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4168B -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4168B
CN103824168B CN201410098213.2A CN201410098213A CN103824168B CN 103824168 B CN103824168 B CN 103824168B CN 201410098213 A CN201410098213 A CN 201410098213A CN 103824168 B CN103824168 B CN 103824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rovincial
electric energy
service management
eth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82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4168A (zh
Inventor
熊敏
郭炳庆
李斌
刘畅
陈企楚
林晶怡
柏德胜
钟鸣
蔡亮
胡进永
孙忠诚
李文
郑国太
夏露
陈宋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0982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24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24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4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4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4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50/00Market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Y04S50/16Energy services, e.g. dispersed generation or demand or load or energy savings aggregation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总部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主站;所述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通过电力信息内网的以太网和交换机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所述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安全接入平台和以太网与所述省级平台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具有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等优点,具备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售电市场分析、用能服务、节能服务业务管理、用能采集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的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化的综合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电力公司主要通过应用基于检测仪器仪表的实时数据采集的产品、基于模型的能耗性能分析及报警软件产品等开展能效检测及节能服务工作,但尚未开展以综合能效评价量化指标为优化目标、以电力负荷控制为约束条件的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的研究。
在能耗统计与评价指标方面,西方国家已广泛开展节能工作,详细地了解不同类别终端用户的能耗状况。能耗统计的对象涉及工业、商业、办公等不同类型,但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人工的统计和分析,利用自动化技术的较少。而能耗评价指标多包含在节能设计规范和能效评估标准中,并且主要是从设计角度对终端用户的用能设备进行评价,针对实际运行的用能系统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较少。
在能源消耗审计诊断方面,国外主要利用分立的便携式测试仪器设备开展现场能效测试审计工作,目前主要依靠Excel表格进行统计计算,尚没有专用能源审计软件。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展现场能效评估工作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能效测评,解决风机水泵等系统的能效低下的问题,没有开展终端设备系统到配电系统和热力系统的整体能效诊断研究,缺乏对终端用户整体能效的在线诊断评价手段,缺少对终端用户整体用能的能源审计软硬件系统。
在能源信息系统方面,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IA)是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统计机构,其EIA能源统计信息系统可提供高质量的、独立于政策的能源信息,满足政府、业界和公众对能源信息的需求,全面收集、分析并发布能源信息,已成为美国能源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下属的能源数据库与模型中心研制开发的EDMC数据库系统,可提供能源需求、能源供应、相关经济指标、长期能源数据统计、能源预测以及国际能源等方面的数据,其定量化分析成果已成为能源行业研究的重要参考数据源。
综上所述,国际节能服务工作开展较早,理论比较成熟,但是能源审计软硬件支持系统方面尚存在不足,主要用于用户自身的能耗数据统计与显示,缺乏对能耗统计数据的系统分析和处理,尚没有功能完整的能源审计系统及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目前,国家要求各地加强能源审计工作和能耗公示,多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委托一些节能机构对当地重点单位进行能源审计。但中国实际开展的工业企业用户、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仍以文案调研、实地调查访谈和统计资料分析为主。而基于在线监测能耗数据开展的能源审计工作比较少,一是由于企业本身的能源管理系统建设不完善,二是由于在线的用能测试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导致能源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且准确性不高。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技术的发展,中国一些大型耗能企业陆续自发建设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和查询系统,但不能同时协调各个生产部门的能源分配,企业能源综合消耗较高,节能目标完成难度加大,无法分析能耗流向,对隐含的异常情况不清楚;无法实现能耗的分析和评估,对于能耗是否节约没有数据支持;在生产现场,没有高效、准确的能源消耗数据;不能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及数据;负荷大且分散的企业,数据统计整理工作更是繁琐,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且容易产生误差。同时,生产用电部门电能质量低下,电流谐波畸变很高,谐波过的导致线路热损、功率因数过低,电能的利用率较低。
2006年9月,清华大学在北京市科委的项目资金支持下,开始搭建全国联网的大型公建的能耗分项计量与实时采集示范平台,可实现数据查询、绩效评价、预警提醒、目标管理等。但该平台多从能耗统计和公示需求出发,实现对终端用户的分项能耗信息采集,在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实现实时控制功能方面不足,并且其选择的实施单位在使用的传输通讯技术方面对于低成本、充分利用终端用户资源减少改造投资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明显不足。
目前,中国能源数据信息的管理大多数处于原始的人工抄报水平,对一些要查的数据往往要翻动浩瀚的陈年报表,尤其计算汇总大量的基础数据。数据查询不仅重复烦琐、费时费力,而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程度。有些节能机构已经应用微机技术,但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形不成系统性的管理模式,仅仅作为运算打印的工具,做些简单的报表处理,数据关系孤立,功能范围狭窄,整体设计与能效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达不到系统能效管理的效果。
总之,中国现有节能监测管理及能效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及标准规范,没有基于系统综合能效评价的高级能效监测管理,也没有将电力负荷管理与用能设备及能耗系统高效运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还未达到提高全局综合能效利用的阶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具有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等优点,具备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需求侧管理,下同)目标责任考核、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售电市场分析、用能服务、节能服务业务管理、用能采集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的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化的综合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总部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主站;所述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通过电力信息内网的以太网和交换机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所述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安全接入平台和以太网与所述省级平台连接。
所述总部级平台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总部门户网站;所述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总部业务系统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其与总部门户网站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
所述总部业务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直接通过以太网连接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防火墙。
所述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内网接口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培训测试环境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和磁带库;所述内网接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总部业务系统。
所述总部门户网站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外网WEB服务器、外网接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所述总部门户网站通过交换机和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连接互联网。
所述省级平台包括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省级门户网站;所述省级业务系统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所述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省级门户网站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
所述省级业务系统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
所述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用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内网接口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培训测试环境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前置机、负载均衡器、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和磁带库,所述内网接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省级业务系统。
所述省级门户网站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外网WEB服务器、外网接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省级门户网站通过交换机和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连接互联网、企业EMS及电能服务商。
所述企业主站包括通过RS485、电力载波线或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的集中器、采集器、电力能效监测终端和电能表;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和安全接入平台、以太网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交换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化的综合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集总部级平台和省级平台、电力信息内网和电力信息外网于统一平台,两级部署、多级应用、多系统集成、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混合统一应用,所有的硬件、软件均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化,构建以电网为基础的“能效服务运营”模式的整体结构,全面覆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等大型信息系统和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并可实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数据的大范围、细粒度采集和系统应用。
2、本发明基于企业级J2EE(Java2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面向企业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的开发与部署的标准)标准进行建设,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模式,通过标准化接口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服务描述语言),基于标准化传输方式HTTP和JMS(HTTP为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简称,超文本转移协议;而JMS为Java Message Service的简称,Java消息服务)、采用标准化协议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a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进行调用,支持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和产品都是业界公认的主流,设计选型方便,而且满足开放性的要求,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修改测量及控制参数。在底层技术标准上实现开放,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采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4、本发明提供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各项功能保持相对独立,有系统维护与系统自检功能,并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伸缩性,扩容方便,满足软件功能扩充要求,并易于根据发展应用需要进行平稳完善和升级。
5、本发明数据库、主机、应用部署、网络等关键环节均配备有多种高可用性方案,具有故障自动应急处理、负荷自动管理和不停电倒闸功能,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可确保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不间断、长期可靠运行,配备有完善的可靠性措施设计,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满足营销关键应用的可靠性要求。
6、本发明采用严密、有效的安全隔离机制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其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之间连接有强隔离装置,并且总部业务系统与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以及省级业务系统和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均接有防火墙,企业主站与省级平台之间连接有安全接入平台,总部门户网站、省级门户网站和互联网之间均设置有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强隔离装置、防火墙、安全接入平台、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共同构成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实现各信息系统间的隔离,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确保电力信息内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7、本发明提供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其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之间,企业主站与省级平台之间,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以及互联网、企业EMS及电能服务商之间,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总部门户网站之间,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省级门户网站之间,各子系统、平台内部各设备之间,均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光纤交换机、接口服务器、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等高速数据传输设备、网络,通信功能强大,可实时、准确传输遥测、遥信、遥控等数据、信息,确保终端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以及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并且提高了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整体的实时性、一致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靠度。
8、本发明提供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面向用户开发部署,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而具备DSM目标责任考核、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售电市场分析、用能服务、节能服务业务管理、用能采集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
其中DSM目标责任考核功能模块可为电网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节约电力电量指标计划管理、DSM目标完成情况跟踪、DSM目标分析与评价等提供信息化支撑。
有序用电管理功能模块可提供有序用电信息发布、有序用电执行监测、有序用电统计等业务,在可预知电力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维护供用电秩序平稳。
需求响应功能模块可针对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改变常规电力消费模式的市场参与行为。
售电市场分析功能模块可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地区、产业、行业以及典型企业的用电数据分析。
用能服务功能模块可为用户提供用能监测、分析、对标和咨询等服务,包括用能在线监测、能效模型管理、能耗分析、能效对标与评估分析、节能业务咨询等。
节能服务业务管理功能模块可为电网企业对其所属节能服务机构的节能业务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为节能业务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包括节能服务公司信息管理、第三方测评机构信息管理、能效服务活动小组管理、节能项目管理、测评项目管理、能效服务活动小组活动管理、措施管理、报表管理等。
用能采集管理功能模块可对实施在线监测的用户建立基础档案、采集信息档案和数据采集,并对客户的采集设备进行相关信息维护,包括用户基础信息管理、采集档案管理、采集任务管理、外部数据获取等。
知识库管理功能模块可实现知识库的全方位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相关政策法规、指标体系、标准规范、节能服务公司、第三方测评机构、能效服务活动小组、技术产品、节能案例、标杆库、能效专家、培训教材、工具软件等信息的管理,管理方式有知识库目录管理、知识库信息管理、知识库信息查询、知识库贡献度标准管理、知识库贡献度评分与评价等。
9、本发明具备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用能服务等功能模块,与智能电网技术紧密结合,为智能用电、电网规划、电力调度、负荷控制、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有力的支撑。可大幅加快整合用电节能核心技术,准确掌握用户用能效率的第一手材料,确定能耗基准,为推动用电节能市场环境的形成,落实用电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信息基础,同时为国家的用电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10、本发明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用灵活、功能强大,可以显示曲线、棒图、饼图、实时数据表格等不同种类的画面,可提供图形化操作,便于推广。随着国家的重视,环保问题和能源短缺的日益突出,本发明提供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也变得尤为重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推动节能监测管理、能效评估、能源审计、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长足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总部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总部业务系统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总部门户网站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省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省级业务系统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省级门户网站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企业主站的硬件部署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力信息内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力信息外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采用两级部署、多级应用的物理架构,采用多系统集成的应用架构,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混合统一应用,具备安全防护体系。
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具备DSM目标责任考核、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售电市场分析、用能服务、节能服务业务管理、用能采集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的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化的综合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另外,建立以电网为基础的“能效服务运营”模式,加快整合用电节能核心技术,掌握用户用能效率的第一手材料,确定能耗基准,推动用电节能市场环境的形成,通过市场机制确保用电节能降耗工作落实,同时为国家的用电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采用两级部署、多级应用的物理架构,采用多系统集成的应用架构,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混合统一应用,具备安全防护体系。
如图1所示,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其整体架构按照总部、省级两级模式混合部署,在物理、应用层面可划分为总部级平台和省级平台、企业主站。其中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及相关系统间通过接口服务器连接,具体通过电力内网的以太网和交换机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其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和安全接入平台、以太网与省级平台连接。
如图1所示,在应用层面,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可划分为总部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主站三级,多级应用,其中总部级平台为最高层结构,省级平台为中间层结构,企业主站为底层结构,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之间相互交互数据、信息,省级平台与企业主站之间相互交互数据、信息。
如图1所示,总部级平台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总部门户网站。总部业务系统与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总部门户网站之间接有强隔离装置。
如图1所示,省级平台包括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省级门户网站。省级业务系统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省级门户网站之间接有强隔离装置。
如图1所示,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采用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混合统一应用模式,在信息层面可划分为电力信息内网、电力信息外网和企业主站,电力信息内网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电力信息外网包括总部门户网站、省级门户网站,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之间通过强隔离装置连接。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1给出了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是对图2的概括和示意,集中体现了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而图2是对图1的进一步说明,详细描述了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和框架结构。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总部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总部业务系统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总部门户网站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3、图4、图5、图6是对总部级平台的结构、连接关系和硬件部署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总部级平台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总部门户网站。其中总部业务系统与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总部门户网站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
如图2、图4所示,总部业务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直接通过以太网连接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防火墙。
如图2、图5所示,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内网接口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培训测试环境、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磁带库,其中内网接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各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然后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总部门户网站。
如图2、图6所示,总部门户网站包括外网WEB服务器、外网接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安全服务器、负载均衡器,总部门户网站各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总部门户网站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与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连接,通过交换机和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连接互联网。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省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省级业务系统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省级门户网站的硬件部署示意图。图7、图8、图9、图10是对总部级平台的结构、连接关系和硬件部署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7所示,省级平台包括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省级门户网站。其中省级业务系统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省级门户网站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
如图2、图8所示,省级业务系统在系统组成上可划分为营销业务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辅助与决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中心等子系统,省级业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然后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连接。
如图2、图9所示,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内网接口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前置机、负载均衡器、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磁带库,其中内网接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各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然后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省级门户网站。
如图2、图10所示,省级门户网站包括外网WEB服务器、外网接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安全服务器、负载均衡器,省级门户网站各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省级门户网站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连接,通过交换机和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连接互联网、企业EMS及电能服务商。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企业主站的硬件部署示意图,集中体现了企业主站的结构、连接关系和硬件部署,包括集中器、采集器、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电能表等设备,各设备之间均通过RS485/电力载波线/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力信息内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力信息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2、图12、图13反映了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混合统一应用的技术特征。其中图12、图13详细说明了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在信息层面的结构组成和连接关系,以及电力信息外网与互联网、企业EMS及电能服务商等外部网络的连接关系。
如图1、图2、图3、图7、图12、图13所示,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之间通过强隔离装置实现数据传输,确保电力信息内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如图1、图2、图12所示,电力信息内网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如图1、图2、图13所示,电力信息外网包括总部门户网站、省级门户网站。
如图1、图2、图3、图6、图7、图9、图10、图12、图13所示,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强隔离装置、防火墙、安全接入平台、安全服务器、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等共同构成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
图1集中反映了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特征,包括结构、连接关系等关键技术特征。图2详细描述了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和框架结构。而图3-图13均为对图1、图2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是对图1、图2的扩展和延伸。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在物理、应用层面可划分为总部级平台和省级平台、企业主站,在信息层面又可划分为电力信息内网、电力信息外网和企业主站。图3、图4、图5、图6是对总部级平台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硬件部署的详细说明。图7、图8、图9、图10是对省级平台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硬件部署的详细说明。图11是对企业主站部分的硬件部署的详细说明。
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采用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混合统一应用模式,在信息层面可划分为电力信息内网、电力信息外网和企业主站,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均采用模块化、分布式结构。其电力信息内网与电力信息外网之间通过强隔离装置实现数据传输,确保电力信息内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信息内网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电力信息外网包括总部门户网站、省级门户网站。
强隔离装置、防火墙、安全接入平台、安全服务器、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等共同构成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

1.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总部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主站;所述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通过电力信息内网的以太网和交换机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所述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安全接入平台和以太网与所述省级平台连接;
所述总部级平台包括总部业务系统、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总部门户网站;所述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总部业务系统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其与总部门户网站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
所述总部业务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直接通过以太网连接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防火墙;
所述总部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内网接口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培训测试环境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和磁带库;所述内网接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总部业务系统;
所述总部门户网站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外网WEB服务器、外网接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所述总部门户网站通过交换机和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连接互联网;
所述省级平台包括省级业务系统、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省级门户网站;所述省级业务系统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之间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所述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与省级门户网站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强隔离装置连接;
所述省级业务系统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
所述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用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内网接口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培训测试环境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前置机、负载均衡器、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和磁带库,所述内网接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防火墙连接省级业务系统;
所述省级门户网站包括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的外网WEB服务器、外网接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省级门户网站通过交换机和信息外网安全防护区域连接互联网、企业EMS及电能服务商;
所述企业主站包括通过RS485、电力载波线或微功率无线相互连接的集中器、采集器、电力能效监测终端和电能表;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和安全接入平台、以太网与省级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交换机连接。
CN201410098213.2A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Active CN103824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213.2A CN103824168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213.2A CN103824168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4168A CN103824168A (zh) 2014-05-28
CN103824168B true CN103824168B (zh) 2017-09-01

Family

ID=5075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8213.2A Active CN103824168B (zh) 2014-03-17 2014-03-17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24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358B (zh) * 2014-07-23 2016-10-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两级能量管理的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
CN105991306B (zh) * 2015-01-29 2019-02-15 北京神州泰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两级架构业务系统安全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4616213A (zh) * 2015-02-11 2015-05-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电行业两级数据中心通用架构
CN105119963A (zh) * 2015-07-15 2015-12-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网多业务系统的一体化远程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5469322A (zh) * 2015-12-15 2016-04-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支撑节能减排的电能服务平台
CN108090103A (zh) * 2016-11-23 2018-05-2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保安服务监督管理的数据管理方法
CN107247754A (zh) * 2017-05-27 2017-10-1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提升电力运营监测业务效率的数据归集方法
CN108551393B (zh) * 2018-01-12 2021-08-24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基于企业内外网数据互通的光缆线路运维管理系统
CN109492798A (zh) * 2018-10-16 2019-03-1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城市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服务信息交互系统
CN110223146B (zh) * 2019-06-06 2021-06-15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客户购电服务全过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0533321A (zh) * 2019-08-28 2019-12-03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下需求响应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CN110839023B (zh) * 2019-11-05 2022-03-25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营销多渠道客户服务系统
CN110912878B (zh) * 2019-11-13 2022-04-01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vpn的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2184488A (zh) * 2020-09-30 2021-01-05 重庆施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2671831B (zh) * 2020-12-02 2023-03-24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大型集团公司数字化智能供热平台的多级应用系统
CN112737814A (zh) * 2020-12-14 2021-04-30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网一级部署的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
CN112885069B (zh) * 2021-01-27 2022-04-1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329074A (zh) * 2021-05-26 2021-08-31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综合能效账单推送及解读系统
CN113253672B (zh) * 2021-06-16 2023-11-24 深圳市黑电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家庭的负荷管理系统
CN113991874B (zh) * 2021-12-27 2022-03-2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中台的电网app运营支撑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162A (zh) * 2011-11-18 2012-06-20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居民智能用电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
CN102055790B (zh) * 2010-10-27 2013-06-26 国家电网公司 充换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4125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Eric Douglass Clift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790B (zh) * 2010-10-27 2013-06-26 国家电网公司 充换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2509162A (zh) * 2011-11-18 2012-06-20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居民智能用电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GPRS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张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10915(第9期);C042-39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4168A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4168B (zh) 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CN203012939U (zh) 一种能耗监测系统
CN201757929U (zh) 全无线网络化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CN105187010A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智能化监控与运维系统
CN106228300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
CN103631240A (zh) 基于物联网的供热行业热计量信息应用服务管理平台
CN110717784A (zh) 一种基于智能管理平台的电力营销系统及方法
CN103048967A (zh) 一种建筑物资源消耗监控管理系统
Divan et al. A grid information resource for nationwide real-time power monitoring
CN107103091A (zh) 一种物联网大数据接入节能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7102602A (zh) 一种建筑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012189A (zh) 一种电力设施洪涝受灾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8256770A (zh) 基于移动应用的光伏发电站运维管控系统
Dulaimi et al. Digital twin solution implemented on energy hub to foster sustainable smart energy city, case study of sustainable smart energy hub
Wang et al. Research on integrated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local energy internet
CN202103702U (zh) 一种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
CN109583603A (zh) 基于scada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获取和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model of anti-stealing electricity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CN109840646A (zh) 基于大数据处理的电压监测方法
Sanduleac et al. Unleashing Smart Cities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energy policies with IoT based Unbundled Smart Meters
Liu et al.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internet of things used in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N105787640A (zh) 一种基于用能单元元数据对象的用户用能监测与分析系统
CN116027687A (zh) 一种智慧用能楼宇能耗监控系统及节能效果监测方法
CN108038569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电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f power Visualiza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