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5871A -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5871A
CN103895871A CN201410108725.2A CN201410108725A CN103895871A CN 103895871 A CN103895871 A CN 103895871A CN 201410108725 A CN201410108725 A CN 201410108725A CN 103895871 A CN103895871 A CN 103895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opter
beacon
led
addres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87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5871B (zh
Inventor
赵太飞
侯鹏
刘一杰
刘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1087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5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5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5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5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58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包括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四个发射端及对应的四个接收端,所有发射端及接收端均通过大气信道实现对应的通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将紫外光用于直升机降落过程中的定位和引导,通过便携式发射端将地面坡度、风速、风向、地面构质、障碍物等环境信息发送给直升机驾驶员,帮助其顺利降落,解决了单靠飞行员在天空中通过肉眼判断降落条件的局限性,给直升机的安全降落添加了一层保障,帮助飞行员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安全、准确地降落。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直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直升机的安全问题也越发突出。当发生了紧急事件或者自然灾害时,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交通中断,天气条件恶劣,导航定位困难,此时如何准确快速引导救援直升机抵达救灾地点的降落场并安全降落成为一大问题。
现有的直升机引导系统一般采用可见光标或旗语,更多时候是地面引导人员通过无线电与飞行员沟通,依靠飞行员的个人技术和经验来降落。可见光和旗语易受自然光和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大雨及重度雾霾时其效果较差。无线电通信方式更是要求在直升机降落这段时间内,地面引导人员始终要保持在无线电通信覆盖范围内且不能走开,不能仅依靠飞行员肉眼来判断起降条件是否安全,缺少灵活性,降低救灾人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救援直升机在前往临时降落场过程中,由信标引导直升机准确到达临时降落场,同时告知直升机驾驶员关于临时降落场的基本情况,解决了直升机搜寻信标和由信标准确引导直升机抵达降落场等问题,最终引导直升机安全降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包括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四个发射端及对应的四个接收端,所有发射端及接收端均通过大气信道实现对应的通信。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依赖于上述的的装置,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布置发射端
首先将四个发射端按照发射端上标识的正方向,将该正方向指向正南,将四个发射端固定于降落标识“H”的四角;然后,启动1号、2号、3号三个发射端,检查各个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对所需数据的测量是否正常;最后,启动4号信标,设置信号传输模式及数据传输信息,信息经过脉冲宽度调制后,再由喷泉码广播通过多种扫描方式将信息发出;
步骤2:直升机利用两点定位法盘旋搜索信号
当机载接收端探测并接收到信号后,记为第一时刻,并记录信号强度和当前位置,然后改变航向并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信号强度和当前位置,根据两次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小,与信标信号覆盖范围做下图相交的三个圆,假设第一次记录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次记录的信号强度,说明直升机在慢慢靠近信标,再根据航行路线,得出信标在直升机航向的坐边,直升机应再向左转,以收到信标发出的带有地址信息的信号;若第二次记录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次记录的信号强度,说明直升机在慢慢远离信标,根据下图航线,得出信标在直升机右边,直升机应右转,以再次获得较强的接收信号并确定信标的方位,
多次运用两点定位法确定信标方位,在逐渐靠近信标后,信号强度增强,此时就能够从信号中解析出信标环境信息,帮助飞行员了解临时起降场的周边环境信息;
步骤3:直升机下降阶段
在逐渐靠近信标后,飞行员根据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坡度、风速、地质地貌、障碍物信息,调整直升机的姿态,飞到四个信标上空,由机载的其余三个接收对准端和地面“H”三个角的发射对准端对准并下降,直至安全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紫外光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携式、宽视场接收等优点,能够全天候工作。
2)通过空分编码、波分复用、脉冲宽度调制等,组合形成多维编码技术,并通过多种阵列扫描方式结合喷泉码将信息发出,解决极端条件下通信质量差的问题,提升引导直升机的可靠性。
3)将紫外光用于直升机降落过程中的定位和引导,通过便携式发射端将地面坡度、风速、风向、地面构质、障碍物等环境信息发送给直升机驾驶员,帮助其顺利降落,解决了单靠飞行员在天空中通过肉眼判断降落条件的局限性,给直升机的安全降落添加了一层保障,帮助飞行员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安全、准确地降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直升机助降引导系统主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系统采用MIMO通信技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系统中四个发射端的地面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系统中固定机构与发射端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系统中地面坡度感知与角度补偿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方法中多维编码的扇区扫描模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方法中多维编码的轴线扫描模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方法中多维编码的全向扫描模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方法中多维编码的圆周扫描模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方法中多维编码的自设扫描模式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脉冲宽度调制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方法中全向扫描、扇区扫描和轴线扫描相结合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方法中自设扫描和全向扫描相结合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方法中两点定位法原理示意图。
图中,1.数据采集输入,2.编码器,3.驱动电路,4.紫外LED阵列,5.光电探测器,6.光电转换器,7.解码器,8.数据采集输出,9.发射端,10.接收端,11.坡度传感器,12.角度补偿机构,13.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紫外光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非视距等特点,并使用无线紫外光分集接收、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角度感知与补偿、PPM调制和脉冲宽度调制、喷泉码、扇区扫描、轴线扫描、全向扫描、圆周扫描、自设扫描等多种扫描方式,空分编码、波分复用等多维编码技术,使得其能够应用于直升机在紧急情况下的助降,准确、方便地实现临时起降场的信标与直升机之间的通信引导。
本发明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助降引导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技术特征:1)无线紫外光分集接收技术;2)无线紫外光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通信;3)PPM调制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4)多维编码技术5)喷泉编译码技术;6)轴线、全向、圆周、扇区、自设等多种扫描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包括四个发射端及对应的四个接收端,所有发射端及接收端均通过大气信道实现对应的通信。
各个发射端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13,用于将发射端9可靠地固定于地面,其中三个发射端9为与直升机对准的发射对准端,剩下一个发射端9作为信标;各个发射端内部集成有数字键盘、多种传感器(包括地面坡度、风向、风速等传感器),一起构成数据采集输入1,数据采集输入1与编码器2连接,编码器2通过驱动电路3与紫外LED阵列4控制连接。即发射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实现数据信号的数字化编码处理,通过驱动电路的调制,采用紫外LED阵列的光源实现信号的发射,将飞行员所需的各种地面数据通过喷泉码发送给直升机接收端,小型化设计使其方便携带。
接收端10安装于直升机上,在直升机机身上安装四个能接收对应波长紫外光的接收端10,各个接收端10采用对应紫外光的光电探测器5,用于接收发射端9发送的紫外光信号,光电探测器5与光电转换器6连接,光电转换器6通过解码器7与数据采集输出8连接,将接收的各个数据经处理输出到显示屏上供飞行员参考。
参照图2,本发明系统结构中采用了分集技术。分集技术是克服信号衰落最为有效的技术,且不会在接收端增加额外的复杂度和占用带宽,因此本发明采用分集技术提高了通信链路的质量。
参照图3,本发明系统采用了MIMO通信技术。采用了基于角度感知的MIMO通信技术,提高了链路通信的可靠度,降低误码率,增大信道容量和通信距离并能够实时测量着陆点的震动、颠簸等情况。同时,使用MIMO通信技术能够在较低的发射功率下保证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满足了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的需要。
参照图4,其中显示了一个按比例设置的直升机起降标志,在“H”符号四角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发射端,(即图4中的1、2、3、4号便携式紫外光信号发射端,1、2、3号为发射对准端,4号为信标);1、2、3、4号发射端所发射紫外光波长各不相同,利用波分复用技术,1号发射对准端发射波长为280nm的紫外光信号,2号发射对准端发射波长为270nm的紫外光信号,3号发射对准端发射波长为260nm的紫外光信号,4号信标发射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信号,这样能够避免互相干扰,而每个发射端所发射的紫外光束成圆锥形向上发散,因此从空中俯瞰下去其截面为一圆形。将四个不同波长的发射端,设置在临时选择的降落地点中心的降落标识四角上,对应的,在直升机机身上安装四个能接收对应波长紫外光的接收端,用于对信标信号的搜索和接收,搜索成功后即可接收到信标广播发出的临时起降场的实时环境信息。
参照图5、图6,在布置发射端的过程中,地面引导人员将发射端按照技术要求将四个发射端可靠固定在“H”的四个角,由于紧急情况下地形地貌的发生变化,地面可能不平坦,对飞行员进行安全起降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借助坡度感知与补偿技术来告诉飞行员起降场坡度的大小,并补偿坡度对信号发射产生的不利影响,帮助飞行员安全降落。如图5、图6所示,固定机构13的短板与坡度传感器11面接触,坡度传感器11与角度补偿机构12信号连接,角度补偿机构12与发射端9传动连接,并且该装置可以插入松软的泥土中使短板与坡面吻合或者可与硬地面较好吻合接触,此时坡度传感器便可以测出坡度大小,并通过角度补偿机构12,使发射端9的上端头向与坡度相反的方向旋转与测得坡度相同的角度,从而使发射端始终保持竖直向上的姿态,同时将测得的四个发射端的坡度数据汇总并处理,同环境信息一起通过信标(相当于扫描发射端)广播出去,飞行员通过机载接收端得到传送来的坡度、风向、风速等实时环境信息,帮助其判断降落条件。
本发明的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利用上述的直升机助引导系统,按照以下步骤实施:(详细实施步骤)
步骤1:布置发射端
地面引导人员选择好合适的降落场,如图4,首先将四个便携式发射端按照发射端上标识的正方向,将该正方向按照地面引导人员随身携带的指南针等设备指向南,然后将四个发射端固定于降落标识“H”的四角;然后,启动1号、2号、3号三个便携式发射端,检查各个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对所需数据的测量是否正常;最后,启动4号信标,使用发射端的操作键盘选择相应的地面信息的选项(包括地面质地类型如硬地面岩石、水泥地、沙质、泥土等,障碍物类型如树木、楼宇、电线等),选项后的数字为编码,并将坡度等信息通过喷泉码一起按照表1帧格式广播发送,采用2个字节共16位发送数据,等待直升机的到来和搜索。
表1本发明采用的数据帧格式
Figure BDA0000480523580000081
同步帧用来使接收端识别信息,实现群同步。
参照图7-图11,在各种扫描方式中,设定黑点表示被点亮的LED,白点表示未被点亮的LED;然后,将扇区扫描编码为01,轴线扫描编码为02,全向扫描编码为03,圆周扫描编码为04,自设扫描编码为05。
在图7中,在扇区扫描01方式中,以任意角度扇区内的LED为一组,并将该组的LED统一地址编号,将完整的圆形阵列分为多个扇区并编址,多个扇区循环被点亮。以右上角90度扇区为例,该扇区内所有LED地址为01,右下扇区LED所有LED地址为02,左下扇区地址为013,左上扇区地址为04。扇区内所有LED被点亮,被点亮的区域按照顺时针旋转,在上一时刻右上区域所有LED被点亮,在下一时刻,右下区域所有LED被点亮,右上区域LED熄灭,随后左下区域所有LED被点亮,右下区域LED熄灭,依次类推。在机载接收端,根据探测接收到的信号解析出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如信标周边环境、坡度、以及发出信号LED的地址等。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地址为01,表明直升机在信标的东北方向;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地址为02,表明直升机在信标的东南方向;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地址为03,表明直升机在信标的西南方向;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地址为04,表明直升机在信标的西北方向,飞行员依据这些信息针对性的调整航向,向信标靠近。扇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划分,以便提升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如图8所示,在轴线扫描02方式中,被点亮的LED呈直线排列,以半球顶部LED为圆心,顺时针旋转。在右上扇区中北至东北方向范围内所有轴线上LED地址为01,以轴线为准,第一秒正北轴线上的LED全亮,第二秒北偏东第一条轴线上的LED全亮,第三秒北偏东第三条轴向上的LED全亮,直到北至东北方向扇区内所有轴线上的LED依次全部点亮后,跳到东北至东方向扇区内,该区所有轴线上LED地址均为02,依次东北轴线上的LED亮,接下来东北偏东第一条轴线上的LED全亮,然后第二条轴线上的LED全亮。依次循环,直到走完地址为03的东至东南方向扇区和地址为04的东南至南方向扇区、地址为05的南至西南方向扇区和地址为06的西南至西方向扇区、地址为07的西至西北方向扇区和地址为08的西北至北方向扇区。机载接收端对接收信号的解析同扇区扫描方式相同。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1,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北至东北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2,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东北至东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3,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东南至南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4,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北至东北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5,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南至西南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6,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西南至西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7,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西至西北方向范围内;若机载接收端解析出LED的地址为08,说明此时直升机在信标的西北至北方向范围内,飞行员可根据解析出的方位信息调整航向,靠近信标和临时起降场。对比扇区扫描方式,轴线扫描更加节能,但发射功率和覆盖范围会有所缩小。
如图9所示,在全向扫描03方式中,发射端所有LED均被点亮并闪烁。此时信号强度最强,覆盖范围最大,但是此时发射端发出的信息中不包含方位信息,LED地址此时为00,此时只包含基本的风速(一级风01,二级风02,三级风03......八级风08,九级风及以上09,无风00)、风向(东风01,西风02,南风03,北风04,东北风05,东南风06,西南风07,西北风08,无风时风向为00)坡度(四个发射端将采集到的四个坡度数据汇总处理,计算出平均坡度,并加1取整,处理后坡度为1度01,2度02,3度03......8度08,9度09,地势平坦为00)、地形地貌(包括地面质地类型如硬地面岩石01、水泥地02、沙质03、泥土04等)、障碍物(树木01、楼宇02、电线03等,当无上述环境信息时,选择00,表示无)等信标周边环境信息。机载接收端此时可根据探测到的信号强度和两点定位法大概判断信标与直升机的方位关系。
如图10所示,在圆周扫描04方式中,将发射端上所有的LED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按层分区,每层的LED均具有统一的地址。总共分为四层,每层发射角约为22度。从下到上每层的地址分别为01、02、03、04,每层所有的LED从下到上,依次被点亮,顶部的LED被点亮后,再从底层的LED循环。机载接收端探测并解析信号中的信息和地址。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1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间的仰角为0~22度,信标与直升机还有一段距离,应继续靠近信标;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2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的仰角为22~44度,直升机此时的位置比较接近信标;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3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的仰角为44~66度,直升机此时的位置接近信标;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4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的间的仰角为66~88度之间,表明直升机此时的位置非常接近信标,信标就在直升机的正下方范围。
如图11所示,在自设扫描05方式中,发射端上所有LED均可手动设置亮和灭,即可只亮一个LED,也可全亮。该扫描方式可根据实际特殊情况进行设置,只发送基本的信标环境信息,不发送LED地址信息,此时LED地址为00。例如在峡谷中,只有东西方向是通畅的,南北两面均是高山,此时可将此发射端东西扇区方向的LED设置亮灭闪烁,而南北扇区的LED则保持熄灭状态。利用自设扫描方式可满足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提高信标扫描方式的灵活性,使其尽可能地适应多种环境。
参照图12,在信标收集到多种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处理后,组成表1所示帧格式,例如同步帧为11,扫描方式为01,此时亮起的LED地址为01,坡度为3度03,风速5级为05,风向为北风04,地形地貌为水泥地02,障碍物为树木01,使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对该信息进行调制,设单位高电平脉冲宽度为10ms,调制前的信息为1101010305040201,则经脉冲宽度调制后该信息如图12。
参照图13,本发明可结合以上多种扫描方式,使接收端能更好的探测和接收信标发出的信号,以实现对信标的定位和对信号的正确完整解析。例如在一个扫描周期内,首先用1秒完成全向扫描,后完成扇区扫描,假设扇区为n个,完成扇区扫描需n秒,再完成轴线扫描,轴线为m个,则完成轴线扫描需m秒,最后完成圆周扫描,假设信标有p层,则完成圆周扫描需p秒。则整个扫描周期时长为T=(1+n+m+p)秒。
参照图14,自设扫描可结合以上一种或多种扫描方式,以实现在特殊情况下信标仍能高效运行的效果。假设自设扫描周期为f,结合全向扫描,则周期为T=(1+f)秒。
信息经过脉冲宽度调制后,再由喷泉码广播通过多种扫描方式将信息发出。
步骤2:直升机利用两点定位法盘旋搜索信号
当直升机进入降落场区域,打开安装在直升机上的紫外光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解析其中包含的信息,若信号较弱且信号解析较困难,则可以两点定位法实施搜索,具体步骤是:
参照图15,当机载接收端探测并接收到信号后,记为第一时刻,并记录信号强度和当前位置,然后改变航向并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信号强度和当前位置,根据两次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小,可与信标信号覆盖范围做下图相交的三个圆,假设第一次记录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次记录的信号强度,说明直升机在慢慢靠近信标,再根据航行路线,可得出信标在直升机航向的坐边,直升机应再向左转,以收到信标发出的带有地址信息的信号;若第二次记录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次记录的信号强度,说明直升机在慢慢远离信标,根据下图航线,可得出信标在直升机右边,直升机应右转,以再次获得较强的接收信号并确定信标的方位。多次运用两点定位法即可确定信标方位,在逐渐靠近信标后,信号强度增强,此时就可以从信号中解析出信标环境信息,帮助飞行员了解临时起降场的周边环境信息,为实现安全降落做准备。
步骤3:直升机下降阶段
在逐渐靠近信标后,飞行员便可以看到闪烁的信标,根据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坡度、风速、地质地貌、障碍物等信息,调整直升机的姿态,飞到四个信标上空,由机载的其余三个接收对准端和地面“H”三个角的发射对准端对准并下降,直至安全接地。

Claims (7)

1.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四个发射端及对应的四个接收端,所有发射端及接收端均通过大气信道实现对应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各个发射端(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13),其中三个发射端(9)为与直升机对准的发射对准端,剩下一个发射端(9)作为信标;各个发射端内部集成有数字键盘、多种传感器,一起构成数据采集输入(1),数据采集输入(1)与编码器(2)连接,编码器(2)通过驱动电路(3)与紫外LED阵列(4)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的三个发射对准端称为1、2、3号,信标称为4号,则有:利用波分复用技术,1号发射对准端发射波长为280nm的紫外光信号,2号发射对准端发射波长为270nm的紫外光信号,3号发射对准端发射波长为260nm的紫外光信号,4号信标发射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信号,各个发射端所发射的紫外光束成圆锥形向上发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13)的短板与坡度传感器(11)面接触,坡度传感器(11)与角度补偿机构(12)信号连接,角度补偿机构(12)与发射端(9)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的接收端(10)安装于直升机上,在直升机机身上总共安装四个能接收对应波长紫外光的接收端(10),各个接收端(10)采用对应紫外光的光电探测器(5),用于接收各个发射端(9)发送的紫外光信号,光电探测器(5)与光电转换器(6)连接,光电转换器(6)通过解码器(7)与数据采集输出(8)连接。
6.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其特点在于:依赖于权利要求2-5的任一装置,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布置发射端
首先将四个发射端按照发射端上标识的正方向,将该正方向指向正南,将四个发射端固定于降落标识“H”的四角;然后,启动1号、2号、3号三个发射端,检查各个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对所需数据的测量是否正常;最后,启动4号信标,设置信号传输模式及数据传输信息,信息经过脉冲宽度调制后,再由喷泉码广播通过多种扫描方式将信息发出;
步骤2:直升机利用两点定位法盘旋搜索信号
当机载接收端探测并接收到信号后,记为第一时刻,并记录信号强度和当前位置,然后改变航向并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信号强度和当前位置,根据两次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小,与信标信号覆盖范围做下图相交的三个圆,假设第一次记录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次记录的信号强度,说明直升机在慢慢靠近信标,再根据航行路线,得出信标在直升机航向的坐边,直升机应再向左转,以收到信标发出的带有地址信息的信号;若第二次记录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次记录的信号强度,说明直升机在慢慢远离信标,根据下图航线,得出信标在直升机右边,直升机应右转,以再次获得较强的接收信号并确定信标的方位,
多次运用两点定位法确定信标方位,在逐渐靠近信标后,信号强度增强,此时就能够从信号中解析出信标环境信息,帮助飞行员了解临时起降场的周边环境信息;
步骤3:直升机下降阶段
在逐渐靠近信标后,飞行员根据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析出的坡度、风速、地质地貌、障碍物信息,调整直升机的姿态,飞到四个信标上空,由机载的其余三个接收对准端和地面“H”三个角的发射对准端对准并下降,直至安全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模式及数据传输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方式:
使用发射端的操作键盘选择相应的地面信息的选项,选项后的数字为编码,并将坡度等信息通过喷泉码一起按照表1帧格式广播发送,采用2个字节共16位发送数据,等待直升机的到来和搜索,
表1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数据帧格式
Figure FDA0000480523570000031
同步帧用来使接收端识别信息,实现群同步,
选用以下各种扫描方式一种或多种,先设定黑点表示被点亮的LED,白点表示未被点亮的LED;然后,将扇区扫描编码为01,轴线扫描编码为02,全向扫描编码为03,圆周扫描编码为04,自设扫描编码为05,
在扇区扫描01方式中,以任意角度扇区内的LED为一组,并将该组的LED统一地址编号,将完整的圆形阵列分为多个扇区并编址,多个扇区循环被点亮,扇区内所有LED被点亮,被点亮的区域按照顺时针旋转,在上一时刻右上区域所有LED被点亮,在下一时刻,右下区域所有LED被点亮,右上区域LED熄灭,随后左下区域所有LED被点亮,右下区域LED熄灭,依次类推;在机载接收端,根据探测接收到的信号解析出信号中携带的信息,飞行员依据这些信息针对性的调整航向,向信标靠近;
在轴线扫描02方式中,被点亮的LED呈直线排列,以半球顶部LED为圆心,顺时针旋转;在右上扇区中北至东北方向范围内所有轴线上LED地址为01,以轴线为准,第一秒正北轴线上的LED全亮,第二秒北偏东第一条轴线上的LED全亮,第三秒北偏东第三条轴向上的LED全亮,直到北至东北方向扇区内所有轴线上的LED依次全部点亮后,跳到东北至东方向扇区内,该区所有轴线上LED地址均为02,依次东北轴线上的LED亮,接下来东北偏东第一条轴线上的LED全亮,然后第二条轴线上的LED全亮,依次循环,直到走完地址为03的东至东南方向扇区和地址为04的东南至南方向扇区、地址为05的南至西南方向扇区和地址为06的西南至西方向扇区、地址为07的西至西北方向扇区和地址为08的西北至北方向扇区;机载接收端对接收信号的解析同扇区扫描方式相同;
在全向扫描03方式中,发射端所有LED均被点亮并闪烁,此时信号强度最强,覆盖范围最大,但是此时发射端发出的信息中不包含方位信息,LED地址此时为00,此时只包含基本的风速、坡度、地形地貌、障碍物信标周边环境信息;机载接收端此时根据探测到的信号强度和两点定位法判断信标与直升机的方位关系;
在圆周扫描04方式中,将发射端上所有的LED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按层分区,每层的LED均具有统一的地址,总共分为四层,每层发射角约为22度,从下到上每层的地址分别为01、02、03、04,每层所有的LED从下到上,依次被点亮,顶部的LED被点亮后,再从底层的LED循环;机载接收端探测并解析信号中的信息和地址,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1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间的仰角为0~22度,信标与直升机还有一段距离,应继续靠近信标;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2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的仰角为22~44度,直升机此时的位置比较接近信标;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3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的仰角为44~66度,直升机此时的位置接近信标;当解析出的地址为04时,表明直升机与信标的间的仰角为66~88度之间,表明直升机此时的位置非常接近信标,信标就在直升机的正下方范围;
在自设扫描05方式中,发射端上所有LED均可手动设置亮和灭,即可只亮一个LED,也可全亮,该扫描方式可根据实际特殊情况进行设置,只发送基本的信标环境信息,不发送LED地址信息,此时LED地址为00。
CN201410108725.2A 2014-03-21 2014-03-21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5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8725.2A CN103895871B (zh) 2014-03-21 2014-03-21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8725.2A CN103895871B (zh) 2014-03-21 2014-03-21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5871A true CN103895871A (zh) 2014-07-02
CN103895871B CN103895871B (zh) 2016-07-06

Family

ID=5098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87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5871B (zh) 2014-03-21 2014-03-21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5871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001A (zh) * 2015-04-15 2015-07-29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分等级喷泉码引导直升机助降的通信方法
CN10504470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直升机测距及防碰撞方法
CN105487557A (zh) * 2015-12-07 2016-04-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
CN106628211A (zh) * 2017-03-16 2017-05-10 山东大学 基于led点阵的地面引导式无人机飞行降落系统及方法
CN107402581A (zh) * 2017-07-27 2017-11-28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快递无人机降落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8075814A (zh) * 2017-09-13 2018-05-25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mimo的直升机助降方法
CN108646783A (zh) * 2018-06-13 2018-10-1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农药喷洒无人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9911237A (zh) * 2019-04-02 2019-06-21 赵嘉睿 基于紫外光对空编码信标的无人机助降与引导系统及应用
CN113476067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编码的csxi轮盘式编码孔径设计方法
CN114531201A (zh) * 2021-12-27 2022-05-24 西安理工大学 非直视紫外光通信单散射的路径损耗模型的简化方法
CN115793674A (zh) * 2023-02-07 2023-03-14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紫外线物流导航系统
CN116045969A (zh) * 2023-03-06 2023-05-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光脉冲调制引导的舰载飞机近场视觉导航方法
CN113476067B (zh) * 2021-06-30 2024-05-31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编码的csxi轮盘式编码孔径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999A (zh) * 2012-08-21 2012-1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偏振和强度特征的紫外光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202652223U (zh) * 2012-05-07 2013-01-0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串口的无线紫外光语音通信装置
CN102970069A (zh) * 2012-10-24 2013-03-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紫外光分集接收系统及方法
CN103213685A (zh) * 2013-04-17 2013-07-24 西安中飞航空测试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定点着陆图像引导方法及其着陆图像系统
CN103569372A (zh) * 2013-10-12 2014-02-1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直升机助降系统及助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52223U (zh) * 2012-05-07 2013-01-0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串口的无线紫外光语音通信装置
CN102832999A (zh) * 2012-08-21 2012-1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偏振和强度特征的紫外光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2970069A (zh) * 2012-10-24 2013-03-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紫外光分集接收系统及方法
CN103213685A (zh) * 2013-04-17 2013-07-24 西安中飞航空测试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定点着陆图像引导方法及其着陆图像系统
CN103569372A (zh) * 2013-10-12 2014-02-1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直升机助降系统及助降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001A (zh) * 2015-04-15 2015-07-29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分等级喷泉码引导直升机助降的通信方法
CN10504470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直升机测距及防碰撞方法
CN105487557B (zh) * 2015-12-07 2018-06-1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
CN105487557A (zh) * 2015-12-07 2016-04-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日盲区紫外成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系统
CN106628211A (zh) * 2017-03-16 2017-05-10 山东大学 基于led点阵的地面引导式无人机飞行降落系统及方法
CN106628211B (zh) * 2017-03-16 2019-02-26 山东大学 基于led点阵的地面引导式无人机飞行降落系统及方法
CN107402581A (zh) * 2017-07-27 2017-11-28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快递无人机降落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8075814A (zh) * 2017-09-13 2018-05-25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mimo的直升机助降方法
CN108646783A (zh) * 2018-06-13 2018-10-1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农药喷洒无人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8646783B (zh) * 2018-06-13 2021-02-12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农药喷洒无人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9911237A (zh) * 2019-04-02 2019-06-21 赵嘉睿 基于紫外光对空编码信标的无人机助降与引导系统及应用
CN109911237B (zh) * 2019-04-02 2022-03-22 赵嘉睿 基于紫外光对空编码信标的无人机助降与引导系统及应用
CN113476067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编码的csxi轮盘式编码孔径设计方法
CN113476067B (zh) * 2021-06-30 2024-05-31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编码的csxi轮盘式编码孔径设计方法
CN114531201A (zh) * 2021-12-27 2022-05-24 西安理工大学 非直视紫外光通信单散射的路径损耗模型的简化方法
CN115793674A (zh) * 2023-02-07 2023-03-14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紫外线物流导航系统
CN115793674B (zh) * 2023-02-07 2023-08-25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紫外线物流导航系统
CN116045969A (zh) * 2023-03-06 2023-05-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光脉冲调制引导的舰载飞机近场视觉导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5871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5871B (zh) 基于无线紫外光和多维编码的直升机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3569372B (zh) 基于无线紫外光的直升机助降系统及助降方法
US7873278B2 (en) Underwate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4249158A (en) Aircraft take-off and lan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05827311B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法和定位系统
CN108075814B (zh) 一种基于无线紫外光mimo的直升机助降方法
CN106461932A (zh) 光通信终端
CN106595639A (zh) 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和装置及机器人
CN109510655A (zh) 临近空间平台面向任务编队组网分布式协同飞行控制方法
KR101201344B1 (ko) 근거리 통신기반 항로표지물의 원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5306131A (zh) 一种移动信号增强系统及方法
CN104803001B (zh) 基于分等级喷泉码引导直升机助降的通信方法
CN109960275A (zh) 一种无人机搜救系统与方法
CN206743257U (zh) 一种用于查找黑广播的监测装置
CN1376933A (zh) 一种多功能地面定位系统
CN109245824A (zh) 基于Lifi技术的海洋通信系统
KR20100064407A (ko) 엘이디형 교량표 및 엘이디형 교량표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CN208924246U (zh) 基于Lifi技术的海洋通信系统
CN106788761B (zh) 一种混合光编码方法及装置
CN209447042U (zh) 一种无人机搜救系统
CN205405271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
CN108974316B (zh) 多旋翼无人热气飞艇系统
CN108535691A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4489172U (zh) 一种用于无线电监测的系留飞艇升降控制系统
CN106527477A (zh) 一种无人机监管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