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7394A -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7394A
CN103797394A CN201280042394.6A CN201280042394A CN103797394A CN 103797394 A CN103797394 A CN 103797394A CN 201280042394 A CN201280042394 A CN 201280042394A CN 103797394 A CN103797394 A CN 103797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dition formula
zoom lens
object side
following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2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藤广树
长伦生
伊藤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97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7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negative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焦镜头,具有两组透镜结构。该变焦镜头是紧凑的,具有低的F值,令人满意地修正诸如畸变的像差。该变焦镜头通过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G2)而构成,且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改变放大率。其中,第一透镜组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成。当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w)和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满足下述条件表达式:0.00<|fw/f1|<0.414 (1-1)。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镜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以被有利地用在微型摄像机中的变焦镜头。
本发明还涉及装配有这种变焦镜头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两组类型的变焦镜头作为具有近似2.5x的可变放大比率和宽角度的变焦镜头是已知的,这种两组类型的变焦镜头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构成,并通过沿光轴的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改变放大率。这种类型的变焦镜头被有利地用于微型摄像机等。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两组类型的变焦镜头,在第一透镜组中具有四个透镜(示例5)。该变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负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透镜)、负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透镜)。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两组类型的变焦镜头,在第一透镜组中具有四个透镜(示例1)。该变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负透镜、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两组类型的变焦镜头,在第一透镜组中具有四个透镜且在第二透镜组中具有四个透镜(示例1)。该变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负透镜、负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该变焦镜头的第二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
进一步,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两组类型的变焦镜头,在第一透镜组中具有四个透镜且在第二透镜组中具有四个透镜(示例4)。该变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负透镜、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该变焦镜头的第二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9(1997)-159915
[专利文献2]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4-021223
[专利文献3]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6-091643
[专利文献4]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11(1999)-223768
发明内容
人们认识到在前述传统变焦镜头中存在下述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变焦镜头具有小的可变放大比率。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变焦镜头具有窄的视场角和高的F值。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变焦镜头具有宽的视场角但具有小的可变放大比率和高的F值。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变焦镜头具有宽的视场角和大的放大比率,但从畸变的观点存在改进的空间。
已经考虑到前述情况开发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其具有小的F值,有利于小型化,并且诸如畸变之类的像差被令人满意地修正。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具有令人满意的光学性能的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通过采用这样的变焦镜头可以容易地被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基本上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下述透镜组构成:
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和
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
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移动以改变放大率;
第一透镜组基本上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构成;并且
该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00<|fw/f1|<0.414     (1-1)
其中,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说明的是,表述“基本上由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构成”是指变焦镜头还可以包括实际上不具有任何光焦度的透镜、除透镜之外的光学元件,如孔径光阑和盖玻璃,以及机械部件,如透镜法兰、透镜镜筒、成像装置、模糊修正机构等。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表述“第一透镜组基本上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构成”。
说明的是,粘合透镜可以用作构成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的透镜。在采用粘合透镜的情况中,如果它们由粘合在一起的n个透镜构成,则它们将被计数为n个透镜。
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的透镜的表面形状和折射本领的符号将是包括非球面表面的透镜在近轴区域中的表面形状和符号。
说明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镜头中,希望的是,满足在由条件公式(1-1)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
0.40<|fw/f1|<0.414     (1-2)。
进一步,更希望的是满足在由条件公式(1-1)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
0.405<|fw/f1|<0.414     (1-3)。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装配有本发明的变焦镜头。
在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镜头中,第一透镜组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四个透镜构成,这四个透镜是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从而,抑制伴随着视场角的加宽的像差的增加变为可能,同时抑制成本增加。进一步,畸变可以被令人满意地修正,因为第二透镜是具有正折射本领的透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变焦镜头通过满足条件公式(1-1)呈现下述有益效果。条件公式(1-1)确定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和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之间的关系。如果|fw/f1|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1-1)中限定的上限,则第一透镜组G1的负折射本领将过强。这将导致离轴部分处的各种像差的修正变得困难,这是不利的。在满足条件公式(1-1)的情况中,可以防止上述缺点。即,离轴部分处的各种像差被令人满意地修正。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1-1)限定的范围内的条件公式(1-2)的情况中,特别是在满足条件公式(1-3)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说明的是,如果|fw/f1|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1-2)中限定的下限,则第一透镜组G1的负折射本领将变弱。这将导致光学系统整体上变大,这是不可取的。在满足条件公式(1-2)的情况中,可以防止上述缺点。即,可以整体上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这在满足条件公式(1-3)的情况中同样适用。
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足够低的F值,如由在稍后将被描述的数值示例所指示的那样。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装配有本发明的呈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变焦镜头。因此,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可以在维持令人满意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镜头配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镜头配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镜头配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镜头配置的剖视图。
图5是图示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A)至(H)的集合。
图6是图示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A)至(H)的集合。
图7是图示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A)至(H)的集合。
图8是图示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A)至(H)的集合。
图9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配置的剖视图,并对应于随后将被描述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图2至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配置的剖视图,并对应于随后将被描述的示例2至4的变焦镜头。除了将被具体地说明的几点之外,图1至图4中图示的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相同。图示所述配置的方式也相同。因此,将主要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焦镜头。
在图1中,左侧是物体侧,右侧是图像侧。图1的(A)图示处于在广角端处向无穷远处聚焦的状态(最短焦距状态)的光学系统的布置。图1的(B)图示处于在长焦端处向无穷远处聚焦的状态(最长焦距状态)的光学系统的布置。这同样适用于随后将被描述的图2至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焦镜头中的每一个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布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G2。在改变放大率时不移动的固定孔径光阑St设置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在附图中图示的孔径光阑St没有必要表示尺寸或形状,而是仅表示它在光轴Z上的位置。
说明的是,图1图示了其中平行板光学构件PP设置在第二透镜组G2和成像表面Sim之间的示例。当该变焦镜头应用于成像设备时,希望的是,根据该镜头将安装在其上的相机的结构,将各种滤光器,如盖玻璃、红外线截止滤光器和低通滤光器设置在光学系统和成像表面Sim之间。假设存在盖玻璃、各种类型滤光器等的情况中,设置光学构件PP。此外,近来的成像设备采用3CCD格式,其中CCD用于每种颜色,以改善图像质量。为了与采用3CCD格式的成像设备兼容,诸如分色棱镜之类的分色光学系统可以插入镜头系统和成像表面Sim之间。在该情况中,分色光学系统可以设置在光学构件PP的位置处。
该变焦镜头被构造成使得当将放大率从广角端改变至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凹轨迹向着成像表面Sim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着物体侧单调地移动。图1用在(A)和(B)之间指示的箭头示意性地图示了当将放大率从广角端改变至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运动轨迹。
第一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成。在这里,第一透镜L11可以是弯月形负透镜,第二透镜L12可以是具有朝向物体侧的非球面表面和朝向图像侧的非球面表面的透镜,第三透镜L13可以是弯月形负透镜,第四透镜L14可以弯月形正透镜,如图1中图示的示例所示。
第二透镜L12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凹向物体侧的非球面形状。此外,第二透镜L12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和第二透镜L12的朝向图像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形状,在从中心到其有效直径的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拐点(在图1的示例中是两个表面)。
同时,第二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21、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L2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2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24构成。在这里,第一透镜L21可以是具有朝向物体侧的非球面表面和朝向图像侧的非球面表面的透镜,第二透镜L22可以是双凸形透镜,第三透镜L23可以是弯月形负透镜,第四透镜L24可以是双凸形透镜,如图1中图示的示例所示。
如上所述,在该变焦镜头中,第一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四个透镜,即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成。从而,可以在抑制成本增加的同时,抑制伴随着视场角的加宽的像差增加。此外,畸变被令人满意地修正,因为第二透镜L12是具有正折射本领的透镜。
此外,畸变被令人满意地修正,因为第一透镜组G1中的第二透镜L12具有朝向物体侧的非球面表面。与其中第一透镜L11具有非球面表面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降低成本。即,通常而言,轴向光线通过的位置和离轴光线通过的位置在第一透镜L11前面和后面变为极大地分开。因此,希望的是,第一透镜L11或第二透镜L12是非球面透镜以令人满意地修正畸变。然而,由于第一透镜L11通常具有相对大的直径,因此非球面透镜的成本将通过是非球面透镜的第二透镜L12降低,第二透镜L12通常具有小的直径。结果,可以降低变焦镜头的成本。
球面像差和畸变被令人满意地修正,因为第二透镜L12朝向物体侧的表面是非球面表面,该非球面表面在近轴区域中凹向物体侧。
进一步,广角端处的畸变和场曲可以被令人满意地修正,因为第二透镜L12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和第二透镜L12的朝向图像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形状,且在从中心至其有效直径的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拐点。
同时,通过由四个透镜构成的第二透镜组G2,可以在抑制成本增加的同时,抑制由于放大率的变化引起的像差的变化。
在本变焦镜头中,第二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21、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L2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2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24构成。从而,可以抑制伴随着放大率的变化的像差的变化。即,如果第二透镜组G2中的第一透镜L21和第二透镜L22是正透镜,则通过第二透镜组G2中的具有正折射本领的两个正透镜L21和L22,可以收集在从第一透镜组G1输出时被极大地分散的轴向光线。从而,抑制较高阶的球面像差,并抑制伴随着放大率的变化的像差的变化。
本变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G1由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成。本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所有条件公式:
0.00<|fw/f1|<0.414   (1-1)
0.40<|fw/f1|<0.414   (1-2)
0.405<|fw/f1|<0.414   (1-3)
其中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说明的是,在表13中示出了每个实施例的由上述条件公式(1-1)至(1-3)确定的每个条件的数值的示例。在名称为“条件公式1”的一行中示出了由条件公式(1-1)至(1-3)确定的|fw/f1|的值。此外,表13还示出了由随后将被描述的条件公式(2)至(9)确定的每个条件的数值的示例。
以下,将描述由条件公式(1-1)、(1-2)和(1-3)确定的配置所呈现的操作和效果。
条件公式(1-1)确定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和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之间的关系。如果|fw/f1|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1-1)中限定的上限,则第一透镜组G1的负折射本领将过强。这将导致离轴部分处的各种像差的修正变得困难,这是不利的。本变焦镜头满足条件公式(1-1),因此防止上述缺点。即,离轴部分处的各种像差被令人满意地修正。
本变焦镜头满足在由条件公式(1-1)限定的范围内的条件公式(1-2),并且因此上述有益效果更加突出。进一步,变焦镜头满足在由条件公式(1-1)限定的范围内的条件公式(1-3),因此上述有益效果甚至更加突出。
说明的是,如果|fw/f1|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1-2)或条件公式(1-3)中限定的下限,则第一透镜组G1的负折射本领将变弱。这将导致光学系统整体上变大,这是不可取的。本变焦镜头满足条件公式(1-2)和条件公式(1-3),因此防止上述缺点。即,可以整体上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此外,本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04<fw/fG12<0.17     (2)
其中fG12是第二透镜L12的焦距,第二透镜L12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个透镜,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因此,本变焦镜头呈现下述有益效果:即,条件公式(2)确定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和第一透镜组内的第二透镜L12的焦距之间的关系。如果fw/fG12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2)中限定的下限,则第二透镜L12的折射本领移向负侧,并且通过第二透镜L12的中心光束的折射和周边光束的折射将变得不平衡。结果,畸变的修正将变得困难,这不是有利的。反过来,如果fw/fG12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2)中限定的上限,则第二透镜L12的正折射本领将变得过强,并且第一透镜组G1的负折射本领整体上将变为不足。这导致难以加宽视场角。增加第一透镜组G1内的负透镜,即,第一透镜L11和第三透镜L13的负折射本领可以是视为补偿第二透镜的增加的正折射本领的措施。然而,这种措施导致各种像差的修正变得困难,这不是令人满意的。在满足条件公式(2)的情况中可以防止上述缺点。即,可以令人满意地修正畸变,并且可以容易地加宽视场角。
特别在满足在条件公式(2)中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fw/fG12<0.06     (2’)。
进一步,本变焦镜头通过满足下述条件公式呈现下述有益效果:
0.31<fw/f2<0.49     (3)
其中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即,条件公式(3)确定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w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之间的关系。如果fw/f2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3)中限定的下限,则第二透镜组G2的折射本领将变弱。结果,第二透镜组G2在改变放大率时的移动量将增加,光学系统的总长度整体上将变长,小型化将变得困难,这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fw/f2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3)中限定的上限,则第二透镜组G2的折射本领将过强。结果,将变得难以在整个放大率范围内令人满意地修正各种像差,这是不可取的。在满足条件公式(3)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前述缺点。即,可以整体上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并且可以在整个放大率范围内令人满意地修正各种像差。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3)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0.31<fw/f2<0.35     (3’)。
此外,本变焦镜头通过满足下述条件公式呈现下述有益效果:
0.56<|f1/f2|<1.04     (4)
其中f1是组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即,条件公式(4)确定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之间的关系。如果|f1/f2|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4)中限定的下限,则第二透镜组G2的折射本领将变弱。结果,第二透镜组G2在改变放大率时的移动量将增加,光学系统的总长度整体上将变长,小型化将变得困难,这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f1/f2|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4)中限定的上限,则第一透镜组G1的折射本领将不足。结果,将出现增加最朝向物体侧定位的第一透镜L11的直径以确保视场角的必要性,并且小型化将变得困难,这是不可取的。本变焦镜头满足条件公式(4),因此防止了前述缺点。即,可以容易地整体上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3)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0.70<|f1/f2|<0.80     (4’)。
此外,本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19<f1/fG12<0.50     (5)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G12是第一透镜组G1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焦距。因此,本变焦镜头呈现下述有益效果。即,条件公式(5)确定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和第一透镜组G1内的第二透镜的焦距fG12之间的关系。如果f1/fG12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5)中限定的下限,则第二透镜L12的正折射本领将变强。结果,第一透镜组G1内具有负折射本领的透镜(第一透镜L11和第三透镜L13)的折射本领将过强以补偿第二透镜L12的增加的折射本领。这将导致各种像差的修正变得困难,这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f1/fG12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5)中限定的上限,则第二透镜L12的负折射本领将过强。结果,畸变的修正将是困难的,这是不可取的。在满足条件公式(5)的情况中可以防止前述缺点。即,可以令人满意地修正畸变和其它各种像差。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5)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0.15<f1/fG12<0.30     (5’)。
此外,本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20<HG12F.{(1/r’G12F)-(1/r”G12F)}     (6)
其中HG12F是第一透镜组G1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r’G12F是通过该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中心和在距离光轴在高度HG12F处的点且以该表面的中心作为其顶点的球面表面的曲率半径,r”G12F是是通过该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中心和距离光轴在高度HG12F·0.5处的点且以该表面的中心作为其顶点的球面表面的曲率半径。因此,本变焦镜头呈现下述有益效果。即,条件公式(6)确定第一透镜组G1内的第二透镜L12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和非球面表面形状之间的关系。通过在条件公式(6)中限定的范围内使曲率半径在第二透镜L12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中心附近处和周边处不同,可以令人满意地修正广角端处的畸变。如果HG12F·{(1/r’G12F)-(1/r”G12F)}的值小于或等于由条件公式(6)限定的下限,则修正将不充分。反过来,如果HG12F·{(1/r'G12F)-(1/r”G12F)}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6)中限定的上限,则修正将多量,这两者都不是可取的。
说明的是,在满足由条件公式(6)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0.20<HG12F.{(1/r'G12F)-(1/r”G12F)}<0.50   (6’)。
此外,本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0<(rG12F+rG12R)/(rG12F-rG12R)<30.0   (7)
其中rG12F是第一透镜组G1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G12R是第一透镜组G1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朝向图像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因此,本变焦镜头呈现下述有益效果。即,条件公式(7)确定第一透镜组G1内的第二透镜L12的形状。如果(rG12F+rG12R)/(rG12F-rG12R)的值小于或等于由条件公式(7)限定的下限,则广角端处的畸变的修正将不充分,这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rG12F+rG12R)/(rG12F-rG12R)的值大于或等于由条件公式(7)限定的上限,则长焦端处的球面像差的修正将变得困难,这是不可取的。在满足条件公式(7)的情况中可以防止前述缺点。即,可以令人满意地修正广角端处的畸变和长焦端处的球面像差。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7)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2.0<(rG12F+rG12R)/(rG12F-rG12R)<15.0   (7’)。
此外,本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5<(rG11F+rG11R)/(rG11F-rG11R)<10.0   (8)
其中rG11F是第一透镜组G1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G11R是第一透镜组G1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图像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因此,本变焦镜头呈现下述有益效果。即,条件公式(8)确定第一透镜组G1内的第一透镜L11的形状。如果(rG11F+rG11R)/(rG11F-rG11R)的值小于或等于由条件公式(8)限定的下限,则广角端处的场曲的修正将不充分,这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rG11F+rG11R)/(rG11F-rG11R)值大于或等于由条件公式(8)限定的上限,则广角端处的场曲的修正将变得过量,这是不可取的。在满足条件公式(8)的情况中可以防止前述缺点。即,可以适当地修正广角端处的场曲。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8)限定的范围内的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2.8<(rG11F+rG11R)/(rG11F-rG11R)<4.0   (8’)。
此外,本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1.3<fG21/fG22<3.0   (9)
其中fG21是第二透镜组G2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G22是第二透镜组G2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焦距。因此,本变焦镜头呈现下述有益效果。即,条件公式(9)确定第二透镜组G2内的第一透镜L21和第二透镜L22的焦距之间的关系。如果fG21/fG22的值小于或等于条件公式(9)中限定的下限,则球面像差的修正将不充分,这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fG21/fG22的值大于或等于条件公式(9)中限定的上限,则球面像差的修正将变得过量,这是不可取的。在满足条件公式(9)的情况中可以防止前述缺点。即,可以在整个放大率的范围内令人满意地修正球面像差。
说明的是,在满足在由条件公式(9)限定的范围内下述条件公式的情况中,上述有益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2.0<fG21/fG22<2.5     (9’)。
说明的是,图1图示了其中光学构件PP设置在镜头系统和成像表面之间的示例。可替换地,各种滤光器,如低通滤光器和截断特定波长带的滤光器,可以设置在各个透镜之间。作为另一个替代,具有与各种滤光器相同的功能的涂层可以给予透镜的表面。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的数值的示例。在图1至图4中分别图示了示例1至示例4的变焦镜头的透镜的横截面。
关于示例1的变焦镜头,在表1中示出基本透镜数据,在表2中示出与变焦相关的数据,在表4中示出非球面表面数据。类似地,在表4至表12中示出示例2至4的变焦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与变焦相关的数据和非球面表面数据。以下,将针对与示例1相关的表描述表中的项目的含义。这同样基本上适用于与示例2至6相关的表。
在表1的基本透镜数据中,在Si栏示出了从物体侧向图像侧顺序地增加的第i(i=1,2,3,...)个透镜表面编号,其中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表面被指定为第一个表面。在Ri栏中示出了第i个表面的曲率半径,在Di栏中示出了第i个表面和第i+1个表面之间沿着光轴Z的距离。说明的是,曲率半径的符号在表面形状向着物体侧突出时是正的,在表面形状向着图像侧突出时是负的。
在基本透镜数据中,在Ndj栏中示出了从物体侧至图像侧的第j(j=1,2,3,...)个光学元件关于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在Vdj栏中示出了第j个光学元件关于d线的阿贝数。说明的是,孔径光阑St也包括在基本透镜数据中,并且对应于孔径光阑St的表面的曲率半径被示出为“∞孔径光阑”。
表1的基本透镜数据中的D8、D9和D17表示在改变放大倍率时变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8足第一透镜组G1和孔径光阑St之间的距离。D9是孔径光阑St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D17是第二透镜组G2和光学构件PP之间的距离。
表2的与变焦相关的数据示出整个系统的焦距(f)、F值(Fno.)和完整视场角(2ω)、以及在广角端和长焦端处变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值。
在表1的透镜数据中,非球面表面的表面编号由标记“*”表示,并且近轴曲率半径被示出为非球面表面的曲率半径。表3的非球面表面数据示出非球面表面的表面编号和与每个非球面表面相关的非球面表面系数。在表3的非球面表面数据的数值中,“E-n(n:整数)”表示“·10-n”。说明的是,非球面表面系数是下述非球面表面公式中的系数KA和Ram(m=3,4,5,...,12)的值:
Zd=C.h2/{1+(1-KA.C2.h2)1/2}+∑RAm.hm
其中:Zd是非球面表面的深度(从非球面表面上具有高度h处的点至接触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的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长度),h是高度(从光轴至透镜的表面的距离),C是近轴曲率半径的倒数,KA和Ram是非球面表面系数(m=3,4,5,...,16)。
以下的表示出被四舍五入到预定数位的数值。另外,在下述表的数据中,度用作角度的单位,mm用作长度的单位。然而,光学系统能够被按比例地放大或按比例地缩小和利用。因此,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单位。
表1
示例1:基本透镜数据
*:非球面表面
表2
示例1:关于变焦的数据
Figure BDA0000471155100000151
表3示例1:非球面表面数据
表面编号 S3 S4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3.92552657E-04 -1.78198417E-03
RA4 1.63491671E-03 2.96047622E-03
RA5 -5.98243470E-05 -3.54470466E-04
RA6 -3.12580573E-05 -2.14656523E-05
RA7 3.08631891E-06 3.49680699E-06
RA8 2.06084921E-07 5.77269401E-07
RA9 -3.30656971E-08 1.80867183E-08
RA10 7.50984913E-10 -1.28540306E-08
RA11 4.80884982E-10 -1.51109077E-09
RA12 -6.15184533E-11 2.22386867E-10
表面编号 S10 S11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1.88211972E-03 1.76860217E-03
RA4 -1.21236781E-03 -2.69165382E-04
RA5 6.04426291E-04 3.95866507E-04
RA6 -8.55374397E-05 -2.23064469E-05
RA7 -4.99070718E-06 -9.52288260E-06
RA8 6.90562953E-07 1.17774794E-06
RA9 1.79754879E-07 -6.42044665E-08
RA10 4.73691904E-09 6.39130198E-09
RA11 -4.62119417E-10 3.66073819E-09
RA12 -2.98496187E-10 5.76274981E-11
RA13 3.48467387E-11 -1.74712784E-10
RA14 -1.45151464E-11 3.01771364E-11
RA15 -3.10163706E-12 -4.20522148E-13
RA16 3.84723135E-13 -7.01830246E-13
表4
示例2:基本透镜数据
*:非球面表面
表5
示例2:关于变焦的数据
Figure BDA0000471155100000181
表6示例2:非球面表面数据
表面编号 S3 S4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3.92896399E-04 -2.13763767E-03
RA4 1.59073904E-03 2.91750862E-03
RA5 -5.69315036E-05 -3.58929668E-04
RA6 -3.09012532E-05 -2.16238082E-05
RA7 3.08376455E-06 3.52532145E-06
RA8 2.01913214E-07 5.85035760E-07
RA9 -3.35542117E-08 1.83747727E-08
RA10 7.17802063E-10 -1.27915817E-08
RA11 4.82375497E-10 -1.50321640E-09
RA12 -6.07407734E-11 2.23818828E-10
表面编号 S10 S11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1.76132207E-03 1.62917632E-03
RA4 -1.20250122E-03 -2.54326990E-04
RA5 6.05031687E-04 3.97279047E-04
RA6 -8.55614525E-05 -2.21530506E-05
RA7 -4.99565629E-06 -9.51075191E-06
RA8 6.90298187E-07 1.17877317E-06
RA9 1.79779961E-07 -6.41427571E-08
RA10 4.74445204E-09 6.39564855E-09
RA11 -4.60842095E-10 3.66096527E-09
RA12 -2.98218247E-10 5.76689611E-11
RA13 3.48935761E-11 -1.74705742E-10
RA14 -1.45031348E-11 3.01805056E-11
RA15 -3.10067265E-12 -4.18867888E-13
RA16 3.84662428E-13 -7.01204898E-13
表7
示例3:基本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471155100000201
*:非球面表面
表8
示例3:关于变焦的数据
Figure BDA0000471155100000211
表9示例3:非球面表面数据
表面编号 S3 S4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4.30601440E-04 -2.45942098E-03
RA4 1.43624994E-03 2.89828666E-03
RA5 -3.55884451E-05 -3.71151955E-04
RA6 -3.08553414E-05 -2.14177604E-05
RA7 2.83817696E-06 3.61955608E-06
RA8 1.79586380E-07 5.91009605E-07
RA9 -3.24112553E-08 1.81447671E-08
RA10 1.20108913E-09 -1.28743984E-08
RA11 5.15204525E-10 -1.51244540E-09
RA12 -6.86137874E-11 2.22680423E-10
表面编号 S10 S11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1.76814202E-03 1.62203935E-03
RA4 -1.21678337E-03 -2.45116314E-04
RA5 6.06179046E-04 3.88478822E-04
RA6 -8.58569578E-05 -2.21235612E-05
RA7 -4.99796243E-06 -9.42747893E-06
RA8 6.97601547E-07 1.19048864E-06
RA9 1.81003252E-07 -6.30576600E-08
RA10 4.91247208E-09 6.49947884E-09
RA11 -4.43304548E-10 3.66517494E-09
RA12 -2.94072014E-10 5.85100526E-11
RA13 3.45122935E-11 -1.74157715E-10
RA14 -1.43374070E-11 2.94645898E-11
RA15 -3.18348899E-12 -4.90574065E-13
RA16 3.91257516E-13 -6.76391292E-13
表10
示例4:基本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471155100000231
*:非球面表面
表11
示例4:关于变焦的数据
Figure BDA0000471155100000241
表12示例4:非球面表面数据
表面编号 S3 S4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1.15512555E-03 -1.94623465E-03
RA4 4.63209518E-04 2.52796589E-03
RA5 1.00473917E-04 -3.74279507E-04
RA6 -2.62873609E-05 -1.43978882E-05
RA7 1.35555017E-06 4.10668149E-06
RA8 5.74392491E-09 5.42252724E-07
RA9 -2.60745641E-08 4.15486735E-09
RA10 5.11033586E-09 -1.45090144E-08
RA11 8.64355180E-10 -1.53424052E-09
RA12 -1.44079980E-10 2.60125627E-10
表面编号 S10 S11
KA 1.00000000E+00 1.00000000E+00
RA3 1.92172358E-03 1.98334763E-03
RA4 -1.18082835E-03 -3.45009857E-04
RA5 5.95776768E-04 4.03232975E-04
RA6 -8.55219828E-05 -2.20337853E-05
RA7 -4.72078410E-06 -9.21699036E-06
RA8 7.37744871E-07 1.20539081E-06
RA9 1.82849964E-07 -6.65042934E-08
RA10 5.54926203E-09 5.97488617E-09
RA11 -3.93487769E-10 3.82001970E-09
RA12 -2.92839034E-10 9.08656714E-11
RA13 3.11584436E-11 -1.56124185E-10
RA14 -1.47954864E-11 2.62156555E-11
RA15 -2.87211663E-12 1.04054388E-12
RA16 3.00829759E-13 -1.03639592E-12
表13示出对应于示例1至4的变焦镜头的条件公式(1-1)至(1-3)和(2)至(9)的值。此处示出的值是由每个条件公式确定的条件(即,其变量部分)的值。例如,在“条件公式(2)”一行中示出fw/fG12的值。由所有的条件公式(1-1)至(1-3)确定的条件是|fw/f1|。因此,这些条件公式被汇总,并且在“条件公式(1)”一行示出|fw/f1|的值。说明的是,表13的值是关于d线的。
表13
示例1 示例2 示例3 示例4
条件公式(1) 0.409 0.409 0.410 0.412
条件公式(2) 0.019 0.056 0.043 0.041
条件公式(3) 0.317 0.319 0.320 0.320
条件公式(4) 0.774 0.778 0.781 0.777
条件公式(5) -0.046 -0.138 -0.104 -0.099
条件公式(6) 0.373 0.324 0.284 0.234
条件公式(7) 10.726 3.190 3.298 2.204
条件公式(8) 3.194 2.913 2.967 2.920
条件公式(9) 2.374 2.386 2.372 2.369
在图5(A)至图5(D)中分别图示了示例1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处的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变和横向色像差。在图5的(E)至(H)中分别图示了示例1的变焦镜头在长焦端处的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变和横向色像差。
图示像差的每个示意图采用d线(波长:587.6nm)作为标准。然而,在图示球面像差的示意图中,还示出了与g线(波长:435.8nm)和C线(波长:656.3nm)相关的像差。在图示像散像差的示意图中,沿径向方向的像差由实线表示,而沿切向方向的像差由虚线指示。在图示球面像差的示意图中,“Fno.”’表示F值。在图示像差的其它实施例中,ω表示半视场角。
类似地,在图6(A)至(H)中图示了示例2的变焦镜头的像差。此外,在图7和图8中图示了示例3和4的变焦镜头的像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图9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的示意图,该成像设备10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成像设备可以是监视摄像机、摄像机、电子照相机等。
图9中图示的成像设备10装配有:变焦镜头1;成像装置2,捕获对象的由变焦镜头1聚焦的图像,该成像装置2朝向变焦镜头1的图像侧设置;处理从成像装置2输出的信号的信号处理部4;改变变焦镜头1的放大倍率的放大控制部5;和进行焦距调整的焦距控制部6。说明的是,各种滤色片等可以适当地设置在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2之间。
变焦镜头1包括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G2、和固定的孔径光阑St,第一透镜组G1在放大率从广角端改变至长焦端时沿着朝向图像侧凸起的轨迹移动,第二透镜组G2在将放大率从广角端改变至长焦端时向着物体侧单调地移动。说明的是,在图9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各透镜组。
成像装置2捕获由变焦镜头1形成的光学图像并输出电信号。其成像表面被设置成与变焦镜头1的成像平面匹配。CCD、CMOS等可以用作成像装置2。
说明的是,虽然图9中未图示,但成像设备10还可以设置有模糊修正机构,其沿着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移动例如构成第二透镜组G2的一部分的具有正折射本领的透镜,以修正由振动或抖动的手引起的获得的图像的模糊。
成像设备10装配有本发明的呈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变焦镜头。因此,可以获得有利的光学性能,并可以实现小型化、成本降低和宽的视场角。
已经参照施例及其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和示例,并且多种修改是可行的。例如,曲率半径、表面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非球面系数等的值不限于关于示例指示的数值,可以是其它值。

Claims (20)

1.一种变焦镜头,基本上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下述透镜组构成:
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和
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
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移动以改变放大率;
第一透镜组基本上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构成;并且
该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00<|fw/f1|<0.414     (1-1)
其中,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焦距fw和f1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40<|fw/f1|<0.414     (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焦距fw和f1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405<|fw/f1|<0.414     (1-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04<fw/fG12<0.17     (2)
其中fG12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焦距,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01<fw/fG12<0.06     (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31<fw/f2<0.49     (3)
其中fw是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31<fw/f2<0.35     (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56<|f1/f2|<1.04     (4)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70<|f1/f2|<0.80     (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19<f1/fG12<0.50     (5)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G12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焦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15<f1/fG12<0.30     (5’)。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20<HG12F·{(1/r'G12F)-(1/r”G12F)}     (6)
其中,HG12F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r'G12F是通过该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中心和距离光轴在高度HG12F处的点且以该表面的中心作为其顶点的球面表面的曲率半径,r”G12F是是通过该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中心和距离光轴在高度HG12F·0.5处的点且以该表面的中心作为其顶点的球面表面的曲率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0.20<HG12F·{(1/r'G12F)-(1/r”G12F)}<0.50   (6’)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0<(rG12F+rG12R)/(rG12F-rG12R)<30.0   (7)
其中,rG12F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G12R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朝向图像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0<(rG12F+rG12R)/(rG12F-rG12R)<15.0   (7’)。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5<(rG11F+rG11R)/(rG11F-rG11R)<10.0   (8)
其中,rG11F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物体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G11R是第一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一透镜的朝向图像侧的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8<(rG11F+rG11R)/(rG11F-rG11R)<4.0   (8’)。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1.3<fG21/fG22<3.0     (9)
其中,fG21是第二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G22是第二透镜组内从物体侧开始的第二透镜的焦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2.0<fG21/fG22<2.5     (9’)。
2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
CN201280042394.6A 2011-08-29 2012-08-28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Pending CN1037973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5743 2011-08-29
JP2011-185743 2011-08-29
PCT/JP2012/005378 WO2013031183A1 (ja) 2011-08-29 2012-08-28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7394A true CN103797394A (zh) 2014-05-14

Family

ID=4775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2394.6A Pending CN103797394A (zh) 2011-08-29 2012-08-28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8790A1 (zh)
JP (1) JPWO2013031183A1 (zh)
CN (1) CN103797394A (zh)
WO (1) WO20130311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1637A (zh) * 2020-11-30 2021-04-30 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伸缩的连续变焦光学镜头、成像组件及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221A (zh) * 2011-08-29 2014-05-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WO2013031179A1 (ja) * 2011-08-29 2013-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9318A (en) * 1997-04-18 1999-06-0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Three-group zoom lens
US6268964B1 (en) * 1998-06-26 2001-07-31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ep zoom lens
JP2004021223A (ja) * 2002-06-20 2004-01-22 Nikon Corp 超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CN1755412A (zh) * 2004-09-27 2006-04-05 富士能株式会社 变焦距光学系统
US20060139768A1 (en) * 2004-12-24 2006-06-29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1571A (ja) * 1998-06-26 2000-03-21 Asahi Optical Co Ltd ステップズ―ム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9318A (en) * 1997-04-18 1999-06-0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Three-group zoom lens
US6268964B1 (en) * 1998-06-26 2001-07-31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ep zoom lens
JP2004021223A (ja) * 2002-06-20 2004-01-22 Nikon Corp 超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CN1755412A (zh) * 2004-09-27 2006-04-05 富士能株式会社 变焦距光学系统
US20060139768A1 (en) * 2004-12-24 2006-06-29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1637A (zh) * 2020-11-30 2021-04-30 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伸缩的连续变焦光学镜头、成像组件及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31183A1 (ja) 2013-03-07
US20140168790A1 (en) 2014-06-19
JPWO2013031183A1 (ja) 201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5362B2 (en) Zoom lens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system
US10095012B2 (en) Zoom lens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system
US11592651B2 (en) Zoom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zoom optical system
US20140036376A1 (en) Zoom lens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system
CN103765282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65281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6133579A (zh) 变焦镜头、摄像装置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3620474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620471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US8830593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3620470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65284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97394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US20180307012A1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CN103842882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858045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635845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814324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JP656320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9170409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3620475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65286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65283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97393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3765285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