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0041A -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0041A
CN103870041A CN201210546051.5A CN201210546051A CN103870041A CN 103870041 A CN103870041 A CN 103870041A CN 201210546051 A CN201210546051 A CN 201210546051A CN 103870041 A CN103870041 A CN 103870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riving
sweep trac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driv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60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0041B (zh
Inventor
于海峰
鞠娜
尚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460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0041B/zh
Priority to US14/106,480 priority patent/US936362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870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0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0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0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触摸面板,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扫描线,配置来与所述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传送来自所述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驱动线,配置来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向所述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连接,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用户识别单元,配置来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且配置来通过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以识别用户。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台式机等等)配备了具有触摸功能的屏幕。当前,这些终端设备的触摸屏幕通常仅能识别终端设备的用户的触摸位置和触摸点数(多点触摸),并不具备区别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的能力。因此,不能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变化及时向用户提供定制的服务和/或应用(如,定制的界面、定制的使用权限等等),此时,用户不得不手动设置终端设备来切换用户。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造成用户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触摸面板,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扫描线,配置来与所述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传送来自所述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驱动线,配置来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向所述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连接,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用户识别单元,配置来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且配置来通过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以识别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由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进一步包括: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配置来产生与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对应的用户识别信号;以及第一接口,配置来与所述佩戴者接触,并且将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传输给所述佩戴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信号在所述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所述触摸面板接触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连接;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驱动/扫描单元、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单元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驱动/扫描单元和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的接通/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接通,并且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断开;以及在所述第一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接通,并且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连接;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驱动/扫描单元、所述驱动线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单元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驱动/扫描单元和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线的接通/断开,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接通,并且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断开;以及在所述第一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接通,并且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驱动/扫描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的频率或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的频率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高于与所述第一周期对应的频率;以及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表示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在其上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的触摸面板;与所述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传送来自所述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的扫描线;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向所述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的驱动线;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连接,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扫描单元;以及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用户识别单元,所述用户识别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用户识别信号识别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由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并施加给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以及所述用户识别信号在所述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所述触摸面板接触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方框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方框图;
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的示意方框图;以及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幕或触控板的任意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台式机等等)。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触摸面板、扫描线、驱动线、扫描/驱动单元以及用户识别单元。
具体地,触摸面板可以由任意的电容型触摸面板实现,在该触摸面板上可以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扫描线可以与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可以传送来自触摸面板上的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由用户的触摸改变,下面称为第一感应信号)。驱动线可以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可以向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驱动/扫描单元可以与扫描线以及驱动线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可以向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这里,触摸面板、扫描线、驱动线、扫描/驱动单元实现了终端设备的触控功能,并且由于上述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当上述元件集成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上时,上述元件可以用作触摸屏的一部分,而上述元件集成在终端设备的其它位置时,上述元件可以形成终端设备的触控板的一部分。此外,终端设备的用户识别单元可以(例如,通过开关单元)与扫描线以及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且可以通过扫描线以及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以识别用户。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设备的不同实施例。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方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触摸面板10、扫描线11、驱动线12、扫描/驱动单元13、用户识别单元14以及开关单元15。
这里,在触摸面板10上设置有包含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电极阵列以及多个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阵列。扫描线11可以与触摸面板10上的扫描电极阵列连接。扫描线11可以将来自触摸面板10上的扫描电极阵列的第一感应信号(由用户的触摸改变)发送给扫描/驱动单元13。驱动线12可以与触摸面板10上的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可以向驱动电极阵列传送从驱动/扫描单元13发送的驱动信号。驱动/扫描单元13可以与扫描线以及驱动线连接。驱动/扫描单元13可以以预设的频率(通常为几K到几十K赫兹)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此外,驱动/扫描单元13还可以监测由于终端设备的用户的触摸而在扫描电极阵列上产生并由扫描线11传送的第一感应信号从而可以实现检测用户触摸位置的功能。
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由任意的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实现,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基于安装或固化在其中的程序或固件执行预设的处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基于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的用户识别信号对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进行识别。
具体地,用户识别单元14通过切换开关15来从扫描线11接收该用户识别信号。切换开关15可以由任意的切换开关实现。切换开关15分别与驱动/扫描单元13、扫描线11以及用户识别单元14连接,并且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扫描单元13和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的接通/断开。例如,控制信号可以由用户识别单元14产生或者可以由终端设备的触摸屏幕或触控板中设置的控制模块(未示出)产生。
这里,首先对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的用户识别信号进行描述。例如,用户识别信号可以由特定的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具体地,如图3所示,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30以及用户识别信号输出接口31。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30可以由任意的高频信号发生器实现,并且可以产生与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对应的用户识别信号。例如,用户识别信号可以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频率信号,并且可以通过确定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来识别不同的用户。此外,用户识别信号还可以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代码信号,并且可以通过确定用户识别信号中的代码来识别不同的用户。这里,可以预先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唯一对应的用户识别信号,或者也可以用户的选择产生。用户识别信号输出接口31可以是金属电极,并且可以与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的身体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识别信号输出接口31可以与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30连接以接收用户识别信号,并且在与终端设备的用户(佩戴者)的身体接触时将该用户识别信号传输给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体能够导电,因此在用户识别信号输出接口31在与终端设备的用户(佩戴者)的身体接触时传输给佩戴者的用户识别信号可以通过佩戴者的身体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触摸面板10接触,则用户识别信号在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触摸面板10接触时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这里,根据触摸面板10的结构(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如果用户识别信号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则可以在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产生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感应信号(下面称为第二感应信号),并且该第二感应信号的频率和波形与该用户识别信号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与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连接的扫描线11或驱动线12获得该第二感应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以通过扫描线11获得该第二感应信号。下面描述通过扫描线11获得第二感应信号的过程。
如上所述,切换开关15分别与驱动/扫描单元13、扫描线11以及用户识别单元14连接,并且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扫描单元13和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的接通/断开。这里,与现有技术类似,驱动/扫描单元13通常以预设的频率(如,几K到几十K赫兹)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驱动脉冲),监测扫描线11传送的第一感应信号(感应脉冲),并且第一感应信号的频率与该驱动信号的频率一致。因此,为了不影响终端设备的触摸功能同时实现用户识别功能,在第一感应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扫描线11可以用于传送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具体地,可以配置提供给切换开关15的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15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接通,并且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断开。此外,可以配置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15在预设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接通,并且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断开。这里,预设的周期与驱动/扫描单元13接收来自扫描线的第一感应信号(由用户触摸改变)的频率对应。具体地,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可以与第一感应信号的高电平周期对应,而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与第一感应信号的低电平周期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切换开关15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接通,并且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断开时,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扫描线11的第一感应信号,由此可以实现触摸感应以及后续的触摸位置确定功能。此外,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切换开关15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接通,并且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断开时,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扫描线11的第二感应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获得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从而可以识别佩戴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这里,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预存用户识别信息以识别用户识别信号。例如,在用户识别信号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频率信号时,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设置多个频率信息,并且将频率信号与预存的频率信息匹配来识别用户。此外,在用户识别信号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代码信号时,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设置多个代码信息,并且将代码信号与预存的代码信息匹配来识别用户。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需要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里传输完整的用户识别信号,因此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需要高于与预设周期对应的频率。例如,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可以在数M~数百MHz之间。这里,只要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里能够传输完整的用户识别信号,不对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进行限定。例如,在与预设周期对应的频率是数KHz的情况下,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可以为数十KHz。
通过上述配置,在不影响终端设备的触摸功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基于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的用户识别信号识别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由此可以基于所识别的用户提供定制的服务或处理,从而大大增强终端设备的易用性以及使用感受。
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方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触摸面板10、扫描线11、驱动线12、扫描/驱动单元13、用户识别单元14以及开关单元25。这里,由于触摸面板10、扫描线11、驱动线12、扫描/驱动单元13、用户识别单元1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元件相同或类似,这里仅对其进行简单描述。
触摸面板10上设置有包含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电极阵列以及多个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阵列。扫描线11与触摸面板10上的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可以将来自触摸面板10上的扫描电极阵列的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扫描/驱动单元13。驱动线12与触摸面板10上的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可以向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以及驱动线12连接,并且可以以预设的频率(通常为几K到几十K赫兹)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并监测扫描线11传送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实现检测用户触摸位置的功能。
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基于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的用户识别信号对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进行识别。与针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相同,用户识别信号由特定的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该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30以及用户识别信号输出接口31。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30可以产生与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对应的用户识别信号(对于用户唯一的频率信号或代码信号),并且可以通过识别用户识别信号来识别不同的用户。用户识别信号输出接口31可以与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30连接以接收用户识别信号,并且在与终端设备的用户(佩戴者)的身体接触时将该用户识别信号传输给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体能够导电,因此如果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触摸面板10接触,则用户识别信号在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触摸面板10接触时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这里,根据触摸面板10的结构(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如果用户识别信号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则可以在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中产生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并且该第二感应信号的频率和波形与该用户识别信号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与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连接的扫描线11或驱动线12获得该第二感应信号。
具体地,用户识别单元14通过切换开关25来从驱动线12接收该用户识别信号。切换开关25可以由任意的切换开关实现。切换开关25分别与驱动/扫描单元13、驱动线12以及用户识别单元14连接,并且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扫描单元13和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的接通/断开。例如,控制信号可以由用户识别单元14产生或者可以由终端设备的触摸屏幕或触控板中设置的控制模块(未示出)产生。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通过驱动线12获得该第二感应信号。下面描述通过驱动线12获得第二感应信号的过程。
这里,与现有技术类似,驱动/扫描单元13通常以预设的频率(如,几K到几十K赫兹)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驱动脉冲)。因此,在驱动信号的低电平时间段,驱动线12可以用于传送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具体地,可以配置提供给切换开关25的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25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接通,并且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断开。此外,可以配置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25在预设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接通,并且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断开。这里,预设的周期与驱动/扫描单元13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的频率对应。具体地,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可以与驱动信号的高电平周期对应,而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与驱动信号的低电平周期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切换开关25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接通,并且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断开时,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连接,并且可以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此外,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切换开关25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接通,并且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断开时,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驱动线12的第二感应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获得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从而可以识别佩戴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这里,与针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类似,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预存用户识别信息以识别用户识别信号。例如,在用户识别信号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频率信号时,可以将频率信号与预存的频率信息匹配来识别用户。此外,在用户识别信号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代码信号时,可以将代码信号与预存的代码信息匹配来识别用户。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需要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里传输完整的用户识别信号,因此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需要高于与驱动信号的预设周期对应的频率。例如,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可以在数M~数百MHz之间。这里,只要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里能够传输完整的用户识别信号,不对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进行限定。例如,在与驱动信号的预设周期对应的频率是数KHz的情况下,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可以为数十KHz。
通过上述配置,在不影响终端设备的触摸功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基于施加到触摸面板10上的用户识别信号识别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由此可以基于所识别的用户提供定制的服务或处理,从而大大增强终端设备的易用性以及使用感受。此外,由于本发明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幕或触摸板的元件几乎没有改动,因此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设计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终端设备的用户识别功能。
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识别方法。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4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图1或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上。该终端设备包括在其上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的触摸面板、与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传送来自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由用户触摸改变,下面称为第一感应信号)的扫描线、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向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的驱动线、与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连接并接收来自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向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扫描单元、以及与扫描线以及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用户识别单元。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通过扫描线以及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这里,与之前的描述相同,用户识别信号由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并施加给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终端设备的用户),并且该用户识别信号在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触摸面板接触时施加到该触摸面板。此时,在触摸面板上的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上会产生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感应信号(由用户识别信号产生,下面称为第二感应信号)。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以通过切换开关15从扫描线11接收施加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具体地,切换开关15分别与驱动/扫描单元13、扫描线11以及用户识别单元14连接,并且可以基于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扫描单元13和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的接通/断开。可以配置提供给切换开关15的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15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接通,并且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断开。此外,可以配置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15在预设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接通,并且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断开。这里,预设的周期与驱动/扫描单元13接收来自扫描线的第一感应信号(由用户触摸改变)的频率对应。例如,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可以与第一感应信号的高电平周期对应,而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与第一感应信号的低电平周期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驱动/扫描单元13与扫描线11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扫描线11的第一感应信号,而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用户识别单元14与扫描线11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扫描线11的第二感应信号,由此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获得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通过切换开关25从驱动线12接收施加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具体地,切换开关25分别与驱动/扫描单元13、驱动线12以及用户识别单元14连接,并且可以配置提供给切换开关25的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25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接通,并且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断开。此外,可以配置控制信号,使得切换开关25在预设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接通,并且将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断开。这里,预设的周期与驱动/扫描单元13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的频率对应。例如,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可以与驱动信号的高电平周期对应,而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与驱动信号的低电平周期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一时间段,驱动/扫描单元13与驱动线12连接,并且可以向驱动线12发送驱动信号,而在预设周期中的第二时间段,用户识别单元14与驱动线12连接,并且可以接收来自驱动线12的第二感应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识别单元14可以获得与用户识别信号对应的第二感应信号,从而可以识别佩戴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
然后,在步骤S402,基于用户识别信号识别用户。
具体地,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预存用户识别信息以识别用户识别信号。例如,在用户识别信号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频率信号时,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设置多个频率信息,并且将频率信号与预存的频率信息匹配来识别用户。此外,在用户识别信号是对于特定用户唯一的代码信号时,可以在用户识别单元14中设置多个代码信息,并且将代码信号与预存的代码信息匹配来识别用户。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触摸面板,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
扫描线,配置来与所述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传送来自所述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
驱动线,配置来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向所述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
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连接,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
用户识别单元,配置来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且配置来通过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以识别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由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户识别信号产生单元,配置来产生与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对应的用户识别信号;以及
第一接口,配置来与所述佩戴者接触,并且将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传输给所述佩戴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用户识别信号在所述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所述触摸面板接触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连接;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驱动/扫描单元、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单元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驱动/扫描单元和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的接通/断开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接通,并且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断开;以及
在所述第一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接通,并且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扫描线断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连接;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驱动/扫描单元、所述驱动线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单元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驱动/扫描单元和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线的接通/断开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在第一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接通,并且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断开;以及
在所述第一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将所述用户识别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接通,并且将所述驱动/扫描单元与所述驱动线断开。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驱动/扫描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的频率或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的频率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高于与所述第一周期对应的频率;以及
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的频率表示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
9.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在其上设置扫描电极阵列以及驱动电极阵列的触摸面板;与所述扫描电极阵列连接,并且传送来自所述扫描电极阵列的感应信号的扫描线;与驱动电极阵列连接,并且向所述驱动电极阵列传送驱动信号的驱动线;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连接,并且配置来接收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感应信号并向所述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扫描单元;以及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用户识别单元,所述用户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驱动线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的用户识别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用户识别信号识别用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用户识别信号由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产生并施加给所述用户识别信号产生设备的佩戴者;以及
所述用户识别信号在所述佩戴者的手指/手掌与所述触摸面板接触时施加到所述触摸面板。
CN201210546051.5A 2012-12-14 2012-12-14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Active CN103870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6051.5A CN103870041B (zh) 2012-12-14 2012-12-14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US14/106,480 US9363624B2 (en) 2012-12-14 2013-12-13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 touch panel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 body area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6051.5A CN103870041B (zh) 2012-12-14 2012-12-14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0041A true CN103870041A (zh) 2014-06-18
CN103870041B CN103870041B (zh) 2017-09-22

Family

ID=5090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6051.5A Active CN103870041B (zh) 2012-12-14 2012-12-14 终端设备及其用户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00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68153B2 (en) 2018-03-28 2022-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1987A2 (en) * 2008-04-21 2009-10-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identifying a user of a handheld device
CN101883906A (zh) * 2007-11-30 2010-11-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容式接触感测设备和门锁定装置
CN102239655A (zh) * 2008-12-05 2011-11-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身体耦合通信的用户识别
CN102760007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株式会社和冠 多点接触且多用户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906A (zh) * 2007-11-30 2010-11-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容式接触感测设备和门锁定装置
WO2009131987A2 (en) * 2008-04-21 2009-10-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identifying a user of a handheld device
CN102239655A (zh) * 2008-12-05 2011-11-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身体耦合通信的用户识别
CN102760007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株式会社和冠 多点接触且多用户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68153B2 (en) 2018-03-28 2022-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0041B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83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309495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4252070B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9411462B2 (en) Capacitive stylus for a touch screen
CN107577361B (zh) 坐标测量装置和识别接触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CN106557158A (zh) 触觉captcha
CN107111390A (zh) 有源触控笔与数字化仪的通信
CN103389804A (zh) 坐标指示设备和用于测量其输入位置的坐标测量设备
CN106462289A (zh) 用于使用启用触摸的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KR102242529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CN102004559A (zh) 使用按键输入信息的方法以及设置有按键的电子设备
CN103631369A (zh) 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2764657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7247448A (zh) 按摩椅总线控制系统
CN102375690A (zh) 一种触屏移动终端及其设置时间的方法
CN104102359A (zh) 具有切换有线及无线功能的电子装置
CN106462345A (zh) 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至少两种功能的控制设备
CN204392220U (zh) Oncell触摸显示屏按键、触摸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369928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936362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 touch panel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 body area network
CN105786377A (zh) 触控监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533508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91293B (zh) 触摸屏的触摸扫描方法
CN102957798A (zh) 一种基于柔性显示屏手机的接听和挂断电话的方法
CN103455195A (zh) 触控屏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