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6311A -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6311A
CN103916311A CN201410160991.XA CN201410160991A CN103916311A CN 103916311 A CN103916311 A CN 103916311A CN 201410160991 A CN201410160991 A CN 201410160991A CN 103916311 A CN103916311 A CN 103916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erver
terminal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09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6311B (zh
Inventor
董健
方学维
胡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609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6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6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311A/zh
Priority to HK15100124.2A priority patent/HK1199775A1/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7054 priority patent/WO201516177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6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311B/zh
Priority to US15/331,194 priority patent/US10880239B2/en
Priority to US17/088,533 priority patent/US1127187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的实现包括:第一通讯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二通讯服务器分别对应了两个通讯的平台,第一通讯服务器对来自本端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目标确认,然后进行跨平台的转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
即时通讯除了能加强网络之间的信息沟通外,最主要的是可以将网站信息与聊天用户直接联紧在一起。通过网站信息向聊天用户群及时群发送,可以迅速吸引聊天用户群对网站的关注,从而加强网站的访问率与回头率。
即时通讯利用的是互联网线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有效节省了沟通双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即时通讯系统不但成为人们的沟通工具,还成为了人们利用其进行电子商务、工作、学习等交流的平台。
基于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客户端,会有不同的即时通讯实现方案和不同的群组。例如:在端游中,玩家之间可以通过进入游戏客户端后使用游戏客户端的通信功能实现即使通信,其中的游戏公会则属于群组,公会成员则是群组成员。再例如:在诸如QQ等即使通讯客户端中,也存在群组。
目前即时通讯的实现,均是在平台内实现,跨平台的用户无法实现即时通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实现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通讯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
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一种通讯服务器,作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用,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一种终端,作为第一终端使用,所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标识信息;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通讯服务器、第二通讯服务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以可通讯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以可通讯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以可通讯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的通讯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的终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二通讯服务器分别对应了两个通讯的平台,第一通讯服务器对来自本端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目标确认,然后进行跨平台的转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即时通讯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游戏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讯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第一通讯服务器接收来自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均只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所代表的不同实体设备,不应理解为具有其它技术含义的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一终端,是信息发送的源侧,第二通讯服务器和第二终端是信息发送的目的测。信息发送的源侧和目的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在即时通讯技术领域信息发送方向也是可逆的,因此通讯服务器和终端的限定,不应理解为其他含义的限定。
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了即时通讯的平台,第一终端则是使用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的即时通讯平台的终端,这里第一终端是实体设备,通常来说可以是安装有使用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的即时通讯平台的应用程序(或者客户端)的终端。例如:QQ这类即时通讯,使用的是:安装QQ客户端(或者网页应用)的终端,与聊天服务器;或者,端游中,安装游戏客户端的终端,与游戏服务器。
102: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确定上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标识,是用于确定信息数据发送的目标终端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QQ账号、游戏账号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予详述。对于不同平台而言,通常一个平台不会存放另一平台的标识信息,因此可能涉及到标识信息的获取,具体如下: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确定上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上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是用于确定信息数据发送的目标终端的信息,用户则可以依据这个信息来选定发送给谁,那么对于终端而言这个信息也可能需要执行获取的流程。对于终端而言,终端可以自行从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得相应的标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优选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将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
通常不同运营商的标识信息是不共享的,那么为了限制自己标识信息被恶意获取,以及限制标识信息获取的区域,并保证用户的标识信息安全性,有必要进行认证操作,具体的认证方案可以参考的认证算法很多,例如:身份认证相关的算法,合法性认证相关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予详述。本发明认证方案具体如下:在获取标识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进行权限认证,在权限认证通过之后,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上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由于消息的发送可以是单对单的(例如:私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另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单对多的(例如:群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某个群,这个群的全部用户都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同,具体如下:上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103:若上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二通讯服务器分别对应了两个通讯的平台,第一通讯服务器对来自本端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目标确认,然后进行跨平台的转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对于第一通讯服务器而言,它也可以实现本平台内部的即时通讯,具体方案如下:上述方法还包括:若上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一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第一通讯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201:第一终端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上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
标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对于第一终端而言是可选的,例如第一终端同时装有两个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相互倒换各自保存的各自平台下的标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上述第一终端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包括:通过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中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对于第一终端而言,它也可以实现本平台内部的即时通讯,具体方案如下: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属于第一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
由于消息的发送可以是单对单的(例如:私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另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单对多的(例如:群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某个群,这个群的全部用户都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同,具体如下:上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202:上述第一终端接收信息数据,上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
对于第一终端而言,用户会在第一终端输入各种信息数据,并且发送给谁也是不确定的,因此信息数据并不一定对应的是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一侧,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关注的是跨平台的信息通讯,平台内的即时通讯并不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关注点,因此以上步骤中没有对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一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上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不应理解为唯一的一种情况。
203:上述第一终端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上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转发给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得了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且显示出来,使用户可以获知发送信息数据给跨平台的用户;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跨平台的信息数据以后,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第一通讯服务器将信息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服务器,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以下实施例将以端游和聊天软件两种平台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游戏终端、游戏服务器、聊天服务器、以及聊天终端;
如果不能实现跨平台的即时通讯那么存在如下问题:
用户必须在游戏内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在游戏内虚拟好友关系的沟通成本;而将玩家游戏内的好友关系导出到其他的及时通讯软件,只能通过手动导入,在好友关系和公会成员发生变动时需要手动更新,这极大地提高了玩家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假定如下应用场景:
玩家在选择完游戏角色之后进入聊天界面,可以接收好友聊天,公会聊天,查看角色信息等功能的操作。玩家可以在游戏界面方便的切换不同游戏的帐号,从而实现与游戏内体验一致的感受。
图4为“_夏之殇_”一侧的界面图,图5为“不怕输”一侧的端游客户端的界面图。
在逆战中有角色“_夏之殇_”想要在公会中发送消息,此时可以利用App(应用程序)在公会中发送一条消息;如果此时角色“不怕输”在游戏内,他可以通过聊天窗口看到角色“_夏之殇_”在App中发送的消息;如果此时角色“不怕输”在游戏外,他可以通过App端看到角色“_夏之殇_”在App中发送的消息。
如“_夏之殇_”想要发送消息在同公会(好友)的“不怕输”私密消息,可以通过在公会(好友)列表中选择,公会(好友)列表实时从游戏内拉取,选择发送给“不怕输”消息,角色“不怕输”就能在游戏内接收消息并和“_夏之殇_”聊天了。如果游戏内在线的“不怕输”想要发送公会消息或者私密消息给“_夏之殇_”,这时App在线的“_夏之殇_”也都能够接收到消息。
消息的具体流向,如图3所示。
301:“_夏之殇_”所在的聊天终端1发送“HI在么?一起来把?”消息,经过聊天服务器转发给“不怕输”所在的聊天终端2;
302:“不怕输”所在的聊天终端2回复“在啊,OK!”,经聊天服务器转发给“_夏之殇_”所在的聊天终端1。
以上流程为同平台的即时通讯转发。后续303~304为跨平台的即时通讯转发。
303:“_夏之殇_”所在的聊天终端1发送“有人吗?”消息,进过聊天服务器,游戏服务器到达游戏终端,并在“不怕输”所在的游戏终端显示。
304:“不怕输”看到信息后输入“必须的!”消息,经游戏服务器、聊天服务器,到达“_夏之殇_”所在的聊天终端1,并显示给“_夏之殇_”。
以上方案,游戏玩家不需要登录游戏客户端或者将游戏内的关系链导出至其他软件,就可以与游戏内玩家进行实时聊天;实时拉取游戏内好友关系链和公会关系,不用担心成员变动而引起的维护成本。通过与游戏内的聊天系统打通,实现在多终端上玩家之间轻松的交流沟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终端在线能够很好的解决无法跨平台即时通讯的问题。在玩家的登陆角色之后,应用实时地拉取和更新最新的好友关系和公会列表,玩家不用去每次都去手动地维护自己的实时通讯和群组列表。同时也能很好的在软件端实时的获取到游戏内好友和公会的实时聊天的内容,帮助玩家拓展自己在游戏这个虚拟世界的好友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服务器,如图6所示,作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用,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
标识确定单元602,用于确定上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
信息发送单元603,用于若上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均只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所代表的不同实体设备,不应理解为具有其它技术含义的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一终端,是信息发送的源侧,第二通讯服务器和第二终端是信息发送的目的测。信息发送的源侧和目的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在即时通讯技术领域信息发送方向也是可逆的,因此通讯服务器和终端的限定,不应理解为其他含义的限定。
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了即时通讯的平台,第一终端则是使用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的即时通讯平台的终端,这里第一终端是实体设备,通常来说可以是安装有使用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的即时通讯平台的应用程序(或者客户端)的终端。例如:QQ这类即时通讯,使用的是:安装QQ客户端(或者网页应用)的终端,与聊天服务器;或者,端游中,安装游戏客户端的终端,与游戏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二通讯服务器分别对应了两个通讯的平台,第一通讯服务器对来自本端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目标确认,然后进行跨平台的转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标识,是用于确定信息数据发送的目标终端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QQ账号、游戏账号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予详述。对于不同平台而言,通常一个平台不会存放另一平台的标识信息,因此可能涉及到标识信息的获取,具体如下:如图7所示,上述通讯服务器还包括:
标识获取单元701,用于在上述标识确定单元602确定上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之前,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上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是用于确定信息数据发送的目标终端的信息,用户则可以依据这个信息来选定发送给谁,那么对于终端而言这个信息也可能需要执行获取的流程。对于终端而言,终端可以自行从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得相应的标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优选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上述信息发送单元603,还用于将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
对于第一通讯服务器而言,它也可以实现本平台内部的即时通讯,具体方案如下:上述信息发送单元603,还用于若上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一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第一通讯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终端。
通常不同运营商的标识信息是不共享的,那么为了限制自己标识信息被恶意获取,以及限制标识信息获取的区域,并保证用户的标识信息安全性,有必要进行认证操作,具体的认证方案可以参考的认证算法很多,例如:身份认证相关的算法,合法性认证相关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予详述。本发明认证方案具体如下:如图8所示,上述通讯服务器还包括:
认证单元801,用于在上述标识获取单元701获取标识信息之前,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进行权限认证;
上述标识获取单元701,用于在上述认证单元801权限认证通过之后,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上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由于消息的发送可以是单对单的(例如:私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另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单对多的(例如:群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某个群,这个群的全部用户都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同,具体如下:上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9所示,作为第一终端使用,上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显示单元902,用于显示上述信息获取单元901获取到的标识信息;
数据接收单元903,用于接收信息数据,上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
数据发送单元904,用于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上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转发给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对于第一终端而言,用户会在第一终端输入各种信息数据,并且发送给谁也是不确定的,因此信息数据并不一定对应的是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一侧,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关注的是跨平台的信息通讯,平台内的即时通讯并不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关注点,因此以上步骤中没有对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一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上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不应理解为唯一的一种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得了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且显示出来,使用户可以获知发送信息数据给跨平台的用户;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跨平台的信息数据以后,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第一通讯服务器将信息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服务器,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标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对于第一终端而言是可选的,例如第一终端同时装有两个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相互倒换各自保存的各自平台下的标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上述第一终端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包括:上述信息获取单元901,用于通过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中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对于第一终端而言,它也可以实现本平台内部的即时通讯,具体方案如下:上述信息获取单元901,还用于获取属于第一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由于消息的发送可以是单对单的(例如:私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另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单对多的(例如:群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某个群,这个群的全部用户都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同,具体如下:上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控制系统,如图10所示,包括:第一通讯服务器1001、第二通讯服务器1002、第一终端1003以及第二终端1004;
上述第一终端1003与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1001以可通讯方式连接,上述第二终端1004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1002以可通讯方式连接,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1001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1002以可通讯方式连接;
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100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的通讯服务器,上述第一终端100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得了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且显示出来,使用户可以获知发送信息数据给跨平台的用户;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跨平台的信息数据以后,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第一通讯服务器将信息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服务器;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二通讯服务器分别对应了两个通讯的平台,第一通讯服务器对来自本端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目标确认,然后进行跨平台的转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讯服务器,作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用,如图11所示,包括:接收器1101、发射器1102、处理器1103以及存储器1104;
其中,所示处理器1103,用于控制执行:接收来自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确定上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若上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二通讯服务器分别对应了两个通讯的平台,第一通讯服务器对来自本端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目标确认,然后进行跨平台的转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均只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所代表的不同实体设备,不应理解为具有其它技术含义的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服务器和第一终端,是信息发送的源侧,第二通讯服务器和第二终端是信息发送的目的测。信息发送的源侧和目的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在即时通讯技术领域信息发送方向也是可逆的,因此通讯服务器和终端的限定,不应理解为其他含义的限定。
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了即时通讯的平台,第一终端则是使用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的即时通讯平台的终端,这里第一终端是实体设备,通常来说可以是安装有使用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提供的即时通讯平台的应用程序(或者客户端)的终端。例如:QQ这类即时通讯,使用的是:安装QQ客户端(或者网页应用)的终端,与聊天服务器;或者,端游中,安装游戏客户端的终端,与游戏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标识,是用于确定信息数据发送的目标终端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QQ账号、游戏账号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予详述。对于不同平台而言,通常一个平台不会存放另一平台的标识信息,因此可能涉及到标识信息的获取,具体如下:所示处理器1103,还用于控制执行:在确定上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上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是用于确定信息数据发送的目标终端的信息,用户则可以依据这个信息来选定发送给谁,那么对于终端而言这个信息也可能需要执行获取的流程。对于终端而言,终端可以自行从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得相应的标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优选采用如下方案实现:所示处理器1103,还用于控制执行:将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
通常不同运营商的标识信息是不共享的,那么为了限制自己标识信息被恶意获取,以及限制标识信息获取的区域,并保证用户的标识信息安全性,有必要进行认证操作,具体的认证方案可以参考的认证算法很多,例如:身份认证相关的算法,合法性认证相关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予详述。本发明认证方案具体如下:所示处理器1103,还用于控制执行:在获取标识信息之前,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进行权限认证,在权限认证通过之后,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上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由于消息的发送可以是单对单的(例如:私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另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单对多的(例如:群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某个群,这个群的全部用户都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同,具体如下:上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对于第一通讯服务器而言,它也可以实现本平台内部的即时通讯,具体方案如下:所示处理器1103,还用于控制执行:若上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一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上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作为第一终端使用,如图12所示,包括:接收器1201、发射器1202、处理器1203以及存储器1204;
其中,所示处理器1203,用于控制执行: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上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接收信息数据,上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将上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上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上述信息数据转发给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得了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且显示出来,使用户可以获知发送信息数据给跨平台的用户;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跨平台的信息数据以后,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第一通讯服务器将信息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服务器,实现了跨平台的即时通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终端而言,用户会在第一终端输入各种信息数据,并且发送给谁也是不确定的,因此信息数据并不一定对应的是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一侧,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关注的是跨平台的信息通讯,平台内的即时通讯并不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关注点,因此以上步骤中没有对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一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上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不应理解为唯一的一种情况。
标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对于第一终端而言是可选的,例如第一终端同时装有两个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相互倒换各自保存的各自平台下的标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实现:所示处理器1203,用于控制执行:通过上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中获取属于上述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对于第一终端而言,它也可以实现本平台内部的即时通讯,具体方案如下:所示处理器1203,还用于控制执行:获取属于第一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
由于消息的发送可以是单对单的(例如:私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另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单对多的(例如:群聊,即:一个用户发送给某个群,这个群的全部用户都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同,具体如下:上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通讯服务器以及终端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讯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 
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将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一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第一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标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进行权限认证,在权限认证通过之后,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群组标识。 
7.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中获取属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属于第一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显示获取到的标识信息。 
10.一种通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使用,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的信息数据;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二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通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服务器还包括: 
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标识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数据的目标标识之前,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通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将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第一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通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标识属于第一通信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则第一通讯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意一项所述通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服务器还包括: 
认证单元,用于在所述标识获取单元获取标识信息之前,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进行权限认证; 
所述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认证单元权限认证通过之后,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获取属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且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标识信息。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一终端使用,所述第一终端为第一通讯服务器下的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属于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标识信息;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对应的目标标识为第二服务器下的标识信息;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数据发送给第一通讯服务器,使所述第一通信服务器将所述信息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中获取属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属于第一通讯服务器的标识信息。 
18.一种信息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通讯服务器、第二通讯服务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以可通讯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以可通讯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与所述第二通讯服务器以可通讯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通讯服务器为权利要求10~14任意一项的通讯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为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的终端。 
CN201410160991.XA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3916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0991.XA CN103916311B (zh)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HK15100124.2A HK1199775A1 (zh) 2014-04-21 2015-01-07 種信息傳輸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
PCT/CN2015/077054 WO2015161777A1 (en) 2014-04-21 2015-04-21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5/331,194 US10880239B2 (en) 2014-04-21 2016-10-21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7/088,533 US11271879B2 (en) 2014-04-21 2020-11-03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0991.XA CN103916311B (zh)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311A true CN103916311A (zh) 2014-07-09
CN103916311B CN103916311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04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0991.XA Active CN103916311B (zh)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880239B2 (zh)
CN (1) CN103916311B (zh)
HK (1) HK1199775A1 (zh)
WO (1) WO201516177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1777A1 (en) * 2014-04-21 2015-10-2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141498A (zh) * 2015-06-30 2015-12-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群组的创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89571A (zh) * 2016-12-16 2017-05-31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架构的跨域即时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CN107801058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管理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44035A (zh) * 2019-10-22 2020-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可读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904B (zh) 2015-02-16 2022-12-09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网络交互方法
CN106034068A (zh) * 2015-03-20 2016-10-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聊中进行私聊的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5610695B (zh) 2015-12-21 2021-01-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681056B (zh) 2016-01-13 2019-03-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812237B (zh) 2016-03-07 2020-12-04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快速添加提醒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06286B (zh) 2016-04-21 2020-12-04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离线考勤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05459A (zh) 2016-04-25 2017-10-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语音和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368995A (zh) 2016-05-13 2017-1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46345A (zh) 2016-09-18 2018-03-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683586B (zh) * 2018-05-10 2020-02-2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1224979B (zh) * 2019-12-31 2022-02-18 厦门美域中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数据流分析的链路通信监控视图构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374A (zh) * 1999-05-18 2002-08-14 Jp摩根蔡斯银行 安全会话定序的代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2281526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系统、映射转发服务器及接入路由器
CN103634392A (zh) * 2013-11-26 2014-03-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4381B2 (en) * 2004-03-16 2011-03-29 Xfi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ultiplayer online gaming
KR100481140B1 (ko) * 2004-05-06 2005-04-07 엔에이치엔(주) 메신저 서버와 연동하여 게임 캐릭터의 위치 정보를제공하는 온라인 게임 방법 및 온라인 게임 시스템
US8123599B2 (en) * 2006-02-13 2012-02-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Game builder for mobile device-based games
WO2008043296A1 (fr) * 2006-09-29 2008-04-1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rocédé, équipement et système pour participer à un jeu en réseau
US20080207233A1 (en) * 2007-02-28 2008-08-28 Waytena William 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ntralized Storage of Media and for Communication of Such Media Activated By Real-Time Messaging
US20090227375A1 (en) * 2008-03-04 2009-09-10 Weisman Jordan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ploying cell phones as video game controllers
TW201004680A (en) * 2008-07-31 2010-02-01 Int Games System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ceed online game or web page game through real-time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N101662378A (zh) * 2009-09-07 2010-03-03 孙刚 跨平台融合通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FR2981817A1 (fr) * 2011-10-25 2013-04-26 France Telecom Lancement de session sur serveur de communication
CN103095549B (zh) * 2011-10-31 2017-08-15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工具间消息传递的方法和系统
US20150111643A1 (en) * 2012-05-23 2015-04-23 King.Com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gameplay
CN103916311B (zh) * 2014-04-21 2016-01-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374A (zh) * 1999-05-18 2002-08-14 Jp摩根蔡斯银行 安全会话定序的代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2281526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系统、映射转发服务器及接入路由器
CN103634392A (zh) * 2013-11-26 2014-03-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1777A1 (en) * 2014-04-21 2015-10-2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880239B2 (en) 2014-04-21 2020-12-2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271879B2 (en) 2014-04-21 2022-03-0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141498A (zh) * 2015-06-30 2015-12-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群组的创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01058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管理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89571A (zh) * 2016-12-16 2017-05-31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架构的跨域即时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CN110944035A (zh) * 2019-10-22 2020-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41255A1 (en) 2017-02-09
US20210051119A1 (en) 2021-02-18
CN103916311B (zh) 2016-01-20
HK1199775A1 (zh) 2015-07-17
US11271879B2 (en) 2022-03-08
WO2015161777A1 (en) 2015-10-29
US10880239B2 (en)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631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47932B1 (en) Method, client and server of transmitting group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CN102150443B (zh)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
EP3402136B1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client and device
CN102821056B (zh)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KR101999780B1 (ko) 가상 챗봇을 이용하여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단말 및 방법
CN108337210B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US20180070208A1 (en) Interaction tracking and organizing system
CN104022945B (zh) 在客户端中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EP3105891B1 (en) Instant messaging with non subscriber users
US20230325600A1 (en) Dynamic text message processing implementing endpoi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ion
CN105721389B (zh) 多终端设备互通数据处理和服务响应方法、装置
CN103716230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8793383B2 (en) Transparent transfer of a two-way communication
CN105721274A (zh) 一种多种即时通讯的融合方法及装置
KR20130077682A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로그인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기록매체
KR101545663B1 (ko) 다중-사용자 관계 체인을 변경하는 기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222392B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77217A (zh) 一种实时通信方法和装置
JP2012108909A (ja) モバイル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におけるファイル送信をサポートするファイル送信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ファイル送信管理方法
CN107317741A (zh) 一种支持同时连接多服务器的即时通信客户端
US201302543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of the collection of email messages
KR101864199B1 (ko) 메시지 분류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기록매체
KR101919457B1 (ko) 메시지 분류 시스템
CN116170396A (zh) 一种i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97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997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