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7327A -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7327A
CN103797327A CN201180072730.7A CN201180072730A CN103797327A CN 103797327 A CN103797327 A CN 103797327A CN 201180072730 A CN201180072730 A CN 201180072730A CN 103797327 A CN103797327 A CN 103797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leaning fluid
cleaning
allocation member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7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7327B (zh
Inventor
C.朔伊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97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7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9/00Cleaning by flushing or washing, e.g. with chemical solv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3/00Rotary appliances
    • F28G3/16Rotary appliances using jets of fluid for removing debris
    • F28G3/166Rotary appliances using jets of fluid for removing debris from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 exchange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15/00Details
    • F28G15/04Feeding and driving arrangements, e.g. power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4),其具有空气入口侧(5a)和空气出口侧(5b);至少一个风扇(6a、6b、6c),其被布置为与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相邻,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以及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其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6a、6b、6c)之间。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开口(10),其被配置为用于将清洁流体分配到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上,具体是分配到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沿与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轴线延伸并且能够围绕该轴线旋转,以便将清洁流体分布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上,具体是分布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上。

Description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已知这样的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使得制冷剂循环并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包括压缩器、排热换热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并且所述制冷回路例如在用于冷却冷藏销售式设备的制冷系统中被使用,或者在空调系统中被使用。
这类制冷回路的换热器通常被布置在建筑外侧,以便提供与环境的有效热交换。因此,换热器容易被灰尘、树叶和/或来自环境的其它物品污染,这会阻碍甚至阻止空气流通过换热器,由此降低换热器的效率。这增加了能量消耗,甚至可能导致制冷回路故障。因此,需要周期性地清洁换热器,以便恢复其全部冷却能力。
US 5,186,240 A公开一种盘管清洁组件,以用于自动清洁多组换热器盘管内的污垢和碎片。该清洁组件被安装在多组这类盘管上方、下方和之间,以使高速喷雾的集中的喷射流能够撞击在盘管的表面上,并由此清除颗粒。清洁喷雾组件的替代性实施例包括具有安装在喷雾供应管上的喷雾口的旋转臂系统以及其上安装有用于往复行进的多个枝式喷射条的纵向追踪装置。
提供易于制造和维护并且允许可靠地清洁换热器的整个表面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将是有益的。此外,提供易于用低成本实施并且允许可靠地清洁换热器的整个表面的自动清洁换热器装置的方法将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如在本文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其具有空气入口侧和空气出口侧;至少一个风扇,其被布置为与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相邻,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其被布置在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和风扇之间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开口,该流体分配开口用于将清洁流体分配到换热器上,具体是分配到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上。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沿与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轴线延伸并且能够围绕该轴线旋转,以便将清洁流体分布在换热器上,具体是分布在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上。
如在本文描述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换热器装置的方法,该换热器装置包括具有空气入口侧和空气出口侧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以及被布置为与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相邻的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得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围绕与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轴线旋转,该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被布置在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和风扇之间并且沿所述轴线延伸;以及将所述清洁流体从至少一个旋转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分配并分布到所述换热器上,具体是分配并分布到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上。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换热器4,换热器4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与地面相距预定距离地被布置在两个支撑件3上,以便使得空气能够竖直地流过换热器4。
空气优选从底部向顶部向上地流过换热器4,因此换热器4包括在其面对地面的底部处的空气入口侧5a和相对的(上部的)空气出口侧5b。空气在空气入口侧5a进入换热器4并且在空气出口侧5b离开换热器4。至少一个空气温度传感器38被布置在换热器4的空气入口侧5a处,该空气温度传感器38被配置用于感测进入换热器4的空气的温度。
换热器4进一步包括用于使制冷剂流入和流出换热器4的制冷剂入口管线32和制冷剂出口管线34。制冷剂温度传感器36被布置在制冷剂出口管线34处,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感测通过制冷剂出口管线34离开换热器4的制冷剂的温度。
待被换热器4冷却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入口管线32进入换热器4并且流过换热器4的冷却盘管或散热片(图1未示出),以便将热量从制冷剂传递到分别流经冷却盘管或散热片的空气。冷却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出口管线34离开换热器4。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换热器4的冷却操作及盘管或散热片的细节,因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增加通过换热器4的空气流,风扇6a、6b、6c被布置在换热器4上方并且面对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风扇6a、6b、6c被配置为将空气从空气入口侧5a通过换热器4抽吸到空气出口侧5b。这些风扇可以被独立地启用和停用。经过换热器4的冷却盘管或散热片的增强空气流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却能力。
图1所示的换热器装置2a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三个风扇6a、6b、6c,它们分别与换热器4的相应部分4a、4b、4c相关,使得风扇6a、6b、6c中的每个抽吸(仅)通过换热器4的各自相关部分4a、4b、4c的空气。
换热器4可以包括内部阀(图中未示出),该内部阀使得能够选择性地允许和阻止制冷剂流通过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每个。在此情形中,可以通过阻止制冷剂流通过各个部分4a、4b、4c来独立地停用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每个。
为了允许自动清洁换热器4,在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和风扇6a、6b、6c之间布置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形成为与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大致平行地水平延伸的管。
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包括多个流体分配开口10,所述流体分配开口被配置为用于将清洁流体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分配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
流体分配构件89可以围绕其与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纵向轴线旋转/枢转,以便允许将清洁流体分布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的整个表面上。
当将清洁流体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分配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时,在待被清洁的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不存在空气流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通过换热器4的向上取向的空气流可以阻止清洁流体向下流过换热器4。
在另一方面,期望不要为了清洁而完全停用换热器4,这是因为在此情形中也必须停止制冷回路的操作。
因此,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被配置为允许将清洁流体选择性地分配到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此情形中,仅必须停用换热器4的选定部分4a、4b、4c和相应的风扇6a、6b、6c,而换热器4的其它部分4a、4b、4c和相应的风扇6a、6b、6c可以继续操作,并且不需要停止制冷回路。
图2示出具有三个部分4a、4b、4c的换热器4以及包括允许分别独立地清洁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每个的多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的清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被布置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上面的风扇6a、6b、6c已被移除,以便无阻碍地看到换热器4和由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形成的清洁装置。
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在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之上大致水平地且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分别包括被配置为用于将清洁流体分配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的多个流体分配开口10。
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形成三个组,其中,每组的流体分配构件81-89设置有用于将清洁流体分别分配到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仅)一个的流体分配开口10。
具体地,第一组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2、83包括(仅)位于换热器4的第一部分4a之上的流体分配开口10,第二组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4、85、86包括(仅)位于换热器4的第二部分4b之上的流体分配开口10,并且第三组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7、88、89包括(仅)位于换热器4的第三部分4c之上的流体分配开口10。
通过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和被布置在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中的清洁流体泵12,可以将清洁流体供应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分支为第一流体管道13a、第二流体管道13b和第三流体管道13c,并且每个流体管道13a、13b、13c设置有相应的流体供应阀14a、14b、14c。在流体供应阀14a、14b、14c后面,每个流体管道13a、13b、13c连接到各自的歧管15a、15b、15c,在该处,流体管道13a、13b、13c分支到三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3、84-86和87-89中的相应一组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具体地,第一流体管道13a在第一歧管15a处分支到第一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3,第二流体管道13b在第二歧管15b处分支到第二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4-86,并且第三流体管道13c在第三歧管15c处分支到第三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7-89。
为了清洁换热器4的选定部分4a、4b、4c,停用相应的风扇6a、6b、6c,启动清洁流体泵12并且打开与换热器4的选定部分4a、4b、4c相对应的流体供应阀14a、14b、14c。
例如,如果将清洁换热器4的第一部分4a,则停用风扇6a,启动清洁流体泵12并且打开流体供应阀14a。因此,由清洁流体泵12供应来自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的清洁流体,使其通过打开的流体供应阀14a而到达具有(仅)位于换热器4的选定部分4a上方的流体分配开口10的第一组清洁流体管道81-83。
与未被选择用于清洁的换热器4的部分4b、4c相对应的附加流体供应阀14b、14c关闭,从而使得没有清洁流体被供应到流体管道84-89,所述流体管道84-89具有位于换热器4的未被选定的部分4b、4c之上的流体分配开口10。
已经以换热器4的第一部分4a为例描述了清洁操作,但是显然对于换热器4的第二部分4b和第三部分4c也可以类似地实现该清洁操作。
因此,可以单独清洁换热器4的每个部分4a、4b、4c,并且仅需要停用与换热器的单个部分相关的一个风扇以用于清洁,而其它风扇可以继续操作。因此,不需要完全停止换热器4和制冷回路的操作。
为了将清洁流体分布到待被清洁的换热器4的各个部分4a、4b、4c的整个表面上,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可以借助驱动单元18来围绕其纵向轴线旋转/枢转。驱动单元18可以由(电动)马达20来驱动,或者替代性地由流过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的清洁流体来驱动。
优选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并未旋转360度的整圈,而是仅旋转小于180度的角度,从而使得由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分配的清洁流体总是被供应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并且不沿被布置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上方的风扇6a、6b、6c的方向分配。
驱动单元18可以被配置为一起旋转/枢转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即,甚至也旋转实际上不分配流体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这是因为相应的流体供应阀14a、14b、14c关闭。一起驱动所有流体分配构件81-89的这种驱动单元18易于实现。
替代性地,驱动单元18可以仅驱动被启动的那组流体分配构件81-89,例如,将清洁流体实际分配到换热器4的那些流体分配构件81-89。还可能的是,单独的驱动单元18与每组流体分配构件81-89相关。
驱动单元18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使流体分配构件81-89互相平行地旋转或者替代性地以反向旋转的方式旋转,以便优化对换热器4的清洁。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30,其被配置为控制风扇6a、6b、6c,阀14a、14b、14c,清洁流体泵12和驱动单元18,以便允许合适地清洁换热器4。
使清洁流体泵12的出口与流体供应阀14a、14b、14c流体连接的流体管道13a、13b、13c与排放管道17流体连接,排放管道17包括允许全部清洁流体从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和/或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排放出的排放阀16。可以排空流体管道13a、13b、13c和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例如为了维护或者为了当环境温度下降到清洁流体的凝固点以下时避免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内的清洁流体凝固。
在图1和2所示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的第一实施例中,甚至不具有位于换热器4的第三部分4c上方的流体分配开口10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6也在换热器4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即,在全部三个部分4a、4b、4c上延伸。这使得能够在换热器4的两个横向端容易地、对称地支撑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都具有相同的重量和类似的配置,因为它们仅在流体分配开口10的位置方面不同。因此,可以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和安装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
在图中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不具有位于换热器4的第三部分4c上方的流体分配开口10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6仅延伸达覆盖换热器4的各个相关部分4a、4b所需的那么长。因此,与换热器4的第一部分4a和第二部分4b相关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6可以较短,以便节省用于不包括任何流体分配开口10的远端部分的材料。然而,在这种实施例中,需要位于换热器4的各个部分4a、4b的末端处的附加支撑件。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的示意性侧视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的与根据图1和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的特征相同的那些特征被标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讨论。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包括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由两个支撑件3支撑的换热器4,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4。同样,三个风扇6a、6b、6c被布置在换热器4上方,所述风扇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换热器4的相关部分4a、4b、4c,并且所述风扇可以被独立地启用和停用。
在换热器4的上部空气出口侧5b和风扇6a、6b、6c之间的空间中,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3与换热器4的上部空气出口侧5b大致平行地延伸。
像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3包括用于将清洁流体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3分配到面对风扇6a、6b、6c和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3的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的多个流体分配开口10。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不包括如下不同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所述不同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与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一个分别相关联并且包括在沿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的轴向范围定位的不同位置处的流体分配开口10。
相反,沿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3的轴向方向布置可切换入口阀23a、23b、23c和单向阀26a、26b,由此允许将流体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3选择性地分配到换热器4的部分4a、4b、4c中的每个。
参照图4所示的俯视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的操作原理。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包括在换热器4的整个宽度上(即,在换热器4的全部三个部分4a、4b、4c上)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三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
如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中那样,已经移除风扇6a、6b、6c,以便无阻碍地看到换热器4和由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形成的清洁装置。
在操作时,通过清洁流体泵12将清洁流体从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经由歧管15供应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中的每个,所述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在歧管15处分支到三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中。
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包括多个流体分配开口10,以用于将清洁流体分别分配到位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下方的换热器4的每个部分4a、4b、4c。
在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清洁流体从换热器4的右侧被供应到分配构件91、92、93,并且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中的每个各自包括在换热器4的三个部分4a、4b、4c之上的三个流体分配开口10。
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包括被布置在换热器4的第一部分4a之上的第一段91a、92a、93a,被布置在换热器4的第二部分4b之上的第二段91b、92b、93b,以及被布置在换热器4的第三部分4c之上的第三段91c、92c、93c。
第一入口阀21a、22a、23a被分别布置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中的每个中并且位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第一段91a、92a、93a的右(入口)侧处,以便当各个第一入口阀21a、22a、23a打开时允许由清洁流体泵12供应的流体进入各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第一段91a、92a、93a并且通过关闭第一入口阀21a、22a、23a来阻止流体流入所述第一段91a、92a、93a。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进一步包括各自连接到第一入口阀21a、22a、23a上游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之一的旁路管线41、42、43。
因此,如果第一入口阀21a、22a、23a关闭,则通过清洁流体泵12供应的流体可以绕过关闭的第一入口阀21a、22a、23a和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第一段91a、92a、93a,而分别经由旁路管线41、42、43进入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第二段91b、92b、93b和/或第三段91c、92c、93c。
第二入口阀21b、22b、23b和第三入口阀21c、22c、23c分别被布置在第二段91b、92b、93b和第三段91c、92c、93c的(右侧)入口侧,以便选择性地允许或禁止由清洁流体泵12供应的流体经由各自的旁路管线41、42、43流入第二段91b、92b、93b和第三段91c、92c、93c,以便分别被分配在换热器4的第二和/或第三部分4a、4b、4c上。
单向阀24a、25a、26a、24b、25b、26b被布置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第一段91a、92a、93a和第二段91b、92b、93b的(左侧)出口侧处,以便在各个入口阀21a、22a、23a、21b、22b、23b关闭时,禁止流体从旁路管线41、42、43流入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各个第一段91a、92a、93a和第二段91b、92b、93b中。
通过选择性地打开第一入口阀2ac、22a、23a、第二入口阀21b、22b、23b和/或第三入口阀21c、22c、23c,来自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的流体可以选择性地被导引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的第一段91a、92a、93a、第二段91b、92b、93b和/或第三段91c、92c、93c,以便分别清洁换热器4的相关部分4a、4b、4c。
因此,像在图1和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换热器4的每个部分可以独立于其它部分被清洁,并且不需要为了清洁而完全停用换热器4。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括换热器装置2b的制冷回路即使在执行清洁操作时也可以继续操作。
像在第一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的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可以借助于至少一个驱动单元18围绕它们各自的纵向轴线旋转/枢转,以便将清洁流体分布在换热器4的各个部分4a、4b、4c的整个区域上。
而且,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优选不旋转360度的整圈,而是仅旋转小于180度的角度,从而使得由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分配的清洁流体总是被供应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并且不沿被布置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2、93上方的风扇6a、6b、6c的方向被分配。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大致水平地布置换热器4,并且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被布置在换热器4上面。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还可以大致竖直地布置换热器4并且将风扇6a、6b、6c配置为沿水平方向抽吸空气通过换热器4。在此情形中,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可以被布置为平行于面向风扇6a、6b、6c的换热器4的竖直取向空气出口侧5b,以便将清洁流体分配到换热器4的所述空气出口侧5b。形成在换热器4内的空气导管(设置该空气导管以便允许空气流过换热器4)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以便允许由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9分配的清洁流体流过换热器4并从换热器4流出。
根据之前参照附图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换热器4被划分为三个部分4a、4b、4c,其具有可以独立地被启用和停用的相应风扇6a、6b、6c。当然,可以实现任何其它数量的部分4a、4b、4c和风扇6a、6b、6c,只要它们看起来有助于实际配置。将换热器4划分为多个这样的部分4a、4b、4c可以降低当风扇6a、6b、6c之一被关闭以便清洁换热器4的相应部分4a、4b、4c时换热器4的性能的损失,但是这会增加由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形成的清洁装置的复杂性,这是因为将需要附加的管件和/或阀。
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易于制造和维护。此外,它还允许可靠地清洁换热器的整个表面。自动清洁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换热器装置的方法易于以低成本实现并且允许可靠地彻底清洁换热器的表面。
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尤其不包括需要精确调节并且在调节不充分或劣化的情况下可能阻塞的任何部分。由于所述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不包括未被清洁装置覆盖及到的任何“盲点”,因此所述装置允许彻底地清洁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
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将导致更少的高压力故障,尤其是在夏季时,此时需要换热器的全部能力并且空气中存在损害换热器表面的大量灰尘。维护成本降低,并且避免当因冷却能力降低致使离开换热器的制冷剂温度是高的时导致的能耗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是液化器/冷凝器。液化器/冷凝器被用于次临界制冷剂回路,在该回路中,制冷剂从气相冷凝为液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换热器是气冷式液化器。气冷式液化器易于实现且价格便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清洁流体包括水。水提供方便且可用低成本来获得的清洁流体。由于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基于清洁系统而不是基于喷雾系统,因此不需要对水进行预处理。清洁流体可以包括额外的清洁添加剂,以便提高清洁流体的清洁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多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允许可靠地清洁换热器的整个外表面。多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还允许通过仅启动多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一个或选定组来选择性地仅清洁换热器的一部分。
在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形成为管状形状。管状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可以方便地被布置在换热器的表面之上。因为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可以由普通管件制成,因此还易于以低成本制造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允许仅停用与用于清洁的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风扇中的一个或选定组,而其它风扇继续操作。因此,换热器仍工作并且当清洁换热器时不需要停止制冷回路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风扇,每个风扇与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中的一个相关并且被配置为抽吸仅通过相关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的空气。风扇被配置为独立地被启用和停用。
这种配置允许仅停止与待被清洁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风扇。与实际上未被清洁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风扇可以继续操作,从而允许甚至在清洁期间也可以继续运行制冷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风扇的数量等于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的数量。这允许单个风扇可以与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中的每个相关。因此,仅需要停用与待被清洁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那个风扇,而所有其它风扇可以继续操作,从而将新鲜空气供应到工作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有至少两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分别被配置为用于清洁相关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这允许与在清洁操作期间继续操作的其它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独立地清洁所述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具有(仅)被布置在各个换热器之上或各个换热器部分之上的清洁流体分配开口。这允许将流体从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仅)分配到各自的相关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因此,通过启动(仅)相关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可以单独清洁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为一个相应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这使得能够容易地操作和控制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以便将清洁流体仅供应到一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都大致互相平行地延伸。这使得能够容易地组装清洁流体分配构件。
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为一个相应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至少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尤其是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被配置为互相平行地或同时地旋转。替代性地,为一个相应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可以被配置为互相不平行地旋转或者以反向旋转的方式旋转。旋转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允许将流体分配在相关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的整个表面上。
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所有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上延伸。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都在所有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上延伸。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可以在所有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上延伸,在空气出口侧的较宽侧上横向地延伸。这允许将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容易地安装和支撑在换热器上。
在实施例中,换热器装置包括接头清洁流体泵和接头清洁流体进口管线,以用于将清洁流体供应到待被启动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可以是高压泵的清洁流体泵允许将被供应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清洁流体增压至升高的压力,以便提高将清洁流体供应到待被清洁的换热器的表面上的清洁能力。
在换热器装置的实施例中,清洁流体进口管线分支为通向各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单独清洁流体管线。在实施例中,单独清洁流体管线中的每个连接到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这允许将清洁流体独立地供应到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具体是将清洁流体选择性地供应到与所选择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以便(仅)清洁选定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被配置为具体地由至少一个阀(尤其是电磁阀)独立地启用和停用。这允许独立地启动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尤其是仅选择性地启动(仅)与选择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以便(仅)分别清洁选定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被配置为具体地由至少一个阀(尤其是被设置在清洁流体管线中的电磁阀)一起被启用和停用,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连接到该清洁流体管线。这减少了所需的阀的数量并确保与选定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所有分配构件一起被启动,以便确保彻底地清洁选定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包括至少两段,每段包括仅在一个换热器或换热器的一部分之上的流体分配开口。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进一步包括被布置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中的阀。所述阀允许独立地启用和停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每段,以便仅将流体分配到换热器的相关部分。这允许甚至在具有更少数量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情况下独立地清洁换热器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开口形成为喷嘴。喷嘴允许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有效地分配流体,以便有效地清洁换热器。具体地,喷嘴可以被设计为将清洁流体集中为强流束或射流,以便甚至从换热器的表面移除粘性污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包括多个流体分配开口。多个流体分配开口允许将清洁流体从单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分配到换热器表面的相当大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旋转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具体是一起旋转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借助于驱动单元来旋转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允许将清洁流体可靠地分配到由各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覆盖的换热器的整个表面上。
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用于旋转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电动)马达。借助马达来驱动所述驱动单元允许与流体所提供的压力独立地旋转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并且不会降低用于驱动流体分配构件的流体压力。流体的全部压力都可以用于清洁换热器的表面。所述马达可以是电动马达。
替代性地,驱动单元可以借助于流过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的清洁流体的压力来旋转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以便节省提供马达的成本。不具有马达的清洁装置还不需要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用于从清洁流体分配构件排出清洁流体的至少一个排放管道,以便在维护或处于低温时清空清洁流体分配构件,从而防止清洁流体在低环境温度下在清洁流体分配构件内凝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切换风扇、阀、泵和马达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确保风扇、阀、泵和马达的协调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实施例可以具体地包括:位于换热器的空气入口侧处的空气温度传感器,其被配置为用于感测流入换热器中的空气的温度;以及位于制冷剂出口管线处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其被配置为用于感测从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测量温度、尤其基于由空气温度传感器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的温度之差来触发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清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换热器处的测量温度偏离预期温度超过可接受水平的情况下,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独立地关掉风扇、接通泵以及独立地切换阀和马达以操作为每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这当换热器的性能降级成超过可接受水平时允许有效地清洁换热器的劣化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计数清洁循环的数量并当达到预定数量的清洁循环时发出服务信息,以便使服务人员探视现场并检查和维护清洁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清洁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以及相关风扇(所述风扇被配置为抽吸空气通过各自的相关换热器部分)的换热器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停用与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相关的风扇,以及将流体分配并分布到所述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上。停用待被清洁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的风扇允许有效地清洁各自的换热器或换热器部分,这是因为这避免了清洁流体分配构件所提供的清洁流体被风扇抽吸并且防止所述清洁流体流过换热器。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并且可以用等同元件替代本发明的元件。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修改以使具体状态或材料适合应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本发明不旨在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附图标记
2a                              换热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2b                              换热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3                                支撑件
4                                换热器
4a、4b、4c               换热器的第一、第二、第三部分
5a                              换热器的空气入口侧
5b                              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侧
6a、6b、6c               第一、第二、第三风扇
10                              流体分配开口
11                              清洁流体进口管线
12                              流体泵
13a、13b、13c         第一、第二、第三流体管道
14a、14b、14c         第一、第二、第三流体供应阀
15a、15b、15c         第一、第二、第三歧管
15                              歧管
16                              排放阀
17                              排放管道
18                              驱动单元
20                              马达
21a、22a、23a          入口阀(第一部分)
21b、22b、23b         入口阀(第二部分)
21c、22c、23c         入口阀(第三部分)
24a、25a、26a          单向阀(第一部分)
24b、25b、26b         单向阀(第二部分)
30                              控制单元
32                              制冷剂入口管线
34                              制冷剂出口管线
36                              制冷剂温度传感器
38                              空气温度传感器
41、42、43               旁路管线
81-89                         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第一实施例)
91、92、93               清洁流体分配构件(第二实施例)
91a、92a、93a          流体分配构件的第一段
91b、92b、93b         流体分配构件的第二段
91c、92c、93c         流体分配构件的第三段

Claims (28)

1. 一种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
至少一个换热器(4),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具有空气入口侧(5a)和空气出口侧(5b);
至少一个风扇(6a、6b、6c),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被布置为与所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相邻,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以及
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6a、6b、6c)之间,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开口(10),以用于将清洁流体分配到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上,尤其分配到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上;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沿与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轴线延伸并且能够围绕所述轴线旋转,以便将所述清洁流体分布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上,尤其分布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至少两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形成为管状形状。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至少两个风扇(6a、6b、6c),其中,每个风扇(6a、6b、6c)与所述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中的一者相关,并且被配置为抽吸空气通过相关的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所述风扇(6a、6b、6c)配置为被独立地启用和停用。
7. 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至少两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被配置为用于分别清洁相关的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具有被布置在相应换热器4之上或相应换热器部分(4a、4b、4c)之上的清洁流体分配开口(10)。
9. 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为一个相应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至少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尤其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都大致互相平行地延伸。
10. 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为一个相应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至少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尤其所有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被配置为互相平行地或同时地旋转。
11. 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为一个相应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被配置为互相不平行地旋转或以反向旋转的方式旋转。
12. 根据权利要求4-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中的至少一个在所有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之上延伸。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用于将清洁流体供应到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的清洁流体泵(12)和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所述清洁流体进口管线(11)分支到分别通向相应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的单独的清洁流体管道(13a、13b、13c)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其中,所述单独的所述清洁流体管道(13a、13b、13c)中的每个连接到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其中,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被配置为尤其由至少一个流体供应阀(14a、14b、14c)独立地启用和停用,所述流体供应阀尤其是电磁阀。
1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其中,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被配置为尤其由至少一个流体供应阀(14a、14b、14c)来一起启用和停用,所述流体供应阀尤其是被设置在清洁流体管道(13a、13b、13c)中的电磁阀,其中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连接到所述清洁流体管道(13a、13b、13c)。
18. 根据权利要求4-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其中,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3)包括至少两段(91a-c、92a-c、93a-c),每段(91a-c、92a-c、93a-c)包括仅在一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4)的一个部分(4a、4b、4c)之上的流体分配开口(10)。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b),其中,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3)包括允许独立地启用和停用每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91-93)的每段(91a-c、92a-c、93a-c)的阀(21a-c、22a-c、23a-c)。
2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的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开口(10)形成为喷嘴。
2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18),其被配置为用于旋转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尤其一起旋转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
2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还包括至少一个排放管道(17),其被配置为从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排出所述清洁流体。
2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还包括控制单元(30),其被配置为用于切换所述风扇(6a、6b、6c)、所述阀(14a、14b、14c)、所述泵(12)和所述驱动单元(18)。
2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还包括被布置在所述换热器(4)处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6、38)。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包括位于所述换热器的空气入口侧处的空气温度传感器和/或位于所述制冷剂出口管线(34)处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36)。
26. 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2a;2b),其中,在所述换热器(4)处的测量温度偏离预期温度超过可接受水平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30)被配置为独立地关掉所述风扇(6a、6b、6c)、接通所述泵(12)、独立地接通所述入口流体供应阀(14a、14b、14c)和所述驱动单元(18)以操作为每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提供的所述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
27. 一种清洁换热器装置(2a;2b)的方法,所述换热器装置包括具有空气入口侧(5a)和空气出口侧(5b)的至少一个换热器(4)以及被布置为与所述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相邻的至少一个风扇(6a、6b、6c),所述至少一个风扇(6a、6b、6c)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围绕与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轴线旋转,所述至少一个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6a、6b、6c)之间并且沿所述轴线延伸;以及
将所述清洁流体从至少一个旋转的清洁流体分配构件(81-89;91-93)分配并分布到所述换热器(4)上,尤其分配并分布到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的空气出口侧(5b)上。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清洁换热器装置(2a;2b)的方法,所述换热器(4)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并且相关的风扇(6a、6b、6c)被配置为用于抽吸空气通过相应相关的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停用与所述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相关的风扇(6a、6b、6c)以及将流体分配并分布到所述换热器(4)或换热器部分(4a、4b、4c)上。
CN201180072730.7A 2011-08-08 2011-08-08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Active CN1037973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1/063590 WO2013020579A1 (en) 2011-08-08 2011-08-08 Self cleaning heat exchange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7327A true CN103797327A (zh) 2014-05-14
CN103797327B CN103797327B (zh) 2017-05-31

Family

ID=4463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730.7A Active CN103797327B (zh) 2011-08-08 2011-08-08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42307B1 (zh)
CN (1) CN103797327B (zh)
WO (1) WO201302057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3421A (zh) * 2016-11-03 2017-05-24 江苏海云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涤纶整理剂生产用降膜蒸发器
WO2019024722A1 (zh) * 2017-07-31 2019-02-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01280A1 (de) * 2014-01-24 2015-07-30 Gebrüder Lödige Maschinenbau GmbH Kälteanlage mit einem luftgekühlten Wärmetauscher
GR20160100400A (el) * 2016-07-21 2018-03-30 Χαριλαος Γεωργιου Καραγιαννιδης Αυτοκαθαριζομενη εσωτερικη μοναδα οικιακου κλιματιστικου
WO2019018187A1 (en) 2017-07-19 2019-01-24 Carrier Corporation RAIN ACTIVATED VENTILATION SYSTEM
US11408694B2 (en) * 2020-03-19 2022-08-09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Reciprocating spray cleaning system for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6240A (en) * 1991-08-02 1993-02-16 King Company Coil cleansing assembly
US5305713A (en) * 1992-07-29 1994-04-26 Vadakin, Inc. Angular rotation rotary cleaning device
WO2003038364A1 (en) * 2001-10-11 2003-05-08 Ho-Kwun Im A waste heat recovering device, cleaning-water auto-filtering device, and exhaust gas regenerating device for tenters
US20070125520A1 (en) * 2003-10-20 2007-06-07 Mikael Nutsos Air conditioner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2007006787A1 (de) * 2007-02-12 2008-08-14 Meiko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Reinigungssystem für Wärmerückgewin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51535A1 (de) * 1964-05-30 1969-02-13 Babcock & Wilcox Dampfkessel W Langrohr-Russblaeser
GB2249827B (en) * 1990-11-08 1994-06-01 H & M Disinfection Syst Improved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US5437296A (en) * 1994-06-07 1995-08-01 Pure Oil Engineering & Consultants Company Self-contained mobile heat exchange tube bundle cleaning device
TW200912236A (en) * 2007-09-10 2009-03-16 Xinp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Water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a vapor-cooling ice-water main engine
DE102009038012A1 (de) * 2009-08-20 2011-02-24 Behr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6240A (en) * 1991-08-02 1993-02-16 King Company Coil cleansing assembly
US5305713A (en) * 1992-07-29 1994-04-26 Vadakin, Inc. Angular rotation rotary cleaning device
WO2003038364A1 (en) * 2001-10-11 2003-05-08 Ho-Kwun Im A waste heat recovering device, cleaning-water auto-filtering device, and exhaust gas regenerating device for tenters
US20070125520A1 (en) * 2003-10-20 2007-06-07 Mikael Nutsos Air conditioner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2007006787A1 (de) * 2007-02-12 2008-08-14 Meiko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Reinigungssystem für Wärmerückgewinn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3421A (zh) * 2016-11-03 2017-05-24 江苏海云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涤纶整理剂生产用降膜蒸发器
WO2019024722A1 (zh) * 2017-07-31 2019-02-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0579A1 (en) 2013-02-14
EP2742307A1 (en) 2014-06-18
EP2742307B1 (en) 2019-05-29
CN103797327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327A (zh) 自清洁式换热器装置
JP6270983B2 (ja) 間接熱交換器を有する冷却塔
US11287198B2 (en)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cleaning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EP1679476B1 (en) Multi-un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humidifying function
EP2722627A1 (en) Hybrid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CN106606342A (zh) 热泵式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0904088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3118538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hot water supply and hot water suppl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7016812B2 (ja) 空調装置
CN103189709A (zh) 清洁系统
US4666531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fin-type heat exchangers in air ducts
US20120199225A1 (en) Plastic duct syste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KR20160113170A (ko) 공랭식 열교환기를 포함하는 냉장 시스템
US20160054070A1 (en) Heat exchange system adapted to selectively operate in wet and/or or dry mode
CN101498521A (zh) 一种空气源三用热泵热水机
US6743279B2 (e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air handling units
JP7240257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04191012A (ja) 空調機の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洗浄方法
JP2008057861A (ja) 空気調和機
US20220325914A1 (en) A battery device for a ventilation system
CN110108017A (zh) 适用于四管制风机盘管机组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18348853U (zh) 空调器
KR100917246B1 (ko) 냉난방이 동시에 가능한 히트펌프
JP2007046803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154933A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换热器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