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8929A -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8929A
CN103858929A CN201410007574.1A CN201410007574A CN103858929A CN 103858929 A CN103858929 A CN 103858929A CN 201410007574 A CN201410007574 A CN 201410007574A CN 103858929 A CN103858929 A CN 103858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zinon
fosthiazate
insecticides
root
nemat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75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正
刘路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YUAN JINNIU PESTIC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YUAN JINNIU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YUAN JINNIU PESTIC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YUAN JINNIU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75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8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8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8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噻唑膦和二嗪磷,其中,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64:1-1:32。本发明采用噻唑膦和二嗪磷复配,相容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能够提高对根结线虫和蛴螬的防治效果,减少总的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也能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地下害虫为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等。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发生种类因地而异,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尤以线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根蛆最为重要。 
植物的线虫病是由植物寄生线虫侵袭和寄生引起的植物病害。受害植物可因侵入线虫吸收体内营养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线虫代谢过程中的分泌物还会刺激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导致植株畸形等。使农产品减产和质量下降。中国较为严重的植物线虫病有花生等多种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等。大多数植物线虫有在土壤中的生活史的特点,因此目前线虫病的防治都是采取土壤处理的手段。                    
噻唑膦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杀线虫范围广,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茎线虫、孢囊线虫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线虫具有强力的运动阻害及灭杀能力。药效稳定、效果好、杀虫持效期可达4-6个月。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黄瓜、番茄、西瓜等作物。噻唑膦目前应用以颗粒剂为主,但多为单剂,存在的不足为:1、只能灭杀线虫,防治效果单一;2、灭杀线虫时,使用量要求较大,导致使用成本较高。
二嗪磷为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和一定的内吸作用,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常用于施用于土壤,对地下害虫。对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效。二嗪磷多为单剂单独应用,无法灭杀线虫。
线虫与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害虫常同时发生,噻唑膦、二嗪磷两种单剂的单独应用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上的要求,应用成本较高,用药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采用噻唑膦和二嗪磷复配,相容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能够提高对根结线虫和蛴螬的防治效果,减少总的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也能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噻唑膦和二嗪磷,其中,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64:1-1:32。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探索性筛选工作发现,噻唑膦与二嗪磷采用特定的比例复配后,能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线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很好的灭杀效果,尤其是对根结线虫和蛴螬的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噻唑膦、二嗪磷单剂,相对于单剂而言,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噻唑膦与二嗪磷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32:1-1:1时,提高了对线虫的防治效果,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应用于防治线虫。噻唑膦与二嗪磷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4:1-1:4时,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用于同时防治线虫和蛴螬,用量少效果好。噻唑膦与二嗪磷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1:4-1:8时,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于防治蛴螬,防治效果好于单剂。
若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超出64:1-1:32的范围,则无法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作为优选,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32:1-1:8。
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占杀虫剂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65%。
作为优选,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剂型是颗粒剂。
作为优选,所述杀虫剂组合物配方中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有效成分5%-65%,活性炭0.2-0.5%,红砖颗粒余量。
通过添加活性炭后与红砖颗粒结合,能增强有效成分的缓释作用,提高使用效果,减少用药次数。
作为优选,所述红砖颗粒的大小为20-50目。
作为优选,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用来防治作物地下根部的根结线虫和蛴螬。
作为优选,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32:1-1:1时用于防治线虫;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例为4:1-1:4时用于同时防治线虫和蛴螬;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1:4-1:8时用于防治蛴螬。
作为优选,当防治对象为蛴螬时,有效成分的用量为40g/亩-60g/亩;当防治对象为根结线虫时,有效成分的用量为150g/亩-200g/亩;当防治对象为根结线虫和蛴螬时,有效成分的用量为160g/亩-220g/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噻唑膦和二嗪磷复配,相容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线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很好的灭杀效果,尤其是对根结线虫和蛴螬的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噻唑膦、二嗪磷单剂,相对于单剂而言,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减少打药的次数,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的剂型为缓释性颗粒剂,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可将颗粒剂在播种前混入土壤,就可以防治根部线虫、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害虫。这种用药方式,符合了“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让农民在种植前期,使用本发明的产品,可将害虫的基数一直控制在低水平,避免了害虫爆发后的过量用药,可以起到保护环境,减少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噻唑膦、二嗪磷均为市售的产品。
噻唑膦和二嗪磷的组合,对防治病虫害的增效作用,通过生物测定的实例来说明这种关系。
一、室内生测方法及实例
1对线虫毒性的生测方法及实例
噻唑膦和二嗪磷复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
供试靶标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选择2龄幼虫供试验用。
试验方法
以黄瓜苗为供试寄主,采用试管种植法。将一周龄的黄瓜苗种植到试管中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配好的药液,并向每支试管中接入约500条2龄幼虫。每处理24次重复,试管置于20-25℃,10h光照下培养,20d后调查结果。计数每株植物根系上的根结数,按根结数量进行分级、统计抑制率。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蒸馏水加根结线虫为阴性对照。
分级标准参照刘维志(植物线虫学研究技术,辽宁科技出版社,1995)
0级:无根结;1级:1-2个根结;2级:3-10个根结;3级:11-30个根结;4级:31-100个根结;5级别:100个根结以上。
抑制率%=(ck分级平均数-样品分级平均数)/CK分级平均数×100%)
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回归直线,EC50,并用下式计算共毒系数。
                                
实测(混用)毒力指数(ATI)=  
Figure 2014100075741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理论混用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Figure 2014100075741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共毒系数若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为拮抗作用;若大于80小于120,表明为相加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噻唑膦和二嗪磷不同配比对线虫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与二嗪磷的复配防治黄瓜根结线虫,配比在32:1-1:32之间,共毒系数都大于120,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配比为8:1-1:1时,增效作用更明显。
 
2对蛴螬毒性的生物测定方法及实例
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和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虫剂卷),采用土壤混药法。即将药液与土壤按1:9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50mL烧杯中,每烧杯接1头试虫,饲喂2粒玉米,每处理30头试虫,以含最高浓度溶剂的清水为对照。置于25±2℃室内观察。5 d后检查试验结果。以昆虫针轻触虫体,无反应视为死虫。
 
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回归直线,LC50,并用下式计算共毒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理论混用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若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为拮抗作用;若大于80小于120,表明为相加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
表2:噻唑膦和二嗪磷不同配比对蛴螬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与二嗪磷的复配防治蛴螬,配比在64:1-1:8之间,共毒系数都大于120,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上述的生测实例,提供了噻唑膦和二嗪磷组合物增效作用的理论依据。将上述不同配比的组合物,用目前农药界已经成熟的技术手段,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某一种农药制剂——颗粒剂。
将农药制剂应用于田间,对杀虫组合物在田间的防虫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发现,该杀虫组合物的不同组合比例在田间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噻唑膦与二嗪磷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32:1-1:1时,提高了对线虫的防治效果。噻唑膦与二嗪磷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4:1-1:4时,使用少的剂量(与目前农业生产上同时防治线虫与蛴螬的所用剂量的现状相比) 就可以同时防治线虫和蛴螬。噻唑膦与二嗪磷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1:4-1:8时,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于防治蛴螬,防治效果好于单剂二嗪磷。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两种药剂的不同比例的组合物的特性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用下面的实例加以说明。
 
二、田间试验的方法及实例:
1、田间试验方法
①西瓜上根结线虫的田间试验方法
西瓜种植前将测试药剂混成毒土,均匀撒施于个小区,并对土壤进行,上下均匀混合15-20cm,施药后当天进行移栽,以后进行正常管理。
调查方法,作物收获后进行调查,每小区选三个点,每点十株,每小区共取30株,将作物根挖出,并记录线虫的危害级别,计算病情指数、防效。
根结线虫危害分级标准
0级:根系完整无根结
1级:有少量根结(占根量的1%-25%)
2级:根结数量中等(占根量的26%-50%)
3级:根结数量较多(占根量的51%-75%)
4级:根结数量特多且大(占根量的76%-10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②西瓜上蛴螬的试验方法
西瓜种植前将测试药剂混成毒土,均匀撒施于个小区,并对土壤进行,上下均匀混合15-20cm,施药后当天进行移栽,以后进行正常管理。
苗期调查被害的株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二、田间试验药效实例
为了更好的在田间应用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已经通过农药生产上成熟的技术,将组合物制备成适合农业上应用的颗粒剂。下面是田间药效的实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1:   9%噻唑膦·二嗪磷  (8%噻唑膦+1%二嗪磷)
噻唑膦原药       8%
二嗪磷原药       1%
活性炭           0.3%
红砖颗粒         补足至100%
将红砖废料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之后进行筛分的过程,经过上述两项工艺的循环,最终选择20-50目的颗粒备用。将原药采用喷嘴雾化的加药方法方法和颗粒载体以及活性炭放入无重力搅拌机中进行吸附混合。原药吸附好后,再加入活性炭,再次进行搅拌后,可得到9%噻唑膦·二嗪磷的颗粒剂。
 
该实例应用于西瓜根结线虫病,具体防治效果见表3
表3:9%噻唑膦·二嗪磷  (8%噻唑膦+1%二嗪磷)对线虫病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该比例的噻唑膦与二嗪磷的组合物,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增效明显,效果显著优于单剂。
 
实施例2         10%噻唑膦·二嗪磷   (8%噻唑膦+2%二嗪磷)
噻唑膦原药       8%
二嗪磷原药       2%
活性炭           0.3%
红砖颗粒         补足至100%
将红砖废料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之后进行筛分的过程,经过上述两项工艺的循环,最终选择20-50目的颗粒备用。将原药采用喷嘴雾化的加药方法方法和颗粒载体以及活性炭放入无重力搅拌机中进行吸附混合。原药吸附好后,再加入活性炭,再次进行搅拌后,可得到10%噻唑膦·二嗪磷的颗粒剂。
该实例用于同时防治西瓜上的根结线虫病,西瓜蛴螬。具体防治效果见表4
表4:10%噻唑膦·二嗪磷(8%噻唑膦+2%二嗪磷)对线虫病及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该比例的噻唑膦与二嗪磷的组合物,选择合适的剂量,能够同时防治线虫与蛴螬。在用量上,也比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兼防两种害虫时的用药量少。
 
实施例3     9%噻唑膦·二嗪磷 (1%噻唑膦+8%二嗪磷)
噻唑膦原药     1%
二嗪磷原药     8%
活性炭         0.3%
红砖颗粒      补足至100%
将红砖废料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之后进行筛分的过程,经过上述两项工艺的循环,最终选择20-50目的颗粒备用。将原药采用喷嘴雾化的加药方法方法和颗粒载体以及活性炭放入无重力搅拌机中进行吸附混合。原药吸附好后,再加入活性炭,再次进行搅拌后,可得到9%二嗪磷·噻唑膦的颗粒剂。具体防治效果见表5
表5:9%噻唑膦·二嗪磷 (1%噻唑膦+8%二嗪磷)对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该比例的噻唑膦与二嗪磷的组合物,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增效明显,效果显著优于单剂。
 
此外,本发明的配方:有效成分的用量在5%-65%之间调整,活性炭在0.2-0.5%之间调整,剩余的用红砖颗粒补足,其防治效果与实施例1-3相似,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噻唑膦和二嗪磷,其中,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64:1-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32: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杀虫剂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剂型是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组合物配方中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有效成分5%-65%,活性炭0.2-0.5%,红砖颗粒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砖颗粒的大小为20-5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用来防治作物地下根部的根结线虫和蛴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32:1-1:1时用于防治线虫;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例为4:1-1:4时用于同时防治线虫和蛴螬;噻唑膦与二嗪磷的质量比为1:4-1:8时用于防治蛴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防治对象为蛴螬时,有效成分的用量为40g/亩-60g/亩;当防治对象为根结线虫时,有效成分的用量为150g/亩-200g/亩;当防治对象为根结线虫和蛴螬时,有效成分的用量为160g/亩-220g/亩。
CN201410007574.1A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Pending CN103858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7574.1A CN103858929A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7574.1A CN103858929A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8929A true CN103858929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89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7574.1A Pending CN103858929A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89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2043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用于地下害虫生物测定的装置及方法
CN111165511A (zh) * 2020-01-17 2020-05-19 河南远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乙蒜素和噻唑膦的农药杀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8505A (ja) * 1988-03-18 1989-09-22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有害動物防除剤
JP2007269787A (ja) * 2006-03-10 2007-10-18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殺虫・殺線虫剤組成物及び害虫の防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8505A (ja) * 1988-03-18 1989-09-22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有害動物防除剤
JP2007269787A (ja) * 2006-03-10 2007-10-18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殺虫・殺線虫剤組成物及び害虫の防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长娇等: "介孔活性炭阿维菌素载药系统的性能研究", 《农药学学报》 *
李东光等主编: "《精细化学品配方 九》", 31 August 2008,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祖义等: "农药杀虫双颗粒剂性能研究", 《南京农学院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2043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用于地下害虫生物测定的装置及方法
CN111165511A (zh) * 2020-01-17 2020-05-19 河南远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乙蒜素和噻唑膦的农药杀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8305A (zh) 一种具有防治根结线虫功能的药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250731A (zh) 一种含恶霉灵的杀虫杀菌复配剂
CN103858929A (zh) 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3947646A (zh) 杀虫组合物
CN103503929A (zh) 一种含有雷公藤碱和丁香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83245A (zh) 一种悬浮种衣剂
CN103120183B (zh) 噻唑膦和嘧菌酯农药组合物
WO2023087410A1 (zh) 一种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B2a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
CN107372550A (zh) 一种包含灭菌丹和苯并烯氟菌唑的农药组合
CN102934639B (zh) 二硫氰基甲烷与有机磷杀虫成分的组合物
CN103651553B (zh) 含有吡氟硫磷的农药组合物
CN105794859B (zh) 一种含块状耳霉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4472507B (zh)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4285951A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
CN10405472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2177894A (zh) 一种含有氟虫腈的缓控释颗粒剂
CN104322560B (zh) 含噻虫嗪与腐植酸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KR101112782B1 (ko) 천연 식물 추출물을 이용한 살충제
CN107258808A (zh) 一种含噻虫嗪和氟氯氰菊酯的药肥颗粒剂及其应用
CN103262851A (zh) 一种含霜霉威的杀虫杀菌复配剂
CN106489994B (zh) 含有短稳杆菌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
CN104273173A (zh) 含腐植酸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CN103250719B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3960262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4186528B (zh) 一种含有氯噻啉和烯啶虫胺的农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