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6996A -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6996A
CN103916996A CN201410127113.8A CN201410127113A CN103916996A CN 103916996 A CN103916996 A CN 103916996A CN 201410127113 A CN201410127113 A CN 201410127113A CN 103916996 A CN103916996 A CN 103916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switching tube
utmost point
frequency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71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6996B (zh
Inventor
郭会聪
秦晓魁
刘雪涛
张巧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271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6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6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磁熔电加热技术时成本较高的问题。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预充及全桥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PFC校正电路、充电电路和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充电电路与转换开关电路连接,转换开关电路分别与加热感应线圈和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本发明用于新能源汽车。

Description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电加热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电加热技术,一种是磁熔电加热技术,目前新能源汽车应用PTC电加热技术较为广泛,但效率较低,价格也较贵;磁熔电加热技术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电磁辐射非常低。磁熔电加热器一般由加热线圈、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两部分组成,两者为串联关系,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产生高频电流,高频电流流过线圈使线圈产生高频磁场,产生的高频磁场通过金属导体使其感应生热,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磁熔电加热技术在工业上有应用,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很少,在应用时需要以加热线圈作为载体额外增加控制部分及电流转换装置来实现磁熔电加热器正常工作,因此要为加热线圈专门设计开发一套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能够解决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磁熔电加热技术时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包括:
包括依次串联的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预充及全桥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PFC校正电路、充电电路和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转换开关电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电路分别与加热感应线圈和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以及控制开关管导通的控制信号源,所述转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S极与加热感应线圈的第一管脚相连、D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与所述加热感应线圈的第二管脚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换开关电路还包括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的D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S极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中的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管脚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管脚相连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
优选的,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管脚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四管脚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其中,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管脚同时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五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后与第一电流传感器的第一部分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第二部分管脚与滤波电感的一端相连,所述滤波电感的另一端同时与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和滤波储能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滤波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传感器的第一部分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第二部分管脚与电池的正极相连。
其中,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四管脚同时与滤波储能电容的一端、电池的负极和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管脚相连。
其中,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五管脚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换开关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和加热继电器,所述控制信号源分别与所述续流二极管和所述加热继电器串联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与所述加热继电器并联,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依次通过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中的滤波储能电容及第二电流传感器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第二管脚通过所述滤波储能电容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三管脚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接地供电管脚相连、第四管脚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正极供电管脚相连;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和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四管脚通过开关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管脚和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三管脚通过开关连接。
其中,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的电源接入端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在原有的充电电路中加入转换开关电路,并将转换开关电路分别与加热感应线圈和原有的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从而将充电电路产生的原本为电池充电的高频交流电通过转换开关电路接入到加热感应线圈两端,通过转换开关的控制,实现磁熔电加热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为加热感应线圈设计开发一套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只需在原有充电电路基础上提供一个转换开关和控制信号,降低了额外设计开发一套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串联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滤波电路、预充及全桥整流电路、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校正电路、充电电路和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在充电电路与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之间通过转换开关电路进行连接,转换开关电路还与加热感应线圈(L5)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三开关管(Q5)、第四开关管(Q6)以及控制开关管导通的控制信号源CS,所述转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Q8),所述第五开关管的S极与加热感应线圈的第一管脚相连、D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与所述加热感应线圈的第二管脚相连。
基于上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在使用时,通过依次串联的EMI滤波电路、预充及全桥整流电路和PFC校正电路为充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充电电路通过控制信号源先控制Q3和Q6导通,然后关闭Q3和Q6,再控制Q4和Q5导通,实现交替循环导通,从而利用提供的直流电压产生高频交变电流;当需要进行磁熔电加热时,控制信号源将Q8导通,电流的流向包括两条路径:一条是由+400V处经过Q3的D极和S极到达A点,从A点经过Q8的D极和S极后达到线圈L5,经过L5后到B点,从B点经过Q6的D极和S极后到达PGND,另一条是由+400V处经过Q4的D极和S极到达B点,从B点经过L5再经过Q8的S极和D极后到达A点,从A点经过Q5的D极和S极后到达PGND,高频电流流过L5使L5产生高频磁场,产生的高频磁场通过金属导体使其感应生热。因此,通过上述流程可以在原有充电电路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信号源的控制将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并且增加转换开关电路,可以将高频交流电传送至加热感应线圈,实现磁熔电加热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为加热感应线圈设计开发一套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只需在原有充电电路基础上提供一个转换开关和控制信号,降低了额外设计开发一套控制及电流转换装置的成本。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转换开关电路还包括第六开关管(Q7),所述第六开关管的D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S极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中的高频隔离变压器(T1)的第一管脚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管脚相连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当不需要进行磁熔电加热而需要为电池充电时,控制信号源将Q7导通,电流的流向包括两条路径:一条是由+400V处经过Q3的D极和S极到达A点,从A点经过Q7的D极和S极后达到T1的第一管脚,依次经过T1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后到B点,从B点经过Q6的D极和S极后到达PGND,另一条是由+400V处经过Q4的D极和S极到达B点,从B点依次经过T1的第二管脚和第一管脚再经过Q7的S极和D极后到达A点,从A点经过Q5的D极和S极后到达PGND。高频隔离变压器T1将高频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后经过其另外三个管脚分别输送至电池的正负极,对电池进行充电。此处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隔离高低压电气并降低电压;二是,对充电电路产生的高频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得到能够为电池充电的直流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管脚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四管脚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管脚同时与第一电容(C17)的一端、第一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五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后与第一电流传感器(U3)的第一部分管脚(1-3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第二部分管脚(4-6管脚)与滤波电感(L4)的一端相连,所述滤波电感的另一端同时与加热继电器(RL2)的第一管脚和滤波储能电容(C13、C14、C15和C16)的一端相连,所述滤波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传感器(U4)的第一部分管脚(1-3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第二部分管脚(4-6管脚)与电池的正极相连。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四管脚同时与滤波储能电容(C13、C14、C15和C16)的一端、电池的负极和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管脚相连。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转换开关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D8)和加热继电器(RL2),所述控制信号源(Heating RL)分别与所述续流二极管和所述加热继电器串联后与外接电源(+12V)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与所述加热继电器并联,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依次通过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中的滤波储能电容及第二电流传感器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第二管脚通过所述滤波储能电容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三管脚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接地供电管脚相连、第四管脚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正极供电管脚相连;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和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四管脚通过开关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管脚和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三管脚通过开关连接。在使用时,如果控制信号源检测到为汽车的充电枪为插入状态且电池电量未充满,则通过导通Q7为的汽车电池充电;如果电池电量已充满且需要进行磁熔电加热,则导通Q8。如果控制信号源检测到充电枪为断开状态且需要进行磁熔电加热,则向RL2输出低电平信号并导通Q8,使RL2将第一管脚和第四管脚之间的开关闭合,以及将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之间的开关闭合,将电池的负极连接到充电电路的正极供电管脚(+400V处),将电池的正极连接到充电电路的接地供电管脚(PGND处),通过电池为充电电路供电,为L5提供高频交变电流,实现磁熔电加热。
其中,EMI滤波电路的主要作用时印制充电电路工作时高频电流产生的干扰信号对电网的影响;预充及全桥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启动电流并将电网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变换为脉动直流电压;PFC校正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全桥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供充电电路使用,并校正输入功率因数。
其中,整个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的供电通过零线和火线的220V电压供应,EMI滤波电路的电源接入端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号源既可以通过单片机编写软件实现,也可以利用专用控制芯片实现,此处不对具体的控制信号源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五开关管(Q8)和第六开关管(Q7)还可以通过继电器或其他类型的开关进行替代,此处不对开关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预充及全桥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PFC校正电路、充电电路和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与转换开关电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电路分别与加热感应线圈和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以及控制开关管导通的控制信号源,所述转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S极与加热感应线圈的第一管脚相连、D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与所述加热感应线圈的第二管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电路还包括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的D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S极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中的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管脚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管脚相连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S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D极之间的交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管脚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四管脚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管脚同时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五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后与第一电流传感器的第一部分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第二部分管脚与滤波电感的一端相连,所述滤波电感的另一端同时与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和滤波储能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滤波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传感器的第一部分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第二部分管脚与电池的正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四管脚同时与滤波储能电容的一端、电池的负极和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管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五管脚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和加热继电器,所述控制信号源分别与所述续流二极管和所述加热继电器串联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与所述加热继电器并联,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依次通过所述高频隔离变及整流滤波电路中的滤波储能电容及第二电流传感器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第二管脚通过所述滤波储能电容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三管脚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接地供电管脚相连、第四管脚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正极供电管脚相连;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管脚和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四管脚通过开关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管脚和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三管脚通过开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的电源接入端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
CN201410127113.8A 2014-03-31 2014-03-31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6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113.8A CN103916996B (zh) 2014-03-31 2014-03-31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113.8A CN103916996B (zh) 2014-03-31 2014-03-31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996A true CN103916996A (zh) 2014-07-09
CN103916996B CN103916996B (zh) 2015-10-21

Family

ID=5104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71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6996B (zh) 2014-03-31 2014-03-31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699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6461A (zh) * 2016-04-25 2017-10-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及电磁加热装置
CN109804713A (zh) * 2016-10-25 2019-05-24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用于校准感应灶具的功率控制回路的方法
CN111016696A (zh) * 2020-01-02 2020-04-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动力电池低温加热和充电的装置
CN112744124A (zh) * 2020-04-22 2021-05-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整车控制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5671A2 (fr) * 1994-03-31 1995-10-04 Moulinex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et de contrôle automatiques de puissance pour un appareil de chauffage par induction et procédé de mise en oeuvre de ce dispositif
CN2814871Y (zh) * 2005-06-30 2006-09-06 上海欧博自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感应加热器
CN203372347U (zh) * 2013-08-19 2014-01-01 天津德合力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感应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5671A2 (fr) * 1994-03-31 1995-10-04 Moulinex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et de contrôle automatiques de puissance pour un appareil de chauffage par induction et procédé de mise en oeuvre de ce dispositif
CN2814871Y (zh) * 2005-06-30 2006-09-06 上海欧博自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感应加热器
CN203372347U (zh) * 2013-08-19 2014-01-01 天津德合力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感应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6461A (zh) * 2016-04-25 2017-10-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及电磁加热装置
CN109804713A (zh) * 2016-10-25 2019-05-24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用于校准感应灶具的功率控制回路的方法
CN111016696A (zh) * 2020-01-02 2020-04-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动力电池低温加热和充电的装置
CN112744124A (zh) * 2020-04-22 2021-05-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整车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996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3656B (zh) 非接触送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CN102751793B (zh) 基于双边功率流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72728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CN205004947U (zh) 一种pwm脉冲式预充电电路
CN103916996B (zh) 磁熔电加热控制电路
CN105527524A (zh) 一种开关电源用指示电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29691B (zh) 一种基于半桥切换的恒流-恒压充电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3128425B (zh) 便携式电焊机
CN110635545A (zh) 一种基于单管电路实现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04124764A (zh) 无线电力传输接收端、系统及接收方法
CN105003931B (zh) 汽车电子点烟器
CN103986362B (zh) 一种z源逆变电路
CN207134991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集成功率变换器
CN105375780A (zh) 车载软开关逆变电源及其电压变换电路
CN106685208A (zh) 一种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
CN107528359A (zh) 可共享充电桩的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
CN204304810U (zh) 一种桥式电路及其驱动电路
CN203661322U (zh) 谐振控制电路
CN109818532A (zh) 一种原子场电源装置
CN104868574A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204928321U (zh) 基于电磁谐振的无线充电电路
CN103312161A (zh) 一种并网光伏逆变器Boost电路
CN210666682U (zh) 一种电源供应器
CN207241475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07800185A (z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