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5456B -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5456B
CN103825456B CN201410048583.5A CN201410048583A CN103825456B CN 103825456 B CN103825456 B CN 103825456B CN 201410048583 A CN201410048583 A CN 201410048583A CN 103825456 B CN103825456 B CN 103825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positive
connection
optocouple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85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5456A (zh
Inventor
张奇
葛志雄
王崇
李梦馨
李静
牛盅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85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25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25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5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5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5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本装置包括正扩流电路、负扩流电路、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正扩流电路中的第一电容C1、第一正稳压器U1、第一电阻R1和负扩流电路中的第二电容C2、第一负稳压器U2第二电阻R2先将输入的正负电源分别调整到所需的正负电压值,然后由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分别对正负电压进行负载能力扩充,使得该正负电压的电流输出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能够满足H桥工作时的电流需求。本装置和市场上同样功率的电源模块比较有干扰小、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廉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与电源稳压技术领域,是一种可以应用在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H桥驱动电路中,由于上下桥臂的大功率MOS管开关电容较大,在开关瞬间会有大电流流经栅极,这就对栅极驱动电压的电流能力提出了要求,H桥的控制对象功率越大,MOS管的功率就要越大,从而MOS管的开关电容就要越大,栅极驱动电压的电流能力就要越强。栅极控制电压一般由大功率高速光耦产生,而要使大功率高速光耦产生具有强负载能力的控制信号,就必须使大功率高速光耦的供电电源有强负载能力,所以当电路的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对大功率高速光耦的供电电源进行负载能力扩充,而功率较大的电源模块一般都为开关电源,要使得H桥臂上的MOS管不误导通,必须附加好的屏蔽措施,从而增大了电路体积,这就会使开关电源高效率小体积的特点在H桥上得不到体现,并且其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可以为大功率H桥的大功率高速光耦提供强负载能力、小干扰、高稳定的电压,并且实现成本很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扩流电路、负扩流电路、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和H桥负载LOAD;正扩流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一正稳压器U1、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电阻R1;负扩流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一负稳压器U2、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和第二电阻R2;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光耦OP1、第三光耦OP3、第一驱动NMOS管Q3、第二驱动NMOS管Q5、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光耦OP2、第四光耦OP4、第一驱动PMOS管Q4、第二驱动PMOS管Q6、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总电源正极+V第一条支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条支路连接NPN扩流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三条支路连接第一正稳压器U1的Vin端、第四条支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条支路连接第一负稳压器U2的Gnd端、第六条支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条支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八条支路连接第二光耦OP2的Vcc端、第九条支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十条支路连接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源极,第十一条支路连接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源极、第十二条支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十三条支路连接第四光耦OP4的Vcc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NPN扩流三极管Q1的射极一方面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光耦OP1的Vcc端,还有一方面连接第三光耦OP3的Vcc端;第一正稳压器U1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负稳压器U2的Vin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负稳压器U2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方面连接至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至第二光耦OP2的Vee极,还有一方面连接至第四光耦OP4的Vee极;第二光耦OP2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栅极;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漏极一方面连接负载LOAD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漏极;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漏极一方面连接负载LOAD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漏极;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一方面连接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栅极,另一方面连接第四光耦OP4的Vout端,第一正稳压器U1的Gnd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光耦OP1的Vee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光耦OP1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栅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源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源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栅极一方面连接第三光耦OP3的Vout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三光耦OP3的Vee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
所述正扩流电路中电源经过第一电容C1滤波后给正稳压器U1进行稳压,第一电阻R1为保证第一正稳压器U1正常稳压的最小负载。
所述正扩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经第一电容C1、第一正稳压器U1、第一电阻R1后产生相对于-V的正电压,再经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基极和射极所形成的PN结后电压降低0.6V至0.8V,给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
所述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所消耗的电流绝大部分由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提供,选取的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输出电流能力越大,正扩流电路的输出电流能力就越大。
所述负扩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经第二电容C2、第一负稳压器U2、第二电阻R2后产生相对于(+V)的负电压,再经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基极和射极所形成的PN结后电压升高0.6V至0.8V,然后给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
所述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所消耗的电流绝大部分由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提供,这样选取的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输出电流能力越大,负扩流电路的输出电流能力就越大。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由于是线性电源,所以对H桥的MOS管的干扰很小,从而提高H桥工作的可靠性。
(2)由于选用的元器件工艺都很成熟,市场饱有量大,所以成本较低,采购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扩流电路100、负扩流电路200、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300、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400和H桥负载LOAD;正扩流电路10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一正稳压器U1、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电阻R1;负扩流电路200包括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一负稳压器U2、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和第二电阻R2;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300包括第一光耦OP1、第三光耦OP3、第一驱动NMOS管Q3、第二驱动NMOS管Q5、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400包括第二光耦OP2、第四光耦OP4、第一驱动PMOS管Q4、第二驱动PMOS管Q6、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总电源正极+V第一条支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条支路连接NPN扩流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三条支路连接第一正稳压器U1的Vin端、第四条支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条支路连接第一负稳压器U2的Gnd端、第六条支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条支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八条支路连接第二光耦OP2的Vcc端、第九条支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十条支路连接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源极,第十一条支路连接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源极、第十二条支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十三条支路连接第四光耦OP4的Vcc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NPN扩流三极管Q1的射极一方面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光耦OP1的Vcc端,还有一方面连接第三光耦OP3的Vcc端;第一正稳压器U1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负稳压器U2的Vin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负稳压器U2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方面连接至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至第二光耦OP2的Vee极,还有一方面连接至第四光耦OP4的Vee极;第二光耦OP2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栅极;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漏极一方面连接负载LOAD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漏极;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漏极一方面连接负载LOAD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漏极;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一方面连接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栅极,另一方面连接第四光耦OP4的Vout端,第一正稳压器U1的Gnd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光耦OP1的Vee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光耦OP1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栅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源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源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栅极一方面连接第三光耦OP3的Vout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三光耦OP3的Vee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
元器件的选择及其技术参数以总电源电压为28V,正电压为+15V,负电压为-15V,输出最大电流2A为例:
第一正稳压器U1选用正三端稳压器78M15,第一负稳压器U2选用负三端稳压器79M15,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须满足:TC=25℃时最大功率可达50W,Vce最大可达50V,Ic最大可达10A,最小直流放大倍数20。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可选用NPN功率三极管D44H8,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可选用PNP功率三极管D45H8,并且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要有合理的散热设计。
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选用耐压50V,容量10uF的瓷介电容,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选用耐压25V,容量10uF的瓷介电容,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选用阻值在4.7kΩ~10kΩ之间,功率为1/8W的金属膜电阻。
所选电子元器件性能完好,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尽量靠近第一正稳压器U1安装,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尽量靠近第一负稳压器U2安装,按照图1中元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可靠连接,电路即可正常输出。
可以先充分利用印制电路板上的大面积覆铜对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进行散热设计,若大面积覆铜的散热能力不够,再适当加装散热器,以节约安装空间和节约成本。
用输出功率大于120W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28V给本正负电源电路供电,如图1中所示,给H桥控制电路以25kHz的控制信号,开始工作后要求Q1和Q2散热片温度小于50℃。否则改善散热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扩流电路(100)、负扩流电路(200)、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300)、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400)和H桥负载LOAD;正扩流电路(10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第一正稳压器U1、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和第一电阻R1;负扩流电路(200)包括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一负稳压器U2、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和第二电阻R2;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300)包括第一光耦OP1、第三光耦OP3、第一驱动NMOS管Q3、第二驱动NMOS管Q5、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400)包括第二光耦OP2、第四光耦OP4、第一驱动PMOS管Q4、第二驱动PMOS管Q6、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总电源正极+V第一条支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条支路连接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三条支路连接第一正稳压器U1的Vin端、第四条支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条支路连接第一负稳压器U2的Gnd端、第六条支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条支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八条支路连接第二光耦OP2的Vcc端、第九条支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十条支路连接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源极,第十一条支路连接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源极、第十二条支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十三条支路连接第四光耦OP4的Vcc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一方面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光耦OP1的Vcc端,还有一方面连接第三光耦OP3的Vcc端;第一正稳压器U1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负稳压器U2的Vin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负稳压器U2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方面连接至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至第二光耦OP2的Vee极,还有一方面连接至第四光耦OP4的Vee极;第二光耦OP2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栅极;第一驱动PMOS管Q4的漏极一方面连接负载LOAD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漏极;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漏极一方面连接负载LOAD的另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漏极;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一方面连接第二驱动PMOS管Q6的栅极,另一方面连接第四光耦OP4的Vout端,第一正稳压器U1的Gnd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光耦OP1的Vee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光耦OP1的Vout端一方面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栅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一驱动NMOS管Q3的源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源极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二驱动NMOS管Q5的栅极一方面连接第三光耦OP3的Vout端,另一方面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第三光耦OP3的的Vee端连接总电源负极-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扩流电路(100)中总电源经过第一电容C1滤波后给第一正稳压器U1进行稳压,第一电阻R1为保证第一正稳压器U1正常稳压的最小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扩流电路(100)中,总电源电压经第一电容C1、第一正稳压器U1、第一电阻R1后产生相对于总电源负极-V的正电压,再经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所形成的PN结后电压降低0.6V至0.8V,给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300)提供稳定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上半桥驱动电路(300)所消耗的电流绝大部分由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提供,选取的第一NPN扩流三极管Q1输出电流能力越大,正扩流电路(100)的输出电流能力就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扩流电路(200)中,总电源电压经第二电容C2、第一负稳压器U2、第二电阻R2后产生相对于总电源正极+V的负电压,再经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所形成的PN结后电压升高0.6V至0.8V,然后给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400)提供稳定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下半桥驱动电路(400)所消耗的电流绝大部分由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提供,这样选取的第一PNP扩流三极管Q2输出电流能力越大,负扩流电路(200)的输出电流能力就越大。
CN201410048583.5A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Active CN103825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8583.5A CN103825456B (zh)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8583.5A CN103825456B (zh)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5456A CN103825456A (zh) 2014-05-28
CN103825456B true CN103825456B (zh) 2017-03-22

Family

ID=5076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8583.5A Active CN103825456B (zh)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254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558A (zh) * 2018-05-17 2018-09-28 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基于低压h桥的控制电路
CN110410557A (zh) * 2019-07-09 2019-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四通阀驱动电路及空调器
CN112390642B (zh) * 2020-12-01 2023-01-31 郑州大学 一种负热膨胀材料Cu2V2-xPxO7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8548A2 (de) * 2005-07-26 2007-01-31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den Betrieb eines in seiner Drehrichtung umkehrbaren Gleichstrommotors
CN101212214A (zh) * 2006-12-28 2008-07-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三角波发生电路以及pwm调制电路
CN101873120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武汉市创佳源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电位器模块在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
CN102522933A (zh) * 2011-11-29 2012-06-27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CN102681585A (zh) * 2012-06-08 2012-09-19 黄勇 小功率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扩流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8548A2 (de) * 2005-07-26 2007-01-31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den Betrieb eines in seiner Drehrichtung umkehrbaren Gleichstrommotors
CN101212214A (zh) * 2006-12-28 2008-07-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三角波发生电路以及pwm调制电路
CN101873120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武汉市创佳源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电位器模块在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
CN102522933A (zh) * 2011-11-29 2012-06-27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CN102681585A (zh) * 2012-06-08 2012-09-19 黄勇 小功率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扩流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5456A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915B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恒流控制电路
CN204065223U (zh) 一种光耦驱动的过零检测电路
CN103825456B (zh) 一种h桥控制电路中的正负电源扩流装置
CN109639142A (zh) 开关调节器
CN106533144B (zh) 防反接及电流反灌电路
CN103236786A (zh) 一种均压电路及逆变器
CN209046505U (zh) 一种不需要辅助电源的供电电路
CN103023004A (zh)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CN105790566A (zh) 具有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的辅助电路
CN101622778A (zh) 直流电源设备
CN203608092U (zh) 变频器、变频空调及空调系统
CN105515357B (zh) 一种dcdc限流电路
CN202083932U (zh) 基于达林顿管阵列的多路数字量输入电路
CN205490464U (zh) 一种快速放电的延时电路
CN102497187A (zh) 固态交流继电器
CN209358433U (zh) 一种桥臂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及逆变系统
CN208479168U (zh)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CN208226553U (zh)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CN105549670B (zh) 一种基于模拟开关的多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CN206650863U (zh) 一种用于交变信号功率放大的驱动板
CN105356751A (zh) 电动车的电压转换器
CN105720947B (zh) 一种超低功耗振荡器
CN104716820A (zh) 一种软启动、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2940585U (zh)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CN107508475A (zh) 一种机器人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