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1180B -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1180B
CN103901180B CN201410113312.3A CN201410113312A CN103901180B CN 103901180 B CN103901180 B CN 103901180B CN 201410113312 A CN201410113312 A CN 201410113312A CN 103901180 B CN103901180 B CN 103901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rounding rock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mass
rock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33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1180A (zh
Inventor
李国祥
杜坤乾
赵建海
展国伟
李志朋
李庆功
张红旗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rveying Geo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MCC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rveying Geo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M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rveying Geo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MCC filed Critical Wuhan Surveying Geo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MCC
Priority to CN2014101133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1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1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1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1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现场进行巷道围岩水平应力的测试,再结合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对巷道围岩所受内力及其变形进行计算与分析,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得出巷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变形特征。其优点是本发明进行巷道围岩应力测试的仪器设备相对较为简单,该种测量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测得巷道围岩的水平应力,再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软件可以得出巷道围岩的较为真实的受力和变形状态,特别适用于巷道穿越高地应力区和断层破碎带时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Description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围岩应力测试和数值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巷道在开挖穿越高地应力区、岩石破碎带或断层破碎带时要进行巷道围岩支护结构的施工,用以确保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在进行巷道支护结构设计时,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获取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根据巷道顶部所覆盖岩土层的厚度及岩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粗略的进行围岩体所受水平应力的计算,再根据相关软件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和变形计算,得出围岩支护结构设计参数,此种方法因水平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巷道开挖后应力调整、应力重分布后的残余应力值有较大的出入,而使支护结构的计算趋于保守。
另一种方法是在巷道开挖后,即进行巷道围岩变形收敛的量测,测出巷道顶部及侧壁变形控制点的绝对位移值,在根据巷道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求得巷道围岩所受应力值,但这种方法需连续进行监测,直到变形稳定为止,历时时间较长,监测工作繁琐,难度也较大,最为主要的是巷道岩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支护,有可能造成巷道岩体的片帮、坍塌或冒顶,从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原因,发明一种能够准确测得巷道围岩的残余水平应力,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较为准确、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参数,从而保证巷道支护结构的及时设计与施工,以解决巷道围岩支护设计参数的实效性和准确性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能够较为方便的测得巷道不同方位处的水平应力及巷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变形形态特征。
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包括有步骤S1和步骤S2,共两个步骤;
所述的步骤S1为测得巷道围岩残余应力值;
所述的步骤S2为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所述的步骤S1又包含步骤101至步骤106,共六个步骤:
步骤101:在巷道侧壁岩石表面预先布置好测量元件应变片,用应变仪记录量测元件应变片的初始读数;
步骤102:用红蓝铅笔划出解除槽的轮廓线,在岩面上切槽,用切割机进行掏槽,槽壁要求平直,且槽的深度应大于所选用的液压枕的尺寸;
步骤103:在掏槽完成后,记录相应应变片的读数,直到其读数稳定;
步骤104:用清水将槽内的岩粉冲洗干净,注入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
步骤105:将液压枕放入槽中,其中心要与槽的中线重合,再用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填实,并使加载的液压枕外缘埋入岩面,以防止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局部破坏,并经5~7天时间进行养护;
步骤106:启动油泵对液压枕分级加压,应变恢复,压力等级为2MPa,随着压力枕所施加的力P的增加,岩体变形逐渐恢复,逐点记录压力P与恢复变形的关系;
假设岩体为理想的弹性体,则当应变片或应变花恢复到初始读数时,此时,压力枕对岩体所施加的压力P即为所求岩体的水平应力。
所述的步骤S2,具体实施如下:
在测得巷道围岩的应力水平后,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FLAC—3D软件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及变形分析,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设计计算参数,得出巷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变形形态特征。
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岩体应力被解除,测量元件读数便发生变化,然后,对岩体施加压力,使岩体的应变恢复至应力解除前的状态;此时,液压枕施加的压力即为解除前岩体受到的应力。
所述的应变片2对称粘贴于岩槽中心线的两端。
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的有益效果有以下:该种测量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测得巷道围岩的水平应力,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计算所得出的应力和变形,是巷道围岩体进行应力重新分布后的真正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是支护结构所受真实的外力,从而得出的支护结构的设计参数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实施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实施状态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包括有步骤S1和步骤S2,共两个步骤;
所述的步骤S1为测得巷道围岩残余应力值;
所述的步骤S2为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所述的步骤S1又包含步骤101至步骤106,共六个步骤:
步骤101:在巷道侧壁岩石表面预先布置好测量元件应变片,用应变仪记录量测元件应变片的初始读数。
步骤102:用红蓝铅笔划出解除槽的轮廓线,在岩面上切槽,用切割机进行掏槽,槽壁要求平直,且槽的深度应大于所选用的液压枕的尺寸;
步骤103:在掏槽完成后,记录相应应变片的读数,直到其读数稳定,
步骤104:用清水将槽内的岩粉冲洗干净,注入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
步骤105:将液压枕放入槽中,其中心要与槽的中线重合,再用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填实,并使加载的液压枕外缘埋入岩面,以防止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局部破坏,并经5~7天时间进行养护;
步骤106:启动油泵对液压枕分级加压,应变恢复,压力等级为2MPa,随着压力枕所施加的力P的增加,岩体变形逐渐恢复,逐点记录压力P与恢复变形的关系;
假设岩体为理想的弹性体,则当应变片或应变花恢复到初始读数时,此时,压力枕对岩体所施加的压力P即为所求岩体的水平应力。
所述的步骤S2,具体实施如下:
在测得巷道围岩的应力水平后,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FLAC—3D软件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及变形分析,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设计计算参数,得出巷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变形形态特征。
本发明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岩体应力被解除,测量元件读数便发生变化,然后,对岩体施加压力,使岩体的应变恢复至应力解除前的状态;此时,液压枕施加的压力即为解除前岩体受到的应力。
根据图1、图2所示,所述的应变片2对称粘贴于岩槽中心线的两端,液压枕1放于岩槽内,周围用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填实。

Claims (3)

1.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步骤S1和步骤S2,共两个步骤:
所述的步骤S1为测得巷道围岩残余应力值;
所述的步骤S2为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其中,所述的步骤S1又包含步骤101至步骤106,共六个步骤:
步骤101:在巷道侧壁岩石表面预先布置好测量元件应变片,用应变仪记录量测元件应变片的初始读数;
步骤102:用红蓝铅笔划出解除槽的轮廓线,在岩面上切槽,用切割机进行掏槽,槽壁要求平直,且槽的深度应大于所选用的液压枕的尺寸;
步骤103:在掏槽完成后,记录相应应变片的读数,直到其读数稳定;
步骤104:用清水将槽内的岩粉冲洗干净,注入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
步骤105:将液压枕放入槽中,其中心要与槽的中线重合,再用掺有早强剂的M30水泥砂浆填实,并使加载的液压枕外缘埋入岩面,以防止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局部破坏,并经5~7天的时间进行养护;
步骤106:启动油泵对液压枕分级加压,应变恢复,压力等级为2MPa,随着压力枕所施加的力P的增加,岩体变形逐渐恢复,逐点记录压力P与恢复变形的关系;
岩体为理想的弹性体,则当应变片或应变花恢复到初始读数时,此时,压力枕对岩体所施加的压力P即为所求岩体的水平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具体实施如下:
在测得巷道围岩的应力水平后,应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FLAC—3D软件进行巷道围岩的受力及变形分析,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设计计算参数,得出巷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变形形态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片(2)对称粘贴于岩槽中心线的两端。
CN201410113312.3A 2014-03-25 2014-03-25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Active CN103901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3312.3A CN103901180B (zh) 2014-03-25 2014-03-25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3312.3A CN103901180B (zh) 2014-03-25 2014-03-25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1180A CN103901180A (zh) 2014-07-02
CN103901180B true CN103901180B (zh) 2015-09-16

Family

ID=50992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3312.3A Active CN103901180B (zh) 2014-03-25 2014-03-25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11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6728A (zh) * 2019-03-18 2019-06-2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稳定回流量的围岩切向应力液压枕观测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7372A (zh) * 2016-04-08 2016-06-1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巷道稳定性可视化分析方法
CN107491578B (zh) * 2017-06-27 2020-07-2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软岩大变形失稳条件下松动区及塑性区快速识别的方法
CN110031289B (zh) * 2017-08-20 2021-12-24 河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围岩变形实验装置
CN109269396A (zh) * 2018-11-22 2019-01-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围岩内部竖向变形量测装置及方法
CN109459313B (zh) * 2018-12-29 2023-09-01 四川大学 煤岩体的力学行为和渗流特性原位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162882B (zh) * 2019-05-23 2023-04-07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巷道穿越断层区围岩精准控制方法
CN112833850B (zh) * 2021-01-20 2022-05-31 闫亚鹏 一种煤矿巷道岩壁变形监测装置
CN117554214A (zh) * 2024-01-03 2024-02-13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6091A (en) * 1972-10-02 1974-03-12 S Serata Borehole stress-property measuring system
CN103076119A (zh) * 2012-12-28 2013-05-0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巷道底鼓主控应力测量的方法
CN103076245A (zh) * 2012-12-28 2013-05-0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深埋硬岩力学参数变化规律与取值的测定方法
CN103512693A (zh) * 2013-10-08 2014-01-15 中国矿业大学 煤岩体应力定向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3513016A (zh) * 2013-10-21 2014-01-15 武汉大学 采用传感柱的软岩多测点地应力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6091A (en) * 1972-10-02 1974-03-12 S Serata Borehole stress-property measuring system
CN103076119A (zh) * 2012-12-28 2013-05-0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巷道底鼓主控应力测量的方法
CN103076245A (zh) * 2012-12-28 2013-05-0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深埋硬岩力学参数变化规律与取值的测定方法
CN103512693A (zh) * 2013-10-08 2014-01-15 中国矿业大学 煤岩体应力定向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3513016A (zh) * 2013-10-21 2014-01-15 武汉大学 采用传感柱的软岩多测点地应力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模拟研究及控制技术;崔洪章;《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Ⅰ辑》;20140215(第2期);第12页第2-4段、第56页、第57-62页及第2章第3章,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6728A (zh) * 2019-03-18 2019-06-2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稳定回流量的围岩切向应力液压枕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09916728B (zh) * 2019-03-18 2021-04-2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稳定回流量的围岩切向应力液压枕观测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1180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1180B (zh) 一种间接得到地下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
L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racking, reinforcement, and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Xiaowan super-high arch dam
AU2013101531A4 (en) Deep softrock geostress test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flow stress recovery principle
CN100507461C (zh) 一种深部岩体工程灾害模型实验方法
CN204402469U (zh)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印模系统
CN110005407B (zh) 盐穴储气库稳定性评价方法
CN202433536U (zh) 一种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
Cai et al. Advance of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 in China
CN102426069B (zh) 一种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应力的测量方法
CN103293560A (zh) 一种采动三向应力场的测试方法
Chen et al. Field investigation of long-term bearing capacity of strip coal pillars
CN210154614U (zh) 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及其周边地层的沉降监测装置
CN110096824B (zh) 盐穴储油库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03744128A (zh) 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方法
CN102561293B (zh) 软土深基坑水土压力测试方法
CN106400689A (zh) 一种密封水袋预压施工工艺
CN104931675B (zh) 一种上保护层开采固气耦合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Yang et al. Minimum safe thickness of rock plug in karst tunnel according to upper bound theorem
CN204177676U (zh) 一种用于盐渍土盐胀研究的监测系统
CN103115821A (zh) 巷帮充填体承载性能的原位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8197363B (zh) 膨胀土边坡刚性支挡结构设计中墙背侧向土压力分布计算方法
CN113591347A (zh) 一种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动态监测方法及预警系统
CN112664212A (zh) 一种盾构机三维模型加载装置及方法
CN205280502U (zh) 围岩变形与压力模拟试验系统
Wang et al. Field monitoring of a subsea shield tunnel during standpipe lif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