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0535B -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0535B
CN103900535B CN201410085340.9A CN201410085340A CN103900535B CN 103900535 B CN103900535 B CN 103900535B CN 201410085340 A CN201410085340 A CN 201410085340A CN 103900535 B CN103900535 B CN 103900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ne
reference point
category
camera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53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0535A (zh
Inventor
冯伟
孙济洲
田飞鹏
雒伟群
张屹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853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0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0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0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0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0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6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6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5/163Determination of attitud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可用于在文物微小变化检测过程中对拍摄相机进行有效的重定位,恢复前一次拍摄时相机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明涉及的设备的组合与改良,涉及的主要设备包含了激光标线仪及相机拍摄所需的相关设备。第二部分是针对于这种设备组合而完成相机重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调节水平来消除相机姿态6个自由度中的2个自由度,对于其余的4个自由度,利用激光标线仪及墙壁上的基准点,通过记录4类基准点的方式来确定并进行相机姿态恢复,从而完成相机的重定位工作。该方法具有原理及操作明确、操作确定性强、精度有较高保证、稳定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可用于在文物微小变化检测过程中对拍摄相机进行有效的重定位,恢复上一次拍摄时相机的位置和姿态。
背景技术
目前,直接以恢复相机的位置和姿态为目标的相机重定位研究并不多,ShottonJ等[1]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研究了利用深度相机(RGB-Dcamera)实现相机重定位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通过算法训练已知的场景环境,然后借助深度相机拍摄的带有深度信息的图像才能实现特定位置相机姿态估计,从而完成相机重定位工作。同时,重定位工作也一直是SLAM(及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中研究的内容[2][3][4],然而,该方面研究中重定位仅作为中间过程,其目标为了构建地图和实现导航,其方法也往往借助机器人不断运动过程中连续采集的各种信息来构建场景,进而实现机器人位置的定位。因此,这些方法难以应用在针对某一特定位置来实现相机重定位而无需构建周围整个场景信息的情况,本发明提出的相机重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在特定位置下相机重定位工作,从而可以对拍摄内容发生的变化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本方法借助不同设备的功能组合和操作方案设计,从而实现对相机的位置和姿态的恢复,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次定位和重定位步骤;
(1)在水平激光线上选取D类基准点,在三条垂直激光线上选取A类基准点、B类基准点和C类基准点,则首次定位完成;
(2)通过调整使水平激光线过D类基准点;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
(3)移动支架位置,第一激光标线仪在第一垂直激光线和第二垂直激光线确定的面上移动,使得第三垂直激光线过C类基准点;
(4)再次调节平台水平,微调校准四类基准点对正后即完成重定位;
(5)通过图像拼接算法把相机的初定位和重定位图像拼接到一起。
所述在水平激光线上选取D类基准点,在三条垂直激光线上选取A类基准点、B类基准点和C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通过第一激光标线仪获取水平激光线,在水平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标志点作为D类基准点;
通过第一激光标线仪分别获取前后方向上的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在前方第一垂直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A类基准点,在后方第二垂直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B类基准点;
通过第一激光标线仪分别获取左或右方向上的第三垂直激光线,在第三垂直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C类基准点。
所述通过调整使水平激光线过D类基准点;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根据D类基准点调节支架到合适高度,使第一激光标线仪的水平激光线过D类基准点;
根据第二相机拍摄的A类、B类基准点图片找出A类、B类基准点,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的前后方向垂直激光线,使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激光标线仪,
相应地,所述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第二激光标线仪前后两侧垂直发出的激光线VL1'、VL2'与第一激光标线仪前后两侧的垂直激光线VL1、VL2重合,同时第二激光标线仪的垂直激光线部分VL1'、VL2'投射在地面上,第一激光标线仪在地面投射的激光点沿第二激光标线仪在地面投射的线而行,保证VL1'、VL2'分别与VL1、VL2重合。
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三激光标线仪,
相应地,移动支架位置,第一激光标线仪在第一垂直激光线和第二垂直激光线确定的面上移动,使得第三垂直激光线过C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第三激光标线仪的一条垂直激光线经过C类基准点,移动支架时,使第一激光标线仪的第三垂直激光线与第三激光标线仪的激光线垂直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设备进行组合,自主设计了一套合理的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有效解决了相机重定位的问题,定位过程快,操作灵活,有如下优点:
a.重定位原理明确,操作确定性。本发明在操作原理上利用水平面消除两个自由度,借助两个互相垂直面相交确定位置,并确定了一个角度方向,因此原理明确简洁,从而使操作确定性高。
b.辅助设备少。在设备上,本发明完成相机重定位所需的辅助设备只需要激光标线仪及辅助记录基准点的相机。
c.理论重定位精度高。本发明采用了激光标线仪来辅助重定位,由于A类和B类基准点一般相聚较远,重定位时微小的误差会引起激光线与A、B类基准点重合度有较大变化,因此当激光线与A、B类基准点重合较好时,重定位精度比较高。
d.同类基准点可选择多个,保证了重定位时的稳定性。在基准点选择上,无论是A类、B类、C类还是D类基准点,都可以选择所对应水平或者竖直激光线上的多个点,从而较好地消除了单个基准点的不稳定性误差,增强了重定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重定位方法场景及基准点示意图;
图2:初次定位操作流程图;
图3:重定位操作流程;
图4:重定位误差分布直方图;
图5:第一组初定位拍摄结果图;
图6:第一组重定位拍摄结果图;
图7:第一组变化检测的结果图;
图8:第二组初定位拍摄结果图;
图9:第二组重定位拍摄结果图;
图10:第二组变化检测的结果图;
图11:第三组初定位拍摄结果图;
图12:第三组重定位拍摄结果图;
图13:第三组变化检测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激光标线仪(参见文献[5]):激光标线仪是用激光形成一条高亮度的扇形面,当激光投射到物体上时形成一条高亮度的激光线的设备,常在建筑领域和装潢领域用于找平、找准、划线等。现有的激光标线仪可输出两互相成90度的激光交叉线,有的还可以输出多条标志线:如1条水平线、4条垂直线,或者4条水平线、4条垂直线的情况。借助于激光标线仪,可以确定水平面,或者确定两个互相垂直的垂直面,利用这些良好的性质,可以有效辅助完成重定位工作。
为了实现对相机的位置和姿态的恢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一是设备的改进与组合方案,二是基于上述设备方案的重定位操作方法,详见下文描述:
101:设备组合方案:列举了本发明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及对设备的改进与设备组合方式。
a)激光标线仪:可以仅为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也可辅助第二激光标线仪LMI2和第三激光标线仪LMI3,使用的激光标线仪可在水平方向和两个相互垂直的竖直方向产生3个交叉的激光线(5条线)。
b)第一相机C1(用于拍摄文物变化区域图片)、第二相机C2(用于记录基准点),光源、支架等相关拍摄设备。
c)设备的改进与组合:改进的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第一相机C1,两种设备并排放置于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位于三脚架上)上并保持水平固定,固定后,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和第一相机C1的相对位置和旋转方向不发生变化,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改进后投射的激光线随载物平面变化而变化,保证水平激光线与载物平面平行,垂直激光线与载物平面垂直。
102:相机重定位操作方法:相机重定位是根据首次定位时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重新恢复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完整的过程包含了首次定位与重定位过程两个部分。其示意图见图1。
a.首次定位:将三脚架置于拍摄位置,使用第一相机C1进行首次拍摄,并记录第一相机C1重定位时所需要的定位信息,流程图如图2,其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S1:连接相关设备,根据目标拍摄区域的位置,将三脚架置于文物前方合适拍摄位置和高度,使得第一相机C1与目标区域高度基本相等,第一相机C1拍摄图像大小范围对应于目标区域,然后调节相机摆角使第一相机C1正对目标拍摄区域,并调节载物平面水平。
步骤S2:打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其在前方墙壁上投射出水平激光线HL1,在该水平激光线HL1上选取一个或多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标志点作为D类基准点。其中,基准点的选择应保证容易识别,例如:文物图像中十字交叉点、线的交汇点,独立的黑点,图像中物体或文字的顶点、尖点,图像上弧线与激光线相切点等,将上述容易识别的点定义为基准点。
步骤S3: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的前后方向,其在前方和后方墙壁上分别投射出第一垂直激光线VL1、第二垂直激光线VL2,在前方第一垂直激光线VL1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A类基准点,在后方第二垂直激光线VL2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B类基准点。
步骤S4:打开激光标线仪LMI1的左右方向,其在左侧(或右侧)墙壁上投射出第三垂直激光线VL3,在第三垂直激光线VL3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C类基准点。
其中,A类基准点、B类基准点、C类基准点的选择标准和D类基准点一致,本方法在此不作赘述。
b.相机重定位:进行二次拍摄时恢复第一相机C1上次拍摄时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流程图如图3。其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T1:连接以上设备电源及第一相机C1与电脑接线,根据第二相机C2记录的大概位置图片将三脚架初步放置到合适位置,调节支架水平。
步骤T2: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根据D类基准点调节支架到合适高度,使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的水平激光线HL1过D类基准点。
步骤T3:根据第二相机C2拍摄的A类、B类基准点图片找出A类、B类基准点,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的前后方向垂直激光线,使第一垂直激光线VL1、第二垂直激光线VL2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
步骤T4: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的左侧(或右侧,根据初次定位的选择而定)发射的第三垂直激光线VL3,在保证第一垂直激光线VL1、第二垂直激光线VL2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的情况下,移动支架位置,使得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在第一垂直激光线VL1和第二垂直激光线VL2确定的面上移动,并使得第三垂直激光线VL3过C类基准点。
步骤T5:再次调节平台水平,微调校准四个基准点对正后即完成重定位。
其中,优选地,在步骤T4中,由于支架的移动比单个激光标线仪移动困难,可借助地面上辅助第二激光标线仪LMI2和第三激光标线仪LMI3方便完成操作,即在完成步骤T3后,打开激光标线仪,使得第二激光标线仪LMI2前后两侧垂直发出的激光线(VL1'和VL2')与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前后两侧的垂直激光线(VL1和VL2)重合,同时第二激光标线仪LMI2的垂直激光线部分投射在地面上,此时不再移动第二激光标线仪LMI2,使得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在地面投射的激光点沿第二激光标线仪LMI2在地面投射的线而行,保证VL1'、VL2'分别与VL1、VL2重合也可满足在VL1、VL2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这一条件下移动支架。
同时,使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左侧激光点经过C类基准点这一操作中,也可借助第三激光标线仪LMI3,使便于移动的第三激光标线仪LMI3的一条垂直激光线经过C类基准点,移动支架时,使第一激光标线仪LMI1的第三垂直激光线VL3与第三激光标线仪LMI3的该激光线垂直即可。
103:通过图像拼接算法把相机的初定位和重定位图像拼接到一起。
在重定位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文物微小变化检测,实现初次拍摄图像和重定位图像的更进一步精确配准,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发明借助计算机技术进一步修正相机姿态误差,采用图像拼接算法把相机的初定位和重定位图像拼接到一起,该算法通过提取两张图像的特征点,计算两张图像拍摄时对应的姿态变化,然后通过仿射变换的方式将两张图像精确匹配到同一个尺度和位置上,分别提取两张变换后图像的公共区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变化检测技术对图像进行变化检测,变化检测图像见附图。本发明有效完成了相机重定位,相应的变化检测亦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图4为统计多次重定位后第一相机C1位置和首次定位时第一相机C1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差异得到的重定位误差范围分布图,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重定位在位置精度上均在mm级,且多集中在较小的误差范围(0~4mm),说明该方法达到了很好的重定位精度。
下面以具体的试验来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详见下文描述:
以下三组实验均是在实验室环境,光线充足稳定条件下,以室内大型仿制壁画的多处场景为拍摄目标,利用以上设备和方法,在拍摄距离为1~2米条件下,分别对第一相机C1进行初次定位拍摄后,人工模拟制造细微变化,然后对第一相机C1重定位得到的图像。其中图5、图8和图11分别为三次实验初次定位时第一相机C1的拍摄图像,图6、图9和图12为分别为重定位后第一相机C1的拍摄图像,图7,图10,图13分别为图像变化检测的结果。图5,图6,图7,变化检测结果线长:65.5mm宽:0.82mm;图8,图9,图10,变化检测结果圆最大直径:90.7mm;图11,图12,图13,变化检测结果平均线宽:2.4mm线长:45.2mm大圆点直径:12.3mm小圆点直径:5.7mm。这些结果表明通过该重定位方法能在图像检测出mm级别甚至0.1mm级别的变化,通过实际数据给出了变化检测的精度,同时也通过变化检测的精度反映了重定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ShottonJ,GlockerB,ZachC,etal.ScenecoordinateregressionforestsforcamerarelocalizationinRGB-Dimages[C]//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CVPR),2013IEEEConferenceon.IEEE,2013:2930-2937.
[2]WilliamsB,KleinG,ReidI.Automaticrelocalizationandloopclosingforreal-timemonocularSLAM[J].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IEEETransactionson,2011,33(9):1699-1712.
[3]DavisonAJ,ReidID,MoltonND,etal.MonoSLAM:Real-timesinglecameraSLAM[J].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IEEETransactionson,2007,29(6):1052-1067.
[4]Durrant-WhyteH,BaileyT.Simultaneouslocalizationandmapping:partI[J].Robotics&AutomationMagazine,IEEE,2006,13(2):99-110.
[5]姚兴宇,曹笑宇.激光标线仪原理与检测方法[J].中国计量,2012(7):106-107.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首次定位和重定位步骤;
(1)在水平激光线上选取D类基准点,在三条垂直激光线上选取A类基准点、B类基准点和C类基准点,则首次定位完成;
(2)通过调整使水平激光线过D类基准点;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
(3)移动支架位置,第一激光标线仪在第一垂直激光线和第二垂直激光线确定的面上移动,使得第三垂直激光线过C类基准点;
(4)再次调节平台水平,微调校准四类基准点对正后即完成重定位;
(5)通过图像拼接算法把相机的首次定位和重定位图像拼接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平激光线上选取D类基准点,在三条垂直激光线上选取A类基准点、B类基准点和C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通过第一激光标线仪获取水平激光线,在水平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标志点作为D类基准点;
通过第一激光标线仪分别获取前后方向上的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在前方第一垂直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A类基准点,在后方第二垂直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B类基准点;
通过第一激光标线仪分别获取左或右方向上的第三垂直激光线,在第三垂直激光线上选取一个或多个特征点作为C类基准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调整使水平激光线过D类基准点;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根据D类基准点调节支架到合适高度,使第一激光标线仪的水平激光线过D类基准点;
根据第二相机拍摄的A类、B类基准点图片找出A类、B类基准点,打开第一激光标线仪的前后方向垂直激光线,使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激光标线仪,
相应地,所述第一垂直激光线、第二垂直激光线分别过A类和B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第二激光标线仪前后两侧垂直发出的激光线VL1'、VL2'与第一激光标线仪前后两侧的垂直激光线VL1、VL2重合,同时第二激光标线仪的垂直激光线部分VL1'、VL2'投射在地面上,第一激光标线仪在地面投射的激光点沿第二激光标线仪在地面投射的线而行,保证VL1'、VL2'分别与VL1、VL2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三激光标线仪,
相应地,移动支架位置,第一激光标线仪在第一垂直激光线和第二垂直激光线确定的面上移动,使得第三垂直激光线过C类基准点的操作具体为:
第三激光标线仪的一条垂直激光线经过C类基准点,移动支架时,使第一激光标线仪的第三垂直激光线与第三激光标线仪的激光线垂直即可。
CN201410085340.9A 2014-03-10 2014-03-10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Active CN103900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5340.9A CN103900535B (zh) 2014-03-10 2014-03-10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5340.9A CN103900535B (zh) 2014-03-10 2014-03-10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0535A CN103900535A (zh) 2014-07-02
CN103900535B true CN103900535B (zh) 2016-04-20

Family

ID=5099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5340.9A Active CN103900535B (zh) 2014-03-10 2014-03-10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0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9181B (zh) * 2015-05-22 2018-12-18 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实时slam方法
CN206039035U (zh) * 2016-05-26 2017-03-22 尹毅 一种磁性放大器
CN107067423A (zh) * 2016-12-16 2017-08-18 天津大学 一种适用于开放赋存环境的文物本体微变监测的方法
CN106875446B (zh) * 2017-02-20 2019-09-20 清华大学 相机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996769B (zh) * 2017-03-22 2020-02-14 天津大学 一种无需相机标定的主动式位姿快速重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1062B2 (en) * 2011-12-15 2015-03-31 Atkinson Audio Inc. Locating and reloc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0535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0535B (zh) 面向文物微小变化检测的相机四点重定位方法
CN103900536B (zh) 面向文物亚微米级变化检测的相机三点重定位方法
CN102072725B (zh)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和实景影像进行空间三维测量的方法
CN108759669B (zh) 一种室内自定位三维扫描方法及系统
CN107830854A (zh) 基于orb稀疏点云与二维码的视觉定位方法
CN103196370B (zh) 一种导管接头空间位姿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1473739A (zh) 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隧道塌方区围岩变形实时监测方法
CN104809754B (zh)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空间同步定位和信息记录系统
CN101504275A (zh) 一种基于空间无线定位的手持式线激光三维测量系统
CN104330074A (zh) 一种智能测绘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94886A (zh) 用于再生虚拟物体的系统
CN105115560B (zh) 一种船舱舱容的非接触测量方法
CN108805976B (zh) 一种三维扫描系统及方法
CN100343625C (zh) 基于拼接靶的大型三维形体形貌测量拼接方法和装置
US20220262084A1 (en) Tracking an ongoing construction by using fiducial markers
CN108036791B (zh) 一种部件间高精度自动对接的位姿检测方法
CN105574812A (zh) 多角度三维数据配准方法及装置
CN104655106B (zh) 基于gps rtk和全景影像的自主定位定向测图方法
CN105300310A (zh) 不贴靶点的手持式激光3d扫描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76968A (zh) 一种基于led标签跟踪的三维几何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0573033C (zh) 基于双目的三维表面建模系统
CN1233984C (zh) 不基于粘性标记的大型三维形体形貌测量拼接方法
Jia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onstruction site elevations using drone technology
CN116883604A (zh) 一种基于天、空、地影像的三维建模技术方法
Wohlfeil et al. Automatic camera system calibration with a chessboard enabling full image cover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