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1302A -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1302A
CN103891302A CN201280051506.4A CN201280051506A CN103891302A CN 103891302 A CN103891302 A CN 103891302A CN 201280051506 A CN201280051506 A CN 201280051506A CN 103891302 A CN103891302 A CN 103891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order
receiving system
recognition result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15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里直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91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1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requesting content on demand, e.g. video o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3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 H04N21/8358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involving waterma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1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switching information during the broadcast or the distribution
    • H04H20/106Receiver-sid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0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4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ed in that additional data relating to the broadcast data are available via a different channel than the broadcast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0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9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35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 H04H60/37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or recognis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e.g. for identifying broadcast stations or for identifying users for identifying segments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e.g. scenes or extracting programme ID
    • H04H60/375Commerc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使用内容识别技术对内容进行转换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接收部接收广播内容。特征量提取部从所接收的广播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识别结果获取部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命令获取部根据已经这样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执行广播内容和分发内容的转换的操作的视频切换命令。控制部根据已经这样获取的视频切换命令而控制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操作。该技术可以应用于例如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数字电视接收机。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使用内容识别技术对内容进行转换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期望在由数字电视接收机代表的用于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装置中,服务是广泛的,从而从连接到因特网的应用服务器获取和执行要与广播内容(诸如节目和CM)相关联地执行的应用程序。为此,讨论了用于获得作为广播和通信的融合的这种混合服务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像这样的一些接收装置具有VOD(视频点播)功能,以允许经由因特网在任何时间从分发服务器获取分发内容并对该分发内容进行再现。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6-245653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已知称为ACR(自动内容识别)的用于识别内容的技术。ACR技术通过将从要识别的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的特征量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来执行内容识别,该数据库中登记了预先从许多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的特征量。
通过使用ACR技术识别内容并进一步提供与所识别的内容相关联地执行的应用程序,将会能够提供广播和通信的混合服务。
另一方面,例如,可假设如下情况:例如出于从节目转换为CM等的目的,在预定时刻使得经由广播网络广播的广播内容和经由通信网络分发的分发内容彼此转换。在使用ACR技术执行这样的转换处理的情况下,响应于对内容的识别结果,执行转换到其它内容,其中需要快速执行该内容的转换。
然而,当前没有建立用于使用ACR技术来执行内容转换处理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形而提供的,以允许使用内容识别技术来转换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其包括: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第一内容与不同于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的操作。
命令是用于在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的时刻之前请求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转换的第一命令或者用于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的第二命令。控制部响应于第一命令而请求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转换。在用户允许执行转换的情况下,控制部响应于第二命令而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
命令是第一命令、第二命令或者用于使得在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的时刻之前获取第二内容的第三命令。在用户允许执行转换的情况下,控制部在转换的时刻之前响应于第三命令而获取第二内容。控制部响应于第二命令而从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获取的第二内容。
第二命令包括指示用于执行第二命令的时间的时间信息。控制部根据包括在第二命令中的时间信息,在转换时刻到达时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
第二命令或第三命令是针对每个用户能够进行设置的。
命令是用于设置能够改变为与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的第四命令或者用于结束能够改变为与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的第五命令。控制部响应于第四命令而设置能够改变为与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控制部响应于第五命令而结束能够改变为与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
接收装置还包括:缓冲器,被配置成当第一内容被转换为第二内容时顺序地存储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以及输出部,被配置成当第二内容被转换为第一内容时输出在正输出第二内容时存储在缓冲器中的第一内容。
接收装置还包括:输出部,被配置成当第二内容被转换为第一内容时输出所接收的第一内容。
识别结果获取部获取使用ACR(自动内容识别)技术根据所提取的特征量识别的对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第一内容是经由广播网络广播的广播内容。第二内容是经由通信网络从分发服务器分发的分发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从第一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任一个或者第一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两者提取特征量。
接收装置可以是独立装置或者构成一个装置的内部块。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方法或程序是与上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相对应的接收方法或程序。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程序中,接收第一内容,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识别的对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第一内容与不同于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并且根据所获取的命令从第一内容转换为第二内容。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包括接收装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三信息处理装置。该接收装置包括: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将所提取的特征量传送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获取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特征量而识别的对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将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识别结果传送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用于控制在第一内容与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第一内容转换为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第二内容的操作。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提供部,该第一提供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通过使用特征量识别第一内容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提供部,该第二提供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与识别结果对应的命令。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发部,该分发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的查询而分发第二内容。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接收装置接收第一内容,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提取特征量,将所提取的特征量传送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获取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特征量识别的对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将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识别结果传送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用于控制在第一内容与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根据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命令,控制从第一内容转换为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第二内容的操作,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通过使用特征量识别第一内容而获取的识别结果,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与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并且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的查询而分发第二内容。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可以使用内容识别技术来对内容进行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广播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接收装置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装置之间的协作的序列图。
[图4]是用于说明ACR技术的概念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视频切换命令的传送时刻的图。
[图6]是示出切换命令的元素的图。
[图7]是示出预加载命令的元素的图。
[图8]是示出预选择命令的元素的图。
[图9]是示出使能切换命令的元素的图。
[图10]是示出禁止切换命令的元素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广播内容与分发内容之间的切换模式的图。
[图12]是说明自动切换操作中的预选择命令的利用示例的图。
[图13]是说明自动切换操作中的预选择命令和预加载命令的利用示例的图。
[图14]是说明手动切换操作中的切换命令的利用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ACR识别结果的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预选择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预加载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切换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使能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禁止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计算机的配置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说明。
[广播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示出了该实施例的广播系统1。该广播系统1被配置成包括广播装置11、接收装置12、ACR服务器13、命令服务器14和分发服务器15。广播系统1是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另外,接收装置12、ACR服务器13、命令服务器14和分发服务器15经由因特网16彼此耦合。
广播装置11被配置成传送(广播)与数字电视节目、CM等对应的广播内容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
接收装置12接收从广播装置11传送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以获取广播内容的视频和音频。接收装置12将所获取的视频和音频分别输出到显示器(图2中的显示器21)和扬声器(图2中的扬声器22)。
注意,接收装置12可作为单个装置而存在或者可构建在例如数字电视接收机、视频记录器等中。另外,稍后将参照图2描述接收装置12的详细配置。
另外,接收装置12经由因特网16定期地访问ACR服务器13以查询对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此时,从广播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的特征量(下文中也称为指纹信息)被传送到ACR服务器13。
ACR服务器13包括其中登记有从任何广播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的特征量的数据库。ACR服务器13响应于来自与因特网16耦合的任何终端装置的查询而使用ACR(自动内容识别)技术识别广播内容。ACR服务器13将来自接收装置12的指纹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以识别诸如数字电视节目的广播内容,并且经由因特网16将对该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传送到接收装置12。
接收装置12根据从ACR服务器13接收的识别结果而经由因特网16访问命令服务器14,以获取视频切换命令。这里,视频切换命令表示用于控制在来自广播装置11的广播内容与来自分发服务器15的分发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
命令服务器14管理视频切换命令。命令服务器14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12的查询而经由因特网16将视频切换命令传送到接收装置12。
接收装置12响应于从命令服务器14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而控制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操作。另外,接收装置12响应于从命令服务器14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而经由因特网16访问分发服务器15,以获取分发内容的视频和音频。接收装置12将所获取的视频和音频分别输出到显示器和扬声器。
分发服务器15累积和管理一个或多个分发内容。分发服务器15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12的查询而经由因特网16将分发内容传送(分发)到接收装置12。
广播系统1如下配置。
[接收装置的配置示例]
图2是示出图1中的接收装置12的配置示例的图。
接收装置12被配置成包括调谐器31、主解复用器32、保持(retention)缓冲器33、保持控制器34、辅助解复用器35、视频解码器36、音频解码器37、开关38、合成单元39、视频输出单元40、音频输出单元41、指纹提取单元42、通信I/F43、命令分析单元44、控制单元45、存储器46、操作单元47、转换控制器48、流送处理器49和内容解码器50。
调谐器31接收来自广播装置11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并且对该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进行解调,以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复用流提供到主解复用器32。
主解复用器32提取用户从调谐器31所提供的复用流中选择的TS(传输流),并且将其提供到保持缓冲器33。
保持缓冲器33由例如大容量记录介质(诸如HDD(硬盘驱动器)或存储器)构成。保持缓冲器33以稍后描述的通过(pass-through)模式或保持模式而根据来自保持控制器34的控制进行操作。
具体地,当以保持模式操作时,保持缓冲器33顺序地存储从主解复用器32提供的TS的数据。根据来自保持控制器34的控制而从保持缓冲器33顺序地读出存储在保持缓冲器33中的TS数据,并且将其提供到辅助解复用器35。另一方面,当以通过模式操作时,保持缓冲器33将来自主解复用器32的TS数据按原样提供到辅助解复用器35,而不在保持缓冲器33中存储。
保持控制器34根据来自转换控制器48的控制而控制保持缓冲器33。
辅助解复用器35分离从保持缓冲器33提供的TS,以将分离后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分别提供到视频解码器36和音频解码器37。
视频解码器36对来自辅助解复用器35的视频流进行解码,以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视频信号提供到开关38和指纹提取单元42。
音频解码器37对来自辅助解复用器35的音频流进行解码,以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音频信号提供到开关38和指纹提取单元42。
开关38被提供有来自视频解码器36的视频信号和来自音频解码器37的音频信号以及与来自稍后描述的内容解码器50的分发内容相对应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开关38根据来自转换控制器48的控制而将从视频解码器36和内容解码器50提供的视频信号中的任一个提供到合成单元39。另外,开关38根据来自转换控制器48的控制而将从音频解码器37和内容解码器50提供的音频信号中的任一个提供到音频输出单元41。
合成单元39被提供有来自开关38的视频信号以及来自转换控制器48的与关于内容转换的消息相对应的视频信号。
合成单元39将来自开关38的视频信号提供到视频输出单元40。另外,当提供有来自转换控制器48的与消息相对应的视频信号时,合成单元39将来自转换控制器48的视频信号与来自开关38的视频信号进行合成,以提供到视频输出单元40。
视频输出单元40将从合成单元39提供的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器21。另外,音频输出单元41将从开关38提供的音频信号输出到扬声器22。这允许广播内容或分发内容的视频显示在显示器21上以及从扬声器22输出其音频。这里,显示器21和扬声器22可被配置成与接收装置12一起在一个单元中。
指纹提取单元42被提供有来自视频解码器36的视频信号和来自音频解码器37的音频信号。指纹提取单元42从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提取特征量,以将其作为指纹信息提供到通信I/F43。
通信I/F43经由因特网16将来自指纹提取单元42的指纹信息传送到ACR服务器13。另外,通信I/F43接收从ACR服务器13传送的对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以提供到控制单元45。
控制单元45执行预先存储在存储器46中的用于控制的程序,以控制接收装置12中的每个单元的操作。存储器46预先存储有要由控制单元45执行的用于控制的程序。该用于控制的程序可以基于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或基于经由因特网16获取的更新数据来更新。另外,存储器46适当地存储来自控制单元45的各种数据。操作单元47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以向控制单元45通知与这些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
此外,控制单元45从通信I/F43获取识别结果。控制单元45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控制通信I/F43来经由因特网16访问命令服务器14并查询视频切换命令。通信I/F43接收从命令服务器14传送的视频切换命令以提供到命令分析单元44。
命令分析单元44从通信I/F43获取视频切换命令。命令分析单元44分析所获取的视频切换命令,并且将其分析结果提供到控制单元45。控制单元45将来自命令分析单元44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提供到转换控制器48。
转换控制器48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5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而控制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操作。另外,转换控制器48控制通信I/F43来经由因特网16访问分发服务器15并请求分发内容。通信I/F43接收从分发服务器15传送的分发内容以提供到流送处理器49。
流送处理器49使得从通信I/F43提供的分发内容的数据经受流送再现所需的处理,并且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用于流送再现的分发内容提供到内容解码器50。
内容解码器50将构成从流送处理器49提供的用于流送再现的分发内容的AV流分离为视频流和音频流。内容解码器50分别对分离后的视频流和音频流进行解码,并且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供到开关38。
接收装置12如上所述来配置。
[装置间的协作]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5,将给出构成图1中的广播系统1的装置间的协作的说明。图3是示出在内容转换时装置间的协作的序列图。
如图3所示,广播装置11传送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装置12选择用户期望的信道以接收来自广播装置11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装置12在显示器21上显示与所接收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广播内容的视频,并从扬声器22输出与其对应的音频(S1)。
此外,接收装置12定期地从广播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特征量(S2),这些特征量作为指纹信息而被传送到ACR服务器13(S3)。
ACR服务器13通过将来自接收装置12的指纹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来执行ACR识别处理以识别正被接收装置12选择的信道的广播内容(S4)。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ACR服务器13通过来自接收装置12的指纹信息而接收到查询时,ACR识别处理单元13A将指纹信息与预先准备的FP数据库13B进行比对,以识别正被接收装置12选择的信道的广播内容。
这里,指纹信息(特征量)是例如关于全部广播内容或部分构成元素的固有信息,并且FP数据库13B在其中预先登记了关于大量广播内容的固有信息。ACR识别处理确定例如固有信息的相似度或一致度。注意,作为相似度或一致度的确定方法,可以使用在各种文献等中公开的已知技术。ACR技术的使用能使得可以根据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特征量识别广播内容,而不取决于诸如广播内容的分辨率、纵横比、位率或格式的信息。
在该ACR识别处理中,所获得的是用于识别诸如节目的广播内容的信道编号的信息(下文中称为信道识别信息)以及指示下述时间位置的信息(下文中称为时间位置信息):在按照从相关的广播内容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线来表示该广播内容的情况下,在该时间位置提取指纹信息。另外,FP数据库13B在其中与信道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了指示用于获取视频切换命令的目的地的信息(下文中称为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例如,作为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描述了命令服务器14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ACR识别处理单元13A从FP数据库13B获取与所识别的信道编号对应的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然后,ACR识别处理单元13A将作为ACR识别处理的识别结果的信道识别信息、时间位置信息和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传送到作为查询源的接收装置12(S5)。
接收装置12获取来自ACR服务器13的识别结果以分析该识别结果(S6)。另外,接收装置12根据对识别结果的分析结果,访问在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中所描述的URL处的命令服务器14,并传送信道识别信息和时间位置信息以查询要在接收装置12中执行的视频切换命令(S7)。
命令服务器14响应于来自接收装置12的查询而将与信道识别信息和时间位置信息对应的视频切换命令传送到接收装置12(S8)。具体地,命令服务器14将视频切换命令管理成根据例如预先安排的内容转换时刻而针对每个广播内容为可执行的。
命令服务器14指定要在广播内容中的与时间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时间区域中可执行的视频切换命令,其中该广播内容与来自接收装置12的信道识别信息相对应。例如,命令服务器14基于来自接收装置12的时间位置信息而指定要在从在接收装置12中提取目标指纹信息的时间到提取下一指纹信息的时间的持续时间(例如,几秒)中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视频切换命令。然后,命令服务器14经由因特网16将所指定的视频切换命令传送到接收装置12。
接收装置12获取和分析来自命令服务器14的视频切换命令(S9)。然后,接收装置12根据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而向分发服务器15请求分发内容以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S10)。
例如,如图5所示,接收装置12根据对广播内容的ACR识别处理的识别结果而获取视频切换命令,以使得响应于所获取的视频切换命令而将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A。另外,接收装置12根据对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A的ACR识别处理的结果而获取视频切换命令,以使得响应于相关的视频切换命令而将分发内容A转换为分发内容B。
然后,当接收装置12完成分发内容B的再现时,继续分发内容A的再现,此外,当分发内容A的再现完成时,继续观看广播内容。注意,如图5所示,例如,在从转换目的地内容返回到转换源内容的情况下的内容继续位置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如在从分发内容B返回到分发内容A的情况下一样,从转换时的场景开始继续再现。此外,内容继续位置可被设置为使得如在从分发内容A返回到广播内容的情况下一样,可从此时正广播的广播内容中的场景开始继续再现。根据稍后描述的通过模式或保持模式来控制这些内容继续位置。
如上所述,在构成广播系统1的装置间的协作允许为接收装置12提供与从对正观看的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视频切换命令。然后,接收装置12响应于视频切换命令而在广播内容与分发内容之间执行转换处理。
[视频切换命令的细节]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10,将给出五种视频切换命令的说明。视频切换命令被分类为切换命令、预加载命令、预选择命令、使能切换命令或禁止切换命令中的任一个。
图6示出了构成作为切换命令的视频切换命令的元素。切换命令是用于控制接收装置12对输出内容进行转换(即,对要解码和输出的流进行转换)的命令。
切换ID是给予对流进行转换的事件的标识信息。命令代码是指示相关视频切换命令是切换命令的代码编号。
切换时间指示执行用于执行流转换的相关命令的时间。该时间利用例如绝对时间和日期、相对时间或PTS来指定。在当预先设置的特定时间和日期到达时执行切换命令而与广播内容的进度无关的情况下,指定绝对时间和日期。另外,在当从作为广播内容中的参考的时间开始过去了特定时间段时执行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指定相对时间。例如,从广播内容的开始时间开始的相对时间段被指定为相对时间。
此外,在利用PTS(显示时间戳)执行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指定PTS,其中PTS(显示时间戳)是用于执行同步再现的时间信息。换言之,对于切换时间,可以应用利用小时、分钟和秒进行指定的系统以及利用TS的STC(系统时间时钟)值进行指定的系统。
目标媒体类型指示转换目的地的流是广播内容、MP4格式分发内容、MPEG2_TS格式分发内容还是AVC_TS格式分发内容。目标流URL指示用于获取转换目的地的流的目的地URL。流开始位置指示转换目的地的流的再现开始时间位置。该再现开始时间位置是例如以秒指定的。
保持模式指示将通过模式或保持模式中的哪个模式用于在广播内容与分发内容之间转换的模式。这里,稍后参照图11详细描述内容转换时的模式。
个性化模式指示在获取分发内容时是否需要用户认证以及在相关用户认证时使用接收装置12的装置ID或密码中的哪个。这使得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置切换命令。自动切换标志指示在流转换之前是否关于流转换与用户进行确认。切换消息是在流转换之前关于流转换与用户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呈现给用户的问题语句。
返回标志指示在转换目的地的流完成之后是否从对转换源的流进行转换时的场景开始继续再现。注意,取代上述保持模式和返回标志,可添加这些元素被组合为一个单元的返回模式作为元素。换言之,返回模式指定是设置了非返回模式还是设置了返回模式。这里,返回模式指示在对流进行了转换之后,在转换目的地的流完成后从对转换源的流进行转换时的场景开始继续再现。非返回模式指示除返回模式以外的转换的情况。
图7示出了构成作为预加载命令的视频切换命令的元素。预加载命令是用于控制接收装置12在内容转换时刻之前接收转换目的地内容的命令。
切换ID是给予对流进行转换的事件的标识信息。命令代码是指示相关视频切换命令是预加载命令的代码编号。
目标媒体类型指示转换目的地的流是广播内容、MP4格式分发内容、MPEG2_TS格式分发内容还是AVS_TS格式分发内容。目标流URL指示用于获取转换目的地的流的目的地URL。流开始位置指示转换目的地的流的再现开始时间位置。
返回模式指定设置了上述非返回模式或返回模式中的哪个。
个性化模式指示在获取分发内容时是否需要用户认证以及在相关用户认证时使用接收装置12的装置ID或密码中的哪个。这使得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置预加载命令。进行切换的时间指示在转换为响应于相关预加载命令而获取的内容之前的估计时间段。该估计时间段是例如以秒设置的。
图8示出了构成作为预选择命令的视频切换命令的元素。预选择命令是用于控制接收装置12在内容转换时刻之前关于是否需要内容转换与用户进行确认的命令。
切换ID是给予对流进行转换的事件的标识信息。命令代码是指示相关视频切换命令是预选择命令的代码编号。
切换消息是在流切换之前关于流切换与用户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呈现给用户的问题语句。进行切换的时间指示在转换为响应于相关预选择命令而选择的流之前的估计时间段。
图9示出了构成作为使能切换命令的视频切换命令的元素。使能切换命令是用于控制接收装置12获取下述VRT的命令:该VRT能够针对作为例如全景型多视角视频节目或剧场型多视角视频节目的内容进行视点切换。
切换ID是给予对流进行转换的事件的标识信息。命令代码是指示相关视频切换命令是使能切换命令的代码编号。
切换元URL是用于获取VRT的目的地URL。这里,VRT(视图关系表)是当对内容进行转换时所参考的表,并且例如包括下述信息:该信息诸如是构成相关内容的多个多视角视频中的每个多视角视频的视点列类型以及用于获取的目的地URL。接收装置12可以基于包括在VRT中的信息而针对作为全景型多视角视频节目或剧场型多视角视频节目的内容执行视点切换。
图10指示构成作为禁止切换命令的视频切换命令的元素。禁止切换命令是下述命令:其用于控制接收装置12禁止所获取的VRT,以便不能针对例如作为全景型多视角视频节目或剧场型多视角视频节目的内容进行视点切换。
切换ID是给予对流进行转换的事件的标识信息。命令代码是指示相关视频切换命令是禁止切换命令的代码编号。
如上所述,详细地对视频切换命令进行说明。
[内容转换时的模式的细节]
接下来,将详细地给出上述通过模式和保持模式的说明。图11是示出在广播内容与分发内容之间进行转换时的示例性模式的图。
首先,参照图11的A,将对通过模式进行说明。
通过模式是如下转换模式:在该转换模式中,在从广播内容转换的分发内容的再现之后,当再次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执行转换到此时正广播的广播内容中的场景。
例如,如图11的A所示,在节目(节目A)被广播作为广播内容的情况下,可仅当在该节目期间插入的CM1和CM2被广播时执行转换到分发内容。在该情况下,当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不显示与显示诸如CM1和CM2的分发内容的持续时间相对应的广播内容,而显示此时正广播的节目(节目A)。
该情况下的接收装置12的操作是使得在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时,保持缓冲器33由于零延迟而将来自主解复用器32的TS数据提供到辅助解复用器35。然后,由于在显示分发内容时辅助解复用器35不需要广播内容的数据,因此TS数据被丢弃。这允许在此后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在显示器21的屏幕上显示此时正广播的广播内容的场景。
接下来,参照图11的B,将对保持模式进行说明。
保持模式是如下转换模式:在该转换模式中,在从广播内容转换的分发内容的再现之后,当再次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执行转换到在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时的广播内容中的场景。
例如,如图11的B所示,在广播内容(节目A)被广播作为广播内容的情况下,可在预定时刻执行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在该情况下,分发内容被插入到广播内容中,并且与显示分发内容的持续时间相对应的广播内容的数据被存储在保持缓冲器33中。然后,当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从保持缓冲器33读出广播内容数据,以在时间偏移的情况下从转换时的场景开始继续和显示广播内容(节目A)。
注意,当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在实时广播的广播内容(节目A)完成并且其它广播内容(节目B)开始的情况下,可从其中途的场景继续广播内容(节目A),或者可从头继续其它广播内容(节目B)。
该情况下的接收装置12的操作是使得在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时,来自主解复用器32的TS数据被顺序地写入到并存储在保持缓冲器33中。此时,由于TS数据的读出在保持缓冲器33中停止,因此显示分发内容时的TS数据被顺序地存储在保持缓冲器33中。此后,当从分发内容返回到广播内容时,保持缓冲器33在其中存储了当再现分发内容时的TS数据,该TS数据被提供到辅助解复用器35。这允许在显示器21的屏幕上显示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时的广播内容中的场景。
[接收装置操作的说明]
接下来,将给出上述视频切换命令的三种利用示例的说明。
图12示出了自动切换操作中的预选择命令的利用示例。
在相关的利用示例中,在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情况下,接收装置12在转换时刻之前接收与通过对广播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预选择命令C1。此后,接收装置12接收与通过对广播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切换命令C2。
换言之,接收装置12响应于预选择命令C1而提示用户选择是否执行内容转换。这里,在例如响应于叠加在正观看的广播内容P11的视频上的消息“转换?”,用户选择了内容转换的情况下,针对由预选择命令C1的切换ID所指示的内容转换事件而设置自动切换。相反,在用户没有选择内容转换的情况下,针对由预选择命令C1的切换ID所指示的内容转换事件而设置不转换。
此后,在接收装置12中,当接收到切换命令C2时,在响应于以上预选择命令C1而设置了自动切换的情况下,在内容转换的时间到达之后自动执行内容转换。例如,在图12的示例中,首先,根据预选择命令C1针对切换ID=A的内容转换事件来设置自动切换,此后,根据切换命令C2在切换ID=A的内容转换事件处设置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时间。然后,当切换时间=T1过去时,执行从广播内容的视频P11转换为分发内容的视频P21。在执行内容转换的情况下,响应于切换命令C2中的保持模式而确定通过模式或保持模式。在图12的示例中,由于设置了通过模式,因此当分发内容的视频P21完成时广播内容的视频P13显示在显示器21上。
另一方面,在针对切换ID=A的内容转换事件来设置不转换的情况下,不执行内容转换,并且例如执行从广播内容的视频P11转换为其视频P12。然后,当广播内容的视频P12完成时,视频P13显示在显示器21上。
如上所述,在自动切换操作中的预选择命令的利用示例中,在相关的内容转换之前确认是否执行转换并且选择了内容转换的情况下,在转换的预定时间到达之后自动执行内容转换。
然而,在图12中的利用示例的情况下,由于响应于切换命令而获取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因此不可快速对内容进行转换。因此,接下来,将说明可以快速对内容进行转换的利用示例。
图13示出了自动切换操作中的预选择命令和预加载命令的利用示例。
在相关利用示例中,在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情况下,接收装置12在转换时刻之前接收与通过对广播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预选择命令C1和预加载命令C3。此后,接收装置12在转换之前的时刻接收与通过对广播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切换命令C2。
换言之,接收装置12响应于预选择命令C1而提示用户选择是否执行内容转换。这里,在例如响应于叠加在广播内容P11的视频上的消息“转换?”,用户选择了内容转换的情况下,针对由预选择命令C1的切换ID所指示的内容转换事件来设置自动切换。然后,当接收装置12接收到预加载命令C3时,响应于预加载命令C3而开始获取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此后,在接收装置12中,当接收到切换命令C2时,在响应于以上预选择命令C1设置了自动切换的情况下,在内容转换时间到达之后快速地执行从广播内容到预加载的分发内容的内容转换。
例如,在图13的示例中,首先,根据预选择命令C1,针对切换ID=A的内容转换事件来设置自动切换,此后,开始从根据预加载命令C3指定的分发服务器15获取分发内容。另外,根据切换命令C2,在切换ID=A的内容转换事件处设置从广播内容到分发内容的转换时间。然后,当切换时间=T1过去时,执行从广播内容的视频P11转换为预加载的分发内容的视频P21。换言之,由于在转换时已预加载了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因此快速地执行从视频P11转换为视频P21。
此后,接收装置12接收与通过对分发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预加载命令C4,并且开始从根据预加载命令C4指定的广播装置11获取广播内容。然后,在接收装置12中,当分发内容的再现完成时,快速地执行从分发内容转换为预加载的广播内容。这里,同样在图13的示例中,由于设置了通过模式,因此当分发内容的视频P21完成时,广播内容的视频P13显示在显示器21上。
如上所述,在自动切换操作中的预选择命令和预加载命令的利用示例中,在相关内容转换之前确认是否执行转换并且选择了内容转换的情况下,预先获取转换目的地内容。然后,在转换的预定时间到达之后,自动执行转换到预先获取的内容。
以此方式,在图13中的利用示例的情况下,由于响应于预加载命令而获取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因此可以快速地对内容进行转换。
图14示出了手动切换操作中的切换命令的利用示例。
在相关利用示例中,在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情况下,接收装置12在转换时刻接收与通过对广播内容的ACR识别处理而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切换命令C2。
换言之,在切换命令C2中的自动切换标志被设置为手动切换的情况下,接收装置12向用户显示诸如“转换?”的消息,以提示用户选择是否执行内容转换。这里,在用户选择了内容转换的情况下,开始获取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并且对内容进行转换。
注意,在切换命令C2中的保持模式被设置为保持模式的情况下,甚至在等待来自用户的选择操作输入时,也对转换源广播内容的数据进行缓存,以使得视频显示状态进入暂停状态。另外,在切换命令中的保持模式被设置为通过模式的情况下,在等待来自用户的选择操作输入时,使转换源广播内容通过,以继续显示广播内容的视频。
同样在图14的示例中,由于设置了通过模式,因此当分发内容的视频P21完成时,广播内容的视频P13显示在显示器21上。
如上所述,在手动切换操作中的切换命令的利用示例中,在相关内容转换时刻确认是否执行转换并且选择了内容转换的情况下,执行转换到转换目的地内容。
[与ACR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对应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20,将给出在接收装置12接收到与通过ACR识别处理获得的识别结果相对应的视频切换命令的情况下的命令对应处理(下文中称为与ACR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对应处理)的说明。
图15是示出接收装置12的与ACR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当用户观看诸如节目的广播内容时,即,在接收装置12正接收来自广播装置11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时,重复执行该与ACR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对应处理。
在步骤S11,指纹提取单元42确定是否过去了预定时间,并且等待过去该预定时间以从广播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指纹信息(步骤S12)。换言之,指纹提取单元42以例如几秒的预定间隔定期地提取指纹信息。
在步骤S13,指纹提取单元42控制通信I/F43经由因特网16将所提取的指纹信息传送到ACR服务器13,以查询对所选择的信道的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ACR服务器13基于指纹信息执行ACR识别处理,以将其识别结果传送到接收装置12。注意,当ACR服务器13无法获得对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时,不传送识别结果。
在步骤S14,控制单元45控制通信I/F43确定是否从作为识别结果查询目的地的ACR服务器13接收到识别结果。
在步骤S14,如果确定没有接收到识别结果,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该处理和随后处理。例如,在接收装置12选择了暂停广播的信道的情况下,如果提取了指纹信息,则在ACR服务器13侧无法识别广播内容,使得没有传送识别结果(或者使得可在表示没有相应内容的情况下来传送识别结果)。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如果确定接收到识别结果,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5,并且在步骤S15,控制单元45对所选择的信道的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进行分析,该内容是由通信I/F43接收的。这里,作为识别结果获得的是所选择的信道的广播内容的信道识别信息、时间位置信息和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
在步骤S16,控制单元45控制通信I/F43,访问与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所指示的URL相对应的命令服务器14,并且传送信道识别信息和时间位置信息以查询要在接收装置12中可执行的视频切换命令。命令服务器14基于预先设置的安排而获取要在广播内容中的与时间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时间区域中可执行的视频切换命令,并且将该视频切换命令传送到接收装置12,其中该广播内容与信道识别信息相对应。
在步骤S17,控制单元45控制通信I/F43确定是否从作为视频切换命令查询目的地的命令服务器14接收到视频切换命令。
在步骤S17,如果确定没有接收到视频切换命令,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该处理和随后的处理。例如,在命令服务器14不具有与信道识别信息和时间位置信息中所定义的条件相匹配的视频切换命令的情况下,不传送视频切换命令(或者可在呈现不需要处理的情况下传送视频切换命令)。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如果确定接收到视频切换命令,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8。在步骤S18,命令分析单元44对视频切换命令进行分析。另外,转换控制器48根据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执行与其命令代码所指示的命令的种类相对应的处理。稍后将参照图16至图20详细描述与每个视频切换命令的种类相对应的处理。
注意,如果在步骤S11确定没有过去预定时间,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9。在步骤S19,控制单元45确定用户是否输入了视点切换操作。在步骤S19,如果确定没有输入视点切换操作,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
这里,仅在稍后描述的图19中的使能切换对应处理中使能了视点切换时,才使能用户所输入的视点切换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9确定用户输入了视点切换操作,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在步骤S20,控制单元45控制接收装置12中的每个相关单元来接收和再现与指定视点相对应的分发内容以对视频进行转换。
如上所述,对与ACR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对应处理进行了说明。[预选择命令对应处理]
图16是示出在所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是预选择命令并且对应于图15中的步骤S18的情况下的处理(下文中称为预选择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转换控制器48向用户呈现在预选择命令的切换消息中描述的问题语句,以提示选择是否对内容进行转换。在步骤S32,转换控制器48与关于所呈现的问题语句的来自用户的指令相对应地确定是否选择内容转换。
在步骤S32,如果选择了内容转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3。在步骤S33,转换控制器48对由预选择命令的切换ID指示的内容转换来设置自动切换。
注意,如果在步骤S32没有选择内容转换,或者如果过去了选择逾时,则预选择命令对应处理结束。逾时是基于进行切换的时间而决定的。然后,当预选择命令对应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到图15中的步骤S18,并且执行该处理和随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对预选择命令对应处理进行了说明。
[预加载命令对应处理]
图17是示出在所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是预加载命令并且对应于图15中的步骤S18的情况下的处理(下文中称为预加载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51,转换控制器48确定是否响应于在相关预加载命令之前接收的预选择命令而为由预加载命令的切换ID指示的内容转换设置了自动切换。如果在步骤S51确定设置了自动切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2。在步骤S52,转换控制器48控制接收装置12中的每个相关单元来开始准备接收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
这里,如果在步骤S51确定没有为由预加载命令的切换ID指示的内容转换设置自动切换,则预加载命令对应处理结束。然后,当预加载命令对应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到图15中的步骤S18,并且执行该处理和随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对预加载命令对应处理进行了说明。
[切换命令对应处理]
图18是示出在所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是切换命令并且对应于图15中的步骤S18的情况下的处理(下文中称为切换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71,转换控制器48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5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而确定切换命令的自动切换标志是否是自动切换。如果在步骤S71确定是自动切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2。在步骤S72,转换控制器48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5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而确定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是否是已经预加载的。如果在步骤S72确定不是已经预加载的,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3。
在步骤S73,转换控制器48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5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确定是否响应于在相关切换命令之前接收的预选择命令而为由切换ID指示的内容转换设置了自动切换。如果在步骤S73确定设置了自动切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4。
在步骤S74,转换控制器48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5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而控制接收装置12中的每个相关单元开始准备接收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
在步骤S75,转换控制器48基于由切换命令的切换时间所指示的转换时间而确定内容转换的时间是否到达。然后,如果内容转换的时间到达(步骤S75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6。这里,如果没有设置切换命令的切换时间,则跳过步骤S75处的处理,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76。
在步骤S76,转换控制器48控制接收装置12中的每个相关单元来将该内容转换为转换目的地的内容。这里,例如,执行从广播内容转换为预加载的分发内容,以开始再现分发内容。
注意,如果在步骤S72确定转换目的地的分发内容是已经预加载的,则跳过步骤S73和S74处的处理。另外,如果在步骤S73确定没有响应于在相关切换命令之前接收的预选择命令为由切换ID指示的内容转换设置自动切换,则跳过步骤S74至S76,并且不执行内容转换,以结束切换命令对应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1确定切换命令的自动切换标志不是自动切换,即,是手动切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7。在步骤S77,转换控制器48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5的对视频切换命令的分析结果而向用户呈现在切换命令的切换消息中描述的问题语句,以提示选择是否对内容进行转换。
当在步骤S77呈现了问题语句时,在步骤S78,转换控制器48确定是否响应于所呈现的问题语句而选择了内容转换。如果在步骤S78选择了内容转换,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4,并且执行上述的步骤S74和随后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8没有选择内容转换,或者在步骤S79过去了选择逾时,则不执行内容转换,以结束切换命令对应处理。然后,当切换命令对应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到图15中的步骤S18,并且执行该处理和随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对切换命令对应处理进行了说明。
[使能切换命令对应处理]
图19是示出在所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是使能切换命令并且对应于图15中的步骤S18的情况下的处理(下文中称为使能切换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91,转换控制器48基于使能切换命令的切换元URL来控制接收装置12中的每个相关单元来获取和分析VRT。在步骤S92,转换控制器48使能视点切换,以诸如通过例如在显示器上显示指示要为可切换的视点方向的箭头而向用户呈现视点是可切换的。使能切换命令对应处理在此结束,处理返回到图15中的步骤S18,并且执行该处理和随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对使能切换命令对应处理进行了说明。
[禁止切换命令对应处理]
图20是示出在所接收的视频切换命令是禁止切换命令并且对应于图15中的步骤S18的情况下的处理(下文中称为禁止切换命令对应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1,转换控制器48禁止响应于使能切换命令而获取的VRT。这使得视点切换不可能。禁止切换命令对应处理在此结束,处理返回到图15中的步骤S18,并且执行该处理和随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对禁止切换命令对应处理进行了说明。
上述与ACR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对应处理允许接收装置12从所接收的广播内容的数据提取指纹信息,并且获取使用ACR技术从指纹信息识别的识别结果。然后,接收装置12根据对广播内容的识别结果而获取视频切换命令,以响应于视频切换命令而控制从广播内容转换为分发内容的操作。这使得可以使用ACR技术对内容进行转换。特别地,可以快速执行使用ACR技术的内容转换处理。
注意,以上说明描述了从广播内容到分发内容的转换,但是转换源内容不限于广播内容,此外转换目的地内容不限于分发内容。换言之,视频切换命令是用于控制在转换源中的第一内容与转换目的地中的第二内容之间进行转换的操作的命令,并且可以执行该视频切换命令而与作为转换目标的内容的类型无关。例如,除了广播内容之外,第一内容可以是例如用于流送再现或下载再现的分发内容、利用NRT(非实时)广播获取的NRT内容等。另外,除了用于流送再现的分发内容之外,第二内容可以是例如广播内容、用于下载再现的分发内容、NRT内容等。
在作为转换源的第一内容是用于流送再现或下载再现的分发内容时,从分发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提取指纹信息,并将其传送到ACR服务器13。然后,ACR服务器13执行ACR识别处理,以在此传送作为识别结果的内容识别信息、时间位置信息和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换言之,如果从广播装置11获取了广播内容,则作为识别结果获得信道识别信息,并且如果获取了分发内容,则作为识别结果获得诸如内容ID的内容识别信息。然后,接收装置12访问与命令获取目的地信息中描述的URL对应的命令服务器14,并且传送内容识别信息和时间位置信息以查询要在接收装置12中可执行的视频切换命令。然后,接收装置12响应于来自命令服务器14的视频切换命令而控制内容转换操作。
例如,在内容提供者想要将CM插入到在经由因特网16的流送中分发的分发内容中的情况下,可以假设如下情况:由于诸如浏览器的应用程序通常在接收装置12中已经正在运行,因此应用程序无法命令内容转换。本技术在不使用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响应于视频切换命令而直接对内容进行转换,从而允许甚至在如这样的情况下也快速地执行内容转换处理。
[应用本技术的计算机的配置示例]
上述一系列处理可以由硬件来执行但是也可以由软件来执行。当这系列处理由软件来执行时,构成这样的软件的程序被安装到计算机中。这里,表述“计算机”包括并入专用硬件的计算机和能够在安装各种程序时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等。
图21是示出使用程序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
在计算机100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只读存储器(ROM)10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
输入/输出接口105也连接到总线104。输入单元106、输出单元107、记录单元108、通信单元109和驱动器110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05。
输入单元106由键盘、鼠标、麦克风等构成。输出单元107由显示器、扬声器等构成。记录单元108由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通信单元109由网络接口等构成。驱动器110驱动可拆卸介质1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计算机中,CPU101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05和总线104将记录在例如记录单元108中的程序加载到RAM103上,并且执行该程序。因此,执行上述系列处理。
要由计算机100(CPU101)执行的程序被提供为记录在作为封装介质等的可拆卸介质111中。另外,程序可经由有线或无线传送介质(诸如局域网、因特网或数字卫星广播)来提供。
在计算机100中,通过将可拆卸介质111插入到驱动器110中,程序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05安装在记录单元108中。此外,程序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传送介质而由通信单元109接收并且被安装在记录单元108中。另外,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ROM102或记录单元108中。
应注意,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是根据该说明书中描述的序列而按时间序列执行的程序,或者并行地或在诸如调用时的必要时刻被处理的程序。
本文中用于描述使得计算机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的处理步骤不一定需要按流程图中描述的顺序以时间顺序来处理。还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根据对象的处理)。
程序可以是由单个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或者可以是由多个计算机以分布式方式执行的程序。程序可远程传送到计算机以执行。
此外,在本公开中,系统具有多个构成元件(诸如设备或模块(部件))的集合的含义,并且不考虑所有构成元件是否在同一壳体中。因此,系统可以是存储在分开的壳体中并且通过网络连接的多个设备,或者是单个壳体内的多个模块。
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例如,本公开可以采用通过经由网络由多个设备分配和连接一个功能而进行处理的云计算的配置。
此外,上述流程图描述的每个步骤可以由一个设备来执行,或者通过分配多个设备来执行。
另外,在多个处理包括在一个步骤中的情况下,包括在这一个步骤中的多个处理可以由一个设备来执行或者可以通过分配多个设备来执行。
另外,本技术还可如下进行配置。
(1)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2)根据(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命令是用于在从所述第一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时刻之前请求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转换的第一命令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命令,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一命令而请求所述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转换,以及
在所述用户允许执行转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二命令而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
(3)根据(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命令是所述第一命令、所述第二命令或者用于使得在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时刻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三命令,以及
在所述用户允许执行转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转换的时刻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三命令而获取所述第二内容,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二命令而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获取的第二内容。
(4)根据(2)或(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命令包括指示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命令的时间的时间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部根据包括在所述第二命令中的时间信息,在转换时刻到达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
(5)根据(3)或(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命令或所述第三命令是针对每个用户能够进行设置的。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命令是用于设置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的第四命令或者用于结束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的第五命令,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四命令而设置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五命令而结束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的状态。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缓冲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内容被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时顺序地存储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以及
输出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二内容被转换为所述第一内容时输出在正输出所述第二内容时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所述第一内容。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输出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二内容被转换为所述第一内容时输出所接收的第一内容。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识别结果获取部获取使用ACR(自动内容识别)技术根据所提取的特征量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内容是经由广播网络广播的广播内容,以及
所述第二内容是经由通信网络从分发服务器分发的分发内容。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特征量提取部从所述第一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任一个或者所述第一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两者提取所述特征量。
(12)一种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方法,所述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接收装置:
接收第一内容;
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13)一种程序,用于使得计算机用作:
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14)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接收装置;
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
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将所提取的特征量传送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获取在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所述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将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识别结果传送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从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从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提供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通过使用所述特征量识别所述第一内容而获得的识别结果,
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提供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
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分发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查询而分发所述第二内容。
附图标记列表
1广播系统,11广播装置,12接收装置,13ACR服务器,14命令服务器,15分发服务器,16因特网,31调谐器,33保持缓冲器,34保持控制器,42指纹提取单元,43通信I/F,44命令分析单元,45控制单元,48转换控制器,100计算机,101CPU

Claims (14)

1.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命令是用于在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时刻之前请求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转换的第一命令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命令,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一命令而请求所述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转换,以及
在所述用户允许执行转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二命令而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命令是所述第一命令、所述第二命令或者用于使得在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时刻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三命令,以及
在所述用户允许执行转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转换的时刻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三命令而获取所述第二内容,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二命令而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获取的第二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命令包括指示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命令的时间的时间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部根据包括在所述第二命令中的时间信息,在转换时刻到达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命令或所述第三命令是针对每个用户能够进行设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命令是用于设置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状态的第四命令或者用于结束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状态的第五命令,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四命令而设置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所述第五命令而结束能够改变为与所述用户指定的视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缓冲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内容被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时顺序地存储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以及
输出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二内容被转换为所述第一内容时输出在正输出所述第二内容时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所述第一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输出部,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二内容被转换为所述第一内容时输出所接收的第一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识别结果获取部获取使用ACR(自动内容识别)技术根据所提取的特征量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内容是经由广播网络广播的广播内容,以及
所述第二内容是经由通信网络从分发服务器分发的分发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特征量提取部从所述第一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任一个或者所述第一内容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两者提取所述特征量。
12.一种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方法,所述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接收装置:
接收第一内容;
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13.一种程序,用于使得计算机用作:
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获取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根据所获取的识别结果而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14.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接收装置;
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
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内容;
特征量提取部,被配置成从所接收的第一内容的数据提取特征量;
识别结果获取部,被配置成将所提取的特征量传送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获取在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所述特征量而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容的识别结果,
命令获取部,被配置成将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识别结果传送到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从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第二内容之间转换的操作的命令,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成响应于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命令而控制从所述第一内容转换为从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分发的所述第二内容的操作,
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提供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通过使用所述特征量识别所述第一内容而获得的识别结果,
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提供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查询而提供与所述识别结果相对应的命令,
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分发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查询而分发所述第二内容。
CN201280051506.4A 2011-10-26 2012-10-18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38913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4555A JP6071184B2 (ja) 2011-10-26 2011-10-26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1-234555 2011-10-26
PCT/JP2012/076884 WO2013061851A1 (ja) 2011-10-26 2012-10-18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1302A true CN103891302A (zh) 2014-06-25

Family

ID=4816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1506.4A Pending CN103891302A (zh) 2011-10-26 2012-10-18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6473B2 (zh)
EP (1) EP2773108B1 (zh)
JP (1) JP6071184B2 (zh)
KR (1) KR102020689B1 (zh)
CN (1) CN103891302A (zh)
AR (1) AR088399A1 (zh)
CA (1) CA2846828C (zh)
MX (1) MX2014004676A (zh)
WO (1) WO20130618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6093A (zh) * 2019-05-10 2021-12-14 六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确定输入缓冲区切换延迟特征的内容修改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5904B2 (en) * 2011-06-21 2016-12-06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onitoring streaming media content
JP6569315B2 (ja) * 2015-06-12 2019-09-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動画監視システム、動画監視方法、および動画監視用プログラム
US9930406B2 (en) 2016-02-29 2018-03-27 Gracenote, Inc. Media channel identification with video multi-match detection and disambiguation based on audio fingerprint
US9924222B2 (en) * 2016-02-29 2018-03-20 Gracenote, Inc. Media channel identification with multi-match detection and disambiguation based on location
US10063918B2 (en) 2016-02-29 2018-08-28 Gracenote, Inc. Media channel identification with multi-match detection and disambiguation based on single-match
US10574373B2 (en) * 2017-08-08 2020-02-25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ACR-based radio metadata in the cloud
US10904587B2 (en) 2018-07-19 2021-01-26 Gracenote, Inc. Establishment and use of time mapping based on interpolation using low-rate fingerprinting, to help facilitate frame-accurate content revision
KR20210051048A (ko) * 2019-10-29 2021-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4503600A (zh) * 2019-10-31 2022-05-13 六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延迟缓冲器特征的内容修改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9028B1 (en) * 1997-03-21 2001-03-27 Walker Digit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supplemental audio information for broadcast television programs
CN100592788C (zh) * 2000-04-14 2010-02-24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与广播信息相关的信息取得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01080553A1 (fr) 2000-04-14 2001-10-25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Procede, systeme et appareil permettant d'acquerir des informations concernant des informations diffusees
JP3994682B2 (ja) * 2000-04-14 2007-10-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放送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
WO2004021275A2 (en) * 2002-08-30 2004-03-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mbedding fingerprint data for media content identification
JP4344185B2 (ja) * 2003-01-28 2009-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サブクライアント端末装置、コンピュータ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40237102A1 (en) 2003-03-07 2004-11-25 Richard Konig Advertisement substitution
EP1647144A1 (en) 2003-07-11 2006-04-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nd detecting a fingerprint functioning as a trigger marker in a multimedia signal
JP4691216B2 (ja) 2005-02-28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US20060218617A1 (en) 2005-03-22 2006-09-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Extensible content identification and indexing
JP4664793B2 (ja) * 2005-09-30 2011-04-06 株式会社東芝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放送受信方法
KR101485040B1 (ko) * 2007-10-30 2015-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관련정보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9302891A (ja) * 2008-06-13 2009-12-2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KR101599465B1 (ko) * 2009-03-03 2016-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기화 정보 제공 서버 및 방법과, 클라이언트 기기 및 방송 프로그램과 부가 정보의 동기화 방법
US9015741B2 (en) * 2009-04-17 2015-04-21 Gracenot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JP5428697B2 (ja) * 2009-09-16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44274B2 (ja) * 2009-12-04 2016-01-13 ティヴォ インク 多機能マルチメディア装置
JP5668512B2 (ja) 2011-02-15 2015-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102060449B1 (ko) 2011-08-05 2019-12-30 소니 주식회사 수신 장치, 수신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JP6040154B2 (ja) 2011-08-24 2016-12-07 サター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エルエルシーSaturn Licensing LLC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TWI528749B (zh) 2011-09-06 2016-04-01 Sony Corp A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a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6093A (zh) * 2019-05-10 2021-12-14 六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确定输入缓冲区切换延迟特征的内容修改系统
US11711574B2 (en) 2019-05-10 2023-07-25 Roku, Inc. Content-modification system with determination of input-buffer switching delay feature
CN113796093B (zh) * 2019-05-10 2023-09-29 六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确定输入缓冲区切换延迟特征的内容修改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56473B2 (en) 2019-07-16
JP6071184B2 (ja) 2017-02-01
MX2014004676A (es) 2014-05-28
JP2013093740A (ja) 2013-05-16
EP2773108B1 (en) 2020-04-15
KR102020689B1 (ko) 2019-09-10
CA2846828A1 (en) 2013-05-02
EP2773108A4 (en) 2015-05-06
US20140337874A1 (en) 2014-11-13
EP2773108A1 (en) 2014-09-03
AR088399A1 (es) 2014-05-28
CA2846828C (en) 2021-04-06
WO2013061851A1 (ja) 2013-05-02
KR20140092814A (ko)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302A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3814569B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接收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3081508B (zh)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和程序
CN102905186B (zh) 便携终端、影像视听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299648B (zh) 接收增强服务的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02047679B (zh) 记录和播放内容的设备、管理内容位置信息的服务器、信息记录介质、用于管理内容信息的方法
EP2763429B1 (en) Preview and playback method of video streams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572800B (zh) 节目累积设备、节目累积预约方法和程序
CN103329562A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提供装置、提供方法、程序和广播系统
EP265662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facilitate preselection of programming preferences
WO2004100540A1 (e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digest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3314602A (zh) 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数据结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MX2014014977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visualizar contenido o conflictos de multiples dispositivos de recepcion en un segundo dispositvo de pantalla.
US10715858B2 (en) Viewing system, broadcast reception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program recording and viewing method, and viewing method of recording program
CN104519295A (zh) 数字电视节目的录像控制方法
CN103518379A (zh) 获取、存储和使用与三维视频流相关的数据的方法及其视频处理装置
CN103945260A (zh) 一种流媒体点播编辑系统及点播方法
CN100473127C (zh) 电视广播接收器以及控制其外部装置的方法
KR101070504B1 (ko) 아이피티브이를 이용한 쇼핑 브이오디 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1304509B (zh) 记录控制装置、控制记录控制装置的方法及记录控制系统
CN101361364B (zh) 电子节目指南提供设备和方法
US10523997B2 (en) Broadcast reception device, broadcast reception method, and broadcast reception program
CN109067838B (zh) 一种数据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JP2002247495A (ja) テレビ番組コンテンツ予約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テレビ番組コンテンツ記録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