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4923A -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4923A
CN103854923A CN201210524595.1A CN201210524595A CN103854923A CN 103854923 A CN103854923 A CN 103854923A CN 201210524595 A CN201210524595 A CN 201210524595A CN 103854923 A CN103854923 A CN 103854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l point
switching device
magnet
point portio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4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4923B (zh
Inventor
张俊文
朱鑫
黄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24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4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9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包括:壳体内具有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上容纳腔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部;软磁铁和硬磁铁;第一弹性件、引导管部和引导杆,引导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引导管部的中空引导通孔内且与硬磁铁相连接;挤压件,挤压件穿设开口部且套设在引导管部上且沿着轴向可移动,以驱动引导杆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一对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设置在壳体上;以及导电件,导电件套设在引导管部上。根据本发明的切换装置,只采用切换装置就可以实现对一对导电端子的连接和断开,既可以自动断开也可以手动断开,切换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装配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加热器具中,一般采用带双金属热敏制动片的蒸汽温控器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双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热处理困难,合格率低,而且双金属热敏制动片的蒸汽温控器有可能会因蒸汽管漏气而烫手,并且有些加热器具用于加热食品(如煮面、煮鸡蛋等)时,会产生一些浆状泡沫,覆盖在热敏制动片的表面,以致影响热敏制动片的感温和起跳动作。为了避免出现这些不良情况,为此,有些厂家设计了不需要和水蒸汽接触的手动复位突跳温控器。但手动复位突跳温控器不能在工作状态中随时断电,只能强行切断电源或者待温度达到其感应值时才能断开;为了能达到随时可以手动断电的目的,需要串接一个开关,但这种结构会导致温控器结构变得复杂,组件多且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温度控制器,专利号为201020658017.3,利用软磁铁和永磁铁的特性,可以感温自动断电,也可以手动断电,并且结构简单,但是该种结构在手动断电时,需要用手向上推动按键,也就是说,按键部分需要设置一个较长的突出部分才能方便使用者手动向上推动断电,这种结构需要为按键设置一个较大的行程,因而会使得电加热器具上与按键连接之处会有较大的缝隙,微小物体易于从该缝隙进入到电加热器具内部中,不易清洁,尤其当小蟑螂之类的进入后,严重影响电加热器具的使用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可用作电源的开关,切换方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本发明需要提供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电加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着轴向被分隔成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部;软磁铁,所述软磁铁设置在所述下容纳腔的底部;硬磁铁,所述硬磁铁设置在所述下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软磁铁相对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之间;引导管部,所述引导管部沿着轴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容纳腔中且形成有与所述下容纳腔相连通的中空引导通孔;引导杆,所述引导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空引导通孔内且与所述硬磁铁相连接;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穿设所述开口部且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上且沿着所述轴向可移动,以驱动所述引导杆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一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上,且在所述挤压件驱动所述引导杆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以使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导电件将所述一对导电端子电学互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只采用切换装置就可以实现对一对导电端子的连接和断开,既可以自动断开也可以手动断开,切换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装配工艺简单且安全性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选择成、在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时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彼此相吸,且在所述软磁铁失去磁性时驱动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挤压件构造成按钮帽形,且所述按钮帽的内顶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挤压部,在所述挤压件沿着所述轴向运动时,所述挤压部止抵所述引导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切换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上且位于所述挤压件之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挤压件的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的周向壁上形成有卡扣引导部,所述卡扣引导部形成有向内伸出的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管部形成有引导凹槽部,所述引导凹槽部包括:第一和第二滑道路径,所述第一和第二滑道路径分别将初始原点部和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之下的终止原点部相连接,所述初始原点部和所述终止原点部构造成可卡扣住所述卡扣引导部的所述尖部,且所述尖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滑道路径上可滑动;第三滑道路径,所述第三滑道路径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滑道路径之间且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终止原点部,另外一端构造成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之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道路径上;其中所述第一滑道路径上具有通电死点,且所述通电死点位于终止原点部的沿着所述轴向的一侧,且沿着所述轴向低于所述终止原点部,所述通电死点的位置沿着所述轴向为所述挤压部驱动所述引导杆以将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时所述尖部所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滑道路径具有手动断电死点,且所述手动断电死点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沿着所述轴向的另一侧,且沿着所述轴向低于所述通电死点,所述第二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的一端构造成在所述尖部为手动按下且脱离所述终止原点部时沿着所述第二滑道路径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管部形成有引导凹槽部,所述引导凹槽部包括:第一和第三滑道路径,所述第一和第三滑道路径将初始原点部和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之下的终止原点部相连接,所述初始原点部和所述终止原点部构造成可卡扣住所述卡扣引导部的所述尖部,且所述尖部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滑道路径上可滑动;其中所述第一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的一端构造成在推动所述挤压部时使得所述尖部沿着所述第一滑道路径向下朝向所述终止原点部滑动,所述第一滑道路径上具有通电死点,且所述通电死点位于终止原点部的与所述第三滑道路径相对的一侧,且沿着所述轴向低于所述终止原点部,所述通电死点的位置沿着所述轴向为所述挤压部驱动所述引导杆以将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时所述尖部所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初始原点部和所述终止原点部位于与所述轴向相平行的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的一部分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的一部分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容纳腔由下端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及封闭所述开口的导热帽构造成,所述软磁铁设置在所述导热帽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切换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导电件是套设在引导管部上且夹持在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之间的环状导电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本体;以及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的软磁铁与所述电加热器本体连接,所述切换装置根据电加热器本体的温度自动断开所述一对导电端子,且所述切换装置可通过手动断开所述一对导电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其具有切换装置,只采用切换装置就可以实现对一对导电端子的连接和断开,既可以自动断开也可以手动断开,切换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装配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凹槽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凹槽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切换装置;10壳体;20软磁铁;30硬磁铁;40第一弹性件;50引导管部;60引导杆;70挤压件;80导电端子;90导电件;上容纳腔11;下容纳腔12;开口部13;第一壳体部101;第二壳体部102;中空引导通孔51;挤压部71;41第二弹性件;701周向壁;702卡扣引导部;703尖部;200引导凹槽部;201第一滑道路径;202第二滑道路径;203第三滑道路径;A初始原点部;B终止原点部;C通电死点;D手动断电死点;300导热铝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换装置100,包括:壳体10、软磁铁20、硬磁铁30、第一弹性件40、引导管部50、引导杆60、挤压件70、一对导电端子80以及导电件90。
具体而言,壳体10可以沿着轴向(参见图1)被分隔成上容纳腔11和下容纳腔12,上容纳腔11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部13。壳体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由多个部件组合构造成,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的上容纳腔11和下容纳腔12可以由第一壳体部101和与第一壳体部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壳体部102共同形成,第一壳体部101和第二壳体部102均为中空部件,且开口部13形成在第二壳体部102的顶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壳体部102螺纹连接到第一壳体部101。第一壳体部101的底端构造出下容纳腔12,第二壳体部102与第一壳体部101连接并构造成上容纳腔11。
软磁铁20可以设置在下容纳腔12的底部,其可以位于下容纳腔12的腔室内部,且软磁铁20可以被固定在下容纳腔12内。
硬磁铁30可以设置在下容纳腔12内且与软磁铁20相对设置,其可以设在下容纳腔12的上部。
第一弹性件40,例如可以为弹簧,可以设置在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之间,第一弹性件40可以对硬磁铁30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以在硬磁铁30受到向下的外力作用而向着软磁铁20移动时,对其有一定的阻力,在外力减小到预定值以下或者外力撤销时,第一弹性件40可以推动硬磁铁30向上移动到下容置腔12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硬磁铁30可以构造成具有向下突出的凸起部301,且软磁铁20构造有与凸起部301正对的凸起部201,第一弹性件40分别套设在凸起部201、301上,且分别止抵硬磁铁30和软磁铁20。
引导管部50沿着轴向(参见图1)固定设置在上容纳腔11中且形成有与下容纳腔12相连通的中空引导通孔51。
引导杆60可滑动地设置在中空引导通孔51内且与硬磁铁30相连接。优选地,硬磁铁30的顶端面可以设有螺纹孔,引导杆60的底端形成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头部,螺纹头部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挤压件70穿设开口部13且套设在引导管部50上且沿着轴向可移动,以驱动引导杆60沿着轴向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硬磁铁30向下移动。
如图1、2中所示,一对导电端子80可以设置在壳体10上,例如,导电端子80可以分别设在壳体10的侧壁的相对的两侧,并从两侧分别伸入到上容纳腔11内且位于相同的水平位置,并具有形成在壳体10外表面的接线端。如图3中所示,该导电端子80可以构造成具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外悬臂801、内悬臂802以及将外悬臂801和内悬臂802连接的水平臂803,其中内悬臂802伸入上容纳腔11内,内悬臂802的端部形成有朝向上容纳腔11的内壁延伸的止抵部804,以止抵在该上容纳腔11的内壁上。
导电件90可以套设在引导管部50上,且在挤压件70驱动引导杆60沿着轴向移动以使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相抵的第一位置时,导电件90将一对导电端子80电学互连,并使得导电端子80所处的电学支路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换装置100,可以实现对一对导电端子80的连接和断开,切换装置100的结构大大简化,装配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全性高。
如图1、图2所示,第一弹性件40可以选择成、在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相抵时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克服第一弹性件40的弹力而彼此相吸且在软磁铁20失去磁性时驱动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分离。由此,在硬磁铁30与软磁铁20相抵相吸后,在软磁铁20受热失去磁性后,硬磁铁30受到第一弹性件40的作用与软磁铁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导电件90可以被设置成可随挤压件70或者硬磁铁30一起运动,当硬磁铁30与软磁铁20彼此抵靠相吸时,导电件90导通一对导电端子80。软磁铁20失去磁性时驱动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分离,即硬磁铁30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导电件90向上移动,以断开一对导电端子8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挤压件70可以构造成按钮帽形,且按钮帽的内顶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挤压部71,在挤压件70沿着轴向运动时,挤压部71止抵引导杆60。需要说明的是,挤压件70处于初始位置时,挤压部71与引导杆60的顶端可以具有预定距离,或者挤压部71与引导杆60可以选择成弹性接触连接,并在挤压部71向下运动到预定位置时刚性地驱动引导杆60向下运动。由此,可以使挤压件70向下移动预定距离后才与引导杆60刚性连接,并推动引导杆60向下移动。而在挤压件70复位到初始位置时,可以避免挤压件70对引导杆的位移产生影响。
优选地,切换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弹性件41,第二弹性件41可以套设在引导管部50上且位于挤压件70之下。由此,在撤除对挤压件70施加的外力后,第二弹性件41可以推动挤压件70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且,导电件90可以设置在第二弹性件41之上,以方便导电件90与导电端子80连接。可选地,如图3中所示,可以使导电件90被夹持在两个第二弹性件41之间,以方便安装。
如图1、图3、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挤压件70的套设在引导管部60的周向壁701上形成有卡扣引导部702,卡扣引导部702形成有向内伸出的尖部703。换言之,挤压件70的内侧壁上可以设有引导部702,该引导部702可以与引导管部60的外侧壁相对,且在引导部702上设朝向引导管部60外壁的尖部703。
优选地,卡扣引导部702可以与挤压件70的周向壁701弹性连接,以使卡扣引导部702可以相对于挤压件70的周向壁701产生相对的移动。
如图4-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卡扣引导部702相对应的引导管部50可以形成有引导凹槽部200,引导凹槽部200可以包括:第一滑道路径201、第二滑道路径202以及第三滑道路径203。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滑道路径201和第二滑道路径202可以分别将初始原点部A(尖部703位于初始原点部A时,挤压件70位于初始位置)和位于初始原点部A之下的终止原点部B相连接,初始原点部A和终止原点部B构造成可卡扣住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且尖部703在第一滑道路径201和第二滑道路径202上可滑动。
第三滑道路径203位于第一滑道路径201和第二滑道路径202之间且其一端连接至终止原点部B,另外一端构造成位于终止原点部B之上且位于第二滑道路径202上。
其中第一滑道路径201上具有通电死点C,且通电死点C位于终止原点部B的沿着轴向的一侧,且沿着轴向低于终止原点部B,通电死点C的位置沿着轴向为挤压部70驱动引导杆60以将软磁铁和硬磁铁相抵时尖部703所对应的位置。如图5中所示,第一滑道路径201的位于初始原点部A的一部分2011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由此,在初始按下挤压件70时,尖部703可以更顺利地沿着第一滑道路径201滑动。
第二滑道路径202具有手动断电死点D,且手动断电死点D位于终止原点部B沿着轴向的另一侧,且沿着轴向低于通电死点C,第二滑道路径202的、位于终止原点部B的一端构造成在尖部703为手动按下且脱离终止原点部B时沿着第二滑道路径202滑动。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滑道路径202的、位于终止原点部B的一部分2021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由此,在手动按下挤压件70时,尖部703可以更顺利地沿着第二滑道路径202滑动。
下面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当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处于原始点A时,挤压件70处于初始位置,当需要接通一对导电端子80时,向下推动挤压件70,挤压件70推动引导杆60向下移动,引导杆60推动硬磁铁30移动到第一位置,在硬磁铁30处于第一位置时,软磁铁20与硬磁铁30相互抵靠,并相互吸引。此时,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处于通电死点C处。松开挤压件70,挤压件70受到第二弹性件41的作用被向上弹起并使挤压件70的卡扣引导部上的尖部卡接在终止原点B处。此时,导电件90与一对导电端子接通。
当软磁铁20变为顺磁时,例如,软磁铁20在受热后,温度达到预定值以上时,软磁铁可以变为顺磁。由于软磁铁20变为顺磁,硬磁铁30受到第一弹性件40的作用而向上移动,硬磁铁30推动引导杆60并作用于挤压件70使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经由第三滑道路径203后进入第二滑道路径202的上部并最终回到初始原点部A。在此过程中,导电件90可以随着硬磁铁30的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例如,导电件90与第二弹性件41相连,当挤压件70向上移动后,第二弹性件41伸长,由此,使导电件80向上移动,而使导电件90与一对导电端子分离。
当需要对切换装置100进行人工断电时,向下按动挤压件70,使挤压件70的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由终止原点部B移动到手动断电死点D,挤压件70的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到达手动断电死点D后,挤压件70由于受到第二弹性件41的作用而向上移动,最终,使挤压件70的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回到初始原点部A处。此时,导电件90与一对导电端子分离,由此,实现手动断电。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换装置100,可以采用软磁铁20作为感温元件,并配合特定的引导凹槽部200,由此可以通过引导凹槽部200限定挤压件70的沿轴向方向移动的距离。该切换装置可以作为温度感应开关使用,也可以作为保护电路的一部分使用。其具有感温自动断电和中途手动断电的功能,控温灵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例如,且可以与例如电水壶的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电器连接作为温控开关来进行使用。
而且,切换装置100与例如电水壶配合使用时,不用考虑电水壶开关按键(图中未示出)轴向方向的行程的大小,只需要将电水壶开关按键与壶体外壳配合好即可,壶体外壳缝隙可大大减小,蟑螂之类的微小生物或者物体无法从该缝隙中进入到壶体内,从而保证壶体的使用卫生,同时,电水壶开关按键可以不用突出壶体表面或者稍微突出壶体表面设置,从而壶体表面易于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道路径201、第二滑道路径202以及第三滑道路径203可以为形成在引导管部50上的凹槽,初始原点部A和终止原点部B为贯通引导管部50的锥形孔。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引导凹槽部200的结构,即引导管部50形成有引导凹槽部200,引导凹槽部200包括:第一滑道路径201和第三滑道路径203。
具体而言,第一滑道路径201和第三滑道路径203将初始原点部A和位于初始原点部A之下的终止原点部B相连接,初始原点部A和终止原点部B构造成可卡扣住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且尖部703在第一滑道路径201和第三滑道路径203上可滑动。
第一滑道路径201的、位于初始原点部A的一端构造成在推动挤压部70时使得尖部703沿着第一滑道路径201向下朝向终止原点部B滑动。如图6中所示,第一滑道路径201的位于初始原点部A的一部分2011’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由此,在初始按下挤压件70时,尖部703可以更顺利地沿着第一滑道路径201滑动。
第一滑道路径203上具有通电死点C,且通电死点C位于终止原点部B的与第三滑道路径203相对的一侧,且沿着轴向低于终止原点部B,通电死点C的位置沿着述轴向为挤压部70驱动引导杆60以将软磁铁20和硬磁铁30相抵时尖部703所对应的位置。
下面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当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处于原始点A时,挤压件70处于初始位置,当需要接通一对导电端子80时,向下推动挤压件70,挤压件70推动引导杆60向下移动,引导杆60推动硬磁铁30移动到第一位置,在硬磁铁30处于第一位置时,软磁铁20与硬磁铁30相互抵靠,并相互吸引。此时,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处于通电死点C处。松开挤压件70,挤压件70受到第二弹性件41的作用被向上弹起并使挤压件70的卡扣引导部上的尖部卡接在终止原点B处。此时,导电件90与一对导电端子接通。
当软磁铁20变为顺磁时,例如,软磁铁20在受热后,温度达到预定值以上时,软磁铁可以变为顺磁。由于软磁铁20变为顺磁,硬磁铁30受到第一弹性件40的作用而向上移动,硬磁铁30推动引导杆60并作用于挤压件70使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经由第三滑道路径203回到初始原点部。在此过程中,导电件90可以随着硬磁铁30的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例如,导电件90与第二弹性件41相连,当挤压件70向上移动后,第二弹性件41伸长,由此,使导电件80向上移动,而使导电件90与一对导电端子分离。
当需要对切换装置100进行人工断电时,向下按动挤压件70,使挤压件70的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由终止原点部B移动到第一滑道路径201的位于终止原点部B的入口处,并由第一滑道路径201回到初始原点部A处。此时,导电件90与一对导电端子分离,由此,实现手动断电。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换装置100,可以采用软磁铁20作为感温元件,并配合特定的引导凹槽部200,由此可以通过引导凹槽部200限定挤压件70的沿轴向方向移动的距离。该切换装置可以作为温度感应开关使用,也可以作为保护电路的一部分使用。其具有感温自动断电和中途手动断电的功能,控温灵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例如,且可以与电水壶连接作为温控开关使用。
如图5、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初始原点部A和终止原点部B位于与轴向相平行的直线上。换句话说,初始原点部A和终止原点部B可以沿轴向方向排布,且终止原点部B刚好位于初始原点部A的正下方。由此,尽可能地减小卡扣引导部702的尖部703在初始原点部A和终止原点部B两处发生相对偏移时,产生的材料疲劳,并延长卡扣引导部702的寿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容纳腔12由下端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及封闭开口的导热帽300构造成,软磁铁20可以与导热帽300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导热帽300可以由铝形成,以增加热传导速度。由此,这种结构方便将软磁铁20设置在下容纳腔12内,且导热铝帽300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软磁铁2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电件90可以是套设在引导管部50上且固定至第二弹性件41的环状导电片。可选地,导电件90可以为套设在引导管部50上且夹持在两个第二弹性件41之间的环状导电片。由此,导电件90可以方便对跟随挤压件70及第二弹性件41沿轴向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本体(未示出)以及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切换装置100。切换装置100的软磁铁20可以与电加热器本体连接,切换装置100根据电加热器本体的温度自动断开一对导电端子80,以对与导电端子80连接的电加热器进行断电。且切换装置100可通过手动断开一对导电端子80,以对电加热器进行手动断电。
根据本发明的电加热器具有切换装置100,该切换装置100控温灵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通过实现对电加热器自动断电,手动给电及手动断电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现有采用手动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的电加热器具(如电水壶),在不是直接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突跳温控器需要串接一个开关才能具有手动断电功能。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加热器直接采用一个切换装置就能实现手动断电和自动断电的功能,结构大大简化,装配工艺也变得简单,成本也几乎降低了一半。
2.现有采用双金属热敏制动片的蒸汽温控器,需要设置蒸汽管,通常蒸汽管从手柄中穿过,结构也同样比较复杂,并且蒸汽管漏气时会存在烫伤的危险。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加热器结构简单,装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存在因蒸汽管漏气而发生烫伤的危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沿着轴向被分隔成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部;
软磁铁,所述软磁铁设置在所述下容纳腔的底部;
硬磁铁,所述硬磁铁设置在所述下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软磁铁相对设置;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之间;
引导管部,所述引导管部沿着轴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容纳腔中且形成有与所述下容纳腔相连通的中空引导通孔;
引导杆,所述引导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空引导通孔内且与所述硬磁铁相连接;
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穿设所述开口部且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上且沿着所述轴向可移动,以驱动所述引导杆沿着所述轴向移动;
一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上,且在所述挤压件驱动所述引导杆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以使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导电件将所述一对导电端子电学互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选择成、在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时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彼此相吸且在所述软磁铁失去磁性时驱动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构造成按钮帽形,且所述按钮帽的内顶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挤压部,在所述挤压件沿着所述轴向运动时,所述挤压部止抵所述引导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上且位于所述挤压件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的套设在所述引导管部的周向壁上形成有卡扣引导部,所述卡扣引导部形成有向内伸出的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部形成有引导凹槽部,所述引导凹槽部包括:
第一和第二滑道路径,所述第一和第二滑道路径分别将初始原点部和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之下的终止原点部相连接,所述初始原点部和所述终止原点部构造成可卡扣住所述卡扣引导部的所述尖部,且所述尖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滑道路径上可滑动;
第三滑道路径,所述第三滑道路径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滑道路径之间且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终止原点部,另外一端构造成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之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道路径上;其中
所述第一滑道路径上具有通电死点,且所述通电死点位于终止原点部的沿着所述轴向的一侧,且沿着所述轴向低于所述终止原点部,所述通电死点的位置沿着所述轴向为所述挤压部驱动所述引导杆以将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时所述尖部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二滑道路径具有手动断电死点,且所述手动断电死点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沿着所述轴向的另一侧,且沿着所述轴向低于所述通电死点,所述第二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的一端构造成在所述尖部为手动按下且脱离所述终止原点部时沿着所述第二滑道路径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部形成有引导凹槽部,所述引导凹槽部包括:
第一和第三滑道路径,所述第一和第三滑道路径将初始原点部和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之下的终止原点部相连接,所述初始原点部和所述终止原点部构造成可卡扣住所述卡扣引导部的所述尖部,且所述尖部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滑道路径上可滑动;其中
所述第一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的一端构造成在推动所述挤压部时使得所述尖部沿着所述第一滑道路径向下朝向所述终止原点部滑动,
所述第一滑道路径上具有通电死点,且所述通电死点位于终止原点部的与所述第三滑道路径相对的一侧,且沿着所述轴向低于所述终止原点部,所述通电死点的位置沿着所述轴向为所述挤压部驱动所述引导杆以将所述软磁铁和所述硬磁铁相抵时所述尖部所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原点部和所述终止原点部位于与所述轴向相平行的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初始原点部的一部分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路径的、位于所述终止原点部的一部分构造成竖直向下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纳腔由下端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及封闭所述开口的导热帽构造成,所述软磁铁设置在所述导热帽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导电件是套设在引导管部上且夹持在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之间的环状导电片。
13.一种电加热器,包括:
电加热器本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的软磁铁与所述电加热器本体连接,所述切换装置根据电加热器本体的温度自动断开所述一对导电端子,且所述切换装置可通过手动断开所述一对导电端子。
CN201210524595.1A 2012-12-06 2012-12-06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54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4595.1A CN103854923B (zh) 2012-12-06 2012-12-06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4595.1A CN103854923B (zh) 2012-12-06 2012-12-06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4923A true CN103854923A (zh) 2014-06-11
CN103854923B CN103854923B (zh) 2016-01-06

Family

ID=5086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459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54923B (zh) 2012-12-06 2012-12-06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49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8568A (zh) * 2018-03-27 2018-07-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断路器及家用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5529A (en) * 1979-02-28 1980-10-29 Borletti Spa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liquid
CN2141931Y (zh) * 1992-10-29 1993-09-08 江门市泰来电子仪器厂 磁热定时开关
CN2238481Y (zh) * 1995-01-18 1996-10-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磁温敏开关
CN102394198A (zh) * 2011-07-05 2012-03-28 佛山市川东热敏磁电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温敏磁控开关
CN203026452U (zh) * 2012-12-06 2013-06-2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5529A (en) * 1979-02-28 1980-10-29 Borletti Spa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liquid
CN2141931Y (zh) * 1992-10-29 1993-09-08 江门市泰来电子仪器厂 磁热定时开关
CN2238481Y (zh) * 1995-01-18 1996-10-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磁温敏开关
CN102394198A (zh) * 2011-07-05 2012-03-28 佛山市川东热敏磁电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温敏磁控开关
CN203026452U (zh) * 2012-12-06 2013-06-2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8568A (zh) * 2018-03-27 2018-07-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断路器及家用电器
CN108288568B (zh) * 2018-03-27 2024-03-29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断路器及家用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4923B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6735U (zh) 煎烤腔高度可调的煎烤机
CN202919915U (zh)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电压力锅
CN104414475A (zh) 一种奶泡机
CN204421007U (zh) 一种液压式温控器以及具有该温控器的燃烧器
WO2017133308A1 (zh) 一种应用于电热水壶上可调温和保温的温控器结构
CN203445061U (zh) 一种温控器
CN210200630U (zh) 一种可快速导热的新型温控器
CN203898028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103854923B (zh)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EP2573641B1 (en) Temperature sensing liquid medium of liquid-fille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of heat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203026452U (zh) 切换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加热器
CN203953289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3953299U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开合盖指示装置
CN203826287U (zh) 热敏电阻三极温控器
CN101828857B (zh) 一种自动关断蒸汽通道的电热壶
CN201585843U (zh) 一种可分离式电压力锅
CN202189965U (zh) 双温控电水壶插座
CN204765004U (zh) 一种具有机械断电保护装置的电压力锅
CN201668284U (zh) 一种自动关断蒸汽通道的电热壶
CN204378882U (zh) 可调保温温度范围的电热水壶
CN203866612U (zh) 一种电熨斗温控器
CN208706539U (zh) 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
CN208799054U (zh) 热传递无绳电水壶
CN208799055U (zh) 热传递热敏温度控制器
CN201701027U (zh) 电热水壶的安全可控的温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