要这里描述的原理可应用,蜂窝网络9可以例如符合下述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LTE-SAE(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W-CDMA(宽带码分多址)、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CDMA2000(码分多址2000)或任何其他当前或未来的无线网络,如LTE-高级。
在各个UE2和网络节点1之间的上行链路(UL)通信(从UE到网络)和下行链路(从网络到UE)通信通过无线电接口发生。由于诸如衰落、多径传播等的效果,对各个UE2的无线电接口的质量可能随时间变化,并且取决于UE2的位置。
网络节点1还连接到核心网3以连接到中心功能和外部网络7,如因特网或其他运营商。
为了充分地描述实现实施例的方式,这里提出的实施例使用在LTE中使用的术语和信令来描述。然而,应当注意,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适用于任何适当的当前或未来的标准。
图2是图示用于LTE(长期演进)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的示意图。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DFT(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基本LTE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因此可以被看作如图2中所示的时间-频率网格,其中每个资源单元25对应于在一个OFDM符号间隔期间的一个OFDM子载波。每个资源单元25包括循环前缀部分26和主要部分27。
在OFDMA接收机中使用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用于接收OFDMA信号。在基于OFDMA/单频率频分多址(SF-FDMA)的发射机中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用于传输OFDMA/SF-FDMA信号。术语FFT和IFFT可互换地分别称为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离散傅立叶反变换(IDFT)。更具体地,在LTE中,上行链路传输使用SF-FDMA来进行,这是OFDMA的一种特殊形式。
图3是图示LTE时域结构的示意图。在时域中,LTE下行链路传输被组织成10ms的无线电帧28,每个无线电帧由10个长度T子帧=1ms的、大小相等的子帧29a-j组成,如可以在图3中看到的。
另外,LTE中的资源分配通常从资源块方面进行描述,其中资源块对应于时域中的一个时隙(0.5ms)和频域中的12个连续子载波。时间方向上(1.0ms)两个相邻的资源块被称为资源块对。根据循环前缀(CP)的长度,每个时隙包括6个或7个连续的OFDM符号。资源块在频域中被编号,从系统带宽的一端以0开始。
载波聚合
图4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载波聚合的示意图。这里,5个连续的分量载波5被合并在聚合带宽6中。
最近已经标准化了支持带宽高达20MHz的LTE的Rel-8(版本8)标准。然而,为了满足IMT(国际移动通信)-高级的要求,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已经发起了关于LTE Rel-10的工作。LTERel-10的一部分是用于支持大于20MHz的带宽。对Rel-10的一个重要要求是确保与LTE Rel-8的后向兼容。这应当也包括频谱兼容。这将意味着比20MHz宽的LTE Rel-10载波应当对LTE Rel-8终端呈现为多个LTE载波。每个这样的载波可以被称为分量载波(CC)。
特别是对于早期的LTE Rel-10部署,可以预计与很多LTE传统终端相比,存在较小数目的支持LTE Rel-10的终端。因此,有必要确保宽载波对于传统终端也有效地使用,即,有可能实现其中能够在宽带LTE Rel-10载波的所有部分中调度传统终端的载波。获得这一点的直接方式将是借助于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意味着,LTE Rel-10终端可以接收多个CC,其中该CC具有或者至少有可能具有与Rel-8载波相同的结构。与Rel-8相同的结构意味着,在每个载波上传送所有的Rel-8信号,例如(主和辅)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系统信息。图4图示了载波聚合。
聚合的CC的数目以及各个CC的带宽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可以是不同的。对称配置是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CC的数目相同的情况,而非对称配置指CC的数目不同的情况。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小区区域中配置的CC的数目与终端所看到的CC的数目可以是不同的:终端可以例如支持比上行链路CC更多的下行链路CC,即使网络提供相同数目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CC。
在初始接入期间,LTE Rel-10终端表现类似于LTE Rel-8终端。一旦成功连接到网络,终端可以根据其自身的能力和网络而在UL和DL中被配置有附加的CC。该配置基于RRC(无线电资源控制)。由于重的信令以及RRC信令的相当慢速,可以设想终端可以被配置有多个CC,即使当前并没有使用其中的全部CC。如果终端被配置在多个CC上,则这意味着,其必须针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监测所有DLCC。这意味着导致高功耗的较宽的接收带宽、较高的采样率等。
为了减轻上述问题,LTE Rel-10在CC的配置之上还支持CC的激活。终端仅针对PDCCH和PDSCH监测被配置并且被激活的CC。因为激活是基于媒体访问控制(MAC)控制单元(这比RRC信令快)的,所以激活/去激活可以遵循满足当前数据速率需要所要求的CC的数目。一旦大数据量到达,多个CC就被激活,用于数据传输,并且如果不再需要则被去激活。除了一个CC(DL主CC(DL PCC))之外的所有CC可以被去激活。因此,激活提供了配置多个CC、但是仅基于需要来对其进行激活的可能性。大多数时候,终端可以具有一个或非常少的激活的CC,导致较低的接收带宽,并且从而降低电池的消耗。
属于CA的CC可以属于同一频带(即带内CA)或不同的频带(带间CA)或其任何组合(例如2个CC位于频带A,并且1个CC位于频带B)。带内CA中的载波可以是相邻的(即连续的)或不相邻的(即不连续的)。在不相邻的带内CA(即非连续CA)中,间隙中的带宽由其他运营商使用。通常,在带内CA中,UE可以要求单个RF接收机链和RF发射机链分别用于接收和传输聚合载波,特别是当全部聚合载波在限制之内时,例如对于HSPA总共20MHz或者对于LTE总共40MHz。否则,UE可能必须实现多于一个的RF发射机/接收机链用于聚合大量载波,并且特别是在非连续CA的情况下。
频带间CA包括在两个频带上分布的载波。这在HSPA(高速分组接入)中还被称为双带双载波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或4C-HSDPA。此外,带内CA中的CC在频域上可能是相邻或不相邻的(即带内不相邻CA)。
包括带内相邻、带内不相邻和带间的混合CA也是可能的。
在不同技术的载波之间使用载波聚合也称为“多RAT载波聚合”(RAT对应于无线电接入技术)或“多RAT-多载波系统”或简称为“RAT间载波聚合”。例如,可以聚合来自W-CDMA和LTE的载波。另一示例是LTE和CDMA200载波的聚合。为清楚起见,相同技术内的载波聚合可以被称为“RAT内”或仅“单RAT”载波聚合。在RAT间CA中,系统中的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主系统,并且另一个或其余的被配置为次要系统或辅助系统。主系统可以承载网络和UE之间的基本信令信息和配置信息。
还应当注意,CA中的CC可能或可能不被共址于同一站点或基站中。例如,CC可以在不同位置(即,从非共址的BS(基站),或从BS和RRH(远端无线电头)或RRU(远端射频单元))源发(即被传输/被接收)。组合的CA和多点通信的公知示例是异构网络,多层/多层次系统(例如,低功率节点和高功率节点的混合,如微微BS和宏BS、DAS(分布式天线系统)、RRH、RRU、CoMP(协调式多点)、多点传输/接收、联合处理(JP)等。这里提出的实施例还适用于多点载波聚合系统,
为了允许运营商更有效地利用大块的可用频谱,已经提出了扩展载波的概念。术语扩展载波、扩展分量载波、分段等都指相同的概念。我们将出于一致性而使用术语扩展载波。扩展载波通常是与其他分量载波相比更小的载波,并且可以由运营商使用以填充在可用频谱中。为了说明这一点,考虑其中连续80MHz频谱可用的示例。运营商可以使用4×20MHz载波,每个载波具有100个资源块。该配置将在资源块方面保持与版本8传统20MHz载波的后向兼容性(在版本8中每20MHz有100个RB)。然而,大约7MHz的一小部分频谱仍未使用。从而,通过级联5MHz的小的扩展载波,可用的80MHz能够被更有效地使用。如前所述,将在聚合的载波的边缘处保持保护带或小的未使用的频谱(例如,至少1MHz),以满足无线电要求。这意味着100%的频谱利用率实际上不可能。然而,如以上示例所说明的,扩展载波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频谱效率。
主要存在两种版本的扩展载波的概念。在一个场景下,扩展载波与版本8载波完全后向兼容。这意味着在扩展载波中使用所有的控制信道。另一备选解决方案包括具有仅数据资源块的扩展载波。
应当注意,本文给出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使用的特定术语。应注意,在LTE的载波聚合工作期间,也有各种术语被使用用于描述例如分量载波或简言之的CC。因此,本文提出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例如下述情况:其中例如,利用主(服务)小区PCell和可能的多个辅(服务消息)SCell等来描述如多小区或双小区操作的术语。
CC的调度经由下行链路指配在PDCCH上进行。PDCCH上的控制信息被格式化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在Rel-8中,终端仅利用一个DL和一个UL CC来操作,由此在DL指配、UL授权和相应的DL和UL CC的之间的关联是清除的。在Rel-10中,需要区分载波聚合的两种模式。第一情况非常相似于多个Rel-8终端的操作,包含在CC上传输的DCI消息中的DL指配或UL许可对于该DL CC本身或对于关联(经由小区特定的或UE特定的链接)的UL CC是有效的。操作的第二种模式用载波指示符字段(CIF)来增强DCI消息。包含具有CIF的DL指配的DCI对于由CIF指示的DL CC是有效的,并且包含具有CIF的UL许可的DCI对于所指示的ULCC是有效的。
载波聚合和信道间隔
在LTE资源块中的所有子载波与一个并且相同的15kHz的网格对齐。然而,中心子载波被与100kHz的网格对齐。这是为了简化UE载波搜索(即初始小区搜索)和附着过程而进行的。LTE中的信道栅是100kHz。(中心子载波实际上不在下行链路中传输,因为其对应于基带中的DC,但是条件仍然适用)。
对于载波聚合,载波之间的标称信道间隔受制于特殊条件以便于按照公共15kHz的网格上的对齐所有子载波。模100kHz载波中心频率条件和15kHz子载波条件导致了连续频带内CA的要求,该请求在3GPP版本10种被表示如下:
对于带内连续聚合的载波,相邻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应当是300kHz的倍数,这进而是100kHz信道栅格和15kHz子载波间隔的倍数。
对于版本10的连续载波聚合,n倍的300kHz的条件是合理的,因为信号的传输和/或接收在一个连续块上发生,这由一个运营商协调和控制,并且具有用于调整的连续性。
对于下一3GPP版本(Rel-11),讨论了非连续载波聚合。非连续频谱被定义为包括由子块间隙分离的两个或更多的子块。间隙中的载波可能例如属于另一运营商。
N倍的300kHz的条件下将难以扩展到非连续带内载波聚合。将由管理方分配的例如5MHz的小的频率块利用5MHz信道带宽LTE载波将简单地不具有可用于移位以与300kHz的网格对齐的任何频率空间。如果假设频带边缘符合甚至100kHz(其经常是这样),则与300kHz的网格的对齐可以意味着高达200kHz的调整。这意味着,在一些情况下,运营商将根本不能使用非连续带内载波聚合。
解决方案
术语信道间隔将被理解为两个载波的dc子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如果载波被聚合,即聚合了载波集合的载波的一部分,则该载波有时被称为分量载波。
当前3GPP标准仅定义了对于连续载波聚合的要求,其中批准的标准要求相邻子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应该为300kHz的倍数。
3GPP的未来版本,版本-11以及后续版本,可能定义其他的信道间隔的要求。
本文提出的实施例包括以下:
在UE中的、用于用信令向网络节点通知关于其支持任何信道间隔的能力的其能力的方法,并且该能力可以涉及下述中的一个或多个:
·支持任何信道间隔的能力,即UE指示其不具有关于信道间隔的任何限制
·支持分量载波(相邻或不相邻)之间的为300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支持分量载波(相邻或不相邻)之间的为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UE可以报告该能力:
·独立地对于每个支持的频带或对于一组支持的频带;
·对于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二者或独立地对于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
·主动地或响应于或基于来自网络的明确请求。
·通过下述来隐式的报告:如果网络节点用信令通知分量载波间隔是300kHz的倍数,则向网络节点指示支持多个载波,但是如果网络节点用信令通知分量载波间隔不是300kHz的倍数,则不指示支持多个载波。
还提出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例如,服务eNodeB)中的、用于识别能够支持信道间隔的UE的方法,分量载波(相邻或不相邻)之间的信道间隔应当仅是300KHz的倍数,或者相邻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应当是15kHz的倍数(相邻或不相邻),其中,网络节点中的UE的所述识别基于:
·经由显式信令报告的UE能力,或
·自主地确定或检测,其中自主检测基于一个或多个准则,例如当UE连接到不同小区时,通过比较带内CA的性能,其中一些小区中的CC以300kHz的信道间隔发送、其他CC以15KHz或以任何其他信道间隔来发送。
还提出了在网络节点中、用于决定UE是否应当执行CC的载波聚合的方法,CC以仅是300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被传输(相邻或不相邻)、或者以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被传输(相邻或不相邻)、或者以任何其他信道间隔被传输。
·该决定是基于UE能力的识别。
·与此相反也是可能的,以根据报告的和检测到的能力的业务混合来优先调度传统UE。
还提出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的、用于将与“接收到的信道间隔”或“确定的信道间隔”相关联的信息转发到其他网络节点的方法,该其他网络节点可以使用该信息用于无线电管理任务。
上面的方法可以任何适当的时候被组合。
两个相邻的聚合的E-UTRA(演进的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电接入)载波之间的标称信道间隔定义如下:
其中BWchannel(1)和BWchannel(2)是以MHz表示的两个相应的E-UTRA分量载波的信道带宽。具有平的上部的方括号表示地板(floor)函数,即不进行四舍五入地丢弃所有小数的整数。带内连续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可以被调整为小于标称信道间隔的300kHz的任何倍数,以在特定的部署场景中优化性能。
图5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聚合带宽的示意图。这里存在第一分量载波10a和第二分量载波10b。当第一和第二分量中各占用20MHz时,标称信道间隔11由以上公式给出为19.8MHz。这给出了39.8MHz的聚合带宽12。
图6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的示意图。当扩展到非连续的操作时,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频带是非常大的,在一些情况下高达200MHz(由E-UTRA定义的频带42和43)。第二,频带分段可能彼此远离,接近频带的末端。第三,频带分段可能小,如5MHz,这也是通常的频带分配单元大小。第四,在LTE载波块之间将存在至少一个未协调的间隙。
在市场上,独立5Hz的LTE块是常见的。如果这样的块要用5MHz信道带宽LTE载波来填充,则模300kHz条件将导致将中心频率移动高达200kHz的隐含的要求。图6图示了例如20MHz的较大带宽的第一块14a以及例如5MHz的较小带宽的第二块14b。在第一块和第二块14a-b之间,存在未协调的块15,这可能例如属于另一运营商。第一和第二块14a-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信道间隔被定义。
图7是图示图1的网络的5MHz LTE载波的结构的示意图。5MHz的信道带宽17LTE载波仅具有从信道边缘位置到第一资源块位置的250kHz的间隔19a-b。这使得200kHz的平移(载波频率的移位)在任何方向上都非常困难。在图7中,还示出了中心频率20以及多个资源块22。示出了典型占用21,从末端资源块逐渐变小。
提出了用于减轻这些问题的方法,由此:
·可以向网络(诸如图1的网络节点1)通知UE是否支持任何信道间隔,分量载波(相邻或不相邻)之间信道间隔应当是仅300KHz的倍数,或相邻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应当是15kHz的倍数(相邻或不相邻)。
·基于接收到的UE能力信息,网络决定对于特定UE是否执行非连续带内CA。
·在明确的UE能力信息不可得的情况下,网络基于自主检测来决定对于特定UE是否执行非连续带内CA。
·网络还可以向其他网络节点转发与信道间隔关联的UE能力信息,该其他网络节点可以使用该信息来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管理任务。
术语信道间隔、载波间隔、分量载波间隔、CA信道间隔等可以互换地使用。但是其都具有相同的含义。为了一致性,在本公开中使用术语信道间隔。
这样的方法的概念、UE信道间隔能力报告和自主确定在现有技术不是已知的。
用信另向网络通知UE信道间隔能力的方法
需要由网络节点来配置载波聚合。这在以下解释。
UE用信另通知其信道间隔能力,这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例如明确地指示其支持任何信道间隔(例如,不受限制的信道间隔-没有限制,间隔可以不是300kHz的倍数),分量载波(相邻或不相邻)之间的信道间隔应当仅是300kHz的倍数或相邻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应当是15kHz的倍数(相邻或不相邻)。信道间隔能力描述了所支持的信道间隔的类型和特性。如果UE支持任何通信道间隔,那么它可能需要多于一个的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例如,多个FFT/IFFT)。
该信令可以直接指示用于载波聚合的UE信道间隔能力,或者其甚至可以与其他UE报告的能力相关或者是的其他UE报告的能力的一部分。但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里的信令使得网络能够唯一地识别该信道间隔能力(例如,如果特定能力总是耦合到特定信道间隔能力,则该特定能力的特定也是对于信道间隔能力的指示)。
UE还可以通过下述操作来隐式地指示载波间隔能力:在支持网络节点用信令通知的载波间隔时报告支持载波聚合、并且在不支持网络节点使用的载波间隔时不指示支持载波聚合。
现在将给出信道间隔能力的一些特征:
a.UE报告其与UE所支持的载波聚合的类型相关的能力。UE可以报告其信道间隔能力,这可能适用于特定类型的载波聚合,例如带内连续CA、带内非连续CA、RAT间连续的或非连续CA等。因此,UE信道间隔能力信息可以被用CA类型标记。例如“任何信道间隔”可以被用带内非连续CA标记。当UE报告其支持带内非连续CA的能力时,那么则网络节点可以确定UE所支持的“载波间隔”。然后,网络节点可以在用带内非连续CA配置该UE时使用所确定的载波间隔。
b.UE报告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还可以指示,其适用于所有支持的频带或适用于特定支持的频带或适用于一组支持的频带。例如,UE对于频带1中的CA可以支持“任何信道间隔“(在本文中所提及的频带由E-UTRA定义)。但是其对于频带7中的CA可能支持‘300M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因此,UE可以对其每个支持的频带或对于一组支持的频带或对于所有频带分别报告其信道间隔能力。这将使得网络节点在特定频带中配置UE时使用适当的载波间隔(即,UE所支持的载波间隔)。
c.UE报告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还可以指示其适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载波聚合二者。备选地,UE可以独立地指示对于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能力的类型。
d.UE报告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还可以指示某种类型的信道间隔(例如300M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适用于频谱或总聚合频谱块或总聚合带宽被限制为特定值(例如40MHz)的情况。
根据与所述UE信道间隔能力相关联的信息,该能力可以是单个字段,或者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字段,包含关于信道间隔能力的不同的方面、特征和细节。
图8是图示图1的网络中的信令的示意性序列图。如果知道在网络中使用了CA,则网络可以利用对于该CA的UE信道间隔能力。为了使得无线电网络能够知道所使用的CA的类型,则运营商在节点4中输入配置数据73,节点4能够配置无线电网络节点1。该节点4可以是操作和支持系统(OSS)或操作和维护(OAM),其从而接收和存储配置数据73。另一示例是自组织网络(SON)节点,该节点也可以配置无线网络节点。另一示例是执行网络管理或配置任务的任何网络节点或者能够执行该任务的任何节点,例如集中式网络节点、基站等。
配置数据具体描述了哪些站点具有属于同一操作频带的载波并且可以被聚合在一起。该数据可以是定义两个小区之间的带内关系的单个字段。OSS或SON节点更新eNodeB(eNB)配置74,即其配置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eNodeB),向eNodeB通知在其覆盖区域内可用的支持不同类型的CA的网络节点(例如,其他eNodeB)。
在某个情况下,该UE2报告其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75,如在上面和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然后,第一网络节点1确定在CC之间具有适当信道间隔的CA配置,并且通过向UE2提供配置数据76来配置UE2。可选地,第一网络节点1还向第二(并且可能更多的)网络节点1’转发配置数据77。
现在将更具体地提出UE可以如何进行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在没有来自网络的请求的情况下主动地向网络报告其信道间隔的能力。主动报告场景的示例是:在任何预定的时间、在连接建立期间、在从无线链路故障中恢复之后、RRC重新建立之后、切换之前或之后、PCell或PCC改变之前或之后、报告诸如频带能力等的其他UE能力时。
备选地或附加地,UE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网络(例如eNodeB、服务小区等)的明确请求时向网络报告其信道间隔能力。该网络可以请求UE在任何时间报告其能力;最常见的场景是在连接建立、切换、PCell/ PCC改变等期间。
UE可以使用RRC信令或任何其他协议(例如,MAC)来向网络(例如eNodeB)报告任何上述信息。
UE被适配为通知其载波间隔能力
图12公开了被适配为向网络指示其处理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备选场景的能力的UE2的框图。UE2包括无线电接收机141、无线电发射机152、接收机信道处理单元,并且在该示例中,接收机信道处理单元包括多个DFT(离散傅里叶变换)143(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设备)并且还可以包括多个IDTF(离散傅立叶反变换)146(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设备),其使得UE能够在不同的、并且以不同粒度在频率上分离的分量载波之间进行切换。UE还包括发射机侧的并且连接到发射机152的信号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器60控制发射机152、接收机141、关于RX信号处理的单元。中央处理器60还被适配为向TX信号处理单元151的输入提供控制信息,用于在UL中传送。中央处理器60被适配为提供关于UE支持分量载波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信息或指示,以使该信息或指示被发送到网络。
中央处理器60使用下述中一个或者多个的任何组合提供:适当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等,其能够执行包含在计算机程序68中的软件指令,计算机程序68例如以存储器形式而不是信号形式或电磁波的任何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程序产品64中。处理器6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参考图10A-B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程序产品64在这里是作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何组合的存储器。存储器还包括持久性存储,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者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中央处理器60控制UE2的一般操作。
UE2还包括数据存储器69,这是读写存储器。数据存储器69还可以包括持久性存储,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的任何一个或组合。可选地,计算机程序产品64和数据存储器69可以形成同一存储器设备的一部分。
UE2的其他组件被省略以便于不与这里提出的原理相混淆。
网络中的用于UE能力的自主识别的方法
在UE能力信息在网络中不可得(即信道间隔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那么网络可以自主地尝试识别UE是否能够执行具有不同的信道间隔的CC的带内CA。例如,网络(例如服务eNodeB)从多个站点发起具有特定信道间隔的带内CA。然后,网络节点观察UE的反馈性能,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ACK/NACK(确认/否定确认)--性能#1。当之前已经以特定的方式配置了带内聚合CC时,网络节点还可能具有HARQ ACK/NACK性能的先验信息--在类似于用于观察性能#1的无线电条件中(例如宏BS)的性能#0。如果性能#0和#1之间的区别在阈值内,则网络可以假设UE能够执行具有特定的信道间隔的CC的带内CA。网络节点可以存储针对该UE检测/识别的UE能力信息,并且在需要时使用该信息来执行来自不同的站点的具有不同信道间隔的带内CA。网络节点还可以用信号将该识别的UE能力通知到其他网络节点,诸如其他eNodeB、核心网络(如用于各种目的,如HO(归属运营商)、O&M(操作和维护)、SON、网络管理等)。
此外,如果网络知道UE能够进行具有任何载波间隔(即不限于15或300kHz)的CC的频带间CA,则网络还可以假设UE能够处理具有15kHz间隔或300kHz间隔的CC的频带内CA。网络节点(即识别节点)可以用信号将该识别的UE能力信息通知到其他网络节点,例如核心网络节点,如MME(移动管理实体)、eNodeB、O&M、SON等。
信道间隔能力也与例如在支持的用于接收和/或传送的信号的FFT/IFFT方面的UE接收机能力相关联。例如,为了支持任何类型的信道间隔,UE可能必须实现多于一个FFT/IFFT,因为单个FFT和/或IFFT通常限于处理信道间隔是15kHz的倍数的CC。如果网络确定或获取信息或知道UE具有多于一个的FFT/IFFT(如2FFT/IFFT),并且支持特定的CA类型(例如NC(非连续)载波聚合)的事,那么网络可以认为该UE对于CA或对于特定CA类型使用“任何信道间隔”。
基于预定义规则的UE信道间隔能力的确定
网络还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义规则来确定UE支持的信道间隔能力。
例如,可以预定义支持特定类型的CA(例如,非连续CA、频带间CA)的UE还支持特定类型的信道间隔(例如任何的信道间隔或不存在约束等)。
例如,还可以预定义在特定频带(例如在诸如频带42、频带1等的大频带)中,UE支持特定类型的信道间隔。
例如,还可以预定义,如果UE支持频带间CA,则当被配置在非连续CA中时其还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信道间隔。
预定义的规则对于UL CA和DL CA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对于UL CA和DL CA可以是单独的。
基于预定义规则的信道间隔的确定
UE可以基于所使用的载波间隔和由网络节点用信令通知的任何其他信息来自主地确定信道间隔,例如,载波类型(主、辅)、是否使用载波聚合等。
一个示例包括当网络用信令通知主和辅载波的载波频率时,但是其中载波频率被通知为100kHz的偶数倍。然后,UE将找到最接近辅载波的载波频率的频率,使得主和辅载波之间的差是15kHz的偶数倍。然后,该频率将被用作辅载波的载波频率,即使用于辅载波的不同的频率被用信令通知。
还可以指定并且对UE已知的是,对于特定频带和特定类型的CA,主和辅载波之间的载波间隔不应当基于100kHz信道间隔,而是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
网络中的使用用于CA的UE信道间隔能力的方法
该网络使用与UE信道间隔的能力相关联的任何信息,该信息可以基于UE信令、自主确定或基于预定义规则来获得,用于决定是否以特定CA模式配置UE(例如,是否在特定频带中以NC CA配置UE)。
因此,如果配置数据这样允许,当进行载波聚合时,UE被配置成利用分量载波资源,UE能够并且网络决定在若干分量载波上调度数据。为了支持该CA操作,网络将基于UE支持的能力来选择适当的CC用于CA。然后,该网络将配置UE在相应的CA模式下进行操作。类似地,如果UE支持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那么网络可以配置UE用于具有分段的正常CC的载波聚合(也称为灵活载波等)。
否则,UE可以被配置成在单载波模式操作或者在可能具有默认的载波间隔的CA模式中进行操作。
用信令向其他网络节点通知UE信道间隔能力的方法
还可以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接口交换所接收或确定的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信息,例如通过eNodeB之间或eNodeB和RRH之间或任网络节点集合之间或在CoMP场景下在eNodeB和主节点之间等的X2。例如,在切换时,能力信息可以由服务网络节点(例如,服务eNode B)提供到目标eNode B。UE能力信息可以在节点之间透明地(例如,在透明容器(container)中)或者非透明地(即,接收节点在将其发送到另一节点之前读取信息)进行交换。UE信道间隔能力信息还可以由无线电节点(例如eNode B)用信令发送,该无线电节点具有对其他网络的该信息。其他网络节点的示例是SON、OAM、OSS、MDT、定位节点、网络监测节点、网络计划节点、核心网络节点等。其他网络节点可以将其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操作任务。示例性无线电网络操作任务是无线网络计划、调谐和参数的配置,诸如载波的数目、载波BW,网络节点的部署等。定位节点(如E-SMLC)可以使用该信息来决定是否要配置特定类型的定位测量;定位测量的示例是RSTD、RSRP、RSRQ、UE Rx-Tx时间差测量,BS Rx-Tx时间差测量等。
本文中所提出的实例还适用于任何网络部署场景,其中UE聚合从任何节点集合传输的CC,例如宏-宏部署、CoMP等。
图9A-C是图示在图1的网络节点中执行的用于获得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上面给出的任何特征可以在适当时被应用于下面给出的步骤,并且因而这里不再描述。
在图9A中,示出了用于获得用于UE的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确定能力步骤34中,网络节点基于UE和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来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能力。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的确定能力步骤34中,基于将信道间隔与载波聚合类型相关的预定义的规则来确定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而且在这里,在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述备选项中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在图9B中,示出比图9A中图示的方法具有更多步骤的方法。
在可选的传输请求步骤31中,向UE传输对于信道能力的请求。
在接收能力步骤32中,网络节点从UE接收信令。该信令显式地指示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在确定能力步骤34之后,存在有条件地支持的步骤30。在有条件地支持的步骤30中,确定该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如果支持,则该方法前进到决定信道间隔步骤35,否则,该方法前进到在没有CA的情况下操作的步骤37。
在决定信道间隔步骤35中,网络节点基于对于UE所确定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决定要在用于UE的载波聚合中的分量载波之间使用什么信道间隔。信道间隔被选择为UE所支持的信道间隔。
可选地,该决定还基于可用分量载波的信道间隔。这是在如下场景中,其中在网络节点的蜂窝网络中存在若干分量载波的配置可用。这些配置可以具有300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和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
在配置UE步骤36中,基于所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UE被配置成在分量载波之间具有信道间隔的载波聚合中进行操作。更具体地,决定的信道间隔被提供给UE以用于在CA中使用。
在转发能力步骤38中,确定的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被转发到其他网络节点。
在没有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操作的步骤37中,网络节点在与特定UE的通信中不提供载波聚合。
图9C图示在网络节点中执行的、用于获得UE的信道间隔CA的能力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将不会再次描述图9B的步骤,除非其与参考图9A所描述的不同。
在检测能力步骤33中,当UE连接到不同小区时,通过比较频带内载波聚合的性能来检测信道间隔的能力,其中在一些小区中的分量载波以300kHz信道间隔被发送,在其他小区中的以15kHz或以任何其他信道间隔被发送。可选地,该检测可以包括将带内载波聚合的性能与预先确定的载波聚合的性能作比较。
在确定能力步骤34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由UE支持的载波聚合的类型来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
在确定能力步骤34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由UE接收机和/或UE发射机所支持的IFFT/FFT(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设备数目来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具体地,当UE支持多于一个IFFT/FFT用于载波聚合时,网络节点可以确定该UE支持任何信道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能力步骤34中,当UE支持非连续载波聚合时,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被确定为任何信道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能力步骤34中,当UE支持频带间载波聚合时,用于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被确定为任何信道间隔。
在确定能力步骤34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什么频带被用于载波绝后来确定信道间隔的能力。
图10A-B是图示在图1的UE2中执行的、用于提供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以上提出的任何特征在适当时可以应用于下面提出的步骤,并且因此这里不再描述。
首先参见图10A,存在传输能力步骤42。在传输能力步骤42中,UE向网络节点传输信令。该信令可以显式地包括在UE的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再次,信道间隔包括下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在该网络节点中,该步骤对应于图9B的接收能力步骤32。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个支持的频带单独传输该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支持的一组频带传输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单独传输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二者联合传输该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能力的步骤42被主动执行,即在没有来自网络的请求的情况下执行。
图10B的流程图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这里,存在接收请求步骤40。在接收请求步骤40中,从网络节点接收对于信道间隔的能力的请求。在网络节点中,该步骤对应于图9B的传输请求步骤31。
在该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请求的步骤40来执行传输步骤42。
图11是示出被布置用于执行图9A-C的方法的网络节点1的一些组件的示意图。处理器50使用下述中一个或者多个的任何组合来提供:适当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等,其能够执行包含在计算机程序58中的软件指令,计算机程序58以例如存储器形式而不是信号形式或电磁波的任何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程序产品54中。处理器50可以被配置用于执行以上参考图9A-C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程序产品54在这里是作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何组合的存储器。存储器还包括持久性存储,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者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处理器50控制网络节点1的一般操作。
网络节点1还包括数据存储器59,这是读写存储器。数据存储器59还可以包括持久性存储,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者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可选地,计算机程序产品54和数据存储器59可以形成同一存储器设备的一部分。
网络节点1还包括用于与诸如核心网络的外部实体进行通信的I/O接口57。此外,网络节点1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52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51以用于与UE2进行通信。
这里提出的实施例允许运营商优化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此外,避免对网络实现的限制。此外,使得UE供应商能够根据场景、频带等的重要性建立具有不同的信道间隔的UE。
以上已经主要参考几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除了上述之外的其他实施例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内也是等同可能的。

Claims (27)

1.一种用于获得用于用户设备UE(2)的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在网络节点(1)中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UE(2)和所述网络节点(1)之间的信令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34)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多个备选项除300kHz的倍数之外还包括其他备选项,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所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决定(35)在用于所述UE的载波聚合中的分量载波之间要使用什么信道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确定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32)来自所述UE的信令,所述信令指示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所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UE(2)传输(31)对信道间隔的能力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决定(35)要使用什么信道间隔的步骤包括:基于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并且基于可用分量载波的所述信道间隔来决定在用于所述UE的载波聚合中要使用可用分量载波中的哪一个可用分量载波,其中在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中有若干分量载波配置可用,所述若干分量载波配置具有300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和15kHz的倍数的信道间隔。
5.一种用于获得用于用户设备UE(2)的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在网络节点(1)中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将信道间隔与载波聚合的类型相关的预定义的规则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34)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多个备选项除300kHz的倍数之外还包括其他备选项,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所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确定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UE连接到不同的小区时,通过比较带内载波聚合的性能来检测(33)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其中一些小区中的分量载波以300kHz信道间隔来发送,其他小区中的分量载波以15kHz或任何其他信道间隔来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33)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带内载波聚合的性能与预定的载波聚合性能作比较。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34)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UE所支持的载波聚合的类型来确定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34)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基于UE接收机和/或UE发射机所支持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数目来确定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34)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当所述UE对于载波聚合支持多于一个IFFT/FFT时,确定所述UE支持任何信道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34)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当所述UE支持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时,将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确定为任何信道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34)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当所述UE支持带间载波聚合时,将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确定为任何信道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34)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步骤包括基于用于载波聚合的频带来确定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4和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存储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以用于网络管理或配置任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4和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将所述UE配置(36)为在分量载波之间具有信道间隔的载波聚合中进行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4和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网络节点不支持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时,在没有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操作(37)所述UE。
17.根据权利要求1-4和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向其他网络节点转发(38)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
18.一种被布置用于获得用于用户设备UE(2)的要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网络节点(1),所述网络节点(1)包括:
处理器(50);以及
计算机程序产品(54),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节点(1):
基于在所述UE(2)和所述网络节点(1)之间的信令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多个备选项除300kHz的倍数之外还包括其他备选项,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所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决定在用于所述UE的载波聚合中的分量载波之间要使用什么信道间隔。
19.一种被布置用于获得用于用户设备UE(2)的要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网络节点(1),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处理器(50);以及
计算机程序产品(54),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网络节点(1):
基于将信道间隔与载波聚合的类型相关的预定义的规则来从多个备选项中确定用于所述UE的所述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多个备选项除300kHz的倍数之外还包括其他备选项,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所述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用于所述UE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来决定在用于所述UE的载波聚合中的分量载波之间要使用什么信道间隔。
20.一种被布置用于提供用于用户设备UE(2)的要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由所述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向网络节点传输(42)信令,所述信令指示用于所述UE的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所述多个备选项除300kHz的倍数之外还包括其他备选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42)步骤包括分别传输针对每个支持的频带的所述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42)步骤包括传输针对所支持的一组频带的所述能力。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42)步骤包括分别传输针对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所述能力。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42)步骤包括联合传输针对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和下行链路的载波聚合二者的所述能力。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42)步骤被主动地执行。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40)对信道间隔的能力的请求,
并且其中响应于所述接收请求的步骤执行所述传输(42)步骤。
27.一种用户设备UE(2),被布置用于提供用于所述UE的要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UE包括:
处理器(60);以及
计算机程序产品(64),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UE(2):
向所述网络节点传输信令,所述信令指示用于所述UE的在载波聚合中使用的分量载波之间的信道间隔的能力,所述信道间隔能力包括下列备选项中的至少一个:300kHz的倍数、15kHz的倍数和任何其他信道间隔,所述多个备选项除300kHz的倍数之外还包括其他备选项。
CN201280054503.6A 2011-11-07 2012-10-30 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确定 Active CN103918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6392P 2011-11-07 2011-11-07
US61/556,392 2011-11-07
PCT/SE2012/051176 WO2013070149A1 (en) 2011-11-07 2012-10-30 Channel spacing determin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217A CN103918217A (zh) 2014-07-09
CN103918217B true CN103918217B (zh) 2019-05-03

Family

ID=47190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4503.6A Active CN103918217B (zh) 2011-11-07 2012-10-30 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确定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577802B2 (zh)
EP (1) EP2777207B1 (zh)
CN (1) CN103918217B (zh)
IN (1) IN2014KN00965A (zh)
RU (1) RU2602819C2 (zh)
WO (1) WO20130701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6150A1 (en) * 2009-06-05 2010-12-16 Broadcom Corporation Mixed mode oper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941079A4 (en) * 2013-01-25 2016-03-16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CARRIER AGGREGATION TRANSMISSION
US9426785B2 (en) 2013-05-20 2016-08-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tiguous intra-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CA), PUCCH, and quasi-contiguous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014985B2 (en) * 2013-09-25 2018-07-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validity o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sage change of wireless resour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2903198A1 (en) * 2014-02-04 2015-08-05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EP2905919A1 (en) * 2014-02-10 2015-08-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election of carrier spac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63822B1 (en) * 2014-06-26 2016-06-0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resources to user equipment devices (UEs)
US9397723B2 (en) * 2014-08-26 2016-07-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over non-contiguous channels
US9585153B2 (en) * 2014-12-18 2017-02-28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carrier aggregation access control
CN105991485B (zh) * 2015-01-30 2019-03-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道间隔估计装置、波长监测装置以及接收机
EP3131226A1 (en) * 2015-08-14 2017-02-15 Alcatel Luce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992510B2 (en) * 2016-09-30 2021-04-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random access for flexible radio communication
CN107889241B (zh) * 2016-09-30 2020-03-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能力协商方法、终端及基站
KR20190100239A (ko) 2016-12-28 2019-08-2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 송신 방법, 정보 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EP3404863B1 (en) 2017-05-15 2020-03-18 NXP USA, Inc. Composite signal process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964854B (zh) * 2017-05-19 2020-08-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处理方法及基站
US10834575B2 (en) * 2017-06-16 2020-11-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itial access configuration for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524266B2 (en) 2017-10-20 2019-12-31 Google Llc Switch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within a spectrum based on network load
CN109803267B (zh) * 2017-11-17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20190173626A1 (en) * 2017-12-05 2019-06-06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006413B2 (en) 2017-12-06 2021-05-11 Google Llc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10779303B2 (en) 2017-12-12 2020-09-15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608721B2 (en) 2017-12-14 2020-03-31 Google Llc Opportunistic beamforming
CN111480305B (zh) 2017-12-15 2022-04-1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卫星的窄带通信
US10868654B2 (en) 2017-12-15 2020-12-15 Google Llc Customizing transmission of a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
US11246143B2 (en) 2017-12-15 2022-02-08 Google Llc Beamforming enhancement via strategic resource utilization
US10375671B2 (en) 2017-12-22 2019-08-06 Google Llc Paging with enhanced beamforming
US11251847B2 (en) 2018-03-28 2022-02-15 Google Llc User device beamforming
CN111615816B (zh) * 2018-08-10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055602A1 (en) 2018-09-10 2020-03-19 Google Llc Fast beam tracking
CN111510945B (zh) * 2019-01-31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终端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6105A1 (ja) * 2009-04-28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0224A1 (en) * 2002-09-27 2004-04-08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eaving signal bits in a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system
US7609614B2 (en) * 2005-10-20 2009-10-27 Trellis Phase Communications, Lp Uplink modulation and receiver structures for asymmetric OFDMA systems
KR20080089728A (ko) * 2007-04-02 2008-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부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의 부 반송파 간격 적용 방법 및이를 지원하는 이동 단말
TWI628933B (zh) 2009-10-01 2018-07-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傳輸上鏈控制資訊的方法及系統
MX2012010034A (es) 2010-03-10 2012-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on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inalambrico de comunicaciones.
WO2012060612A2 (en) * 2010-11-03 2012-05-10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ower information regarding component carrier in multi-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6105A1 (ja) * 2009-04-28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xt Proposal for LTE-A UE TR Clause 5.7.1 Channel Spacing,R4-102616;Huawei;《3GPP TSG-RAN WG4 Meeting Ad Hoc #3》;20100702;1-3节,5.7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4122982A (ru) 2015-12-20
US20140161052A1 (en) 2014-06-12
CN103918217A (zh) 2014-07-09
IN2014KN00965A (zh) 2015-10-09
US9577802B2 (en) 2017-02-21
EP2777207B1 (en) 2018-05-09
EP2777207A1 (en) 2014-09-17
WO2013070149A1 (en) 2013-05-16
US20170054536A1 (en) 2017-02-23
RU2602819C2 (ru) 2016-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217B (zh) 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间隔确定
CN110603877B (zh) 单载波宽带操作的带宽部分配置
US10045392B2 (en) Signaling for flexible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78220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载波聚合组的方法和设备
US10609702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392141B (zh) 一种调整频域资源和发送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34963B (zh) 具有载波选择、切换和测量的通信
EP3706353B1 (en) Carrier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US95165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control plane and a user plan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29761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472463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481141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291759B (zh) 接收能力上报的方法及设备
TWI491293B (zh)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JP202051184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は、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20523916A (ja) 上りリンクリソース許可方法および上りリンクリソース許可装置、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WO2016163505A1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884825A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283600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local are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221427A (zh) 通信系统、移动终端装置、局域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WO2016182050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44369B2 (ja)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で割り当てセカンダリキャリアのスキャニ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JP7007281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9891966A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7195488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