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8151A -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8151A
CN103838151A CN201210483595.1A CN201210483595A CN103838151A CN 103838151 A CN103838151 A CN 103838151A CN 201210483595 A CN201210483595 A CN 201210483595A CN 103838151 A CN103838151 A CN 103838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control module
engine control
execution
sequ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3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贵芬
马建民
刘翔
孙琦
韩本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S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Lianchua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chua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chua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chua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83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81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8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包括:根据发动机实际控制需求为每个控制功能模块定义执行时序;为所述功能模块设置计量触发条件:所述控制模块执行顺序通过设置一任务调度状态机进行控制,所述任务调度状态机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时序和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顺序确定发动机控制模块的验证执行顺序。本发明的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与发动机各控制模块的实际执行代码相符,能准确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能避免现有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所造成的结果偏差,避免后续设计错误。

Description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控制器开发的过程中使用硬件在环测试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快速发现设计错误并及时修改。在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发动机模型的精准是进行测试的重要保证。现阶段对发动机模型的离线测试主要是将控制器模型和发动机模型进行离线仿真,并对比实验数据判断发动机模型是否准确。
目前,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1.发动机控制功能由多种功能模块组成,如果把这些功能模块都导入通用离线仿真工具matlab中运行,这些功能模块的运行是并行的,无法根据各控制模块输入输出顺序进行调整;
2.这些功能模块的执行时序是不可控的,只能与整个matlab模型的仿真执行时序一致;
matlab模型:在汽车行业,发动机控制功能模块很大部分是基于matlab软件开发的,这些模块称之为matlab模型。
执行时序:执行时序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每个功能模块的执行周期和功能模块之间的执行顺序;比如某个功能模块的执行周期为10ms,指的是这个功能模块每10ms运行一次,其最终输出结果更新一次;执行时序的概念对于发动机控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现阶段发动机模型验证方法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针对发动机模型给出的传感器信号,功能模块1和功能模块2进行的是并行计算得到执行器驱动信号,不能设置先后顺序。而且功能模块1和功能模块2的执行周期时间与整体模型仿真步长时间是一致的,不能单独进行设置,这与实际控制器代码执行不符,造成验证结果偏差,导致设计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发动机各控模块(控制器)的实际执行代码相符,能准确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能避免现有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造成的结果偏差,避免后续设计错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包括:
1)根据发动机实际控制需求(需要验证控制模块的类型、数量、参数、性能指标等)为每个发动机控制模块定义执行时序;
2)为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设置计量触发条件:
3)设置一任务调度状态机,所述任务调度状态机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时序和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顺序确定发动机控制模块的验证执行顺序。
其中,步骤2)中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的计量触发条件是根据发动控制模块执行时序中的计量单位设置,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发动控制模块添加时钟为计量触发条件,以发动机每转一圈为计量单位的发动控制模块对发动机曲轴转角进行检测,当曲轴转角转过设定角度时为计量触发条件。
其中,步骤3)中所述任务调度状态机是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时序和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顺序确定发动机控制模块的优先级,只有当优先级高的任务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优先级低的任务,按照各控制模块优先级高低确定各发动机控制模块的验证执行顺序。
本发明的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通过加入任务调度状态机对发动机控制模块离线验证执行顺序进行控制,任务调度状态机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时序决定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顺序,能与发动机控制模块的实际执行代码相符,能准确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能避免现有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造成的结果偏差,避免后续设计错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一种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实施例采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仿真验证结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实施例的仿真验证结果曲线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实施例采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仿真验证结果曲线示意图。
图6是以踏板模块为例,采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
A为采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仿真验证结构曲线;
B为采用本发明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方法的仿真验证结构曲线;
EngSpeed(rpm)为发动机转速;
GasP(%)为踏板开度;
RailPressure(MPa)为轨压;
injAng(CA)为喷射角度;
injTi(us)为喷射脉宽;
Engine Torque(Nm)为发动机扭矩;
time(s)和time(ms)为仿真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采用本发明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假设发动机控制功能有4个控制模块:轨压模块、踏板模块、油量计算模块、喷射参数模块;
根据发动机实际控制需求为每个控制模块定义好执行时序:
轨压模块的执行时序是:每1ms采样1次数据,每10ms取当前10个值的峰值;
踏板模块的执行时序是:每10ms采样1次数据并计算;
油量计算模块和喷射参数模块的执行时序是:发动机每转一圈计算一次数据。
为上述4个功能模块设置计量触发条件:每1ms触发轨压模块,每10ms触发踏板模块,发动机每转一圈触发油量计算模块和喷射参数模块;
设计一个任务调度状态机:根据上述执行时序和发动机各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顺序确定发动机各控制模块执行顺序,轨压模块最先计算,输出轨压峰值;接着踏板模块计算得到扭矩值,这个扭矩值是油量计算模块的输入;油量计算模块的输出(期望喷油量值)和轨压模块A的输出就是喷射参数模块的输入,喷射参数模块的输出才是控制器的最终输出,用于精确控制发动机模型。
如图3所示(图中优先级为矩阵实验室MATLAB默认优先级),采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第一步计算喷射参数计算模型,第二步计算踏板模型,第三步计算油量计算模型,第四步计算轨压模型。会导致模型计算喷射参数如喷射脉宽仿真值滞后。
如图4所示,采用本发明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能得出各控制模块的输入量(发动机转速,踏板,轨压)一致,并且输入信号在4.999s至5s之间进行同样跳变,采用本发明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得到的喷射脉宽仿真值和喷射角度值能够与输入信号进行同步变化;
如图5所示,采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得到的喷射脉宽和喷射角度值要比输入信号跳变晚一个执行周期(0.001s)。这是因为在计算脉宽和喷射角度时需要使用轨压模型计算到的10ms内轨压峰值,如果不采用执行时序可控则使用的是上一个仿真循环计算得到的轨压值,滞后于实际的轨压信号。
如图6所示,以踏板模块为例,如果用传统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进行仿真计算,那么该模型会按照系统仿真时间1ms进行计算,会得到仿真扭矩值,扭矩计算值波动过快,进而影响系统稳定性。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1)根据发动机实际控制需求为每个发动机控制模块定义执行时序;
2)为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设置计量触发条件:
3)设置一任务调度状态机,所述任务调度状态机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时序和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顺序确定发动机控制模块的验证执行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的计量触发条件是根据发动控制模块执行时序中的计量单位设置,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发动控制模块添加时钟为计量触发条件,以发动机每转一圈为计量单位的发动控制模块对发动机曲轴转角进行检测,当曲轴转角转过设定角度时为计量触发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任务调度状态机是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执行时序和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顺序确定发动机控制模块优先级,只有当优先级高的任务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优先级低的任务,按照各控制模块优先级高低确定各发动机控制模块的验证执行顺序。
CN201210483595.1A 2012-11-23 2012-11-23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Pending CN1038381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3595.1A CN103838151A (zh) 2012-11-23 2012-11-23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3595.1A CN103838151A (zh) 2012-11-23 2012-11-23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8151A true CN103838151A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0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3595.1A Pending CN103838151A (zh) 2012-11-23 2012-11-23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815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0561A (zh) * 2008-12-15 2009-05-13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信号发生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02033543A (zh) * 2009-10-02 2011-04-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分布式嵌入系统的自动测试用例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60212A (zh) * 2011-08-18 2012-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测试汽车车身控制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11366A (zh) * 2011-06-02 2012-04-1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仪与测试方法
CN102436254A (zh) * 2011-09-22 2012-05-02 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事件顺序记录系统的测试分析方法
CN102520711A (zh) * 2011-11-28 2012-06-27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Amt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及其自动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0561A (zh) * 2008-12-15 2009-05-13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信号发生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02033543A (zh) * 2009-10-02 2011-04-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分布式嵌入系统的自动测试用例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11366A (zh) * 2011-06-02 2012-04-1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仪与测试方法
CN102360212A (zh) * 2011-08-18 2012-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测试汽车车身控制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36254A (zh) * 2011-09-22 2012-05-02 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事件顺序记录系统的测试分析方法
CN102520711A (zh) * 2011-11-28 2012-06-27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Amt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及其自动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0646B (zh) 用于对虚拟控制器进行实时测试的测试装置
CN103699035B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过程中的信号匹配方法及装置
US9251308B2 (en) Simul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CN104424374A (zh) 电路板的热仿真模型的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4598373A (zh) 一种多技术融合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
CN104881363B (zh) 一种控制律软件的测试方法
CN206584346U (zh) 一种分布式惯导深组合导航软件测试验证系统
CN104898647A (zh) 一种ecu台架自动标定仿真测试系统
CN112925221B (zh) 基于数据回注的辅助驾驶闭环测试方法
CN109667750A (zh) 一种基于在线补偿的多轴协同高精度液相泵控制方法
CN103543739B (zh) 一种用于验证发动机怠速启停控制的仿真系统和方法
CN107608231A (zh) 一种导引头稳定平台的调试方法
US20130275114A1 (en) Coordination simulation system and coordination simulation method
CN113191071B (zh) 一种虚拟标定发动机模型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3838151A (zh) 离线验证发动机模型的方法
CN102538824B (zh) 一种适用于mems imu重复多次标定的方法
CN102540906A (zh) 一种基于fpga的曲轴与凸轮轴模拟信号发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CN104570767A (zh)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控制算法仿真试验系统
CN204331459U (zh) 磁流变减振器控制算法仿真试验系统
CN104981744A (zh) 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2777277A (zh) 基于matlab算法输出的电控柴油机油量控制开发系统和方法
CN203133115U (zh) 多加速度计智能参数辨识、匹配与硬件生成系统
CN103677312A (zh) 基于加速度感应器的移动终端功能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6020172A (zh) 一种基于fpga平台的舵伺服实时正弦扫描驱动方法
CN104021464A (zh) 一种模型集成调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