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6087B - 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6087B
CN103836087B CN201310600798.9A CN201310600798A CN103836087B CN 103836087 B CN103836087 B CN 103836087B CN 201310600798 A CN201310600798 A CN 201310600798A CN 103836087 B CN103836087 B CN 103836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late rack
side pin
internal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07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6087A (zh
Inventor
C.黑特尔
F.科尔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AG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AG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383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6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6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6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76Mechanically actuated multiple lamellae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尤其是用于自动的多离合器变速器或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或双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摩擦离合器,该摩擦离合器一方面与发动机轴且另一方面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或者能与其连接,摩擦离合器具有离合器片组,该离合器片组带多个离合器片,即布置在内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内部离合器片和布置在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外部离合器片,离合器片组轴向支承或者能支承在支座上且能由操作器件操作。按照本发明,支座设计为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一体组成部分,即设计在弯折的第一边脚上,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基本上设计为S形且附加地具有另一个弯折的用于传递扭矩的第二边脚。

Description

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尤其是用于自动的或者自动化的多离合器变速器或者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或者双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摩擦离合器,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一方面与发动机轴并且另一方面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或者能与它们连接,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离合器片组,所述离合器片组带有多个离合器片,也就是布置在内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内部离合器片和布置在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外部离合器片,其中,所述离合器片组轴向支承或者能支承在支座上并且能够由操作器件操作。
背景技术
汽车中的离合器用于将扭矩从发动机轴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在此也已知所谓的双离合器,其将待传递的扭矩分配,也就是尤其分配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不同的变速器输入轴上。扭矩从发动机轴传递到双离合器的两个摩擦离合器上。所述两个摩擦离合器分别具有离合器片组。所述离合器片组具有相应的外部离合器片和内部离合器片。通过操作器件,尤其是通过操作活塞可以将内部或者外部离合器片压在一起,因此扭矩可以例如从发动机轴传递到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和外部离合器片以及由此传递到内部离合器片或者内部离合器片支架,并且最终传递到相应的变速器输入轴。在此,操作器件,尤其是操作活塞可沿轴向移动地布置,其中,在操作器件进行相应操作时,内部和外部离合器片可以轻微地沿轴向移动或者相对挤压。在此,作为用于支撑离合器片组的支座,通常总是设有单独的垫圈,所述垫圈又通过保险环固定以防轴向移动。根据特殊的实施形式,垫圈和保险环布置在各离合器片支架,也就是外部或者内部离合器片支架上。
DE102004058872A1显示了一种具有处于径向外部和径向内部的摩擦离合器的双离合器,在各摩擦离合器的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上分别布置有垫圈并且所述垫圈又通过保险环固定。WO2007/126146A1或者DE10300566A1示出了类似的结构。
然而,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离合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在离合器片组的支承方面还没有设计到最佳。如上所述,为了支撑离合器片组需要单独的垫圈和保险环,即需要单独的构件,由此很大地提高了安装耗费和成本。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离合器的使用灵活性由于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的形状和/或设计而受到局限,因为迄今已知的离合器片支架基本上只通过摩擦离合器内的离合器片组将力流或者扭矩从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传递到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相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这样对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离合器,尤其是双离合器进行构造和扩展设计,从而减小安装耗费,尤其是将与之相关的成本减至最小,以及提高离合器的使用灵活性并且同时减小空间需求。
该技术问题按本发明这样解决,即支座设计为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一体组成部分,也就是设计在弯折的第一边脚上,其中,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基本上设计为S形并且附加地具有另一个弯折的用于传递扭矩的第二边脚。通过将支座设计为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上(视离合器的具体实施形式和使用情况而定)的一体组成部分,不再需要单独的构件,即迄今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支承环和保险环。由此显著减小了安装耗费并且将由此产生的成本减至最小。附加地,各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视离合器的实施形式和使用情况而定)具有两个弯折的边脚,即第一和第二边脚,因此各离合器片支架(本身)基本上设计为S形。通过第一边脚首先实现了用于离合器片组的支座,同时通过第二边脚可以实现将扭矩传递至离合器或者汽车的其它构件。例如第二边脚可以与另一个外部离合器片支架相连(例如在双离合器中)。但是也可以考虑,第二边脚可与离合器的壳体箱或者电机的转子相连,这取决于各使用情况。由于各离合器片支架(作为内部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设计具有两个分别指向相反方向的边脚,即基本上设计为S形,一方面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灵活性,另一方面节省了不需要的结构空间,即实现了紧凑的构造方式。由此避免了本文开头所述的缺点并且实现了相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存在很多的可能性来以有利的方式方法构造和扩展设计按照本发明的离合器。以下根据附图和与之对应的说明进一步阐述按照本发明的离合器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在附图中:
图1以简化的示意性且略微呈立体的局部视图示出了离合器,在此尤其是双离合器从侧面的剖视图;并且
图2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离合器或者双离合器部分从侧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2示出了离合器1,在此是用于此处未详细示出的汽车的变速器的双离合器1a,在此尤其是用于自动的或者自动化的未详细示出的多离合器变速器或者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1a。
离合器1具有至少一个摩擦离合器K1,此处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双离合器1a具有第一摩擦离合器K1和第二摩擦离合器K2。所述第一摩擦离合器K1指的是双离合器1a处于径向内部的第一摩擦离合器K1,并且所述第二摩擦离合器K2指的是双离合器1a处于径向外部的第二摩擦离合器K2。各摩擦离合器K1或者K2一方面与在此未示出的发动机轴相连或者可与其连接,另一方面与在此同样未示出的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或者可与其连接。
各摩擦离合器K1或者K2具有相应的离合器片组2和3,也就是第一摩擦离合器K1具有第一离合器片组2并且第二摩擦离合器K2具有第二离合器片组3,所述离合器片组带有多个离合器片(内部和外部离合器片)。在此所示的离合器1(其优选设计为双离合器1a)具有在此所示的两个摩擦离合器K1和K2。当然可以考虑,不将离合器1设计为双离合器1a,也就是只具有一个带内部离合器片支架、外部离合器片支架的摩擦离合器和仅一个离合器片组并且用于汽车的变速器,即不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
但是在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离合器1设计为双离合器1a并且每个摩擦离合器K1和K2分别具有带内部离合器片4a的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并且分别具有带相应布置的外部离合器片5a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如图1和图2所示。
在功能上,各离合器片组2或3支承在支座7上,在此在第一摩擦离合器K1中,第一离合器片组2相应地支承在支座7a上,或者在第二摩擦离合器K2中,第二离合器片组3相应地支承在支座7b上。
在此,离合器片组2和3可由未详细示出的操作器件,尤其是操作活塞相应地操作,即相应地压在一起。
本文开头所述的缺点通过以下方式得到避免,即,将支座7,在所示的优选实施形式中是第一支座7a设计为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上的一体组成部分,在图1和图2中设计在第一摩擦离合器K1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上。在此,支座7或者7a设计在弯折的第一边脚8上,其中,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基本上设计为S形并且附加地具有另一个弯折的第二边脚9,其尤其也设计为用于传递扭矩的一体组成部分。由于这种特殊的构造方式,尤其是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或者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视使用情况而定)基本上呈S形的形状,可以借助第二边脚9将相应的扭矩传递到离合器的另一构件,例如传递到壳体箱(或者从壳体箱传递到第二边脚9)或者从第二边脚9传递到电机的转子上(或者相反)。由此显著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其中所需的结构空间较小,也就是可以实现紧凑的构造方式并且相应地将成本降至最低。
图1和图2示出优选的备选方案,即将支座7a设计在第一摩擦离合器K1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上。但是也可以考虑,将相应的支座设计为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上的一体组成部分,但是这没有在附图中示出,而是只示出了优选的实施形式,即将支座7、7a设计为第一摩擦离合器K1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上的一体组成部分。
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的端部区域设计为凸缘形。在可由图1和图2看出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第一摩擦离合器K1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的端部区域(外部的右侧和左侧区域)设计为凸缘形。所述内部离合器片支架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的端部区域优选设计为,使得形成相对于各离合器片支架(内部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的各中间区域弯折的,尤其是基本上弯折90度的第一和第二边脚8和9。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摩擦离合器K1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的右侧端部区域设计为,使得形成相应地相对于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的中间区域弯折的第一边脚8。所述第一边脚8具有略微拱曲的区域以实现支座点,所述区域基本上形成支座7a的“支座点”。
在此可由图1和图2良好地看出,在优选实施形式中,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设计为基本上呈S形并且在另一相对置的端部区域具有弯折的第二边脚9。也可以考虑,如果离合器1设计得不同,即没有设计为双离合器1a,则相应地成型相应的内部离合器片支架。
图1和图2还示出,为了布置或者连接另一构件,所述第二边脚9设计具有外齿10,尤其是插接齿。
在优选实施形式中,所述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设置和/或设计用于双离合器1a的处于径向内部的摩擦离合器K1,并且在第二边脚9的上端部区域处,在此在外齿10处布置有或者能够布置另一个外部离合器片支架,即第二摩擦离合器K2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如对于在此设计为双离合器1a的离合器1所示的那样。当然也可以考虑布置/连接在壳体箱或者电机的转子上。
处于径向外部的第二摩擦离合器K2主要具有可与发动机轴连接的壳体盖的凸起6作为支座7b。第一和第二摩擦离合器K1和K2的各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与或者能够与在此未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各输入轴相连。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双离合器1a中,两个摩擦离合器K1和K2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由板材成型,其中,第一摩擦离合器K1的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的第二边脚9具有用于使操作离合器片的操作器件尤其是各操作活塞(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穿过的相应通孔11。
由此,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离合器1或者双离合器1a实现了相应的优点并且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缺点。
附图标记清单
1 离合器
1a 双离合器
2 第一离合器片组
3 第二离合器片组
4 内部离合器片支架
4a 内部离合器片
5 外部离合器片支架
5a 外部离合器片
6 凸起
7 支座
7a 第一支座
7b 第二支座
8 第一边脚
9 第二边脚
10 外齿
11 通孔
K1 处于径向内部的第一摩擦离合器
K2 处于径向外部的第二摩擦离合器

Claims (13)

1.一种离合器(1),具有至少一个摩擦离合器(K1或K2),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K1、K2)一方面与发动机轴并且另一方面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K1、K2)具有离合器片组(2、3),所述离合器片组带有多个离合器片,也就是布置在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上的内部离合器片(4a)和布置在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上的外部离合器片(5a),其中,所述离合器片组(2、3)轴向支承在支座(7)上并且能够由操作器件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7、7a)设计为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上的一体组成部分,也就是设计在弯折的第一边脚(8)上,其中,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基本上设计为S形并且附加地具有另一个弯折的用于传递扭矩的第二边脚(9),其中,所述第二边脚(9)设计为一体组成部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的各端部区域设计为凸缘形。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或者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的端部区域具有相对于其各自的中间区域弯折的第一和第二边脚(8和9),所述边脚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定向。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脚(8)具有略微拱曲的区域以实现支座点。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脚(9)具有外齿(10)以连接或者布置另一构件。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设置用于双离合器(1a)的处于径向内部的摩擦离合器(K1),并且在第二边脚(9)的上端部区域处布置有另一个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边脚(9)的上端部区域处布置有离合器壳体箱或者电机的转子。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离合器片支架(4)和/或外部离合器片支架(5)由板材制造。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脚(9)具有用于使操作离合器片的操作器件穿过的通孔(11)。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是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是用于自动的多离合器变速器或者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或者双离合器(1a)。
12.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边脚弯折90度。
13.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脚(9)具有用于使各操作活塞穿过的通孔(11)。
CN201310600798.9A 2012-11-26 2013-11-25 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Active CN103836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023051.6 2012-11-26
DE102012023051.6A DE102012023051A1 (de) 2012-11-26 2012-11-26 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das 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insbesondere Mehrfachkupplung oder Doppelkupplung für ein automatisches oder automatisiert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6087A CN103836087A (zh) 2014-06-04
CN103836087B true CN103836087B (zh) 2017-06-09

Family

ID=5067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0798.9A Active CN103836087B (zh) 2012-11-26 2013-11-25 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6087B (zh)
DE (1) DE1020120230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010B (zh) * 2014-09-29 2016-08-31 沈琴仙 双板式离合器机构和包括双板式离合器机构的机械变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263A (zh) * 2004-06-21 2005-12-2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转矩传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动力传动系
CN101668959A (zh) * 2007-06-13 2010-03-1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离合器主轮毂或具有这种离合器主轮毂的双离合器
EP2182235A1 (de) * 2008-10-28 2010-05-05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Doppelkupplung mit stehendem Kolben und verbesserten Einrücklagern
DE102009039223A1 (de) * 2009-08-28 2011-05-26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für ein Getriebe mit zwei Eingangswell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8872B4 (de) 2004-12-06 2014-03-13 Volkswagen Ag Doppelkupplung
JP2009168041A (ja) 2006-04-28 2009-07-30 Dainatsukusu:Kk 湿式クラッチパックの構成部品収納構造
DE102009012283A1 (de) * 2008-04-19 2009-10-22 Borgwarner Inc., Auburn Hills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lement und Getriebe-Kupplungs-Anordnung mit einer solchen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DE102010051447A1 (de) * 2009-11-20 2011-05-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DE102011122741B4 (de) * 2010-12-21 2021-01-28 Borgwarner Inc. Kupplungs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263A (zh) * 2004-06-21 2005-12-2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转矩传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动力传动系
CN101668959A (zh) * 2007-06-13 2010-03-1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离合器主轮毂或具有这种离合器主轮毂的双离合器
EP2182235A1 (de) * 2008-10-28 2010-05-05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Doppelkupplung mit stehendem Kolben und verbesserten Einrücklagern
DE102009039223A1 (de) * 2009-08-28 2011-05-26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für ein Getriebe mit zwei Eingangswell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6087A (zh) 2014-06-04
DE102012023051A1 (de)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3557B2 (en) Hybrid module and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235231B (zh) 多离合器装置,尤其是径向双离合器装置
KR101952084B1 (ko) 분리 클러치 및 주 클러치, 그리고 이들 사이에 배치된 작동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하이브리드 모듈
JP5542843B2 (ja) 多重クラッチ装置
CN103003587B (zh) 用于汽车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
US20190118637A1 (en) Coupling module for a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CN103375500B (zh) 离合器
US8413779B2 (en) Dual clutch arrangement
CN109476225B (zh) 具有完全集成的分离离合器和双离合器的混合动力模块
CN106015380B (zh) 轴向的多片式离合器
CN102575722A (zh) 离合器装置
CN102205789A (zh) 混合式驱动传动系统
US11752855B2 (en) Bearing unit for a hybrid module
JP2016537581A (ja) 摩擦クラッチ
CN110419155A (zh) 具有混合动力模块的三重离合器的变速器侧的支架的驱动系单元
CN103016562B (zh) 液压离合器
CN104712675B (zh) 用于汽车的变速器的离合器
CN110678350A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动模块和驱动装置
CN103836087B (zh) 尤其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
CN102105709B (zh) 离合器装置
CN109804536A (zh) 离合器装置
CN109642622A (zh) 用于机动车、尤其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多重离合器
CN108603536B (zh) 联接组件
CN110546402A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组件以及机动车
CN107985059A (zh) P2混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