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2110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02110A CN103902110A CN201210568337.3A CN201210568337A CN103902110A CN 103902110 A CN103902110 A CN 103902110A CN 201210568337 A CN201210568337 A CN 201210568337A CN 103902110 A CN103902110 A CN 1039021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ose
- sensing
- surrounding zone
- electrodes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串列、多条第二感测串列、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第一及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第一及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周边区。第二感测串列与第一感测串列呈交错配置。第一与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容式的触控面板通常包括多个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串列,其中每一第一感测串列与每一第二感测串列分别具有串接的多个感测垫。
然而,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周边设计中,感测垫仅只有一小部分从显示区延伸至周边区内,因此当触控物体(如手指)碰触到显示区与周边区的边界时,触控物体与感测垫之间的交互作用大幅下降,进而导致控制器在计算接触发生点的座标时因信息不足而造成位置的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通过辅助电极的设置,可增加周边区的电容变化量,以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效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串列、多条第二感测串列、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环绕显示区的周边区。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其中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周边区。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其中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周边区,而第二感测串列与第一感测串列呈交错配置。第一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多个感测电极组、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环绕显示区的周边区。感测电极组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区与周边区。每一感测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一第二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配置于第一感测电极旁。第一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电极且与位于周边区内同组的第二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电极且与位于周边区内同组的第一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具有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设计,因此第一辅助电极可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可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产生电容感应。如此一来,可有效提升周边区内互容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进而可提高整体触控面板的触控效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电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触控面板;
110:基板;
112:显示区;
114:周边区;
120a、120b:第一感测串列;
122a、124a、122b、124b、122c:第一感测电极;
123、125、127:第一开口;
130a、130b:第二感测串列;
132a、134a、132b、134b、132c、134c:第二感测电极;
135、137:第二开口;
140a、140b、140c:第一辅助电极;
142a:第一连接部;
144a:第一延伸部;
150a、150b、150c:第二辅助电极;
152a:第二连接部;
154a:第二延伸部;
160:传输导线;
210~230:辅助电极;
170:第三辅助电极;
d1、d3、d5:第一距离;
d2、d4、d6:第二距离;
D 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a包括一基板110、多条第一感测串列120a、多条第二感测串列130a、多个第一辅助电极140a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150a。详细来说,基板110具有一显示区112与一环绕显示区112的周边区114。第一感测串列120a及第二串列130a配置于基板110上且位于显示区112,其中部分分别延伸至周边区114。而第二感测串列130a与第一感测串列120a呈交错配置。第一辅助电极140a配置于基板110的周边区114。
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感测串列120a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22a、124a,每一第二感测串列130a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32a、134a,其中第一感测电极122a、124a沿着一第一方向D 1串接在一起,而第二感测电极132a、134a沿着一第二方向D2串接在一起。此处,第一方向D 1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实质上为90°,当然,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是不为0°的其他角度。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感测电极122a的形状与第二感测电极132a的形状具体化为菱形,而第一感测电极124a的形状具与第二感测电极134a的形状具体化为三角形。当然,但于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不限定感测电极的形状,意即感测电极的形状也可为条状、矩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其他多边形或上述形状的组合。
第一辅助电极140a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2a且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a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150a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2a且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4a产生电容感应。第一辅助电极140a分别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a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而第二辅助电极150a分别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4a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每一第一辅助电极140a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42a以及一第一延伸部144a,其中第一连接部142a连接对应的第一感测电极122a,而第一延伸部144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 1相同,且第一延伸部144a与相邻两列的第二感测串列130a的第二感测电极134a产生电容感应。同理,每一第二辅助电极150a具有一第二连接部152a以及一第二延伸部154a,其中第二连接部152a连接对应的第二感测电极132a,而第二延伸部154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D2相同,且第二延伸部154a与两侧相邻的第一感测串列120a的第一感测电极124a产生电容感应。此处,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分别例如是介于5微米至150微米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角落的第一辅助电极140a与第二辅助电极150b彼此交错,但无电性连接。在角落处制作第一辅助电极140a与第二辅助电极150b时,可以在第一辅助电极140a与第二辅助电极150b之间制作绝缘层,以避免两者电性连接。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角落处可以不设置第一辅助电极140a与第二辅助电极150b。
再者,为了将第一感测串列120a与第二感测串列130a连接在驱动电路(未示出)或是外部电路(未示出),触控面板100a还可包括有多条传输导线160,其中传输导线160配置于基板110上并分别电性连接在第一感测串列120a与第二感测串列130a。此外,本实施例的基板110的材质例如是塑料或玻璃,且不限为软性或硬性材质。
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a具有第一辅助电极140a与第二辅助电极150a的设计,因此第一辅助电极140a可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串列130a的第二感测电极134a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150a可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串列120a的第一感测电极124a产生电容感应。如此一来,可有效提升基板110的周边区114内互容(mutual capacitance)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进而可提高整体触控面板100a的触控效能。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附图标记与部分内容。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b与前述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a主要的差异是在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2b、124b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123、125(如图2中示出四个)。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b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135(如图2中示出四个)。第一辅助电极140b分别延伸至第二感测电极134b的第二开口135中,且分别与第二开口135的内壁相隔一第一距离d3,而第二辅助电极150b分别延伸至第一感测电极122b、124b的第一开口123、125中且分别与第一开口123、125的内壁相隔一第二距离d4。此处,第一距离d3与第二距离d4分别例如是介于5微米至150微米之间。第一辅助电极140b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相同,而第二辅助电极150b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D2相同。
由于第一辅助电极140b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2b、124b,且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b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150b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b,且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2b、124b产生电容感应。因此,第一辅助电极140b与第二辅助电极150b的设置可有效提升基板110的周边区114内互容(mutual capacitance)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进而可提高整体触控面板100b的触控效能。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c包括一基板110、多个感测电极组、多个第一辅助电极140c以及多个第二辅助电极150c。基板110具有一显示区112与一环绕显示区112的周边区114。这些感测电极组配置于基板110的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每一感测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22c(或124c)以及一第二感测电极132c(或134c)。此处,第一感测电极122c、124c依序沿着第一方向D 1排列,而第二感测电极132c、134c为一沿第一方向D 1延伸的条状电极。如图所示,每一第二感测电极132c(或134c)旁都有设置四个第一感测电极122c(或124c)而构成条状的第二感测电极132c、134c与第一感测电极122、124c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2c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127,而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c具有多个第二开口137。第一辅助电极140c与第二辅助电极150c皆配置于基板110的周边区114。第一辅助电极140c分别延伸至第二感测电极134c的第二开口137中且分别与第二开口137的内壁相隔一第一距离d5,而第二辅助电极150c分别延伸至第一感测电极122c的第一开口127中且分别与第一开口127的内壁相隔一第二距离d6。此处,第一距离d5与第二距离d6分别例如是介于5微米至150微米之间。第一辅助电极140c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一感测电极124c且与位于周边区114内同组的第二感测电极134c产生电容感应。第二辅助电极150c连接延伸至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2c且与位于周边区114内同组的第一感测电极122c产生电容感应。
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c可包括多个第三辅助电极170,其中第三辅助电极170配置于基板110的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如图3所示,每一感测电极组中的第二感测电极132c(或134c)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三辅助电极170,且第三辅助电极170延伸至同组的第一感测电极122c(或124c)并与第一感测电极122c(或124c)产生电容感应。此处,第三辅助电极170的形状例如是L形。
由于第一辅助电极140c可与位于周边区114内的第二感测电极134c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150c可与第一感测电极122c产生电容感应。因此,第一辅助电极140c与第二辅助电极150c的设置可有效提升基板110的周边区114内互容(mutual capacitance)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进而可提高整体触控面板100c的触控效能。此外,连接第二感测电极132c(或134c)的第三辅助电极170可延伸至同组的第一感测电极122c(或124c)并与第一感测电极122c(或124c)产生电容感应。故,第三辅助电极170的设置也可提升基板110的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内互容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结构形态,虽然此处所提及的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具体化为条状辅助电极,已知的其他能达到同等增加电容变化量的结构设计,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举例而言,如图4A至图4C所示,辅助电极210、220、230可以具有折曲或是蜿蜒状的结构,其中辅助电极210例如由多个V形图案构成,辅助电极220例如由多个L形图案与反L形图案,而辅助电极230例如由多个半弧形图案构成。
再者,本发明也不限定第一感测串列与第二感测串列的配置位置与形态。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设计也可用在双层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上或由两个基板所组成的触控面板上。换言之,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选用在如前述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设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依据实际需求,而选用前述构件,以达到所需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具有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的设计,因此第一辅助电极可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二感测串列产生电容感应,而第二辅助电极可与位于周边区内的第一感测串列产生电容感应。如此一来,可有效提升周边区内互容的区域以增加电容变化量,进而可提高整体触控面板的触控效能。此外,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二辅助电极可分别与第一感测串列及第二感测串列为同一膜层,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在不增加制程步骤的情况下,达到增加周边区的电容变化量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环绕该显示区的周边区;
多条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显示区,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该周边区;
多条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显示区,其中该些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延伸至该周边区,且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呈交错配置;
多个第一辅助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其中该些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以及
多个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其中该些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二感测串列的部分且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串列的部分产生电容感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各该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一感测电极沿着一第一方向串接在一起,该些第二感测电极沿着一第二方向串接在一起,该些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且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而该些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且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相同,而该些第二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而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二感测电极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该些第一辅助电极分别延伸至该些第二感测电极的该些第二开口中且分别与该些第二开口的内壁相隔一第一距离,而该些第二辅助电极分别延伸至该些第一感测电极的该些第一开口中且分别与该些第一开口的内壁相隔一第二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辅助电极分别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而该些第二辅助电极分别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各该第一辅助电极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对应的该第一感测电极,而该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相同,而各该第二辅助电极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对应的该第二感测电极,而该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分别介于5微米至150微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传输导线,配置在该基板上,且分别连接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
8.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环绕该显示区的周边区;
多个感测电极组,配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与该周边区,各该感测电极组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
一第二感测电极,配置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旁;
多个第一辅助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其中该些第一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且与位于该周边区内同组的该第二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以及
多个第二辅助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其中该些第二辅助电极连接延伸至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第二感测电极且与位于该周边区内同组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周边区内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而位于该周边区内同组的该第二感测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开口,该些第一辅助电极分别延伸至该第二感测电极的该些第二开口中且分别与该些第二开口的内壁相隔一第一距离,而该些第二辅助电极分别延伸至该些第一感测电极的该些第一开口中且分别与该些第一开口的内壁相隔一第二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分别介于5微米至150微米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辅助电极与该些第二辅助电极的形状包括条状、折曲状或蜿蜒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辅助电极与该些第二辅助电极分别由多个连续V形图案、多个连续L形图案、多个连续反L形图案或多个连续半弧形图案所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个第三辅助电极,配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与该周边区,其中各该感测电极组中的该第二感测电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一该第三辅助电极,且该些第三辅助电极延伸至同组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并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产生电容感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三辅助电极的形状包括L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68337.3A CN103902110A (zh) | 2012-12-24 | 2012-12-24 | 触控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68337.3A CN103902110A (zh) | 2012-12-24 | 2012-12-24 | 触控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2110A true CN103902110A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099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68337.3A Pending CN103902110A (zh) | 2012-12-24 | 2012-12-24 | 触控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02110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5318A (zh) * | 2015-01-23 | 2015-05-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终端 |
CN104657017A (zh) * | 2014-10-24 | 2015-05-27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699345A (zh) * | 2015-03-31 | 2015-06-10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
CN106325620A (zh) * | 2015-06-23 | 2017-01-11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电结构、显示装置及电容式触控装置 |
CN106855765A (zh) * | 2015-12-09 | 2017-06-16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互容式触控感测元件 |
US9785018B2 (en) | 2014-12-22 | 2017-10-10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US10088718B2 (en) | 2014-12-22 | 2018-10-02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US10761646B2 (en) | 2015-06-11 | 2020-09-01 | Pixart Imaging Inc. | Capacitance sensor which can provide sufficient capacitance value variation near edge |
CN113721790A (zh) * | 2021-09-03 | 2021-11-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6895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苹果公司 | 用于触摸屏的砖块形布局和叠层 |
CN101882022A (zh) * | 2010-06-04 | 2010-11-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感测式显示面板 |
US20110050635A1 (en) * | 2009-08-28 | 2011-03-03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Boundary resolution improvement for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CN101995993A (zh) * | 2009-08-03 | 2011-03-30 | 爱特梅尔公司 | 触摸屏的电极布局 |
CN102654803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触控感应垫 |
-
2012
- 2012-12-24 CN CN201210568337.3A patent/CN1039021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6895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苹果公司 | 用于触摸屏的砖块形布局和叠层 |
CN101995993A (zh) * | 2009-08-03 | 2011-03-30 | 爱特梅尔公司 | 触摸屏的电极布局 |
US20110050635A1 (en) * | 2009-08-28 | 2011-03-03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Boundary resolution improvement for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CN101882022A (zh) * | 2010-06-04 | 2010-11-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感测式显示面板 |
CN102654803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触控感应垫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7017A (zh) * | 2014-10-24 | 2015-05-27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US9785018B2 (en) | 2014-12-22 | 2017-10-10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US10088718B2 (en) | 2014-12-22 | 2018-10-02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CN104615318A (zh) * | 2015-01-23 | 2015-05-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终端 |
CN104699345A (zh) * | 2015-03-31 | 2015-06-10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
US10761646B2 (en) | 2015-06-11 | 2020-09-01 | Pixart Imaging Inc. | Capacitance sensor which can provide sufficient capacitance value variation near edge |
CN106325620A (zh) * | 2015-06-23 | 2017-01-11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电结构、显示装置及电容式触控装置 |
CN106855765A (zh) * | 2015-12-09 | 2017-06-16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互容式触控感测元件 |
CN113721790A (zh) * | 2021-09-03 | 2021-11-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721790B (zh) * | 2021-09-03 | 2023-06-2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2110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3576998B (zh) |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 |
CN101882040B (zh) | 在双层导电材料薄膜上设置电极的互电容触摸屏 | |
US9910550B2 (en) | Capacitive-type touch screen sensor, touch screen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TWI426436B (zh) | 具複數個區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 | |
CN107885386B (zh) | 触摸屏面板 | |
CN102214049B (zh) |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 |
CN101882039A (zh) | 折叠方式布置电极链的电容式触摸屏 | |
US20140184939A1 (en) | Touch structure | |
CN102736760B (zh) | 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US9519383B2 (en) | ITO pattern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 applications | |
US9791985B2 (en) | Cross hatch ITO sensor pattern for touchscreens | |
CN103941932A (zh) | 触控感应结构 | |
CN103235663A (zh) | 一种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 |
US20140152915A1 (en) | Touch panel | |
CN104461158A (zh) |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100070964A (ko) |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구조 | |
CN104375692A (zh) | 矩阵切换式触摸面板 | |
CN104866131A (zh) | 矩阵切换式触摸面板 | |
CN103257762B (zh) | 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 |
CN102622130A (zh) | 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 |
CN102778972A (zh) | 一种双层ito的布线结构 | |
CN102810035A (zh) | 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 | |
CN110968221B (zh) |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04215394U (zh) | 一种触摸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