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2869A -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2869A
CN103852869A CN201410062081.8A CN201410062081A CN103852869A CN 103852869 A CN103852869 A CN 103852869A CN 201410062081 A CN201410062081 A CN 201410062081A CN 103852869 A CN103852869 A CN 103852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center
recessed
len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20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杰
王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Jin Xia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 Co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Jin Xia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Jin Xia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 Co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Jin Xia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 Co
Priority to CN2014100620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2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2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通讯工具背照式高清1000万像素1/3.2英寸规格摄像头模组的光学镜头组件,包括固定光阑,一组透镜,一个玻璃滤光片,该组透镜包括同光轴上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固定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各个镜片的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镜头的高度,同时通过采用非球面镜片使光线经过高次曲面的折射,就可以确保光线精确地聚焦于一点,可以有效的消除光线的各种像差,确保镜头的成像高品质。控制镜头的高度在4.2mm,视场角大于75度,光圈数F/NO控制小于2.2;通过采用塑料镜片,减轻镜头的重量,降低镜头的高度,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指涉及一种用于通讯电子产品领域的背照式高清1000万像素1/3.2英寸规格摄像头模组的光学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断追求更多的便捷的享受,更多娱乐气氛。十年前手机仅仅作为一个通讯设备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手机俨然成为个人的“超级计算机”。特别是在摄像功能这块的发展,大有取代传统卡片相机的趋势,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倾向用手机摄像拍照。目前手机配置必须有好的摄像头配置,高性价比的手机是消费者渴望得到的。越高像素的摄像头造价成本越高,手机的售价也相应越高,所以为了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的需求,在提升摄像头像素前提下,以降低其生产成本为目的,需要开发设计新的光学总长较短的镜头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现有应用于接近1000万像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组件却存在透镜片数多,光学总长大,成本高的缺陷。如中国专利201220686619镜头较重,镜头长度较长,使用及操作不简便,并且视场角度有限,难以满足更高的要求。
因此,亟待一种光学镜头组件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像效果好,大光圈,成本低,透镜片数少的光学镜头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包括固定光阑,一组透镜,一个玻璃滤光片,该组透镜包括同光轴上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该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为塑胶透镜且表面均为非球面,其非球面公式为:
Z = ( CURV ) Y 2 1 + ( 1 - ( 1 + k ) ( CURV ) 2 Y 2 ) 1 / 2 + ( A ) Y 2 + ( B ) Y 4 + ( C ) Y 6 + ( D ) Y 8 + ( E ) Y 10 + ( F ) Y 12 + ( G ) Y 14 + ( H ) Y 16
其中,Z表示透镜表面各点的Z坐标值,Y表示透镜表面上各点的Y轴坐标值,CURV为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B、C、D、E、F、G、H为高阶非球面系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透镜的前、后表面的面型数据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
Figure BSA0000101355250000031
该固定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之前,该玻璃滤光片位于第四镜片之后,即该光学镜头组件的成像面之前。其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68-0.71mm,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3-0.33mm,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76-0.80mm,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3-0.33mm。
所述的第一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APEL5514ML,第二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MGC EP5000,第三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APEL5514ML,第四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ZEONEX F52R,该玻璃滤光片的材料为光学玻璃肖特D263T。
所述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5434,色散系数为56.023,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35451,色散系数为23.997,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1.5434,色散系数为56.023,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1.5346,色散系数为55.994。
所述的第一透镜前表面为凸面且中心位置凸向物方,后表面上下端为凹面凹向物方且中心位置为平缓面;第二透镜前表面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像方;第三透镜前表面上下端为平面中部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凸面且中心位置凸向像方;第四透镜前表面上下端为平面中部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上下端为凸向像方中心部分为凹面且凹向像方。
所述的光学镜头组件光学总长4.2mm,视场角度大于75度,光圈数F/NO控制小于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的透镜组使用4个透镜,相对其他1000万像素的5个透镜的透镜组的光学镜头来说具有加工难度小,体重轻,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同时通过采用非球面塑胶透镜使光线经过高次曲面的折射,就可以确保光线精确地聚焦于一点,可以有效的消除光线的各种像差,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通过各个镜片的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镜头的高度4.2mm,视场角大于75度,光圈数F/NO控制小于2.2,保证大光圈,高亮度;采用塑胶镜片减轻镜头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光学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光学镜头组件的MTF(调制光学传递函数)示意图
图3本发明光学镜头组件的场曲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光学镜头组件的畸变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固定光阑;2-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5-第四透镜;6-滤光片;7-像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包括固定光阑(1),一组透镜,一个玻璃滤光片(6),该组透镜包括同光轴上自物方向像方(7)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透镜为塑胶镜片且表面均为非球面,其非球面公式为:
Z = ( CURV ) Y 2 1 + ( 1 - ( 1 + k ) ( CURV ) 2 Y 2 ) 1 / 2 + ( A ) Y 2 + ( B ) Y 4 + ( C ) Y 6 + ( D ) Y 8 + ( E ) Y 10 + ( F ) Y 12 + ( G ) Y 14 + ( H ) Y 16
其中,Z表示透镜表面各点的Z坐标值,Y表示透镜表面上各点的Y轴坐标值,CURV为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B、C、D、E、F、G、H为高阶非球面系数,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的前、后表面的面型参数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
Figure BSA0000101355250000061
Figure BSA0000101355250000071
该固定光阑(1)设置于第一透镜(2)之前,该玻璃滤光片(6)位于第四镜片(5)之后,即该光学镜头组件的成像面之前,第一透镜(2)的中心厚度为0.680.71mm,优选为0.69mm;第二透镜(3)的中心厚度为0.30.33mm,优选为0.31mm;第三透镜(4)的中心厚度为0.76-0.80mm,优选为0.77mm;第四透镜(5)的中心厚度为0.3-0.33mm,优选为0.32mm。
所述的第一透镜(2)的材料为光学塑料APEL5514ML,第二透镜(3)的材料为光学塑料MGC EP5000,第三透镜(4)的材料为光学塑料APEL5514ML,第四透镜(5)的材料为光学塑料ZEONEX F52R,该玻璃滤光片的材料为光学玻璃肖特D263T。
所述的第一透镜(2)的折射率为1.5434,色散系数为56.023,第二透镜(3)的折射率为1.635451,色散系数为23.997,第三透镜(4)的折射率为1.5434,色散系数为56.023,第四透镜(5)的折射率为1.5346,色散系数为55.994。
所述的第一透镜(2)前表面为凸面且中心位置凸向物方,后表面上下端为凹面凹向物方且中心位置为平缓面;第二透镜(3)前表面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像方;第三透镜(4)前表面上下端为平面中部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凸面且中心位置凸向像方;第四透镜(5)前表面上下端为平面中部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上下端为凸向像方中心部分为凹面且凹向像方。
本发明光学镜头组件的有效焦距为3.8mm,后焦距为1.02mm,光学总长为4.2mm,光圈数F/NO为2.0,视场角大于75度,并对各种像差进行良好矫正,得到理想的光学性能。为高像素高亮度的通讯电子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
图2是本发明的光学镜头组件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简称MTF)曲线图,图中横坐标表示空间频率,单位:线对每毫米(1p/mm);纵坐标表示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值,所述MTF的值用来评价镜头组件的成像清晰状况,取值范围为0~1,MTF曲线代表镜头的成像清晰能力,对图像的还原能力。从图2可以看出,各视场子午方向(T)和弧矢方向(S)的MTF曲线很密集,其表示:该镜头组件在整个成像面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在整个成像面上高品质清晰的成像。
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光学镜头组件的场曲和畸变图,从图3与图4可以看出,该镜头组件的场曲小于0.1mm,畸变小于1.0%,能够满足市场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以及电荷藕合器件(CCD)影像传感器接收的要求。
通过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可知,通过采用非球面镜片使光线经过高次曲面的折射,就可以确保光线精确地聚焦于一点,可以有效的消除光线的各种像差,确保成像品质以及大光圈。通过光学镜头的各个镜片的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镜头的高度4.2mm,视场角大于75度,光圈数F/NO小于2.2。采用塑胶镜片减轻镜头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光阑,一组透镜,一个玻璃滤光片,该组透镜包括同光轴上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固定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该透镜均为塑胶透镜且表面均为非球面,其非球面公式为:
Z = ( CURV ) Y 2 1 + ( 1 - ( 1 + k ) ( CURV ) 2 Y 2 ) 1 / 2 + ( A ) Y 2 + ( B ) Y 4 + ( C ) Y 6 + ( D ) Y 8 + ( E ) Y 10 + ( F ) Y 12 + ( G ) Y 14 + ( H ) Y 16
其中,Z表示透镜表面各点的Z坐标值,Y表示透镜表面上各点的Y轴坐标值,CURV为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B、C、D、E、F、G、H为高阶非球面系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透镜的前、后表面的面型数据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
Figure FSA0000101355240000012
Figure FSA0000101355240000021
该固定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之前,该玻璃滤光片位于第四镜片之后,即该光学镜头组件的成像面之前。其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68-0.71mm,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3-0.33mm,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76-0.80mm,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3-0.33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APEL5514ML,第二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MGCEP5000,第三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APEL5514ML,第四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ZEONEX F52R,该玻璃滤光片的材料为光学玻璃肖特D263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5434,色散系数为56.023,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35451,色散系数为23.997,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1.5434,色散系数为56.023,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1.5346,色散系数为55.994。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前表面为凸面且中心位置凸向物方,后表面上下端为凹面凹向物方且中心位置为平缓面;第二透镜前表面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像方;第三透镜前表面上下端为平面中部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凸面且中心位置凸向像方;第四透镜前表面上下端为平面中部为凹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上下端为凸向像方中心部分为凹面且凹向像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镜头组件光学总长4.2mm,视场角度大于75度,光圈数F/NO小于2.2。
CN201410062081.8A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Pending CN103852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2081.8A CN103852869A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2081.8A CN103852869A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869A true CN103852869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2081.8A Pending CN103852869A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28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3562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和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4541Y (zh) * 2006-01-18 2007-02-28 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高像质微型复合光学镜头
CN101135768A (zh) * 2006-09-01 2008-03-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用光学系统
CN101373257A (zh) * 2007-08-22 2009-02-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202916488U (zh) * 2012-10-20 2013-05-01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透镜结构的高像质微型非球面光学镜头
US20130335615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Sehf-Korea Co., Ltd. Imag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4541Y (zh) * 2006-01-18 2007-02-28 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高像质微型复合光学镜头
CN101135768A (zh) * 2006-09-01 2008-03-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用光学系统
CN101373257A (zh) * 2007-08-22 2009-02-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US20130335615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Sehf-Korea Co., Ltd. Imaging Device
CN202916488U (zh) * 2012-10-20 2013-05-01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透镜结构的高像质微型非球面光学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3562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和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9802B (zh) 光学拾像系统组
CN104122649B (zh) 结像镜组及具有其的取像装置
TWI506297B (zh) 光學結像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
CN202886720U (zh)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组
CN103513405B (zh) 单焦点光学取像系统
CN102998776B (zh) 光学影像拾取镜组
CN106802468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6802467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6802469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6094163B (zh) 光学镜片组
CN104834077B (zh) 摄像元件用的摄像镜头
CN103913815A (zh) 光学结像镜头
CN103246049A (zh)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
CN103376536A (zh)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组
CN104345428A (zh) 影像拾取系统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CN102654635A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
CN103197401A (zh) 影像镜片组
CN105223677A (zh) 摄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6842506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3926676A (zh)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镜组
CN107765402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6547070B (zh) 影像撷取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842505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6980168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6842507A (zh) 摄像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o Jie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of Patent App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