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3699A -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3699A
CN103883699A CN201410121207.4A CN201410121207A CN103883699A CN 103883699 A CN103883699 A CN 103883699A CN 201410121207 A CN201410121207 A CN 201410121207A CN 103883699 A CN103883699 A CN 103883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trol valve
temperature control
outlet
hydraulic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12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3699B (zh
Inventor
谢建勋
王勇强
宋超
郝春成
董随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DINGSHENG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DINGSHE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DINGSHENG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DINGSHE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212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3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3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3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3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1/24Details
    • F16H41/30Details relating to venting, lubrication, cooling, circulation of the cooling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70/00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包括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回油口、变矩油出油口、变矩油散热器、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出油口、液压油散热器、柴油发动机进水口、柴油发动机出水口、水散热器、柴油发动机进气口、柴油发动机出气口和中冷器,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变矩油回油口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变矩油散热器与变矩油回油口相连;具有功耗损失小,安全系数高,不易发生散热器瞬间爆裂的优点。

Description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散热系统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动车和高铁的发展,对铁路轨道车的功能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轨道车辆是使用散热系统的典型设备,铁路轨道车辆担负各种铁路的物料运输、配砟、电气化作业、打磨、探伤、捣固、清筛等施工、维护和保养作业,其施工、维护和保养作业必须依托轨道且在特定的时间段完成,它必须适应所有已运营铁路所在地区及所有气侯条件,特别是北方的冬季,其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铁路轨道车常年在野外工作一旦出现故障,修理非常困难,所以必须安全可靠。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由复合散热器、管路、阀门、风扇、导风罩、液压马达,安装支座和前/后防护网等组成。复合散热器将水散热器、液压油散热器、变矩器油散热器、中冷器等组合为一体。其中水散热器和中冷器分别为铁路轨道车辆的发动机及其发动机进气增压空气散热;变矩器油散热器为变矩器冷却油液散热;液压油散热器为铁路轨道车辆作业装置的液压系统以及驱动复合散热器冷却风扇的液压系统油液散热。液力、液压系统中高温油流经散热系统,在散热系统中与强制流动的冷空气进行高效热交换,使油温降至工作温度以保证液压系统和变矩器正常运转。在散热器中,为提高散热效率,通常在铝制板翅式散热器热通道内设置翅片,使热介质产生紊流并增大散热面积。但是,在铁路轨道车辆行走和作业的初始阶段,油液温度较低,油液粘度较大,特别在冬天,由于低温导致油液通过散热器时阻力很大,在散热器内部产生很大的压力。散热器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功耗大且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会瞬间爆裂,散热系统功能随之丧失,从而导致铁路轨道车辆的液力、液压系统功能丧失,使轨道车辆无法正常行走和作业,直接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导致单线行车临时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功耗损失小,安全系数高,不易发生散热器瞬间爆裂的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包括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回油口、变矩油出油口、变矩油散热器、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出油口、液压油散热器、柴油发动机进水口、柴油发动机出水口、水散热器、柴油发动机进气口、柴油发动机出气口和中冷器,其中,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出油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变矩油回油口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变矩油散热器与变矩油回油口相连;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出油口与第一三通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液压马达与第二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第二液压马达与第三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回油口相连,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液压油散热器与液压油回油口相连,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回油口相连,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液压油散热器与液压油回油口相连;柴油发动机出水口上设有水温节温器,水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设在柴油发动机进水口上的柴油机水泵第一进口相连,水温节温器的第二出口通过水散热器与柴油机水泵第二进口相连;柴油发动机出气口与废气涡轮压气机的涡轮废气入口相连,所述废气涡轮压气机的压气机排气口通过中冷器与柴油发动机进气口相连,所述柴油发动机进气口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所述第一油温控制阀,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均为油温控制阀,所述油温控制阀包括温控阀和溢流阀,其中,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溢流阀进油口,溢流阀控制口和温控阀进油口相连,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溢流阀出油口分别与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温控阀第二出油口与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
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和中冷器控制方法;
一、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液力变矩器启动时,变矩油油液温度低,压力大,变矩油通过变矩油出油口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进入第一油温控制阀的内部,此时变矩油的压力大于0.25MPa,温控阀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溢流阀打开,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变矩油回油口,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溢流阀,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变矩油回油口,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b、变矩油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变矩油的压力小于0.25MPa,溢流阀关闭,此时变矩油油液的温度低于4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变矩油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变矩油回油口,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c、变矩油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46℃且低于64℃时,溢流阀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变矩油回油口,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和变矩油散热器进入变矩油回油口,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d、变矩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4℃时,溢流阀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变矩油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和变矩油散热器进入变矩油回油口,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e、变矩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二、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压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液温度低,压力大,液压油由液压油出油口分别通过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此时液压油的压力大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通,第三油温控制阀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通,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溢流阀均为开启状态,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b、液压油按照上述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液压油的压力小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溢流阀均为关闭状态,液压油的油液温度小于64℃时,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上述两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c、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5℃且低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和液压油散热器进入液压油回油口;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和液压油散热器进入液压油回油口,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d、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继续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第二油温控制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和液压油散热器进入液压油回油口,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和液压油散热器进入液压油回油口,上述一部分液压油和另一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e、液压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三、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状态时,待冷却介质为水或冷却液,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小于83℃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与水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b、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83℃,且小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分别与水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同时连通,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和柴油机水泵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一部分待冷却介质和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c、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和水温节温器的第二出口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和柴油机水泵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d、待冷却介质可根据步骤c循环流动,即可;
四、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启动后,柴油发动机内的废气通过柴油发动机出气口和废气涡轮压气机的涡轮废气入口进入驱动废气涡轮压气机内并驱动其工作,外界新鲜空气在废气涡轮压气机的压气机进气口进入,通过废气涡轮压气机的压气机排气口进入中冷器,经中冷器冷却后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气口;
b、柴油发动机进气口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5℃时,柴油发动机内的气体按照步骤a循环流动即可;
c、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大于85℃时,步骤b中所述的进气温度报警器开始报警,此时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其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的8%,需要立即调整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参数或关闭柴油发动机进行检查。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油温控制阀可保证当变矩油和液压油在油液温度低和压力大时,使变矩油和液压油不通过变矩油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从而保护变矩油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因温度低、压力升高而瞬间爆裂,且能够使油液温度迅速达到工作温度;具有功耗损失小,安全系数高,不易发生散热器瞬间爆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矩油散热器保护原理图;
图3为液压油散热器保护原理图;
图4为油温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水散热器和中冷器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本发明为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该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包括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出油口2、变矩油散热器3、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出油口5、液压油散热器6、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水散热器9、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中冷器12,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出油口2通过管道与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通过管道与变矩油回油口1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通过变矩油散热器3与变矩油回油口1相连;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出油口5与第一三通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与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第二液压马达17与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通过管道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0通过液压油散热器6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通过管道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通过液压油散热器6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上设有水温节温器23,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设在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上的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相连,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通过水散热器9与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相连;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与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相连,所述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通过中冷器12与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相连,所述柴油发动机进气口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所述第一油温控制阀13,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均为油温控制阀,所述油温控制阀包括温控阀27和溢流阀28,其中,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溢流阀进油口29,溢流阀控制口30和温控阀进油口31相连,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溢流阀出油口33分别与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与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本发明中的油温控制阀,水温节温器和进气温度报警器均可在市场上直接购置,油温控制阀的供应厂家为:上海锐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厂家地址为:上海市闸北区场中路2260甲,其产品名称为:FPE温控阀;另一油温控制阀的供应厂家为:上海特比机械有限公司,厂家地址为: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1398号金台大厦5F,其产品名称为:美国FPE温控阀。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寒冷的北方地区。本发明中的废气涡轮压气机25可在市场上直接购置,其结构包括涡轮废气入口、涡轮废气出口、涡轮壳体、涡轮、压气机进气口、压气机排气口,压气机壳体和压气机组成,由于废气涡轮压气机25为现有技术,所以其结构不再赘述。
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和中冷器控制方法;
一、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液力变矩器启动时,变矩油油液温度低,压力大,变矩油通过变矩油出油口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进入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内部,此时变矩油的压力大于0.25MPa,温控阀27第一出油口32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相连,溢流阀28打开,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溢流阀28,溢流阀出油口33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b、变矩油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变矩油的压力小于0.25MPa,溢流阀28关闭,此时变矩油油液的温度低于4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连通,变矩油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c、变矩油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46℃且低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同时连通,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d、变矩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关闭,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连通,变矩油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e、变矩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二、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压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液温度低,压力大,液压油由液压油出油口5分别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和第二液压马达17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此时液压油的压力大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相连通,第三油温控制阀18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相连通,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开启状态,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b、液压油按照上述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液压油的压力小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关闭状态,液压油的油液温度小于64℃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两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c、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5℃且低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d、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继续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一部分液压油和另一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e、液压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三、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状态时,待冷却介质为水或冷却液,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小于83℃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b、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83℃,且小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分别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同时连通,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一部分待冷却介质和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c、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和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d、待冷却介质可根据步骤c循环流动,即可;
四、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启动后,柴油发动机内的废气通过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进入驱动废气涡轮压气机25内并驱动其工作,外界新鲜空气在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进气口进入,通过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进入中冷器12,经中冷器12冷却后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
b、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5℃时,柴油发动机内的气体按照步骤a循环流动即可;
c、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大于85℃时,步骤b中所述的进气温度报警器26开始报警,此时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其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的8%,需要立即调整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参数或关闭柴油发动机进行检查。
本发明为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和中冷器控制方法;
一、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液力变矩器启动时,变矩油油液温度低,压力大,变矩油通过变矩油出油口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进入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内部,此时变矩油的压力大于0.25MPa,温控阀27第一出油口32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相连,溢流阀28打开,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溢流阀28,溢流阀出油口33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b、变矩油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变矩油的压力小于0.25MPa,溢流阀28关闭,此时变矩油油液的温度低于4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连通,变矩油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c、变矩油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46℃且低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同时连通,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d、变矩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关闭,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连通,变矩油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e、变矩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二、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压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液温度低,压力大,液压油由液压油出油口5分别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和第二液压马达17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此时液压油的压力大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相连通,第三油温控制阀18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相连通,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开启状态,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b、液压油按照上述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液压油的压力小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关闭状态,液压油的油液温度小于64℃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两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c、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5℃且低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d、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继续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一部分液压油和另一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e、液压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三、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状态时,待冷却介质为水或冷却液,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小于83℃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b、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83℃,且小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分别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同时连通,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一部分待冷却介质和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c、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和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d、待冷却介质可根据步骤c循环流动,即可;
四、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启动后,柴油发动机内的废气通过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进入驱动废气涡轮压气机25内并驱动其工作,外界新鲜空气在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进气口进入,通过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进入中冷器12,经中冷器12冷却后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
b、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5℃时,柴油发动机内的气体按照步骤a循环流动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和中冷器控制方法;
一、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液力变矩器启动时,变矩油油液温度低,压力大,变矩油通过变矩油出油口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进入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内部,此时变矩油的压力大于0.25MPa,温控阀27第一出油口32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相连,溢流阀28打开,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溢流阀28,溢流阀出油口33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b、变矩油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变矩油的压力小于0.25MPa,溢流阀28关闭,此时变矩油油液的温度低于4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连通,变矩油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c、变矩油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46℃且低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同时连通,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d、变矩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关闭,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连通,变矩油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e、变矩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二、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压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液温度低,压力大,液压油由液压油出油口5分别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和第二液压马达17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此时液压油的压力大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相连通,第三油温控制阀18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相连通,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开启状态,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b、液压油按照上述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液压油的压力小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关闭状态,液压油的油液温度小于64℃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两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c、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5℃且低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d、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继续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一部分液压油和另一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e、液压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三、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状态时,待冷却介质为水或冷却液,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小于83℃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b、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83℃,且小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分别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同时连通,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一部分待冷却介质和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c、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和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d、待冷却介质可根据步骤c循环流动,即可;
四、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启动后,柴油发动机内的废气通过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进入驱动废气涡轮压气机25内并驱动其工作,外界新鲜空气在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进气口进入,通过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进入中冷器12,经中冷器12冷却后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
b、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5℃时,柴油发动机内的气体按照步骤a循环流动即可;
c、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大于85℃时,步骤b中所述的进气温度报警器26开始报警,此时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其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的8%,需要立即调整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参数或关闭柴油发动机进行检查。
实施例三
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和中冷器控制方法;
一、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液力变矩器启动时,变矩油油液温度低,压力大,变矩油通过变矩油出油口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进入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内部,此时变矩油的压力大于0.25MPa,温控阀27第一出油口32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相连,溢流阀28打开,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溢流阀28,溢流阀出油口33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b、变矩油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变矩油的压力小于0.25MPa,溢流阀28关闭,此时变矩油油液的温度低于4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连通,变矩油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c、变矩油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46℃且低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同时连通,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d、变矩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关闭,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连通,变矩油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e、变矩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二、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压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液温度低,压力大,液压油由液压油出油口5分别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和第二液压马达17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此时液压油的压力大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相连通,第三油温控制阀18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相连通,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开启状态,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b、液压油按照上述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液压油的压力小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关闭状态,液压油的油液温度小于64℃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两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c、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5℃且低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d、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继续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一部分液压油和另一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e、液压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三、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状态时,待冷却介质为水或冷却液,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小于83℃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b、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83℃,且小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分别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同时连通,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一部分待冷却介质和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c、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和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d、待冷却介质可根据步骤c循环流动,即可;
四、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启动后,柴油发动机内的废气通过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进入驱动废气涡轮压气机25内并驱动其工作,外界新鲜空气在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进气口进入,通过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进入中冷器12,经中冷器12冷却后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
b、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5℃时,柴油发动机内的气体按照步骤a循环流动即可:
c、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大于85℃时,步骤b中所述的进气温度报警器26开始报警,此时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其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的5%,需要立即调整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参数或关闭柴油发动机进行检查。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遍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3)

1.一种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该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包括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出油口(2)、变矩油散热器(3)、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出油口(5)、液压油散热器(6)、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水散热器(9)、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中冷器(12),其特征在于:
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油出油口(2)通过管道与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通过管道与变矩油回油口(1)相连,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通过变矩油散热器(3)与变矩油回油口(1)相连;
液压油油箱的液压油出油口(5)与第一三通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与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第二液压马达(17)与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通过管道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0)通过液压油散热器(6)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通过管道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通过液压油散热器(6)与液压油回油口(4)相连;
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上设有水温节温器(23),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设在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上的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相连,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通过水散热器(9)与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相连;
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与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相连,所述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通过中冷器(12)与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相连,所述柴油发动机进气口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温控制阀(13),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均为油温控制阀,所述油温控制阀包括温控阀(27)和溢流阀(28),其中,油温控制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溢流阀进油口(29),溢流阀控制口(30)和温控阀进油口(31)相连,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溢流阀出油口(33)分别与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与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和中冷器控制方法;
一、变矩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液力变矩器启动时,变矩油油液温度低,压力大,变矩油通过变矩油出油口(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进油口进入第一油温控制阀(13)的内部,此时变矩油的压力大于0.25MPa,温控阀(27)第一出油口(32)与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相连,溢流阀(28)打开,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溢流阀(28),溢流阀出油口(33)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b、变矩油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变矩油的压力小于0.25MPa,溢流阀(28)关闭,此时变矩油油液的温度低于4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连通,变矩油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c、变矩油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46℃且低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同时连通,变矩油中的一部分依次从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和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4)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变矩油中的另一部分依次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上述两部分变矩油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d、变矩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变矩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变矩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4℃时,溢流阀(28)关闭,温控阀第一出油口(32)关闭,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连通,变矩油经过温控阀第二出油口(34),第一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35)和变矩油散热器(3)进入变矩油回油口(1),进入液力变矩器中;
e、变矩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二、液压油散热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压油油箱内的液压油液温度低,压力大,液压油由液压油出油口(5)分别通过第一液压马达(15)和第二液压马达(17)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进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此时液压油的压力大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相连通,第三油温控制阀(18)内部的温控阀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相连通,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开启状态,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溢流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b、液压油按照上述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当液压油的压力小于0.62MPa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溢流阀均为关闭状态,液压油的油液温度小于64℃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两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c、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逐渐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65℃且低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温控阀第二出油口同时连通,液压油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二油温控制阀(16)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三部分和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三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二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19)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第二部分液压油进入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进油口后分为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和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21)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液压油第六部分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所述液压油第三部分,液压油第四部分,液压油第五部分和液压油第六部分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d、液压油按照步骤c进行循环流动,液压油油液温度继续升高,当液压油油液的温度高于78℃时,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一出油口关闭,第二油温控制阀(16)和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连通,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温控制阀(16)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二油温控制阀(16)的第二出油口(20)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三油温控制阀(18)的温控阀第二出油口,第三油温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22)和液压油散热器(6)进入液压油回油口(4),上述一部分液压油和另一部分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油箱内;
e、液压油可根据步骤d循环流动,即可;
三、水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状态时,待冷却介质为水或冷却液,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小于83℃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b、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a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83℃,且小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分别与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同时连通,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口和柴油机水泵(24)第一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一部分待冷却介质和另一部分待冷却介质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c、待冷却介质按照步骤b进行循环流动,待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当待冷却介质温度大于95℃时,柴油发动机出水口(8)和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连通,待冷却介质通过水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口,水散热器(9)和柴油机水泵(24)第二进口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水口(7),进入柴油发动机中;
d、待冷却介质可根据步骤c循环流动,即可;
四、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柴油发动机启动后,柴油发动机内的废气通过柴油发动机出气口(11)和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涡轮废气入口进入驱动废气涡轮压气机(25)内并驱动其工作,外界新鲜空气在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进气口进入,通过废气涡轮压气机(25)的压气机排气口进入中冷器(12),经中冷器(12)冷却后进入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
b、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设有进气温度报警器(26),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5℃时,柴油发动机内的气体按照步骤a循环流动即可;
c、当柴油发动机进气口(10)处的增压空气温度大于85℃时,步骤b中所述的进气温度报警器(26)开始报警,此时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其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的8%,需要立即调整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参数或关闭柴油发动机进行检查。
CN201410121207.4A 2014-03-24 2014-03-24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3883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1207.4A CN103883699B (zh) 2014-03-24 2014-03-24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1207.4A CN103883699B (zh) 2014-03-24 2014-03-24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3699A true CN103883699A (zh) 2014-06-25
CN103883699B CN103883699B (zh) 2016-04-13

Family

ID=50952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1207.4A Active CN103883699B (zh) 2014-03-24 2014-03-24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369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5440A (zh) * 2014-09-24 2015-01-07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
CN105673829A (zh) * 2016-03-22 2016-06-15 大连四益达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轨道车用具有预热功能的复合冷却装置
CN108749562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11140338A (zh) * 2019-12-02 2020-05-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进气温度的发动机防护方法及防护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9971A (ja) * 1994-03-25 1995-10-13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建設機械の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および油圧機器のオイル冷却装置
JPH10238347A (ja) * 1997-02-25 1998-09-08 Toyo Radiator Co Ltd 自動車用熱交換器
CN101109310A (zh) * 2007-08-23 2008-01-23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智能化热管理系统
CN202672204U (zh) * 2012-06-16 2013-01-16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推土机冷却系统
CN203332126U (zh) * 2013-07-08 2013-12-11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铁路轨道车用复合散热装置
CN203770570U (zh) * 2014-03-24 2014-08-13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9971A (ja) * 1994-03-25 1995-10-13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建設機械の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および油圧機器のオイル冷却装置
JPH10238347A (ja) * 1997-02-25 1998-09-08 Toyo Radiator Co Ltd 自動車用熱交換器
CN101109310A (zh) * 2007-08-23 2008-01-23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智能化热管理系统
CN202672204U (zh) * 2012-06-16 2013-01-16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推土机冷却系统
CN203332126U (zh) * 2013-07-08 2013-12-11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铁路轨道车用复合散热装置
CN203770570U (zh) * 2014-03-24 2014-08-13 新乡市鼎盛散热器有限公司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5440A (zh) * 2014-09-24 2015-01-07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
CN105673829A (zh) * 2016-03-22 2016-06-15 大连四益达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轨道车用具有预热功能的复合冷却装置
CN105673829B (zh) * 2016-03-22 2018-05-04 大连四益达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轨道车用具有预热功能的复合冷却装置
CN108749562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11140338A (zh) * 2019-12-02 2020-05-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进气温度的发动机防护方法及防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3699B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45198A1 (zh)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
CN103883699B (zh)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2384676B (zh) 一种高效空气换热器
CN206889079U (zh) 具有电机驱动风扇的工程车发动机散热器
CN106523303A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减速齿轮箱的交互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07035501A (zh) 一种带温控的自适应散热系统
CN107420531A (zh) 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及风力发电设备
CN106289789B (zh) Scr催化消声器低温尿素结晶模拟试验系统
CN203770570U (zh) 铁路轨道车辆用散热系统保护装置
CN201473992U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散热器
CN106286790B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减速齿轮箱的联合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
CN105041429B (zh) 一种防爆柴油机自冷却排气系统
CN103522892B (zh) 车辆散热系统及散热控制方法
CN205858480U (zh) 一种电力工程车的冷却系统
CN207991306U (zh) 一种空冷凝汽器全自动清洗及除冰解冻装置
CN203584578U (zh) 一种燃机防冰冻装置的循环加热系统
CN206319946U (zh) 机舱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05642825U (zh) 一种用于多路阀试验台的过滤温控单元
CN201526362U (zh) 一种柴油机冷却水集中循环装置
CN201448144U (zh) 内燃机新型高效节能装置
CN204870535U (zh) 一种纯电动扫路车串联式冷却系统
CN106793691A (zh) 一种数据中心利用自来水冷却与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4279114A (zh) 贯流式水轮机及其组建的冷却塔系统
CN206770573U (zh) 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及风力发电设备
CN106939823A (zh) 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废气涡轮的以提高冷却系统效率的开式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