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5479A -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5479A
CN103905479A CN201210573084.9A CN201210573084A CN103905479A CN 103905479 A CN103905479 A CN 103905479A CN 201210573084 A CN201210573084 A CN 201210573084A CN 103905479 A CN103905479 A CN 103905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type
electronic equipment
chip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30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5479B (zh
Inventor
杜增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30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5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5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5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获得第一数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产品已经完全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电子设备产品,比如智能手机、PAD等,由于其具有便携式特点,所以成为广为普及的工具,给用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而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访问网络,实现各种网络应用。比如:通过网络共享视频、共享图像等等。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在通过网络共享数据时,不管被共享的数据是否网络中已存在的数据,都需要通过直接上传的方式共享该数据,故而存在着浪费网络流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共享数据时浪费网络流量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获得第一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
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所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
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匹配时,记录所述电子设备所上传的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数据的第一累加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累加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在大于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和/或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
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所述预设电子设备;
在否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是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在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映射表;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上的N个数据的N个元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基于所述N个元数据,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
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芯片,用于获得第一数据;
第一判断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
第一上传芯片,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第二上传芯片,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所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第一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第一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二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子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第二获取子芯片,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第三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二判断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
第四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五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记录芯片,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之后,在不匹配时,记录所述电子设备所上传的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数据的第一累加次数;
第三判断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累加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第一替换芯片,用于在大于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搜索芯片,用于在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之前,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和/或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芯片,用于获取第一数据;
第三获得芯片,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
第四判断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四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三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第六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七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四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四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第八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九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
第五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所述预设电子设备;
第十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否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十一确定子芯片,用于在是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建立芯片,用于在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之前,建立所述第一映射表;
第二获取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上的N个数据的N个元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三获取芯片,用于基于所述N个元数据,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
存储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在对第一数据进行共享时,获得第一数据的类型,并且基于第一数据类型的不同,将其按照不同的方式共享,其中,当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技术方案,由于对于有一部分图像不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故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共享数据时浪费网络流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网络流量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来中是否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数据时,就会保存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而如果第一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其其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就会被处理掉以节省网络空间,故而达到了能够准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一子类型之后,还要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故而达到了提高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第一累加次数大于一预设阈值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故而,在用户更换数据采集装置之后,可以及时调整所述预设参数信息,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第一数据的类型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数据上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的第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的第二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方法中采用第一参数信息替换预设参数信息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的第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的第二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方法中建立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电子设备的映射表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传数据时浪费网络流量的技术问题。
在对第一数据进行上传时,首先获得第一数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所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对第一数据进行共享时,对于有一部分数据也就是通过网络所获取的数据不需要再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故而达到了节省网络流量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等。
请参考图1,所述数据上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得第一数据;
步骤S102: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
步骤S103a: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
步骤S103b: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步骤S101中所获得的第一数据,可以为任意数据,比如:文字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等,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为何种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其中,步骤S102中,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具体来讲,也就是所述第一图像为用户从第一网络系统中下载得到的。
所述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具体来讲,也就是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获得的,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例如为:图像采集装置、视频采集装置等等,对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为何种数据采集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步骤S102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请参考图2,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步骤S202: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203: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步骤S204: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数据都会包含元数据信息,比如:数据的文件名、大小、产生时间等等;而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为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数据,那么,所述第一数据所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就会包含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为图像采集装置,比如照相机为例,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中通常会包括:照相机制造商,照相机型号,光圈值,焦距等设备相关信息,当然也可以为其它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而当所述第一数据被上传至第一网络系统,为了节省网络的流量和存储空间,通常会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压缩,并且去除其中的第一参数信息。故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来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还是所述第二子类型;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则说明所述第一数据曾被上传至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故而确定其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而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则说明所述第一数据并未被上传至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故而确定其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来中是否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数据时,就会保存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而如果第一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其其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就会被处理掉以节省网络空间,故而达到了能够准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请参考图3,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步骤S302: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303a: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步骤S303b:在存在时,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
步骤S304a: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步骤S304b:在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301和步骤S302a都相同与步骤S201和步骤S202相同,但是在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之后,则要进行后续操作,以所述第一数据为图像为例,假设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2648488900121
在通常情况下,第一数据在上传至第一网络系统之后,都会去除其中的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但是有些情况下,在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也不能完全确定其类型就为第二子类型,因为可能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并非通过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产生的。
故而,可以基于步骤S302b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置一数据库,存放不同的用户与第一参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由前面已知,第一参数信息中包含了如下信息:照相机制造商,照相机型号,光圈值,焦距等设备相关信息,而通常情况下,一个用户在使用某一个数据采集装置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更换数据采集装置,故而其所采集的数据的第一参数信息应该是不发生变化,故而可以预先采集多个用户所对应的多个第一参数信息,进而建立一对应关系,比如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2648488900122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用户ID和第一参数信息对应,也可以采用其它对应方式,比如:用户所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版本号、电子设备的IP地址等等,对于采用何种数据建立所述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之后,就可以基于用户ID获取对应的预设参数信息,假设如果所述用户ID为:用户A,那么,所获取的预设参数信息如下:
Figure BDA00002648488900131
可见,尽管其中的照相机制造商和照相机型号与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但是光圈值和焦距并不匹配,故而确定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预设参数信息并不匹配,因而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
而如果所述用户ID为:用户B,那么,所获取的预设参数信息如下:
Figure BDA00002648488900132
这个预设参数信息与第一参数信息完全匹配,故而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为的类型为第二子类型。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中即可以包括多种参数信息、也可以仅仅只包括一种参数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另外,在包含多种参数信息时,也可以仅仅一种参数信息匹配成功,就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预设参数信息匹配成功;也可以限定多种参数信息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预设参数信息匹配成功,对于,在何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预设参数信息匹配成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一子类型之后,还要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故而达到了提高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基于步骤S302b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与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之后,如图4所示,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在不匹配时,记录所述电子设备所上传的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数据的第一累加次数;
步骤S402:判断所述第一累加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步骤S403:在大于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
其中,步骤S302b在判断出第一参数信息与预设参数信息不匹配时,可能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所述第一数据为其它用户采集传输至网络的数据,故而其第一参数信息与第一用户的预设参数信息不匹配;
②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所采集的数据,因为第一用户更换了数据采集装置,故而其第一参数信息与预设参数信息不匹配。
而如果是因为第②种情况,那么,所述第一用户所上传的数据中,应该不止一个的元数据信息包含有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故而,可以通过包含第一参数信息的累加次数来确定是否为第②种情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401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统计所述累积次数,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1)每当所述第一用户上传一包含与所述预设参数信息不同的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数据,就给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设定一计数器,以后每次获得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就将其对应的计数器的值加一,进而获得所述第一累加次数;
2)给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设定一计数器,如果下一上传的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将其对应的计数器加一;而如果下一个上传的数据不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将其对应的计数器清零,进而获得所述第一累加次数。
步骤S402中,可以在电子设备内设置一预设阈值,比如:5次、10次等等,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值,当所述第一累加次数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则表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所使用的新的数据采集装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故而在步骤S403中,采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原来的预设参数信息,以防止错误的判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调整所述预设参数信息,例如:通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提出的更改进行对所述预设参数信息的请求进行更改、所述数据库的管理员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就重新进行采样分析等等,对于如何调整所述预设参数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第一累加次数大于一预设阈值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故而,在用户更换数据采集装置之后,可以及时调整所述预设参数信息,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第一数据的类型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其中,步骤S103b中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当用户从网络中下载所述第一数据之后,可能是直接保存的并未修改其文件名,故而通过所述文件名可以于网络中搜索获得所述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而获得所述第二数据的所对应的网络地址,比如:访问路径信息、存储地址信息等等;又或者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其它参数信息在网络中进行搜索,所述其它参数信息除了可以包括前面的:照相机制造商,照相机型号,光圈值,焦距等设备相关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采集日期、采集地址等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当然,对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如何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步骤S103a中对所述第一地址进行上传之后,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不同,对所述第一数据的共享方式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例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上传至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共享之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具体指的是: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上传至网络,比如:上传至微博、网络相册等等,以供所有用户共享;
第二种,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发发送至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而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共享至其它电子设备,则是通过一些数据传输软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传输至其它电子设备,所述图像传输软件例如为:聊天软件、电子邮箱等等。其它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用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地址进行即可直接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访问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同的第二数据。
当然,对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采用何种方式上传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仅仅采用上述一种方式共享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同时共享,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请参考图5,所述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第一数据;
步骤S502: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
步骤S503: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501中的第一数据可以为任意数据,比如:图像数据、文字数据等等,所述第一数据可以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下载的数据,也可以为电子设备本地所采集的数据,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为何种类型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步骤S502中,所述第一元数据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数据,比如:数据的文件名、大小、产生时间等等;而在有些情况下,所述第一元数据还可能包含与采集第一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以所述第一数据为图像为例,那么所述第一元数据还可能包含:照相机制造商,照相机型号,光圈值,焦距等设备相关信息,当然也可以为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其它信息,对于所述第一元数据和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为何种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步骤S503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请参考图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602a: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步骤S602b: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数据被上传至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时,其所包含的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通常会被去掉,以节省网络流量,故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来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还是所述第二子类型;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则说明所述第一数据曾被上传至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故而确定其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而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则说明所述第一数据并未被上传至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故而确定其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来中是否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数据时,就会保存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而如果第一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其其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就会被处理掉以节省网络空间,故而达到了能够准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请参考图7,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702a: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步骤S702b:在存在时,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
步骤S703: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所述预设电子设备;
步骤S704a:在否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步骤S704b:在是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第一数据在上传至第一网络系统之后,都会去除其中的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但是有些情况下,在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也不能完全确定其类型就为第二子类型,因为可能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并非通过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产生的。
故而,在所述第一数据中的第一元数据中不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时,可以确定其为第一子类型;但是如果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还要基于进一步的判断确定其是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
比如:在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参数信息之后,就可以存储有参数信息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所述预设电子设备也就是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所对应的电子设备,如果,所述预设电子设备与当前电子设备相同或者与当前电子设备所存储的电子设备参数相同,则确定其为第二子类型;若不同,则确定其为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一子类型之后,还要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故而达到了提高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其中,在基于步骤S702b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之前,如图8所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1:建立所述第一映射表;
步骤S802: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上的N个数据的N个元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步骤S803:基于所述N个元数据,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804: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
其中,步骤S802中,所述N个数据可以为用户所提供的用户采集元数据的数据;也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随机获取,所述N为任意值,比如:1、2、10等等,其中,N越大则表示采样越密集,进而准确率越高。
步骤S803中,在所述N个元数据中,可能有一些包含了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有一些没有包含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那么,在包含了数据采集装置的元数据中,获取每个数据采集装置所对应的数据数目,进而将数据数目最高的数据采集装置所对应的参数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804中,可以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和本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可以与本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用户ID对应、可以与电子设备的IP地址对应,也可以采用其它对应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二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方法中判断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的方法相同,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一中的介绍,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等。
请参考图9,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下结构:
第一获得芯片901,用于获得第一数据;
第一判断芯片9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
第一上传芯片903,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第二上传芯片904,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获得芯片901所获得第一数据可以为任意数据,比如:图像数据、文字数据等等,所述第一数据可以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下载的数据,也可以为电子设备本地所采集的数据,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为何种类型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所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判断芯片90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因而其对应的功能模块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第一判断芯片902,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第一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第一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二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来中是否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数据时,就会保存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而如果第一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其其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就会被处理掉以节省网络空间,故而达到了能够准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所述第一判断芯片902,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子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第二获取子芯片,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第三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二判断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
第四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五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一子类型之后,还要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故而达到了提高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记录芯片,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之后,在不匹配时,记录所述电子设备所上传的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数据的第一累加次数;
第三判断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累加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第一替换芯片,用于在大于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第一累加次数大于一预设阈值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故而,在用户更换数据采集装置之后,可以及时调整所述预设参数信息,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第一数据的类型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搜索芯片,用于在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之前,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和/或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三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数据上传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介绍的数据上传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三中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上传数据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等。
请参考图10,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下结构:
第一获取芯片10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
第三获得芯片100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
第四判断芯片10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四判断芯片100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第四判断芯片1003,具体包括:
第三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第六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七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来中是否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数据时,就会保存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而如果第一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其其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就会被处理掉以节省网络空间,故而达到了能够准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所述第四判断芯片1003,具体包括:
第四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第八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九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
第五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所述预设电子设备;
第十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否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十一确定子芯片,用于在是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一子类型之后,还要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故而达到了提高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建立芯片,用于在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之前,建立所述第一映射表;
第二获取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上的N个数据的N个元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三获取芯片,用于基于所述N个元数据,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
存储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四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四中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在对第一数据进行共享时,获得第一数据的类型,并且基于第一数据类型的不同,将其按照不同的方式共享,其中,当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技术方案,由于对于有一部分图像不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故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共享数据时浪费网络流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网络流量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来中是否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数据时,就会保存对应的第一元数据信息,而如果第一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其其与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就会被处理掉以节省网络空间,故而达到了能够准确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一子类型之后,还要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才确定其类型为第二子类型,故而达到了提高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络产生内容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第一累加次数大于一预设阈值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故而,在用户更换数据采集装置之后,可以及时调整所述预设参数信息,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第一数据的类型的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获得第一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
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所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
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匹配时,记录所述电子设备所上传的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数据的第一累加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累加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在大于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和/或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
8.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
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存在时,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所述预设电子设备;
在否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在是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映射表;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上的N个数据的N个元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基于所述N个元数据,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
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得芯片,用于获得第一数据;
第一判断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第一子类型还是与所述第一子类型不同的第二子类型;
第一上传芯片,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时,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数据;
第二上传芯片,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时,直接上传共享所述第一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从第一网络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所述第二子类型具体为: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为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类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第一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第一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二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子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信息;
第二获取子芯片,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第一参数信息;
第三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二判断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
第四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五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记录芯片,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是否和预设参数信息相匹配之后,在不匹配时,记录所述电子设备所上传的包含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的数据的第一累加次数;
第三判断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累加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第一替换芯片,用于在大于时,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替换所述预设参数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搜索芯片,用于在上传第一地址信息之前,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搜索获得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和/或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芯片,用于获取第一数据;
第三获得芯片,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元数据;
第四判断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元数据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子类型还是第二子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采集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相关的参数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三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第六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七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断芯片,具体包括:
第四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参数信息;
第八确定子芯片,用于在不存在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九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存在时,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
第五判断子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所述预设电子设备;
第十确定子芯片,用于在否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子类型;
第十一确定子芯片,用于在是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类型为所述第二子类型。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建立芯片,用于在基于参数信息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映射表,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电子设备之前,建立所述第一映射表;
第二获取芯片,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上的N个数据的N个元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三获取芯片,用于基于所述N个元数据,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
存储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
CN201210573084.9A 2012-12-25 2012-12-25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905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3084.9A CN103905479B (zh) 2012-12-25 2012-12-25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3084.9A CN103905479B (zh) 2012-12-25 2012-12-25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479A true CN103905479A (zh) 2014-07-02
CN103905479B CN103905479B (zh) 2018-04-27

Family

ID=5099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3084.9A Active CN103905479B (zh) 2012-12-25 2012-12-25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54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138A (zh) * 2015-07-03 2017-0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闪存及闪存内部数据的存取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7159A1 (en) * 2003-03-04 2004-09-09 Webpost Enterprises Ltd. Systems for uploading and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computer files
CN101132327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电信网系统综合业务数据传输方法
CN101290620A (zh) * 2007-04-18 2008-10-22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对象的媒体资产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645086A (zh) * 2009-08-28 2010-02-10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检索方法
CN102279887A (zh) * 2011-08-18 2011-12-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97407A (zh) * 2011-12-07 2012-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基于服务器的数据更新方法
CN102655506A (zh) * 2012-04-11 2012-09-05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7159A1 (en) * 2003-03-04 2004-09-09 Webpost Enterprises Ltd. Systems for uploading and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computer files
CN101132327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电信网系统综合业务数据传输方法
CN101290620A (zh) * 2007-04-18 2008-10-22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对象的媒体资产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645086A (zh) * 2009-08-28 2010-02-10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检索方法
CN102279887A (zh) * 2011-08-18 2011-12-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97407A (zh) * 2011-12-07 2012-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基于服务器的数据更新方法
CN102655506A (zh) * 2012-04-11 2012-09-05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138A (zh) * 2015-07-03 2017-0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闪存及闪存内部数据的存取控制方法
CN106326138B (zh) * 2015-07-03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闪存及闪存内部数据的存取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479B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00035A1 (en) Personal handheld web server and storage device
CN102891890B (zh) 一种终端之间的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2685080B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044454A (zh) 软件程序同步的方法
CN100589517C (zh) 一种数码相框中的图像下载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777905A (zh) 远程医疗多影像中心服务系统及其终端获取数据的方法
EP3404895A1 (en) Multimedi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2492791A1 (e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file transfer method and file transfer system thereof
CN103369034A (zh) 一种将照片发送到数码相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82960B (zh) 一种资源文件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9387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medium
WO2012129684A1 (en) Transforming http requests into web services trust messages for security processing
EP290592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tadata with network traffic
CN103002127A (zh) 移动终端及其链接应用的处理方法
CN103905479A (zh)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41464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browser bookmarks
CN101447926A (zh) 基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9788326A (zh) 一种视频资源预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66602A (zh) 区块链中区块的分布式存储
KR20150028952A (ko)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유저 간의 네트워크 기반 데이터의 전송 및 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997508A (zh) 一种集中存储照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90912A (zh) 一种多端测试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2923A (zh) 一种网络接口装置、系统及网络数据访问方法
CN109617928B (zh) 一种用于设备间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067195A1 (zh) 一种基于位置的留言信息同行广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