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9286B -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9286B
CN103899286B CN201210585197.0A CN201210585197A CN103899286B CN 103899286 B CN103899286 B CN 103899286B CN 201210585197 A CN201210585197 A CN 201210585197A CN 103899286 B CN103899286 B CN 103899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ubing
well
screw pum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51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9286A (zh
Inventor
付亚荣
马永忠
刘春平
李小永
姜超
姜一超
李淼
李冬青
付丽霞
曹瑾
付茜
付亚丽
王志霞
彭菁菁
刘万斗
靳利
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51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9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9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9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9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9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应用于油田稠油开采。制备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进行井筒处理、磁性定位测井;进行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向井内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下入采油管柱和采油泵;利用循环泵进行软化水循环;井口出口循环软化水温度达到65~70℃时,油井开泵生产。效果是:能提高稠油在井筒中的流动性,解决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地层原油流入井筒及井筒原油的举行问题。减少了油井启动时的负荷,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油田滚动扩边的深入,在稠油油藏的边部,分布着一些特稠油井,稠油冷采举升常用电热杆、螺杆泵配套井筒化学降黏、掺稀油等受工艺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边部稠油开采过程中地层原油处理、及井筒举升的需要。
王俊杰等人发表在2004年第11期油气田地面工程杂志上的套保油田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一文指出:吉林油田本着总体布局、分期实施、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原则,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稠油冷采设备和地面工艺流程,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稠油冷采地面工艺设计的难题,同时为吉林油田的增储上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始终把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减少投资、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使这项技术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刘林等人发表在2003年第3期国外油田工程杂志上的稠油冷采油藏的注空气开发技术一文阐述了重油油藏冷采后采用注空气法(地下燃烧)的潜在应用状况。由于冷采油田在冷采的经济界限内仍遗留大量的能源,而且蚯蚓洞型的通道处于衰竭油藏之中,因此它是注空气的理想候选油藏。作者认为,蒸汽短时期进入衰竭油藏,会破坏“蚯蚓洞”,从而使受热通道产生较高的渗透率。受热的通道为可流动的原油到达生产井提供流路后,随即实施油藏点火和注空气。蒸汽/燃烧法的综合应用可在薄油藏,且持续注蒸汽无经济效益的油藏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该方法涉及到重油燃烧项目中失败的三个技术问题:无效点火、不适当的注空气速率以及由于流体的高饱和度造成的阻碍使地层临时性堵塞。本文概述了稠油冷采和稠油地下燃烧技术,并对推荐的注空气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这些技术对油藏边部的稠油开采都不适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对油藏进行径向钻井增大重力泄油面积,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油层吞吐,螺杆泵配套同轴双空心内循环加热系统开采油藏边部稠油,达到原油顺利举升至地面的目的。克服应用地面驱动螺杆泵举升抽油杆扭矩大,停抽后启动困难;克服抽油机配套同轴双空心杆举升抽油杆下行不同步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的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吡啶,3.75~4.0%;N-乙基哌啶,12.5~13.5%;四氢呋喃:2.5~3.0%;乙酸乙酯,0.75~1.0%;异丙醇,15.5~17.5%;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5.8~6.3%;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5~8.0%;氟碳表面活性剂FN-2,0.005~0.01%;氢氧化钠,1.5~1.75%;碳酸氢钠,1.25~1.5%;其余为正丁醇;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首先,将吡啶、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等四种组分按重量比加入搪瓷反应釜;搅拌30分钟后按比例加入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氟碳表面活性剂FN-2、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正丁醇等六种原料,缓慢升温到45~50℃,搅拌30分钟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乙酸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加热,边冷却边搅拌,冷却常温,得到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
步骤2、起出稠油井内管柱;稠油井内管柱包括油管、抽油泵、抽油杆;
步骤3、在稠油井内下入探、冲砂管柱进行探冲砂施工;探、冲砂管柱从下至上为本体外径为89mm笔尖、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笔尖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探、冲砂至人工井底,用80℃热水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循环洗井,至到套管返出清水为止;
步骤4、起出探、冲砂管柱;
步骤5、在稠油井内下入通井管柱并实施通井;通井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通井规、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通井规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通井至人工井底后,起出通井管柱;
步骤6、在稠油井内下入刮削管柱进行刮削施工;刮削管柱从下至上连接外径为146mm的刮削器和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刮削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将刮削管柱从井口下至需要施工井段刮削5~10次;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洗井,洗井液用量为2~3倍井筒容积,起出刮削管柱,检查刮削器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
步骤7、磁性定位测井;测定套管的接箍位置;
步骤8、进行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的步骤为:
(1)下带有导向器的管柱;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导向器、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导向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下至需要施工的井段;调整导向器的方位为60°弧度(井筒为圆柱体,一个圆周为360°弧度);
(2)在稠油井口安装连续油管防喷器;防喷器安装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合格;
(3)用连续油管下入带开窗工具和高压喷射工具的管柱进行开窗与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划眼完成第一分支水平井眼后,调整参数进行其他分支径向水平钻井作业;
(4)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完成后,起出连续油管、施工管柱、导向器;
步骤9、在稠油井内下入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外径为89mm的油管管柱,并向井内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2%的水溶液;起出油管管柱;
步骤10、在稠油井内下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组合结构是: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油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的下入深度依据油井的动液面确定,油管锚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定子的下端;距油管锚的下端39~40m连接喇叭口;
步骤11、对油管锚进行锚定;
步骤12、在油管内下入生产杆柱;在油管内下入带有螺杆泵转子、同轴双空心抽油杆的杆柱的杆柱;生产杆柱组合: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螺杆泵转子拉杆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转子的上端,拉杆长度为1.5m;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步骤13、调整生产杆柱的防冲距;上提生产杆柱至设计高度后,其上提高度依据生产杆柱的下入深度每1000m上提0.8~1.0m;安装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让同轴双空心杆从地面驱动装置的驱动孔穿过,用螺栓将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与井口大法兰固定;在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安装扭矩卡和防脱卡;
步骤14、在露出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的同轴双空心杆的顶部安装同轴双空心杆三通;从同轴双空心杆三通的进水口加入循环用软化水,待软化水从双空心杆三通的出水口返出后,打开地面循环泵进行软化水循环,加热软化水;
步骤15、加热后的循环软化水出口温度达到65~70℃时,油井开泵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能提高稠油在井筒中的流动性,解决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地层原油流入井筒及井筒原油的举行问题。
2、停电后重新起泵抽油,先起动同轴双空心杆内循环系统,待出口温度达到65~70℃时,开启油井生产,减少了油井启动时的负荷,延长油井检泵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的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吡啶,3.75~4.0%;N-乙基哌啶,12.5~13.5%;四氢呋喃:2.5~3.0%;乙酸乙酯,0.75~1.0%;异丙醇,15.5~17.5%;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5.8~6.3%;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5~8.0%;氟碳表面活性剂FN-2,0.005~0.01%;氢氧化钠,1.5~1.75%;碳酸氢钠,1.25~1.5%;其余为正丁醇。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主要设备:具有搅拌、加热、冷却及真空系统的常压搪瓷反应釜。
生产方法:首先,将吡啶、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等四种组分按重量比加入搪瓷反应釜;搅拌30分钟后按比例加入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氟碳表面活性剂FN-2、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正丁醇等六种原料,缓慢升温到45~50℃,搅拌30分钟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乙酸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加热,边冷却边搅拌,冷却常温,得到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
所述的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正丁醇等在庞廷斌等人发表在1981年第22期科学通报杂志上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稀土金属的β-二酮螯合物Ln(fod)3与路易士碱络合作用的递变规律一文中有介绍。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正丁醇均为常用化工原料,市场有售。
所述的吡啶、乙酸乙酯等在李国珍发表在1998年第2期应用化学杂志上的频率位移测定及焓变的计算一文中有介绍。吡啶、乙酸乙酯等均为常用化工原料,市场有售。
所述的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别名:乳化剂12号,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469页中有介绍。生产单位:旅顺化工厂。
所述的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别名:复合驱油表面活性剂NOS,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黄洪周主编的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第422页中有介绍。生产单位: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采收率研究所。
步骤2、起出稠油井内管柱。稠油井内管柱包括油管、抽油泵、抽油杆。
步骤3、在稠油井内下入探、冲砂管柱进行探冲砂施工。探、冲砂管柱从下至上为本体外径为89mm笔尖、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笔尖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探、冲砂至人工井底,用80℃热水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循环洗井,至到套管返出清水为止。
步骤4、起出探、冲砂管柱。
步骤5、在稠油井内下入通井管柱并实施通井。通井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通井规、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通井规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通井至人工井底后,起出通井管柱。
步骤6、在稠油井内下入刮削管柱进行刮削施工。刮削管柱从下至上连接外径为146mm的刮削器和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刮削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将刮削管柱从井口下至需要施工井段刮削5~10次。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洗井,洗井液用量为2~3倍井筒容积,起出刮削管柱,检查刮削器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
步骤7、磁性定位测井。测定套管的接箍位置。
步骤8、进行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的步骤为:
(1)下带有导向器的管柱。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导向器、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导向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下至需要施工的井段。调整导向器的方位为60°。
(2)在稠油井口安装连续油管防喷器。防喷器型号2FZ18-21,防喷器安装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合格,井口安装符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SY/T5127-2002标准和要求。
(3)用连续油管下入带开窗工具和高压喷射工具的管柱进行开窗与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划眼完成第一分支水平井眼后,调整参数进行其他分支径向水平钻井作业。
(4)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完成后,起出连续油管、施工管柱、导向器。
步骤9、在稠油井内下入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外径为89mm的油管管柱,并向井内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2%的水溶液。起出油管管柱。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技术,不详细介绍。
步骤10、在稠油井内下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组合结构是: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油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的下入深度依据油井的动液面确定,油管锚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定子的下端。距油管锚的下端39~40m连接喇叭口。
步骤11、对油管锚进行锚定。按中国专利201110314442.X所述的方法对油管锚进行锚定。
步骤12、在油管内下入生产杆柱。在油管内下入带有螺杆泵转子、同轴双空心抽油杆的杆柱的杆柱。生产杆柱组合: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同轴双空心杆的下入深度依据中国专利201110343401.3所述的方法确定。螺杆泵转子拉杆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转子的上端,拉杆长度为1.5m。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步骤13、调整生产杆柱的防冲距。其调整方法是技术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所熟知的方法,不详述。上提生产杆柱至设计高度后,其上提高度依据生产杆柱的下入深度每1000m上提0.8~1.0m。安装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让同轴双空心杆从地面驱动装置的驱动孔穿过,用螺栓将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与井口大法兰固定。在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安装扭矩卡和防脱卡。
步骤14、在露出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的同轴双空心杆的顶部安装同轴双空心杆三通。从同轴双空心杆三通的进水口加入循环用软化水,待软化水从双空心杆三通的出水口返出后,打开地面循环泵进行软化水循环,加热软化水。
步骤15、加热后的循环软化水出口温度达到65~70℃时,油井开泵生产。
实施例2: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10吨。制备1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的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吡啶,3.85%;N-乙基哌啶,13.24%;四氢呋喃:2.75%;乙酸乙酯0.87%;异丙醇,17.25%;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6.15%;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6%;氟碳表面活性剂FN-2,0.0072%;氢氧化钠,1.67%;碳酸氢钠,1.35%;正丁醇,45.2628%。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生产方法:首先,将吡啶、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等四种组分按重量比加入搪瓷反应釜;搅拌30分钟后按比例加入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氟碳表面活性剂FN-2、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正丁醇等六种原料,缓慢升温到45~50℃,搅拌30分钟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乙酸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加热,边冷却边搅拌,冷却常温,得到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
将制备好的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与水的比例按2:98的比例配制成500m3水溶液备用。
步骤2、起出稠油井内管柱。稠油井内管柱包括油管、抽油泵、抽油杆。
步骤3、在稠油井内下入探、冲砂管柱进行探冲砂施工。探、冲砂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89mm笔尖、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笔尖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探、冲砂至人工井底2491.0m,用80℃热水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循环洗井,至到套管返出清水为止。
步骤4、起出探、冲砂管柱。
步骤5、在稠油井内下入通井管柱并实施通井。通井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通井规、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通井规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通井至人工井底2491.0m后,起出通井管柱。
步骤6、在稠油井内下入刮削管柱进行刮削施工。刮削管柱从下至上连接外径为146mm刮削器和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刮削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将刮削管柱下至需要施工井段2355.6m至2389.6m刮削10次。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洗井,洗井液用量2~3倍井筒容积量为60-90m3,起出刮削管柱,检查刮削器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
步骤7、磁性定位测井。测定套管的接箍位置。
步骤8、进行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的步骤为:
(1)下带有导向器的管柱。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导向器、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导向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下至需要施工的井段2355.6m至2389.6m。调整导向器的方位为60°。
(2)在稠油井口安装连续油管防喷器。防喷器型号2FZ18-21,防喷器安装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合格,井口安装符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SY/T5127-2002标准和要求。
(3)用连续油管下入带开窗工具和高压喷射工具的管柱进行开窗与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划眼完成第一分支水平井眼后,调整参数进行其他分支径向水平钻井作业。
(4)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完成后,起出连续油管、施工管柱、导向器。
步骤9、在稠油井内下入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油管管柱,向井内挤注制备好的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与水的比例按2:98的比例配制成500m3水溶液。起出油管管柱。
步骤10、泽70-9X1井液面在井口,在井内下入带有GLB75-45螺杆泵定子、Y221-114油管锚的生产管柱。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组合结构是: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0.5m油管悬挂器、0.5m油管短节、1200m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7.5m螺杆泵定子、1m油管锚、39m尾管、0.5m喇叭口。油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的下入深度依据油井的动液面确定,油管锚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定子的下端。距油管锚的下端39~40m连接喇叭口。
步骤11、对油管锚进行锚定。按中国专利201110314442.X所述的方法对油管锚进行锚定。
步骤12、在油管内下入生产杆柱。在油管内下入带有GLB75-45螺杆泵转子、同轴双空心抽油杆的杆柱的杆柱。生产杆柱组合: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1200m外径为42mm同轴双空心抽油杆、0.5m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25mm抽油杆、1.5m螺杆泵转子拉杆、7.5mGLB75-45螺杆泵转子。同轴双空心杆的下入深度依据中国专利201110343401.3所述的方法确定。螺杆泵转子拉杆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转子的上端,拉杆长度为1.5m。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步骤13、调整生产杆柱的防冲距。上提生产杆柱至设计高度1.2m,其上提高度依据生产杆柱的下入深度每1000m上提0.8~1.0m。安装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让同轴双空心杆从地面驱动装置的驱动孔穿过,用螺栓将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与井口大法兰固定。在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安装扭矩卡和防脱卡。
步骤14、在露出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的同轴双空心杆的顶部安装同轴双空心杆三通。从同轴双空心杆三通的进水口加入循环用软化水,待软化水从双空心杆三通的出水口返出后,打开地面循环泵进行软化水循环,加热软化水5-6小时。
步骤15、加热后的循环软化水出口温度达到70℃时,油井开泵生产。日产液量5.2m3,日产油量4.8m3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的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吡啶,3.75~4.0%;N-乙基哌啶,12.5~13.5%;四氢呋喃:2.5~3.0%;乙酸乙酯,0.75~1.0%;异丙醇,15.5~17.5%;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5.8~6.3%;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5~8.0%;氟碳表面活性剂FN-2,0.005~0.01%;氢氧化钠,1.5~1.75%;碳酸氢钠,1.25~1.5%;其余为正丁醇;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首先,将吡啶、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等四种组分按重量比加入搪瓷反应釜;搅拌30分钟后按比例加入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氟碳表面活性剂FN-2、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正丁醇等六种原料,缓慢升温到45~50℃,搅拌30分钟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按比例加入乙酸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加热,边冷却边搅拌,冷却至常温,得到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
步骤2、起出稠油井内管柱;稠油井内管柱包括油管、抽油泵、抽油杆;
步骤3、在稠油井内下入探、冲砂管柱进行探冲砂施工;探、冲砂管柱从下至上为本体外径为89mm笔尖、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笔尖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探、冲砂至人工井底,用80℃热水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循环洗井,直到套管返出清水为止;
步骤4、起出探、冲砂管柱;
步骤5、在稠油井内下入通井管柱并实施通井;通井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通井规、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通井规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通井至人工井底后,起出通井管柱;
步骤6、在稠油井内下入刮削管柱进行刮削施工;刮削管柱从下至上连接外径为146mm的刮削器和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刮削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将刮削管柱从井口下至需要施工井段刮削5~10次;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洗井,洗井液用量为2~3倍井筒容积,起出刮削管柱,检查刮削器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
步骤7、磁性定位测井;测定套管的接箍位置;
步骤8、进行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的步骤为:
(1)下带有导向器的管柱;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导向器、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导向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带有导向器的管柱下至需要施工的井段;调整导向器的方位为60°弧度,井筒为圆柱体,一个圆周为360°弧度;
(2)在稠油井口安装连续油管防喷器;防喷器安装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合格;
(3)用连续油管下入带开窗工具和高压喷射工具的管柱进行开窗与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划眼完成第一分支水平井眼后,调整参数进行其他分支径向水平钻井作业;
(4)径向水平钻井作业完成后,起出连续油管、施工管柱、导向器;
步骤9、在稠油井内下入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外径为89mm的油管管柱,并向井内挤注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2%的水溶液;起出油管管柱;
步骤10、在稠油井内下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组合结构是: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油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管悬挂器、油管短节、油管、螺杆泵定子、油管锚、尾管、喇叭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带有螺杆泵定子、油管锚的生产管柱的下入深度依据油井的动液面确定,油管锚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定子的下端;距油管锚的下端39~40m连接喇叭口;
步骤11、对油管锚进行锚定;
步骤12、在油管内下入生产杆柱;在油管内下入带有螺杆泵转子、同轴双空心抽油杆的杆柱的杆柱;生产杆柱组合:从井口自上而下依次是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螺杆泵转子拉杆的下入位置在螺杆泵转子的上端,拉杆长度为1.5m;同轴双空心抽油杆、同轴双空心杆转换接头、抽油杆、螺杆泵转子拉杆、螺杆泵转子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步骤13、调整生产杆柱的防冲距;上提生产杆柱至设计高度后,其上提高度依据生产杆柱的下入深度每1000m上提0.8~1.0m;安装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让同轴双空心杆从地面驱动装置的驱动孔穿过,用螺栓将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与井口大法兰固定;在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安装扭矩卡和防脱卡;
步骤14、在露出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顶端的同轴双空心杆的顶部安装同轴双空心杆三通;从同轴双空心杆三通的进水口加入循环用软化水,待软化水从双空心杆三通的出水口返出后,打开地面循环泵进行软化水循环,加热软化水;
步骤15、加热后的循环软化水出口温度达到65~70℃时,油井开泵生产。
CN201210585197.0A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Active CN103899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5197.0A CN103899286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5197.0A CN103899286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9286A CN103899286A (zh) 2014-07-02
CN103899286B true CN103899286B (zh) 2016-06-08

Family

ID=5099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5197.0A Active CN103899286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9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4230B (zh) * 2019-08-22 2022-08-09 成都能生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稠油注冷水脂溶性溶解纳米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45944B (zh) * 2021-06-25 2023-07-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无污染防砂增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5239A (en) * 1981-10-01 1986-06-17 Oil Mining Corporation Oil recovery mining apparatus
CN102352733A (zh) * 2011-10-17 2012-0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井油管锚定的方法
CN102635343A (zh) * 2012-04-13 2012-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冷采井筒举升稠油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5239A (en) * 1981-10-01 1986-06-17 Oil Mining Corporation Oil recovery mining apparatus
CN102352733A (zh) * 2011-10-17 2012-0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井油管锚定的方法
CN102635343A (zh) * 2012-04-13 2012-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冷采井筒举升稠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9286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2967U (zh)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
CN102913166B (zh) 一种连续油管钻铣水平井滑套与球座的方法
CN104265242B (zh) 地热井的地热提取方法
CN102635343B (zh) 一种稠油冷采井筒举升稠油的方法
CN103321622A (zh) 一种热力采油井注采一体化排砂采油方法及其装置
CN204371316U (zh) 一种用作业机抽汲排液水平井找水管柱
CN103899286B (zh)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
CN110761743A (zh) 一种稠油掺稀气举工艺管柱及实施方法
CN201738822U (zh) 水平井上部固井下部筛管砾石充填完井管柱
CN203441440U (zh) 一种水平井稠油开采系统
CN106351629A (zh) 薄浅层超稠油注采一体化装置
CN202091177U (zh) 抽油泵多功能固定阀
CN205532511U (zh) 油井抽油装置
CN208966274U (zh) 一种油井自加热清防蜡装置
CN104481510B (zh)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
RU8446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добычи и закачки через одну скважину
CN101294483A (zh) 电热油井自洗清蜡方法
RU131075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раздельной добычи и закачки в одной скважине
CN203685053U (zh) 水平井注汽、采油、以及温度压力实时监测三管同井筒采油工艺设备
CN202810812U (zh) 以蒸汽动力举升稠油的采油管柱
CN202064862U (zh) 不动井口连续冲砂装置
CN210152626U (zh) 提取地热抽油装置
CN205778792U (zh) 一种油田气井排水采气管柱
CN1133389A (zh) 稠油注汽热采井人工井壁防砂技术
CN203626761U (zh) 新型加药降粘空心采油管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