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8221B -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8221B
CN103908221B CN201310005851.0A CN201310005851A CN103908221B CN 103908221 B CN103908221 B CN 103908221B CN 201310005851 A CN201310005851 A CN 201310005851A CN 103908221 B CN103908221 B CN 103908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group
eyes
axle mirror
moves
sens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58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8221A (zh
Inventor
郑心皓
陈品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K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tek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k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tek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058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8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8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8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8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8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适于获取眼睛的图像。该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单元、镜片组以及处理单元。镜片组配置于图像传感单元与眼睛之间,且将来自眼睛的光投射至图像传感单元,其中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单元相应地相对眼睛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图像传感单元,处理单元拼接这些图像。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常需大量用眼阅读或观看屏幕,不知不觉地造成用眼过度的情形,因而衍生各种眼睛症状。其中,眼睛的疾病如视网膜剥离、黄斑部出血或血管增生等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视力。因此,检查位于眼底(fundus)的视网膜、黄斑部以及视神经盘的状态一直是眼睛保健检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视网膜、黄斑部或视神经盘皆位于眼底,因此检查时通常要通过眼睛的瞳孔来观测或拍摄眼底。然而,一般而言,正常的人眼瞳孔狭小,因此难以在一次拍摄中一窥眼底的全貌。因此,在实际检验上,医护人员通常会要求病人先盯着一个点固定观看,而后再指示病人慢慢地移动眼睛观看的方向,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眼底的图像。然而,这些分次拍摄的图像往往会由于拍摄的时间点不同,而有曝光度不相同的情形,不利于后续的眼底图像合并。并且,在多次拍摄的过程中,由于拍摄时间较长,因此对病人的眼睛往往造成负担,甚至会有短暂的眼球颤动情形而使得拍摄眼底图像产生模糊不清的情况。因此,如何有效率地快速拍摄大范围的眼底图像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适于获取眼睛的图像。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可有效率地扩展所获取的眼睛图像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方法,可有效率地扩展所获取的眼睛图像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摄像装置,适于获取眼睛的图像,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单元、镜片组以及处理单元。镜片组配置于图像传感单元与眼睛之间,且将来自眼睛的光投射至图像传感单元,其中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单元相应地相对眼睛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图像传感单元,处理单元拼接这些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镜片组包括第一移轴镜组,第一移轴镜组的第一光轴相对于眼睛的光轴平移,且图像传感单元根据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这些部位的这些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模块,连接至第一移轴镜组,以驱动第一移轴镜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驱动模块包括压电驱动器或马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镜片组还包括第二移轴镜组,第二移轴镜组配置于第一移轴镜组与眼睛之间,第二移轴镜组具有第二光轴,第二光轴相对于眼睛的光轴旋转,以改变第二光轴与眼睛的光轴的夹角,并使得第二光轴朝向眼睛的这些部位,其中来自眼睛的这些部位的光依序通过第二移轴镜组及第一移轴镜组传递至图像传感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模块,连接至第二移轴镜组,以驱动第二移轴镜组移动及旋转,其中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及旋转对应于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模块,连接至该图像传感单元,以驱动该图像传感单元移动,其中该处理单元通过控制该第一驱动模块、该第二驱动模块及该第三驱动模块,以使该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对应于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且对应于该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与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眼睛的这些部位为眼睛的眼底的多个部位,且来自眼底的光依序通过眼睛的瞳孔与镜片组传递至图像传感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单元根据眼睛的瞳孔大小决定镜片组相对于眼睛移动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被拍摄的这些部位彼此部分重叠。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摄像装置,适于获取眼睛的图像,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单元、第一移轴镜组以及第二移轴镜组。其中,第一移轴镜组的第一光轴相对于眼睛的光轴平移,且图像传感单元根据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图像。第二移轴镜组配置于第一移轴镜组与眼睛之间,其中第二移轴镜组具有第二光轴,第二光轴相对于眼睛的光轴旋转,以改变第二光轴与眼睛的光轴的夹角,并使得第二光轴朝向眼睛的这些部位,其中来自眼睛的这些部位的光依序通过第二移轴镜组及第一移轴镜组传递至图像传感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图像传感单元,并根据眼睛的瞳孔大小判断第一移轴镜组及第二移轴镜组相对眼睛移动的距离。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摄像方法,包括:在一次连拍的过程中,同时相应地移动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单元,以使图像传感单元获取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以及拼接这些部位的这些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方法还包括根据眼睛的瞳孔大小决定镜片组相对眼睛的多个移轴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根据眼睛的瞳孔大小决定镜片组相对眼睛的多个移轴位置前,决定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镜片组包括第一移轴镜组与第二移轴镜组,第二移轴镜组位于第一移轴镜组与眼睛之间,且上述的同时相应地移动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单元的方法还包括依序移动第一移轴镜组至这些移轴位置;移动及转动第二移轴镜组;以及移动图像传感单元,且使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与转动及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彼此互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使该第一移轴镜组往该多个移轴位置之一移动时,根据光遮断器判断该第一移轴镜组是否移至该移轴位置,若为否,则继续移动该第一移轴镜组直到其位于该移轴位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利用相应移动的镜头组与图像传感单元相对眼睛移动,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并拼接这些图像,因此可快速地拍摄到眼睛更大范围的图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中,可通过相应移动的第一移轴镜组、第二移轴镜组以及图像传感单元,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可快速地取得眼睛多个部位的图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中,可在一次连拍的过程中取得并拼接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可提升拍摄效率,并增加拍摄图像的范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依照图1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模块的示意图;
图2B是依照图1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模块的一种变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依照图4A实施例中步骤S100的详细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摄像装置;
105:照明光源;
110、110’:图像传感单元;
120:镜片组;
121、121’:第一移轴镜组;
122、122’:第二移轴镜组;
130:处理单元;
D1:第一驱动模块;
D2:第二驱动模块;
D3:第三驱动模块;
DR:马达;
DX:第一驱动元件;
DY:第二驱动元件;
E:眼睛;
F:眼底;
F0、F1、F2:部位;
HP:多孔转盘;
OL:光学镜组;
P:瞳孔;
PE:压电元件;
RI:内部件;
RO:外部件;
S80、S90、S100、S110、S111、S120、S130、S200:步骤;
SH:螺孔;
x1:第一光轴;
x0:光轴;
x2:第二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0适于获取眼睛E的图像,且摄像装置100包括图像传感单元110及镜片组120。镜片组120配置于图像传感单元110与眼睛E之间,且可将来自眼睛E的光投射至图像传感单元110,其中镜片组120与图像传感单元110可相应地相对眼睛E移动,并能够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E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在本实施例中,连拍的方式例如为相机中能够以所设定的间隔时间重复拍摄的方式,即按下一次拍摄按钮时相机就能够连续拍摄多张相片的拍摄方式,当所设定的间隔时间很短时,所拍摄到的图像可视为连续拍摄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连拍的间隔时间例如是落在200毫秒(microsecond)至330毫秒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0还包括处理单元130,处理单元130电性连接至图像传感单元110,且处理单元130可拼接这些图像。其中,如图1所示,眼睛E的这些部位例如为眼睛E的眼底F的多个部位F0、F1及F2,且来自眼底E的光可依序通过眼睛E的瞳孔P与镜片组120传递至图像传感单元110。由此,来自眼睛E的眼底F的各个部位的图像可在一次连续拍摄中被相对应这些部位而移动的图像传感单元110与镜片组120连续拍摄下来,并被拼接而为更大范围的眼底F图像,由于这些眼底F的图像是由连拍的方式所取得,因此具有相似的图像条件(如曝光度、色调等),有利于后续图像拼接的效率及准确度,进而可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其中,被拍摄的这些部位可彼此部分重叠,由此可增进拼接时的准确率,有利于医护人员诊断。
详细而言,镜片组120包括第一移轴镜组121及第二移轴镜组122。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第一光轴x1相对于眼睛E的光轴x0平移,且图像传感单元110根据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E的这些部位的这些图像。第二移轴镜组122配置于第一移轴镜组121与眼睛E之间。第二移轴镜组121具有第二光轴x2,第二光轴x2相对于眼睛E的光轴x0旋转,以改变第二光轴x2与眼睛E的光轴x0的夹角θ,并使得第二光轴x2朝向眼睛E的这些部位(如图1中的眼底区域F0、F1及F2),其中来自眼睛E的这些部位的光依序通过第二移轴镜组122及第一移轴镜组121传递至图像传感单元110。
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眼睛E的眼底F具有屈光度,即眼底F的表面为曲面,因此由相异于眼睛E光轴x0的其他光轴方向侦测眼底F各个区域时,容易产生图像畸变(distortion)的情形(例如产生梯形畸变(keystonedistortion)的情形),而影响图像中如血管、视神经盘等辨识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第一光轴x1相对于眼睛E的光轴x0平移,由此可修正并降低由于第一光轴x1与眼睛E的光轴x0的平行位移所产生的图像偏差。另一方面,第二移轴镜组122的第二光轴x2相对于眼睛E的光轴x0旋转,以改变第二光轴x2与眼睛E的光轴x0的夹角θ,如此第二移轴镜组122可收集以不同角度从瞳孔P出射的光,进而能使摄像装置100获取眼底F的不同区域的图像。而图像传感单元110根据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E的这些部位的这些图像,可由此被第一移轴镜组121及第二移轴镜组122所修正过的这些眼底F各区域的图像良好地成像在图像传感单元110上,以待后续的合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来自眼底F各个区域(例如为图1中的F0、F1及F2)的图像可在一次拍摄的过程中,被相应移动的第一移轴镜组121及第二移轴镜组122修正图像偏差及畸变,并可被图像传感单元110连续拍摄到,由此可节省拍摄时间,提升图像品质,有利于后续的合并以提供医护人员诊断。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模块D1、第二驱动模块D2及第三驱动模块D3。其中,第一驱动模块D1连接至第一移轴镜组121,以驱动第一移轴镜组121移动。第二驱动模块D2连接至第二移轴镜组122,以驱动第二移轴镜组122移动及旋转,其中第二移轴镜组122的移动及旋转对应于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移动。第三驱动模块D3连接至图像传感单元110,以驱动图像传感单元11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模块D1、第二驱动模块D2及第三驱动模块D3,其中处理单元130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模块D1、第二驱动模块D2及第三驱动模块D3,以使图像传感单元110的移动对应于该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移动,且对应于第二移轴镜组122的移动与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D1、第二驱动模块D2及第三驱动模块D3可包括压电驱动器或马达。其中,处理单元130根据眼睛E的瞳孔P大小决定镜片组120相对于眼睛E移动的距离,再依照此距离决定第一移轴镜组121、第二移轴镜组及图像传感单元110的相对移动关系,并分别以第一驱动模块D1、第二驱动模块D2及第三驱动模块D3驱动,已修正并拍摄眼睛E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连动机构连接第一移轴镜组121、第二移轴镜组122及图像传感单元110,而驱动器则驱动第一移轴镜组121、第二移轴镜组122、图像传感单元110及连动机构其中之一。此时,通过连动机构的连动作用,上述四者其中之一被驱动时,其余三者也会随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轴镜组121是以包括一片透镜为例,且第二移轴镜组122也是以包括一片透镜为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移轴镜组121也可包括多片透镜。此外,第二移轴镜组122也可包括多片透镜。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0还包括照明光源105,配置于镜片组120旁(图1中是以配置于镜片组120前方为例)。照明光源105适于提供照明光至眼睛E,以提供拍摄时所需的照明。举例而言,照明光源105可为环形的闪光灯。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照明光源105也可以是呈现其他形状的闪光灯,或者也可以是不可见光源。
图2A是依照图1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及图2A,举例而言,第二驱动模块D2可如图2A所示,其中处理单元130可控制马达DR驱动第一驱动元件DX及第二驱动元件DY旋入或旋出外部件RO上的螺孔SH。详细而言,第一驱动元件DX的一端抵靠至内部件RI,通过推挤内部件RI与弹簧SP达成力平衡,由此可调整内部件RI在外部件RO中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第二驱动元件DY与内部件RI连接,并可通过旋入或旋出外部件RO以调整内部件RI于外部件RO中的倾斜(tilt)角度。换言之,第一驱动元件DX可使得内部件RI移动,而第二驱动元件DY可使得内部件RI转动倾斜。更详细而言,第一驱动元件DX及第二驱动元件DY上可具有多孔转盘HP,可随着第一驱动元件DX及第二驱动元件DY的转动而旋转。其中,当第一驱动元件DX及第二驱动元件DY旋入或旋出外部件RO时,多孔转盘HP可转动以使多孔转盘HP上的多个孔洞轮流地通过光遮断器PD。由此,光遮断器PD例如可由通过的孔洞数量判断第一驱动元件DX及第二驱动元件DY目前旋入或旋出外部件RO的程度,而可检验内部件RI目前的位置与转动角度,同时也可将此信息传递给处理单元130以供回馈控制。此外,第一移轴镜组121的光学镜组OL可配置于内部件RI内。由此,处理单元130可控制第一移轴镜组121中的光学镜组OL的位置,以改变第一光轴x1与眼睛E的光轴x0的位置,以使眼睛E的眼底F不同的区域可进一步被图像传感单元110拍摄到。
图2B是依照图1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模块的一种变化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B,举例而言,第二驱动模块D2也可如图2B所示,其中,在外部件RO与内部件RI间具有压电元件PE电性连接至处理单元130,此压电元件PE可被电压驱动而改变其体积,进而改变内部件RI在外部件中的位置及角度,由此可达到与图2A中相似的功能,并且第一驱动模块D1及第三驱动模块D3也可具有相似的结构与功能。然而,图2A与图2B所示的第二驱动模块D2的结构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D1、第二驱动模块D2及第三驱动模块D3的结构可依照实际设计而有所不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与图1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100相似,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0’中的第二移轴镜组122’的第二光轴x2相对于眼睛E的光轴x0平移而不旋转。此外,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第一光轴x1与图像传感单元110’也相对于眼睛E的光轴x0平移而不旋转,其中第二移轴镜组122’、第一移轴镜组121与图像传感单元110’的平移彼此互相对应。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100’可应用于眼睛E与第一移轴镜组121的距离较远的情况,因为此时来自眼睛E的不同部位的光的张角较小,因此第二移轴镜组122’采用平移的方式就能够收集来自眼睛E的不同部位的光。
图4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4A,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利用图1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100或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实现的,而以下以利用摄像装置100来实现为例。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一次连拍的过程中,同时相应地移动镜片组120与图像传感单元110,以使图像传感单元110获取眼睛E的多个部位(如图1中的眼底F区域F0、F1及F2)的多个图像(步骤S100)。接着,拼接这些部位的这些图像(步骤S200)。由此,在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方法可使得眼睛E的眼底F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在连拍的过程中取得,可缩短拍摄的时间并增进拍摄效率,由此可减轻病人负担并利于医护人员诊断病情。其中,有关于摄像方法中所使用的装置的细节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可参考图1的摄像装置100,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方法还可包括在根据眼睛E的瞳孔P大小决定镜片组120相对眼睛E的多个移轴位置前,决定摄像模式的方向为水平或垂直(步骤S80)。即,可利用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由垂直或水平方向连续取得眼睛E的眼底F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如图1中的眼底F区域F0、F1及F2),由此处理单元130在拼接这些图像时可快速地以水平或垂直的方向拼接这些图像。并且,由于这些部位彼此可部分重叠,因此也可增加拼接较大范围的眼底F图像时的效率及准确性。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方法还可包括根据眼睛E的瞳孔P大小决定镜片组120相对眼睛E的多个移轴位置(步骤S90)。由于眼睛E的瞳孔P大小不一,因此通过这些大小不一的瞳孔P所能拍摄到的眼底F的范围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步骤S90先判断瞳孔P的大小并相应的决定摄像方法中镜片组120所需移动的位置,以拍摄适当的眼底F范围而供诊断。
图4B是依照图4A实施例中步骤S100的详细流程图。更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可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使第二移轴镜组122往这些移轴位置之一移动及转动(步骤S110)。之后根据这些移轴位置相应地移动第一移轴镜组121(步骤S120)。然后,根据第一移轴镜组121及第二移轴镜组122的移动,相应地移动图像传感单元130(步骤S130)。由于第一移轴镜组121、第二移轴镜组122及图像传感单元130在不同情形下所需移动的距离以及倾斜的角度皆有所不同,因此通过上述的步骤可使其彼此相应地移动,由此以修正及调整移轴及眼睛E本身屈光度所带来的图像畸变及图像偏差。其中,上述步骤中各元件的互动的详细过程及其功效可参考图1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步骤S110、步骤S120及步骤S130的顺序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具有不同的顺序而也能达成相似的功效,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110、步骤S120及步骤S130也可同时进行,例如可通过处理单元130同时驱动第一移轴镜组121、第二移轴镜组122及图像传感单元130,以使这三个元件相应地移动。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应地移动”是指当第二移轴镜组122移动至某一位置而接收到来自眼睛E的某部位的光时,第一移轴镜组121则移动至一个可接收来自眼睛E的此部位的光的位置,且图像传感单元130也移动到一个可接收来自眼睛E的此部位的光的位置。
此外,请参考图1、图2A及图4B,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还可包括当使第一移轴镜组121往这些移轴位置之一移动及转动后,根据光遮断器PD判断第一移轴镜组121是否移至此移轴位置(步骤S111)。若为否,则继续移动第一移轴镜组121直到其位于此移轴位置。由此,可使得第一移轴镜组121的移动过程可自动化并可被监控,而能够更为精准地定位眼睛E不同的眼底F区域。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遮断器PD也可配置第一移轴镜组121、第二移轴镜组122以及图像传感单元110的至少其中之一,以侦测其是否移至定位,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步骤S111中也可利用图2B中的压电元件PE通过处理单元130控制,而也能达成相似的功效。此外,在步骤S130之后,可判断是否有定义下一个移轴位置(步骤S140),若为是,则回到执行步骤S110,以使第二移轴镜组122往此下一个移轴位置移动,若为否,则完成图像检索(步骤S150)。详细的元件互动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可参考图2A及图2B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利用相应移动的镜头组与图像传感单元相对眼睛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并拼接这些图像,可快速地拍摄到眼睛更大范围的图像,并修正这些图像的图像畸变及镜头组平移所带来的图像偏差。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摄像方法可在一次连拍的过程中取得并拼接眼睛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并修正这些所拍摄到的图像,且可利用光遮断器或压电材料通过处理单元控制拍摄的流程,可提升拍摄效率,并增加拍摄图像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摄像装置,适于获取眼睛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传感单元;
镜片组,配置于该图像传感单元与该眼睛之间,且将来自该眼睛的光投射至该图像传感单元,其中该镜片组与该图像传感单元相应地相对该眼睛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该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以及
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图像传感单元,该处理单元拼接该多个图像,该处理单元根据该眼睛的瞳孔大小决定该镜片组相对于该眼睛移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镜片组包括:
第一移轴镜组,具有第一光轴,该第一移轴镜组的该第一光轴相对于该眼睛的光轴平移,且该图像传感单元根据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该多个部位的该多个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模块,连接至该第一移轴镜组,以驱动该第一移轴镜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模块包括压电驱动器或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镜片组还包括:
第二移轴镜组,配置于该第一移轴镜组与该眼睛之间,该第二移轴镜组具有第二光轴,该第二光轴相对于该眼睛的光轴旋转,以改变该第二光轴与该眼睛的光轴的夹角,并使得该第二光轴朝向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其中来自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的光依序通过该第二移轴镜组及该第一移轴镜组传递至该图像传感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模块,连接至该第二移轴镜组,以驱动该第二移轴镜组移动及旋转,其中该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及旋转对应于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模块,连接至该图像传感单元,以驱动该图像传感单元移动,其中该处理单元通过控制该第一驱动模块、该第二驱动模块及该第三驱动模块,以使该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对应于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且对应于该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与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为该眼睛的眼底的多个部位,且来自该眼底的光依序通过该眼睛的瞳孔与该镜片组传递至该图像传感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拍摄的该多个部位彼此部分重叠。
10.一种摄像装置,适于获取眼睛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传感单元;
第一移轴镜组,具有第一光轴,其中该第一移轴镜组的该第一光轴相对于该眼睛的光轴平移,且该图像传感单元根据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并以连拍的方式拍摄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图像;以及
第二移轴镜组,配置于该第一移轴镜组与该眼睛之间,其中该第二移轴镜组具有第二光轴,该第二光轴相对于该眼睛的光轴旋转,以改变该第二光轴与该眼睛的光轴的夹角,并使得该第二光轴朝向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其中来自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的光依序通过该第二移轴镜组及该第一移轴镜组传递至该图像传感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图像传感单元,并根据该眼睛的瞳孔大小判断该第一移轴镜组及该第二移轴镜组相对该眼睛移动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模块,连接至该第一移轴镜组,以驱动该第一移轴镜组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模块包括压电驱动器或马达。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模块,连接至该第二移轴镜组,以驱动该第二移轴镜组移动及旋转,其中该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及旋转对应于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模块,连接至该图像传感单元,以驱动该图像传感单元移动,其中该处理单元通过控制该第一驱动模块、该第二驱动模块及该第三驱动模块,以使该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对应于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且对应于该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与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为该眼睛的眼底的多个部位,且来自该眼底的光依序通过该眼睛的瞳孔、该第二移轴镜组与该第一移轴镜组传递至该图像传感单元。
17.一种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次连拍的过程中,同时相应地移动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单元,以使该图像传感单元获取眼睛的多个部位的多个图像;以及
拼接该多个部位的该多个图像,该镜片组包括第一移轴镜组与第二移轴镜组,该第二移轴镜组位于该第一移轴镜组与该眼睛之间,且同时相应地移动该镜片组与该图像传感单元的方法还包括:
依序移动该第一移轴镜组至多个移轴位置;
移动及转动该第二移轴镜组;以及
移动该图像传感单元,且使该第一移轴镜组的移动、该第二移轴镜组的移动与转动及该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彼此互相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部位彼此部分重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眼睛的该多个部位为该眼睛的眼底的多个部位,且来自该眼底的光依序通过该眼睛的瞳孔与该镜片组传递至该图像传感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该眼睛的瞳孔大小决定该镜片组相对该眼睛的多个移轴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根据该眼睛的瞳孔大小决定该镜片组相对该眼睛的多个移轴位置前,决定该镜片组与该图像传感单元的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该第一移轴镜组往该多个移轴位置之一移动时,根据光遮断器判断该第一移轴镜组是否移至该移轴位置,若为否,则继续移动该第一移轴镜组直到其位于该移轴位置。
CN201310005851.0A 2013-01-08 2013-01-08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Active CN103908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5851.0A CN103908221B (zh) 2013-01-08 2013-01-08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5851.0A CN103908221B (zh) 2013-01-08 2013-01-08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8221A CN103908221A (zh) 2014-07-09
CN103908221B true CN103908221B (zh) 2016-03-02

Family

ID=51034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5851.0A Active CN103908221B (zh) 2013-01-08 2013-01-08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8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0302A (zh) * 2019-01-30 2021-1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一种眼科拍照方法
CN112075921B (zh) * 2020-10-14 2022-03-18 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眼底相机及其焦距调整方法
CN112220447B (zh) * 2020-10-14 2022-02-15 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眼底相机及眼底图像拍摄方法
CN112043236B (zh) * 2020-10-14 2021-06-15 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眼底相机及眼底图像全自动拍摄方法
CN112075920B (zh) * 2020-10-14 2022-02-18 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眼底相机及其工作距离调整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5812A (ja) * 1995-11-16 1997-05-27 Canon Inc 眼科撮影装置
CN101116609A (zh) * 2007-08-30 2008-02-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扫描式自动变焦虹膜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01288585A (zh) * 2007-04-17 2008-10-22 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实现眼科前节的全景成像方法
CN202288248U (zh) * 2011-10-14 2012-07-04 上海美沃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轴断层眼睛扫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1786B2 (ja) * 2010-05-28 2014-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50494B2 (ja) * 2010-08-31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5812A (ja) * 1995-11-16 1997-05-27 Canon Inc 眼科撮影装置
CN101288585A (zh) * 2007-04-17 2008-10-22 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实现眼科前节的全景成像方法
CN101116609A (zh) * 2007-08-30 2008-02-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扫描式自动变焦虹膜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202288248U (zh) * 2011-10-14 2012-07-04 上海美沃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轴断层眼睛扫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8221A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4721B (zh) 离焦视网膜图像捕获系统
CN103908221B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US10048750B2 (en) Content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ent projection method
CN107462992B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US10799115B2 (en) Through focus retinal image capturing
FI125445B (fi) Katseenohjausjärjestely
EP3518734B1 (en) Through focus retinal image capturing
CN111345775A (zh) 眼底图像的评估
KR20110086004A (ko) 안구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JP5998863B2 (ja) 視線検出装置および視線検出方法
CN102657516A (zh) 视网膜自动成像系统
CN105011898A (zh) 一种自助式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及自助验光方法
WO2023020477A1 (zh) 眼底相机的镜头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5431765A (zh) 焦距调节
WO2017113018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gaze tracking
US2024000874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hthalmic imaging
US20100296056A1 (en) Fundus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N111328270B (zh) 通过聚焦视网膜图像捕获
TW201427642A (zh)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CN111107782A (zh) 具有可移动的光阑的视网膜相机
KR102243332B1 (ko) 이동단말기를 이용한 동공검사용 장치
US20230190097A1 (en) Cataract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CN113892905A (zh) 一种便携自助式眼底照相机装置及对焦拍摄方法
JP2019103079A (ja) 虹彩撮影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虹彩分析システム
US20200253468A1 (en) Ophthalmic instrument,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program, and ophthalmic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1

Address after: Taiwan Taipei City Lake Road Chinese 1 No. 516 9 floor

Applicant after: ALTEK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Hsinchu City Science Park force Road No. 12

Applicant before: Huap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