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3862A -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3862A
CN103803862A CN201210442625.4A CN201210442625A CN103803862A CN 103803862 A CN103803862 A CN 103803862A CN 201210442625 A CN201210442625 A CN 201210442625A CN 103803862 A CN103803862 A CN 103803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mix
concrete
ratio
desig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26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黎明
李畅
张金龙
顾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426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3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3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准配合比设计;矿粉、粉煤灰试验,确定双掺总量与比例,掺量与比例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进行调整;人工砂试验,确定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比例;双掺一代配合比设计,根据双掺总量与比例、人工砂掺代比例调整基准配合比;试验室试配并验证其工作性能和技术指标;根据试配结果、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资源浪费、水化热大、成本高的缺点,方法简单、实用;提高了预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同时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组成,其存在以下缺点:1、水泥用量大、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2、普通混凝土水化热大,容量引起混凝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质量有影响;3、普通混凝土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解决目前现有技术存在资源浪费、水化热大、成本高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准配合比设计: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根据混凝土强度统计数据、混凝土基本组分(水泥、砂、石、水、外加剂)试验技术数据,按传统方法进行基准配合比设计;
2)矿粉、粉煤灰试验,确定双掺总量与比例,掺量与比例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进行调整。双掺总量为:C25及以下为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的50%,C55为30%,中间可用插入法近视计算;矿粉、粉煤灰比例为:日平均气温10℃及以下时为2∶1,日平均气温25℃及以上时为1∶1,中间可用插入法近视计算;
3)人工砂试验,确定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比例,当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在2.1及以下时人工砂的比例为60-80%,当然砂的细度模数在2.1以上时人工砂的比例为40-60%,具体比例根据人工砂与天然砂组成的混合砂的细度模数确定,控制原则为混合砂细度模数在2.3-2.8;
4)双掺一代配合比设计,根据双掺总量与比例、人工砂掺代比例调整基准配合比;
5)试验室试配并验证其工作性能和技术指标;
6)根据试配结果、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
进一步的,双掺一代中的双掺是指掺加矿粉和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进一步的,双掺一代中的一代是指以人工砂代替部分天然砂。
进一步的,人工砂的代替天然砂的比例为40-80%,混合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2.8。
“双掺一代”是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矿粉,以人工砂代替部分天然砂,使其工作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普通预拌混凝土的一种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资源浪费、水化热大、成本高的缺点,方法简单、实用;提高了预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同时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强度等级为C10-C55,坍落度为80-220mm,水胶比在0.4-0.6的普通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验及操作实例是进一步对本发明的说明,不应该当作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准配合比设计: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根据混凝土强度统计数据、混凝土基本组分(水泥、砂、石、水、外加剂)试验技术数据,按传统方法进行基准配合比设计;
2)矿粉、粉煤灰试验,确定双掺总量与比例,掺量与比例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进行调整。双掺总量为:C25及以下为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的50%,C55为30%,中间可用插入法近视计算;矿粉、粉煤灰比例为:日平均气温10℃及以下时为2∶1,日平均气温25℃及以上时为1∶1,中间可用插入法近视计算;
3)人工砂试验,确定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比例,当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在2.1及以下时人工砂的比例为60-80%,当然砂的细度模数在2.1以上时人工砂的比例为40-60%,具体比例根据人工砂与天然砂组成的混合砂的细度模数确定,控制原则为混合砂细度模数在2.3-2.8;人工砂的代替天然砂的比例为40-80%,混合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2.8;
4)双掺一代配合比设计,根据双掺总量与比例、人工砂掺代比例调整基准配合比,双掺一代中的双掺是指掺加矿粉和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双掺一代中的一代是指以人工砂代替部分天然砂;
5)试验室试配并验证其工作性能和技术指标;
6)根据试配结果、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
应用实例一
嘉兴市XX工程,工程由一幢多层(B楼)及一幢高层(A楼)及沿街商业办公楼组成,多层地上六层,地下一层,高层地上二十七层,地下一层,总高度117.25m,工程总混凝土量15000m3,其中A楼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P8,内掺8%水泥用量的HEA,混凝土方量5200m3,属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从2006年12月27日起开始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双掺一代”法。配合比为:水泥(42.5)∶HEA∶粉煤灰(II级)∶矿粉(S95)∶中石(5-25)∶石屑∶细砂(MX=1.6)∶水∶外加剂(SP403)=315∶38∶80∶80∶1020∶472∶200∶195∶7.1
应用实例二
嘉兴XX综合实验用房。工程由一幢十九层主楼及附属裙房组成,基础底板混凝土为C35P6,内掺8%水泥用量的HEA。其他混凝土等级C15-C35,基础底板部分2000m3,工程总混凝土12000m3,配合比设计采用双掺一代法。配合比为:水泥(42.5)∶HEA∶粉煤灰(II级)∶矿粉(S95)∶中石(5-25)∶石屑∶细砂(MX=1.6)∶水∶外加剂(SP403)=275∶34∶65∶80∶1020∶504∶220∶192∶6.4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准配合比设计;
2)矿粉、粉煤灰试验,确定双掺总量与比例,掺量与比例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进行调整;
3)人工砂试验,确定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比例;
4)双掺一代配合比设计,根据双掺总量与比例、人工砂掺代比例调整基准配合比;
5)试验室试配并验证其工作性能和技术指标;
6)根据试配结果、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统计数据、混凝土基本组分试验技术数据,进行基准配合比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双掺总量为:C25及以下为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的50%,C55为30%;矿粉、粉煤灰比例为:日平均气温10℃及以下时为2∶1,日平均气温25℃及以上时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当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在2.1及以下时人工砂的比例为60-80%,当然砂的细度模数在2.1以上时,人工砂的比例为40-60%,具体比例根据人工砂与天然砂组成的混合砂的细度模数确定,控制原则为混合砂细度模数在2.3-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砂的代替天然砂的比例为40-80%,混合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2.8。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掺一代中的双掺是指掺加矿粉和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掺一代中的一代是指以人工砂代替部分天然砂。
CN201210442625.4A 2012-11-08 2012-11-08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Pending CN103803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42625.4A CN103803862A (zh) 2012-11-08 2012-11-08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42625.4A CN103803862A (zh) 2012-11-08 2012-11-08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3862A true CN103803862A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0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2625.4A Pending CN103803862A (zh) 2012-11-08 2012-11-08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38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1731A (zh) * 2014-07-08 2015-01-07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2071372A (zh) * 2020-08-13 2020-1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确定混凝土的河砂与机制砂的掺配比例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1731A (zh) * 2014-07-08 2015-01-07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12071372A (zh) * 2020-08-13 2020-1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确定混凝土的河砂与机制砂的掺配比例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5301B (zh) 一种高流态微膨胀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及制备方法
CN102424563B (zh) 一种脱硫石膏基防静电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4101B (zh) 公路桥涵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专用压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2345B (zh) 一种大流态微膨高强灌浆料
CN102924014B (zh) 一种轻质高抗垂性粘结砂浆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WO2017067411A1 (zh) 一种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用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2909A (zh) 一种高延性修补干粉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2662A (zh)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CN103193414B (zh) 一种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高强压浆剂
CN108793869A (zh) 一种高强超细普硅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0840A (zh) 一种c60全机制砂超高层泵送混凝土
CN106242327A (zh) 一种再生微粉水泥混合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094B (zh) 一种再生陶瓷粉地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6891B (zh) 一种利用废弃烧结砖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CN107651893A (zh) 一种防辐射装饰水泥
CN104803630A (zh) 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及地质聚合物材料
CN106116326A (zh) 一种自流平干粉砂浆及制法、利用该干粉砂浆制备的地坪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23975B (zh) 一种可喷射施工的速凝钢渣砂浆
CN102659374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的活性增效剂
CN104003646B (zh) 一种干混砂浆用保水增稠材料及其应用
CN113816657A (zh) 一种经济环保型全轻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3553515A (zh) 一种掺有磷渣粉的干粉抹灰砂浆
CN103803862A (zh) 双掺一代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8546068A (zh) 一种质量高的自密实抗冻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3970A (zh) 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Liming

Inventor after: Gu Qing

Inventor after: Ding Aizhong

Inventor after: Zhan Congbo

Inventor before: Yu Liming

Inventor before: Li Ch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nlong

Inventor before: Gu Q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