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1544A -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1544A
CN103841544A CN201210480340.XA CN201210480340A CN103841544A CN 103841544 A CN103841544 A CN 103841544A CN 201210480340 A CN201210480340 A CN 201210480340A CN 103841544 A CN103841544 A CN 103841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ublic
user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v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03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1544B (zh
Inventor
赵文兵
贺征
张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803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41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41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1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1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1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通过固网语音中继连接的同类型专网与公网;数据同步配置平台,实现对专网用户的开通和数据配置并同步在公网内克隆出与专网用户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专网同振签约平台,在主叫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的情况下,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专网用户和公网克隆用户,否则呼叫公网普通用户;公网同振签约平台,在公网克隆用户签约了被叫智能网同振业务时,公网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时,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专网用户。本公开能够在两个同类型移动通信网络最大程度独立的情况下实现两网间的漫游互通。

Description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网络,特别地,涉及一种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间的互通:其一,归属地网络和漫游地网络的互通,此时两地共用同一个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信令网,两地互通是完全融合方式的互通,是同一个网络内部的互通,如图1所示。
其二,国外网络和国内网络的互通,通过核心网和信令网的互通实现网络互通,在核心网和信令网层面是互通的,例如,国外漫入用户的鉴权需要回到用户归属国归属地的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完成,如图2所示。
在以上两种方式中,两个网络互相依存,相对不独立,不能满足某些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例如,矿山企业要求井下专用移动网络和同类型的井上公用移动网络尽量相对独立,这种独立性要求是为了满足矿企对井下专网的安全保障、自主配置和管理等各类需求;另外公用移动网络的运营商出于安全考虑也不愿意涉及到井下专网的部署和运营,希望井下专网独立于井上公网,矿山企业同时希望,井下专网用户出井后在不断开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公网内使用且码号保持不变。
但是,目前现有的网络不能满足矿山企业的上述需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能够在两个同类型移动通信网络最大程度独立的情况下实现两网间的漫游互通。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通过固网语音中继连接的属于同类型的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同步配置平台,介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用于实现对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专网用户的开通和数据配置,并在开通与配置专网用户数据时同步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出与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其中,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而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专网同振签约平台,置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位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发起呼叫时,对主叫触发智能网业务,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专网用户和在专网用户的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否则通过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公网同振签约平台,置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位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或公网普通用户呼叫其他公网克隆用户时,对被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固网网关,两个固网网关分别与各自网络内的MSC相连并通过固网语音中继互连。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公网克隆用户与对应的专网用户具有相同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专网同振签约平台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相连,公网同振签约平台与公用移动通信网内的MSC相连。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前述系统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方法,主叫用户包括公网用户和专网用户,公网用户包括公网普通用户和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出的与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该方法包括在主叫用户为公网用户的情况下,判断被叫用户是否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如被叫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则对被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否则直接呼叫作为被叫的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在主叫用户为专网用户的情况下,对主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作为被叫的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和在专网用户的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否则通过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其中,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公网克隆用户与对应的专网用户具有相同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
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前提下,首先通过固网语音中继联接两个同类型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两个同类型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最大化的相互独立性要求。在此组网方式下,通过数据同步配置平台来实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配置的同步。进一步地,再通过同振的方式实现专网移动用户能够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自由地“漫游”,从而实现两个同类型的移动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同类型网络归属地与漫游地互通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国内与国外两个同类型网络互通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通过固网语音中继连接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公网普通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公网克隆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公网克隆用户呼叫公网普通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专网用户呼叫专网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专网用户呼叫公网普通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本公开下述实施例基于固网语音中继、数据同步配置平台和智能网同振业务实现同类型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互通。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系统30可以包括:
通过固网语音中继302连接的属于同类型的专用移动通信网络304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306,如图4所示,与图1和图2相比,其通过固网语音中继互连两个同类型网络,本质上在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信令网上均是相对独立的,保持了两个网络的最大独立性要求;
数据同步配置平台308,介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304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306之间,用于实现对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专网用户的开通和数据配置,并在开通与配置专网用户数据时同步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出与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其中,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而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
具体地说,数据同步配置平台308类似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其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与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的过程即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中也同时开通一个与专网用户相同的公网用户,并配置与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数据;
在专网用户与公网克隆用户数据同步后,如果专网用户A进入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即可识别该用户为公网克隆用户A,此时,用户A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和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均可正常使用移动业务,初步实现了专网用户A可以“漫游”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目的,但是,此时还不能在两个同类型网络之间互拨电话,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连互通;
专网同振签约平台310,置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304内,在位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主叫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的情况下,当专网用户发起呼叫时,对主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专网用户和在专网用户的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否则通过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
公网同振签约平台312,置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306内,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的情况下,位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用户(包括公网普通用户和公网克隆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时,对被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
在公网用户(包括公网普通用户和公网克隆用户)呼叫普通公网用户时,由于普通公网用户并未签约智能网同振业务,因此,不会将被叫触发到公网同振签约平台312,而是在公网内直接呼叫公网普通用户;
以上通过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而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在发起呼叫过程中,呼叫会转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或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相应同振签约平台,由同振签约平台对呼叫进行管理,以实现两网的互连互通,具体地,即如果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主叫呼叫任一公网克隆用户,则将呼叫转到公网同振签约平台312,由其对该呼叫进行管理,如果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任一主叫发起呼叫,则将呼叫转到专用同振签约平台310,由其对该呼叫进行管理。
公网同振签约平台312和专网同振签约平台310均会对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如果被叫号码属于专网用户,由于专网用户可能会“漫游”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因此需要同时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呼叫被叫,如果被叫号码属于公网普通用户,则可以仅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呼叫被叫。
该实施例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前提下,首先通过固网语音中继联接两个同类型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两个同类型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最大化的相互独立性要求。在此组网方式下,通过数据同步配置平台来实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配置的同步。进一步地,再通过同振的方式实现专网移动用户能够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自由地“漫游”,从而实现移动用户在两网间的互通。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与图3中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中的系统50还可以包括:
分别设置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304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306中的固网网关502,两个固网网关502分别与各自网络内的MSC(MobileSwitching Centre,移动交换中心)504相连并通过固网语音中继302互连。
再参见图5,专网同振签约平台310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504相连,公网同振签约平台312与公用移动通信网内的MSC 504相连。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公网克隆用户与对应的专网用户具有相同的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MSISDN(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移动用户国际号码)。由于数据配置相同,在专网用户漫游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时,即自动成为公网克隆用户,公网克隆用户进入专用移动通信网络时,即自动成为专网用户,且二者必居其一。
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中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方法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实现。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叫用户分为公网用户和专网用户,公网用户又可以包括公网普通用户和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出的与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2,在主叫用户为公网用户的情况下,判断被叫用户是否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
S604,如被叫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则对被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专网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否则直接呼叫作为被叫的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
S606,在主叫用户为专网用户的情况下,对主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专网用户和在专网用户的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否则通过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作为被叫的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
其中,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并且公网克隆用户与对应的专网用户具有相同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
该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中,如果被叫(即,公网克隆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则将该呼叫分别转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对应被叫用户,使得无论专网用户处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还是处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均能被公网用户联系到;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中,首先将呼叫转到专网同振签约平台,再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为专网用户,则同时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呼叫被叫用户,以确保无论专网用户在本网内还是“漫游”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均能被专网用户呼叫接续到。
接下来,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详细说明上述的互通方法。
图7是根据本公开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公网普通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1)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P向公网克隆用户A发起呼叫,由于被叫的公网克隆用户A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因此将此呼叫转至公网同振签约平台;
(2)公网同振签约平台查询被叫号码A属于同振业务数据库中需要同振的被叫,即被叫用户为公网克隆用户,因此公网同振签约平台同时发起2条呼叫,一条呼叫是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由MSC直接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A;
(3)针对另外一条呼叫,公网同振签约平台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根据前插字冠选择固网语音中继,将该条呼叫路由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接收到呼叫后,删除前插的字冠后对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A进行呼叫接续。
如果自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由公网普通用户呼叫公网普通用户的过程与现有的普通移动通信网络内的通信过程相同,在此就不再重复。
图8是根据本公开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公网克隆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1)“漫游”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公网克隆用户B发起对公网克隆用户A的呼叫,由于被叫的公网克隆用户A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因此将此呼叫转至公网同振签约平台;
(2)公用同振签约平台查询被叫号码A属于同振业务数据库中需要同振的被叫,即被叫用户为公网克隆用户,因此公网同振签约平台同时发起2条呼叫,一条呼叫是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由MSC直接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A;
(3)针对另外一条呼叫,公网同振签约平台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根据前插字冠选择固网语音中继,将该条呼叫路由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接收到呼叫后,删除前插的字冠后对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A进行呼叫接续。
图9是根据本公开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公网克隆用户呼叫公网普通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1)“漫游”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公网克隆用户B发起对公网普通用户P的呼叫;
(2)由于被叫的公网普通用户P未签约智能网同振业务,MSC并不将此呼叫转至公网同振签约平台,而是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由MSC直接呼叫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P。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专网用户呼叫专网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1)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O向专网用户A发起呼叫,由于主叫的专网用户O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因此将此呼叫转至专网同振签约平台;
(2)专网同振签约平台查询被叫号码A属于同振业务数据库中需要同振的被叫,即被叫用户为专网用户,因此专网同振签约平台同时发起2条呼叫,一条呼叫是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由MSC直接呼叫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用用户A;
(3)针对另外一条呼叫,专网同振签约平台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根据前插字冠选择固网语音中继,将该条呼叫路由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接收到呼叫后,删除前插的字冠后对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A进行呼叫接续。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从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侧发起呼叫时专网用户呼叫公网普通用户的呼叫过程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1)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O向公网普通用户P发起呼叫,由于主叫的专网用户O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因此将此呼叫转至专网同振签约平台;
(2)专网同振签约平台查询被叫号码P不属于同振业务数据库中需要同振的被叫,即被叫用户不是专网用户,因此专网同振签约平台仅发起1条呼叫,专网同振签约平台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根据前插字冠选择固网语音中继,将该条呼叫路由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接收到呼叫后,删除前插的字冠后对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P进行呼叫接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和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碟和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和相似的部分可以相互参见。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但不限于同类型的移动通信网络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6)

1.一种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固网语音中继连接的属于同类型的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移动通信网络;
数据同步配置平台,介于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用于实现对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专网用户的开通和数据配置,并在开通与配置专网用户数据时同步在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出与所述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其中,所述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所述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
专网同振签约平台,置于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位于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发起呼叫时,对主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所述专网用户和在所述专网用户的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否则通过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
公网同振签约平台,置于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位于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用户呼叫公网克隆用户时,对被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其中,所述公网用户包括所述公网克隆用户和所述公网普通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别设置在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固网网关,两个固网网关分别与各自网络内的MSC相连并通过所述固网语音中继互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克隆用户与对应的专网用户具有相同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同振签约平台与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MSC相连,所述公网同振签约平台与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内的MSC相连。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叫用户分为公网用户和专网用户,所述公网用户包括公网普通用户和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克隆出的与所述专网用户完全相同的公网克隆用户,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叫用户为所述公网用户的情况下,判断被叫用户是否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
如所述被叫用户签约了智能网同振业务,则对被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对应的公网克隆用户和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否则直接呼叫作为被叫的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
在所述主叫用户为所述专网用户的情况下,对主叫触发智能网同振业务,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为所述专网用户,如是,则发起两条呼叫,分别呼叫作为被叫的所述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专网用户和在专网用户的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克隆用户,否则通过在被叫号码前添加字冠的方式呼叫所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的公网普通用户;
其中,所述专网用户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主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所述公网克隆用户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内签约了基于被叫触发的智能网同振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克隆用户与对应的专网用户具有相同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移动用户国际号码MSISDN。
CN201210480340.XA 2012-11-23 2012-11-23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03841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0340.XA CN103841544B (zh) 2012-11-23 2012-11-23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0340.XA CN103841544B (zh) 2012-11-23 2012-11-23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1544A true CN103841544A (zh) 2014-06-04
CN103841544B CN103841544B (zh) 2017-12-26

Family

ID=5080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0340.XA Active CN103841544B (zh) 2012-11-23 2012-11-23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415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084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3g专网与公网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7598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网业务的专网用户号码打散方法
CN106375974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呼叫转移业务的专网用户号码打散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594A (zh) * 2005-07-29 2007-01-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振铃业务的方法
WO2011119138A1 (en) * 2010-03-20 2011-09-29 Miguel Serrano Familiarization augment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fast) dialer
CN102457481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ims用户和软交换用户之间同号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72784A (zh) * 2012-02-20 2012-07-11 深圳市震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g专网中单卡手机实现一机双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52463A (zh) * 2011-12-08 2012-10-24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通信码多号同振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594A (zh) * 2005-07-29 2007-01-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振铃业务的方法
WO2011119138A1 (en) * 2010-03-20 2011-09-29 Miguel Serrano Familiarization augment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fast) dialer
CN102457481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ims用户和软交换用户之间同号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52463A (zh) * 2011-12-08 2012-10-24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通信码多号同振系统及方法
CN102572784A (zh) * 2012-02-20 2012-07-11 深圳市震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g专网中单卡手机实现一机双号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084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3g专网与公网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7598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网业务的专网用户号码打散方法
CN106375974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呼叫转移业务的专网用户号码打散方法
CN106375981B (zh) * 2016-08-31 2019-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网业务的专网用户号码打散方法
CN106375974B (zh) * 2016-08-31 2019-0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呼叫转移业务的专网用户号码打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1544B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418C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
CN101511131B (zh) 一种路由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CN101742017B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电话机终端
US85097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calls in a wireless enabled PBX system using mobile switching protocols
CN103874026A (zh) 在ptt系统中实现组呼的方法、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1505468A (zh) 一种根据网络状态实现自动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多模终端
CN101909269B (zh) 实现一机多号终端前转呼叫的方法、系统、业务控制点
EP2637429B1 (en) Call establishment to an active SIM card identifi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09861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0512466C (zh) 一种由移动核心网实现的多用户同振系统和方法
CN103841544A (zh) 实现同类型移动网络互通的系统与方法
CN100550947C (zh) 基于虚拟终端的全球呼叫终端漏话提示方法
CN101820402B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的用户终端网关系统
WO2008154537A3 (en) 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 (mvno) provisioning and voicemail routing by a mobile virtual network enabler (mvne)
CN101163281B (zh) 移动用户在固定接入下前转业务屏蔽的实现方法
CN101365181A (zh) 融合固定电话虚拟网与移动电话虚拟网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79631A (zh) 呼叫中心远程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远端机
CN100550939C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振铃业务的方法
CN101150743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广域群的实现方法
CN102883280B (zh) 一种基于微蜂窝实现智能同振的方法及微蜂窝基站
WO2012113321A1 (zh) 主叫侧预防语音呼叫前转陷阱的方法、msc及系统
CN101945186A (zh)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通信终端信令盒
CN101674496B (zh) 综合虚拟专用网系统及触发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CN100502554C (zh) 双模手机利用接入设备实现智能网业务通信的方法与系统
CN100382643C (zh) 一种对移动用户业务前转计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