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4045A -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4045A
CN103854045A CN201410067718.2A CN201410067718A CN103854045A CN 103854045 A CN103854045 A CN 103854045A CN 201410067718 A CN201410067718 A CN 201410067718A CN 103854045 A CN103854045 A CN 103854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color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77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4045B (zh
Inventor
樊天雅
郭欣雨
樊欣荣
黄玉芳
刘学惠
郭永利
常润林
崔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677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404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1006771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854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4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4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0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acter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码、形成方法及其形成系统。本发明的二维码通过将二维码A中提取的图案B、标识C中提取的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来获得,或者将二维码A中提取的图案B、标识C提取的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来获得。本发明的二维码具有较大面积的标识,改善了标识的易读性,从而提高了品牌传播和产品宣传效果。此外,由于标识面积比较大,改善了二维码的美观性,增加了人们对此类二维码的好感。本发明的形成方法和形成系统通过获取二维码、标识中明度低的颜色组成的图案,可以容易地实现二维码对标识的部分覆盖,降低标识对二维码误差率的影响,增加标识面积,实现二维码与标识的完美结合。

Description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采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图形记录数据信息的。通常的二维码使用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信息。在代码编制上,二维码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数据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目前,二维码的常用码制有:Data Matrix,MaxiCode,Aztec,QR Code,Vericode,PDF417,Ultracode,Code49,Code16K等。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并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存储信息。例如,二维码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维码CodeC39的20倍以上。因此,与一维码相比,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具体码制如前所述。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1993年,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
二维码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可以应用于如下方面:信息获取(名片、地图、WIFI密码、资料);网站跳转(跳转到微博、手机网站、网站);广告推送(用户扫码,直接浏览商家推送的视频、音频广告);手机电商(用户扫码、手机直接购物下单);防伪溯源(用户扫码、即可查看生产地;同时后台可以获取最终消费地);优惠促销(用户扫码,下载电子优惠券,抽奖);会员管理(用户手机上获取电子会员信息、VIP服务);手机支付(扫描商品二维码,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手机端通道完成支付)。此外,随着人们对二维码的深入了解,二维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
在二维码的早期应用中,通常将二维码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来单独使用的,二维码未经过任何处理,更不会与商标、商号等结合使用。
在二维码的后期应用中,出现了二维码与标识简单结合使用的情况。例如,申请号为20112014661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维码和光学可变图像结合的复合多功能防伪标识,设有光学可变图像区,包括薄膜层、剥离层、模压层、镀铝层、胶水层,还包括二维码标识区,所述二维码标识区与光学可变图像区连接为一体,其所处位置根据光学可变图像区需要保留的图案信息做出调整,以不遮挡、损坏光学可变图像区需保留的防伪图案信息为准,二维码标识区的结构与光学可变图像区相同,包括薄膜层、剥离层、模压层、镀铝层、胶水层。该实用新型将二维码和光学可变图像分别单独设置,二者之间不存在重叠,属于二维码与标识简单结合使用的情况,不利于二维码的推广应用。
在二维码的近期应用中,出现了二维码和标识重叠结合使用的情况。例如,申请号为20061007899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维码与标识的合成系统,包括:一合成编辑装置,用以将二维码与标识合成为一个新二维码;一调节装置,用以调整标识的大小及在原二维码中的位置;一识读终端用以识读新的二维码;所述识读终端读取所述新二维码,并控制所述调节装置调整标识的大小及在原二维码中的位置,使新二维码的误码率小于纠错率。该发明使得企业标识、品牌标识和产品标识与二维码融为一体,节省了空间。但是,包括背景和图案的标识整体对二维码进行了部分覆盖,大大增加了二维码的误码率。为了减少标识整体对二维码的误码率的影响,只能显著减少标识的面积。在实际应用中,与二维码相比,企业标识、品牌标识和产品标识往往显得非常渺小,因而无法突出标识的显示效果,使得人们无法记住标识。此外,该二维码与标识的结合并没有改善二维码本身的美观性,因而没有增加人们对二维码的好感;相反,由于人们需要费力看清渺小的标识,增加了人们对此类二维码的反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方法。该形成方法可以容易地实现二维码与标识的完美结合,使得标识面积相对于二维码面积得到显著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系统。该形成系统可以轻松地完成二维码与标识的完美结合,使得标识面积相对于二维码面积得到显著增加。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具有较大面积的标识,改善了标识的易读性,从而提高了品牌传播和产品宣传效果。此外,该二维码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增加了人们对该二维码的好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二维码A,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
2)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
3)提供标识C,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
4)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
5)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其中,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形成方法,优选地,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形成方法,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6)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
7)读取和识别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当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时,任务结束;否则,重复步骤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系统,该系统包括:
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提供二维码A,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和用于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
标识处理装置:用于提供标识C,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和用于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和
二维码合成装置:用于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其中,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形成系统,优选地,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形成系统,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以使被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和
识别装置:用于读取和识别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或者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
1)二维码A或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
2)图案B:其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
3)图案D:其由标识C的颜色C1组成的图案形成;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
其中,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优选地,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均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优选地,所述二维码A包括图案部分A1和背景部分A2,所述图案部分A1由颜色A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A2由颜色A2形成;和
所述标记C包括图案部分C1和背景部分C2,所述图案部分C1由颜色C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C2由颜色C2形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优选地,所述二维码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两个或三个:
条件(1):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条件(2):颜色C1选自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颜色C2为白色;
条件(3):所述标识C为视觉可读取标识,选自图像、图形、文本、绘画以及它们的组成的组。
本发明的形成方法和形成系统通过获取二维码中明度低的颜色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获取标识中明度低的颜色组成的图案,可以容易地实现二维码对标识的部分覆盖,降低了标识对二维码误差率的影响,增加了标识的面积,从而实现二维码与标识的完美结合。本发明的二维码具有较大面积的标识,改善了标识的易读性,从而提高了品牌传播和产品宣传效果。此外,由于标识面积比较大,改善了二维码的美观性,增加了人们对此类二维码的好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流程示意图。箭尾图案表示透明区域;标识与二维码之外的方框是显示背景颜色所需要。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流程示意图。箭尾图案表示透明区域;标识与二维码之外的方框是显示背景颜色所需要。
图3为现有技术中带有英文标识的二维码;
图4为现有技术中带有图案标识(马)的二维码;
图5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Aztec Code二维码;
图6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Code16K二维码;
图7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Code49二维码;
图8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Data Matrix二维码;
图9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Maxi Code二维码;
图10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PDF417二维码;
图11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Ultracode二维码;
图12为本发明的带有图案标识(马)的Vericode二维码。
在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原始二维码A-1;2、标识C-1;3、编辑系统-1;4、包含图像B的图层-1;5、包含图像D的图层-1;6、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1;
11、原始二维码A-2;12、标识C-2;13、编辑系统-2;14、包含图像B的图层-2;15、包含图像D的图层-2;16、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图形。在本发明中,组成二维码的图形可以是黑白相间的图形,也可以是各种其他不同色彩相间组成的图形。优选地,本发明的组成二维码的图形为黑白相间的图形。本发明的二维码包括但不限于矩阵式二维码和行列式二维码。本发明的二维码的码制包括但不限于DataMatrix,MaxiCode,Aztec,QR Code,Vericode,PDF417,Ultracode,Code49,或Code16K。
通常,二维码均具有纠错功能。不同类型的二维码的纠错率不同,同一类型不同等级的二维码的纠错率也不同。以QR code二维码为例进行说明,QR code的规格可以从21×21模块~177×177模块。其纠错能力(纠错率)如下:
L级:约可纠错7%的数据码字;
M级:约可纠错15%的数据码字;
Q级:约可纠错25%的数据码字;
H级:约可纠错30%的数据码字。
引入的标识可能会影响到原始二维码的数据码字和纠错码字从而造成误码率;原始二维码本身通常也会有误码率。当误码率小于二维码的纠错率时,二维码的纠错功能可以保证其编码信息被完整识读,即引入的标识不影响解码。在本发明中,所述误码率是原始二维码的误码率和标识引起的误码率之和。本发明的标识为视觉可读取标识。本发明的标识可以选自由图像、图形、文本、绘画及其组合组成的组。
本发明的图案由颜色(即色彩)组成。本发明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饱和度、明度。
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柠檬黄、钴蓝等。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如果将不同色相的颜色形成一个圆环就构成色相环,因此,色相可以以0~360度的角度来表示。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因此,饱和度可以以0~100%的形式来表示。饱和度为0时,该色彩为白色;饱和度为100%时,该色彩最纯。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因此,明度可以以0~100%的形式来表示。明度为0时,该色彩为黑色;明度为100%时,该色彩最亮。
<形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二维码A,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
2)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
3)提供标识C,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
4)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
5)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任选地,本发明的形成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6)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
任选地,本发明的形成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7)读取和识别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当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时,任务结束;否则,重复步骤6)。
在本发明中,步骤1)和2)是形成原始二维码的图像B的步骤;步骤3)和4)是形成标识的图像D的步骤;步骤5)是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简称“标识二维码”)的步骤;步骤6)是调整标识二维码的步骤;步骤7)是判断标识二维码的调整效果的步骤。本发明提及的步骤序号仅仅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意欲限制各个步骤的顺序。正如本领域所熟知的,形成原始二维码的图像B的步骤和形成标识的图像D的步骤的先后顺序是可以互换的。亦即,先进行形成原始二维码的图像B的步骤,再进行形成标识的图像D的步骤;或者先进行形成标识的图像D的步骤,再进行形成原始二维码的图像B的步骤。
本发明的形成方法可以通过人工和自动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方式描述如下:将原始二维码A(可以是已有的或新生成的)图形调入一个支持图像编辑的系统(例如PHOTOSHOP7.0),将已有的或新生成的标识C也调入该系统,通过人工编辑,形成原始二维码的图像B和标识C的图形D,并将图案B、图案D和原始二维码A顺序叠加,生成一个新的合成图形(即标识二维码E),该标识二维码E可以存储、印刷或传送。标识二维码E可以用识读终端测试能否解码,如不能解码,则需要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继续合成图形,直到识读终端稳定解码。
自动方式描述如下:将原始二维码A、标识C导入一个支持图像编辑的系统,自动进行合成标识二维码E的工作,并将识读终端改为自动识别终端,该终端自动将标识二维码E输入解码程序,如不能解读则自动调整图案D的参数,反复循环解读和调整,直至能够稳定解码。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颜色A1、A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颜色,优选地,颜色A1、A2均为一种颜色。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二维码A可以包括图案部分A1和背景部分A2,所述图案部分A1由颜色A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A2由颜色A2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在本发明的步骤2)中,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该区域的大小并没有特别限定,取决于标识C的图像D的大小。优选地,该区域的大小以能够部分覆盖图像D为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全部区域,形成图案B。图像B的获得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PHOTOSHOP7.0的套索工具、快速选择工具或色彩范围选择工具并形成新的图层获得。
在本发明的步骤3)中,所述标识C为视觉可读取标识。本发明的标识C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图形、文本、绘画以及它们的组成的组。本发明的标识C包括但不限于商标、商号等。本发明的标识C可以是企业商标、证明商标、地理商标、企业名称、产品服务名称等。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这一要求可以通过直接选择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的标识C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本发明的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颜色C1、C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颜色,优选地,颜色C1为一种颜色。当颜色C1为多种颜色时,只要颜色C1的整体感觉与颜色A1和颜色A2不同即可。作为优选,当颜色C1为多种颜色时,颜色C1的每种颜色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二维码的误差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颜色C1的色相不同于颜色A1的色相,颜色C1的色相不同于颜色A2的色相。以角度表示色相时,颜色C1的色相与颜色A1的色相的差值在120~240度之间,优选在150~210度之间,更优选在170~190度之间,更优选为180度;颜色C1的色相与颜色A2的色相的差值在在120~240度之间,优选在150~210度之间,更优选在170~190度之间,更优选为180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标记C可以包括图案部分C1和背景部分C2,所述图案部分C1由颜色C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C2由颜色C2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颜色C1选自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颜色C2为白色。
在本发明的步骤4)中,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该图案D可以完全体现标识C的内容,仅仅是将标识C的背景部分予以去除。图像D的获得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PHOTOSHOP7.0的套索工具、快速选择工具或色彩范围选择工具并形成新的图层获得。
在本发明的步骤5)中,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优选为前者。以图层为例进行说明,该图层可以包含图案以及透明区域。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可以是多个图层的形式或者是由多个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的形式。上述多个图层从上之下可以依次包括: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和二维码A形成的图层。上述多个图层从上之下也可以依次包括: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和包含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的图层。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包含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的图层均可以含有透明区域。
经过顺序叠加操作,图案D对二维码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覆盖;图案B对图案D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覆盖。由于图案B与二维码A的相应图案对应,因此,标识C的图案D相当于被二维码A的相应图案部分覆盖。也就是说,二维码A的完整图案予以保留,标识C在二维码A的空白地方展现出现。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形成方法可以使得在标识C所占面积非常大的情况下,标识二维码的误码率依然很低,通常远远小于原始二维码的纠错率。同时,由于人的裸眼和一些识别设备的容错率很大以及标识C所占面积比较大,尽管标识C被部分遮挡,但并不影响标识C的整体展示效果。这样,非常有利于广告宣传,且提高了二维码的美观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这样有利于达到二维码误差率与标识显示效果之间的良好平衡。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达到二维码误差率与标识显示效果之间的良好平衡。
为了达到二维码误差率与标识显示效果之间的完美平衡,本发明的形成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6):调整图案D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图像D相对于图像B的位置。进一步,发明的形成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7):读取和识别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当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时,任务结束;否则,重复步骤6)。
在本发明的步骤6)中,图案D的参数包括图像D的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图像D相对于图像B的位置。这些参数可以单独调节,也可以组合调节。为了保证标识C的真实性,优选调节图像D的尺寸和/或图像D相对于图像B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步骤7)中,读取和识别二维码的设备是本领域所已知的那些,这里不再赘述。当识别的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时,所识别的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即为最终使用的二维码。否则,重复步骤6),即调整图案D的参数,然后继续进行步骤7),直至获得满意的效果。本发明步骤7)的误码率是指原始二维码的误码率和标识引起的误码率之和。在本发明中,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的误码率与二维码A的纠错率的比例可以控制在0.999~0.001:1、优选0.9-0.1:1,更优选0.5-0.3:1之间。这样,可以提高二维码E的识别效果并增加标识面积。
<形成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标识处理装置和二维码合成装置。任选地,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调整装置。任选地,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识别装置。
本发明的形成系统可以采用人工操作模式和自动操作模式。
人工操作模式描述如下:将原始二维码A(可以是已有的或新生成的)图形调入一个支持图像编辑的系统(例如PHOTOSHOP7.0),将已有的或新生成的标识C也调入该系统,通过人工编辑,形成原始二维码的图像B和标识C的图形D,并使将图案B、图案D和原始二维码A顺序叠加,生成一个新的合成图形(即标识二维码E),该标识二维码E可以存储、印刷或传送。标识二维码E可以用识读终端测试能否解码,如不能解码,则需要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继续合成图形,直到识读终端稳定解码。
自动操作模式描述如下:将原始二维码A、标识C导入一个支持图像编辑的系统,自动进行合成标识二维码E的工作,并将识读终端改为自动识别终端,该终端自动将标识二维码E输入解码程序,如不能解读则自动调整图案D的参数,反复循环解读和调整,直至能够稳定解码。
本发明的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提供二维码A,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和用于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
在本发明的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颜色A1、A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颜色。优选地,颜色A1、A2均为一种颜色。更优选地,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二维码A可以包括图案部分A1和背景部分A2,所述图案部分A1由颜色A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A2由颜色A2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本发明的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用于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该区域的大小并没有特别限定,取决于标识C的图像D的大小。优选地,该区域的大小以能够部分覆盖图像D为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用于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全部区域,形成图案B。图像B的获得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PHOTOSHOP7.0的套索工具、快速选择工具或色彩范围选择工具并形成新的图层获得。
本发明的标识处理装置用于提供标识C,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和用于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
在本发明的标识处理装置中,所述标识C为视觉可读取标识。本发明的标识C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图形、文本、绘画以及它们的组成的组。本发明的标识C包括但不限于商标、商号等;可以是企业商标、证明商标、地理商标、企业名称、产品服务名称等。本发明的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颜色C1、C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颜色,优选地,颜色C1为一种颜色。当颜色C1为多种颜色时,只要颜色C1的整体感觉与颜色A1和颜色A2不同即可。作为优选,当颜色C1为多种颜色时,颜色C1的每种颜色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二维码的误差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颜色C1的色相不同于颜色A1的色相,颜色C1的色相不同于颜色A2的色相。以角度表示色相时,颜色C1的色相与颜色A1的色相的差值在120~240度之间,优选在150~210度之间,更优选在170~190度之间,更优选为180度;颜色C1的色相与颜色A2的色相的差值在在120~240度之间,优选在150~210度之间,更优选在170~190度之间,更优选为180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标记C可以包括图案部分C1和背景部分C2,所述图案部分C1由颜色C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C2由颜色C2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颜色C1选自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颜色C2为白色。
本发明的标识处理装置也可以用于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该图案D可以完全体现标识C的内容,仅仅是将标识C的背景部分予以去除。图像D的获得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PHOTOSHOP7.0的套索工具、快速选择工具或色彩范围选择工具并形成新的图层获得。
本发明的二维码合成装置用于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优选地,本发明的二维码合成装置用于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以图层为例进行说明,该图层可以包含图案以及透明区域。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可以是多个图层的形式或者是由多个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的形式。上述多个图层从上之下可以依次包括: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和二维码A形成的图层。上述多个图层从上之下也可以依次包括: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和包含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的图层。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包含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的图层均可以含有透明区域。
经过顺序叠加操作,图案D对二维码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覆盖;图案B对图案D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覆盖。由于图案B与二维码A的相应图案对应,因此,标识C的图案D相当于被二维码A的相应图案部分覆盖。也就是说,二维码A的完整图案予以保留,标识C在二维码A的空白地方展现出现。
综上,本发明的形成系统可以使得在标识C所占面积非常大的情况下,标识二维码的误码率依然很低,通常远远小于原始二维码的纠错率。由于人的裸眼和一些识别设备的容错率很大以及标识C所占面积比较大,尽管标识C被部分遮挡,但并不影响标识C的整体展示效果。这样,非常有利于广告宣传,且提高了二维码的美观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这样有利于达到二维码误差率与标识显示效果之间的良好平衡。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达到二维码误差率与标识显示效果之间的良好平衡。
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以使被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这样可以达到二维码误差率与标识显示效果之间的完美平衡。这些参数可以单独调节,也可以组合调节。为了保证标识C的真实性,优选调节图像D的尺寸和/或图像D相对于图像B的位置。
本发明的识别装置用于读取和识别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读取和识别二维码的设备是本领域所已知的那些,这里不再赘述。作为优选,那些仅能识别二维码图案的颜色(例如黑色)的设备是期望的。这样,本发明的标识二维码在广告宣传时,人们看到的是标识与原始二维码结合的效果;读取和识别二维码的设备在识别该标识二维码时则与识别原始二维码的效果相同。这样的设备是已知的那些;也可以通过在通用设备的基础上增加颜色选择功能模块来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二维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或者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
1)二维码A或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
2)图案B:其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
3)图案D:其由标识C的颜色C1组成的图案形成;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
在本发明中,二维码A的颜色A1、A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颜色,优选地,颜色A1、A2均为一种颜色。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二维码A可以包括图案部分A1和背景部分A2,所述图案部分A1由颜色A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A2由颜色A2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在本发明中,图案B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优选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全部区域形成。关于颜色A1,如前所述。该区域的大小并没有特别限定,取决于标识C的图像D的大小。优选地,该区域的大小以能够部分覆盖图像D为宜。图像B的获得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PHOTOSHOP7.0的套索工具、快速选择工具或色彩范围选择工具并形成新的图层获得。优选地,图案B包含在一个带有透明区域的图层中。
在本发明中,所述标识C为视觉可读取标识。本发明的标识C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图形、文本、绘画以及它们的组成的组。本发明的标识C包括但不限于商标、商号等;可以是企业商标、证明商标、地理商标、企业名称、产品服务名称等。本发明的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颜色C1、C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颜色,优选地,颜色C1为一种颜色。当颜色C1为多种颜色时,只要颜色C1的整体感觉与颜色A1和颜色A2不同即可。作为优选,当颜色C1为多种颜色时,颜色C1的每种颜色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二维码的误差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颜色C1的色相不同于颜色A1的色相,颜色C1的色相不同于颜色A2的色相。以角度表示色相时,颜色C1的色相与颜色A1的色相的差值在120~240度之间,优选在150~210度之间,更优选在170~190度之间,更优选为180度;颜色C1的色相与颜色A2的色相的差值在在120~240度之间,优选在150~210度之间,更优选在170~190度之间,更优选为180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标记C可以包括图案部分C1和背景部分C2,所述图案部分C1由颜色C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C2由颜色C2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颜色C1选自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红色、蓝色和/或黄色,更优选为红色和/或蓝色;颜色C2为白色。
在本发明中,图案D由标识C的颜色C1组成的图案形成。该图案D可以完全体现标识C的内容,仅仅是将标识C的背景部分予以去除。优选地,图案D包含在一个带有透明区域的图层中。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标识的二维码,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或者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以图层为例进行说明,该图层可以包含图案以及透明区域。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可以是多个图层的形式或者是由多个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的形式。上述多个图层从上之下可以依次包括: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和二维码A形成的图层。上述多个图层从上之下也可以依次包括: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和包含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的图层。包含图案B的图层、包含图案D的图层、包含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的图层均可以含有透明区域。
经过顺序叠加操作,图案D对二维码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覆盖;图案B对图案D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覆盖。由于图案B与二维码A的相应图案对应,因此,标识C的图案D相当于被二维码A的相应图案部分覆盖。也就是说,二维码A的完整图案予以保留,标识C在二维码A的空白地方展现出现。因此,在标识C所占面积非常大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标识二维码的误码率依然很低,通常远远小于原始二维码的纠错率。同时,由于人的裸眼和一些识别设备的容错率很大以及标识C所占面积比较大,尽管标识C被部分遮挡,但并不影响标识C的整体展示效果。这样,非常有利于广告宣传,且提高了二维码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优选地,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优选地,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均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一种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流程示意图。
提供原始二维码A-1(1),其由黑白相间的图形构成。黑色区域为图案部分,白色区域为背景部分。将原始二维码A-1(1)调入编辑系统-1(3),通过色彩范围选择工具选定原始二维码A-1(1)的全部黑色区域作为图像B,并通过图层工具形成包含图像B的图层-1(4),该包含图像B的图层-1(4)由图案B和透明区域(即箭尾形成的图案)构成。
提供标识C-1(2),其由红色的英文标识以及白色的背景构成。将标识C-1(2)调入编辑系统-1(3),通过色彩范围选择工具选定红色的英文标识作为图像D,并通过图层工具形成包含图像D的图层-1(5),该包含图像D的图层-1(5)由图案D和透明区域(即箭尾形成的图案)构成。
将包含图像B的图层-1(4)、包含图像D的图层-1(5)和原始二维码A-1(1)顺序叠加,生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1(6)。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得到的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1(6)用识读终端测试能否解码,如不能解码,则调整图像D的尺寸以及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继续合成图形,直到识读终端稳定解码。
实施例3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流程示意图。
提供原始二维码A-2(11),其由黑白相间的图形构成。黑色区域为图案部分,白色区域为背景部分。将原始二维码A-2(11)调入编辑系统-2(13),通过色彩范围选择工具选定原始二维码A-2(11)的全部黑色区域作为图像B,并通过图层工具形成包含图像B的图层-2(14),该包含图像B的图层-2(14)由图案B和透明区域构成。
提供标识C-2(12),其由前半部分为红色、后半部分为蓝色的图案标识(马)以及白色的背景构成。将标识C-2(12)调入编辑系统-2(13),通过色彩范围选择工具选定红色的英文标识作为图像D,并通过图层工具形成包含图像D的图层-2(15),该包含图像D的图层-2(15)由图案D和透明区域构成。
将包含图像B的图层-2(14)、包含图像D的图层-2(15)和原始二维码A-2(11)顺序叠加,生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2(16)。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得到的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2(16)用识读终端测试能否解码,如不能解码,则调整图像D的尺寸以及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继续合成图形,直到识读终端稳定解码。
实施例5~12
按照实施例3和4的形成方法合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除了将原始二维码A-2(QRcode)替换为Aztec Code二维码、Code16K二维码、Code49二维码、Data Matrix二维码、Maxi Code二维码、PDF417二维码、Ultracode二维码、或Vericode二维码之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和4相同。所得结果分别参见图5~12。
图3为现有技术中带有英文标识的二维码;图4为现有技术中带有图案标识(马)的二维码。与之相比,本发明的二维码(图1、2、5~12)具有较大面积的标识,改善了标识的易读性,从而提高了品牌传播和产品宣传效果。此外,由于标识面积比较大,改善了二维码的美观性,增加了人们对此类二维码的好感。这里给出的是灰度图,彩色图效果更好。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二维码A,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
2)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
3)提供标识C,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
4)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
5)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其中,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
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
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6)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
7)读取和识别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当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时,任务结束;否则,重复步骤6)。
4.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的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二维码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提供二维码A,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和用于获得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图案B;
标识处理装置:用于提供标识C,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和用于获得由颜色C1组成的图案D;和
二维码合成装置:用于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或者将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其中,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
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
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图案D的参数,以使被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具有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A的纠错率;所述参数包括尺寸、明度、色相、饱和度、和/或所述图像D相对于所述图像B的位置;和
识别装置:用于读取和识别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E。
7.一种具有标识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标识的二维码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顺序叠加形成,或者由图案B、图案D和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顺序叠加形成:
1)二维码A或二维码A去掉图案B之后的部分:所述二维码A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A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A2;
2)图案B:其由颜色A1组成的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
3)图案D:其由标识C的颜色C1组成的图案形成;该标识C由至少两种明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组成,其中,明度低的颜色为颜色C1,明度高的颜色为颜色C2;其中,颜色C1与颜色A1和颜色A2均不同,标识C的面积小于等于二维码A的面积;
其中,图案B对图案D的覆盖率为0.1%~95%,优选为5%~90%,更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50~55%;所述的覆盖率为图案B与图案D之间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案D的面积的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B的宽度为所述二维码A的宽度的30%~100%,更优选40%~90%;更优选50%~80%;更优选60%~70%;和
所述图案B的高度为所述二维码A高度的20%~100%,更优选30%~90%,更优选40%~80%;更优选50%~70%;
其中,所述的宽度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高度均指图案B或二维码A在垂直方向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维码A包括图案部分A1和背景部分A2,所述图案部分A1由颜色A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A2由颜色A2形成;和
所述标记C包括图案部分C1和背景部分C2,所述图案部分C1由颜色C1形成,所述背景部分C2由颜色C2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两个或三个:
条件(1):颜色A1为黑色;颜色A2为白色;
条件(2):颜色C1选自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颜色C2为白色;
条件(3):所述标识C为视觉可读取标识,选自图像、图形、文本、绘画以及它们的组成的组。
CN201410067718.2A 2014-02-26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54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7718.2A CN103854045B (zh) 2014-02-26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7718.2A CN103854045B (zh) 2014-02-26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4045A true CN103854045A (zh) 2014-06-11
CN103854045B CN103854045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0789A1 (zh) * 2014-11-06 2016-05-12 邹贵圣 一种动态可识别二维码的显示方法及解码方法
CN105654162A (zh) * 2014-11-26 2016-06-08 未来电视有限公司 彩色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760805A (zh) * 2016-02-15 2016-07-13 刘小曲 一种二维码的识读方法及系统
CN106428933A (zh) * 2015-10-01 2017-02-2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背景变色扫码商品
CN106557798A (zh) * 2015-09-24 2017-04-05 沈维 一种复合标志及形成所述复合标志的方法
CN106778997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条码组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021840A (zh) * 2017-12-17 2018-05-11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打印系统
CN108021964A (zh) * 2017-12-17 2018-05-11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识别方法
CN108053207A (zh) * 2017-12-23 2018-05-18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交易方法
CN108073963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苏州码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256611A (zh) * 2018-01-15 2018-07-06 詹莘玥 二维码影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80503A (zh) * 2018-01-20 2018-07-13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安全交易方法
CN108629586A (zh) * 2018-05-04 2018-10-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验证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56552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204982A (zh) * 2021-04-20 2021-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立体图形码、立体图形码识别方法、装置、介质、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662A (zh) * 2004-08-20 2007-09-26 国际条形码公司 用于产生组合式条形码图像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59833A (zh) * 2006-04-19 2007-10-24 At信息株式会社 带有标志的二维代码
JP2010182336A (ja) * 2010-05-10 2010-08-19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Kk コードパターン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コードパターン付媒体
CN102184380A (zh) * 2011-05-10 2011-09-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色彩叠加二维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662A (zh) * 2004-08-20 2007-09-26 国际条形码公司 用于产生组合式条形码图像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59833A (zh) * 2006-04-19 2007-10-24 At信息株式会社 带有标志的二维代码
JP2010182336A (ja) * 2010-05-10 2010-08-19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Kk コードパターン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コードパターン付媒体
CN102184380A (zh) * 2011-05-10 2011-09-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色彩叠加二维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0789A1 (zh) * 2014-11-06 2016-05-12 邹贵圣 一种动态可识别二维码的显示方法及解码方法
CN105654162A (zh) * 2014-11-26 2016-06-08 未来电视有限公司 彩色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557798A (zh) * 2015-09-24 2017-04-05 沈维 一种复合标志及形成所述复合标志的方法
CN106428933A (zh) * 2015-10-01 2017-02-22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背景变色扫码商品
CN105760805A (zh) * 2016-02-15 2016-07-13 刘小曲 一种二维码的识读方法及系统
CN108073963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苏州码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073963B (zh) * 2016-11-18 2020-09-29 穆亚南 一种融合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778997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条码组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021840A (zh) * 2017-12-17 2018-05-11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打印系统
CN108021964A (zh) * 2017-12-17 2018-05-11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识别方法
CN108021840B (zh) * 2017-12-17 2021-12-24 武汉利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二维码打印以及安全识别系统
CN108021964B (zh) * 2017-12-17 2021-02-05 和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识别方法
CN108053207A (zh) * 2017-12-23 2018-05-18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交易方法
CN108256611A (zh) * 2018-01-15 2018-07-06 詹莘玥 二维码影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56611B (zh) * 2018-01-15 2021-01-19 詹莘玥 二维码影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80503A (zh) * 2018-01-20 2018-07-13 韩少卿 一种支付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安全交易方法
CN108629586A (zh) * 2018-05-04 2018-10-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验证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07446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20156552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507446B (zh) * 2019-01-31 2022-03-04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204982A (zh) * 2021-04-20 2021-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立体图形码、立体图形码识别方法、装置、介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0183B (zh) 一种适用于手机识别的防伪代码的生成方法
CN104794518B (zh) 彩色二维码的生成方法
CN106991462B (zh) 三维码生成方法
CN106778995A (zh) 一种与图像融合的艺术化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778440B (zh) 彩色二维码的识别方法与识别装置
CN112016655B (zh)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CN108345624A (zh) 生成页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81830A (zh)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139056A (zh) 一种用户可以编辑的智能二维码
CN106919966A (zh) 基于彩色矩形码的图书管理方法及彩色矩形码标签
CN108694430A (zh) 三维码生成和解析方法
CN105894071A (zh) 二维码混合生成方法
CN10772979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03571A (zh) 基于二维码的图片制作方法和识别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6846438A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首饰试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86829B (zh) 一种使用激光器进行防伪代码的赋码方法
Kaewareelap et al. Modernizing batik clothes for community enterprises using creative design and colorimetry
CN107748908A (zh) 一种个性化二维码构造方法
CN104933386B (zh) 多灰阶隐形二维码的识别方法
CN105160378B (zh) 一种彩色隐形图像码生成方法
CN103390184A (zh) 适用于手机识别的防伪代码的图像信息埋入方法
CN104951828B (zh) 彩色高阶隐形图像码的生成方法
CN103854045A (zh)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CN103854045B (zh) 二维码及其形成方法、形成系统
CN101004825A (zh) 大众化防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Xinyu

Inventor after: Fan Tianya

Inventor after: Fan Xinrong

Inventor after: Huang Yufang

Inventor after: Liu Xuehui

Inventor after: Guo Yongli

Inventor after: Chang Runlin

Inventor after: Cui Yue

Inventor before: Fan Tianya

Inventor before: Guo Xinyu

Inventor before: Fan Xinro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Yufang

Inventor before: Liu Xuehui

Inventor before: Guo Yongli

Inventor before: Chang Runlin

Inventor before: Cui Yu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