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2791B -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2791B
CN103892791B CN201410135999.0A CN201410135999A CN103892791B CN 103892791 B CN103892791 B CN 103892791B CN 201410135999 A CN201410135999 A CN 201410135999A CN 103892791 B CN103892791 B CN 103892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light
segment
oculi posterior
posterior segm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59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2791A (zh
Inventor
王辉
蔡守东
李鹏
代祥松
郭曙光
吴蕾
何卫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359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2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2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2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2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2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调节元件、眼前节光路组件、眼后节光路组件、扫描组件及主体模块,所述调节元件设置于靠近人眼的一端,用于反射所述人眼散射的信号光;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及眼后节光路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元件及所述扫描组件之间,用于传递所述调节元件反射的信号光至所述扫描组件;所述扫描组件设置于相对于所述调节元件的另一端,用于将传递的信号光传输至所述主体模块;所述主体模块用于对所述扫描组件传递的信号光进行干涉并采集相应的干涉光;其中,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被控制进行同步旋转,以相互配合将信号光传递给所述主体模块。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具有切换快捷,操作方便,成像质量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眼轴长是判断人眼屈光不正的根源,区别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测算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体参数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测量眼轴长的方法包括A超测量法和光学测量法,现有的A超测量法是采用超声测距原理,但需要探头直接接触人眼,且超声的分辨率较低、测量不够精确,而光学测量法基于双波长的光相干原理来测量眼轴长,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就是一种新兴的光学成像技术,专利文献200710020707.9公开了一种利用OCT测量眼轴长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实现人眼和各种动物活体的眼轴长度的测量,但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1,采用步进电机的移动探头,来实现光程的调节,从而实现角膜和眼底的成像。而电机发生前后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实现前后节快速切换并实时成像,加上被测对象的眼睛会抖动,使得测量眼轴长度不准确,误差非常大;2,由于角膜及眼底结构不同,采用同一个探头无法在这两个位置都聚焦,导致成像质量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其具有切换快捷,操作方便,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科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人眼的参数,其包括调节元件、眼前节光路组件、眼后节光路组件、扫描组件及主体模块,
所述调节元件设置于外壳上靠近所述人眼的一端,用于反射所述人眼散射的信号光;
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及眼后节光路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元件及所述扫描组件之间,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用于传递所述调节元件反射的信号光至所述扫描组件,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用于传递所述调节元件反射的信号光至所述扫描组件;
所述扫描组件设置于外壳上相对于所述调节元件的另一端,用于将传递的信号光传输至所述主体模块;
所述主体模块用于对所述扫描组件传递的信号光进行干涉并采集相应的干涉光;
其中,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被控制进行同步旋转,以相互配合将信号光传递给所述主体模块。
其中,还包括电子控制组件,所述电子控制组件具有电控旋转支架,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分别被固定在电控旋转支架上,所述电子控制组件根据用户预设的时序,同步控制对应的电控旋转支架,以控制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进行同步旋转。
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调节元件的第一旋转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扫描组件的第二旋转支架;
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支架提供旋钮,通过手动旋转对应旋钮的方式,以控制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进行同步旋转。
其中,所述主体模块包括光源、耦合器及参考臂组件,所述耦合器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并向所述参考臂组件及所述扫描单元提供光,所述参考臂组件将接收到的光反射回所述耦合器以形成参考光。
其中,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探测器及控制器,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光与所述参考光在所述耦合器内发生干涉并形成干涉光,所述干涉光经所述探测器接收并处理后由所述控制器采集。
其中,所述扫描组件包括水平方向扫描单元及竖直方向扫描单元,所述水平方向扫描单元接收所述耦合器提供的光并反射至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通过旋转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获得不同的转动角度,以使光传递至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或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
其中,还包括分光镜及眼底镜,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包括全反射镜,当对所述人眼进行眼前节成像时,同步控制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及所述调节元件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提供的光经所述全反射镜反射后到达所述调节元件,且经所述调节元件、所述分光镜反射及所述眼底镜聚焦至所述人眼的眼前节,从而生成信号光,所述信号光沿与入射的光相反的光路返回至所述耦合器并与所述参考光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
其中,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继透镜,其中,
在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和所述全反射镜之间至少有一个中继透镜,当进行眼前节成像时,将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反射的光透过所述中继透镜发射到所述第一全反射镜;或
在所述第一全反射镜和所述调节元件之间至少有一个中继透镜,此时,所述第一全反射镜反射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输出的光,并透过所述中继透镜照射到所述调节元件。
其中,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包括光程调节单元及屈光调节元件,当对所述人眼进行眼后节成像时,同步控制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及所述调节元件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提供的光依次经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及屈光调节元件到达所述调节元件,且经所述调节元件、所述分光镜反射及所述眼底镜聚焦至所述人眼的眼后节,从而生成信号光,所述信号光沿与入射光相反的光路返回至所述耦合器并与所述参考光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
其中,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包括四个全反射镜,其中二个全反射镜固定不动,移动另外二个全反射镜,调节光在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内的光程,以调节眼后节光路组件的光程,使得与参考光相干的位置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包括二个全反射镜和一个反向回射器,其中二个全反射镜固定不动,移动所述反向回射器,调节光在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内的光程,以调节眼后节光路组件的光程,使得与参考光相干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眼科测量方法,包括:
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
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
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以及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是在接收到所述眼前节信号光时对所述眼前节信号光进行干涉所得到的;
其中,所述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是在接收到所述眼后节信号光时对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进行干涉所得到的。
其中,所述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以及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计算眼轴长度,包括:
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获取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
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获取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
根据所述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所述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以及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光程调节量是在调节所述眼后节图像成像时所生成的变化量。
其中,所述眼轴长度为: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
其中,所述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包括:
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切换时段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
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前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
其中,所述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包括:
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切换时段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
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后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同步控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与所述调节元件的转动状态,以快速切换对所述人眼的眼前节成像或眼后节成像,并通过计算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的光程差,获得所述人眼的相关参数,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切换快捷,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满足了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测量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进行水平方向扫描时,扫描组件、调节元件与探测器的时序配合图。
图5(a)至图5(d)为进行竖直方向扫描时,扫描组件、调节元件与探测器的时序配合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视光学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科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眼科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眼轴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科测量装置,用于对人眼200的参数进行测量,如测量所述人眼200的眼轴长、晶状体长度等参数,所述眼科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模块10、扫描组件20、眼前节光路组件30、眼后节光路组件40、调节元件50、分光镜60及眼底镜70,所述主体模块10生成参考光并向所述扫描组件20提供光,该光根据所述扫描组件20的转动角度,传递至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或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40,并经所述调节元件50、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相应部位以形成信号光,所述信号光沿与入射光相反的方向传播回所述主体模块10并与所述参考光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主体模块10还采集所述干涉光。
请一并参阅图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模块10包括光源11、耦合器12、参考透镜13、参考反射镜14、偏振控制器15、调焦透镜16、探测器17及控制器18。所述光源11可为OCT光源,其发出波长为近红外波的弱相干光并传递至所述耦合器12,所述耦合器12将接收到的光分成两束,其中一束经所述参考透镜13准直及所述参考反射镜14垂直反射后返回所述耦合器12内,以作为参考光。另一束则依次经所述偏振控制器15及所述调焦透镜16调焦后传递至所述扫描组件20。
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组件20包括水平扫描单元21及竖直扫描单元22,光经所述调焦透镜16调焦后传递至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再经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反射至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可通过控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使之处于不同的转动角度来选择光的传播方向,以使光传递至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或眼后节光路组件40。
具体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眼科成像装置还包括电子控制组件(如电机),所述电子控制组件具有电控旋转支架(如转轴),所述电子控制组件与所述控制器18电性连接,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固定在所述电控旋转支架上,所述控制器18通过控制所述电子控制组件的转动以带动所述电控旋转支架的转动,以控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的转动角度,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一转动角度时,其将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接收到的光反射至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二转动角度时,其将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接收到的光反射至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4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经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或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40后到达所述调节元件50,所述调节元件50可为全反射镜,其通过与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配合将所述光入射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或眼后节。具体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元件50同样固定在所述电控旋转支架上,所述控制器18在控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旋转的同时同步控制所述调节元件50的旋转,通过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与所述调节元件50的角度配合实现将所述光传递至所述人眼的不同位置。如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一转动角度时,同步控制所述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调节元件50将接收到的光反射至所述分光镜60,并经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如所述人眼200的角膜等位置。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二转动角度时,同步控制所述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调节元件50将接收到的光反射至所述分光镜60,并经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后节,如所述人眼200的视网膜等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眼科测量装置还可通过手动调节控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及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度,具体为,所述眼科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竖直调节单元22的第一旋转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调节元件50的第二旋转支架,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支架提供旋钮,通过手动旋转所述旋钮同步调整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及所述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以配合将所述光入射进所述人眼200的相应位置。如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一转动角度时,同步旋转旋钮控制所述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调节元件50将接收到的光反射至所述分光镜60,并经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如所述人眼200的角膜等位置。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二转动角度时,同步旋转旋钮控制所述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调节元件50将接收到的光反射至所述分光镜60,并经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后节,如所述人眼200的视网膜等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及所述调节单元50还可通过其他的机械设备或电学方法进行角度旋转控制,只要满足这种设计结构的方案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包括全反射镜32,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一转动角度时,所述全反射镜32将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传递的光反射至所述调节元件5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还包括至少一个中继透镜,其中,在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22和所述全反射镜32之间至少有一个中继透镜,此时,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22转动第一转动角度时,将所述水平方向扫描单元21传递的光透过所述中继透镜发射到所述全反射镜32;或在所述全反射镜32和所述调节元件50之间至少有一个中继透镜,此时,由所述全反射镜32将所述水平方向扫描单元109传递的光反射透过所述中继透镜照射到所述调节元件50上。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包括二个中继透镜,即第一中继透镜31和第二中继透镜33,其中所述第一中继透镜31在所述全反射镜32和竖直方向扫描单元22之间,所述第二中继透镜33在所述全反射镜32和所述调节元件50之间,此时,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22处于第一转动角度时,将所述水平方向扫描单元21传递的光透过所述第一中继透镜31发射到所述全反射镜32,由所述全反射镜32反射透过所述第二中继透镜33后照射到所述调节元件5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元件50接收来自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30的光,并将光反射至所述分光镜60,再经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如所述人眼200的眼角膜。所述眼前节散射入射的光,产生眼前节光信号,所述眼前节光信号沿与原来入射的光相反的方向依次经所述眼底镜70、分光镜60、调节元件50、眼前节光路组件30、扫描组件20传播回到所述主体模块10,并在所述耦合器12内与所述参考光进行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探测器17接收所述干涉光并处理后传输至所述控制器18。由于所述眼前节信号光的偏振方向在回到所述耦合器12前由所述偏振控制器15进行了控制,保证了干涉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40包括光程调节单元及屈光调节单元46,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全反镜41、第二全反镜42、第三全反镜43、第四全反镜44及位移控制元件45。当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二转动角度时,其将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提供的光传递至所述光程调节单元中的第一全反镜41,并经过所述第二全反镜42、第三全反镜43及第四全反镜44反射至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所述光透射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后传递至所述调节元件50,所述调节元件50根据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的转动角度而做相应的旋转,并和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相互配合实现将所述光反射到所述分光镜60,由所述分光镜60反射到所述眼底镜70,由所述眼底镜70聚焦到所述人眼200的眼后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测所述人眼200的眼后节,由于不同人眼的眼轴长不同,但所述耦合器12至所述参考反射镜14的长度是不可调节的,因此在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40中的必须有光程调节单元,若光程调节机制是在扫描组件20之前,例如采用步进电机前后移动来改变光程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但前后节切换时,需要机械系统运动来改变光程,这会引入多普勒效应,从而降低系统的信噪比,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在眼后节光路组件40中添加光程调节单元,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包括四个全反射镜,其中二个全反射镜固定不动,另外二个可移动,即第一全反镜41、第四全反镜44是固定不动的,第二全反镜42、第三全反镜43是可移动的全反射镜,所述第二全反镜42及所述第三全反镜43固定在所述位移控制元件45上,在实现光程调节时只需保持其中二个全反镜不动,即保持所述第一全反镜41、第四全反镜44固定不动,同时通过所述位移控制元件45移动另外二个全反射镜,即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全反镜42、第三全反镜43,便能实现光程调节。所述位移控制元件45上安装有位移感应器,可用以获得所述第二全反镜42及所述第三全反镜43的位移量。另外,在进行眼后节测量时,可通过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调节所述光在所述人眼200内聚焦的位置,如可通过移动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使光聚焦在所述人眼200的视网膜或晶状体的前表面或者后表面,以实现不同目的的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全反镜42及所述第三全反镜43的位移量还可以通过步进电机、音圈电机或者光栅尺、容栅尺等计算获得,而不只局限于上述提到的移动装置或感应器,只要满足这种设计的结构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程调节单元还可包括二个全反射镜和一个可移动反向回射器,在实现光程调节时只需要保持二个全反射镜不动,同时通过移动所述可移动反向回射器,便能实现光程调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眼后节后,所述眼后节散射入射的光,并产生眼后节光信号,所述眼后节光信号沿与原来入射的光相反的方向依次经所述眼底镜70、分光镜60、调节元件50、眼后节光路组件40、扫描组件20传播回到所述主体模块10,并在所述耦合器12内与所述参考光进行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探测器17接收所述干涉光并处理后传输至所述控制器18。由于所述眼后节信号光的偏振方向在回到所述耦合器12前由所述偏振控制器15进行了控制,保证了干涉的效果。所述控制器18通过所述眼前节成像与所述眼后节成像的光程差,就可获得相应的人眼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组件20及调节元件50除了可以进行光路的快速切换外,还可对所述人眼200进行扫描成像,其中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控制对水平方向,即X方向进行扫描,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控制对竖直方向,即Y方向进行扫描。请一并参阅图4(a)至图4(c),图4(a)至图4(c)为进行水平方向扫描时,所述扫描组件20与调节元件50的运动状态及配合时序图。
其中,t1为所述扫描组件20从眼前节成像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所需的时间,t2为采集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或者眼后节所需的工作时间。“扫眼前节位置”即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一转动角时且所述调节元件50配合使得光聚焦到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时的位置。“扫眼后节位置”即竖直扫描单元22处于第二转动角时且所述调节元件50配合使得光聚焦到所述人眼200的眼后节时的位置。当要采集眼前节图像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及所述调节元件50转至扫描眼前节所需的位置,转到位后便固定不动。此时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从位置2开始扫描,同时探测器17同步开始采集信号。当经过t2时间,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处于位置1。所述装置采集好眼前节图像后,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及所述调节元件50切换至扫描眼后节所需的位置,另外水平扫描单元21复位到位置2,此过程所需时间为t1。接着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及所述调节元件50保持静止,而水平扫描单元21开始扫描,探测器17同步开始采集信号。又经过t2时间,所述装置采集好眼后节图像。接着系统再切换至采集眼前节图像时所需的扫描状态,如此反复,实现前后节的切换扫描及成像,此时对应采集水平方向的单线扫描。
请一并参阅图5(a)至图5(d),图5(a)至图5(d)为进行竖直方向扫描时,所述扫描组件20、所述调节元件50及探测器17的时序配合图。其中“水平扫描单元21的转动中心位置”为使得入射水平扫描单元21的光出射后仍沿光路主光轴时,水平扫描单元21所处的位置。
当要采集眼前节图像时,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转至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的转动中心位置”,所述调节元件50转至扫眼前节所需的位置,转到位后便静止不动。而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以“扫眼前节位置”为转动中心进行扫描,所述探测器17同步开始采集信号。当经过t2时间,所述装置采集好眼前节图像后,所述调节元件50切换至扫后节所需位置,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保持不动,另外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切换至准备进行眼后节扫描的起始位置,此过程所需时间为t1。接着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及所述调节元件50保持静止,而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以“扫眼后节位置”为转动中心进行扫描,所述探测器17同步开始采集信号。又经过t2时间,系统采集好眼后节图像。接着系统再切换至眼前节扫描所需状态,如此反复,实现前后节的切换扫描及成像,此时对应采集Y方向的单线扫描。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水平方向扫描和竖直方向扫描的同步配合,即可配合实现“十”字形扫描、“米”字形扫描、环形扫描、矩形区域扫描等各种方式的扫描。只需根据控制所述水平扫描单元21及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在此亦不在赘述。另外亦可配合实现眼前节以某一扫描形态扫描,而眼后节以另一种形态扫描,这些都可通过控制各扫描装置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组件20、调节元件50及探测器17的状态变化及时序的时间控制都是通过所述控制器18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测量装置还包括虹膜成像组件80,所述虹膜成像组件80包括:虹膜分光镜81、物镜82及摄像器83,照明光源(图未示)设置于所述眼底镜70与所述人眼200之间,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红外光。该光照射到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并在所述眼前节发生反射,所述反射光依次透射所述眼底镜70和分光镜60传递至所述虹膜分光镜81,所述虹膜分光镜81将反射光反射到所述物镜82,由所述物镜82聚焦到所述摄像器83后由所述摄像器83拍摄。
具体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虹膜成像组件80用于监视光路以指导操作人员操作仪器和了解被测者的相关信息,检测者使用下颚托系统使被检眼固定,使来自固视光学组件90中的固视标固视在所述人眼200中后,检测者一边通过观察所述控制器18的显示屏,一边通过操作杆控制下颚托系统的移动,以使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如虹膜进入所述虹膜成像组件80的摄像器83中,并且虹膜像呈现在所述控制器18的显示屏中,以便指导医生操作仪器和了解所述人眼200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测量装置还包括固视光学组件90,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6,所述固视光学组件90包括:固视光源91、透镜92、反射元件93、屈光补偿单元94及平移装置95,所述固视光源91可为LCD或OLCD,其发出可见光,该可见光透射所述透镜92后传递至所述反射元件93,由所述反射元件93反射至所述屈光补偿单元94后,再透射所述屈光补偿单元94到达所述虹膜分光镜82,并依次透射所述虹膜分光镜82、分光镜60后由所述眼底镜70汇聚到所述人眼200。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内部固视标来变更所述人眼200的固视位置,所述内部固视标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以此来满足检测人眼不同位置,其中在进行眼后节成像时,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40中的屈光调节单元46与所述固视光学组件90中的屈光补偿单元94均固定在所述平移装置95上,并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二者的移动。
若固视点固定不动,不同人眼观察时,固视点的清晰程度不同,这给被测者固视时造成不舒适,因此所述眼后节成像时,光路经过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调屈后,能聚焦于眼底视网膜上,使人眼能看清晰扫描线。
本发明实施中为了实现对于不同人眼都能看清晰扫描线,通过所述固视光学组件中的屈光补偿单元94在固视点中引入了调屈机制,就是为了能实现对于不同人眼都能看清,但在眼后节成像组件40中的屈光调节单元46后加入固视光路,则会影响眼后节成像时的光路,所述固视点不能随所述光程调节单元中的四个全反射镜一起移动,因此所述固视光路必然在所述光程调节单元中的四个全反射镜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入平移装置95,并将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及所述屈光补偿单元94同时固定在所述平移装置95上,利用手动或电动的方式控制实现所述眼后节成像组件40中的屈光调节单元46与所述固视光学组件90中的屈光补偿单元94同时移动,实现所述屈光调节单元46与所述屈光补偿单元94的联动机制,通过控制实现屈光调节单元46与所述屈光补偿单元94的一起移动,既可以实现人眼固视,又不影响眼后节成像时的光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测量装置,通过同步控制所述竖直扫描单元22与所述调节元件50的转动角度,以快速切换对所述人眼200的眼前节成像或眼后节成像,并通过计算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的光程差,获得所述人眼200的相关参数,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切换快捷,成像质量高及结果精确等优点,满足了使用要求。
请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科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101,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
具体的,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可以由计算机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经过同步旋转后的调节元件可以使人眼的眼前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进入眼前节光路组件,从而所述计算机可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传递至所述扫描组件的眼前节信号光,所述眼前节信号光为人眼的眼前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
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计算机可以先检测当前是否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切换时段,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切换时段时,计算机可以控制所述扫描组件和所述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此后,所述计算机还可以继续检测是否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中,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前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即在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和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中可以执行S101步骤中的所有过程。其中,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同步旋转的时长进行设置,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所述扫描组件对人眼的眼前节部位的扫描时长进行设置。
S102,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
具体的,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可以由计算机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经过同步旋转后的调节元件可以使人眼的眼后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进入眼后节光路组件,从而所述计算机可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传递至所述扫描组件的眼后节信号光,所述眼后节信号光为人眼的眼后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
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计算机可以先检测当前是否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切换时段,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切换时段时,计算机可以控制所述扫描组件和所述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此后,所述计算机还可以继续检测是否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中,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后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即在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和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中可以执行S102步骤中的所有过程。其中,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同步旋转的时长进行设置,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所述扫描组件对人眼的眼后节部位的扫描时长进行设置。
通过设置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可以使计算机根据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以及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智能地控制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之间的多次切换和扫描。
S103,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
具体的,计算机可以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其中,在接收到所述眼前节信号光时,可以对所述眼前节信号光进行干涉以得到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在接收到所述眼后节信号光时,可以对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进行干涉以得到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此时,所述计算机具体可以根据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和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扫描组件和调节元件的同步旋转,可以快速切换对所述人眼的眼前节成像或眼后节成像,以分别收集到眼前节信号光和眼后节信号光,并通过眼前节信号光和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由于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之间可以快速切换,所以也提高了计算眼轴长度的速度。
再请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眼科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201,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切换时段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
S202,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前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
其中,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同步旋转的时长进行设置,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所述扫描组件对人眼的眼前节部位的扫描时长进行设置。当计算机检测到目前处于眼前节切换时段时,所述计算机可以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经过同步旋转后的调节元件可以使人眼的眼前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进入眼前节光路组件。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时,说明同步旋转结束,此时,所述计算机可以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前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所述眼前节信号光为人眼的眼前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其中,可以对所述眼前节信号光进行干涉以生成眼前节图像,所述计算机可以显示所述眼前节图像。
S203,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切换时段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
S204,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后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
其中,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同步旋转的时长进行设置,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的时长可以预先根据所述扫描组件对人眼的眼后节部位的扫描时长进行设置。当计算机检测到目前处于眼后节切换时段时,所述计算机可以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经过同步旋转后的调节元件可以使人眼的眼后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进入眼后节光路组件。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时,说明同步旋转结束,此时,所述计算机可以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后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所述眼后节信号光为人眼的眼后节部位所散射的信号光。其中,可以对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进行干涉以生成眼后节图像,所述计算机可以显示所述眼后节图像。
通过设置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可以使计算机根据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以及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智能地控制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之间的多次切换和扫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先执行S203和S204的步骤,再执行S201和S202的步骤。
结合图8和图4(a)再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的,再请参阅上述图4(a),其中,0至t1、2t1+2t2至3t1+2t2均为所述扫描组件从眼后节成像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所需的时间,即0至t1、2t1+2t2至3t1+2t2的时间段均属于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t1至t1+t2、3t1+2t2至3t1+3t2均为采集人眼的眼前节所需的工作时间,即t1至t1+t2、3t1+2t2至3t1+3t2的时间段均属于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t1+t2至2t1+t2、3t1+3t2至4t1+3t2均为所述扫描组件从眼前节成像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所需的时间,即t1+t2至2t1+t2、3t1+3t2至4t1+3t2的时间段均属于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2t1+t2至2t1+2t2为采集人眼的眼后节所需的工作时间,即2t1+t2至2t1+2t2的时间段属于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由上可见,在0至4t1+3t2的时间段中,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是由所述眼前节切换时段、所述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所述眼后节切换时段以及所述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所组成的,使计算机可以在不同的时段内分别完成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到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之后,所述计算机具体可以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以及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是在接收到所述眼前节信号光时对所述眼前节信号光进行干涉所得到的;其中,所述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是在接收到所述眼后节信号光时对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进行干涉所得到的。
以下通过S205至S207对所述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以及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计算眼轴长度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205,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获取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
S206,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获取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
S207,根据所述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所述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以及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计算眼轴长度;
具体的,所述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具体可以为眼前节图像中角膜顶端到图像顶端的距离,所述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具体可以为眼后节图像中图像顶端到黄斑中心凹的距离。所述计算机可以根据所述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所述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以及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计算眼轴长度,其中,所述光程调节量是在调节所述眼后节图像成像时所生成的变化量。
所述眼轴长度为: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
其中,所述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与所述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的差为眼前后节的固定光程差,所述眼前后节的固定光程差所对应的距离可以通过定标测量得到。
下面将结合图9、上述图2以及上述图3对S207步骤再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眼轴长的结构示意图。
在测量眼前节图像时,所述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具体表征为:从耦合器12出光,经偏振控制器15,经水平扫描单元21,再经过竖直扫描单元22的反射,再经过第一中继透镜31、全反射镜32、第二中继透镜33,照射到调节元件50上,再经过分光镜60反射到述眼底镜70,最后照射到眼前节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空间位置F的光程。
在测量眼后节图像时,所述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具体表征为:从耦合器12出光,经偏振控制器15,经水平扫描单元21,再经过竖直扫描单元22的反射,再经过第一全反镜41、第二全反镜42、第三全反镜43、第四全反镜44的反射后,穿过屈光调节单元46,照射到调节元件50上,再经过分光镜60反射到所述眼底镜70,最后照射到眼前节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空间位置F的光程。其中,所述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为切换至眼后节光路且第三全反镜43和第四全反镜44未被调节时的光程。
在图9中,F点的位置为眼前节成像时眼前节光路的等干涉面的起始位置,即眼前节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G点的位置为在切换至眼后节光路,且未调节所述第三全反镜43和第四全反镜44时,眼后节光路的等干涉面的起始位置。由于人眼轴长不都相同,所以需要通过调节所述第三全反镜43和第四全反镜44使得可以得到清晰的眼后节图像,此时,H点的位置为在切换至眼后节光路,且调节所述第三全反镜43和第四全反镜44使视网膜Er图像能清晰成像时,眼后节光路的等干涉面的起始位置。A的长度为所述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B的长度为所述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A的长度都可以通过眼前节图像计算得到,B的长度可以通过眼后节图像计算得到。
其中,所述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与所述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的差为眼前后节的固定光程差,所述眼前后节的固定光程差的长度为F点到G点的距离,可以设F点到G点的距离为CO,所述CO可以通过定标测量出。当所述第三全反镜43和第四全反镜44移动S距离时,可以得到清晰的视网膜Er图像,可以得知G点到H点的距离为2S,所述光程调节量即为2S,其中,所述第三全反镜43和第四全反镜44的移动量S可以通过采用光栅尺、容栅尺等计算工具计算得到。因此,通过参数B、CO、S、A可以计算出所述眼轴长度=B+CO+2S-A。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扫描组件和调节元件的同步旋转,可以快速切换对所述人眼的眼前节成像或眼后节成像,以分别收集到眼前节信号光和眼后节信号光,并通过眼前节信号光和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由于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之间可以快速切换,所以也提高了计算眼轴长度的速度和精度。
下面结合上述图1和上述图3再对计算机控制扫描组件和调节元件进行同步旋转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一、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
具体的,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计算机可以控制扫描组件20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50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此时,所述主体模块10生成参考光并向所述扫描组件20提供光,该光根据所述扫描组件20的第一转动角度,传递至第一中继透镜31,再由全反射镜32反射到第二中继透镜33,再经所述调节元件50、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相应部位以形成眼前节信号光,所述眼前节信号光沿与入射光相反的方向传播回所述主体模块10并与所述参考光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主体模块10还采集所述干涉光,所述干涉光为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
步骤二、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
具体的,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计算机可以控制扫描组件20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50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此时,所述主体模块10生成参考光并向所述扫描组件20提供光,该光根据所述扫描组件20的第二转动角度,传递至第一全反镜41、第二全反镜42、第三全反镜43、第四全反镜44,再反射到屈光调节单元46,再经所述调节元件50、所述分光镜60反射及所述眼底镜70聚焦至所述人眼200的相应部位以形成眼后节信号光,所述眼后节信号光沿与入射光相反的方向传播回所述主体模块10并与所述参考光干涉产生干涉光,所述主体模块10还采集所述干涉光,所述干涉光为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
步骤三、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
具体的,计算机可以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其中,在接收到所述眼前节信号光时,可以对所述眼前节信号光进行干涉以得到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在接收到所述眼后节信号光时,可以对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进行干涉以得到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此时,所述计算机具体可以根据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和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扫描组件和调节元件的同步旋转,可以快速切换对所述人眼的眼前节成像或眼后节成像,以分别收集到眼前节信号光和眼后节信号光,并通过眼前节信号光和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由于眼前节成像和眼后节成像之间可以快速切换,所以也提高了计算眼轴长度的速度。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眼科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人眼的参数,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元件、眼前节光路组件、眼后节光路组件、扫描组件、电子控制组件及主体模块,
所述调节元件设置于靠近所述人眼的一端,用于反射所述人眼散射的信号光;
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及眼后节光路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元件及所述扫描组件之间,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用于传递所述调节元件反射的信号光至所述扫描组件,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用于传递所述调节元件反射的信号光至所述扫描组件;
所述扫描组件设置于相对于所述调节元件的另一端,用于将传递的信号光传输至所述主体模块;
所述主体模块用于对所述扫描组件传递的信号光进行干涉并采集相应的干涉光;
其中,所述电子控制组件具有电控旋转支架,所述电控旋转支架包括第一旋转支架和第二旋转支架,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分别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上,所述电子控制组件根据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同步控制对应的电控旋转支架,以控制所述调节元件和所述扫描组件进行同步旋转,以相互配合将信号光传递给所述主体模块;
其中,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包括眼前节切换时段、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眼后节切换时段及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包括光源、耦合器及参考臂组件,所述耦合器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并向所述参考臂组件及所述扫描组件提供光,所述参考臂组件将接收到的光反射回所述耦合器以形成参考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探测器及控制器,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光与所述参考光在所述耦合器内发生干涉并形成干涉光,所述干涉光经所述探测器接收并处理后由所述控制器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组件包括水平方向扫描单元及竖直方向扫描单元,所述水平方向扫描单元接收所述耦合器提供的光并反射至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通过旋转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获得不同的转动角度,以使光传递至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或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光镜及眼底镜,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包括全反射镜,当对所述人眼进行眼前节成像时,同步控制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及所述调节元件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提供的光经所述全反射镜反射后到达所述调节元件,且经所述调节元件、所述分光镜反射及所述眼底镜聚焦至所述人眼的眼前节,从而生成信号光,所述信号光沿与入射的光相反的光路返回至所述耦合器并与所述参考光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前节光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继透镜,其中,
在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和所述全反射镜之间至少有一个中继透镜,当进行眼前节成像时,将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反射的光透过所述中继透镜发射到所述全反射镜;或
在所述全反射镜和所述调节元件之间至少有一个中继透镜,此时,所述全反射镜反射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输出的光,并透过所述中继透镜照射到所述调节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包括光程调节单元及屈光调节元件,当对所述人眼进行眼后节成像时,同步控制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及所述调节元件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竖直方向扫描单元提供的光依次经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及屈光调节元件到达所述调节元件,且经所述调节元件、所述分光镜反射及所述眼底镜聚焦至所述人眼的眼后节,从而生成信号光,所述信号光沿与入射光相反的光路返回至所述耦合器并与所述参考光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包括四个全反射镜,其中二个全反射镜固定不动,移动另外二个全反射镜,调节光在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内的光程,以调节眼后节光路组件的光程,使得与参考光相干的位置发生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调节单元包括二个全反射镜和一个反向回射器,其中二个全反射镜固定不动,移动所述反向回射器,调节光在所述眼后节光路组件内的光程,以调节眼后节光路组件的光程,使得与参考光相干的位置发生变化。
10.一种眼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切换至眼前节成像时,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切换时段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一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前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前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前节信号光;
当切换至眼后节成像时,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切换时段时,控制扫描组件和用于反射人眼散射的信号光的调节元件以第二转动角度进行同步旋转,当检测到处于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中的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时,控制所述扫描组件扫描眼后节部位,以接收由眼后节光路组件所传递的眼后节信号光;
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眼前后节切换采集时序包括眼前节切换时段、眼前节图像采集时段、眼后节切换时段及眼后节图像采集时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眼前节信号光和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计算眼轴长度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以及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是在接收到所述眼前节信号光时对所述眼前节信号光进行干涉所得到的;
其中,所述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是在接收到所述眼后节信号光时对所述眼后节信号光进行干涉所得到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以及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计算眼轴长度,包括:
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前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前节图像获取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
根据由干涉后的眼后节信号光所生成的眼后节图像获取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
根据所述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所述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以及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计算眼轴长度;
其中,所述光程调节量是在调节所述眼后节图像成像时所生成的变化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眼轴长度为:眼前节光路固有光程-眼后节光路固有光程+光程调节量+眼后节图像顶端到眼后节图像中视网膜信号的光程-眼前节图像顶端到眼前节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
CN201410135999.0A 2014-04-04 2014-04-04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3892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5999.0A CN103892791B (zh) 2014-04-04 2014-04-04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5999.0A CN103892791B (zh) 2014-04-04 2014-04-04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2791A CN103892791A (zh) 2014-07-02
CN103892791B true CN103892791B (zh) 2015-09-23

Family

ID=5098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5999.0A Active CN103892791B (zh) 2014-04-04 2014-04-04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2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8635B2 (ja) * 2014-11-26 2016-08-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眼球の光計測装置
JP5958525B2 (ja) * 2014-11-26 2016-08-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眼球の光計測装置
CN105395162B (zh) * 2015-12-21 2017-01-11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电位器控制偏振控制器的方法、装置及oct系统
CN106923784A (zh) * 2017-02-15 2017-07-07 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人眼参数测量系统
CN110123262A (zh) * 2018-02-08 2019-08-16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眼科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9124566B (zh) * 2018-08-13 2022-02-22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具有自动视网膜特征检测的眼科成像系统
JP2020044027A (ja) 2018-09-18 2020-03-2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1557637A (zh) * 2019-02-13 2020-08-21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眼科测量系统
CN111513917B (zh) * 2020-05-22 2022-03-22 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散光型icl术后残留散光的转位调整方法并预估转位调整后的屈光度的方法
CN116616695B (zh) * 2023-04-07 2024-05-14 瑞尔明康(浙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人眼光学特征获取方法、大视场验光装置及验光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7327A (en) * 1991-04-15 1994-09-13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xial eye length
JP2000023916A (ja) * 1998-07-07 2000-01-25 Canon Inc 検眼装置
CN102058391A (zh) * 2009-11-17 2011-05-18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对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成像的设备和方法
CN102438505A (zh) * 2011-04-23 2012-05-02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科oct系统和眼科oct成像方法
CN102551654A (zh) * 2012-01-20 2012-07-11 王毅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及进行眼睛生物测量的方法
WO2013159280A1 (zh) * 2012-04-24 2013-10-31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及快速切换实现前后节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4516B2 (ja) * 2006-04-07 2012-02-0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7327A (en) * 1991-04-15 1994-09-13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xial eye length
JP2000023916A (ja) * 1998-07-07 2000-01-25 Canon Inc 検眼装置
CN102058391A (zh) * 2009-11-17 2011-05-18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对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成像的设备和方法
CN102438505A (zh) * 2011-04-23 2012-05-02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科oct系统和眼科oct成像方法
CN102551654A (zh) * 2012-01-20 2012-07-11 王毅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及进行眼睛生物测量的方法
WO2013159280A1 (zh) * 2012-04-24 2013-10-31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及快速切换实现前后节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2791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2791B (zh) 眼科测量装置和方法
CN203643682U (zh) 一种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
CN103976707B (zh) 一种测量眼轴光程值的oct系统及方法
CN203935168U (zh) 能同时实现眼前节眼后节成像的眼科oct装置
CN102438505B (zh) 一种眼科oct系统和眼科oct成像方法
CN103989453B (zh) 一种多功能眼科测量装置及测试人眼不同部位的方法
US8496588B2 (en) Procedures for an ultrasonic arc scanning apparatus
US9737207B2 (en) Method for quick switching to realiz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eye segments imaging
CN203885475U (zh) 一种多功能眼科测量装置
US10743762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JP6685144B2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検査システム
CN208677360U (zh) 眼科测量系统
JP2014144178A (ja) 眼科用光断層画像表示装置
JP3539829B2 (ja) 眼科測定装置
CN104825148B (zh) 一种测量血管血液流量的设备及方法
WO2019225290A1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9644870U (zh) 眼科测量系统
US6547392B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JP2019201951A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702643B (zh) 用于检查或处理人眼的仪器
CN110215183A (zh) 固视光学装置、眼科测量系统及成像方法
CN111557637A (zh) 眼科测量系统
CN111643048A (zh) 基于微调焦的眼科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10680273A (zh) 眼科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5944267A (zh) 一种眼科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803, block B, Jingang center, Jingang building, houy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401, entrepreneurship Park, University Town, Lishan Road, Xili Town, Nanshan,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L302, Building 2, Skyworth Innovation Valley, No. 8 Tangtou 1st Road,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803, block B, Jingang center, Jingang building, houy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