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1944B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1944B
CN103811944B CN201310566543.5A CN201310566543A CN103811944B CN 103811944 B CN103811944 B CN 103811944B CN 201310566543 A CN201310566543 A CN 201310566543A CN 103811944 B CN103811944 B CN 103811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mentioned
switch
unfolding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65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11944A (zh
Inventor
佐佐木良
奥村晋也
镰谷裕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1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1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19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避免在使用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的卡连接器。本发明的卡连接器插拔自如地收放具有多个端子的多种的卡的各个,该多个端子以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排列。该卡连接器具备与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分别接触的多个接触件、用于识别所收放的各卡的卡识别开关,卡识别开关根据所收放的各卡的外形的不同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通过该接通、断开的组合,识别所收放的各卡。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不同种类的卡共用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从微型SD卡那样的存储卡、SIM卡那样的IC卡(以下统称为“卡”)相对于内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基板的电路读取数据,普及有安装卡的卡连接器。卡连接器例如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基板上。
这种卡连接器具备用于电连接卡与基板的电路的接触件,当安装卡时,卡连接器的接触件电连接卡的端子与基板的电路。
以往,已知有如下UIM用IC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小型UIM上设置当安装该小型UIM时成为闭路的电路,防止在由于用户无意识而搞错安装方向的情况下形成导通状态,由此引起芯片的电性破坏、电子设备侧的基板的电路的电性破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7300号公报
另一方面,考虑了如下卡连接器:卡具有多个种类,种类不同则端子的排列、个数不同,但通过具备与这些卡的端子接触的共同的接触件,能够安装多个卡。
现有的装置能够防止由安装方向的错误引起的错误动作,但无法防止由不同种类的卡的错误安装引起的错误动作。另外,现有的装置在将不同种类的卡插入卡连接器的过程或从卡连接器拔出卡的过程中,卡的端子与未使用的卡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无法防止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在使用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引起错误动作的情况的卡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插拔自如地收放具有多个端子的多种的卡的各个,该多个端子以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排列,上述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与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分别接触的多个接触件、用于识别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卡识别开关,该卡识别开关根据所收放的各卡的外形的不同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通过该接通、断开的组合,识别上述所收放的各卡。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能够避免在使用具有以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的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上述卡识别开关还可以根据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的不同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避免在使用具有以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的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上述卡识别开关还可以具备可动接触件、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在上述多个种类的卡的任一个卡都未收放在上述卡连接器中时,上述可动接触件位于第一位置,在收放了上述卡的某个时,根据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的不同,上述可动接触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分别表示未插入上述卡的状态、插入比较小的尺寸的卡的状态以及插入比较大的尺寸的卡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能够以便宜的费用及简单的结构避免在使用具有以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的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上述卡识别开关还可以具备可动接触件、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由可动接触件和上述第一固定端子构成第一开关,由上述可动接触件和第二固定端子构成第二开关,在上述多个种类的卡的任一个卡都未收放在上述卡连接器中时,上述可动接触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上述第一开关接通,上述第二开关断开,在收放了上述卡的某个时,根据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的不同,上述可动接触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在第二位置,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也断开,在第三位置,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接通,在上述第一开关接通且上述第二开关断开时、在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且上述第二开关也断开时、及在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且上述第二开关接通时,分别表示未插入上述卡的状态、插入有比较大的尺寸的卡的状态、以及插入有比较小的尺寸的卡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能够以便宜的费用及简单的结构避免在使用具有以相互共同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的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上述所收放的各卡根据各卡的尺寸的不同收放在规定的托盘中,弥补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尺寸的不同,由此,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与上述卡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能够可靠地避免由于共用而在使用具有以相同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的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卡连接器:能够避免在使用具有以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的不同种类的卡时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图,图1(a)是立体图,图1(b)是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卡识别开关的图,图2(a)是卡识别开关的立体图,图2(b)是卡识别开关的俯视图,图2(c)是卡识别开关的可动接触件的俯视图。
图3是能安装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上的不同种类的卡的仰视图,图3(a)是微型SIM的仰视图,图3(b)是纳米SIM卡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上安装了不同种类的卡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安装了微型SIM卡的情况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安装了纳米SIM的情况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卡连接器取下了托盘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安装了微型SIM卡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安装了纳米SIM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卡识别开关的功能的简略化的电路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未安装卡时的卡识别开关的功能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在安装了微型SIM卡并省略了托盘的图示的状态下说明卡识别开关的功能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在安装了纳米SIM卡并省略了托盘的图示的状态下说明卡识别开关的功能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0是为了说明为了将纳米SIM卡从卡连接器取出而从安装位置稍微拔出时的状态,从图9所示那样安装了纳米SIM卡的卡连接器省略了托盘的图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中:
1—卡连接器,10—微型SIM卡,11a、11b、11c、11d—端子,12a、12b、12c、12d—端子,20—纳米SIM卡,21a、21b、21c—端子,22a、22b、22c—端子,23a、23b—端子,30—卡识别开关,31—可动接触件,31c1、31c2—接点,31p—位置检测部,32c1、32c2—接点,32—第一固定端子,33—第二固定端子,41a、41b、41c、41d—接触件,41d、42d—接触件,41am、41bm、41cm、41dm—安装部,42a、42b、42c、42d—接触件,43a、43b—接触件,50—模拟开关,52—电子设备控制用P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申请说明书的“微型SIM卡”及“纳米SIM卡”分别在ETSI(欧洲电通信标准化机构)中以“mini-UICC”及“4FF”的称呼规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1的图,图1(a)是立体图,图1(b)是俯视图。
卡连接器1详细地如后所述,具备:形成有用于与形成在卡的一面上的端子接触的接触件41a等的卡保持面;用于安装卡时的引导及卡的保护的一对侧面;以及用于确定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的里侧的面。
朝向表示卡连接器1的图1(a)的立体图,在左下侧设有卡的插入口。该卡的插入口形成在一对侧面的近前侧端部之间,从其插入口沿图1(a)所示的箭头方向进行卡的插入及拔出。
在卡保持面上设有组41的接触件41a、41b、41c、41d、组42的接触件42a、42b、42c、42d以及组43的接触件43a、43b。
另外,在与各接触件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安装部41am等。例如,在与接触件41a、41b、41c、41d对置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安装部41am、41bm、41cm、41dm。
例如通过对薄板进行冲孔成型,安装部41am等与位于对置的位置的各接触件41a等一起制造,并焊接在未图示的电子设备的基板的电路上。由此,各接触件41a等经过安装部41am等电连接在基板的规定的电路上。
如图1(a)所示,各接触件41a等从卡连接器1的底面立起,并与设在后述的卡10或卡20(图3)的底面上的端子接触。由此,通过卡连接器1的各接触件电连接卡与基板的电路。
另外,在将卡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根据卡的种类的不同,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不同。因此,在卡连接器1的里侧的面设有卡识别开关30。
卡识别开关30用于在安装了卡时,检测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根据其停止位置的不同,识别卡的不同。此时,通过预先使停止位置的不同与卡的种类相关,可以根据停止位置的不同进行卡的种类的判断。
卡识别开关30具备可动接触件31、第一固定端子32及第二固定端子33。如后详细叙述,由可动接触件31与第一固定端子32构成一个开关,由可动接触件31与第二固定端子33构成另一个开关。
当安装卡时,首先,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与可动接触件31的位置检测部31p接触。接着,由于卡的种类不同,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不同,因此根据卡的种类的不同,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在图1(b)中将位置检测部31p朝向卡连接器1的里侧的面移动到不同的停止位置。
伴随位置检测部31p的移动,可动接触件31移动,根据其移动距离,由可动接触件31与第一固定端子32构成的一个开关接通或断开,并且,由可动接触件31与第二固定端子33构成的另一个开关接通或断开。通过这些开关的接通、断开的组合,识别卡的不同、种类。
参照图2详细说明卡识别开关30。卡识别开关30具备可动接触件31、第一固定端子32及第二固定端子33。
可动接触件31具有接点31c1,第一固定端子32具有接点32c1。由接点31c1与接点32c1构成开关SW1。为了使开关SW1的位置明确,在图2(b)中以圆包围构成开关SW1的接点。
另外,可动接触件31具有接点31c2,第二固定端子33具有接点33c2。由接点31c2与接点33c2构成开关SW2。为了使开关SW2的位置明确,在图2(b)中以圆包围构成开关SW2的接点。
可动接触件31将直线形状的支撑部固定在卡连接器1的里侧的面上,位置检测部31p以该被固定的部分为支点沿表示图2(b)的纸面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根据该移动,形成开关SW1及开关SW2的接通、断开。
卡识别开关30在未将卡插入卡连接器那样的通常的状态下,通过可动接触件31的接点31c1与第一固定端子32的接点32c1接触而使开关SW1形成接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可动接触件31的接点31c2离开第二固定端子33的接点33c2而使开关SW2形成断开状态。
当位置检测部31p从这种状态沿图2(b)的纸面稍微向上方移动时,通过可动接触件31的接点31c1离开第一固定端子32的接点32c1而使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在可动接触件31的接点31c2接近第二固定端子33的接点33c2但是离开的状态时,开关SW2维持断开状态。
另外,当位置检测部31p沿图2(b)的纸面向上方移动时,由于可动接触件31的接点31c1进一步离开第一固定端子32的接点32c1,因此开关SW1维持断开状态。由于可动接触件31的接点31c2与第二固定端子33的接点33c2接触,因此开关SW2成为接通状态。
如上所述,卡识别开关30通过开关SW1及开关SW2的接通、断开的组合,如下那样作为形成三状态的开关起作用。
第一状态是卡未插入卡连接器那样的通常的状态、即开关SW1接通,开关SW2断开时。
第二状态是在位置检测部31p比较小地移动的情况,是开关SW1断开,开关SW2断开时。
第三状态是在位置检测部31p比较大地移动的情况,是开关SW1断开,开关SW2接通时。
图3是微型SIM卡10及纳米SIM卡20的仰视图。这些卡沿图3中以箭头表示的方向被插入卡连接器1的插入口。
如图3(a)所示,在微型SIM卡10的底面设有端子11a、11b、11c、11d的行与端子12a、12b、12c、12d的行。这些端子与微型SIM卡10内的规定的电路电连接。
另外,如图3(b)所示,在纳米SIM卡20的底面设有例如端子21a、21b、21c的行与端子22a、22b、22c的行、端子23a、23b的行。这些端子与纳米SIM卡20内的规定的电路电连接。
图3所示的微型SIM卡10及纳米SIM卡20的端子的个数、排列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该图的例子。
如图3所示,微型SIM卡10的端子的配置的位置及个数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的配置的位置及个数不同。具体地说,相对于微型SIM卡10的端子排列为两行四列,纳米SIM卡20的端子排列为三行三列,但未设置第二行第二列。
但是,微型SIM卡10及纳米SIM卡20具有以相互共同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排列的多个端子。即,微型SIM卡10的端子11a、11b、11c、12a、12b、12c分别排列为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21a、21b、21c、22a、22b、22c相互共同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接着,说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a等与微型SIM卡10的端子11a等的配置的关系。
如后述的图4(a)所示,当将微型SIM卡1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微型SIM卡10的端子11a、11b、11c、11d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a、41b、41c、41d接触。
另外,当将微型SIM卡1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微型SIM卡10的端子12a、12b、12c、12d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2a、42b、42c、42d接触。
另一方面,在微型SIM卡10上未设置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对应的端子。因此,在将微型SIM卡1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不与任何微型SIM卡10的端子接触且不起作用。
接着,说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a等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21a等的配置关系。如后述的图4(b)所示,在将纳米SIM卡2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纳米SIM卡20的端子21a、21b、21c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a、41b、41c接触。
另外,在将纳米SIM卡2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纳米SIM卡20的端子22a、22b、22c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2a、42b、42c接触。
并且,在将纳米SIM卡2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纳米SIM卡20的端子23a、23b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接触。
另一方面,如后述的图5(b)所示,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d、42d不与纳米SIM卡20的任一个端子接触地在离开纳米SIM卡20的位置露出。因此,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在将纳米SIM卡2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时不起作用。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1上分别安装了不同种类的卡10、2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安装了收放在托盘上的微型SIM卡10的情况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安装了收放在托盘上的纳米SIM卡20的情况的结构的立体图。
这些卡10、20以增补各尺寸的不同,且各卡的端子与卡连接器的接触件在适当的位置接触的方式分别收放在规定的托盘中。
该收放在托盘中的卡10、20在图4中从各个卡连接器1的左侧的跟前的插入口朝向右侧的里侧插入。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卡连接器1省略了托盘的图示的结构。如图5(a)所示,在与微型SIM卡10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微型SIM卡10的两侧端面与卡连接器1的两侧的侧面之间具有狭窄的间隙,省略了图示的托盘介于该间隙中。
相对于此,如图5(b)所示,在与纳米SIM卡20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纳米SIM卡20的一端部与卡连接器1的一侧壁之间具有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d、42d的一列露出的空间。省略了图示的托盘介于该空间中。
这样,伴随卡的种类的不同,所使用的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不同。
另外,如图5所示,与微型SIM卡10及纳米SIM卡20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方向的这些卡的尺寸的不同利用托盘调整,由此,如后所述,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与卡的端子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接触。
图6是用于说明卡识别开关30与电子设备的基板的电路的电连接关系的简单化的电路图。
如图6所示,在电源P与接地端子之间串联连接有卡识别开关30的构成开关SW2的可动接触件31及第二固定端子33。因此,当开关SW2为接通状态时,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
另外,在电源P与接地端子之间串联连接有卡识别开关30的构成开关SW1的可动接触件31及第一固定端子32。因此,当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
但是,开关SW1与开关SW2不会同时为接通状态。
通过使开关SW1与开关SW2起作用,能够检测未将卡安装在卡连接器上的通常的状态与识别使用了不同的两种卡时的第二状态及第三状态。
但是,可以不设置开关SW2。在未设置开关SW2的情况下,不检测未将卡安装在卡连接器上的通常的状态,在插入卡时,检测识别卡的种类的不同的第二状态及第三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从电源P向第一固定端子32的配线,只进行从电源P向第二固定端子33的配线即可。
另外,电源P连接在模拟开关50的控制端子上。模拟开关50以在控制端子的输入值为高电平时为接通状态,在控制端子的输入值为低电平时为断开状态的方式起作用。
另外,通过模拟开关50将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连接在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上。当模拟开关50接通时,通过模拟开关50电连接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当模拟开关50断开时,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电性切断。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当开关SW1或开关SW2的任一个接通时,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因此模拟开关50的控制端子的输入值为低电平。由此,模拟开关50为断开状态,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电性切断。
另一方面,由于当开关SW1及开关SW2的双方断开时,电源P从接地端子切断,因此模拟开关50的控制端子的输入值为高电平。由此,模拟开关50为接通状态,从而电连接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
在不进行从电源向第一固定端子32的配线而不使开关SW1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由于当开关SW2接通时,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因此模拟开关50的控制端子的输入值为低电平。由此,模拟开关50为断开状态,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电性切断。
另一方面,由于当开关SW2断开时,电源P从接地端子切断,因此模拟开关50的控制端子的输入值为高电平。由此,模拟开关50为接通状态,从而电连接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
另外,图6仅表示从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向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的连接,但可以通过以使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模拟开关50及卡连接器1的端子43a的连接相对于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模拟开关50及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的连接为并联电路的方式连接,能够控制端子43a与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的电连接的接通、断开。
接着,参照图7~图9说明在形成卡识别开关30的三状态时,卡10、20与卡识别开关30在卡连接器1中为何种关系。
图7表示卡识别开关30的第一状态。如图7所示,在第一状态下,微型SIM卡10或纳米SIM卡20的任一个都未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
在该状态下,可动接触件31的位置检测部31p移动到最靠近卡连接器1的插入口侧,开关SW1接通,开关SW2断开。
在该状态下,由于开关SW1接通,因此图6所示的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模拟开关50非导通。由此,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电隔离。
因此,无论插入微型SIM卡10或纳米SIM卡20的任一个时,在其插入的过程中,即使未预定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适当地电连接的卡的端子错误地与接触件43b接触,接触件43b也不起作用,因此卡不会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
图8表示卡识别开关30的第三状态。如图8所示,在第三状态下,将微型SIM卡1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微型SIM卡10具有比纳米SIM卡20大的尺寸。
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微型SIM卡10的端子11a、11b、11c、11d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a、41b、41c、41d接触,并且,微型SIM卡10的端子12a、12b、12c、12d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2a、42b、42c、42d接触。
另一方面,由于未在微型SIM卡10上设置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对应的端子,因此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也不与微型SIM卡10的任何端子接触。
另外,卡识别开关30的可动接触件31的位置检测部31p被微型SIM卡10的插入方向的前端朝向卡连接器1的里侧的面按压,比较大地移动。
该位置检测部31p停止的位置是第三位置。在该位置,开关SW1断开,开关SW2接通。
由于开关SW2接通,因此在图6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模拟开关50非导通。由此,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p电隔离。
由于这样接触件43b不起作用,因此即使产生与接触件43b接触的状况,也不会产生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
图9表示卡识别开关30的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将纳米SIM卡20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纳米SIM卡20的尺寸比微型SIM卡10小。
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纳米SIM卡20的端子21a、21b、21c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a、41b、41c接触,并且,纳米SIM卡20的端子22a、22b、22c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2a、42b、42c接触。
另外,在第二状态下,纳米SIM卡20的端子23a、23b分别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a、43b接触。
另一方面,由于未在纳米SIM卡20上设置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d、42d对应的端子,因此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1d、42d也不与纳米SIM卡20的任何端子接触。
另外,卡识别开关30的可动接触件31的位置检测部31p被纳米SIM卡20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向卡连接器1的里侧的面按压。此时的位置检测部31p的位置在第二位置,纳米SIM卡20比微型SIM卡10尺寸小,因此比安装了微型SIM卡10时的位置检测部31p的位置靠近插入口侧。
因此,开关SW1断开,开关SW2也断开。
由于开关SW1及开关SW2均都断开,因此图6所示的电源P从接地端子电切断,模拟开关50为导通状态。由此,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电连接。
因此,在安装了纳米SIM卡20的情况下,能够使接触件43b适当地起作用。
图10表示在如图9那样将纳米SIM卡20适当地安装在卡连接器1上后,为了取出纳米SIM卡20而稍微从卡连接器1拔出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维持纳米SIM卡20的各端子与卡连接器1的各接触件电连接。
另一方面,伴随纳米SIM卡20被稍微拔出,该卡的里侧的前端部向卡连接器1的插入口侧后退,因此卡识别开关30的可动接触件31的位置检测部31p也随之后退。
在该状态下,开关SW1接通,开关SW2断开。
由于开关SW1接通,因此图6所示的电源P与接地端子短路,模拟开关50切换为非导通状态。由此,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电隔离。
因此,接触件43b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23b接触,但不起作用。由此,当开始取出纳米SIM卡20时,即使为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23b接触的状态,也停止接触件43b的作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对纳米SIM卡20的连接,能够防止卡的电性破坏。
并且,之后,在进一步拔出纳米SIM卡20的过程中,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43b例如即使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21c接触,电子设备控制用PC52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21c也不进行电连接,因此不会在电子设备上产生错误动作。
这样,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将卡插入卡连接器1或从卡连接器1拔出卡时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卡的端子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的接触而在电子设备上产生错误动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卡识别开关30根据卡的进深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的不同识别卡的不同,不使卡连接器1的规定的接触件起作用,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防止由不同种类的卡的错误安装引起的错误动作。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卡识别开关30设定为当在纳米SIM卡20的端子与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卡连接器1拔出纳米SIM卡20时,停止规定的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与电子设备的功能,因此在拔出纳米SIM卡20时,能够防止卡连接器1的接触件与纳米SIM卡20的端子的错误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卡识别开关30根据卡的进深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的不同识别卡的不同。但也可以代替卡识别单元30,利用光学式开关并根据卡的进深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的不同识别卡的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卡识别单元30检测卡的进深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的不同。取而代之,也可以检测卡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不同、卡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的不同。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不同种类的卡时,通过检测所安装的卡的端部的位置的不同,识别卡的种类的不同,因此能够提供能够避免由于卡的端子与卡连接器的接触件的错误接触引起卡被电性破坏、或电子设备进行错误动作的卡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卡连接器,其插拔自如地收放具有多个端子的多种卡中的一个,该多个端子以在上述多种卡中相互共同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排列,上述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
与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分别接触的多个接触件;以及
用于识别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卡识别开关,
该卡识别开关根据所收放的各卡的外形的不同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通过该接通、断开的组合,识别上述所收放的各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识别开关根据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的不同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识别开关具备可动接触件、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在上述多种卡的任一个卡都未收放在上述卡连接器中时,上述可动接触件位于第一位置,在收放了上述卡的某个时,根据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的不同,上述可动接触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分别表示未插入上述卡的状态、插入有比较小的尺寸的卡的状态以及插入有比较大的尺寸的卡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识别开关具备可动接触件、第一固定端子及第二固定端子,由可动接触件和上述第一固定端子构成第一开关,由上述可动接触件和第二固定端子构成第二开关,在上述多种卡的任一个卡都未收放在上述卡连接器中时,上述可动接触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上述第一开关接通,上述第二开关断开,
在收放了上述卡的某个时,根据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的停止位置的不同,上述可动接触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在第二位置,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也断开,在第三位置,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接通,在上述第一开关接通且上述第二开关断开时、在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且上述第二开关也断开时、及在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且上述第二开关接通时分别表示未插入上述卡的状态、插入了比较小的尺寸的卡的状态、以及插入了比较大的尺寸的卡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所收放的各卡根据各卡的尺寸的不同收放在规定的托盘中,弥补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尺寸的不同,由此,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与上述卡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所收放的各卡根据各卡的尺寸的不同收放在规定的托盘中,弥补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尺寸的不同,由此,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与上述卡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所收放的各卡根据各卡的尺寸的不同收放在规定的托盘中,弥补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尺寸的不同,由此,上述所收放的各卡的端子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与上述卡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
CN201310566543.5A 2012-11-14 2013-11-14 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11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0212A JP2014099314A (ja) 2012-11-14 2012-11-14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2-250212 2012-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1944A CN103811944A (zh) 2014-05-21
CN103811944B true CN103811944B (zh) 2017-03-15

Family

ID=5070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65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11944B (zh) 2012-11-14 2013-11-14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99314A (zh)
CN (1) CN1038119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7114B1 (ko) * 2014-06-12 2021-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모리 카드 인터페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이의 운용 방법
CN104269683B (zh) * 2014-09-26 2017-01-11 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安全攻击的简易型ic卡座
CN105699794A (zh) * 2014-11-27 2016-06-22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通信式电测量设备及其通讯板
US9887476B2 (en) * 2016-05-03 2018-02-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porti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differently-sized cards
CN109546381B (zh) * 2018-10-15 2020-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卡座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226A (zh) * 1999-12-09 2002-03-13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的写入保护开关
CN2762384Y (zh) * 2004-12-16 2006-03-01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开关结构及包含该开关结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CN2768240Y (zh) * 2004-12-22 2006-03-29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检测模件的多卡连接器
CN200976413Y (zh) * 2006-11-17 2007-11-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0743A (ja) * 2006-12-05 2008-06-19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226A (zh) * 1999-12-09 2002-03-13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的写入保护开关
CN2762384Y (zh) * 2004-12-16 2006-03-01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开关结构及包含该开关结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CN2768240Y (zh) * 2004-12-22 2006-03-29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检测模件的多卡连接器
CN200976413Y (zh) * 2006-11-17 2007-11-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1944A (zh) 2014-05-21
JP2014099314A (ja) 201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1944B (zh) 卡连接器
EP2843768B1 (en) Sim card connector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40456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18514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和线缆
EP2659550B1 (en) Two-part modular connector comprising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ort
EP3063639B1 (en)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tion module
CN101861574A (zh) 串行接口之间的电源连接
CN103473193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与外围扩充装置
CN202940392U (zh) 基于rfid的智能电源插座及插头
CN104347977A (zh) 卡托和设备
CN103178405A (zh) 可侦测连接状态的连接装置、电连接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2194432A (zh) 具cmos数据清除电路的显示器及支持所述显示器的主板
EP2463960B1 (en) A socket and a system of cascadable sockets
US8677040B2 (en) Host-peripheral adaptor
CN102103775A (zh) 移动pos终端
CN105281153A (zh) 一种接口、usb插头及移动终端
CN201699258U (zh) 安全插座
CN1886751B (zh) 用于连接存储卡的连接器盒、移动装置和方法
CN100401585C (zh) 用于插接装置的接通装置
CN11296871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74246Y (zh) 整合式存储卡读取装置
JP7381520B2 (ja) 不正接続検出装置
CN203084762U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中用的sim卡智能卡贴
CN206211228U (zh) 一种数据线
CN201478606U (zh) 具有识别作用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